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 x xx 吨预制构件项目
可行性方案
泓域咨询
年产 x xx 吨预制构件项目可行性方案
2019 年全国预制混凝土生产企业的数量增长较快,据不完全统计这一年新增预制工厂近 200 个,截至目前全国规模在 3 万立方米以上的预制工厂已超过 1000 个。近三年新建的预制工厂已超过 600 个。
该预制构件项目计划总投资 14925.11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566.41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70.80%;流动资金 4358.70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29.20%。
达产年营业收入 30707.00 万元,总成本费用 23291.57 万元,税金及附加 291.94 万元,利润总额 7415.43 万元,利税总额 8730.19 万元,税后净利润 5561.57 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 3168.62 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9.68%,投资利税率 58.49%,投资回报率 37.26%,全部投资回收期 4.18年,提供就业职位 546 个。
严格遵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地方产业发展规划的原则。项目一定要遵循国家有关相关产业政策,深入进行市场调查,紧密跟踪项目产品市场走势,确保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项目建设必须依法遵循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和法令,必须完全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相关行业投资方向及发展规划的具体要求。
......
我国,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生产应用已经有将近 70 年了,随着行业的发展,构件企业从施工单位的附属部门分离出来形成一个独立的行业,也已经有 40 多年了。
年产 x xx 吨预制构件项目可行性方案目录
第一章
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一、 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二、 项目概况
第二章
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一、 发展规划分析
二、 产业政策分析
三、 行业准入分析
第三章
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一、 资源开发方案。
二、 资源利用方案
三、 资源节约措施
第四章
节能方案分析
一、 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二、 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三、 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第五章
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
一、 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
二、 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
三、 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规划方案
第六章
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一、 环境和生态现状
二、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三、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四、 地质灾害影响分析
五、 特殊环境影响
第七章
经济影响分析
一、 经济费用效益或费用效果分析
二、 行业影响分析
三、 区域经济影响分析
四、 宏观经济影响分析
第八章
社会影响分析
一、 社会影响效果分析
二、 社会适应性分析
三、 社会风险及对策分析
附表 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附表 2:土建工程投资一览表
附表 3:节能分析一览表
附表 4:项目建设进度一览表
附表 5:人力资源配置一览表
附表 6: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附表 7:流动资金投资估算表
附表 8:总投资构成估算表
附表 9: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附表 10:折旧及摊销一览表
附表 11:总成本费用估算一览表
附表 1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附表 13:盈利能力分析一览表
第一章
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一、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一)项目单位名称
xxx 科技发展公司
(二)法定代表人
许 xx
(三)项目单位简介
公司满怀信心,发扬“正直、诚信、务实、创新”的企业精神和“追求卓越,回报社会” 的企业宗旨,以优良的产品、可靠的质量、一流的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产品。
公司生产的项目产品系列产品,各项技术指标已经达到国内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平,可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相关的各个领域,产品受到了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公司设备先进,技术实力雄厚,拥有一批多年从事项目产品研制、开发、制造、管理、销售的人才团队,企业管理人员经验丰富,其知识、年龄结构合理,具备配合高端制造研发新品的能力,保障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原料供应链及产品销售渠道方面,已经与主要原材料供应商及主要目标客户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在工艺设计和生产布局以及设备选型方面采用了系统优化设计,充分考虑了自动化生产、智能化节电、节水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产品远销全国二十余个省、市、自治区,并部分
出口东南亚、欧洲各国,深受广大客户的欢迎。公司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最高机构为股东大会,日常经营管理为总经理负责制,企业设有技术、质量、采购、销售、客户服务、生产、综合管理、后勤及财务等部门,公司致力于为市场提供品质优良的项目产品,凭借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全新服务理念,不断为顾客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优质的产品和贴心的服务。
产品的研发效率和质量是产品创新的保障,公司将进一步加大研发基础建设。通过研发平台的建设,使产品研发管理更加规范化和信息化;通过产品监测中心的建设,不断完善产品标准,提高专业检测能力,提升产品可靠性。undefined
(四)项目单位经营情况
上一年度,xxx(集团)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4336.40 万元,同比增长 13.45%(2885.42 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预制构件生产及销售收入为 21669.08 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 89.04%。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 6630.75 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 1648.86 万元,增长率 33.10%;实现净利润 4973.06 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 723.93 万元,增长率 17.04%。
上年度营收情况一览表
序号 项目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合计
1
营业收入
5110.64
6814.19
6327.46
6084.10
24336.40
2
主营业务收入
4550.51
6067.34
5633.96
5417.27
21669.08
2.1
预制构件(A)
1501.67
2002.22
1859.21
1787.70
7150.80
2.2
预制构件(B)
1046.62
1395.49
1295.81
1245.97
4983.89
2.3
预制构件(C)
773.59
1031.45
957.77
920.94
3683.74
2.4
预制构件(D)
546.06
728.08
676.08
650.07
2600.29
2.5
预制构件(E)
364.04
485.39
450.72
433.38
1733.53
2.6
预制构件(F)
227.53
303.37
281.70
270.86
1083.45
2.7
预制构件(...)
