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宋徽宗,画集合4篇

时间:2022-01-22 15:49:52 来源:网友投稿

宋徽宗赵佶(1082年11月2日-1135年6月4日),号宣和主人,宋朝第八位皇帝(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在位),书画家。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太后,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宋徽宗 画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宋徽宗 画4篇

第1篇: 宋徽宗 画

宋徽宗赵佶

宋徽宗赵佶(公元1082年5月初5—1135年6月5日),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在位26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都城绍兴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东南35里处)。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体”。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天才与全才。《靖康稗史笺证》卷5《呻吟语》记:「二王令成棣译询宫中事:道宗五七日必御一处女,得御一次即畀位号,续幸一次进一阶。退位后,出宫女六千人,宜其亡国。被后世评为“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艺术主张

赵佶的艺术主张,强调形神并举,提倡诗、书、画、印结合,他是工笔画的创始人,花鸟、山水、人物、楼阁,无所不画,这便是卓然大家的共同特点。他用笔挺秀灵活,舒展自如,充满祥和的气氛。他注重写生,体物入微,以精细逼真著称,相传他曾用生漆点画眼睛,更加生动、栩栩如生,令人惊叹。赵佶的画取材于自然写实的物像,他构思巧妙,着重表现超时空的理想世界。这一特点打开了南宋刘松年、李蒿和夏圭在山水画构图方面的变革之门。他还强调形神并举的绘画意念。劳伦斯·西克曼在《中国的艺术和中国的建筑》一书中曾说,赵佶的画写实技巧以“魔术般的写实主义”给人以非凡的诱惑力。赵佶提倡诗、书、画、印结合。他创作时,常以诗题、款识、签押、印章巧妙地组合成画面的一部分。这成为元、明以后绘画派传统特征。

赵佶在位时,曾广泛收集历代文物书画,并亲自掌管翰林图画院,让文臣分门别类,著书评论,编辑《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等书,这些都对宋代的绘画艺术起到了推动和倡导作用。他还增加画院画师的俸禄,将画院列入科举制度中,以“野水无人渡,孤舟尽自横”、“嫩绿枝头红一点,恼人春色不须多”等诗句为题,考录画师,给画院注入“文人画”的气质。许多画师,如李唐、苏汉臣、米芾等,皆是由此脱颖而出,树誉艺坛。皇帝如此钟爱书画,文人雅客又怎能不趋之若鹜?北宋书法、宫廷画在此时发展到极致。

在书法上,赵佶起初学的是黄庭坚,后又学褚遂良和薛稷、薛曜兄弟,并杂揉各家,取众人所长又独出己意,最终创造出别具一格的“瘦金体”,既有“天骨遒美,逸趣霭然”之感,又有强烈的个性色彩,如“屈铁断金”。特点是笔划瘦细而有弹性,尾钩锐利,运笔迅疾。字一般呈长形,张弛有度,有一种秀美雅致、舒畅洒脱的感觉,而且通篇法度严谨,一丝不苟。这种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的书体,需要极高的书法功力、涵养以及神闲气定的心境来完成。此后尽管学习这种字体的人很多,但能得到其神韵的却寥若晨星,这足以见证赵佶的书法功力。相比之下,赵佶的诗词显得较为平庸,尤其是前期诗词,多为矫情之作,享乐情调十分明显。但在沦为亡国之君之后,他触景生情,写了不少情真意切的佳作,像“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山南无雁飞”,读来让人心中隐隐作痛。

《瑞鹤图》是公认的宋徽宗存世工笔写实类花鸟画真迹,为存世绝少的宋徽宗“御笔画”。

此图画庄严耸立的汴梁宣德门,门上方彩云缭绕,18只神态各异的丹顶鹤,在上空翱翔盘旋,另两只站立在殿脊的鸱吻之上,回首相望,天空及宫殿周围的祥云皆以平涂渲染,更烘托出仙鹤动飞之势和曼妙体态,气氛祥和吉庆。画后有赵佶瘦金书叙述一段。

《瑞鹤图》曾收入《宣和睿览集》, 金军攻入汴梁时,这件作品被拆成单幅的卷轴流散出去,清乾隆晚期被收进清宫,溥仪私自夹带出宫后流失到东北,最终成为辽宁博物馆的藏品。

现藏辽宁省博物馆的《瑞鹤图》,是宋徽宗赵佶之“御笔画”,构图和技法俱皆精到:构图中一改常规花鸟画传统方法,将飞鹤布满天空,一线屋檐既反衬出群鹤高翔,又赋予画面故事情节,在中国绘画史上是一次大胆尝试;绘画技法尤为精妙,图中群鹤姿态百变,无有同者,鹤身粉画墨写,睛以生漆点染,整个画面生机盎然。

