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儿童口腔医学,复习,考试重点,,名词解释,填空,选择,简答,论述

时间:2022-01-14 14:17:34 来源:网友投稿

 儿童口腔医学

 一、 名词解释 1. 【 【2012 、2013 】apexification 根尖诱导成形术:是指牙根未完全形成之前发生牙髓严重病变或根尖周炎症的年轻恒牙,在控制感染的基础上,用药物及手术方法保存根尖部的牙髓或使根尖周组织沉积硬组织,促使牙根继续发育和根尖形成的治疗方法。

 2. 【 【2012 】Riga-Fede 病 李- 氟氏病:专指发生于儿童舌腹的创伤性溃疡。病因:下颌乳中切牙的锐利切缘或其早萌摩擦舌系带所致。临床表现:舌系带处充血肿胀溃疡,经久不治可变为肉芽肿性溃疡。处理:调磨牙尖,拔牙。

 3. 【 【2012 】Bednar, s aphthae 贝氏口疮:由于护理不当、硬物摩擦导致婴儿上颚黏膜圆形或椭圆形左右对称溃疡或上颌翼沟处糜烂性溃疡。治疗:去除刺激因素,局部涂布消毒防腐药物。

 4. 【 【2012 、2013 】ankylosis of tooth 牙齿固连:是牙骨质与牙槽骨的直接结合,固连部位牙周膜丧失,患牙的牙合面低于邻牙正常的牙合平面,有人称之为下沉牙或低牙合牙。(submerged deciduous tooth 低位乳牙:若在乳恒牙替换静止期,局部牙槽骨和牙根间发生骨性粘连,可导致低位乳牙)。

 5. 【 【2012 、2013 】leeway space 剩余间隙:乳恒牙牙冠近远中径比较:乳尖牙<恒尖牙,上颌第一乳磨牙<上颌第一前磨牙,下颌第一乳磨牙>下颌第一前磨牙,上下颌第二乳磨牙均大于第二前磨牙,所以乳牙侧方牙群牙冠近远中径大于恒牙侧方牙群,两者的差所产生的间隙称为剩余间隙。剩余间隙上颌一侧平均 0.9mm,下颌为 1.7mm。

 6. 【 【2013 】young permanent teeth/immature permanent teeth 年轻恒牙:恒牙已萌出,但未到达牙合平面,在形态、结构上尚未完全形成和成熟的恒牙。恒牙一般在牙根形成2/3 左右时开始萌出,萌出后牙根继续发育,于萌出后 2~3 年牙根达到应有的长度,3~5 年根尖才发育完成。

 7. 【 【2013 】occlusive guidance 咬合诱导:在牙齿发育时期,引导牙齿沿咬合的正常生理位置生长发育的方法。即儿童自胎儿期,经无牙期、乳牙萌出期、乳牙列期、混合牙列期至恒牙列期的过程中,利用其自身的生长发育趋势,对一切可能影响正常咬合关系建立的因素进行干预,同时对已出现的阻碍正常咬合建立的因素进行早期治疗,以诱导正常咬合关系的建立。

 二、 填空 1. 【 【2012】

 】多生牙萌出的常见牙位:上颌前牙区,尤其是两上颌中切牙之间的 正中牙 牙。

 2. 【 【2012】

 】乳牙拔牙应注意什么:①避免损伤恒牙胚;②不必强行挖取残根;③不搔刮牙槽窝;④拔牙顺序:双侧先拔有症状的一侧;单侧先拔下颌再拔上颌。

 3. 【 【2012】

 】疱疹性口炎的病原菌:

 单纯疱疹病毒;急性假膜性念珠菌口炎/雪口的病原菌:白色念珠菌。

 4. 【 【2013 】儿童时期三个牙列阶段:乳牙列阶段;混合牙列阶段;年轻恒牙列阶段。

 5. 【 【2013 】乳牙萌出顺序:ABDCE 6. 【 【2013 】间隙保持的意义:

 ①防止邻牙向缺隙部位倾斜和对颌牙伸长; ②保持早失牙齿的近远中径和垂直间隙; ③保证继承恒牙的正常萌出。

 7. 【 【2013】

 】牙髓炎主要症状:

 自发性;阵发性痛;夜间痛;疼痛不能定位;冷热温度刺

 激加重疼痛 根尖周炎的主要症状:咬合痛;自发性 剧烈持续的跳痛

 三、 选择 1. Nance 矫治器适用于弯曲牙的原因 2. 乳牙外伤对恒牙胚的影响:①恒牙萌出异常(牙胚位置异常、萌出位置异常、迟萌);②牙冠部形成异常(釉质发育不全、白斑或黄褐色斑、牙冠形态异常);③牙根部形成异常(牙根弯曲、短根、双重牙根、牙根部分发育或全部停止;④严重的创伤甚至可以导致恒牙胚坏死,牙胚停止发育,牙齿埋伏、倒生、牙瘤样形态等。

