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积极人格理论评述

时间:2022-10-21 09:05:05 来源:网友投稿

关键词: 人格;人格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积极人格理论;解释风格理论;积极人格特质

摘要: 积极人格理论反思和批判了传统人格心理学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认为人格形成过程受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共同影响。目前,积极人格理论的研究主要包括解释风格理论和积极人格特质研究等。解释风格理论可以尝试让人们通过改变归因方式或增进积极体验来转变一个人的解释风格,并帮助其形成乐观型解释风格。而积极人格理论倡导人格心理学研究应把关注点更多地放在积极的心理品质和美德上,不仅要注重人格特质的研究,还要关注问题人格的矫正及健康人格的培养,以提升人类的生活幸福感,促进全人类的和谐发展。

中图分类号: B84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9-4474(2012)02-0095-04

一、人格与积极心理学的定义

对人格的研究一直是心理学界所关注的热点,然而何为人格?对此的定义可谓众说纷纭,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对人格的定义各不相同,其中Pervin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他认为,人格是为个人的生活提供方向和模式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复杂组织,它包括结构和过程两个方面,它能体现个人的天性和教养〔1〕。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人格研究一直集中于人格的消极方面,如焦虑、抑郁、绝望等。由于积极心理学的兴起,研究者们开始把目光转向希望、乐观、主观幸福感等人格的积极方面。虽然目前研究者们对积极人格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这些研究都尚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待于进一步更深入的研究。

积极人格与积极体验以及积极社会系统一起构成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三个主要方面。积极心理学是由心理学家Seligman和Csik Sizentmihaly首先提出的,而Sheldon和Laura将其定义为:“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能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2〕。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对最理想的人类机能进行科学的研究,其目标是发现使个体、团体和社会良好发展的因素,并运用这些因素来增进人类的健康、幸福,以促进社会繁荣。同时,在对人格的研究方面,积极心理学认为不仅要研究问题人格特质和影响人格形成的消极因素,还要研究人的良好人格特质以及影响人格形成的积极因素,特别是要研究积极人格理论在个体良好人格特质形成或发展中的作用。

二、积极人格理论的发展过程

对积极人格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开始把研究的关注点放在人的积极层面,相比之前其他流派的心理学家,他们对人的积极心理活动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人本主义心理学有着积极的人格观:首先,他们认为人性本善,只要提供了适当的成长环境,人就会朝着积极的方面发展。其次,人是能自主选择的,能主动建构自己的生活。第三,人是能自我实现的,个体在不断地追求着自我完善和发展〔3〕。但他们都忽视了社会环境和社会实践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积极心理学的人格观被称为积极人格理论。积极人格理论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格观一样,非常重视对积极人格特征的研究,且它对积极人格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挖掘。首先,积极人格理论对传统人格心理学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当代心理学自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了三项使命:(1)治疗精神疾病;(2)使普通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充实、有意义;(3)发掘并培养人才〔4〕。然而二战后,治愈战争创伤,治疗和缓解人们的心理问题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主要任务,随之出现了大量针对心理障碍的研究以及对离婚、死亡、性虐待等环境压力对个体造成的负面影响的研究。由此,心理学的后两个使命被人们忽视了。在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尽管传统心理学发现了许多心理问题的治疗方法,对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它却把研究重点放在了“心理问题”上,在人格研究中过分关注问题人格或人格形成的问题,从而导致人格心理学发展出现了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即一方面解决各种人格问题的技能、技巧日益成熟,但另一方面人们对良好人格的形成或发展仍然一无所知〔5〕。目前,世界局势相对和平,物质文明得到高度发展,但人们产生心理问题和疾病的人数反而有增无减。这种状况警示我们必须要把人格心理学的研究重点放到对良好积极人格的研究上。

其次,积极人格理论认为,人格主要是在人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一个复杂的因果活动过程中得到发展的,因而内在生理因素、外部行为和社会文化环境对人格发展产生的影响会时刻发生交互作用〔6〕。这说明在人格研究中不仅要考虑到人的先天生理因素的作用,更要强调后天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对人格的影响。

