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高校地质学专业本科培养模式探讨

时间:2022-10-19 16:45:02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通过地质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对比研究,总结地质学的专业培养模式,认为在地质学专业本科培养中应该:(1)强调数理化等专业基础课的重要性;(2)加强专业综合素质的培养;(3)注重与生产实践的结合,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4)设置入学及毕业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结合石油院校地质学专业本科培养中的弊端,认为培养高素质的地质人才,应加强“地质”元素的引入,以期提高企业认可度、扩大就业面。

关键词:地质学;培养模式;对比研究;石油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7-0080-05

一、前言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指导下,为满足多方面教育需求、实现一定教育目的而形成的人才培养活动的某种结构样式和运行方式[1]。在高等理科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准确把握人才的基本业务素质和人才特征;全方位变革传统的教育模式,完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推进教学、科研和生产一体化,探索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2-4],始终将“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这样的人”作为高校办学的根本问题[5]。

地质学是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并列的基础理学专业,其产生源于人类社会对石油、煤炭、金属、非金属等矿产资源的需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越来越大,地质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地球资源、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已成为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按照21世纪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地球科学学科服务领域还在不断扩大,地质学专业的涵盖面也在横向、纵向上不断拓展延伸,地质学的研究逐渐向超微尺度、四维空间深入,研究手段几乎涉及所有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形成一些新的边缘、交叉学科[6]。随着能源需求由常规向非常规的转变,地质学研究领域及就业面的扩展,地球科学的理论发展和应用需求都给地球科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新形势下,培养高层次研究型的优秀地学人才和创新人才,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7],是目前地质学专业本科培养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通过国内6所知名高校地质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对比,明确其课程体系设置上的差别,并根据主干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设置的不同,提出了地质学专业本科培养模式的几点看法;最终结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质学专业本科教学的实际情况,总结了石油院校地质学专业本科培养的弊端及培养方向。

二、国内高校地质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对比

通过国内6所知名高校地质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对比,发现其课程体系设计基本相近,分为通识教育课程(部分学校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程(部分学校为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5部分,学分在169—208.5分之间(表1)。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所占学分比例在50.10—66.80%之间,差别主要在于是否将数学、物理和化学纳入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所占学分比例在7.00—15.90%之间,吉林大学较低,为7%;专业选修课程所占学分比例在8.00—22.20%之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较高,达22.20%;实践教学环节所占学分比例普遍在20%左右,西北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较低,其中西北大学最低,为12.50%,其比例较低的原因是缺少入学和毕业教育环节,以及教学实习时间偏短等(表2)。

在主干课程(包括除数理化之外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方面(表2),各高校均包括普通地质学(或地球科学概论)、晶体光学、结晶学与矿物学、岩石学、古生物学、地史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和矿床学等地质学科的重要课程;但在学时安排上差别较大,如岩石学课程,老牌地质院校(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吉林大学等)三大岩的学时安排较一致,而石油类院校(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长江大学等)的岩浆岩、变质岩的学时数被大幅压缩,再如矿床学课程,石油类院校在教学资源、师资力量及学时上均不足。

三、地质学专业本科培养模式探讨

通过上述地质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设置的对比分析,发现不同高校之间均向着培养基础扎实、科学素养及创新能力强、适应时代要求的综合性人才而努力,鉴于不同高校之间培养方案的差别,针对地质学专业本科培养模式,总结了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强调数理化等专业基础课的重要性

由于地质学具有多因素相互制约的复杂性,任何一种地质过程,都不可能是单一的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因此,地质学是一门多学科相互渗透、与数理化等基础学科紧密结合的自然科学,在地质学专业本科生培养过程中,必须加强基础、拓宽面向、重视应用,以交叉模式培养优秀人才[8]。中国科学院原院长路甬祥院士曾指出:不同学科的交叉点往往就是优势学科的发展点、新兴学科的生长点、重大创新的突破点、人才培养的制高点[9]。随着科学发展的不断深化,很多复杂的科学问题已经不能在单一学科领域范围内解决,而是需要多学科的协同攻关[10],地质学专业同样如此。同时国家对掌握多种专业知识的交叉学科领域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加[11]。因此,学科交叉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础和途径,通过学科交叉培养创新人才也已经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界的基本共识[12]。为了造就一流地学大师,必须从基础学科抓起,特别是数理化和生物学基础[13]。可见数理化在地质学专业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加强数理化的教育,将其纳入专业基础课程体系,非但不是淡化专业,而是在加强专业基础,有了这个坚实的基础,学生在地质学所有专业的学习和研究工作中,甚至跨学科的研究中均游刃有余。

