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关于1932年蒋介石的基本国策是(精选范文5篇)

时间:2022-01-18 16:17:35 来源:网友投稿

本国,汉语词语,拼音是běn guó,指自己的国家;祖籍所在的都邑,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1932年蒋介石的基本国策是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1932年蒋介石的基本国策是5篇

【篇1】1932年蒋介石的基本国策是

男女平等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1995年9月4日,在北京举行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欢迎仪式上,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十分重视妇女的发展和进步,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这是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向国际社会承诺,把男女平等作为国家的一项根本政策,从而使男女平等这一我国宪法的原则进入了国家政策体系的最高层。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选举产生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这是男女平等基本国策首次写入全国党代会报告,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亿万妇女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对于更好地推动妇女平等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平等享有改革发展成果,促进妇女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男女两性和谐发展、妇女自身全面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内涵和依据

平等是人和人之间的一种关系、人对人的一种态度,是人类的终极理想之一。

人和人之间的平等,不是指物质上的“相等”或“平均”,而是在精神上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把对方当成和自己一样的人来看待。现代社会的进步,就是人和人之间从不平等走向平等过程,是平等逐渐实现的过程。

什么是男女平等?

联合国第一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墨西哥宣言》中下的定义是:男女平等是指男女两性的尊严和价值的平等,以及男女权利、机会和责任的平等。

什么是基本国策?

基本国策是一个国家为解决带有普遍性、全局性、长远性问题而确定的带根本性的总政策,在国家政策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具体政策起导向和制约作用。现阶段我国基本国策有计划生育、保护环境、男女平等、保护土地等。

(一)我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内涵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涵盖“男女平等”和“基本国策”两个要点,但不是两个概念的简单拼接,而是对迄今为止的男女平等概念的丰富和发展,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具有人类朝着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时代目标奋进的时代特色。

具体的说,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内涵有五个方面:

1.将妇女的发展权放到重要位置。作为基本国策的男女平等,是指男性和女性尊严和价值的平等,权利、机会和责任的平等。男女平等首先是指妇女的平等发展。

2.重视性别差异的存在。实施这一国策的前提是尊重女性生理和心理特征,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问题上实现男女平等。

3.对女性给以关爱和援助。男女平等的原则,体现的是相对的性别公平和公正,而不是绝对的“男女都一样”。

4.强调女性的历史作用和男女作用的平等。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强调并重视妇女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是简单地将妇女作为一个需要援助的弱势群体。

5.从妇女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度来强调妇女发展。把男女平等与人口、资源、环境等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本问题放在同等重要位置,提升到基本国策的高度,是党和国家对妇女运动和妇女发展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的体现。

(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提出的依据

1.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对妇女社会地位的演变、妇女的社会作用、妇女的社会权利和妇女争取解放的途径等基本问题作出的科学分析和概括。这种妇女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

社会性别理论

社会性别概念是指由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女性或男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它包括以下涵义:生物差异并不是造成两性角色及行为差异的决定性因素,制度和文化因素是造成男女角色和行为差异的原因;社会对妇女角色和行为的预期往往是对妇女生物性别规定角色的延伸;人们现有的性别观念是社会化的产物,因而是可以改变的。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性别理论则把社会性别当作分析的关键范畴,致力于揭示男女两性不平等的根源,以实现妇女“新的解放”。

后现代女权主义理论

后现代女权主义也称后现代女性主义,是20世纪80、90年代女性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相遇和结合的理论产物。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发展至今, 在其理论中存在着两大阵营。一是本质论者, 她们继承、修正了传统女性主义的理论, 以解构主义为方法论, 重新讨论女性解放的可能性。因为她们基本上承认男女是两个相对立的范畴, 所以被称为本质论者 。另一阵营是构成论者, 她们以解构主义为目的, 否认“ 男性”和“ 女性”观念, 认为两性平等观是男权的思维逻辑的延续, 不能从根本上认识女性受压迫的根源问题。她们广泛地吸收各种后现代主义观念, 放弃了对女性解放具体目标的追求, 尽心去解构社会意识、思维习惯、人的主体及男权思想对女性主义的影响。但是无论本质论者还是构成论者, 她们都在社会文化层面上对女性主义进行了丰富和发展。