第三,积极人格理论强调人的能力和潜力在人格形成过程中的作用〔1〕。积极人格理论认为人格的形成发展过程是个体主动建构的过程,也就是说,人类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很大的主动性。而人格心理学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的能力和人的潜力在个体人格建构过程中的作用。与之不同的是,积极人格理论认为应当把人的现实能力和潜力都纳入个体的人格建构中,当个体具有主动的积极行为能力之后,他就可以对自己的心理体验、行为方式以及周围的环境有意识地施加一定的积极影响,从而影响自己的人格建构〔5〕。

积极人格理论对人本主义人格观既有继承又有发展,虽然它同样强调人格的积极方面,但却没有过分强调人的能动性和“人性本善”论,且认为人格并非一成不变。另外,积极人格理论反思和批判了传统人格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认为人格心理学不仅是要对个体的差异作出描述,还要利用其理论来对某些人的人格问题进行纠正,并通过对人格的分析来唤起心理学对积极力量的关注,帮助人们形成积极的人生观。

因此,可以说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格理论是积极心理学的积极人格理论的重要来源之一,而积极人格理论站在更高的高度,对积极人格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挖掘。

三、积极人格理论的主要内容

1.解释风格理论研究

积极人格理论是积极心理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最早来自Seligman早期关于习得性无助的研究。Seligman认为,“习得性无助”是许多人产生抑郁、过分内向等多种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他们在遭遇多次失败后形成了一种对现实和情景无可奈何的信念,而这种信念会使他们失去了生活、工作方面进一步努力的动机〔4〕。与此同时,另一位行为主义心理学家Rotter提出了归因控制点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在面临生活事件时,如果把事件的影响因素归结于不能控制的外部力量,就会对所发生的事件感到无能为力(外控点)〔4〕;但如果把事件的影响因素归结于自己能控制的内部力量,就会认为自己能决定事件的成败(内控点)。Seligman研究了习得性无助和归因控制点理论的相似之处,认为习得性无助中的个体可能与归因控制点中的外控点个体具有相同的心理,即认为自己对已经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事无能为力,自己只能被动接受其结果而无法做出任何改变。由于二者在认知上的类似又导致了其行为方式的相似,即面对新的情境都表现出不再继续付出努力〔4〕。

在之后一系列实验研究的基础上,Seligman提出了解释风格理论,把人格分为“乐观型解释风格”和“悲观型解释风格”。Seligman认为,失败和挫折最容易导致个体产生不良人格,但并不是每一次的失败和挫折都会使个体产生人格问题,通常情况下,失败和挫折必须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后才会导致个体产生无助感而失去努力的动机。另外,由于不同的个体面对挫折和失败时的认知不同,他们所受到的影响也不一样:面临失败和挫折时,乐观型解释风格的人会认为困难和挫折是由外部原因和特定的情景事件引起的,只是暂时的,会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迁而变化消失;悲观型解释风格的人则会把失败和挫折归因于长期的、普遍性的、自身内在的原因,且会影响到自己所做的其他事。在面临成功时,乐观型解释风格的人会认为成功和成就是自身内在原因所致,而且是可控、可重复的,并会泛化到自己其他的活动中去。悲观型解释风格的人则会认为自己成功是因为外在原因,只是暂时的,只限于此情此景。因此,悲观型解释风格的人就容易形成压抑、焦虑等心理问题,而乐观型解释风格的人则容易形成积极人格〔7〕。

Seligman的解释风格理论虽然是由习得性无助研究推导得出的,但在实际生活中,你可能发现许多长期生活在艰苦环境中的人也能形成乐观型解释风格。综合目前的许多研究结果,我们认为的确存在许多因素影响着个体解释风格的形成,例如先天基因、教养方式、教育背景、社会文化氛围、生活经历等等。这些新的研究结果无疑丰富了解释风格理论的内容。以解释风格理论为根据,我们可以尝试通过改变归因方式或增进积极体验等来转变一个人的解释风格,我们还可以通过关注孩子的成长教育和社会媒体对孩子的影响,帮助其形成乐观型解释风格。

