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李清照词两首学案

时间:2022-01-18 16:38:10 来源:网友投稿

 《李清照词两首》学案 学习目标:

 1 1 .知人论世,结合背景理解诗文内容

 2 2 .反复诵读,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及难点:

 分析《声声慢》抒情主人公形象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相关知识链接:

 一、

 作者其人其事

 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无论对待政事、学业还是爱情、婚姻,她决不随波,决不凑合,这就难免有了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无法解脱的悲哀。她背着沉重的十字架,集国难、家难、婚难和学业之难于一身,凡封建专制制度所造成的政治、文化、道德、婚姻、人格方面的冲突、磨难都折射在她那如黄花般瘦弱的身子上。一如她的名字所昭示的,“明月松前照,清泉石上流”。

 —— 梁衡《乱世中的美神》

 这段文字写的是宋代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对于作者,梁衡用“乱世中的美神”来界定,那么何谓“乱世”?又何谓“美神”呢?“乱世”是指金兵入侵、国土沦丧、家破夫亡、人民流离失所、朝廷腐败无能。“美神”指李清照在诗词、词论、史学、金石学以及其人格方面的突出表现。郭沫若在济南趵突泉公园中的李清照纪念堂中题有对联,可以显示其艺术女神的风采:“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

 ” 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后主”指的是南唐后主李煜,词风婉约,有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清照的《声声慢》,也是写“愁”的经典作品 。

 ( ( 一) ) 作者简介: :

 李清照( 1084~约 约 1151 ):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时著名学者,母亲王氏也是擅长诗文。李清照通晓音律,长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是位才华出众的女词人。十八岁嫁给太学士赵明诚为妻。早期生活优裕,夫妻和谐,情趣相投,家庭美满,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公元 7 1127 年,金人的铁锤砸烂了京都汴京的琼楼玉宛,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高宗 赵构仓皇南逃,重新立国,史称南宋。李清照夫妻二人也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乡,辗转南渡到建康(今南京市)。赵明诚家在青州,有书册十余屋,被金兵洗劫一空。

 公元 9 1129 年 年 8 8 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

 接着金兵深入南下,孤身一人的李清照同南渡的难民一样,到处流亡。还曾被人诬陷通敌,险些入狱。再后来,清照随身携带的凝聚了他们夫妻两人毕生心血的十余车金石古玩书画,也在颠沛流离的逃亡途中丧失殆尽。

 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孑然一身,始终居无定所,饱尝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哀,最后在杭州凄然死去,确切死期竟无人知晓,足见清照晚年之孤独凄凉。

 :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

 少历繁华、.....

 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 ( 二) ) 作者创作风格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她的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

 内容:闺怨离愁

 词风:清丽柔媚

 南渡后

 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婉哀怨

 ( ( 三) ) 《醉花阴》的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前期的怀人之作。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 “

 负笈远游 ” ,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 声声慢 》 的创作背景

 这是李清照晚年词作,词人描写在残秋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充分展示她所处的冷清悲凉的环境气氛及其饱经国破家亡夫死的巨大悲痛的内心世界(或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学情检测

 一、基础知识

 1.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雕阑玉砌(q q ì)

 骤雨(j j ù)

 暮霭

 (ǎi i )

 樯橹( qiá á ng)

 )

 B. 乍暖还寒

 (h há ái i )

 槛菊( jià àn n )

 凝噎

 (y y ī)

 都门(d d)

 ū)

 C. 良辰美景( chã ãn n )

 舞榭

 ( xi â)

 彩笺

 ( jiā ān n )

 不谙(ān n)

 )

 D. 寒蝉凄切(q q ī)

 将息

 (j ji ià à ng )

 豆蔻

 (k kò òu u )

 苍陌(m m)

 ò)

 2.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A. 婉约

 沦陷

 愤激

 凄切

 帐蓬

 B. 颓废

 良晨

 樯橹

 迢迢

 韵脚

 C. 暮蔼

 鹊桥

 苍陌

 仓皇

 豆蔻

 D. 飘零

 烽火

 不虞

 芍药

 贬谪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指南唐都城金陵 —— 南京)

 B. 便总有千种 风情..(情意)

 C. 槛菊..愁烟兰泣露(栏杆边的秋菊)

 D. 这 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不好的房子)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歌、行、引、吟为古代诗歌体裁,其间无严格区别,音节、格律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

 B. 诗的风格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两大派别,前者的代表人物如杜甫、白居易、陆游等,后者代表人物如屈原、李白等。

 C. 中国古典诗歌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主要指唐代以前的诗歌,近体诗指唐初形成的,在字数、对仗、声韵等方面有严格规定的一种格律诗体。

 D. 词,原名曲子词,来自民间,源于乐府,兴与中唐,盛在两宋,题材较自由,依字数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木兰辞》即属此类。

 二、阅读实践

 (一)

 武陵春

 李清照

 。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 对这首词文句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风住尘香花已尽”说盛开的花朵因受狂风的摧残已委身于。

 泥土;“尘香”即后来陆游《卜算子》词“零落成泥碾作尘”的意思。

 B. “日晚倦梳头”说的是日色已高,倦意难消,强打精神梳妆打扮,

 C. “物是人非事事休”说的是事物依旧而人事已非。“事事”如国破、家亡、夫死等。

 D.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 不动,许多愁”,写出了词人心中无比深重的愁苦。“舴艋舟”,狭长小船,形如“舴艋”。

 2. 对这首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上片直接写愁情的深重,下片婉转地从欲遣泄忧而不能的角度,进一步表现愁情深重。

 B. 这首词集中抒写离情别绪,主题鲜明,凄婉动人。

 C. 全词想象惊人,化无影无形的愁绪为有重量的实体,造意新奇,极富创意。

 D. 全词格调十分凄苦忧伤,体现了浅显而又凝练、含蓄而不深涩的艺术风格。

 (二)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

 李煜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绿,满城飞絮滚轻尘。忙杀看花人。

 1. 对这两首词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白居易的词中,“风景旧曾谙”的“谙”字,说明江南春天的特点,不是听人说的,而是亲身感受到的。

 B. 在李煜的词中,“南国正芳春”的“芳”字,写出了春天的特点,使人如见百媚千娇的花容,如闻馥郁的花香。

 C. 两首词中的“绿”都是既写水色,也写春色,与红日,江花互相衬映,把江南的春天渲染的妩媚动人。

 D. 两首词都表现了对春景的赞美之情,但结尾抒情方式不同,白居易的词用反 问句直抒胸臆,李煜的词用叙述句间接抒情。

 2. 对这两首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白居易的词开篇即扣住“忆”字,先总提一笔,然后以“江”为中心,描写耀眼的红日、“红胜火”的江花,“绿如蓝”的江水。

 B. 李煜的词从“闲梦”起笔,先概括描写,后用白描手法勾勒春江、乐声、飞絮、轻尘和观赏群芳的“看花人”。

 C. 两首词写景如画,景中含情,但写的都不是眼前的实景:白居易的词是忆中之景,李煜的词是梦中之景。

 D. 两首词都通俗明快。感情真挚,音韵悠扬,白居易的词带有

 浓郁的民歌风格。

 小结: : 可以从哪些方面鉴赏 诗词?

 1 1 、想象画面,鉴赏意境;

 2 2 、从炼字炼句的角度,抓重点字句鉴赏词的语言美;

 3 3 、鉴赏表达方式

 学后反思: :

 拟稿: : 焦冬全

 答案: :、 一、 1. C

 2. D

  3. D

 4. D

 )

 二、 (一)

 1. A

  2 2 . B B

 (二)

 1. C

 2. C

相关热词搜索: 两首 李清照 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