91.01
121.35
112.68
108.35
433.38
3
其他业务收入
560.14
746.85
693.50
666.83
2667.32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项目 单位 指标 完成营业收入
万元
24336.40
完成主营业务收入
万元
21669.08
主营业务收入占比
89.04%
营业收入增长率(同比)
13.45%
营业收入增长量(同比)
万元
2885.42
利润总额
万元
6630.75
利润总额增长率
33.10%
利润总额增长量
万元
1648.86
净利润
万元
4973.06
净利润增长率
17.04%
净利润增长量
万元
723.93
投资利润率
54.65%
投资回报率
40.99%
财务内部收益率
20.43%
企业总资产
万元
28035.42
流动资产总额占比
万元
38.28%
流动资产总额
万元
10733.27
资产负债率
25.63%
二、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项目名称:年产 xx 吨预制构件项目
2、承办单位:xxx 科技发展公司
(二)项目建设地点
某某产业示范园区
(三)项目提出的理由
我国建筑工业化和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目前已进入平台期和攻坚期,虽然全国各地推广装配式建筑技术的热度还在不断增加,但从各地反馈的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和装配式工程实施情况分析,都出现了快速发展过程中的成长烦恼,装配式建筑实施的规模和数量上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也取得了一些产业化推广科技成果,但体现装配式建筑提质增效的整体效果还并不明显,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产业工人短缺、工程质量不高、建造效率低、工程管理专业性差等问题,亟需各地进行系统总结和反思。
建筑工业化和装配式建筑的呼声越来越高,全国各地推广装配式建筑技术的热度还在不断增加,从各地反馈的产业化示范基地和工程的信息来看,取得了一些产业化成果,值得总结提升并推广应用。但产业化实施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较多,实施效果还远未达到预期目标,目前的建筑业管理制度和建筑企业生态亟需改革,要加快推进装配式全产业链实施专业化和职业化的高质量发展战略,否则将严重影响未来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健康发展和规模化推广应用的进程。
(四)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项目主要产品为预制构件,根据市场情况,预计年产值 30707.00 万元。
我国建筑工业化和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目前已进入平台期和攻坚期,虽然全国各地推广装配式建筑技术的热度还在不断增加,但从各地反馈的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和装配式工程实施情况分析,都出现了快速发展过程中的成长烦恼,装配式建筑实施的规模和数量上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也取得了一些产业化推广科技成果,但体现装配式建筑提质增效的整体效果还并不明显,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产业工人短缺、工程质量不高、建造效率低、工程管理专业性差等问题,亟需各地进行系统总结和反思。
现有传统建筑业管理制度需要不断创新完善,结合新时期建筑业的高质量发展需求,加快推进装配式全产业链实施专业化和职业化平
台建设。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相关产业链的整合提升和软硬件建设尚未完成,工程建设、设计、施工、生产单位的从业人员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较低,对产业化技术管理能力和工程经验非常欠缺,大多数企业依然按传统现浇结构的最低价竞标理念来实施装配式项目,普遍存在规划设计方案不合理,工期计划不科学,承包商和构件加工厂的技术管理人员专业化技术和产业化实施能力不足,严重影响产业化项目的实施效果,造成工程实施过程存在成本高、质量差、效率低等问题比较突出。
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核心内涵是采用工业化精益建造手段建造高品质建筑,实现节能减排的绿色发展目标。国内外发展的经验证明,装配式建筑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循序渐进稳步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和工程管理的项目实践,夯实产品生产和施工质量根基,才能最终实现装配式建筑的优质高效发展目标。全行业应该认识到没有人才和质量做基础,停留在赶工期和大规模复制低品质建筑的做法是不可取也是行不通的。面对全国各地向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各级政府和预制混凝土构件行业的相关企业应保持清醒的认识,因地制宜的确定产业化技术体系和发展路径,积极开展试点工程和示范工程的建设,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脚踏实地的推进我国建筑产业现
代化发展。那些不顾客观条件制约,贪大求全、急于求成的推广装配式建筑的做法必须要加以纠正。
全国的预制工厂投资建设速度过快,缺乏统筹产业规划布局的指导,许多预制工厂盲目投资建设,造成大量土地和资源浪费;由于市场份额增长有限,相当数量工厂接不到订单或接到订单也无法运营的现象比较突出,集中暴露了我国预制工厂的投资发展处于无序状态。
2020 年全国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企业的数量增长依然较快,据不完全统计这一年新增预制工厂近 200 家,截至目前全国规模在 3 万立方米以上的预制工厂已超过 1200 家。由于建设方缺乏 PC 工厂运营经验,新建 PC 工厂普遍存在重投资建设,轻运行管理方面的问题,从而造成工厂规划设计方案不合理,工艺设备配置不适用,工厂运行效率低等结果。投资较大的新工厂,人员和管理等软件建设方面存在很大短板,如果没有产业链的整体优势,会存在很大经营分险,可以预见未来 3~5 年会有相当多的 PC 工厂倒闭或转产。这方面的教训应引起广大从业者或未来投资人的高度关注。
目前预制构件生产的主力军主要还是利用老的预制工厂或改造升级的工厂,除一些大企业经营管理较好外,多数工厂的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也不容乐观,面对低价市场竞争的冲击,货款回收困难,人员
流失严重,经营管理举步维艰,除了极少数差异化发展的 PC 企业效益较好外,绝大多数企业都存在亏损状态,造成整个 PC 行业的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大幅下滑。