 四、 判断 乳恒牙萌出顺序 ⒈乳牙萌出顺序:A-B-D-C-E 乳牙 下颌时间/月 上颌时间/月 牙根稳定期/岁 中切牙 6/半岁 7.5 2~4 侧切牙 10 9 2~5 第一乳磨牙 12/1 岁 14 4~7 尖牙 16 18/一岁半 3~8 第二乳磨牙 20 24/2 岁 3~8 ⒉恒牙萌出顺序:下颌:6-1-2-3-4-5-7 ;上颌:6-1-2-4-5-3-7 下颌 时间/岁 上颌 时间/岁 第一磨牙 6~7 第一磨牙 6~7 中切牙 6~7 中切牙 7~8 侧切牙 7~8 侧切牙 8~9 下尖牙 9~10 第一前磨牙 10~11 第一前磨牙 10~12 第二前磨牙 10~12 第二前磨牙 11~12 上尖牙 11~12 第二磨牙 11~13 第二磨牙 12~13

 五、 简答 1. 【 【2012 、2013】

 】

 ☆ 乳牙龋患病特点, 龋对咬合的影响。

  ⑴☆ ☆ 患病特点:

  ①患病率高,发病时间早;

  ②龋发展速度快;

  ③自觉症状不明显,易忽略;

  ④龋齿多发,龋坏范围广;

  ⑤修复性牙本质形成活跃;

  ⑥充填率低,需治疗的患牙数量大;

  ⑦充填后继发龋多。

 ☆ 龋对咬合的影响:P213

  ①影响牙弓长度和宽度,乳牙大面积龋坏还会影响牙合间高度;

 ②乳牙的牙髓根尖周组织病变,会影响乳牙牙根的正常吸收,阻止或延迟乳牙的正常替换,还会影响继承恒牙胚的发育情况及萌出方向;

  ③乳牙因龋早失,尤其是第二乳磨牙的早失,常致第一恒磨牙的关系紊乱和第二前磨牙的萌出困难或异位萌出;

  ④第一恒磨牙大面积龋坏或拔除而影响了正常牙合关系的建立;

  ⑤龋坏使儿童咀嚼功能下降,颌骨刺激不足,发育不充分。

 2. 【 【2012 、2013】

 】

 ☆ 疱疹性口炎和复发性疱疹性口炎鉴别。

 鉴别要点 疱疹性口炎 复发性口疮 年龄 好发于儿童 年龄不拘 溃疡数目 为多发,数目不等,溃疡成簇 多为单发 溃疡大小和分布 溃疡面小,约 1-2mm,不显示凹陷,成簇的溃疡融合时面积大小不等,边缘不齐,可呈多环状 溃疡稍大,表面凹陷、散在,无成簇融合的特点 黏膜 患处一片充血 溃疡四周有充血的红晕

 3. 【 【2012 、2013】

 】

 ☆乳 以乳 5 和恒 6 为例,试述如何区分乳恒牙。

 ①第二乳磨牙的牙冠较第一恒磨牙小,呈乳白色。

 ②第二乳磨牙邻面观:牙冠近颈缘明显缩窄,颈嵴突出,牙冠由颈部向牙合方聚拢,近颈部大而牙合面小。

 ③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近中颊尖、远中颊尖及远中尖的大小约相等,而下颌第一恒磨牙此三尖中,近中颊尖>远中颊尖>远中尖。

 ④上颌第二乳磨牙为三根,下颌第二乳磨牙为二根,根干短,根分叉大。

 ⑤根据上述特点,结合患者年龄、咬合关系和磨耗程度,即可与第一恒磨牙区别。

 乳恒牙的临床鉴别 ①磨耗度:由于乳牙萌出早又易磨耗,故切嵴、牙尖磨耗明显。恒牙新萌出不久,磨耗不明显,新萌出的恒切牙尚可见明显的切嵴结节。

 ②色泽:乳牙色白或青白,而恒牙微黄,更有光泽。

 ③形态:乳牙牙冠高度短,近远中径相对较大,并具有牙冠近颈 1/3 突出明显、颈部收缩等特点。

 ④大小:以同名牙相比,乳牙比恒牙小。

 ⑤排列:在完整的牙列中,可参考牙齿排列的次序加以鉴别。

 4. 【 【2013 】年轻恒牙牙髓炎与根尖周炎的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

  ①尽力保存活髓组织

  ②如不能保存全部活髓,也应保存根部活髓

  ③如不能保存根部活髓,也应保存牙齿

 5.

