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基于文化育人的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策略

时间:2022-10-20 10:30:32 来源:网友投稿

内容摘要:校园文化是民办高校教育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环节。目前,民办高校教学经验有限,校园文化建设比较薄弱。因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全面发展,对民办高校教学水平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更是推动教育育人、文化育人工作开展的关键举措。本文结合民办高校构建校园文化的重要性,探析文化育人对校园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提出基于文化育人的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关键词:文化育人 民办高校 校园文化

民办高校肩负着弘扬传统文化,推动先进文化发展的艰巨任务,是增强我国软实力,促进文化强国的基础。因此,民办高校必须践行并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发展校园文化体系,落实文化育人举措,以此推动高校培养出一批具备先进思想、高素质、专业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由于民办高校与普通高校共同承载着传播、传承、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因此,民办高校应深入对文化育人理念的认识,把握时代内涵,深化校园文化实践,紧抓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发挥校园文化的激励导向、价值导向、行为规范及道德导向作用。

一.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对促进民办高校发展的意义

校园文化是较为特殊的意识形态,是伴随高校的建立而产生的,在师生在校园教学、工作及生活的重要体现。德国教育学家华勒在1933年首次对校园文化进行界定,即人类在校园环境中,所体现出的行为与思想总和,是在教学环境中,所形成的个性化文化形态。基于此概念,国内学者结合我国特有的教育环境及模式,对校园文化进行重新的定义。张保成(2014)认为,校园文化是高校特有的教学模式下产生的思想状态,与高校规章制度的建立具有紧密的联系。更多情况下,规章制度支持者校园文化的建立与维持,并促成校园文化作用的发挥。李琳荷(2015)则认为,校园文化是服务于高校校园体系的意识形态,是从“要求学生”转变为“学生自觉”的教学过程。它是“外在制约”转化为“内在自律”的教育管理手段。钱明华(2016)认为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重要媒介,是学风与教风、校风与校训发展的继承,凝结着高校教职工的教学思想与高校办学主旨。并据此进一步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首先,继承大学人文精神。大学人文精神是校园文化的基础,凝聚着高校多年教学理念,教职员工教学的精髓。大学人文精神集中反映着广大师生对高校的热爱与理解,热忱与记忆,是连接高校与师生的重要纽带。同时以大学人文精神为基础,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可凝练高校的教风、校风、学风等的办学理念。其次是校园文化活动。构建校园文化应包含技能竞赛、专家讲座、社团活动以及结合重要纪念日与节庆日,所组织的读书节、名家讲堂、艺术节、学术论坛以及成长报告会等。并将校园文化渗透到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以此彰显高校的品味与内涵。

二.文化育人在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构建思路

大学文化是高校教育体系的软实力,对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具体体现在高校文化底蕴、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精神面貌、道德修為的影响,以此对整个社会文化氛围与道德风尚进行深入的改变。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普遍受到社会思潮的冲击与影响,为高校教育育人工作带来全新的挑战,更需要高校行政部门结合当前社会发展动态,积极落实文化育人举措,以此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提升高校教育质量与水平。在文化育人工作方面,需着重注意以下三方面的问题:首先应强化精神文化的建设,以此推进综合素养培养工作。精神文化是高校文化的主要内容,是高校发展中所积累的精神财富,集中体现着大学的社会声誉、教学能力及办学理念,是高校特色教学的象征。强化精神文化建设,重在提高高校师生的文化认知,促使其实现理想追求、价值观念、道德修为、心理素养、行为准则及思考方式等价值观的树立。在社会思潮视域下,高校应明确大学精神的内涵,积极推广独具特色的文化,创立符合自身发展的文化品牌,以学生实际需求出发,传播赋予大学精神的育人理念。其次,构建物质文化,促进学生成长。物质文化是指为满足高校学生生活、学习需求所构建的文化氛围与物质基础。是大学文化的空间体现,更是文化育人的微观保障。构建物质文化旨在通过良好文化氛围、优美校园环境,在为高校学生提供物质基础的同时,推进精神文化的渗透与积累。最后是与教学体系的有机融合。文化育人的首要目标是育人,以文化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是高校教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若大学文化与教学体系脱离,则将失去大学文化的建设意义及作用,不利于大学生健康的学习生活与成长。因此,应紧紧契合大学文化的教育任务及功能,规避校园文化建设流于形式的问题发生。

