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清明节是农历几月几日4篇
2020清明节是农历几月几日篇1
立春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意味着风和日暖、鸟语花香,也意味着万物生长、春耕播种,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约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
立春节气,东亚南支西风急流已开始减弱,隆冬气候已快要结束。但北支西风急流强度和位置基本没有变化,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仍然比较强大,大风降温仍是盛行的主要天气。但在强冷空气影响的间隙期,偏南风频数增加,并伴有明显的气温回升过程。
2020清明节是农历几月几日篇2
1、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2、送春
立春这天,民间艺人会制作许多小泥牛,称为“春牛”,送往各家各户,谓之“送春”。也有的地方在墙上贴一幅画有春牛的黄纸,黄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农事。
3、贴宜春字画
春天到了,给门壁上张贴宜春字画,这种风俗在唐代长安就有。据记载:立春日,唐代长安人常在门上张贴迎春祝吉的字画,字称“宜春字”,画称“宜春画”。
4、籍田礼
古代在立春日举行的籍田礼,籍田的内容包涵有对地母的祈求。在籍田仪式后聚饮,这是后世“团拜”和“贺年”的一种雏型的仪俗。
5、糊春牛
糊春牛这项风俗活动是在立春前开始进行的,按传统的作法,由县政府(县衙)聘请纸扎能手好匠,于立春前到县城聚会,精心制作春牛图像。一般用竹篾绑成牛的骨架,用春木做腿,再糊上纸,涂上颜料,一个牛的形象就制作成功了。俗谓糊上红黄色的纸多,当年就“五谷丰收”;糊上黑色纸,当年收成不好。所以知县安排多用红黄纸,以得民心。春牛糊好后,举行开光点睛仪式,即设立香案,顶礼朝拜。
6、鞭春牛
鞭春牛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后来一直保存下来,山东民间要把土牛打碎,人们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
7、吃春饼、春卷
立春这一天,潮汕民间还有吃春饼、春卷一俗。据《四时宝鉴》说:“立春日春饼、生菜,号春盘。”春饼是以麦面烙制或蒸制的薄饼,以豆芽、韭黄、粉丝等炒成的合菜作馅儿包着食用。春饼的特点是薄而软,形状根据各人的喜好可大可小。
8、咬春
立春这一日,中国民间讲究要买个萝卜来吃,叫做咬春。因为萝卜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老北京人讲究时令吃食,立春这天要吃春饼,吃春饼就是咬春,也有叫吃春盘的,这一日从一大清早,就有人挑着担子在胡同里吆喝:萝卜赛梨。那时候,再穷的人家,也要买个萝卜给孩子咬咬春。
9、句芒神
句芒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鸟身,执规矩,主春事。在周代就有设东堂迎春之事,说明祭句芒由来已久。
浙江地区立春前一日有迎春之举。立春前一日抬着句芒神出城上山,同时又祭太岁。太岁为值岁之神,坐守当年,主管当年之休咎,因此民间也多祭之。迎神时多举行有大班鼓吹、抬阁、地戏、秧歌、打牛等活动。从乡村抬进城后,人们夹道聚观,争掷五谷,谓之看迎春。
山东迎春祭句芒时,根据句芒的服饰预告当年的气候状况:戴帽则示春暖,光头则示春寒,穿鞋则示春雨多,赤脚则示春雨少。其他地区则贴"春风得意"等年画。广州地区则在立春前后,击鼓驱疫,祈求平安。
10、戴春鸡
戴春鸡是陕西铜川一带人民的古老风俗。每年立春日,用布制作一个约3厘米长的公鸡,缝在小孩帽子的顶端,表示祝愿“春吉(鸡)”。立春日,妇女用线穿豆挂于牛角,或用麻豆撒在牛的身上,认为这样做可以使幼儿免患麻疹。
2020清明节是农历几月几日篇3
几天前我被两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卡通人物吸引了,一个是穿着冰晶外壳、头戴七彩冰头盔、脚踩能量环、充满了科技感的大熊猫;另一个是一身中国红、头顶如意环、面部是一团白雪、脑袋围了一圈和平鸽和天坛图案的灯笼娃,它们敦厚可爱、憨态可掬的模样瞬间萌化了我的心。后来得知它们俩就是即将在北京举行的2022年冬奥会和残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
这天做完作业后我在纸上画着冰墩墩和雪容融的样子,刚画好它俩突然从纸上跳到了我的书桌上,冲着我咯咯地笑:“想和我们一起玩吗?”我惊喜地点点头,“跟我来,带你去一个好地方!”冰墩墩一手拉着我一手拉着雪容融,只见脚下的能量环发出一束强烈的光芒,刺得我闭上了眼睛,当我睁开眼时已经到了冬奥会“冰丝带”速滑场。哇,好大呀!冰墩墩说:“这里将承办冬奥会的冰上比赛项目,看见中间大的冰上赛道了吗?敢不敢挑战?”从没有滑过雪的我被这七彩高大漂亮的场馆吸引了决定一试。我们换好了滑雪服,看着陡峭的赛道,双腿发抖,内心打起了退堂鼓。冰墩墩说:“滑雪运动就是要考验运动员的强壮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你要勇敢一些哦!”看着它坚定的眼神,我说:“好,来吧!”一旁的滑雪专家雪容融微笑着拉起我的手,开始教我怎样滑,怎样拐弯,怎样停下。在它耐心指导下,我掌握了一些技巧顺利地滑起来。整个学习过程中,冰墩墩坚强的意志是我学习的榜样,强健的体魄是我以后运动的动力,当然我能这么快的掌握滑雪技巧更离不开雪容融的包容和鼓励。
它们在前我在后渐渐地速度越来越快,我们都兴奋地叫着、笑着,我看见了冰墩墩七彩冰晶头盔和外衣闪着七彩的光芒,像一个外太空飞来的天使,而雪容融快乐地跳起了灯笼舞,喜气洋洋跳到哪里哪里亮,太美了!在我们的影响下所有来训练和参观的各国小伙伴们,随着我们一起快乐的滑起雪唱起歌来,大家的欢呼声和笑声久久回荡在空旷的速滑场上空,我们约定2022年一定相聚在北京的冬奥会上。这时我才真正体会到奥林匹克的精神: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公平竞争。
“宝贝,想什么呢?”妈妈的一句话把我拉回了现实,我告诉她刚才冰墩墩和雪容融来过了,我们相约再见于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上,我一定要和这两个形象大使合影留念!
2020清明节是农历几月几日篇4
1、吃梨
惊蛰有吃梨的习俗。惊蛰节气,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就让人感到口干舌燥,身体不舒服。因此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风俗习惯。
2、蒙鼓皮
响雷,是惊蛰节气的重要特征。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周礼》卷四十《挥人》篇上说:“凡冒鼓必以启蛰之日。”注:“惊蛰,孟春之中也,蛰虫始闻雷声而动;鼓,所取象也;冒,蒙鼓以革。”可见不但百虫的生态与一年四季的运行相契合,万物之灵的人类也要顺应天时,凡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3、打小人
香港、澳门一向有“打小人”的习俗。传说中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犯之则在年内遭邪恶小人兴风作浪,阻挠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因此大家都要买份纸料,内含纸老虎、吉纸、小人纸等去“打小人”。
相关热词搜索: 清明节 几日 农历 2020年农历清明节是几月几日 清明节是几月几日?2020 2020年清明节几月几日星期几 2020年清明节时间几月几日 2020清明节是几月几日? 2020年清明节是几月几日? 2020年清明节的公历是几月几日 每年清明节是几月几日2020 2020清明节是几月几日几时 2020年的清明节是几月几日星期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