 【2013 】

 乳牙外伤对恒牙 的危害:

 :

  ①恒牙萌出异常:牙胚位置异常、萌出位置异常、迟萌

  ②牙冠部形成异常:釉质发育不全、白斑或黄褐色斑、牙冠形态异常

  ③牙根部形成异常:牙根弯曲、短根、双重牙根、牙根部分发育或全部发育停止)

 ④严重的创伤甚至可使恒牙胚坏死,牙齿埋伏、倒生、牙瘤样形态等。

 六、 病例分析 1. 右上第一乳磨牙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炎症破坏到 4 恒牙胚,右上第一恒磨牙深龋。诊断?依据?如何治疗?原则?

 书上重点

 一、 名词解释 1. Pediatric Dentistry 儿童口腔医学:是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和青少年为对象,研究其口腔范围内之牙、牙列、颌骨及软组织等的形态功能,诊断、治疗和预防其口腔疾病及畸形,使之形成有健全功能的咀嚼器官。

 2. 牙根稳定期:从乳牙牙根形成至牙根开始吸收这一时期,是临床上牙髓病治疗、根管治疗的最佳时期。

 (A:2-4 岁

 B:2-5 岁

 C:4-7 岁

 D:3-8 岁

 E:3-8 岁)

 3. submerged deciduous tooth

 低位乳牙:乳恒牙替换期内,活动期的组织变化为乳牙牙根和局部骨质吸收,结缔组织溶解;静止期则表现为结缔组织增殖,局部骨组织和牙骨质增殖。故存在着两种相反的组织变化。若在静止期,局部牙槽骨与牙根间发生骨性粘连,可导致低位乳牙现象。

 4. young permanent teeth/immature permanent teeth 年轻恒牙:恒牙已萌出,但未到达牙合平面,在形态、结构上尚未完全形成和成熟的恒牙。恒牙一般在牙根形成 2/3 左右时开始萌出,萌出后牙根继续发育,于萌出后 2~3 年牙根达到应有的长度,3~5 年根尖才发育完成。

 5. post eruptive maturation

 成熟现象:年轻恒牙萌出后,表现为钙、磷、氟和氯的含量增加,CO3 2- 减少,釉质的渗透性减低,有机质的含量减少,硬度和抗酸性增强,比重增加,羟磷灰石结晶增大,这些现象称为成熟现象。

 6. primate space 灵长间隙:在灵长类动物牙列中,上颌乳侧切牙与乳尖牙之间,下颌乳尖牙与第一乳磨牙之间存在间隙,萌出即有,称为灵长间隙。

 7. development space 发 发 育 间隙:随着颌骨的发育,3~6 岁乳牙列中出现的初无后有的生理间隙称为发育间隙。

 8. IIA 期 终末平面(terminal plane):上下颌第二乳磨牙远中面称为终末平面,可分为垂直型、近中型和远中型。终末平面对第一恒磨牙的萌出有诱导作用,与第一恒磨牙初期咬合关系的建立密切相关。意义:①评价乳牙列咬合关系的重要指标;②推断替牙列和年轻恒牙列第一磨牙咬合关系。

 9. IIIA 期 正中间隙:由于恒侧切牙的牙胚挤压中切牙根端,使中切牙根向近中,而冠向远中倾斜,两中切牙间常出现较大的间隙,称为正中间隙,发生率为 70%。

 10. leeway space 剩余间隙:乳恒牙牙冠近远中径比较:乳尖牙<恒尖牙,上颌第一乳磨牙<上颌第一前磨牙,下颌第一乳磨牙>下颌第一前磨牙,上下颌第二乳磨牙均大于第二前磨牙,所以乳牙侧方牙群牙冠近远中径大于恒牙侧方牙群,两者的差所产生的间隙称为剩余间隙。剩余间隙上颌一侧平均 0.9mm,下颌为 1.7mm。

 11. fusion of tooth 融合牙:是由 2 个正常牙胚的釉质或牙本质融合在一起而成。

 12. concrescence of tooth 结合牙:是 2 个或 2 个以上基本发育完成的牙齿,由于牙齿拥挤或创伤,使两个牙根靠拢,由增生的牙骨质将其结合在一起而成。

 13. germination of tooth 双生牙:是牙胚在发育期间,成釉器内陷将牙胚分开而形成的畸形牙,表现为牙冠的完全分开或不完全分开,但有一个共同牙根和根管。

 14. Turner tooth 特纳牙:在继承恒牙的牙冠形成期,乳牙的慢性根尖周感染,或是乳牙外伤影响到恒牙胚时,可能导致继承恒牙釉质发育不全。

 15. Taurodontism

 牛样牙:指牙冠长而牙根短小,牙髓腔大而长,或髓室顶至髓室底的高度大于正常,根分歧移向根尖处的牙齿,Keith(1913)认为此种牙形似有蹄类牙,故称为牛样牙。【临床表现】特征是牙体长牙根短,根分歧到牙颈部的距离大于牙合面到牙颈部的距离,髓室底的位置比正常牙齿明显移向根尖处。