2.时代背景

国际背景

20世纪中叶以来,妇女发展和男女平等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与重视。联合国自成立之初就在其宪章中明确规定男女平等原则,并在其组成机构中成立了妇女地位委员会。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际妇女运动以“平等、发展、和平”为主题,形成了声势,从联合国到许多成员国的内阁,纷纷设立性别平等机构或顾问,对各项政策进行性别分析。联合国的各种会议和文件,不断地把妇女发展纳入其中。在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前夕,联合国在有关文件中明确提出“把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男女平等在国际社会中不再被狭义地看做女权问题,而是人权问题、发展问题,把妇女问题作为解决社会、经济和环境等战略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世纪末,妇女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强大的世界潮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在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提出男女平等基本国策。

国内背景

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后,我国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发展进入了和一个新的时期。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及“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为我国妇女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妇女发展、男女平等的现状,需要国家更为有利的支持;社会转型引发的性别差距,需要公共政策更为切实的干预;筹备在北京召开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也使得中国政府要更加全面审视男女平等在本国的进程以及存在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国内背景下,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得以出台。

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实施的现状分析

(一)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实施的成就

1.国家层面

自1995年以来,党和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采取有效措施,努力解决妇女问题,改善妇女发展环境,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保障妇女权益,促进妇女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形成;落实《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的工作业务体系基本健全;促进妇女发展,保障妇女权益的组织机构体系基本完善;国策意识日益深入人心,妇女发展的环境进一步优化;妇女的基本权利得到进一步实现,妇女的自主意识和能力建设有了极大改善。

截至目前,妇女参与现代化建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全社会就业人员中的女性比例保持在46%左右;妇女参与国家社会事务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稳步提升,党的十八大代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的女性比例分别是23%、23.4%和17.8%,比上届分别提高了2.9个、2.07个和0.1个百分点;妇女受教育程度和整体素质显著提高,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得到大幅提升。

2.辽宁省的情况

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妇女儿童工作摆在重要位置,高度重视,认真部署,积极协调,大力推动。妇女儿童的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妇女的健康状况不断改善,妇女参与经济建设的程度越来越高,就业领域不断拓宽,就业层次明显上升,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的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妇女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的社会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重视支持妇女儿童发展的社会风气逐步形成。

(二)男女平等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1.男女不平等的突出表现

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制约与影响,妇女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

(1)就业性别歧视仍未消除,妇女在资源占有和收入方面与男性存在一定差距。

(2)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水平仍然较低。

(3)妇女受教育程度与男性存在一定差距。

(4)妇女的健康需求有待进一步满足。

2.实施贯彻国策的力度不够

透过男女不平等的若干社会现象,可以看到,目前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力度还有待加强,对法律政策的调控还没有完全到位,尚缺乏政府工作的硬约束机制,社会理解和支持程度还不够高。主要表现在:

(1)法律政策体系不完备

(2)执行机制不健全

(3)执行者性别意识不强

(三)原因分析

男女不平等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性现象。现阶段,我国男女不平等问题的存在与发展原因:

1.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

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在封建宗法制度和传统观念的束缚下,妇女一直处于顺从和受人支配的地位。她们安于现状、顺从依附,没有独立的人格更不能有效地开发自身的潜能和创造力,不敢向社会的偏见挑战,难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妇女经济独立的缺乏是造成性别不平等与失衡的主要原因

性别公正首先要的是经济利益上的公正,妇女只有经济上的独立,其人格才能真正独立。才能得到家庭和社会的尊重。而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社会不能给广大女性提供与男性平等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机会。许多妇女没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来源,女性生活来源的不稳定性,所以她们不得不把自己的幸福生活寄托在男性身上,不得不接受父权社会给予的种种不公。正是由于经济地位的从属性才使得广大妇女在政治、社会、教育等方面处于从属地位。

3.女性自身对自我价值实现途径的迷失

传统的性别文化意识已经在社会层面形成对妇女的歧视。女性对各种组织资源、教育资源、社会资源的占有不足,更使其在竞争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双重压力使一些妇女自身发展方向出现偏差,许多女性越来越缺乏自主意识、竞争魄力和进取精神,更加注重外表形象的塑造、衣着的华丽;外界各种复杂环境的影响,家庭生活中一味的屈从,不注意全方位的提升自身的修养与素质,缺乏自尊自立的意识;由于在很多领域失去了独立人格,女性的地位难以得到真正的提高。