《池塘秋晚图》卷本幅以荷鹭为主体,将各种动、植物分段安排在画面上。卷首画红蓼与水蜡烛,暗示水岸。接着白鹭一只迎风立于水中。荷叶欹倾,水草顺成一向,衬托白鹭充满张力的姿态。荷叶有的绿意未退,有的则枯萎残破,墨荷与白鹭之间的黑白对比,增强水墨色调的变化关系。后有鸳鸯,一飞一游,红蓼、水蜡烛及枯荷装点出萧瑟的秋意。而白鹭的眼神、鸳鸯的动向尚有往后延伸之势,让观者有意犹未尽之感。

宋徽宗对绘画有精湛的研究,尤擅长花鸟,据传画鸟用生漆来点睛,成豆形突出于画幅之上,又黑又亮,炯炯有神。

本幅为粉笺本,此粉笺新纸时,光洁亮丽,其上尚印有卷草纹图案,是当时极为珍贵的材质。由于纸面经过上粉处理,具有不吸水性,因而影响到笔墨的趣味。乍看之下,笔墨甚为质朴,有斑剥古趣。其构图是将各种动、植物分段逐次安排在画面上,是唐代及其以前习见的构图式,在描绘花草的形态技法较为古朴,有唐人装饰意味的遗意。

《宴山亭.北行见杏花》是赵佶晚年被俘时写的一首诗,表达了他的悲愤之情。

第2篇: 宋徽宗 画

宋徽宗的艺术成就 宋徽宗的故事

导语:《宋史》这样评价过一位皇帝“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这位皇帝便是宋徽宗,那位与自己的儿子宋钦宗一道,在靖康之变后被金军俘虏至金

《宋史》这样评价过一位皇帝“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这位皇帝便是宋徽宗,那位与自己的儿子宋钦宗一道,在靖康之变后被金军俘虏至金国的皇帝,那位身死异地的皇帝。

《宋史》说:“宋不立徽宗,金虽强,何衅以伐宋哉。”虽然不能肯定的说,只要不立宋徽宗为王,宋朝就一定不会灭亡,但是说宋徽宗不适合当皇帝那却是妥妥的。

宋朝的经济极为发达,百姓生活富庶,更不用说皇室贵族了。宋徽宗从小就养尊处优,生活奢侈,逐渐养成了轻佻浪荡的性格。据说宋徽宗降生前,宋神宗曾经“生时梦李主来谒,所以文采风流,过李主百倍”。

“文采风流,过李主百倍”,只看这一眼,便可知宋徽宗生就了一副风流性子,且文采风流。观其一生,不得不让人感叹,宋徽宗实在不该为王,而应该闲散的过完他的一生,当一个纯粹的艺术家。

宋徽宗自幼爱好笔墨、丹青、骑马、射箭、蹴鞠,对奇花异石、飞禽走兽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在书法绘画方面,更是表现出非凡的天赋。即使后来他当了帝王,也没有放弃他的这些喜好。要说宋徽宗有哪些政治成就,还需要细细想一下,但若说其艺术成就,那就是响当当的了。

首先从书法上来看,宋徽宗开创了一种新的书体——“瘦金体”。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富有鲜明个性。宋徽宗赵佶有许多书法作品流传于世,其中笔法犀利、铁画银钩、飘逸劲特的《秾芳依翠萼诗帖》为大字楷书,是宋徽宗瘦金书的杰作。

宋徽宗喜画,尤擅花鸟画,历代评论赵佶绘画作品的,皆认为其花鸟画的艺术成就最高。赵佶的花鸟画,以写实的绘画手法,巧妙构图,独具匠心。一位研究中国美术史的外国专家曾把赵佶花鸟画的写实技巧称为“魔术般的写实主义”。宋徽宗赵佶的画,“有气韵而无形似,则质胜于文;有形似而无气韵,则华而不实”讲究形神兼备。

宋徽宗不仅自己沉迷于艺术,也极为重视艺术文化的发展,在宋徽宗当政期间,将画家的地位提到在中国历史上最高的位置,成立翰林书画院,即当时的宫廷画院。

第3篇: 宋徽宗 画

浅析宋徽宗花鸟画艺术特点
作者:路瑶函
来源:《大东方》2015年第09期

        摘 要:宋朝时期对于中国书画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北宋。北宋皇帝宋徽宗作为一位艺术超群的画家,对于中国书画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典雅绮丽的画、纤细清秀的书、柔美婉约的词都为历代艺术家所赞赏。花鸟画不仅显示了他高超的艺术水平更是对花鸟画的创作方法和审美情趣为后世的中国绘画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三个部分对宋徽宗赵佶花鸟画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宋徽宗;花鸟画;艺术特点

