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剑在人在,剑亡人亡”,剑不仅是身份的象征,更重要的,它还是佩剑者精神与志节的体现——形状左右对称、长而直的剑,具有不偏不倚、刚毅端正的美德,是君子的表征与侠客的兵器,更是正道与侠义精神的保护者,而这更超越使用者的层面。
越王勾践剑因“卧薪尝胆”的典故而名彪于世,珍藏于湖北省博物馆的“越王勾践剑”则向人们展示了吴越铜剑的超卓技艺。
越王勾践剑剑长55.6cm,剑阁宽5cm,剑身满饰黑色菱形花纹,正面近格铭“越王鸠浅(勾践)自乍(作)用绘(剑)”八字,字体为篆书饰以鸟形,即所谓鸟篆,也称鸟书、鸟虫书。剑格正面铸兽面纹,镶嵌蓝色琉璃,兽眼所镶之蓝琉璃珠俗称“蜻蜓眼式玻璃”,是中国最早的玻璃实物之一,据称系西方传来,在当时极为珍罕。剑格背面铸云纹,镶嵌绿松石。圆盘形剑首底部铸饰圆圈纹,是迄今所发现铸作最精、装饰最美、保存最佳的中国古铜剑。
经常从报纸、电视上看到有人又成功复制了越王勾践剑,专家评估相似度有多少。每当此时,心中总有一丝感叹,如果他们能有机会目睹这把王者之剑的风采,就会为自己的无知感到汗颜。笔者曾有幸零距离接触过这把剑,并有幸与这把剑的发掘者谭维四老师(原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求证关于这把剑铸造工艺的细节(见图1)。
从近距离观察,这把剑由5部分构成:1.剑身;2.剑格;3.两个箍环;4.剑柄;5.剑首。
判断理由:
1.剑身与剑格氧化颜色的截然不同,说明两个部件的合金比例不同(见图2)。
2.在剑格装嵌琉璃处有明显的销钉位,这与我们在机械装配中看到的加工痕迹完全一样,同时也说明当时可能有铁器和钻孔工具,这种销钉孔都是各部件加工好后在总装时用的,这种装配法必须配钻,此工艺在刀剑制作中有实例(见图3)。
3.剑柄上的箍环应该是用红套技术装上的,因为它与剑柄之间的结合位没有合范线(分模线)。
4.剑首处正中心的圆形就是铆接位,凹入部分可能还有胶接的球形装饰物,在古代越民族的后代壮族中有把11当作最尊重的数字,那么这11道同心圈也可能和广西铜鼓上的纹饰一样,与早期的太阳崇拜有关联,至于同心圈间隔处的绳状纹,应是车床加工时的振动刀纹(见图4)。多元合金的配比,并无绝对的可控性,故而浇口位置和铸模的摆放都会影响到整个铸件各部分的金属比例,工匠凭经验将大致状态固定下来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急冷。所以铸剑场所必须靠近深潭之类的天然冷却地,将范模注入铜液后,整体投入冷水中急冷淬火,保证剑身冷却后不变形翘曲。因为在剑身处可看到疏松的砂孔位,说明这里就是注浇口(见图5)。
笔者曾受湖北省博物馆所托,亲手研磨过30多把仿制越王勾践剑(见图6),其中只有6把比较硬,但开锋后每把都能轻易地切割20多层纸(见图7),这说明剑的锋利程度与合金配比和硬度无关,而与剑的研磨方法有关。
以上均为笔者根据二十多年金属加工经验得出的结论,与以往专家对越王勾践剑的分析截然不同,希望各位行家指正。
[作者简介]
陈志忠,男,湖北省武汉市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理事,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1986年在香港开达公司跟随骆宝璇先生学习金属雕刻技术。
相关热词搜索: 门道 越王 勾践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