目前我国的预制构件产品主要集中在住宅建筑用的预制墙板、预制楼板、预制梁、预制柱、预制楼梯、预制阳台等方面,该部分构件应用对象以装配整体式结构工程为主,除北京、上海外大多数地区还主要停留在预制叠合板、楼梯、阳台等水平构件,产品的标准化程度普遍很低,加之产品技术单一,种类较少,严重制约其推广应用。
市政基础设施类预制构件产品体系包括预制管廊、预制桥梁、预制管片、预制排水管道等,市场规模大,标准化程度高,产品质量好,逐渐成为 PC 行业主力产品,市政构件的发展一直比较健康有序,是未来建筑构件发展需要借鉴的标杆。
对于低多层建筑的装配式构件技术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全国各地都还没有比较成熟的全装配结构的预制技术体系和产品体系,处于PC 发展领先地位的北京和上海地区已经着手研发适合低多层建筑的预制建筑体系,做了一些比较成功的试点和示范项目。
工业类建筑大跨度预制预应力构件的应用逐年提高,目前的双 T板、预应力空心楼板等构件在大跨度混凝土框架结构和钢结构中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发展势头较好。
装配式建筑围护系统的预制外墙技术开发是未来发展的方向,预制外墙具有装饰、维护、保温一体化的特点,是装配式建筑的核心关键部品,北京预制建筑工程研究院在此领域一直保持领先地位,近几年完成了一批有影响高质量外墙挂板项目。
近年有不少施工企业致力于开发基于工业化建造的免模产品体系,这是一类专用的设计、生产、施工技术体系,其产品包括:双皮墙板、空心墙板、桁架模板等,从目前情况看此类技术实施效果并不理想。该类技术属于专业技术体系或施工工法,更多强调现浇与免拆模板的施工一体化特点,需要说明的是此类技术对通用设计施工的兼容性较差,本质上并不属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体系范畴,产品也不是一般意义的 PC 构件,该体系要基于专业类企业坚持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的建造管理模式来实施。
装配式建筑的围护和装饰部品类产品开发已经得到全行业的高度关注,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各类水泥基轻质功能产品的开发和应用备受青睐,此类产品包括装饰类轻型混凝土产品、具有围护、保温功
能的轻质混凝土板、轻质混凝土隔墙产品等。此类建材制品的用量会逐年增加,但产品性能和质量还有待提升。
通过对国内外市场需求预测可以看出,我国项目产品将以内销为主并扩大外销,随着产品宣传力度的加大,产品价格的降低,产品质量的提高和产品的多样化,项目产品必将更受欢迎;通过对市场需求预测分析,国内外市场对项目产品的需求量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市场销售前景非常看好。
(五)项目投资估算
项目预计总投资 14925.11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10566.41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70.80%;流动资金 4358.70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29.20%。
(六)工艺技术
投资项目的成品及包装材料分别贮存于各分类仓库内;仓库应符合所存物品的存放条件、建立责任体系、保证存放安全;项目承办单位建立健全 ISO9000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和检验手段,确保项目所需物品存储纳入这一体系统一管理。项目所需原料来源应稳定可靠,建成后应保证原料的质量和连续供应。投资项目原料采购后应按质量(等级)要求贮存在原料仓库内,同时,对辅助材料购置的要求均为事先检验以保证辅助材料的质量和生产需要,不合格原材料不得进入公司仓库,应严把原材料质量关,确保生产质量。
对于生产技术方案的选用,遵循“利用资源”的原则,选用当前较先进的集散型控制系统,控制整个生产线的各项工艺参数,使产品质量稳定在高水平上,同时可降低物料的消耗;严格按照相关行业规范要求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有效控制产品质量,为广大顾客提供优质的项目产品和良好的服务。以生产项目产品为基础,以提高质量为前提,在充分考虑经济条件以及生产过程中人流、物流、信息流合理顺畅的基础上,优先选用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工艺成熟、投资省、占地少、运行费用低、操作管理方便的生产技术工艺。
(七)项目建设期限和进度
项目建设周期 12 个月。
该项目采取分期建设,目前项目实际完成投资 12132.52 万元,占计划投资的 81.29%。其中: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8956.29 万元,占总投资的73.82%;完成流动资金投资 3176.23,占总投资的 26.18%。
项目建设进度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1
完成投资
万元
12132.52
1.1
——完成比例
81.29%
2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8956.29
2.1
——完成比例
73.82%
3
完成流动资金投资
万元
3176.23
3.1
——完成比例
26.18%
(八)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
该项目总征地面积 42301.14 平方米(折合约 63.42 亩),其中:净用地面积 42301.14 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 63.42 亩)。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 55414.49 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 43468.12 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 55414.49 平方米;预计建筑工程投资 4261.75 万元。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 99 台(套),设备购置费 3481.58 万元。
(九)设备方案
投资项目的生产设备及检测设备以工艺需要为依据,满足工艺要求为原则,并尽量体现其技术先进性、生产安全性和经济合理性,以及达到或超过国家相关的节能和环境保护要求;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装备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因此,工艺装备必须选择国内外著名生产厂商的产品,并且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优先选用国产的名牌节能环境保护型产品。以甄选优质供应商为原则;选择设备交货期应满足工程进度的需要,售后服务好、安装调试及时、可靠并能及时提供备品备件的设备生产厂家,力求减少项目投资,最大限度地降低投资风险;投资项目主要工艺设备及仪器基本上采用国产设备,选用生产设备厂家具有国内一流技术装备,企业管理科学达到国际认证标准要求。