4.社会公共政策及法律因素

妇女在现实生活中要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取得平等的地位,必须要完善的社会政策和法律给予保证。我国虽然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维护妇女权益体系的相关法律,但由于传统文化、社会习惯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法律规范文本没有清楚的给出其中的定义,也没有具体的法律措施支持,存在性别盲点和缺失;一些公共政策则明显带有性别不平等的倾向。

三、促进我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实施的对策

(一)让性别意识进入决策体系

坚持做到“五个纳入:把规划目标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程,纳入各政府各部门的职能系列,纳入同级政府财政预算,切实保证妇女发展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同步实施。要进一步完善促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贯彻落实的政策体系。构建实施国策的法律法律保障体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承认和尊重性别差异,政府有责任对女性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与保障,使女性享有充分的发展资源和发展机会。

(二)制定和实施体现性别平等的法律和政策

切实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不断完善保护妇女权益的法律体系。并认真分析这些法律和政策是否关注到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两性差异,是否在法律政策框架内对女性的特殊需求给予重视;同时,对于社会和家庭中出现的侵犯妇女权益的不法行为,要依法予以查处和惩治,为妇女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氛围,在法律上落实权益向弱势群体、弱势性别倾斜,使妇女的权益保护得到真正落实。

(三)培育先进的性别文化,营造妇女发展的良好氛围

先进的性别文化,深刻影响着我国的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要旗帜鲜明地倡导男女平等的先进性别文化,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性别平等意识;要多宣传妇女在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宣传优秀妇女典型;要多宣传政府推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实施妇女发展规划的措施和成绩;要关注妇女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参政、就业、教育以及婚姻家庭生活等方面遇到的问题;要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批评、抵制落后的观念和腐朽的文化,揭露、打击侵犯妇女权益的犯罪行为。

(四)提高女性素质,促进性别平等和谐发展

女性能否成为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参与者和成果的享有者,能否与男性平等和谐发展,其自身素质的高低至关重要。对于女性自身来说,一是要继承和发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摒弃 “等、靠、要”的思想,摆脱凡事依赖男性的落后观念,机遇面前不犹豫,困难面前不退缩,以知识求进步,以能力谋发展。挑战中不断超越自我。二是勇于实践,艰苦创业,在各自岗位中再创佳绩,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三是突出特点,积极参与,为社会的文明进步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五)创造妇女参与发展的平等机会

要使妇女参与社会发展,首先应该消除对妇女的歧视,给予她们与男性平等的就业机会。各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要将女职工工作比例作为单位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指标;建立公平竞争的社会机制,提高妇女参政议政的比例;建立科学合理的女性人才价值评价体制,实现对女性人才的合理使用;完善促进女性人才发展的培训机制,使她们在全面参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参与国家和政府事务管理中发挥更加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女性不仅仅是社会成果的被动受益者,而是积的创造者和参与者。

(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定期的在本土召开或者参与国际性的妇女会议和学术交流,学习国外妇女争取平等的先进经验,吸取其教训和不足,同时要保持本土特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妇女事业。

推荐阅读书目:

1.(美)凯特·米利特著:《性的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提要:《性的政治》在攻击男性一统的秩序时,旁征博引而又注意分寸,提出问题的方式即严肃又意气风发。它表达的是一位年轻激进分子特有的敏感。孕育这一敏锐所必需的智能的和社会的发展等因素。如果男人们能不抱偏见地阅读这本书(这不是易事),他们就会明白,他们从书中获得的解放并不少于妇女们。

2.(法)西蒙波伏娃著:《第二性》,西苑出版社,2009年版。

提要:此书被誉为“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甚至被尊为西方妇女的“圣经”。她以涵盖哲学、历史、文学、生物学、古代神话和风俗的文化内容为背景,纵论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历史演变中,妇女的处境、地位和权利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女性个体发展史所显示的性别差异。《第二性》实可堪称为一部俯瞰整个女性世界的百科全书,她揭开了妇女文化运动向久远的性别歧视开战的序幕,使女性在这个男权社会有所觉醒。

