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缅甸琥珀,密林里的“时空胶囊”

时间:2022-10-19 16:50:33 来源:网友投稿


打开文本图片集

缅北克钦邦的原始密林里,除了品种和数量可观的动植物,还掩藏了许多来自远古的秘密。

原始密林里的秘密

9900万年前,温润的海风吹拂着这里茂密而又古老的森林,其中回荡着奇特生灵的啼鸣。昆虫的啃咬亦或是飓风的肆虐,都能让大树分泌出大量树脂,将无数生灵包裹其中。经过漫长的时间,树脂中的乳香气体完全挥发后,树脂中的分子逐渐聚合、固化,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称为琥珀的珍宝。

包裹着各类古生物的琥珀化石,一直被古生物学家们倍加珍视,被称为“时光胶囊”“时间定时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说,琥珀能最大程度保存被包裹生物的形态学细节,特别是化石中很难看到的软组织结构。同时,树脂能够深入被包裹生物的软组织内部,将其干燥脱水,这也保护它们免受真菌的侵蚀,外部的树脂硬化后又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保护。一些保护状态极佳的琥珀中,甚至連生物的细胞或亚细胞结构也能完整地保存下来。

缅甸琥珀产量巨大且盛产单颗体积大的琥珀,因此能为我们揭示更多远古生物的生活情景。琥珀中保存的古生物,揭示了当时生物的生存方式以及如何适应树栖生活。这些发现能为现代生态系统的形成提供遗传学和生态学的依据。

随着人们对包裹古生物的高价值琥珀的渴求,缅甸琥珀的采挖开始爆炸式发展。市面上的缅甸琥珀大部分都来自缅甸克钦邦德乃镇附近的一个琥珀矿坑。但克钦邦却是缅甸地方武装和当局军队冲突频发之地,复杂的现实状况导致科学家无法勘察那里的地质情况,获取化石年龄和周边环境的线索。

中转站:云南腾冲

缅甸琥珀最早是作为珠宝进入中国市场的,与缅甸的红蓝宝石进入中国市场及国际市场的形式是一样的。唯一区别的是,缅甸琥珀中有千分之一的概率包含昆虫及其他古生物,这些才是缅甸琥珀的精华。但由于当地人不了解其研究价值,导致大量类似虫珀化石迅速流失甚至被破坏。

在中国科学家介入之前,云南腾冲是缅甸琥珀从缅甸到欧洲的中转站。2011年前后,中国科学家获悉此事,开始关注腾冲,从当地珠宝市场发现了这些重要的资源,认为这些琥珀非常有研究潜力,开展了有针对性的保护和收集,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云南腾冲位于中缅边境交界处,自古就有“琥珀牌坊玉石桥”的美誉,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每5天一次的珠宝街子天(珠宝玉石琥珀批发交易大集)更是全国盛名,引来全国数以万计的珠宝玩家和琥珀从业人员在此扎根。

2010年早期就有大量的缅甸商人在此交易琥珀饰品,目前已有近千户中国商家及缅甸商人长期集聚于此,云南腾冲已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缅甸琥珀集散中心。据保山新闻网2016年的报道数据,腾冲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缅甸琥珀集散中心。从事琥珀销售的店铺近600家,雕刻作坊100多家,雕刻技师近600人,街边摊点柜台近3000家,常驻腾冲的缅甸商人达1000人以上,从业人员1万人以上,保守估计年销售额达5亿元以上。

在腾冲珠宝街,那些透明的玻璃柜台下躺着一颗颗琥珀,里面包裹着花朵、蕨类植物、松果,以及凶煞的蝎子和蜘蛛,有一些新的标本还装在店铺后台的塑料袋里。如今,沧海桑田,海枯石烂,琥珀中的大部分物种都已灭绝,但幸运的是,因为亿万年前的一滴滴树脂,让我们还能在今天得以窥见那些远古生物背后的秘密。

科学价值无法估量

自20世纪20年代起,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一次缅甸琥珀秀就已经让人们意识到了缅甸琥珀的价值。20世纪90年代末期,在当地武装和政府军暂停纠纷的一段时间里,一家加拿大公司进入了克钦邦开挖琥珀矿坑,并运出了75千克的琥珀原料到格里马迪。他们通过酸洗切割打磨这些琥珀,从中鉴定出至少46个古生物物种。

仅2018年,科学家就在缅甸琥珀中发现了321种保存完好的古生物新物种,这一年的发现就已经占到目前总发现数(1195种)的1/4。有人说,在缅甸琥珀中发现的古生物多样性,没准会超过以前化石发现中的恐龙数量的总和。

缅北密林里出产的琥珀,比来自于波罗的海沿岸和多米尼加共和国的都更加年代久远。偶尔还能包裹一些力气大和运动能力强的生物,例如蜻蜓或蜥蜴。科学家通过对2012年购入的缅甸克钦邦矿坑火山灰进行锆石定年(一种地质测年方法)之后,认为这些琥珀的形成距今大约9900万年。不过,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古生物学家王博说:“通过分析更多的当地的火山灰样品,发现缅甸琥珀并非在一个时间点形成,其形成时间大约跨越了500万年。”

缅甸琥珀中最著名的是“缅甸晓蛇”。2018年7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及合作者在对琥珀的研究中,首次发现蛇类标本,这条有0.99亿年高龄的缅甸晓蛇,向世界揭示了一个前所未知的新物种。同时,这也是全世界首次在琥珀中发现新生蛇,将它“冻龄”的琥珀还表明了古代蛇类曾在海洋边缘的森林中生活过。

缅甸晓蛇的发现意义又远不止演化地位这么简单。琥珀里的昆虫、虫粪以及植物残片说明,缅甸晓蛇曾生活在森林环境中。回顾同时代的蛇类化石的出土环境就会发现,当时绝大部分蛇类都是水生的。可以说,它是人类目前明确已知的,唯一一种生活在陆生森林的中生代蛇类。

另外,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陆地生态系统起源与早期演化研究团队,在一枚保留有多种化石类群的缅甸琥珀中,发现了水生动物菊石。这是古生物学家初次在琥珀中发现菊石,为揭秘亿年前热带海滨生态情况打开了新的窗口。

和其他几位中国古生物学家一样,邢立达也因在琥珀标本中的非凡发现而备受关注。作为一位长着娃娃脸、魅力十足的科普圈大V,邢立达已经在微博上吸粉260万。2018年,他发表了25篇科学论文,还写了一部与恐龙有关的科幻小说,中国巨星级科幻作家——刘慈欣亲自为其作序。

就像19世纪的生物学家在物种丰富又人迹罕至的雨林中收集物种一样,这些科学家正借助缅甸边境的琥珀,描绘出亿万年前,热带森林生活环境的种种细节。

相关热词搜索: 缅甸 琥珀 胶囊 时空 密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