项目拟选购国内先进的关键工艺设备和国内外先进的检测设备,预计购置安装主要设备共计 99 台(套),设备购置费 3481.58 万元。
第二章
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一、发展规划分析
(一)建设背景
2019 年全国预制混凝土生产企业的数量增长较快,据不完全统计这一年新增预制工厂近 200 个,截至目前全国规模在 3 万立方米以上的预制工厂已超过 1000 个。近三年新建的预制工厂已超过 600 个。
目前预制构件生产主要还是利用老的预制工厂或改造升级的工厂产能,除一些大企业经营管理较好外,一般工厂因为缺乏产业链整体优势,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都较差。新工厂大多处于试运行阶段,人员和管理等软件建设方面存在很大短板,如果没有产业链的整体优势,存在很大经营分险,如鉴于投资方的全产业链基地定位,部分工厂短期困难能够克服,长期发展空间较大。
我国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质量总体水平依然较低,无论是预制构件的外观质量,还是其制造进度和内在质量都无法满足高质量标准的要求,一方面是预制企业的质量管理和观念意识淡薄,从业人员主要从施工和建材企业转化过来的,缺乏现代工业化制造方面的训练和经验;另一方面技术人员短缺,管理方面的制度也不健全,导致许多工厂以包代管,虽然工厂数量增加,但产品的质量问题改善不大;施工企业的
管理水平和质量要求也存在严重不足,这些都制约了预制构件的技术进步和质量提升。
面对这种情况,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的建设主管部门开始高度关注预制构件的质量监管工作,依次出台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办法,加强对预制构件生产企业的产品巡查和构件进场检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目前我国的预制构件主要集中在高层建筑用的预制墙板、预制楼板、预制梁、预制柱、预制楼梯、预制阳台等构件,该部分构件应用对象以装配整体式结构工程为主。产品的标准化程度很低,构件的生产效率不高,成本增加较大影响其推广应用。
对于多低层建筑的装配式构件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全国各地都还没有认识到全装配结构的预制构件和大跨度预应力构件的技术经济性,技术开发能力强的企业已经着手研发适合多低层建筑的预制构件,进而拓展预制构件的品种和应用领域。
工业类大跨度预制预应力构件的应用逐年提高,目前的双 T 板、预应力空心楼板等构件在大跨度混凝土框架结构和钢结构中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发展势头较好。
装配式建筑围护系统的预制外墙技术开发是未来发展的方向,预制外墙具有装饰、维护、保温一体化的特点,是装配式建筑的核心关键部品,全国各地都在开发新型预制外墙板产品。
市政基础设施类预制构件的发展主要体现在预制管廊、预制桥梁、预制管片、水利护坡构件等,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北京、上海、天津、沈阳等大城市从今年开始陆续发布每月的预制构件参考价格信息,由于原材料和人工价格增长明显,构件的价格也有了显著提高,与两年前相比增加了 30%左右,预制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水平也有了提升,多数预制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盈利能力显著提高。
经过最近几年全国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政策实施,全国 PC行业有了显著发展和提升,预制工厂数量急剧增加,部分地区预制构件数量和装配式建筑项目有了大幅增长,总体来说我国的 PC 行业再度振兴的时机已经到来。
全国范围大规模预制工厂的建设即将完成,除少数地区外,大部分地区预制工厂的数量和规模已经可以满足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需求了,建议谨慎投资新的预制工厂,避免盲目扩大产能。截止目前已经建成的 PC 工厂已超过 1000 家,设计的 PC 产能达到 5000~6000 万立方米,
总体上已远超 PC 市场的实际需求 2000 万立方米左右,如何避免 PC 工厂投资过热造成的资源浪费和运营困难是摆在预制行业同仁面前的重大课题。
已经投资建设预制工厂,摆在很多企业面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如何做好经营管理工作,首先是市场在哪里?企业生产哪些产品?其次是如何能够产生效益并尽早收回投资?再次是如何坚持长期经营并形成持续竞争力提升?这是摆在企业管理者面前的重大难题,很多情况是没有照抄照搬的现成经验,需要企业家去创新拓展本土化的发展思路,将主要精力用在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和产品质量提升方面,全面提升预制构件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今后预制企业除了积极参加技术交流和培训,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外,还应加强本土化协作,基于区域市场的持续发展需求,共同维护市场秩序,形成价格自律机制,确保预制企业的经营成果。必要时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拓展产品的多元化和专业化发展方向,形成装配式建筑一体化解决方案。企业经营过程中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只有通过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则才能确立 PC 企业的成功地位。PC 产业如何健康发展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深入思考。
目前北京和上海区域的装配式发展状况较好,市场规模逐年加大,周边的 PC 工厂任务都比较饱满,总体经营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作为引领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先行示范区,取得了许多成果和经验,值得其他地区的装配式全产业链企业学习借鉴。与此对比大多数地区的装配式建筑的推进并不顺利,装配式建筑设计和施工水平还比较低下、PC 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规模较小、产品体系单一、质量服务水平较低等问题比较突出;预制混凝土企业生产任务严重不足,造成了各地都出现同质化低价竞争的现象;多数企业的产品质量管理和售后服务等软件方面非常欠缺,也导致了许多从事 PC 业务的新企业出现亏损严重和运营困难的局面。