(二)加强专业综合素质的培养

地学专业的课程教学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实践性、地域性、开放性和艰苦性[14],充分的实验室教学实习和野外考察实践都是培养地学人才的重要途径[15]。因此,在地質学人才培养过程中,既应该考虑理论教学的合理性和均衡性,又应该重视实践教学的延续性和可操作性。

在调研的6所高校中,构造地质学、地史学、古生物学和岩石学等地质学专业的基础核心课均占用了大量学时,并相应配套了大量的实验室教学实习学时,但不同学校的设置并不均衡,据一些地学教育工作者的调研,主干课程实验、实习的课时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已减少1/3左右,且还有减少的趋势[15]。如古生物学的学时最高达64学时,而部分学校却压缩至36学时;再如岩石学,三大岩的学时平均在40学时左右,但部分学校岩浆岩与变质岩一共才50学时,压缩比例较大。对此,我的意见是在保证地质学专业学时数和教学效果的基础上,突出专业特色,均衡课时数,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的通用型地质人才。

在地质学教学过程中,野外地质实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16]。各高校对于野外地质实习都非常重视,该实习分为认识实习、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或综合实习)单元,具有很好的教学延续性,几个实习单元分别对应大一的《普通地质学》课程、大二的《岩石学》、《古生物学》、《构造地质学》等课程,以及大三的专业综合知识的应用,时间大致为10—12周。部分组织及学校还为野外地质实习设立了专门的野外实践教学基地和相应的管理机构,如合肥工业大学建立的“巢湖地质实习基地”,中国地质大学建立的“周口店野外实践教学实习基地”,以及吉林大学建立的“兴城野外实践教学实习基地”等,这些实习基地除了能够满足本校的实践教学任务之外,还为其他高校的野外教学提供了方便。上述措施及手段保证了实践教学的顺利、高效完成,培养了专业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的地质专业人才。

(三)注重与生产实践的结合,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

随着地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地质教学更应注重未来地质类专门技术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17]。目前很多高校地质学专业在培养方式上,实行“准导师培养制”[18],依托教师科研项目,从实践教学环节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19]。有的学校甚至把大三综合地质实习的任务也交给了指导教师,从大三暑期开始跟着指导教师一起进行野外及生产实践研究,并参与到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中。这样做一方面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应用,丰富并补充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使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即达到了锻炼学生的目的,也解决了相关的科学问题。实践证明,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对于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20]。如西北大学地质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自三年级起,将本科生逐步地融入到教师的科研团队中,由不同研究方向的教师根据自己的科研特色和研究实际提出科研小课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采取师生双向选择的方式最终确定研究团队,这种方式将导师制与创新基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6]。

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除了依托教师的科研项目外,部分高校实施了以低年级课堂教学为引导、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为平台、科研实践活动为载体的“三位一体”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21]。目前正在高校推行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和载体,该计划是教育部和财政部自2007年联合启动的,创立之初叫“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2011年更名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全程参与从文献调研、立项申请,到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数据的分析整理,再到研究论文及报告的编写等一系列工作;学生从中得到了创新思维及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取得了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发表了一批独创,甚至高水平的研究论文。

(四)设置入学及毕业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大学培养的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当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开展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存、成才、发展”的要求,有学习、生活和就业的压力,激发学生内心的学习动力。教育学生认识到个人的发展靠的是勤奋努力、诚实守信和做事敬业[22]。在这个方面,部分高校设置了1—2周的入学和毕业教育(表2),邀请德高望重、有一定学术及社会影响力的教授、博导,甚至院士给新同学介绍学校及专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总结并传授学习及科研中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并对学生的人生规划进行点拨。这种设置虽然占去了部分教学学时,但对于树立学生的专业自信心,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和人生观,以及学生的母校情结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另外,要针对企业发展的需求,加强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人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对人才素质、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国情、企情教育,注重优良传统教育,强化人文素质培养,提前让学生了解社会环境、企业状况和就业环境,加强企业忠诚度的教育[23]。

四、石油院校地质学专业本科培养的弊端及解决方案

石油院校的专业特色鲜明,针对性强,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目标定位是创建“国内著名、石油学科国际一流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地质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较高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具备地质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高级专门人才”。形成了具有油气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优势明显;但随着社会需求的转变,这种培养模式的弊端也日渐凸显。

(一)课程设置上“油味”仍较浓

经过若干年的教学实践、校企合作及企业需求的对比,形成了适应油田工作的本科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在油田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得到了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油公司的认可。但是,在现今就业面不断拓宽及常规型油气勘探不景气的背景下,这些优势和特色反而会成为弊端。这就要求石油院校地质学专业均衡课程设置,加大师资投入。如石油院校的优势和特色在于沉积岩和石油地质类课程的教学,在今后的课程中,应在保持优势的前提下,均衡三大巖的课时及相关地质学课程的投入。

