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秦林中学 2016- -7 2017 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
C=12,
O=16,
N=14,
H=1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 1 1 个答案,每小题 2 2 分,共 0 20 分)
1.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其中正确 是
(
)
A.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氧气验满 C. 称取一定量氯化钠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答案】A 【解析】
A、用弹簧夹夹住右边导管,向长颈漏斗中倒水,液面高度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本选项正确; B、氧气验满时,带火星的木条应该放在集气瓶口,故本选项错误; C、称量一定量的氯化钠时,砝码与氯化钠的位置放反了,故本选项错误;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瓶底没有放置沙或水,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 A. 【点评】根据装置特点可以判断装置图的正误,根据操作要求可以判断操作是否符合实验室的规定. 2. 下列物质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澄清石灰水、矿泉水 B. 水银、生铁 C. 石灰石、石油 D. 氯酸钾、过氧化氢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水,属于混合物;矿泉水中含有水和溶于水的矿物质,属于混合物;
B、水银是汞的俗称,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生铁的主要成分是铁,还含有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C、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一些其它物质,属于混合物;石油中含有汽油、煤油、柴油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D、氯酸钾中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过氧化氢中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故选 B. 【点睛】判断物质属于纯净物或混合物的依据是分析物质的组成,由一种物质组成就是纯净物,由多种物质组成就是混合物. 3. 下列物质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石蜡受热熔化 B. 干冰升华 C. 石灰石粉碎 D. 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制得金刚石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石蜡受热熔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干冰升华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石灰石粉碎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因为石墨和金刚石这两种物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金刚石和石墨是两种不同的物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制得金刚石,物质的种类发生了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故选 D。
4.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B. 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白烟 C.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D. 蜡烛燃烧熄灭冒出的白烟是石蜡蒸汽凝成的石蜡小颗粒悬殊浮在空气中 【答案】C 【解析】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B、磷 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白烟,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蜡烛燃烧熄灭冒出的白烟是石蜡蒸汽凝成的石蜡小颗粒悬殊浮在空气中形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等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5. 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意义正确的是(
)
A. 2O:2 个氧元素 B. N 2 :2 个氮分子 C. Fe 2+ :一个铁离子带 2 个单位正电荷 D. +2CaO :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数,不讲个数。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O 表示两个氧原子,选项 A 错误; B、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该元素原子的个数,N 2 中的“2”表示 1 个氮分子中含有 2 个氮原子,选项 B 错误; C、Fe 2+ 中的“2”表示一个亚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选项 C 错误; D、化学式中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2CaO 中的“2”表示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选项 D 正确。
故选 D。
6. 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A. 食物腐败变质——分子发生了变化 B. 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6000L 氧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 40L 的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D. 将密封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袋内气体分子体积增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食物腐败变质,是因为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故选项解释正确. B、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C、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气体的体积减小.氧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在加压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故 6000L 氧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 40L 的钢瓶中,故选项解释正确. D、将密封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高原地区的气压较低,袋内的气体分子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 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 有 X、Y、Z 三种金属,其中 Y 能与稀硫酸反应,而 X、Z 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将 Z 浸入 X 的盐溶液中,在 Z 的表面有 X 析出。则 X、Y、Z 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X、Y、Z B. Y、Z 、X C. Y、X、Z D. Z、X、Y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Y 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而 X、Z 不能与稀硫酸反应,说明 Y 活动性最强,Z 浸入 X 的盐溶液中,Z 的表面有 X 析出,说明 Z 的活动性比 X 强,故活动性强弱顺序为:Y、Z、X,故选 B。
8. 硒被誉为“抗癌大王”.根据如图提供的硒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 x=4 B. 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78.96g C. 硒属于金属元素,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D. 硒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是 34,硒元素位于第四周期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由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 34=2+8+18+x,解得 x=6,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78.96,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硒,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34,因此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34;硒原子有四个电子层,所以硒元素位于第四周期,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D.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原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等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9. 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将其溶液加热,冷却后再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振荡.在这个过程中,液体颜色变化的顺序是 A. 紫→红→紫→无 B. 紫→红→蓝→无 C. 紫→蓝→红→无 D. 紫→红→蓝→紫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具有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使酸性消失,溶液恢复为紫色,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将石蕊的紫色吸附掉,变为无色,观察选项,故选 A。