我国预制混凝土行业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和一蹴而就,注定是要历经艰难险阻的磨练,现阶段乃至很长一段时间都要面对如何活下去的考验。广大预制企业和从业者务必要树立坚定信念,脚踏实地的做好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综合服务水平,才能真正实现 PC 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本年度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在国家和地方出台鼓励政策并稳步实施的背景下,许多企业都将装配式建筑市场开发作为投资发展的重点方向。对于大型设计和施工企业的
装配式建筑发展路径可以重点探讨研发、设计、生产、施工的一体化工程总承包模式;对于专业化预制公司在融入一体化管理过程中应重点发展预制产品的加工配套服务能力,走依靠质量和服务拓展市场道路。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标准化和系列化是装配式建筑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希望各企业、各地方能结合自身特点开发新产品,完善预制构件的产品应用技术体系,更好的服务优质高效的工业化建造需求。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预制构件技术开发基本成熟,但各地实施效果普遍不理想,需要改进建筑管理体制、完善质量管理措施、加大科技研发力度、不断提升装配式建筑的工程质量和实施效率。预制混凝土和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需要全社会和各行业广泛参与,全国各地应高度重视短期出现的质量、效率、市场等问题,相信经过大家共同努力,我国一定能迎来预制混凝土和装配式建筑持续健康发展的新时代。
(二)行业分析
建筑工业化和装配式建筑的呼声越来越高,全国各地推广装配式建筑技术的热度还在不断增加,从各地反馈的产业化示范基地和工程的信息来看,取得了一些产业化成果,值得总结提升并推广应用。但产业化实施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较多,实施效果还远未达到预期目标,目前的建筑业管理制度和建筑企业生态亟需改革,要加快推进装配式
全产业链实施专业化和职业化的高质量发展战略,否则将严重影响未来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健康发展和规模化推广应用的进程。
我国装配式建筑相关产业链的整合提升和软硬件建设尚未完成,工程建设、设计、施工、生产单位的从业人员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较低,对产业化技术管理能力和工程经验欠缺,依然按传统现浇结构的最低价竞标理念来管理产业化项目,经常造成产业化规划设计方案不合理,选择的承包商和构件加工厂不具备专业化技术和产业化实施能力,严重影响产业化项目的实施效果,造成工程实施过程存在成本高、质量差、效率低等问题比较突出。
我国现行建筑管理体制还不适应产业化发展要求,建设主体条块分割问题造成责任和权利的交叉,工程统筹协调非常困难,建设或监理单位投入的人员和资源严重不足,对于产业化项目统筹协调管理能力非常欠缺,施工单位的专业化技术和管理水平无法满足新型建筑工业化要求,导致项目推进过程中经常出现质量差、工期长、成本高等问题,甚至得出产业化不如传统施工好的结论。应及早探索改革现行建设管理模式,推进工程总承包和专业化分工相结合的管理模式;鼓励企业依靠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依靠科学管理提升质量和效率。
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核心内涵是采用工业化精益建造手段建造高品质建筑,实现节能减排的绿色发展目标。国内外发展的经验证明,装配式建筑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循序渐进稳步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和工程管理的项目实践,夯实产品生产和施工质量根基,才能最终实现装配式建筑的优质高效发展目标。全行业应该认识到没有人才和质量做基础,停留在赶工期和大规模复制低品质建筑的做法是不可取也是行不通的。
面对全国各地向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各级政府和预制混凝土行业的相关企业应保持清醒的认识,因地制宜的确定产业化技术体系和发展路径,积极开展试点工程和示范工程的建设,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脚踏实地的推进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那些不顾客观条件制约,贪大求全、急于求成的推广装配式建筑的做法必须要加以纠正。
基于目前全国各地实施装配式建筑存在问题,与各地政府大力推广预制装配技术形成很强的反差,各地都需要对产业化的目标、路径、速度等指标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反思,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放慢脚步,积累经验,走出一条和而不同的本土化发展道路。在全国范围内要从部分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开展试点和示范入手,不断总结经验,
培训人才,逐步再向中小城市推广。各企业应依靠市场竞争规则,构建基于区域特色的产业化技术体系和发展平台,开展技术管理创新,提高建筑工业化技术水平,拓展预制混凝土应用领域。下大力气培育一批本土化产业化公司和工人队伍,确保产业化项目初期的完成质量和实施效率。
全国的预制工厂发展布局不均衡现象比较突出,预制工厂主要集中在东部大中城市,近期中西部大城市也开始建设 PC 工厂,总体来说建设速度过快,造成许多地方的工厂任务严重不足,而个别地区的工厂任务短期也存在饱和状态,主要是生产时间多集中在 4 月到 10 月的半年档期中。工程建设的计划性差也严重影响预制工厂的运行效率和经营成果。
(三)市场分析预测
我国,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生产应用已经有将近 70 年了,随着行业的发展,构件企业从施工单位的附属部门分离出来形成一个独立的行业,也已经有 40 多年了。
我国的工业建筑自上世纪 50 年代起,向苏联学习,走预制装配化的道路,柱、吊车梁、屋架或屋面梁、屋面板、天窗架等主要结构构件均进行预制生产,不过大多数是在现场预制的;即使是工厂预制,
也往往是由临时性预制场地进行预制,预制作业仍是施工企业的一个部分。
