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从5W模式视角看黄色新闻出现的必然性

时间:2022-10-20 10:10:08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本文阐述了黄色新闻的由来,通过5W模式从传播者、传播内容和传播效果的分析对黄色新闻进行了解读。认为,多年来,黄色新闻因为其使用极度夸张的手法来渲染新闻,尤其是关于色情、暴力、犯罪方面的新闻而被人们诟病,其消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但我们不能忽略它所诞生的年代背景,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黄色新闻是应运而生。

【关键词】 黄色新闻;历史背景;必然性;5W模式

一、黄色新闻的由来

19世纪9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黄色新闻源于19世纪末两位著名的报人约瑟夫·普利策和伦道夫·赫斯特之间的竞争。

1878年,普利策买下了《圣路易斯电讯报》,不到一年他又合并了当地的《邮报》,并改名为《邮讯报》,以煽情主义的报道手法大获成功。1883年,普利策买下纽约《世界报》,他注重严肃的言论和报道,同时又采用煽情主义和耸人听闻的手段扩展销路,因此《世界报》取得了巨大成功。

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的另一位著名报人赫斯特也进军纽约报业市场,他于1895年来到纽约,购得一份每年亏损巨大的《纽约日报》,更名为《纽约新闻报》,从此开始了同普利策《世界报》的激烈竞争。

1889年,普利策在美国最早采用彩色印刷报纸,开始出版定期的连环画组。1893年彩色印刷机的配备使得这种报纸连环画的出版成为可能。其中最成功的案例就是理查德·奥特考尔描绘的《霍根小巷》漫画,描绘的是以霍根小巷为背景,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在廉租公寓里的故事。这个“黄孩子”便成为纽约家喻户晓的人物,为《世界报》赢得了不少读者。

为了在竞争中取胜,赫斯特不惜重金从《世界报》挖走该报星期日报的全班人马,漫画家奥特考尔也跳槽来到了赫斯特的门下,为其画黄孩子漫画。普利策为此另雇著名画家拉克斯到《世界报》继续主持“黄孩子”专栏。他同时向法庭控告赫斯特侵犯版权,由此为争夺“黄孩子”版权的趣闻成了街头巷议的话题,再加上两家报纸都以极其夸张的手法来渲染充满刺激性的新闻,人们便把这种新闻同“黄孩子”漫画联系在一起,称它为黄色新闻。

二、用“5W模式”评析黄色新闻

美国学者拉斯韦尔于1948年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并按照一定结构顺序将它们排列,形成了著名的“5W模式”,即Who(谁)Says What(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下面,我们将通过对传播者、传播内容以及传播效果的分析,对黄色新闻予以解读。

1、传播者

在传播者制作、传播信息的过程中,把关人控制着传播内容。和冠欣认为“控制分析包括两大项:一是控制主体即‘谁’,二是控制手段即‘说什么’。”[1]每一家报纸都有自己的新闻框架,决定着报社传递什么样的信息给受众,其中把关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黄色新闻的内容主要包括犯罪、丑闻、色情等方面,它的新闻框架决定了它选择这种方式来吸引读者,招徕顾客。黄色新闻的标题使用大号字体进行强调和渲染,并经常选用夸张夺目的新闻图片,并刊登讽刺漫画和肤浅的文章。像《世界报》和《新闻报》这样的大众报刊,选择低俗、刺激性的新闻来吸引读者是由其把关人决定的,也是由报纸的编辑方针决定的。

埃默里父子在《美国新闻史》一书中,对黄色新闻作了这样评价:“黄色新闻是一种没有灵魂的新式新闻思潮。黄色新闻记者在标榜关心‘人民’的同时,却用骇人听闻、华而不实、刺激人心和满不在乎的那种新闻阻塞普通人所依赖的新闻渠道,把人生的重大问题变成了廉价的闹剧,把新闻变成最适合报童大声叫卖的东西。最糟糕的是,黄色新闻不仅起不到有效的领导作用,反而为罪恶、性和暴力开脱。”确实,作为把关人,黄色新闻记者选择这类具有低俗新闻虽然迎合了一部分受众的低级趣味,但却辜负了其作为大众传播者的社会责任。同时也使得记者的职业道德和社会道德沦丧了。