三.基于文化育人视域下的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策略

(一)挖掘当代文化内涵 构建校园文化

信息化视域下,科技得到迅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升,时代主题也发生着深刻的转变。民办高校应深入对大学人文精神的认识,挖掘出符合高校发展的时代内涵,从而赋予校园文化崭新的动力。只有融入时代话语,才能保持校园文化的发展力、感召力、凝聚力与生命力,以此增强民办高校师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及归属感,从而发挥文化育人的“教育”功能。高校构建校园文化应从两个层面入手,其一是继承大学人文精神,其二创新精神文化。首先在继承大学人文精神中,民办高校长期积淀的文化传统、优秀的办学经验及育人理念,随着高校发展历程而得到不断的丰富与完善,在教职员工的工作中,不断烙印下时代的特征。因此在构建校园文化中,高校应保持优良传统,全面继承不同时代下的大学精神,才能为后续的精神文化创新活动奠定坚实基础。其次是创新精神文化。在当前信息与知识快速传播的互联网时代,多元思潮不断冲击着传统的教学理念及价值观,对民办高校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及挑战精神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在继承传统大学精神文化的同时,应深入挖掘时代内涵,创新原有的精神文化,构建出与时代紧密结合的校园文化体系。

(二)构建文化教育体系 加强文化育人

根据传统校园文化构建体系,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及重点是文化生态建设与文化物质建设两个层面。然而在新时代、新形势背景下,传统校园文化建设思路已无法适应民办高校的教学需求。因此,高校应将传统校园文化建设策略及方法作为构建文化的框架,将新的建设内容与体系置于其中,以此创新出符合民办高校自身发展的校园文化体系。首先,构建校园文化教育体系,将大学生人格塑造、道德修為、心理素养及理想追求纳入校园文化教育体系中,并结合现代人才培养的要求,纳入全新的文化育人要素。其次,在物质建设层面,传统校园文化注重于校园基础设施的构建,通过各类活动展现大学精神及校园文化。然而在新时代的教学理念中,传统校园文化无法深入到学生学习生活中,难以连续地为学生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因而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不应局限于文化氛围的渲染,应利用特定文字、符号或短语,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培养学生的目的。特别在开展专业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将校园文化的内容渗透到理论课程的传授中,以此达到文化育人的目的。

(三)以制定民办高校规章制度促进校园文化文化育人发展

高校规章制度是构建校园文化的关键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促进校园文化文化育人功能发挥的重要途径。因此,民办高校应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内容、民办高校各专业学科特征及特点,进一步完善病修订高校各规章制度,形成科学、民主、规范的制度文化。其中专业文化是构建校园文化的基本本单元,民办高校应增强各专业的内涵建设,将专业文化渗透到高校培育学生的体系中。在规范课程标准的视域下,高校应以专业文化带动专业建设,挖掘专业文化的人文精神及文化要素,将专业教学与文化育人进行全面的融合,实现文化育人辅佐专业教学的目的。因此,在制度制定层面,高校应结合专业文化发展的需求,合理制定激励性政策,以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为手段,促进学生吸收并理解专业文化,以此推进校园文化的建设工作

四.结语

校园文化对推动民办高校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校园文化建设进程中,高校应紧抓文化育人的特征,深入挖掘时代底蕴,将高校人格教育、道德修养及理想追求等培育工作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体系中,从而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实现大学精神与学生培养的完美融合,进而推动民办高校健康、可持续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强.校园文化建设和高校精神培育[J].中国教育学刊,2015(S1):242-243.

[2]张伟,白玉堃.浅谈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0(02):110-112.

[3]何小梅.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培育策略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2):130-133.

(作者介绍:陈镭,无锡太湖学院党委宣传部科员,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相关热词搜索: 育人 民办高校 策略 校园文化建设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