备课主要参考书目:

1.赵津芳、岳素兰主编:《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简明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丁娟:《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研究》,中国妇女出版社,2005年版。

3.(美)凯特·米利特著:《性的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4.(法)西蒙波伏娃著:《第二性》,西苑出版社,2009年版。

【篇2】1932年蒋介石的基本国策是

基本国策复习试卷

1.200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十年以来澳门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原因是

A.“一国两制”方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B.中央政府对澳门地区的大力支持

C.坚持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祖国统一符合包括澳门同胞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2、百姓对生活的十大满意:“收入增加理财忙,住房宽敞心头亮;秀美山川建家园,交通发展道路畅;加入世贸眼界宽,轿车进家成时尚;终身学习教育热,通信使捷新式样;餐桌品种难认全,体闲娱乐促健康。”我国经济发展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是因为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②艰苦奋斗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继续发扬光大③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人均资源占有量处于世界前列④国家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从来没有一个时刻像现在这样使人类意识到‘合作’的重要:世界各国共同应对金融危机,共同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共同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②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挑战③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④善于合作是时代的要求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从4月14日大地战栗、房倾屋塌的那一刻起,玉树,这个藏族居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地区,顿成举国关注的焦点。“我们都是玉树人!”各族人民纷纷为灾区捐款、捐物。灾难中充满大爱,悲伤中饱含力量,这是全国各族人民血脉相连、亲如一家、生死相依的深厚感情。青少年学生应该牢固树立

①“团结诞生希望,凝聚产生力量”的思想②中华民族是一个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大家庭的思想③我国是一个经济大国,完全有能力独自战胜各种灾害的思想④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把社会财富的“蛋糕”做大分好,是今年“两会”的热点话题之一,要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我国应该始终坚持摆在首要地位的是( )

A. 对外开发 B.四项基本原则 C.发展生产力 D.人民代表大会制

35、. 玉树山寨废墟堆,汉藏一家共安危,玉树地震发生后,党和政府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迅速展开救援行动( )

①体现了民族团结的原则 ②传递了大爱无疆的温暖 ③彰显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④消除了民族之间的差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一年来我国自然灾害不断:北涝南旱西地震。但是全国人民有信心重建美好家同,取得抗灾救灾斗争的胜利。这是因为

①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②经济实力雄厚,全国人民富裕③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 ④中华民族有团结互助的传统美德

A.①④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7.“国以民为本”,改善民生是国家发展的最终目的,住房、医改、物价等问题引起了百姓的极大关注,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 )

A.坚持改革开放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D.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8、 2010年5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访日期间指出:“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我们还面临着许多的困难,但我们会抓住世界形势给中国带来的发展机遇加快发展自己。即使今后我们强大了,也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中国永远不称霸”。下列属于世界形势给中国带来的发展机遇的是

A.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共同风险B.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C.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

D.多极化世界格局能争取到一个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

9、下列对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认识正确的是

A.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我国已跻身发达国家行列

C.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还没有达到小康水平

D.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

10、当今国际社会中,在美国领先世界的同时,欧盟努力地用同一个声音说话,“金砖四国” (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展望五国”( 越南、印尼、南非、 土耳其、 阿根廷)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正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一现象表明

A、当今世界的发展问题基本解决 B、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

C、经济发展趋向全球化 D、国际经济新秩序已基本建立

二、材料分析题

11、(6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2010年4月14日发生7.1级地震。地震发生后,藏族、汉族、回族、维吾尔族和其他各族同胞,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向灾区人民松温暖、献爱心……在各组人民的关爱汇聚灾区之际,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院长班班多吉深情地说:“直面灾难,我们更为切身地感受到,在56个民族的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大家都是亲兄弟、亲姐妹。”

(1)上述材料突出体现了我国什么样的民族关系?(2分)

(2)我国为什么要维护这一民族关系?(4分)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成功、精彩、难忘”,这是中国获得世博会主办权是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如今,中国以实际行动兑现了这一承诺,再一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国际形象。

  材料二:志愿者是上海世博会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他们参与公益活动,热心服务,赢得了国内外游客的广泛赞誉。