2.对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

积极心理学也采用特质维度来对人格进行研究。1994年,Peterson和Seligman出版了《人格力量与美德分类手册》。在该书中,他们以人格力量与美德为取向,分类列出了六种重要美德,即智慧、勇气、仁爱、公正、节制和卓越,以及与这些美德相联系的24种人格力量,其中包括创造力、好奇心、心胸开阔、好学、洞察力、正直、勇敢、诚实、热情、善良、爱心、社交能力、公平、领导才能、团队协作、宽容、谦虚等〔7〕。这24种人格力量就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24种主要积极人格特质。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积极心理学者对积极人格特质与美德的分类进行了大量的跨文化研究,得到一系列重要发现:首先,人格特质在人类中具有普遍性。其次,在成年人与青少年的人格特质对比中发现,其排列顺序存在一定差异〔8〕。例如,对于青少年,其希望、团队协作、热情等特质的排列顺序较靠前;而成年人美的鉴赏力、诚实、领导才能、心胸开阔等特质的排列顺序较靠前〔9〕。另外,热情、感恩、希望、爱心等与“内心”力量相关的特质比好奇心、好学等的智力品质与生活满意度的联系更为紧密〔8〕,而且这些人格特质与个体取得成功存在着很大关系〔9〕。可以说,积极人格特质研究是积极心理学建立的重要基础,积极心理学的人格理论强调积极人格特质之间的相关性,认为个体的性格品质在后天环境作用下有可能发生改变,这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传统的人格特质论。

积极人格理论强调对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认为个体的良好人格并不一定意味着就没有任何人格问题或心理疾病,关键在于他是否能积极主动地在生活中不断主动追求幸福并时时体验到快乐,同时又能使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积极人格理论认为,每个个体的内心都存在相互对立的消极和积极力量两个方面,到底哪一面在人性中占优势,关键要看个体自身到底是不断在给哪一面注入新的力量。也就是说,只有个体不断培养自身固有的积极力量,其人性的消极面才能真正地被消除或抑制。相反,如果人格理论仅仅注重于消除人格中存在的消极方面,而对人格中的积极方面置之不理,那么即使个体的所有人格问题都被消除,其固有的积极力量也不可能得到自然的完善和增长,这样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自我完善的个体〔7〕。当然,积极心理学倡导研究积极人格并不意味着要完全忽视或放弃对问题人格的研究,只不过是强调积极心理学的人格理论要成为一种平衡的人格理论,在研究消除各种问题人格的同时,也要致力于研究有助于良好人格形成的积极方面。

总之,积极人格理论为心理学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做出了很大贡献。首先,积极人格研究扩展了人格心理学的理论范畴和研究范围。以前的人格心理学过多地研究人格的消极面,而积极人格理论倡导人格心理学研究在原来研究问题人格的基础上研究人类的力量与美德,从而发展了人格心理学研究。而且积极人格理论不仅注重人格特质的研究,还关注问题人格的矫正及健康人格的培养,拓宽了人格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其次,积极人格理论的发展为人格心理学在教育学、管理学和临床心理治疗等领域的直接应用打下了良好基础。研究者们把研究的关注点更多地放在积极心理品质和美德上,这有助于激发人们的积极体验和积极行为,提升人的生活幸福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然而,目前积极人格理论学科体系还不完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还缺乏有说服力的纵向实证研究,而且使用的被试趋向成人化,对人格特质的研究也不够深入。另外,积极心理学研究者还需要在研究中不断尝试发现新型的研究方法,这对提高积极人格理论的科学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任 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99-215,218-223.

〔2〕Kennon M.Sheldon,Laura King.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56(3):216-217.

〔3〕余 娟.积极心理学及其人格观〔J〕.河西学院学报,2009,25(1):76-78.

〔4〕Seligman M E P,Csiksizentmihaly M.Positive Psychology:An Introduction〔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7,8-10,11-13,14.

〔5〕任 俊,叶浩生.积极人格: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4(4):120-123,124-126.

〔6〕王晓鲜.积极人格研究——积极心理学背景下的人格研究简评〔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0(6):22-24.

〔7〕Peterson,Christopher,Seligman M E P.Character Strengths and Viajes:A Handbook and Classification〔M〕.Washington,D.C.:APA Press 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48-53,54-60,60.

〔8〕Park N,Peterson C,Seligman M E P.Strengths of Character and Wellbeing〔J〕.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2004,(3):603,609.

〔9〕陈浩彬,苗元江.积极人格研究概述〔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2):14-15,16-17,17.

责任编辑:舒莉霞)

相关热词搜索: 评述 人格 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