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党员教师学四史(通用4篇)

时间:2022-01-16 10:44:43 来源:网友投稿

教师,以教育为生的职业。这个职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职业之一。按照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内,根据学校设施条件和个人职称专业,安排学生入座、发放学习资料、备课授课、批改作业、引导辅导帮助学生学习、组织听课练习,组织考试、传授科学文化,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党员教师学四史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党员教师学四史4篇

【篇一】党员教师学四史

中国“四史”

所谓四史,其实就是廿四史的前四史,即《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

《史记》

“史记”原本是各国史书的通称,司马迁的著述也正是参考战国时期各国史记所作。但后来因为《太史公书》的影响,大约在东汉时期,就已经成为此书的专名。司马迁完成《史记》后,知道该书不被当世所容,故预先将副本存之名山,流传后世。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前86年),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是中国古代的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撰写的《史记》被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因此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郑樵称:“六经之后,唯有此作”。鲁迅称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赵翼《廿二史札记》说:“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为全史,本纪以序帝王, 世家以记侯国,十表以系时事,八书以详制度,列传以志人物,然后一代君臣政事贤否得失,总汇于一编之中。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

对于司马迁的死,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使得卒年无法确定,死因也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司马迁一直到汉昭帝年间善终,有人认为司马迁完成《史记》之后,便隐居山野,不知所终,故无从查考。

《汉书》

班固继承父业,撰写了《汉书》,共一百篇,包括纪十二、表八、志十、传七十,后人析为一百二十卷,改了史记的体例,废除世家一体。班固编写《汉书》时,有人告发其“私修国史”,因而被捕入狱。他的弟弟班超向皇帝说明班固修《汉书》的目的是颂扬汉德,让后人了解中国历史,从中获取经验教训,并无毁谤朝廷之意。后来无罪开释,明帝更给了班家一些金钱,帮助史书写下去。有一天,汉明帝问班固:“卿弟安在?”班固回答说:“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

汉明帝颇赏识班固的才能,召为兰台令史(中央档案典籍管理员),秩俸为太守等级的二千石,奉诏与陈宗、伊敏、孟异等撰《世祖本纪》及诸传记,后转迁为郎,典校秘书,又撰功臣、平林、新市、公孙述等列传,共成列传、载记28篇。

《后汉书》

《后汉书》,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东汉一代的历史。今通行本共一百二十卷。本纪、列传部分为范晔撰,志未作完,范被杀。南朝梁刘昭取司马彪《续汉书》中的“八志”与之配合,北宋时将两书合刻为一书。本书在内容上“贵德义,抑势力;进处士,黜奸雄;论儒学则深美康成(郑玄)。

范晔(公元398—445年)字蔚宗,小字搏。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南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宋左光禄大夫范泰之子。曾任秘书丞、新蔡太守和尚书吏部郎。官场多磨,后因事被杀。《宋书》本传称他:“博涉经史,善为文章,能隶书,晓音律。”任宣城太守时,曾博采魏晋以来各家关于东汉史实的著作,删繁补略,撰成《后汉书》纪传九十卷(十志未及完成),为我国史学名著。北宋时,人们把晋司马彪《续汉书》八志三十卷与之合刊,成今天《后汉书》。范晔所写纪传,笔势纵放,词句绮丽凝炼,颇具骈文句法,其中一些人物形象也刻画得真切感人。名篇有《班超传》、《张衡传》、《范滂传》等。尤擅长论赞,如《皇后纪论》、《二十八将传论》、《宦者传论》皆为名篇。又于纪传中收录大量政论、辞赋、使该书兼具一代文章总集的性质。

《三国志》

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现四川省南充县)人,史学家。蜀汉亡国后,仕于西晋,少举孝廉,除著作郎,著有《三国志》,评价甚高。

陈寿少时勤学,曾拜谯周为师,研读《尚书》、《春秋》、《汉书》、《史记》等史书。后来担任蜀汉的观阁令史,因不愿曲附权宦黄皓,屡遭谴黜。

公元263年蜀汉为曹魏所亡,265年司马炎窜魏,改国号为晋。晋之司空张华十分赏识陈寿的才华,举其为孝廉,除佐著作郎,出补阳平令。

在此期间,陈寿编撰了《蜀相诸葛亮集》上奏朝廷,因此功而除著作郎,领本郡中正。陈寿之后致力于编写魏吴蜀的历史,遂成《三国志》,共六十五篇,在当时即为人称颂。

陈寿去世后,梁州大中正尚书郎范頵上书给皇帝,称赞陈寿的《三国志》一书“辞多劝诫,明乎得失,有益风化”,而请求派人采录,《三国志》因此得而流传于世。

【篇二】党员教师学四史

学四史小报

如何学“四史”