2、传播内容

黄色新闻的主要表现手段包括:“一是使用大号字煽动性标题,对不重要的新闻加以渲染、夸张。二是滥用图片,有时是伪照片。三是用种种欺骗手法迷惑读者。四是刊登彩色滑稽连环画和肤浅的文章。五是对被压迫者、弱者、失败者表示虚伪同情,并倡导一些社会运动,反对平民所遭受的欺辱。”[2]黄色新闻在煽情主义的基础上,注重犯罪、丑闻、离婚、性的问题等,同时强调灾害和体育新闻的报道。普利策在美国最早采用彩色印刷报纸,开始出版定期的连环画组。1893年彩色印刷机的配备使得这种报纸连环画的出版成为可能。其中最成功的案例就是理查德·奥特考尔描绘的《霍根小巷》漫画。普利策大量刊登犯罪新闻,源于他资产阶级的实用主义思想。他认为煽情主义可以吸引读者,读者基础扩大了,报纸的各项社会运动也就有了支持者。煽情新闻只是一种手段,社论才是目的。他想要消除社会的弊病,以便保障资产阶级社会的生存的资产阶级“改良家”。

3、受众研究

19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受众在黄色新闻面前就像射击场里应声而倒的靶子,黄色新闻对受众的认知和行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在对美西战争的宣传和鼓动中,黄色新闻显示出了它强大的舆论造势能力从而对社会大众进行了控制和操纵。在美西战争打响之前,普利策和赫斯特就进行了大量有针对性的宣传和报道,为美国民众描绘西班牙殖民者对古巴人民的残酷统治,以及古巴人民奋起反抗的英勇作为,以激起美国民众的愤怒和正义感;“缅因号”的沉没,在没有任何证据的前提下被美国黄色新闻断言是西班牙人所为。事件发生后第三天,《纽约日报》用通栏标题写道:“全国战争狂热”,敦促政府立即开战。1898年4月29日,美国总统麦金莱果然正式向西班牙宣战。

黄色新闻利用舆论的特点,通过煽动性的文字和刺激性的图片激发美国民众对西班牙统治的不满,努力让“开战”看起来是多数人的合意,这种意见环境带来的压力便形成了沉默的螺旋,造成反对战争的声音处于劣势,支持战争的行为变得更加强大,反对的声音因此更加沉默。

三、结语

黄色新闻源自于赫斯特和普利策的竞争,多年来因为其使用极度夸张的手法来渲染新闻,尤其是关于色情、暴力、犯罪方面的新闻而被人们诟病。虽然黄色新闻的消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但我们不能忽略它所诞生的年代背景,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黄色新闻是应运而生。1893年经济大萧条时期,报纸为吸引读者,通俗化是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所以报纸使用更大的标题、煽情的故事和图片以及颜色的渲染使得报纸更加吸引读者的眼球,不能不说是一种必然的选择。19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纽约是一个移民城市,许多移民不识字,或不懂英语,《世界报》报道生动活泼,使用更加简洁、有趣的词汇,介绍了大多数移民都该了解的英语词汇,同时该报对漫画、插图和标题格式的自由运用也都适应那些英语不熟练读者的需要。再加上对新闻自由思想的推崇,黄色新闻记者被赋予更宽更广的权利,当时的美国民众在思想上也更加开放,可以接受内涵丰富的新闻,因此黄色新闻的广泛传播可以说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注 释】

[1][2] 和冠欣.用大众传播理论认识黄色新闻[J].知识经济,2008.09.

【参考文献】

[1] 郑超然,程曼丽,王泰玄.外国新闻传播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 迈克尔·舒德森著.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 迈克尔·埃默里,埃德温·埃默里,南希·L·罗伯茨著.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读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 樊亚平,丁丽琼.不仅仅是“黄色新闻大王”:赫斯特新闻生涯探析[J].新闻大学,2014.01.

[5] 刘微.变化中的新闻内涵[J].国际新闻界,1995.05.

[6] 毛婷婷.舆论造势与社会控制—以美西战争为例论黄色新闻的煽动作用[J].新闻世界,2011.05.

[7] 潘蓉.黄色新闻与社会控制[J].传播与版权,2014.02.

[8] 史迪,许晓洁.“黄色新闻”产生原因分析[J].东南传播,2009.06.

[9] 郑超然.美国新闻史话(十三)[J].国际新闻界,1989.05.

相关热词搜索: 必然性 视角 黄色 模式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