初中物理教学应该在培养人才的创新素质方面发挥其独到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是历史赋予我们物理教育工作者特殊的使命。本文就物理课堂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运用概念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物理学中有许多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只靠死记硬背是达不到“学习”目的的,也无法进入创造性思维情境。教学时,教师应设置一些有趣的小实验和诱导性问题,便可将抽象的概念活化,使学生能形象直观地“顿悟”概念的内涵,就可以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了。如,人们骑车要打气,却从来未想到大气压强。在讲大气压强前增加一个小实验:将一小试管插入盛满水的大试管中,竖直倒悬于空中。当学生看到小试管不断进入大试管时,会惊讶地发出疑问:“为什么小试管不掉下来?反而向上去呢?”为鼓励学生猜想,教师提出:“是不是水把小试管吸进去了?”“是不是有一种什么力把小试管推进去了?”当学生知道是空气压力在“作怪”时,一种成功的喜悦顿时由心底溢出。但学生还会怀疑水的黏性,为此,演示在杯里水面上盖一纸片并在杯底钻一小孔,用手指堵住小孔演示覆杯实验,让学生看见水和纸片不会掉下来,当手指移开小孔,水和纸片立即掉下来,这就排除了水的黏性作用,大气压的概念自然而然地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扎根。
二、引导学生观察。培养观察能力
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应用比比皆是,教师经常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观察到的现象,尽力生疑、“挑刺”和深思,并为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有效地准确把握思维,变换思维创新。如,中学物理中几何光学的作图隐含了一个条件:物高既不能等于零,又不能大于透镜半径。否则,需要用副轴、焦平面知识作图,超出了中学物理知识的范围。而不少资料题目都超出了这个条件,怎么办?教学中首先强化观察,在观察过程中找出凸透镜成像规律:一个方向、二个分界点、三个特殊点。凹透镜成像规律:永远是成缩小的正立的虚像,像距小于物距。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如果把物体高度拉高到大于透镜半径,像如何变化?如果把物体高度压缩成一点,在主轴上,像又如何变化?如果把物体沿垂直主轴的直线自上而下运动,纵向成像的变化规律如何?运用透镜成像的横向和纵向成像规律进行作图时,我们可以将物高等于零的点拔高成小于透镜半径、物高大于透镜半径的物高压缩成小于透镜半径的物高,按课本上作图方法进行作图。教学结果,不应用副轴、焦平面,将特殊光线作图方法发展到非特殊光线作图方法,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通过实验探究对学生进行发散和收敛思维训练
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的训练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讲物理概念、规律之前,通过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的变换,穿插置疑探究,进行思维扩散,促使学生广泛地搜寻自己的记忆贮存,尽可能联想更多的信息来寻求答案。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后,可以用多维发散法,从多个角度对定律提出一些问题,加深对该定律的理解。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目的是什么?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研究牛顿第一定律主要用了什么方法?牛顿第一定律适用的条件是什么?让学生动手实验思考后说出结果,最后介绍物理学家用实验和推论的方法得出结论,学生为自己做的实验感到成功喜悦,更为自己通过实验学到了物理知识而喝彩。
四、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逆向思维也叫反向思维,也就是从事物、现象和问题的反面或逆向来提出问题。即把思维顺序逆转过来,颠倒时间和空间顺序,把始态与终态、条件与目标、原因与结果沿着相反思路思考问题。物理学中有很多问题,运用逆向思维,这也是研究物理过程和结论的科学思维方法。如,电流能产生磁场,磁场能不能产生电流?若能,应具备什么条件?在这些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学生的逆向思维、猜想能力得到培养,有效地提高创造思维能力。
五、借助图像,培养学生识图思维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许多物理定律、公式及物理问题可用图形来描述。采用图形来描述物理问题常常可使问题简化,贴近生产和生活实际,一旦找到图形蕴藏的深刻的物理规律之后便能茅塞顿开,使物理问题难度得到降低处理,并且常常从图形中找到有创意的解题思路。我们称这种寻找图形蕴藏物理规律的思维过程为“识图思维能力”。对学生“识图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渐进过程。首先要对学生强化图理训练,即把用文字描述的物理规律和定律去训练学生用图形表示,反过来将反映物理规律和定律的图形让学生“翻译”成文字描述形式。
六、力求提高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在物理学中,概念和规律都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照常规进行操作后,教师打破常规设疑启思,使学生进行求异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如,在测定小灯泡功率的实验中,当学生已掌握常规测定方法后,为使学生知识升华,发展思维,设问置疑:某同学在测额定电压为3.8伏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时,所用的电源电压为6伏,他用一只最大量程为3伏的电压表测出了结果。其实验方法和原理如何?在这个问题中设置了超越常规的条件:一是小灯泡上电压达到3.8伏时,才能从电流表读取额定电流求得结论,而电压表又不可能超过量程使用;二是进行求异思维,打破常规,变迁思维,联想到串联电压特点,采用电压表与变阻器并联测量的方法,当灯泡正常发光时,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只小于3伏,可用最大量程是3伏的电压表测量。这样,使学生的思维生“慧眼”,透过重重“迷雾”洞察一切,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和拓展。
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教育手段的不断丰富,将会呈现出更多新颖的切合现代学生的教育形式,将会为每位学生提供更多自我展示探索的平台。只要我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教育事业,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我们一定会培养出富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时代骄子。让我们在创新中不断进步,让我们在创新中走向辉煌的明天。
相关热词搜索: 课堂教学 思维能力 培养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