(1)国际社会所公认的中国形象是什么?(3分)

(2)志愿者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有什么意义?(2分)

(3)请你写出一条宣传语,号召人们参与志愿者服务。(2分)

   

   

13、(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5月9日,俄罗斯隆重举行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阅兵式,2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和国际组织代表参加了纪念活动,并向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无名烈士墓献花。国家主席胡锦涛参加庆典时强调:“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

材料二:200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国庆阅兵式隆重举行,展示了国威军威。近百年抗争求独立,六十年奋斗铸辉煌。在不断的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了两条独具特色的道路。

(1)材料一反映了当今时代的哪一个主题?(1分)

(2)材料二中的“两条独具特色的道路”是指哪两条道路?(2分)

(3)上述两则材料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哪些启示,(3分)

 

 

14、(11分)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4月30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宴会,欢迎前来上海世博会开幕式的贵宾。他在致辞中说,上海世博会是“中国的机遇,也是世界的机遇”,并强调“上海世博会奖向世界展示一个拥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正在改革开放中快速发展的中国”。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说一说改革开放中我国快速发展变化的表现。(6分 )

(2)请你总结我国快速发展变化的原因(至少三个方面)。(3分)

(3)“国兴我荣,国衰我耻。”祖国的发展关系到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切身利益。为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请用简短的文字写下你的报恩之志。(2分)

 

15、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共同繁荣(1 6分)

   材料一 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中唱道:“……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我们的妈妈叫中国叫中国……”

   材料二2010年5月17日至19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决定举全国之力建设新疆,深入实施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随着全国l 9个省市代表团相继赴新疆考察调研,标志着新一轮对口支援新疆发展建设的大幕开启。5年后,新疆全区人均GDP将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到2020年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道理?(4分)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搞好对口支援、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的现实意义。(1 2分)

【篇3】1932年蒋介石的基本国策是

※基本国策:

① 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② 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③ 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基本国策

发展战略:

① 可持续发展战略② 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③ 西部大开发战略

2.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

①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现代科技,增进了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也使世界变得更加开放,任何国家都必须把自己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去,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②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就要走向世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③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实行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3.怎样坚持对外开放:

①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②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对所有国家开放,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要开放;

③在对外开放的同时,我们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把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④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

1.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其他特点: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人口的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等。

2.为什么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我国人口形势相当严峻。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本质上讲,人口问题就是发展问题。只有使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才能保证现代化顺利实现。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

实践证明,计划生育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计划生育的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1.我国环境形势的总特点(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

我国的环境问题表现在许多方面,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严峻的环境形势迫使我们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环境污染与破坏。

1.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我国的资源现状)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损失、浪费严重。

2.为什么要实施节约资源基本国策?

我国资源形势严峻。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从本质上讲,资源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如何实施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节约资源之间的关系。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为什么要加快科技发展?):

(1)科技发展的每一次突破都会引起经济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我国加快发展科技的必要性:①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经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的前列,像正负电子对撞机、银河百亿次计算机、嫦娥一号奔月、“神舟”六、七号等(我国科技取得的成就)。②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③要迅速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

(4)总之,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推进改革开放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是实现我国生产力迅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

2.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发展教育事业的意义或为什么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1)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人才的竞争。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2)我国有13亿多人口、资源相对不足、经济文化比较落后,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条,就是要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做到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3)教育关系子孙后代,涉及千家万户,和广大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迎接未来知识经济的挑战,接受良好的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其一生的命运。

(4)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

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始终坚持。

3.为什么要重视科技创新?

要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就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而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4.面对“创新”这一国际潮流,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你认为应该怎么办?

