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 长沙
学习目标:
1.掌握词中的陌生字词,并能有感情地朗读、熟练地背诵; 2.理解词中的主要意象,品味关键词语,学习写景方法; 3.体会寓情于景,情中显志的特点,感受毛泽东的博大情怀的革命壮志。
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学习写景方法 2.学习难点:体会寓情于景,情中显志的特点 学习时数: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单元学习伊始,带着学生一起看单元导语,初步了解单元学习内容、学习目标以及相关学习方法。
二、新课导入 自古以来,有才学、抱负之士,凡登高、远眺,必生出万千感慨。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感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陈子昂幽州台上,大发诗兴,歌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革命运动蓬勃发展之际,毛泽东重新来到曾经学习并战斗过的长沙。他立橘子洲头,望湘江北去,又有何所思所感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沁园春·长沙》,感受青年时代毛泽东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
三、朗读体悟、整体感知 学生一起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师:初读这首词给你一种什么感受? 明确:博大、气势磅礴、豪迈奔放、慷慨激昂、豪情壮志……
师:你觉得那句话最能表现毛泽东伟大的政治抱负? 明确:“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师:是什么使其生怅、发问的? 明确:“万类霜天竞自由” 师:“万类”是哪些?“竞自由”的表现又是怎样的?我们来聚焦词的上阙,看看毛泽东是怎样写景的?
四、合作探究 师:略带寒意的深秋时节,毛泽东独立橘子洲头,望着滚滚湘江水向北奔流不息,他都看见了什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看”字统领七句,他看见了山、林、江、舸、鹰、鱼、万类。共同构成一幅生机勃勃、绚丽多彩的湘江秋景图。
师:他是如何描写这些景物的? 明确:
1.变换视角,多彩立体 远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仰视:鹰击长空 俯视:鱼翔浅底 静:山、林、江 动:舸、鹰、鱼 (由远及近、自上而下、动静结合、色彩对比,寥廓万里、雄奇伟丽的全景式立体风景画。)
2.锤炼字词,一字传神 遍:漫山遍野都是红色的枫林,写出红之广,更加震撼 染:拟人,诗意生动地写出枫林仿佛人工染成一样的壮美景色
争:展现了江面上千帆竞发、争先恐后、你追我赶的热闹场面 击(飞?):凸显雄鹰展翅奋飞、迅猛有力拍打天空的矫健雄姿 翔(游?):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鱼在水中酣游的轻松自如 竞:有利突出了万物蓬勃的生命力 (系列精选动词,传神地描绘出生机勃勃、昂扬向上的绚丽秋景,犹如身临其境)
3.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一切景语皆情语,“万类霜天竞自由”中是毛泽东满满豪迈气概及博大胸怀。
师:看着眼前生机盎然、绚丽多彩的秋景,毛泽东为什么生怅、发问呢? 明确:由物及人,想到了主宰万物的人类,想起了祖国的命运、民族的未来,不禁思绪万千、百感交集。这一问道出了毛泽东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抒发其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师:这一问,有回答吗? 明确:有。结尾设问,巧妙回答。“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流击水、惊涛骇浪、力挽狂澜,主宰国家命运的是意气风发,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同学少年(早期革命者)。
五、课堂小结 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毛泽东,有经天纬地之才,再造乾坤之志,有博大的胸怀、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自然所见之景境界开阔、气势磅礴,所抒之情豪迈奔放、不同凡响,彰显其革命情怀和凌云壮志。此所谓景中寓情,情中显志。同为国家希望、青年人的我们,也要向毛泽东一样奋发向上,树立远大理想,勇担历史责任。
相关热词搜索: 长沙 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