(二)就业方向较单一,地质企业的认可度还不够

目前石油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还主要局限于油田院所,并没有突破油气的限制,就业领域还没有拓展到真正意义上的地质行业,原因主要是对地质行业所需要的课程和工作方法掌握不够,不具备进行区调等地质工作的能力,造成了地质企业只招收地质院校的毕业生,而油田院校地质专业的毕业生只能选择去油田,且优势远不如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学生。要改变这个现状,就应该从地质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入手,培养高素质的地质人才。

(三)石油院校地质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努力方向

针对石油院校地质学专业本科培养中存在的弊端,想要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地质人才,就必须加强“地质”元素的引入。首先,在课程上设置上,要实现专业课程的均衡,从以油气地质为先导的课程设置向其他矿产和能源转变,在保持优势课程不丢的前提下,大力开设相关地质学专业课程;其次,在科研上,要实现科研项目的多元化,不应局限于油田的勘探开发项目,要广泛涉猎地调、环境、第四纪及海洋地质等方面的地质项目,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地质素质的目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石油院校的典型代表,其地质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地质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应用地质学基础理论、方法和技术来分析和解决地质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后能够在地质、石油、矿山、煤田等相关企业、科研院所从事与专业有关的应用生产、理论研究或管理的高级地质专业人才。就目前来看,这个目标的达成度还远远不够,教育模式上仍处于传统状态,重视知识的积累,轻视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的培养;重视以往教育经验的再实践,轻视或惧怕打破现有教育模式的均衡;重视课本的范力,轻视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现实;重视学校教育,轻视社会教育等。尤其是有关毕业去向的目标还相差甚远,需要学院甚至学校共同从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和教学资源配置、科研方向引导等多方面进行努力。

五、结论

本研究在对比高校地质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地质学的专业培养特色和地质院校的培养优势,建立了地质学专业本科培养的模式,认为高校地质学专业本科培养中应该强调数理化等专业基础课的重要性,加强专业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与生产实践的结合,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设置入学及毕业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例,在石油行业整体不景气、学生就业前景不乐观的背景下,提出了石油院校地质学专业本科培养中的弊端及培养方向,认为石油院校地质学专业应加强“地质”元素的引入,培养高素质的地质人才,以提高所培养人才的企业认可度,扩大毕业生的就业选择范围。

参考文献:

[1]周泉兴.人才培养模式的理性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6,(1):39-43.

[2]山西大学.高等理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1994,(2):7-11.

[3]邵进,陈云棠,吕浩雪.综合大学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初探[J].高等理科教育,2001,(5):1-4.

[4]孙克辉,曾旭日,盛利元,等.理科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4,(1):57-59.

[5]山红红.明确目标、深化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A].选自:传承改革创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2年教学改革研讨会[C].青岛: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13:11.

[6]赖绍聪.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西北大学地质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4,(8):40-44.

[7]杜远生,刘世勇,杨坤光,等.国家地质学理科基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理科基地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04,(2):25-29.

[8]毕孔彰,胡轩魁.关于地学教育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地质教育,2002,(2):1-3.

[9]路甬祥.學科交叉与交叉学科的意义[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5,(20):58-60.

[10]于申,张永存,杨春秋.基于学科交叉培养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3,16(4):1-3.

[11]李红兵,闫卫华.加快交叉学科建设提升高校有效竞争力[J].中国高教研究,2007,(1):44-46.

[12]李克武,胡中波,郑伦楚.以学科交叉路径培养本科拔尖创新人才的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11,11(7):36-37.

[13]王训练,岑况,胡玲,等.创新型地学理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04,(4):29-33.

[14]尤瑞玲.高校地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研究[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5):83-87.

[15]陈骏,胡文瑄,李成.地质学实践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J].中国地质教育,2007,(1):133-139.

[16]王冠民,陈世悦,吴智平,等.有关野外地质教学实习的经验点滴[J].中国地质教育,2008,(3):34-36.

[17]文美兰,王葆华,罗先熔.“基础地质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地质教育,2008,(3):86-89.

[18]曾旭日,孙克辉.培养理科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6,(1):97-99.

[19]蒋永荣,方成,夏金虹.基于学科交叉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探索[J].高教论坛,2015,(7):45-48.

[20]汪育文,褚惠萍,曹祥荣,等.拔尖创新型人才科研能力培养途径探析——以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国家理科基地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12,(4):35-39.

[21]郑裕东,孙建林,李磊,等.“三位一体”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14,(2):40-43.

[22]贺繇,张琳,郑力,等.转型发展背景下的新建本科院校电子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J].大学教育,2015,(8):170-171.

[23]傅兴顺.加强校企合作,努力培养高质量人才[A].选自:传承改革创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2年教学改革研讨会[C].青岛: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13:90.

相关热词搜索: 地质学 专业本科 培养模式 探讨 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