直到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随着中小预应力构件的发展,我国出现了一大批预制构件厂,用于民用建筑的空心板、平板、擦条、挂瓦板,工业建筑用的屋面板、F 形板、槽形板以及工业与民用建筑均可采用的 V 形折板、马鞍形板等成为这些构件厂的主要产品,预制构件行业开始形成。
70 年代中期政府又投资建起了大批混凝土大板厂和框架轻板厂,掀起了预制构件行业发展的热潮。
到 80 年代中期,全国城乡建立了数万预制构件厂(大多数规模很小),我国的预制构件行业发展到了一个巅峰。
从技术上看,预制构件的生产从手工为主发展到机械搅拌、机械成型再到工厂的流水线生产,是一个由低向高的发展过程。我国的商业混凝土从 80 年代起步,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商业混凝土和泵送技术的快速发展,今天,我国许多城市的现浇混凝土工程无论是质量还是施工技术都已赶上了国际水平,成为我国混凝土工程技术现代化和建筑工业化的标志之一。商业混凝土的迅速发展对预制构件产业产生了巨大冲击。
90 年代以来,许多大中型构件厂已经无法继续经营,民用建筑上的小构件已让位给乡镇小构件厂生产。1999 年初以来,各地纷纷禁止使用预制空心楼板,一律改用现浇混凝土结构,又给预制构件行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预制构件行业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2016 年 2 月 6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指出,力争用 10 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 30%。国务院办公厅于 2016 年 9 月 27 日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要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重点推进地区,常住人口超过 300 万的其他城市为积极推进地区,其余城市为鼓励推进地区,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现代木结构等装配式建筑。
当前,全国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和相关建设企业正在全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与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各项部署。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是绿色、循环与低碳发展的行业趋势,是提高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建造水平的重要手段,不但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更是大力推进建设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兴产业,实现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转型的重要途径。虽然
我国建筑工业化市场潜力巨大,但是由于工作基础薄弱,当前发展形势仍不能盲目乐观。当前的建筑业正在进行顶层设计、标准规范正在健全、各种技术体系正在完善、业主开发积极性正在提高。新型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的一场革命,是生产方式的变革,必然会带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建造方式符合国内建筑业的发展趋势,随着建筑工业化和产业化进程的推进,装配施工工艺越来越成熟,但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还应进一步提高生产技术、施工工艺、吊装技术、施工集成管理等,形成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成套技术措施和工艺,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在施工实践中,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设计技术、构件拆分与模数协调、节点构造与连接处理吊装与安装、灌浆工艺及质量评定、预制构件标准化及集成化技术、模具及构件生产、BIM 技术的应用等还存在标准、规程的不完善或技术实践空白等问题,在这方面尚需要进一步加大产学研的合作,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建筑业将逐步以现代化技术和管理替代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必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也必然带来工程设计、技术标准、施工方法、工程监理、管理验收、管理体制、实施机制、责任主体等的
改变。建筑产业现代化将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性能、安全、效益、节能、环保、低碳等的水平,是实现房屋建设过程中建筑设计、部品生产、施工建造、维护管理之间的相互协同的有效途径,也是降低当前建筑业劳动力成本、改善作业环境的有效手段。
二、产业政策分析
近年来,我市工业经济在加速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传统产业比重偏高、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不高、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链条短、市场竞争力弱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工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该县进一步优化工业产业结构,推进工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创新为动力,分层次、多维度引导企业开展更宽领域、更深程度、更高层次的技术改造活动,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服务制造、绿色制造,加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促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实现由传统的设备更新为主向生产经营全流程改造转变,由单独的技术改造活动向产业链协同提升改造转变,由分散发展向产业集约化、集群化、集聚化转变,全面提升工业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目前,项目承办单位建立了企业内部研发中心,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研制、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并已在材料和设备及制造工艺上取得新
