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其素质能力的高低影响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效果。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对高校辅导员队伍自身系统进行解析,发现高校辅导员队伍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结合新媒体时代背景,提出促进辅导员队伍素质能力提升的开放性、非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涨落等对策,为提升高校学生管理水平,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耗散结构;素质能力;新媒体;开放性;非平衡态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4-0227-02
Abstract: College counselors are the leaders and guiders of the healthy growth of college students. Their quality and abilities have much influence on the effect of college students" management. Based on 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 and the analysis of college counselors, the dissipativ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counselors are discovered.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openness, nonequilibrium, nonlinear interaction of the counselors and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 dissipative structure; quality capability; new media; openness; nonequilibrium
2014年3月,教育部印發了《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标准》对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这不仅反映出教育部门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工作的肯定,同时也对高校辅导员队伍素质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素质能力事关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事关大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高校辅导员队伍自身作为一种耗散结构系统,有必要借鉴耗散结构理论,进而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素质能力的提升。
一、耗散结构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耗散结构理论是系统科学“新三论”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一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比利时物理学家、化学家普利高津(I.Prigogine)在非平衡热力学系统的线性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他认为“在远离平衡态的条件下,我们可能得到从无序、混沌到有序的转变。可能产生一些物质的新力学态,反映了给定系统与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态。我们把这些新的结构叫做耗散结构”。[1]即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如果系统不断地与外界交换能量与物质,在外界条件发生变化达到一定阈值时,通过涨落,系统就可能从原来的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种有序状态靠不断耗散外界的物质能量来维持,就是耗散结构。该理论主要讨论了系统在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和能量的过程中从无序状态向有序状态转化的机理、条件和规律。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一个系统要想形成耗散结构,保持动态有序就一定要满足四个条件:一是系统处于开放状态,孤立、封闭的系统无法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只有开放的系统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二是系统远离平衡状态,非平衡是指任何系统都是开放的、流动的,必须要能同外界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2];三是系统内存在非线性交互作用,非线性是大自然的普遍作用,也正是这种非线性的相互作用,才形成了物质世界的无限多样性、丰富性、曲折性、奇异性、复杂性、多变性和演化性。四是要有某种随机涨落产生,涨落是指系统在内部因子或外部因子的影响下偏离某一稳态的波动[3],涨落达到或超过一定的阈值,系统将从无序向有序演化,即“涨落导致有序”。虽然耗散结构理论是普利高津从自然科学的研究中总结和提炼出来的,但由于它所研究的对象是开放系统,而世界万物是普遍联系的,因此它在社会科学领域,如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等领域也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对于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而言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耗散结构特征
高校辅导员队伍是高校师资队伍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高校师生之间沟通与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其素质能力高低会影响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将耗散结构理论引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当中,可以发现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耗散结构特征。
高校辅导员队伍是一个开放系统。高等学校作为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断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表现为物质、信息、人才等与外部环境的交流。作为高等学校巨系统中的辅导员队伍系统,同样也要不断地与外界进行交流。一方面高校辅导员队伍需要政府、高校管理部门、社会组织等给予各种资源要素,如政策、资金、基础设施、知识、信息等负熵流能量输入;另一方面,高校辅导员队伍通过各种途径与方法引导和培养在校大学生,为企业、社会等组织输出人才,形成与外部环境的交互。
高校辅导员队伍系统处于远离平衡状态。平衡态是指系统组成要素是均匀的、无差别的,也是没有生命力的状态,非平衡态则与之相反。不同的学科专业背景、人生阅历、工作年限、工作经验、智力水平等都将导致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组成成员在素质能力上存在差异性和不均匀性,而不是过于标准化和单一化。这种差异性和不均匀性推动素质能力较低的成员向高级方向发展,同时也吸引素质能力较高的人才进入到高校辅导员队伍,从而驱使高校辅导员队伍系统远离平衡状态。