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学历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在建党10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深入学习“四史”,更加意义非凡。

第一,从文化传承角度看。

“四史”是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懈奋斗的历史,是党和人民弥足珍贵的政治财富与精神瑰宝,我们理应倍加珍惜,认真学习,用心传承。

第二,从党的执政事业看。

“四史”是党治国理政的“百科全书”,揭示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历史规律性的认识和历史必然性的把握,增强心有所信的定力和行稳致远的力量,更好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机遇与挑战。

第三,从党的建设角度看。

“四史”揭示了中国共产党自我建设的成长密码,有助于我们党汲取历史智慧,在不断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第四,从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个人成长看。

学习“四史”,有助于把握历史走向,增强政治定力,厚植爱党爱国情怀;有助于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有助于鉴往知来,提升守正创新的工作能力。

【篇三】党员教师学四史

学四史小报

“党在我心中”“改革开放”“学四史惜今时,守初心担使命”……这个暑假,松江区泗泾第三小学的学生们用一幅幅图画、小报表达了自己学习“四史”的感悟。记者了解到,为了引导广大少年儿童进一步打好爱国主义的底色,讲好“四史”故事,暑假期间,泗泾三小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了各类学“四史”活动。

图画“四史”讲述红色故事

什么是改革?什么是开放?改革开放的意义是什么?改革开放的成就有哪些?泗泾三小冯光挺同学用一张图进行了“阐述”。而叶芷优同学的《四史小报》,则详细介绍了钱学森和中国梦。而像他们这样,用图来画“四史”的同学在泗泾三小并不少。

了解“四史”才能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才能知道共产党为什么“能”,凭什么“行”,才能坚守理想信念,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泗泾三小大队辅导员翁艳介绍说,为了培养青少年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家乡的朴素情感,引导他们了解党的奋斗历程和建设成果,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不断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学校积极组织队员参加“学四史惜今时 守初心担使命”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

除了线上学习,今年暑期,泗泾三小各中队还成立了“寻访红色足迹”雏鹰假日小队,在校外辅导员的带领下,分赴红色故地,学习中国革命时期的光辉事迹。

三(6)小蜜蜂中队寻访了松江烈士陵园,认真聆听纪念馆老师的介绍,了解松江英雄志士为革命事业奋斗的感人故事;四(5)阳光中队则来到了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通过了解那段远去的战争,懂得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多么来之不易。

上海是一座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积淀,同时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国际大都市。在探访红色故地的同时,学生们还通过“行走”在上海这座红色之城、光荣之城、魅力之城中,在一个城市地标、一个普通人、一件有意义的物品中寻找每个人爱上海的独特理由。

寻访中,队员们从不同视角感受着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细品着城市发展背后无数人的默默付出。寻访结束后,大家都为生活在这样多元开放的城市感到骄傲和自豪,并在心中默默许下心愿,勤奋学习知识,做新时代好少年,为城市的未来建设贡献力量。

【篇四】党员教师学四史

教师学习“四史”心得体会


教师学习“四史”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历史机遇。我们的国家正在走向繁荣富强,我们的民族正在走向伟大复兴,我们的人民正在走向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当代中国青年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投身人民的伟大奋斗。”当代青年学生正处于我们国家最好的时代, 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高校开展“四史”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深刻认识自身的历史使命,更好地把握现在中国发展的大势,树立自己的使命意识,自觉地吧自己的志向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贯通起来,实现个人成才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机结合。

加强“四史”教育有助于解决历史教育为谁服务的价值观问题,实现和维护无产阶级和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的立足点,“四史” 教育同样以这一点立足。 加强“四史”教育有助于解决观察历史和分析历史的世界观方法论问题,也有助于解决国家 育人育才和增强学生使命担当问题。

在教学中坚持把“四史”教育同国家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坚 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增强青年学生的使命担当,力争培养出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创新能力、全球视野和引|领时代的一-流人 才。

相关热词搜索: 党员 通用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