个人:

(1)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提高创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2)多参加社会实践,积极参加小发明、小创造等实践活动,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

(3)在学习中要善于独立思考,多提出问题,敢于质疑;

(4)善于观察,多动脑筋……

国家: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重视科技创新,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5.谈谈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这一战略?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教育决定一个国家、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技、教育的进步。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技术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不高,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教育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只有把科技、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

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篇4】1932年蒋介石的基本国策是

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一、教材

(一)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教材的前后联系。

本节内容选自初三教材全书的重点课第四课的第二框题。

新《课程标准》规定,初中三年政治课要对学生进行责任和我国基本国情的教育,第三课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最大的实际,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据。第四课第二框问题不仅是第一框“最基本的国情”的具体表现和延伸,是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造成“资源、问题”的重要因素,第四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制定生育、基本国策”的客观依据和出发点。因此,本节课人口问题的还起着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思想政治课教学是一个教书育人的系统工程。从新《课程标准》规定本门课程的性质出发,初三教材的教学和教育目标,具体体现在知识、培养能力、提高思想觉悟三个方面。因此,本节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认清我国当前面临着严峻的人口形势

2、能力目标:使学生从已知的事实出发,通过归纳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以加深对问题本质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思维能力、独立阅读、归纳、概括、解决问题的能力。

3、思想觉悟目标:通过严峻人口形势的分析,使学生产生应有的忧患意识,并明确肩负的重任,自觉拥护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三)教材重点难点分析

1、内容简析:通过对我国面临的严峻人口形势及其人口问题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了展状况的分析,说明党和国家制定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重大意义。包括两个知识层次的内容:〔一〕、严峻的人口形势,〔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2、教学重点和难点——严峻的人口形势

因为:①《课程标准》基本要求为“根据国家公布的统计数字采用自制或识读图表等方式,归纳出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

②人口过多、过快增长已严重制约和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构成了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严重威胁,是导致环境和资源的重要因素,必须引导学生加以正确认识,这也为以后各框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因此,是为重点。

③由于初中生年龄小,社会阅历浅,基本是生活在家庭、“两点一线”的空间,对整个国家严峻的人口形势缺乏足够的了解,难以理解“人口问题”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此,是为难点。

二、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的选择:

⒈事实引入法。

现行初中《思想政治》教材,具有理论层次较低原理,结论与典型事例相结合,通俗易懂,可读性强的特点。这为初中学生创造了良好条件。结合学生的特点及实际情况,我采用以学生自学为主,辅以适当的讲授、点拨、引导的方法。

根据初三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特别针对本框的内容我从互联网上下载一些有关人口的史实材料、数据图片等,让学生从这些比较形象、生动的资料中,能较容易地掌握知识,同时,也可以通过事实来增加教学的可信度、可读性,这是一种观点加事例的表达方式,既可简化问题,体现基本要求,又能活跃课堂气氛,学生易于接受,为学生的自学阅读奠定基础条件。

2.指导阅读法:

(1)明确目标,提示学法,为学生的自学实行定向;

>(2)参与学生的阅读活动,重视课堂引导,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并收集学生中存在的疑难疑点,点拨学生打开思路;做好一般指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工作,使教学既全面具体又帮助了有困难的个别学生,做到因材施教,这正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之一。

3、根据新教材的特点,充分利用“议一议”“想一想”“说一说”等小栏目的设置,要求学生进行活动,以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此手段体现了政治课的学科特点,作为引导、激活、推动教学的手段,是注重能力培养,强化素质教育的尝试。

4、教学用具:

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利用电脑、幻灯机的直接、形象特点,把授课的重点内容和提出的问题、补充资料、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等演示出来,让学生能更充分理解和把握本节课的核心重点。

(二)学法指导:

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埃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文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那些不识字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学会学习是素质教育要求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更要使学生形成获得知识的本领。据此,在指导学生的学法中,我确定了“自读——自思——自动——自参——自写”体系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动手创新能力。即阅读课文内容,对重点概念、结论、原理进行圈点、批画;根据教师课前布置的思考题,思考学习重点,提出疑难问题;并根据本课核心内容,实现人人动手事例,通过讨论,加深理解;自己写出学习,积累自学问题,并归纳重难点等,这五个方面是个循序渐进的深化提高过程,能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乐于学”。从中培养学生的自学、理解、分析、动手实践、创新等能力,使之更加关心我国的人口形势,提高人口素质,自觉拥护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三、关于教学程序的设计

(一)教学设计出发点

素质教育的落实,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学应变简单呈现知识为让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发现知识,从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本课我设计的这种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设计,可省出教师讲解时间,多出学生自学时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教学过程分析