 16. ankylosis of tooth

 牙齿固连:是牙骨质与牙槽骨的直接结合,固连部位牙周膜丧失,患牙的牙合面低于邻牙正常的牙合平面,又称为下沉牙或低牙合牙。患牙处于萌出停滞状态,而相邻的牙齿在萌出,周围的牙槽骨在发育,使得患牙的看面低于正常的牙合平面,因而给人以下沉的印象。

 17. 行为管理:医务人员采用合适的语言和情感交流,消除患儿恐惧、焦虑和紧张情绪,建立患儿对口腔治疗环境的适应力,提高诊疗操作中患儿对疼痛的耐受力,获得患儿和家长的信任和配合,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培养患儿良好的口腔卫生态度,此过程所使用的办法称为行为管理。

 18. 笑气吸入镇静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对经过选择的病人吸入适量浓度的笑气达到 保留清醒意识镇静抗焦虑的管理技术。

 19. early childhood caries ,ECC 低龄儿童龋:于 小于 6 岁 岁的儿童,只要在 任何一颗乳牙上出现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龋(无论是否成为龋洞)、失(因龋所致)、补牙面,即为低龄儿童龋。

 20. rampant caries 猛性龋:是指短时间内发生在多数牙位,多数牙面的急性进展型重度龋病。(突然发生、涉及牙位广泛,迅速地形成龋洞,早期波及牙髓,且常常发生在不易患龋的牙位和牙面上,如下颌前牙的唇面、近切端部)

 21. 环状龋:乳前牙唇面、邻面龋较快发展成围绕牙冠的广泛性的环形龋,呈卷脱状。多见于牙冠中 1/3 至颈 1/3 处,有时切缘残留少许正常的釉质、牙本质。

 22. 根尖诱导成形术(apexification)是指牙根未完全形成之前发生牙髓严重病变或根尖周炎症的年轻恒牙,在控制感染的基础上,用药物及手术方法保存根尖部的牙髓或使根尖周组织沉积硬组织,促使牙根继续发育和根尖形成的治疗方法。

 23. 导 咬合诱导 P213:

 :在牙齿发育时期,引导牙齿沿咬合的正常生理位置生长发育的方法。即儿童自胎儿期,经无牙期、乳牙萌出期、乳牙列期、混合牙列期至恒牙列期的过程中,利用其自身的生长发育趋势,对一切可能影响正常咬合关系建立的因素进行干预,同时对已出现的阻碍正常咬合建立的因素进行早期治疗,以诱导正常咬合关系的建立。

 24. :

 序列拔牙:指从替牙列前牙拥挤的早期开始按次序拔除提前选择好的乳牙及恒牙,首先拔除 乳尖牙(7~8 岁),其次为 第一乳磨牙(9~10 岁),最后拔除 第一前磨牙(10~12 岁)。

  二、 选择

 1. 第二恒磨牙大约在 11 岁半开始萌出,13 岁左右完全萌出。

 2. 多生牙最常见于上颌前牙区域,尤其是上颌中切牙之间的 正中牙。

 3. 畸形中央尖最多见于 下颌第二前磨牙。

 4. 先天性梅毒牙/Hutchinson tooth 的三大特征:

 半月形切牙、蕾状磨牙、耳聋和间质性角

 膜炎。

 5. 恒牙早萌多见于 下颌前磨牙,与 乳磨牙根尖周病变或 早失有关,早萌牙 松动伴釉质发育不全。

 6. 下颌传导麻醉在下颌支中央的约 内斜线约 2mm 处为刺入点,由对侧第一乳磨牙附近向刺入点刺入约 10mm 深。

 7. 乳牙龋病好发于 上颌乳切牙、下颌乳磨牙,其次是上颌乳磨牙、上颌乳尖牙,下颌乳尖牙和下颌乳切牙较少见。

 8. 表面麻醉法用于 极松动的牙齿拔出,麻醉区域要 干燥,范围要小 小,一般 2-3 分钟即可产生麻醉效果。

 9. 浸润麻醉法适用于 上颌牙齿和 下颌乳磨牙的拔出,儿童骨质较疏松,使用局部浸润麻醉效果较好。在牙龈的唇颊移行皱壁部位浸润麻醉。对于注射疼痛,可采用 慢、稳、轻的方法,简称 SGL 法(slowly,gently,lightly)。

 10. 根尖诱导成形术临床操作遵循根管治疗的操作原则,但 加强了根管消毒, 并增加了药物诱导。

 11. 牙根继续发育的类型:

  A.根尖继续发育,管腔缩小,根尖封闭

 B.根管腔无变化,根尖封闭

  C.X 线片上未见牙根继续发育,但根管内探测有明显阻力,说明根尖处有薄的钙化屏障

  D.X 线片上见在根端 1/3 处形成钙化屏障。

 12. 咬合片显示牙根影像变短,靠近 X 线源,远离恒牙胚,则该乳牙可保留。咬合片显示离 牙腭向移位并侵入恒牙胚内,腭向嵌入的牙偏离 X 线源,在 X 线片上影像被拉长。

