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
兖州六中
范艳丽
预习·导引 【咬文嚼字】
、识记字音 孰.(ú)能御之
俯足以畜.(ù)妻子
吾惛.(ū)
苟无恒.(éɡ)心 鸡豚.(ú)狗彘
放辟邪侈.(ǐ)
颁.(ā)白者
是罔.(ǎɡ)民也 1、 理解词义 ()七里之郭.(内城)
()君子必自反.(反省)
()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痛恨)
()仰足以事.父母(赡养)
()奚暇.治礼义(闲时间)
()盍.反其本矣(副词,何不)
、通假字 ()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其横逆由.是也(“由”通“犹”,尚且,还)
()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亡”通“无”,没有)
()刑.于寡妻(“刑”通“型”,楷模)
()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涂”通“途”,道路)
()则盍反.其本矣(“反”通“返”,返回、回归)
、古今异义 ()君子以仁存心..(古:居心、用心;今:有意、故意)
()舜为法.于天下法(古:榜样;今;法律)
()非仁无为..也(古:相当于“不去做”;今:顺其自然,不必有所作为)
()爱人..不亲(古:爱别人;今:指恋爱中男女的一方)
()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妻子和孩子;今:单指妻子)
()乐岁.终身饱古(古:全年;今:一生,一辈子)
、一词多义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亮)
明
明足以差秋毫之末(视力)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清楚,明白)
明君治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贤明的)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君主自称)
寡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守寡)
寡固不可以敌众(少)
、词类活用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服)
()礼.人不答(名词用作动词,以礼相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名词用作动词,尊敬)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名词用作动词,爱护)
()然后从而刑.之(名词用作动词,惩罚)
、特殊句式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状语后置)
()其待我以横逆(状语后置)
()舜,人也;我,亦人也(判断句)
()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状语后置)
()然后驱而之善(省略句,即“然后驱之而之善”)
【问题导读】
天、地、人三者的关系问题古往今来都是人们所关注的。三者到底谁最重要也就成了人们议论的话题。孟子在本文中是如何阐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
参考答案:“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认为,三者之中,“人和”是最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地利”次 之,“天时”又次之。
课堂·内外
【句段赏析】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敌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豁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煮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方圆三里的城邑,纵横七里的外城,团团围攻却不能夺取。能团团围攻,必定有得天时的地方,但是却不能夺取,这是天时不如地利。城墙不是不高,护河不是不深,武器不是不好,粮食不是不多,军民们却放弃防守而逃散,这是地利不如人和。所以说,制约民众不要依靠国境的疆界,巩固国防不要依靠山川的险阻,扬威天下不要依靠武器的锐利,拥有道义的人援助多,失去道义的人援助少。援助少到极点,连亲戚都反对;援助多到极点,整个天下都顺从。以得到整个天下的顺从,来攻伐连亲戚都反对的人,因此君子除非不战,战就必定取胜。” 【赏析】此章主要是说民心向背的重大作用。孟子虽然举军事的例子作比喻,其意义和重点决不限于军事斗争,由此所引出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则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激励着一切为正义而斗争的人们。
、爱人者,人常爱之,敬人者,人常敬之。
【译文】爱人的人,别人就一直爱他;尊敬人的人,别人就一直尊敬他。
【赏析】这是一段典型的劝人互爱互敬的文字,在论述中又强调了个人修养中的反躬自省。如果人人都怀有这种这种心态,并能付诸行动,许多人际之间的矛盾纠葛就会没有了,许多事情就要好办得多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就会大大提高了。
【 合作交流 】
、请思考并讨论“人和”的内涵是什么。
参考答案:人和即聚人气、顺民意、得民心。孟子认为,实行“仁政”首先要争取“民心”,统治者应以“仁爱之心”去对待民众。
、孟子精心劝导齐宣王“推恩”于民,那么能否依据孟子的论述谈一下你对“推恩”的认识? :
参考答案:“恩”即恩情,“推”就是推广,所谓“推恩”就是推广自己的恩情。按照孟子前面的论述,“推恩”的基础是国君具有“不忍之心”;“推恩”的做法就是以国君的“仁心”为起点,使其发扬、推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这两句表明“推恩”的方式是由小及大,由近及远,推己及人;而“推恩”的最终目的是团结自己的民众,进而“王天下”。