为了使思想政治课的素质教育能落实到实处,我把教师讲授为主的“导课——授课——小结”传统教学结构变成以学生自学为主的“预习——导课——阅读——启发思考——讲授——小结——练习”型的教学结构,并辅以第二课堂活动(进行一次以“漳州人口现状,计划生育实施状况”的活动),以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四、教学过程

(1)预习——设疑导思

在课前先布置学生对第三课的第一节的内容进行通读,并重点预习本框“我国的人口问题”,设置一些疑难问题进行导思。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亲自动手,动脑去搜集有关本课内容的材料,设置疑难并在课堂上提出。

(2)导入新课

导语采用一则有关我国人口的数据表,配合“人口聚集”的画面。然后由教师:我国总人口已近13亿,约占世界的21%,世界上每5个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之一。

意图:“良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力求从一开始就营造适宜的课堂气氛、激起学生探索的强烈欲望,引导学生思维与新的授课内容相衔接。

(3)新课教学过程:

一、严峻的人口形势

1、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

先用多媒体显示能够充分体现我国人口现状特点的5份图表、材料,再引导学生逐条分析归纳,最后教师逐条用幻灯打出。

设想:采用了材料+观点的设计,运用具体→抽象,由事实→结论的分析归纳法符合初三学生思维的实际水平。根据本目的内容,及所选用的5则材料具有直观显性,学生能容易由事实归纳出结论。

意图:逐条归纳板书的设计是为了加强记忆,吸引学生注意力;幻灯的配合可避免学习过程的枯燥,达到愉快学习的目的;并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人口问题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因。

本目为本节的重、难点,应详细的讲析。先由教师提问“人口的过多过快增长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会带来什么制约、影响?接着引导学生自读课本P62—63的相关内容、插图、及补充材料(用幻灯)引导学生归纳出四个原因(具体表现),然后教师对每一要点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再结合”说一说“的活动来促进学生对要点的理解,并培养其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最后,由教师对“四个原因”的总结,得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严峻的人口问题已成为影响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并引出下一个问题“计划生育是惟一正确的选择”。

意图:①运用课本及补充材料,先讲事实,再引出基本理论,避免了由理论→理论的简单教学,达到新教材避虚就实的目的,实现了难点的突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思考、归纳的能力;②教师对每一要点的深入分析、总结归纳、“说一说”的活动加深了学生对本目重点的理解,实现了重点的掌握。

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先提问:面对人口过多过快的严峻形势,我国该采取什么对策?;然后引导学生自已参照幻灯的思考题:①我国制定计划生育的依据、原因是什么?②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和要求是什么?;接着请学生回答,教师结合教材资料卡加以分析。

意图:①本目教材内容可读性强,教学难度小,采用“自读—自参—自思—自答”的方法和程序,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②请学生回答还可锻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回顾小结—课堂练习

一改过去由教师总结的作法,分别请优、中、差的学生进行总结。教师、反馈,精心设计一道材料分析题,用幻灯放出。

意图:①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归纳、概括、整理能力巩固知识,应用知识,学以致用。②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作业布置

根据课后要求,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当地街道居委会做一口的小调查,鼓励学生撰写社会调查。

意图:及时巩固和强化所学知识,充分调动社会教育合力,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教育。

(五)教后感想

思想

政治课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每堂课都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思想教育的一个点。本框教材具有理论层次较低原理,结论与典型事例相结合,通俗易懂,可读性强的特点。我又从互联网上下载一些有关人口的史实材料、数据图片等,让学生从这些比较形象、生动的资料中,能较容易地掌握知识,同时,也可以通过事实来增加教学的可信度、可读性。这避免学习过程的枯燥,达到愉快学习的目的;并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中培养学生的自学、理解、分析、动手实践、创新等能力,使之更加关心我国的人口形势,提高人口素质,自觉拥护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六)教学板书设计

第二框我国的人口问题

一、严峻的人口形势(板书设计)

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重要国情之一

2、我国人口现状特点

①基本特点:基数大,新增多,素质偏低

②一般特点:

3、人口问题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

表现在:

①直接影响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

②影响人口素质的提高

③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1、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必要性

2、目的和要求

(1)目的—控制数量,提高素质

(2)要求:①晚婚、晚育,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

3、计划生育的重大意义:三个有利于

【篇5】1932年蒋介石的基本国策是

课题:第四课第二、三框《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战略》

编号

11

姓名-___________班别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的资源、环境现状,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习惯。

二、自学指导(抄在课本P55页,且在课本上用铅笔做好标志,在下面每一题后面写好页码和自然段)

1、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

2、资源国情(资源现状和特点):

3、为什么要坚持可持续发展?