组成高校辅导员队伍系统的元素间作用是非线性的。高校辅导员队伍系统作为社会巨系统的一部分,其子系统以及各要素之间存在非线性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高校的各项工作中,无不渗透着浓郁的情感、智力、心理等因素。辅导员许多工作的开展与进行都需要其他辅导员的协同与配合,这说明系统的各元素间能够相互激励,相互推动,从而能够获得更多的成效。否则,系统内部的各元素间就会相互牵扯,减小作用的成效,严重者甚至会产生内部损耗与不协调,从而导致系统熵值增大,衰减作用成效。
高校辅导员队伍系统存在涨落。涨落是系统进化的力量,没有涨落就不存在进化。涨落现象在高校辅导员队伍系统中是普遍存在的。通过系统外部因子的影响,出台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相关的教学政策、科研政策、人事管理政策、奖励政策等,都会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产生影响。即外在相关政策的微涨落,经某些因素的非线性正反馈作用,会导致高校辅导员队伍系统的巨涨落,当这种涨落达到或超过一定阈值时,系统就会形成一种新的耗散结构。
三、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耗散结构理论对辅导员队伍素质能力提升的启示
耗散结构理论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结合数字媒体技术,可以得出促进辅导员队伍素质能力提升的开放性、非平衡态、非线性作用、产生涨落等对策,从而为提高高校育人效果提供理论借鉴。
第一,利用社交软件,增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开放性。封闭导致闭塞和停滞,唯有开放才能流动和发展。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主体是人,其头脑一定要呈现开放性,即保持与周围环境、社会的广泛接触。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这种开放性表现为积极主动的利用各种新媒体技术与外部环境交流,如通过各种社交工具——微博、微信、QQ等来与外界进行交互,将从外界获取的新知识和信息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促进辅导员进行内在的反思,达到对外界知识、信息批判性的继承,达到“扬弃”的目的。高校辅导员也可以通过打造专门性的高校辅导员队伍自媒体平台,向外界积极展示自身形象。在与外界的交流与互动中,明确自身的角色与定位,找出自身素质能力上的不足,促进高校辅导员主动学习与反思,通过不断积累和总结,逐渐转变自身教育理念,进而在行为上和心理上得到启发和提高。
第二,完善网络培训体系,保持高校辅导员队伍远离平衡态。组成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子系统和各个元素之间要存在差异化,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在准入机制上要考虑引进不同专业、不同学科背景的人才,以便形成具有不同视角、学科交融、思维开放的高校辅导员队伍。而在更高层面上,也可以利用现代媒体技术,通过构建完善的高校辅导员教育网络培训体系,如开发面向高校辅导员的网络培训课程、建设虚拟的学生管理环境、模拟学生管理中的突发事件等,注重为高校辅导员队伍补充具有相干性的异质知识。通过不同学科间的知识交叉与碰撞来迸发出新思想、新方法、新途径,增强学生管理方法的创新性、针对性、时效性,从而培植出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校辅导员队伍。
第三,搭建线上平台,促进组成高校辅导员队伍系统各元素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通过新媒体手段来组建具有共同目标、身份认同和归属感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共同体,如建立高校辅导员社区、辅导员之家等线上平台,通过内部成员的交流与互动,获取自我的认识与学习需求的动力。成员本身也不断与外界互动交互思想观念,使自己处于不断学习与发展的状态,而不是静态的接受外界影响,被动的吸取外界经验。共同体成员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关联代替其相互独立、相互竞争,表现出互相协调、多方合力的现象。在这一过程中,竞争与合作、冲突与顺应的不断出现,使团体在系统中不断进行改变以达到优化[4]。从而增强辅导员队伍系统的整体效应,使系统处于动态有序状态,进而促进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能力得到提升,提高辅导员队伍的育人效果。
第四,利用数字化技术,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系统的涨落。对于高等学校而言,政策因素对学校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也是最深刻的,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也是如此。学生管理工作要科学发展,需要不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通过政策等因素来影响辅导员队伍系统的涨落,促进辅导员队伍素质能力的提高。例如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辅导员动态考评机制政策,对辅导员队伍中出现的闪光点进行及时的捕捉,并给予持续的支持。通过新媒体技术,吸引高校教师、学生群体、社会组织、政府部门等对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进行评价,通过表彰先进、激励落后,不断激发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同时也吸引其它岗位、行业的人才加入到高校辅导员队伍,不断推动辅导员队伍素质能力的提升。
四、结束语
耗散結构理论不仅在自然科学领域和社会科学领域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为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素质能力提升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通过系统的开放引入负熵,保持远离平衡态,强化系统内部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涨落等措施,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发展,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能力提升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和借鉴,从而进一步改善高校人才培养效益,使高等学校教育治理工作往更高水平迈进。
参考文献
[1]伊·普利高津,伊·斯唐热.从混沌到有序:人与自然的新对话[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4.
[2]赵凯荣.复杂性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63.
[3]周集中,马世骏.现代生态学透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54-71.
[4]商利民.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
相关热词搜索: 耗散 辅导员 队伍素质 提升 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