 13. 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 LAgP 局限于 第一恒磨牙或 切牙。牙齿移位多见于 上切牙,呈扇形散开排列,此病早期菌斑、牙石量很少,但能探及深牙周袋。X 线片上可见第一恒磨牙的邻面有 垂直型骨吸收,在切牙区多见 水平型骨吸收。

  三、 填空

 1. 牙齿的发育过程包括 牙胚的发生、牙体组织的形成和出 牙齿萌出 3 个阶段。也称为 生长期、钙化期和 萌出期。

 2. 叩诊和 牙齿松动度检查对牙髓状态的判断很有意义。(检查时应仔细观察患儿眼神及表情的变化,还应注意生理性松动和病理性松动的鉴别)

 3. 根尖诱导成形术所依赖的组织:

 根尖部残留的生活牙髓、 根尖端的牙乳头、根尖周组织中的上皮根鞘。

 4. 儿童时期主要的牙龈病有 单纯性龈炎、萌出性龈炎、青春期龈炎、药物性牙龈增生、遗传性牙龈纤维瘤、急性龈乳头炎。

 5. 间隙保持器的 种类

  固定式:

 远中导板、带环丝圈式、全冠丝圈式、充填式、舌弓式、Nance 弓 弓 间隙保持器

  活动式:

 可摘式功能性保持器 6. 世界卫生组织按照残疾的性质、程度和影响把残疾分为 残损、残疾、残障三类。

  四、 简答

 1.

 乳恒牙的临床鉴别 ①磨耗度:由于乳牙萌出早又易磨耗,故切嵴、牙尖磨耗明显。恒牙新萌出不久,磨耗不明显,新萌出的恒切牙尚可见明显的切嵴结节。

 ②色泽:乳牙色白或青白,而恒牙微黄,更有光泽。

 ③形态:乳牙牙冠高度短,近远中径相对较大,并具有牙冠近颈 1/3 突出明显、颈部收缩等特点。

 ④大小:以同名牙相比,乳牙比恒牙小。

 ⑤排列:在完整的牙列中,可参考牙齿排列的次序加以鉴别。

 2.

 副根管 类型+ 意义 A:副根管连通髓室与牙周膜 B:起自髓室,伸入硬组织内,为一盲管 C:起自牙周膜,伸入硬组织内,为一盲管 D:起自髓室后又回至髓室 E:起自牙周膜又回至牙周膜 F:包埋在硬组织中的盲管

 意义:当髓室内有感染时,A 型副根管很自然能将感染波及至根分叉部的牙周组织。B 型和C 型虽为盲管,但 B 在髓底发生吸收、C 在髓底被牙钻磨损时,盲管均会成为连通髓室和根分又牙周组织的通道。

  3.

 乳牙牙髓特点:( 感觉不敏感的原因)

 )

 ①乳牙牙髓的神经纤维呈未成熟状,神经分布比恒牙稀疏。

 ②边缘神经丛少,组成腊施柯夫神经丛的神经纤维也少。

 ③成牙本质细胞层的神经纤维甚少,进入前期牙本质的神经纤维更少,故乳牙感觉上不如恒牙敏感的因素之一。

 4.

 乳牙的重要作用:

 ①有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 ②引导恒牙的萌出及恒牙列的形成 ③辅助发音 ④有利于美观及心理健康

 5.

 Nolla 分期 第 2 阶段:

 牙冠开始钙化。如果 X 片上有牙囊存在,可看到钙化的牙尖,则可判断牙胚的存在; 第 6 阶段:

 牙冠 形成,牙釉质钙化完成,进入牙根发育期,牙齿开始向颌面移动;第 8 阶段:成 牙根形成 2/3,牙齿的大部已在牙龈黏膜下,或已经穿破牙龈暴露在口腔内,即临床萌出期; 第 10 阶段:

 牙根形成 ,根尖孔缩小,表明牙齿发育近成熟,萌出潜力减低。

 6.

 IIC 期第一恒磨牙关系的建立

  ⑴垂直型和近中型

  ①替牙列:大多数第一磨牙为尖对尖/正常咬合关系。

  ②年轻恒牙期:正常的咬合关系(生理间隙/剩余间隙)。

  ⑵远中型:均为远中咬合关系。

 7.

 Hellman 咬合发育阶段:

  I—A:乳牙萌出前 C:乳牙咬合完成前

  II —A :乳牙咬合完成期 C :第一恒磨牙及恒前牙萌出开始期(前牙替换期)

  III —A :第一恒磨牙萌出完成期(恒前牙部分或全部萌出完成)B :侧方牙群替 换期 C:第二恒磨牙萌出开始期

  IV—A:第二恒磨牙萌出完成期 C:第三恒磨牙萌出开始期

 V—A:第三恒磨牙萌出完成期

 8.

