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节气的传说4篇
夏天节气的传说篇1
气温回升、日光温暖、暖湿空气活跃、降水增多。
雨水节气过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到0℃以上,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已达3℃左右,江南平均气温在5℃上下,华南气温在10℃以上,而华北地区平均气温仍在0℃以下。近代中国气候学上,常以每五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的始日划分为春季开始。
不同地区气候不同
黄河中下游地区(华北地区)
雪本是冬季的重要标志,实际上,黄河中下游及其附近地区全年雪最大、大雪最多的节气,既不是“小雪、大雪”,更不是“小寒、大寒”(因为那时气温更低、大气中水汽更少),而是在春季的雨水节气;其原因是二月下旬已过全年最冷时期,初春天气,南方暖空气开始活跃,水汽开始丰富,而此时北方冷空气势力仍强,强强对峙,暖气流在密度较大的冷气流背上强烈、持久上升,遂可能降下大雪。虽然进入春季的雨水节气,但是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尚未有春天的气息。
西北、东北地区
雨水节气期间,我国的西北、东北依然没有走出冬天的范畴。从2月份的平均气温来看:兰州、西宁、乌鲁木齐、沈阳的月平均气温分别是-1.0℃、-3.9℃、-9.7℃和-6.9℃,可见这些地方还没有摆脱冬季的寒冷,天气仍以寒为主,降水也以雪为主。
西南、江南地区
雨水期间,除了云南南部地区已是春色满园以外,西南、江南的大多数地方还是一幅早春的景象:日光温暖、早晚湿寒,田野青青、春江水暖。
华南地区
雨水节气期间,华南地区是春意盎然,百花盛开。
华南地区下列城市2月份的多年平均气温是:广州14.5℃、南宁14.1℃、海南岛海口18.7℃;上述城市2月份平均降水量分别是:69.4毫米、42.6毫米、35.0毫米。虽说雨量比黄河中下游地区多出好几倍,但这里气温高、蒸发量大,还是缺水。
如果说这些地区,“立春”是春天的第一乐章“奏鸣曲”:春意萌发、春寒料峭。雨水之后,便进入了春天的第二乐章“变奏曲”:气温回升、乍寒乍暖。雨水期间“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一幅冬末春初的风景。
夏天节气的传说篇2
拉保保:保险子女长命百岁
旧社会,人们迷信命运,为儿女求神问卦,看自己的儿女好不好带,尤独子者更怕夭折,一定要拜个干爹,按小儿的生辰年月日时同、金、木、水、火、土,找算命先生算算命上相合相克的关系,如果命上缺木,拜干爹取名字时就要带木字,才能保险儿子长命百岁。此举一年复一年,久而盛开一方之俗,传承至今更名拉“保保”。接寿:女婿拜望岳父岳母
在我国有些地区,雨水这一天女婿、女儿要去给岳父岳母送节。送礼的礼品通常是一丈二尺长的红棉带,这称为“接寿”,意思是希望岳父岳母“寿缘”长,长命百岁。
占稻色:占卜当年稻谷的丰歉
占稻色,就是通过爆炒糯谷米花,来占卜当年稻谷收获的丰歉。“成色”的好坏,就看爆出的糯米花多少,爆出来白花花的糯米越多,则是收成越好;而爆出来的米花越少,则意味着收成不好,米价将贵。
回娘家:出嫁的女儿拜望父母
在川西一带,出嫁的女儿这天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久不怀孕的妇女,则由母亲为其缝制一条红裤子,贴身穿,据说这样可保尽快怀孕生子。这个习俗现仍在农村流行。
夏天节气的传说篇3
木形人宜疏肝健脾
体质特点:肤色苍白,头小,面长,两肩宽阔,背部挺直,身体瘦弱,手足灵活。
饮食调养:宜多服疏肝健脾、清热祛湿的食物,如薏苡仁、山药、玫瑰花、郁金等。
药膳推荐——郁金佛手蜜饮:郁金15克,佛手12克,蜂蜜30克。将郁金、佛手用冷水浸泡20分钟后,入锅,加适量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待药汁转温后调入蜂蜜即成。有疏肝理气、清热解郁的功效。
火形人宜疏肝解郁
体质特点:皮肤赤色,脊背肌肉宽厚,脸形瘦尖,头小,肩背髀腹匀称,手足小,步履稳重,性情急。
饮食调养:宜多服疏肝解郁、清热祛湿的食物,如青瓜、蒜薹、枇杷、杨梅、番茄、扁豆、薏苡仁、木棉花、郁金、猪苓等。
药膳推荐——扁豆苡仁粥:扁豆20克,薏苡仁30克,木棉花30克,猪瘦肉200克,粳米200克。将猪瘦肉洗净,切片,扁豆、薏苡仁、木棉花洗净,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同放入沙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成粥。有清热健脾祛湿的功效。
土形人宜健脾祛湿
体质特点:皮肤黄色,面圆,头大、肩背丰厚,腹大,腿部壮实,手足不大,肌肉丰满。
饮食调养:
宜多吃清热祛湿、健脾理气之品,如冬瓜、香蕉、菠萝、陈皮、山药、扁豆、薏苡仁、鸡蛋花等。
药膳推荐——半夏山药粥:法半夏15克,鲜山药200克,陈皮5克,粳米200克。将法半夏用温水淘洗数次,以除去矾味,再将山药洗净去皮,切成丁。把法半夏、陈皮放入沙锅内,加适量水,煎取300毫升清汤,去渣后放入淘洗干净的粳米、山药,加适量清水,熬煮成粥。有健脾和胃祛湿的功效。
金形人宜疏肝清热
体质特点:体形比较瘦小,但肩背较宽,方形脸,鼻直口阔,四肢较瘦,动作敏捷,肤色较白。
饮食调养:可多吃疏肝清热、益肺补肾之品,如枇杷、茉莉花、薏苡仁、冬瓜仁、蜂蜜、桑椹、芝麻、花生等。
药膳推荐——薏苡仁芡实橘皮粥:薏苡仁50克,芡实15克,橘皮5克,粳米200克。将薏苡仁、橘皮洗净,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同放入沙锅,加适量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煨熬成粥。有疏肝解郁、培补脾肾的功效。
水形人防寒湿入侵
体质特点:体形比较胖,偏矮,头较大,腮部较宽,腹部较大,肤色偏黑,腰臀稍大,手指短,发密而黑,怕寒喜暖。
饮食调养:预防寒湿入侵,避免久居湿地,应多吃健脾祛湿之品,佐以调补肝肾之品,如山药、土豆、扁豆、鲫鱼、猪肉、茯苓、土茯苓等。
药膳推荐——参枣米饭:太子参15克,陈皮6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猪苓10克,大枣20克,粳米250克。将党参、陈皮、白术、茯苓、猪苓、大枣放在锅内,加适量水泡发后煎煮半小时,去渣取汁备用。将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入药汁及适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小火煮成米饭即成。有补气养脾和胃的功效。
夏天节气的传说篇4
冬至的民间风俗之一:吃麻薯
南方没有北方那么冷。冬至时也会吃一些地方特色食物,来迎接冬至的到来。比如汤圆、麻薯、酒酿丸子等。
冬至的民间风俗之二:吃水饺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
冬至的民间风俗之三:九九消寒
入九以后,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相关热词搜索: 节气 夏天 关于夏至节气的故事 关于夏天的节气 冬天节气的由来 立夏节气小故事 介绍夏至节气 二十四节气夏至的故事 我知道夏天的节气有哪些 有关冬天的节气由来及趣味三候 节气的故事 夏季的节气有哪些(各写六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