的突破,项目承办单位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公司所生产的产品质量指标均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同国际技术水平接轨;通过保持人才、技术、设备、研发能力、市场营销、生产材料供应等方面的优势,产、学、研相结合的经营模式,无论是对项目承办单位自身还是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当今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又一次面临世界经济风云变幻的新一轮挑战,为确保中国经济的顺利发展,离不开相关工业的支撑和发展;建设好项目,将有助于发挥项目承办单位集聚效应、资源共享、充分协作、合理竞争,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助于快速提高当地项目产品制造工业的技术水平和行业市场竞争能力,对于项目产品制造企业为国家实现产业振兴计划、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undefined
大力培育和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对于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要提升我国重点产业所需智能装备的本土化保障率,就要围绕先进制造、能源、交通等重点领域的发展需要,组织实施智能制造装备创新发展工程和应用示范,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和绿色化。
三、行业准入
xxx 科技发展公司于 20xx 年 xx 月通过 xxx 科技发展公司所在地相关部门立项和其它必要审批流程,达到行业准入条件。
加快创业板市场建设,完善中小企业上市育成机制,扩大中小企业上市规模,增加直接融资。完善创业投资和融资租赁政策,大力发展创业投
资和融资租赁企业。鼓励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金设立主要支持中小企业的创业投资企业,积极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发挥融资租赁、典当、信托等融资方式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稳步扩大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和短期融资券的发行规模,积极培育和规范发展产权交易市场,为中小企业产权和股权交易提供服务。
引导民营企业建立品牌管理体系,增强以信誉为核心的品牌意识。以民企民资为重点,扶持一批品牌培育和运营专业服务机构,打造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和知名品牌示范区。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加快了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扩大投资的重要主体,吸纳劳动力和安置就业的主渠道,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的重要推动力,为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第三章
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一、资源开发方案
该项目为非资源开发类项目,其生产经营过程未对环境资源进行开发,无资源开发方案。
二、资源利用方案
(一)土地资源
该项目选址位于某某产业示范园区。
园区是 1999 月被省政府批准的省级园区。园区规划面积 15 平方公里。全区工业企业 300 家,其中“三资”企业 65 家,骨干企业 20 家,工业总产值 80 亿元,比上年增长 11.3%。园区始终把招商引资工作放在首位,2016 年利用外资 6000 万元,今年到位境外资金 8500 万元,建成和正在建设的合资项目 25 个。“十二五”时期,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市上下坚持科学发展,以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为引领,突出改善民生,强化改革创新驱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经济社会总体保持了平稳发展。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十三五”期间,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和转型升级。力争到 2020 年,打造 2 个千亿主导产业,发展 4 个 500 亿和 4 个百亿产业集群(不含已有产业)。三大主导产业中,力争食品加工业和装备制造业规模工业总产值均达到 1000 亿元,年均分别增长 17.1%和 20.7%;电子信息产业和能源产
业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 500 亿元,年均增长 16.3%。电子商务和服务外包、医药产业、建材产业规模工业总产值均达到 500 亿元,年均增速分别达到27.2%、29.0%和 15.3。
场址应靠近交通运输主干道,具备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利于原料和产成品的运输,同时,通讯便捷有利于及时反馈产品市场信息。场址选择应提供足够的场地用以满足项目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及辅助生产设施的建设需要;场址应具备良好的生产基础条件而且生产要素供应充裕,确保能源供应有可靠的保障。项目建设方案力求在满足项目产品生产工艺、消防安全、环境保护卫生等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合并建筑;充分利用自然空间,坚决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的基本国策,因地制宜合理布置。
项目建设得到了当地人民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土地管理部门、规划管理部门、建设管理部门等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与保障措施,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其二,项目建设区域水、电、气等资源供给充足,可满足项目实施后正常生产之要求;其三,投资项目可依托项目建设地成熟的公用工程、辅助工程、储运设施等富余资源及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从而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降低建设成本,节约项目投资,提高项目承办单位综合经济效益。