 非药物行为管理常用技术

  ①言语交流法:简单易懂,善用“童语”,形象具体,自主选择

 ②逐步适应法:由外到内,由我及你(牙钻试验体会)

  ③鼓励为主法:鼓励为主,批评为辅。亲近-表扬-批评-表扬-完成诊疗。

  ④示范法

  ⑤无痛法:治疗从无痛处开始,局部麻醉。

  ⑥短时操作法:操作时间宜短不宜长,治疗牙数不宜多,操作中可采用数数。

  ⑦家长陪伴法

  ⑧观摩交流法

  ⑨环境感化法

 9.

 理想 的镇静 体征 四肢及颌面部肌肉轻度放松;上睑下垂;目光呆滞;手掌打开,温暖、微湿;音调出现轻度变化;自述舒适放松。

 10.

 儿童龋病的诊断要点

 浅龋 中龋 深龋 龋坏程度 牙釉质 牙本质浅层 牙本质深层 临床表现 无症状 可有激发痛 无自发痛 有激发痛 无自发痛 探诊 粗糙感 龋洞形成 探➕ 较深的龋洞 探➕ 温度刺激 ➕ ➕ ➕ 叩诊 ➕ ➕ ➕

 11.

 乳牙龋病患病特点

  ①患龋率高,发病时间早

  ②龋发展迅速

  ③自觉症状不明显,易忽略

  ④龋病多发,龋坏范围广

  ⑤修复性牙本质形成活跃

  ⑥充填率低,需治疗的患牙数量大

  ⑦充填后继发龋多

 12.

 乳牙易 发生继发龋 的原因是:

 (1)乳牙的矿化程度偏低,儿童喜食糖类,口腔卫生较差。

 (2)制备洞型时,儿童不合作,感染的软化牙本质未除尽。

 (3)受乳牙解剖形态的限制,在制备洞型时,不易达到预防性扩展、抗力形和固位形应有的要求,无基釉质或充填体折裂,而引起继发龋。

 (4)乳牙颈部明显收缩,成形片与木楔的使用难以达到理想的要求,影响充填体恢复牙冠的外形或成品冠的周缘难以与牙体密合。

 (5)牙龈乳头位置较高,操作时局部易因唾液、出血而污染,造成充填材料或冠粘接材料不密合。

 (6)治疗时幼儿不合作或充填后患儿不遵守医嘱,过早咀嚼硬食物影响修复体质量。

 13.

 乳牙牙髓炎特点+ 治疗方法

 特点:

 ① 早期症状不明显,疼痛史不能作为诊断金标准 ② 一旦出现自发痛,说明牙髓有广泛性的炎症,甚至牙髓坏死 ③ 临床多见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 ④ X-ray 应无病变(根分叉及根尖处),恒牙胚发育正常

 治疗方法:

 (1) 间接牙髓治疗——适应症:深龋近髓患牙,没有不可逆性牙髓炎症状或体征,X 线检查无病理性改变。

 (2) 直接盖髓术——适应症:牙髓活力正常,无任何症状或体征,备洞或外伤导致的机械性露髓,露髓孔小于 1mm。

 (3) 牙髓 切断术——适应症:乳牙深龋露髓或外伤露髓,不能进行直接盖髓者;乳牙部分冠髓的牙髓炎。( 具体临床情况:①无自发痛史,临床检查无松动、叩痛、牙龈无红肿和瘘管。②深龋去尽腐质露髓或极近髓。③X 线片无异常)

 (4) 乳牙根管治疗—— 适应症:(1)牙髓炎症涉及根髓,不宜行牙髓切断术之患牙。(2)牙髓坏死而应保留的乳牙。(3)根尖周炎症而具有保留价值的乳牙 (5) 干髓术

 14.

 乳牙根管治疗 适应症:

 (1)牙髓炎症涉及根髓,不宜行牙髓切断术之患牙。

 (2)牙髓坏死而应保留的乳牙。

 (3)根尖周炎症而具有保留价值的乳牙。

 禁忌证:

 (1)牙冠破坏严重,已无法再修复的乳牙。

 (2)髓室底穿孔。

 (3)根尖及根分叉区骨质破坏范围广,炎症已累及继承恒牙牙胚。

 (4)广泛性根内吸收或外吸收超过根长的 1/3。

 (5)下方有含牙囊肿或滤泡囊肿。

 注意事项:

  根管预备临床重点放在 使用药物进行根管冲洗和根管消毒。

  ①根管预备时勿将根管器械超出根尖孔,一般乳牙根管工作长度较 X 线片上根尖孔距离短 2mm。

  ②乳牙根管充填材料应选择可吸收的糊剂充填。

  ③不宜对乳磨牙牙龈瘘管进行深搔刮术。

  ④术前须拍摄 X 线片

 15.

