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发展需要目标的引领,目标犹如灯塔指引着学校教与学的方向。恰当的目标可以诱发人的动机,引导人的行为,促使人为目标的达成而不懈努力。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同里实验小学在“十三五”规划实施过程中特别强调目标的确立,将学生培育目标的实施过程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必经之路。
一、基于国家教育方针与学校特色
形成培育目标
学生培育目标应是学校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依据自身特色与发展需求而提出的培养要求。可以是长期目标,也可以是阶段性目标,但必须具有时代性和校本文化特征,而且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学校已有一百多年的办学历史,1902年著名爱国教育家金松岑创办的同川学堂和1906年退思园第二代主人任传薪创办的丽则女校为学校的前身。金松岑先生开吴江新式教育风气之先,办学讲究“德用结合”,施行“道德教育”“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当时,学校还提出了“德、智、体、群、美”五育并重的办学理念,其中的“群”即人群交往能力,与现在合作学习所倡导的“社会交往技能”一脉相承。丽则女校校庆十周年之际,时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的著名教育家傅增湘先生亲笔题写了“诚勤朴爱”四字校训。一百多年来,学校虽然几经变迁,但四字校训一直沿用至今。“同小”人从校训“诚勤朴爱”中找到了学校发展的根基,也只有這种凝炼着学校历史传统的文化精粹,才能让师生对学校文化产生认同感与归属感。校训“诚勤朴爱”的实质是引领师生实现“成人”“成事”的精神追求,承载着学校的办学传统和价值追求,是学校文化的根源,浸润着一代代“同小”人的心灵,成为学校办学的核心价值观。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学校秉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根据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创生了与时俱进的合作学习特色文化,促进了学生合作学习品质的形成。这既弘扬和发展了校本文化,又切合了当今社会发展需求。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所以学校教育要全面确立和落实学生立场。基于这样的背景和认识,学校在“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学生培育目标——“做具有‘诚勤朴爱,乐于合作’品质的现代人”,这是对学校百年文化中“本源”与“现代”的解读。
二、用培育目标引领校本课程建设
培育目标的确立既是学校文化的传承,也是学校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必然趋势,更是学校全体师生共同的愿景。为了让全体师生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拥有方向感、使命感和荣誉感,学校先对培育目标进行了分析与解读,使之形成分步实施规划,不仅明确了任务与职责,更是将校本课程建设融入其中,在培养学生优秀品质的同时,积淀富有校本特色的学校文化。
为落实培育目标,学校从创新评价机制入手,把总目标分解成“五星”评比,即诚之星、勤之星、朴之星、爱之星和合作星,并对评比内容作出了相应的要求,落实到各个年级段也都有自己的评比侧重点。比如,在“诚之星”的评比过程中,低年级侧重于“诚信集队”,中年级侧重于“诚信作业”,高年级侧重于“真诚待人和诚信课堂”。这样不同的侧重点,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而定的。班级每月都要开展“五星”评比,学校在评比过程中确立了象征新学生形象的“同川君”“丽则卿”,只要学生一学期获得了“五星”,就能在学期末获得“同川君”或“丽则卿”。通过评比树立文明典型,以榜样的力量感化群体,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在培育目标的引领下,学校开发了与之相适应的四大校本课程,即习惯立德、悦读养性、运动健体和自主合作。习惯立德课程挖掘校训“诚勤朴爱”的育人内涵,编修“诚勤朴爱三字经”,把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融入其中,分年级段开展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悦读养性课程不断优化阅读环境,确保学生在校随时随地都有书读、读好书,并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人文素养。运动健体课程在大课间以武术操和方阵跑步为主要项目,在保证学生训练量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意识;校园活动根据学校的运动强项引导班级运动课程,每学期开展校园吉尼斯比赛,结合德育体验活动开展远足磨练运动课,培育学生强健的体魄、坚强的意志。自主合作课程在合作学习背景下推行小组式班级自主管理模式,采用在班主任指导下的二级管理形式,指导、督促、评价各小组自主管理工作成效,帮助学生提高自主管理能力与合作能力。学校把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和“五星”评比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而且给学生烙上了“诚勤朴爱,乐于合作”的文化印记。
三、用培育目标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主要包含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这三种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将树立学校完整的文化形象。培育目标包含着精神层面的文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产生制度层面的文化,而物质文化就是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显性表现与载体。物质文化的建设可以折射出学校的历史传统、教育思想、精神气质和办学理念,它是校园育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培育目标的引领下,学校从“十二五”后期开始进行校园文化的整体规划设计,经过近两年的时间基本完成了学校文化意象设计和文化景观建设。根据百年办学史,设计了学校的LOGO、形象娃“同川君”和“丽则卿”。学校设计的形象娃,既传承了两所老校的文化历史,又寄希望于今天的“同小”学子能养成知书达理、温文尔雅的品性。整个校园建成了“一道、四园和十景”,即同川大道、诚园、勤园、朴园、爱园和分布在园内的十处景观。每一园、每一景都充分体现了学校的良苦用心和培育目标的实质性精神。比如,在勤园的中心位置设计了一幅展开的书轴,意为“书山有路勤为径”,其间置以具有同里人文气息的“读书桥”,借此激励“同小”学子勤奋好学。这样的景观在校园内随处可见,不仅具有深刻的寓意,而且体现出深厚的人文底蕴,彰显了强大的育人功能。
学校的主体是学生,学校教育的过程必须体现学生立场,而培养目标的确立与实施能彰显学校的办学主张和文化观点。学校从确立培育目标到在目标引领下开展校本课程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都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厚植了校本文化。在育人目标的引领下,学校的校园生活会更丰富多彩,文化积淀会更深厚,育人氛围也会更浓郁。
(责任编辑 张慧籽)
相关热词搜索: 培育 引领 校本课程 目标 校园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