、孟子政治理论里面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你认为这种理想在当时能实现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孟子描绘了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道德高尚,既恬静又和谐,带有浪漫色彩的小农经济社会。首先这个社会的核心人物——国君有仁爱之心,且能“推恩”于百姓;其次,国家有凝聚力,有吸引力,仕者、耕者欲至,商者、行者欲来,天下“疾其君者”欲归附于之;再次,国家人民生活富足,百姓有恒产,足温饱,知孝悌,懂礼节,不仅自己的家中安乐和睦,而且所有的人充满爱心,整个社会不再有受难之人。总之,是国泰民安,天下太平。他的理想社会,与柏拉图的“理想国”一样,只能是乌托邦式的空想。在古代,尤其是在那样一个“霸道”之风盛行的社会,是没有实现的可能的。
演练·提升 【 夯基达标】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福祉.(ǐ)
撷.(é)取
罢黜.(ù)百家
老骥伏枥.(ì)
.雌.(í)雄 谲.(ú)诈
芸.(ú)芸众生 乳臭.(ù)未干 .孺.(ú)子 补给.(ǐ)
为.(è)王言乐 衣.(ī)帛食肉 .谙.(ā)习 馁.(ě)虎
纤.(ā)维植物 放辟邪侈.(ǐ)
解析:项,“谲诈”中的“谲”应读为“é”; 项,“衣帛食肉”中的“衣”应读为“ì”; 项,“纤维植物”中的“纤”应读为“ā” 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外城)
.爱人不亲,反.其仁(“反”通“返”,返回)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敬)
.俯不足以畜.妻子(养活)
解析:反,反省 答案:
、下列关于通假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句是(
)
.其横逆由.是也(“由”通“犹”,就像)
.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涂”通“途”,道路)
.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亡”通“无”,没有)
:
解析:“由”通“犹”,尚且,还 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请以.战喻
斧斤以.时入山林 .寡人之于.国也
而相泣于.中庭
.人死,则.曰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诚如是.也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解析:以:介词,相当于“用”/介词,按照;B于:介词,对于/介词,在;C则:连词,却/连词,那么;D是:代词,这样 答案:
、从词类活用看,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礼.人不答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然后从而刑.之 解析:名词用作动词;使动用法,使……牢固 答案:
、与“就之而不见所畏焉”一句中的“就”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金就.砺则利
、避祸就.福
、河海不择其细流,故能就.其深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解析:项“就”的意思是“完成,达到”,其余各项和例句中“就”的意思是“靠近”
答案:
、与“甚矣,汝之不惠”句式相同的两项是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若是其甚与? 解析:和例句都是主谓倒装 答案:
、()
,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孟子·公孙丑下》)
()
,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仁者爱人,
。爱人者,
。敬人者,
。(《孟子·离娄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
:
答案:()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有礼者敬人
人恒爱之
人恒敬之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能 力提升 】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就、随之)
.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奢侈)
.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规定)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足够) 解析:侈,放荡 答案:
、通假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亡”通“无”,没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黑白相间)
.则盍.反其本矣(“盍”通“盖”,“何不”的合音字)
:
解析:“盍”非通假字。
答案:
、下列加点词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
.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
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盖.亦反其本矣
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
.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
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解析:做;随即跟随;何不;.舒缓语气。
答案:
、下列对本段内容层次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开头至“罔民而可为也”为第一层,论无恒产导致民乱政暴,反面论证“制民之产”的必要。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奚暇治礼义哉”为第二层,古今对比论证“制民之产”的必要。