 乳牙根尖周病特点 (1) 根尖周炎时可存在部分活髓 (2) 易累及根分歧区域 (3) 易引起软组织肿胀 (4) 易导致牙根吸收 (5) 牙槽骨骨质疏松,代谢活跃,对治疗反应较好

 16.

 年轻恒牙牙髓治疗原则

  ①尽力保存活髓组织

  ②如不能保存全部活髓,也应保存根部活髓

  ③如不能保存根部活髓,也应保存牙齿

 17.

 根尖诱导成形术 注意事项:

 ① 术前拍 X 光片 ② 彻底清除根管内感染物 ③ 根管工作长度的确定 ④ 掌握根充时机 牙根继续发育类型:

 A. 根尖继续发育,管腔缩小,根尖封闭 B. 根管腔无变化,根尖封闭 C. X 线片上未见牙根继续发育,但根管内探测有明显阻力,说明根尖处有薄的钙化屏障 D. X 线片上见在根端 1/3 处形成钙化屏障 根管永久充填 时机:

 1. 无临床症状:松动不明显,牙龈瘘管闭合/无龈瘘,根管内药物干燥 2.x-ray:根尖周病变愈合,牙根继续发育。

  18.

 乳牙外伤对恒牙胚的影响:

  ①恒牙萌出异常:牙胚位置异常、萌出位置异常、迟萌

  ②牙冠部形成异常:釉质发育不全、白斑或黄褐色斑、牙冠形态异常

  ③牙根部形成异常:牙根弯曲、短根、双重牙根、牙根部分发育或全部发育停止)

  ④严重的创伤甚至可使恒牙胚坏死,牙齿埋伏、倒生、牙瘤样形态等。

 19.

 乳牙外伤治疗原则:

 ① 调牙合 ② 固定 ③ 预防感染 ④ 减少刺激 ⑤ 对症处理 ⑥ 定期复查

 20.

 儿童牙龈病类型 ① 单纯性龈炎 ② 青春期龈炎 ③ 萌出性龈炎 ④ 药物性牙龈增生 ⑤ 遗传性牙龈纤维瘤 ⑥ 急性龈乳头炎

 21.

 乳牙早失的影响

  ①影响患儿的咀嚼功能;

 ②影响患儿颌面部乃至全身的生长发育;

  ③导致近远中及垂直间隙的丧失;

  ④失去乳牙对继承恒牙的引导作用,影响后续恒牙的萌出及排列。

 22.

 儿童时期间隙保持的意义:

 ①防止邻牙向缺隙部位倾斜和对颌牙伸长; ②保持早失牙齿的近远中径和垂直间隙; ③保证继承恒牙的正常萌出。

 23.

 间隙保持器的 种类及 适应症

  固定式:

 ①

 远中导板(第二乳磨牙早失,第一恒磨牙尚未萌出或萌出中)

 ②

 带环丝圈式、全冠丝圈式(单侧第一乳磨牙早失;第一恒磨牙萌出后,第二乳磨牙单侧早期丧失)

 ③ 充填式(基牙做过根管治疗者)

 ④ 舌弓式(下颌双侧多个乳磨牙早失,两侧第二乳磨牙或第一恒磨牙存在并可做基牙的病例)

 ⑤ ⑤

 Nance 弓间隙保持器

  活动式:

 可摘式功能性保持器(乳磨牙缺失两个以上者,或两侧乳磨牙缺失,或伴有前牙缺失)。

 24.

 乳前牙反合

 最佳治疗时间是 3 ~5 岁,疗程一般 3-6 个月。

 病因:⑴遗传因素;⑵先天性因素:上颌骨发育不足;⑶全身性疾病:扁桃体慢性炎症;

 ⑷后天局部因素

 ①奶瓶哺乳不 良姿势:如婴儿平卧自抱奶瓶吸奶,下颌需向前用力吮吸,易引起乳前牙反合。

 ②乳尖牙磨耗不足

 ③口腔不良习惯:咬下唇、下颌前伸习惯

 ④多数乳磨牙早失:因而被迫用前牙进行咀嚼,日久可致。

 ⑤乳磨牙邻面龋

  治疗方法:①上颌合垫活动矫治器;②下颌斜面导板;③调磨乳尖牙

 25.

 年轻恒牙拔除适应症:

  ①丧失咀嚼功能,无法以充填或冠修复等方法修复者。

  ②根尖周病变严重、骨质破坏范围大,无法愈合着。

  ③外伤牙无法保留者。

  ④因正畸需要拔除的牙。

 26.