10. 下列物质鉴别的方法错误的是 A. 区别硬水与软水—分别加入肥皂水检验,看泡沫的多少 B. 区别过氧化氢和蒸馏水—分别加入 MnO 2 ,看是否有气泡 C. 区别 N 2 和 CO 2 —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看木条是否熄灭 D. 区别真黄金与假黄金(即铜锌合金)—分别灼烧,看金属表面颜色的变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硬水和软水中分别加入肥皂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可以区分; B、过氧化氢和蒸馏水中加入 MnO 2 ,产生气泡的是过氧化氢,不产生气泡的是蒸馏水,故可以区分; C、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N 2 和 CO 2 木条都熄灭,故不能区分; D、区别真黄金与假黄金(即铜锌合金),假黄金因含铜灼烧后变黑,真黄金不变色,故能区分。
故答案选 C. 【点评】鉴别物质要借助明显的现象差异,所以平时要注意归纳对比物质的性质的差异性. 二、填空题(共 4 34 分)
11. (1)用氢、碳、氧、氮四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符号各一个。
①能支持燃烧的一种气体________ ②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的一种气体__________ ③密度最小的一种气体__________ ④含有两种元素的一种阴离子_________ (2)根据下图信息,图中所示的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生铁和钢 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O 2
(2). CO
(3). H 2
(4). OH ﹣
(5). MgF 2
(6). 含碳量不同
(7).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解析】
【分析】
【详解】(1)①氧气能支持燃烧,是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其化学式为:O 2 . ②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的一种气体是一氧化碳,其化学式为:CO. ③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其化学式为:H 2 . ④氢氧根离子是含有两种元素的一种阴离子,其化学式为:OH﹣ . (2)氟、镁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MgF 2 ; (3)生铁中的含碳量在 2%﹣﹣4.3%之间,钢的含碳量在 0.03﹣﹣2%之间.所以,生铁和钢的区别是含碳量不同;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化学方程式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以及物质的性质差异的原因. 12. 写出或完成下列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在括号内标明反应(1)(2)所属的 基本反应类型。
(1)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 (2)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 (3)目前,有一种治理废气中一氧化氮的方法,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 3 + 6NO 5N 2 + 6________。
在 ____ 上填写物质化学式,使该化学方程式正确 【答案】
(1). CO 2 +C 2CO
(2). 化合
(3). 2AgNO 3 +Cu=Cu(NO 3 ) 2 +2Ag
(4). 置换
(5). H 2 O 【解析】
【分析】
【详解】(1)碳与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 2 +C 2CO;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 (2)铜 金属活动性比银强,铜丝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 3 ═Cu(NO 3 )
2 +2Ag;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3)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物中氮、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 10、12、6,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氮、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 10、0、0,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 6 个生成物分子中含有 12 个氢原子和6 个氧原子,则每个生成物分子由 2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构成,则横线上物质的化学式为 H 2 O.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判定反应类型的能力,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特征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13. 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如图中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1)写出仪器 a 名称:____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采用 A 装置作发生装置,写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收集一瓶氧气,供“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使用,最好选择的气体收集装置是 F,理由是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可选用装置 B 或装置 C,装置 C 与装置 B 相比,装置 C 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碳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装置字母),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烷化学式为4CH ,甲烷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4CH 可以用如图中乙、丙所示的装置收集,请填写进气管的字母代号:若用图中乙装置收集,4CH 从________端通入;若用图 3-14 中丙装置收集,4CH从__________端通入。
【答案】
(1). 长颈漏斗
(2). 4 2 4 2 22KMnO K MnO +MnO +OΔ
(3). 集气瓶中可以留少量水
(4). 氧气较纯
(5). 能够控制反应速率
(6). D
(7). 3 2 2 2CaCO +2HCl=CaCl +H O+CO
(8). B
(9). B 【解析】
【分析】
【详解】(1)a 是长颈漏斗,通过长颈漏斗可以向锥形瓶中注入液体药品; (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4 2 4 2 22KMnO K MnO +MnO +OΔ ;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较纯;同时可以在集气瓶中留下适量的水,用来吸收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环境。
(3)装置 C 与装置 B 相比,装置 C 的优点是:通过注射器可以控制液体药品的流量,从而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用 D 装置收集;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 2 2 2CaCO +2HCl=CaCl +H O+CO ; (4)若用图乙装置收集,4CH 从 B 端通入;若用图丙装置收集,由于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4CH 从 B 端通入。
【点睛】用万用装置收集气体,根据密度确定气体进入集气瓶的端口。
14. 制造航空母舰使用大量合金材料(如铁合金、铜合金和钛合金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设计简单实验验证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写出主要步骤和现象即可).