        一、宋徽宗绘画艺术特点的形成

        大宋王朝皇权集中制的到了进一步加强,臣子权力分散,庶民地位得到了提升,平民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昌盛。科举制度日趋完善,文人参政现象越来越普遍,权贵阶层集文人、高官、学者三种身份于一体,谈文论艺渐成风气。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和生产力的大力发展,宋代逐渐在书画上呈现出兴盛之势。

        宋徽宗赵佶身为大宋皇帝这一特殊身份,权利和个人喜好促使宣和画院这一体制蓬勃发展。他不仅提倡而且身体力行积极参与绘画创作和教学,从客观上刺激了画院的绘画数量和质量,也促成了宣和画风的形成。

        宋徽宗在书法、绘画、诗词等方面都体现出他过人的艺术才能,他在绘画上的才能,不论上水、人物、花鸟样样精通。北宋末期由于宋徽宗个人对花鸟题材的偏好,使花鸟画创作成为宫廷画院创作的主流。在宋徽宗授意编撰的《宣和画谱》中,对黄筌的作品评价认为:“凡山水野草,幽禽异兽,溪岸江鸟,钓艇古槎,莫不惊觉。”称赞黄筌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体现了宋徽宗赵佶的黄筌画派画风的推崇。从赵佶的很大一部分作品中可以看到黄筌的遗风,如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瑞鹤图卷》、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芙蓉锦鸡图》等,此类作品工细规整、纤细而不呆板,富贵而不低俗。

        宋徽宗的花鸟画创作中也融合了众多画家绘画作品的优秀之处,吸收黄筌富贵画风注重写实、色彩艳丽典雅的特征。同时受到文人画家的影响,同时借鉴崔白等人的注重写生和意趣的特点,融徐黄二体于一身。另外,他还深受儒、道思想及自身文学上的深厚素养的影响,为中国花鸟画增添了诗情画意,使花鸟画呈现出新颖多变的风格。黄筌的法度严谨和崔白的野逸意趣[1]。

第4篇: 宋徽宗 画

工笔绘画在北宋后期的花鸟画中表现最为突出。究其因,一方面与北宋前期百年的发展变革分不开,另一方面更是宋徽宗赵佶大力提倡的结果。北宋社会发展到宋徽宗时已经形成经济繁荣和政治上太平日久的安定局面,更促成了社会上层安于穷奢极欲、安乐享逸的生活。而宋徽宗力倡这种艳丽光鲜的工笔绘画,很大程度上也是为这种太平盛世歌功颂德。他在皇宫中搜尽天下园林之最,搜罗四方奇花异石及珍禽异物,更常常命令画院画家描绘显示吉祥福瑞的动植物,并集成图册,或签上他自己的名款,赠送给贵族与大臣。因此流传至今天的工笔绘画大都色彩艳丽,用笔工致。

出身自画院的李迪所画的《鸡雏图》,便体现了画家观察生活的细致深入及艺术技巧之高超。宋徽宗赵佶的《听琴图》,是北宋人物画中重设色的杰作,颇见神韵。但仍有学者指出此画可能是画院中画家之代笔作。图中环绕人物是简洁的配景,松枝摇曳,翠竹玉立,熏炉香烟袅袅,只把最能体现意境情境的形象摆列其上,背景空阔,愈显琴声的抑扬回荡与高渺。

赵佶(1082—1135年)是宋代第八位皇帝,他虽然在政治上昏庸无能,却能书善画。书法中著名的瘦金体便由他所创。他重视画院的建设,亲自制订其制度,提高画院的政治地位。现存有其款书、押印的绘画未必出自其手笔,很有可能是画院画家代笔的“御题画”。他长于兼收并蓄,因此画风多样,山水、花鸟、人物均擅长。画院画家的花鸟画具有写实、精工的特点,北宋画院更倡导写生,讲求画理法度。赵佶的《芙蓉锦鸡图》便充分体现出画院的绘画特色。画中用双勾设色画芙蓉、菊花,画面形象疏朗,色彩明丽。画中的芙蓉、锦鸡、蝴蝶与雉菊交错穿插,互相呼应,展现出生气勃勃的景象。他更在画上自题一诗:“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鹥。”

相关热词搜索: 画集 宋徽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