根据测算,投资项目建筑容积率符合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 号)中规定的产品制造行业建筑容积率≥0.80 的规定;同时,满足项目建设地确定的“建筑容积率≥1.50”
的具体要求。根据测算,投资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完全符合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 号)中规定的产品制造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259.00 万元/公顷的规定;同时,满足项目建设地确定的“固定资产投资强度≥4500.00 万元/公顷”的具体要求。
项目承办单位计划在项目建设地建设该项目,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与区域内同行业其他企业相比,拥有“立地条件好、经营成本低、投资效益高、比较竞争力强”的优势,因此,发展项目行业产品制造产业前景广阔。项目选址所处位置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有利于项目生产所需原料、辅助材料和成品的运输;通讯便捷、水资源丰富、能源供应充裕,适合于生产经营活动;为此,该区域是发展产品制造行业的理想场所。
(二)原辅材料
投资项目的成品及包装材料分别贮存于各分类仓库内;仓库应符合所存物品的存放条件、建立责任体系、保证存放安全;项目承办单位建立健全 ISO9000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和检验手段,确保项目所需物品存储纳入这一体系统一管理。项目所需原料来源应稳定可靠,建成后应保证原料的质量和连续供应。投资项目原料采购后应按质量(等级)要求贮存在原料仓库内,同时,对辅助材料购置的要求均为事先检验以保证辅助材料的质量和生产需要,不合格原材料不得进入公司仓库,应严把原材料质量关,确保生产质量。
(三)能源消耗
1、项目年用电量 1185258.52 千瓦时,折合 145.67 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 14927.86 立方米,折合 1.27 吨标准煤。
3、“年产 xx 吨预制构件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 1185258.52千瓦时,年总用水量 14927.86 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146.94 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 60.02 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 25.47%,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三、资源节约措施
根据用电性质、用电容量,选择合理供电电压和供电方式;变配电室的位置应接近负荷中心,减少变压级数,缩短供电半径,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的截面;优化用电设备的工作状态,合理分配与平衡负荷,使用电均衡化,提高项目的负荷率。
第四章
节能方案分析
一、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相对而言,“十三五”时期节能减排技术进步的要求会更高,技术突破的难度会更大,因此企业要在这方面下更大的功夫。首先,要突破一批节能减排的关键性技术。作为行业排头兵的大企业要加大研发绿色低碳技术的投入力度,积极开展技术攻关,着力解决制约节能减排的一些技术瓶颈问题,力争在高效聚污、高效节能、高效储能、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低成本减排技术等共性、关键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确保形成一批整体带动性强、对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自主知识产权和关键核心技术。其次,要进一步加强现有生产环节与设备的技术改造。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能能源法》
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
3、《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
4、《中国能源技术政策大纲》
5、《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通知》
6、《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7、《中国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8、《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
9、《企业能耗计量与测试导则》
10、《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
11、《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12、《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
13、《产业政策调整指导目录》
14、《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
15、《各种能源与标准煤的参考折标系数》。
二、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一)项目用电量测算
全年用电量 1185258.52 千瓦时,折合 145.67 标准煤。
(二)项目用水量测算
项目实施后总用水量 14927.86 立方米/年,折合 1.27 吨标准煤。
(三)能耗指标分析
项目位于某某产业示范园区,项目建成后年消耗能源总量折合标煤146.94 吨,节能量折合标煤 60.02 吨。
三、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一)公共建筑节能设计
外门窗:建筑的外窗均采用 PA 隔热断桥铝合金中空玻璃窗,玻璃厚度为 5+5 空气间层为 12.00 毫米,窗的气密性不低于 4 级单位,缝长空气渗透量为:0.5E1≤1.5[?(m?h)],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为:E2≤4.5[?(?O?h)]。外门选用中空玻璃门。外门窗框与门窗洞口之间的缝隙采用聚
氨酯高效...
相关热词搜索: 预制构件 可行性 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