. (2)钛(Ti)因其硬度大、熔点高,常温下与酸和碱都不发生反应、有很强的耐腐蚀性等优良性能而被认为是本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由钛铁矿(主要成分是 FeO 和 TiO 2 )提取金属钛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①步骤Ⅱ中,TiO 2 、炭粉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通入氯气(Cl 2 )制得 TiCl 4 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步骤Ⅲ的反应需在氩气环境中进行,理由是
.所得金属钛中含有少量的金属镁.若要除去金属钛中的少量镁,可加入的试剂是
(填试剂名称).充分反应后,再通过
(填操作名
称)、洗涤、干燥即可. 【 答 案 】( 1 )
将 光 亮 铁 钉 放 入 少 量 硫 酸 铜 的 溶 液 中 , 铁 钉 表 面 有 红 色 物 质 析 出 ;( 2 )①TiO 2 +2C+2Cl 2 TiCl 4 +2CO; ②防止钛或镁氧化;稀盐酸;过滤. 【解析】
(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铜排在了铁的后面,所以金属活动性比铁弱;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说明铁能把铜置换出来,所以铁排在了铜的前面; (2)①TiO 2 、炭粉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通入氯气(Cl 2 )制得 TiCl 4 和一种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气体含有碳和氧元素,故为一氧化碳; ②氩气化学性质稳定,能防止钛或镁氧化;镁与酸反应,钛不能与酸反应除去金属钛中的镁时,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完毕,过滤就可以除去镁,洗涤、干燥,得到纯钛金属.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悉金属活动性顺序,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知道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注意事项. 15. 一些不法分子用普通自来水“制造”某名牌“纯净水”。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鉴别。
【答案】【实验方案 1】在一洁净试管中加入适量该“纯净水”,滴入几滴肥皂水,振荡。(泡沫少,有沉淀)【实验方案 2】用一根洁净玻璃棒蘸取该“纯净水”于 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pH 小于 7)【实验方案 3】在一洁净烧杯中加入适量该“纯净水”,进行导电性实验。(导电性较强)【实验方案 4】在一洁净玻璃片上滴几滴该“纯净水”,晾干。(玻璃片上有少量固体)【实验方案 5】在一洁净烧杯中加入适量该“纯净水”,闻气味。(有消毒剂气味)【实验方案 6】在一洁净试管中加入适量该“纯净水”,滴几滴 AgNO 3 溶液。(有AgCl 白色沉淀生成)【实验方案 7】在一洁净试管中加入适量该“纯净水”,滴几滴 Ba(NO 3 ) 2 溶液。(BaSO 4有白色沉淀生成)【实验方案 8】常压下,在一洁净试管中加入适量该“纯净水”,测沸点。(沸点高于 100℃)【实验方案 9】常压下,在一洁净试管中加入适量该“纯净水”,测冰点。(冰点低于 0℃)【实验方案 10】在实验室中点燃酒精灯,在蓝色火焰上滴几滴该“纯净水”。(火焰颜色变黄)【实验方案 11】取少许样品于载玻片上,在显微镜上观察。(有细菌)【实验方案 12】取适量该“蒸馏水”于洁净试管中,小心加热。(在水温逐渐升高而没有沸腾过程中,液体中不断有气泡产生。)
【解析】
试题分析:【实验方案 1】在一洁净试管中加入适量该“纯净水”,滴入几滴肥皂水,振荡。如果出现较少泡沫,且有沉淀. 考点:实验方案设计 三、计算题(6 6 分)
16. 测知人尿中含氮量为 0.33%,试求人尿中含尿素[CO(NH 2 ) 2 ]的质量分数。请详述解答过程。
【答案】0.71% 【解析】
试题分析:
解:CO(NH 2 ) 2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14+2)x2=60 所以纯尿素 N%=28/60×100%=46.7% 而人尿中 W(N)=0.33% 所以人尿中 W[CO(NH 2 ) 2
] =033%/46.7%x100%=0.71% 答:人尿中含尿素 CO(NH 2 ) 2 的质量分数为 0.71%. 考点: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相关热词搜索: 安庆市 解析 安徽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