4、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和要求分别是什么?

5、国家应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6、公民应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7、实施可持续发展有什么意义?

三、学习过程

研学活动一:列举我们身边存在的环境问题。(至少3例)

总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要坚持 基本国策。

研学活动二:阅读教材相关链接P55-56,回答问题:

1、我国的资源国情是什么?

总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要坚持 基本国策。

研学活动三:天堂和地狱大门的钥匙就捏在人类自己的手中。保护好环境,地球就是人类的天堂;破坏了环境,地球就是人类的地狱。

(1)根据材料,我们应该走 道路。

(2)简要概括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要求。

(3)请你为国家和公民实施可持续发展提一些合理的建议。

四、课堂测评

(一)、单项选择

1、据称: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环保部等几大部委,或已经达成统一意见,拟于2013年开征环境税。对此,下列评论你赞同(    )

A.说明我国环境污染已经非常严重,无法得到遏制    

B.符合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C.环境税的征收必然限制了经济的发展 

D.体现了环境第一,发展第二的方针

2、今年2、3月,四川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违法排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为3亿元,下游百万群众饮水中断26天,恢复生态需要5年的特大污染事故。4月,重庆天元化工厂因设备陈旧和处理不当,发生氯气泄漏和爆炸事故,造成了多人伤亡失踪,15万人被紧急疏散。这些深刻教训告诉我们( )

①我国目前的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②必须加强环境法规和知识的教育,提高全体人民的环保意识③来自人口众多的压力,构成了对我国生态环境的最大威胁④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落实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下列现象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是( )

A在外吃饭时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 B在超市买东西时用不同的塑料袋分装不同的商品

C把餐馆厨房的潲水油提炼并重新加工后用于炒菜

D给在外省读书的朋友发送电子贺卡以表示节日的问候

4.下列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不正确的有( )

A.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B.它是一种只注重经济发展速度、注重经济利益的战略

C.它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想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后代的责任

D.它要求人们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5.下列提法和做法有助于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的是( )

(1)但留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2)变湖泊为粮仓

(3)反对使用一次性筷子 (4)垃圾分类处理 (5)禁止开发不可再生资源

A.(1)(3)(4)(5) B(1)(2)(3)(4) C (1)(3)(4) D (1)(2)(4)

(二)、多项选择

1、右边《奖品》的漫画寓意我国要走( )

A.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道路   

B.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C.只保护环境,不发展经济的道路

D.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道路

2、中国地大物博,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吃掉了相当大的份额。因此总出现这样的情况:在世界上常常是资源总量名列前茅,而人均占有量却名落孙山。由此,我们能够得出以下结论( )

A.我国自然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

B.我国地大物博,就是表明我国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资源问题,制约了我国人口的发展

D.我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

3、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中都必须( )

A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B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型社会。

C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D、要把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摆在首要位置

四、问答题:广州《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4月施行。 根据《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第十一条规定,我市居民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市民可在分成上述四类的基础上进行细分。可回收物收集容器为蓝色,厨余垃圾收集容器为绿色,有害垃圾收集容器为红色,其他垃圾收集容器颜色为灰色。

(1) 广州《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体现了我国的什么国策和战略?(4分)

(2)结合国情,谈谈广州推广垃圾分类收集有什么好处?(6分)

(3)现在广大市民对垃圾分类处理事宜仍然不清晰,请你为广州市做好垃圾分类提建议。(6分)

2、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所以我国现在提倡一种新型的经济——循环经济。在生态农业的循环中,酒糟本来是废物,却变成了养鱼的好饲料,鱼塘的鱼泥对葡萄是上好的肥料,葡萄可以用来酿酒,葡萄园可以用来从事生态旅游。

1、请列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循环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具体例子。(4分)

2、实施循环经济有什么意义?(6分)

相关热词搜索: 基本国策 蒋介石 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