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一、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概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施分段培养高学历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已成为社会必需。中职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网络工程方向专业知识和文化科学知识水平为目标,学生具备掌握和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的能力,同时为升入“3+4”对接本科院校做好理论和技能的准备,在此基础上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现有基础
宜兴中专“3+4”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2013年开始招生,在现有五年一贯制、对口单招、专升本、专接本、专转本等相关中高职衔接模式基础上,与江苏理工学院本科专业相衔接,分段培养高学历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目前学校该序列共有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班级3个,分别为14—16级(13级以93.9%的高转段率顺利升入江苏理工学院学习)。
(二)制订原则和思路
1.一体设计、分段培养、整体优化。
按照“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共同制订评价方法”的思路制订三四分段中高等衔接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学校负责实施前三年的学生管理和教学任务,其中第六学期为过渡学期。以培养本专业合格毕业生为导向,立足教学过程,对教学模块进行选择配置、有效组合和合理排序,给学生提供一个毕业后多渠道发展的平台,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优化。
2.主动适应地区经济发展需要。
围绕苏南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不同层次、类型人才的需求,合理确定中职阶段的人才培养规格;培养的毕业生有熟练的职业技能,以快速主动适应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动态变化。
3.突出针对性和应用性,实施四大对接。
强化系统设计,统筹考虑中职学段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课程编排。围绕职业岗位群构建课程体系,贯穿“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对接”的思路。基础理论课程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专业课程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优选设置综合课程,注意各门课程之间的相互衔接、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努力使课程功能取向与人才培养目标取向一致;专业实践课强化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培养;选修课程设置经济与管理类、人文与社科类、科学与艺术类等三个类别,兼顾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相关热词搜索: 衔接 高职 探索 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