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写好机关材料必备的词组结构常识

时间:2022-04-25 08:00:05 来源:网友投稿

  写好机关材料必备的词组结构常识



  文章是由句子构成的,句子又是由词、词组和结构组成的。词组和结构是比词大的造句单位,都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合而成。词和词的组合遵循一定的方式和规则,词组和结构的类型就是由其组合方式和规则决定的。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写好机关材料必备的词组结构常识,欢迎大家阅读。
 

  文章是由句子构成的,句子又是由词、词组和结构组成的。词组和结构是比词大的造句单位,都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合而成。词和词的组合遵循一定的方式和规则,词组和结构的类型就是由其组合方式和规则决定的。

  不同的词组和结构有不同的功能,在句中担负不同的成分。要准确地使用词组和结构,首先要能正确地辨识它们。词组和结构的构成有一定的规律,掌握它们的组合方式和规则,才能准确地辨识它们。为此,下面逐一介绍和分析九种词组、三种结构的组合规则和辨识方法。

  一、联合词组

  联合词组是结构上有并列关系的词组。组成联合词组的词,地位平等或相当,有时用表示联合关系的虚词(如和、或、并、又、而等)连接,有时用顿号隔开。组成联合词组的词有相同的词性,且都是实词(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例如:

  干部和群众(名词,用和连接)

  研究并决定(动词,用并连接)

  光荣而伟大(形容词,用而连接)

  生动活泼(形容词,不用连接词)

  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名词,用顿号与“和”隔开)

  二、偏正词组

  偏正词组是结构上有偏正关系的词组,由两部分构成,前为偏、后为正,前面的词修饰、限定后面的词,主要意思在后面的词上。后面是名词的,构成“定中关系”,即定语跟主语或宾语中心词的关系;后面是动词的,构成“状中关系”,即状语跟谓语中心词的关系。例如:

  人民军队(定中关系,名词修饰名词)

  我的故乡(定中关系,代词修饰名词)

  伟大祖国(定中关系,形容词修饰名词)

  三座大山(定中关系,数量词组修饰名词)

  迅速发展(状中关系,形容词修饰动词)

  能够完成(状中关系,能愿动词修饰动词)

  非常突出(状中关系,副词修饰动词)

  更加强大(状中关系,副词修饰形容词)

  注意:偏正词组带不带结构助词“的”,意思有时不一样。试比较:“孩子脾气”与“孩子的脾气”“塞尔维亚朋友”“与”“塞尔维亚的朋友”。“孩子脾气”,意思是像孩子一样的脾气;“孩子的脾气”是说“孩子”是“脾气”的领属。“塞尔维亚朋友”,意思是说朋友是塞尔维亚人;“塞尔维亚的朋友”“塞尔维亚”是“朋友”的领属,“朋友”是谁不明确。

  三、主谓词组

  主谓词组是结构上有陈述和被陈述关系的词组。前一部分是陈述对象,后一部分对前一部分进行陈述。例如:

  大家讨论(动词“讨论”对代词“大家”进行陈述)

  作用明显(动词“明显”对名词“作用”进行陈述)

  纪律严明(形容词“严明”对名词“纪律”进行陈述)

  今天阴天(名词“阴天”对名词“今天”进行陈述)

  他是司机(述宾词组“是司机”对代词“他”进行陈述)

  主谓词组加上一定的语调和标点独立使用时,是句子而不是词组。如“他是司机”,独立使用时可以视为句子,不独立使用时就不是句子。在“谁都知道他是司机”中,“他是司机”是主谓词组作宾语。再如,在“连长要求大家讨论”里,“大家讨论”是主谓词组作宾语;在“我昨天就断定今天阴天”中,“今天阴天”也是主谓词组作宾语;在“纪律严明是从严治军的要求”中,“纪律严明”是主谓词组作主语。

  四、述补词组

  述补词组是结构上有陈述和补充说明关系的词组,由两部分组成,前为正,后为偏,后面补充说明前面。与偏正词组刚好相反,述补词组的主要意思在前面的词上。“得”是述补关系的标志,但并不是所有的述补词组都有“得”字。例如:

  洗干净(述补关系,形容词“干净”补充说明动词“洗”)

  快得很(述补关系,副词“很”补充说明形容词“快”)

  走出去(述补关系,趋向动词“出去”补充说明动词“走”)

  听得清楚(述补关系,形容词“清楚”补充说明动词“听”)

  工作三天(述补关系,数量词组“三天”补充说明动词“工作”)

  五、述宾词组

  述宾词组是结构上有支配和被支配关系的词组。前一部分是动作行为,后一部分是前一部分涉及的对象。例如:

  看电视(“电视”是“看”涉及的对象)

  下基层(“基层”是“下”涉及的对象)

  组织力量(“力量”是“组织”涉及的对象)

  感到难过(动词涉及的对象“难过”是形容词)

  大多数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是表示事物或人的名词。从这个意义上讲,述宾词组也可以叫动宾词组。述宾词组两部分之间有时可加时态助词“了”“着”“过”等。如“去了三趟”(动词涉及的对象是数量词组)。

  注意:动宾词组有时可以在两部分中间插进结构助词“的”,但插进“的”后语法关系就变了。如“讨论问题”变成“讨论的问题”,原来的述宾词组就变为偏正词组了。另外,表示存在和判断的动词(如“在”“是”“有”“像”)也有带宾语的能力,如“在教室”“是军人”“有功夫”“像孩子”等,也是述宾词组。

  六、同位词组

  同位词组是在结构上有复指关系的词组。其特点是:两个(或几个部分)叠用在一起,指同一个人或同一事物,在句子中作同一成分。例如:

  中国首都北京(同指中国的政治中心)

  故乡山东(同指养育说话者的那个地方)

  你们俩(同指说话主体面对的两个对象)

  七、数量词组

  数量词组是现代汉语特有的词组,在结构上表示数量关系。数量词组有“名量”与“动量”之分。一般情况下,名量词组用来修饰、限定名词,作定语;动量词组补充说明动词,作补语。例如:

  3篇,五艘,七人(名量词组)

  三遍,五趟,七次(动量词组)

  八、连动词组

  动词(及其连带成分)和动词(及其连带成分)连用,彼此间有目的、先后和方法等关系,分别陈述同一对象,可以作同一主语的谓语,这样的词组叫连动词组。

  例如:

  留着下次用(“留”和“用”彼此有目的关系)

  咧了咧嘴说(“咧嘴”和“说”在时间上有先后关系)

  顶着风雪前进(述宾词组“顶着风雪”与“前进”之间有方式关系)

  连动词组可以作造句材料,作句子的各种成分。需要指出的是,连动词组只有作谓语时才叫“连动式”。例如:

  我抓住树枝迅速爬了上去。“抓”和“爬”作谓语,分别陈述同一对象“我”。)

  我吃完早饭就去单位上班。(三个动词——“吃”“去”“上班”作谓语,陈述同一对象“我”。)

  这样的句式叫“连动式”,而在下面的句子里,连动词组作定语,不能叫“连动式”。例如,(去机关报到)的那位同志是新调来的组织干事。

  九、兼语词组

  兼语词组的特点是:前一个动词的宾语又是后一个动词(及连带成分)的主语,可以分解为一个述宾词组和一个主谓词组,前一动词所涉及的对象身兼二职,既是前一动词的宾语,又是后一动词或形容词的主语。

  我让他去邮局。(“他”既是“让”的宾语,又是“去”的主语)

  老林托你买点东西。(“你”既是“托”的宾语,又是“买”的主语)

  兼语词组还可以作句子的其他成分,它跟“连动式”一样,只有作谓语时才叫“兼语式”。

  补充:兼语连动套用式

  兼语连动套用式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语法现象。其特点是兼语、连动两种词组套在一起,共同作谓语。例如:

  刘科长通知他下午来取材料。(“他”作“通知”的宾语,又兼作“来”和“取”的主语,因此是“兼语”;“来”和“取”两个动作行为的施事都是“他”,所以又是“连动”。

  吴县长派刘科长去现场叫乡长回来报告情况。(“刘科长”作“派”的宾语,又作“去”和“叫”的主语,因此是“兼语”;“去”“叫”两个动作行为的施事都是“刘科长”,所以是“连动”。“刘科长”作“叫”的宾语,又是“回来”“报告”的主语,又是一个“兼语”;“回来”“报告”两个行为动作的施事者都是“刘科长”,这又是一个“连动”。所以,这个例句是两个兼语、两个连动套用。)

  判断是否是兼语连动套用式,一定要在搞清词类的前提下认真分析,不然就会搞错。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一:他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分析问题。

  例二:他拿来一本书。

  例三:我看到一派令人喜爱的秋色。

  以上例句,既不是兼语式,也不是连动式,更不是两种句式的套用。例一,“用”是介词,和“马克思主义观点”这一偏正词组组成介词结构,作“分析”的状语。注意,这里的“来”不是动词,而是助词,拿掉它丝毫不影响句子的意义,句中充当谓语的只有“分析”一词。

  例二,“拿”是动词,作谓语,而“来”不可作谓语,因此,不是连动句。“来”在该句中是趋向动词,对“拿”有补充说明作用,作补语。

  例三,“令人喜爱”是兼语词组,但不是兼语式,因为这个兼语词组不是作谓语,而是作“秋色”的定语。前面说过,连动词组和兼语词组只有在作谓语时,方可称作“兼语式”、“连动式”或“兼语连动套用式”,作其他句子成分时则不可。

  十、介词结构

  也叫“介宾词组”“介宾结构”。介词结构是介词和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组合在一起,表示处所、方向、目的、对象等意义的造句单位。介词结构只能作句子的辅助成分(定语、状语和补语),不能作句子的基本成分(主语、谓语和宾语)。例如:

  我在那间小屋住惯了。(表示处所)

  老师朝学校走去。(表示方向)

  在战争年代,他立过战功。(表示时间)

  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英勇牺牲了。(表示目的)

  你比我有水平。(表示比较)

  困难被我们战胜了。(表示被动)

  除了你,再也没人理解我。(表示排除)

  一定按人民的意愿去做。(表示方式)

  林教授作了关于信息战的学术报告。(表示范围)

  我把书还给了图书馆。(表示处置)

  十一、比况结构

  比况结构又称比况词组,是“词或词组+比况助词”的特殊词组。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作谓语)

  大象有两只蒲扇似的耳朵。(作定语)

  海燕箭一般冲向蓝天。(作状语)

  敌军上尉笨得像狗熊一样。(作补语)

  需要注意的是,动词“像”跟助词“一样”组成比况结构,如果舍弃“一样”,比如“我们的宿舍外形像火柴盒”,“像”是动词,“火柴盒”是名词,有支配和被支配的语法关系,就不是比况结构,而是动宾词组。

  十二、“的”字结构

  “的”字结构是“词或词组+的”构成的特殊词组,有的称之为“的”字词组。例如:

  看热闹的(述宾词组+“的”)

  塑料的(名词+“的”)

  吃的(动词+“的”)

  我们的(代词+“的”)

  新鲜的(形容词+“的”)

  “的”字结构的种类不止这些。“的”字结构在语法功能上相当于一个名词(但不是名词),可以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的”字结构后面还可以加上一个名词,如“看热闹的人”,但这时它的性质就变了,不是“的”字结构,而是偏正词组了。

  另外,词和词组的后面带“的”字的,不一定是“的”字结构,需要认真鉴别。例如:

  (1)他是当官的。(“的”字结构,相当于名词,作宾语。)

  (2)他是要当官的。(不是“的”字结构,“的”在这里是语气词。)

  (3)这书是谁的?(“的”字结构,由疑问代词“谁”和“的”组成,相当于名词,充当宾语。)

  (4)这书干干净净的。(不是“的”字结构,“的”是语气词,表示肯定,不能同前面的形容词组成“的”字结构。)




 

相关热词搜索: 词组 写好 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