 儿童第一恒磨牙拔除的 时机:

 第二恒磨牙移位替代法-患儿年龄宜在 8-9 岁。第二恒磨牙尚未萌出,牙冠虽已形成而牙根尚未形成,牙胚位于第一恒磨牙牙颈线以下。若第三恒磨牙无先天缺失,则不宜采用此法。

  五、 病例分析

 1. 冠折处理

  a.单纯釉质折断:视折断面积大小可不处理或将锐利边缘磨光或修复断面。

  b.釉质折断牙本质暴露:清洁断面、间接盖髓、暂封观察(定期复查牙髓活力)、修复牙冠

  c.冠折露髓

  尽可能保存活髓(①露髓孔小,外伤时间短—直接盖髓术、部分活髓切断术、活髓切断术;②露髓时间长,牙髓感染—根尖诱导成形术)最后根管治疗。

  2. 牙齿 脱位性损伤治疗总原则:

 调合-固定-避免刺激-预防感染-对症处理-定期观察-定期追踪复查牙髓活力。

  3. 牙再植术

  临床步骤:

  ①用生理盐水冲洗牙根表面的污染物,切不可搔刮根面,保护生活的牙周组织和牙乳头,把清洗干净的牙齿放在生理盐水)中。

  ②清洗牙槽窝:检查、清理、整复、缝合;不可搔刮,可用生理盐水 冲洗。

  ③把患牙放回牙槽窝,轻轻加压使其复位。

  ④对再植牙 弹性固定 2-3 周

  ⑤全身使用抗生素

  ⑥定期复查:第一个月内每周复查一次,接着半年内每月复查一次

  再植牙牙周愈合的方式:牙周膜愈合(最理想)、表面吸收愈合、牙齿固连或替代性吸收、炎性吸收。

 牙齿固连的临床表现:

 ①丧失正常生理动度;②牙齿会明显“缩短”;③过清音;④ 牙周膜间隙消失。

 影响牙再植术成功的因素:

  ①再植时间:15~30 分钟之内成功率较高。

  ②离体牙的保存:湿润 or 干燥

  ③正确的再植术操作:固定时间少于 10 天,固定超过 6 周将显著降低牙周膜愈合的发生率,用氢氧化钙类强碱性药物充填根管,可预防或减缓牙根吸收。

  ④患者的年龄和牙根发育情况:如果牙根发育不成熟,覆盖在其表面的牙周膜细胞层数多,能够更好地保护内层牙周膜细胞,使发生牙周膜愈合的可能性变大。

 儿童牙外伤的预防:

 ①患儿保护意识增强;②防护牙托的应用;③加强公共卫生宣教;④学校等公共场合应配备牙齿储存液。

 4. 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口炎

 病原菌:

 白色念珠菌

  患者:新生儿和 6 个月以内的婴儿

  临床表现:最初粘膜充血、水肿,随后出现凝乳状斑点,并逐渐扩大相互融合,形成色白微凸的片状假膜,假膜与黏膜粘连。

 患儿全身症状不明显,仅拒食与啼哭不安。

  治疗:用 用 1% ~2% 碳酸氢钠溶液轻轻擦洗患儿口腔可起到抑制念珠菌生长繁殖的作用,或局部涂布制霉菌素,5 万-10 万单位每 2-3 小时涂布一次。

 母婴同治,乳具消毒;疗程宜长,防止复发。

 ☆白念与白喉鉴别诊断 鉴别要点 白念 白喉 发病情况 多见

 少见 发病部位 唇颊舌、软腭,后期侵及咽喉 好发咽部,口腔黏膜少见 全身反应 不明显 全身中毒症状较明显 局部表现 白色乳凝状斑点或斑块 灰白色假膜 培养检查 白色念珠菌 白喉杆菌

 5. 疱疹性口炎 病因: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  多发生于 6 岁前的儿童,出生后 6 个月至 3 岁的婴幼儿更为多见  通过接触或呼吸道感染  常有疱疹患者接触史,潜伏期约 1 周  多为原发性 临床特征:

 ① 6 个月至 3 岁的婴幼儿 ② 全身前驱症状明显 ③ 口腔黏膜充血、水肿-红斑-水疱-溃疡; ④ 7-14 天可自愈(前驱期-水疱期-糜烂溃疡期-愈合期)

 ⑤ 可复发,有传染性

 ☆ 疱疹性口炎和复发性疱疹性口炎鉴别。

 鉴别要点 疱疹性口炎 复发性口疮 年龄 好发于儿童 年龄不拘 溃疡数目 为多发,数目不等,溃疡成簇 多为单发 溃疡大小和分布 溃疡面小,约 1-2mm,不显示凹陷,成簇的溃疡融合时面积大小不等,边缘不齐,可呈多环状 溃疡稍大,表面凹陷、散在,无成簇融合的特点 黏膜 患处一片充血 溃疡四周有充血的红晕

  6. 地图舌

 临床表现:好发于舌尖、舌缘和舌背前部;舌背丝状乳头剥脱成红色斑块;病损形态和部位不断改变;无明显自觉症状

 7. 创伤性溃疡

相关热词搜索: 口腔医学 名词解释 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