.“王欲行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为第三层,正面阐述怎样“制民之产”。
.这一段从治理百姓、巩固统治进而统一天下的角度来论证,因此,对作为统治者的齐王来说,具有极大的说服力,文末描述的一幅王道乐土图客观上也有利于百姓。
解析:不仅阐述了怎样“治民之产”,还阐述了教育百姓的内容。
答案: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译文:
解析:需注意重点词语“恒”“惟”的翻译。
答案:没有稳定的财产而有稳定的心,只有士才能做得到。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译文:
解析:需注意重点词语“是故”“事”“畜”的翻译。
答案:所以贤明的国君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要使百姓向上足以赡养父母,向下足以养活妻子孩子,收成好的年头吃饱肚子,收成不好的年头免于被饿死。
()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
译文:
解析:需注意重点词语“行”“盍”的翻译。
答案:王想要施行仁政,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
(二)拓展阅读 阅读《邹与鲁哄》,完成—题。
邹与鲁哄,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可也?” 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邹与鲁哄.,穆公问曰 (冲突)
.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 (抛弃)
.是上慢.而残下也 (怠慢、漠然)
.君无尤.焉 (罪过)
解析:尤,责备 答案:
、对“之”字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而民莫之死也②诛之,则不可胜诛③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④如之何可也⑤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⑥壮者散而之四方者⑦君之仓廪实⑧戒之戒之⑨民今而后得反之也 .①②④⑨③⑤⑦⑥⑧
.①②⑨③⑤⑦⑥④⑧ .①③⑤⑦⑥②④⑧⑨
.①⑨③⑤⑦⑥②④⑧ 解析:代词主谓间结构助词结构助词“的”动词凑足音节助词 答案:
、对下列加点词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而民莫之死.也②亲其上、死.其长矣③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 ④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 .①与②相同,③④相同
.①与②相同,③④不同 .①与②不同,③④相同
.①与②不同,③④不同 解析:①②“为……死”,③④“死亡”。
答案:
、翻译“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答:
解析:需注意重点词语“尤”“斯”“死”的翻译。
答案:您不要责怪他们吧!您如果施行仁政,这些老百姓自然就会亲近他们的长官、愿为长官牺牲了。
、“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可也?”一句中,“疾”是陈述穆公还是百姓? 答:
答案:是陈述穆公的。前后两句都是写穆公面对此事的感受;杀又不能全杀,不杀又难解心头的愤恨(疾)。恨(疾)的内容是“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语法结构上表现为动宾关系:动(疾)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
(参考译文)
邹国与鲁国交战。邹穆公问孟子:“我的官员死了三十三人,而百姓没有一个肯为长官效死的。杀了他们吧,无法杀尽;不杀吧,又恨他们看着自己的长官死难而不去救,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回答道:“饥荒年头,您的百姓年迈体弱的辗转饿死在荒山沟里,壮年人逃往四
方,都快上千人了;然而您的粮仓里粮食满满的,库房里财物足足的,官员们没有一个向您报告(这些情况),这就是对上怠慢国君,对下残害百姓啊。曾子说过:‘警惕啊警惕啊!你做出的事,后果会反加到你身上。’百姓从今以后可以反过来这样对待他们的长官了。您不要责怪他们吧!(如果)您能施行仁政,这些百姓自然就会亲近他们的长官、愿为长官牺牲了。”
生活不是等待风暴过去,而是学会在雨中翩翩起舞,不要去考虑自己能够走多快,只要知道自己在不断努力向前就行,路对了,成功就不远了。放弃了,就不该后悔。失去了,就不该回忆。放下该放下,退出那没结局的剧。我们需要一点点的眼泪去洗掉眼中的迷雾,一点点的拥抱去疗愈受伤的心,一点点的休息去继续前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一样的,处同样的位置,也是有人哭,有人笑,有人沉默。穷人缺什么:表面缺资金,本质缺野心,脑子缺观念,机会缺了解,骨子缺勇气,改变缺行动,事业缺毅力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借用别人撞的头破血流的经验作为自己的经验,世界上最愚蠢的人是非用自己撞得头破血流的经验才叫经验,不要抱着过去不放,拒绝新的观念和挑战,每个人都有退休的一天,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退休后的保障。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勿将今日之事拖到明日,学习时的苦痛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生的,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幸福或许不排名次,学习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既然连人生的一部分——学习也无法征服,还能做什么呢.
相关热词搜索: 人教 教案 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