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7 页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
1: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提出了课程编制的若干问题,即(
)。
多项选择题 A、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B、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C、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D、采用哪些教育方法和手段去实现教育目标 E、怎样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2:“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这一说法属于(
)
单项选择题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教育万能论 D、发展主体论
3: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根本区别是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
)
判断题 对 错
4: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当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作用。(
)
判断题 对 错
5: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是(
)
单项选择题 A、教研组 B、班级 C、教师 D、学生
6:一个班集体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有(
)。
多项选择题 A、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B、明确的共同目标 C、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D、有详细的班级管理规定 E、一定的组织结构
第 2 页 共 7 页
7: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不同的传统和特点,这主要是因为教育具有(
)。
单项选择题 A、阶级性 B、生产性 C、等级性 D、相对独立性
8: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单项选择题 A、知与行的矛盾 B、外界多种良莠掺杂的教育影响之间的矛盾 C、学生的上进心与惰性之间的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
9:课程设计包括两方面:一是课程体系结构整体的编制,二是具体课程的编制。(
)
判断题 对 错
10:素质教育的重点是(
)
单项选择题 A、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B、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C、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D、发展学生的个性
11:介入教学是一种(
)。
单项选择题 A、教学方法 B、教学技能 C、学习方法 D、教学技能训练法
12:课外活动的特点是(
)。
多项选择题 A、组织上的自愿性 B、内容上的广泛性 C、活动上的自主性 D、形式上的多样性 E、方法上的趣味性
第 3 页 共 7 页
13:多元性评价要求评价主体和评价方法都应是多元的。(
)
判断题 对 错
14:下列关于复式教学叙述正确的是(
)。
单项选择题 A、复式教学就是对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在一起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B、复式教学适用于学生、教室多的情况下教学 C、复式教学课堂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或做作业同时进行 D、复式教学情景下的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学能力相对较弱
15: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
)作用。
单项选择题 A、导向和动力 B、关键 C、基础 D、物质基础
16:班级组织的结构主要包括(
)。
多项选择题 A、职权结构 B、角色结构 C、师生关系结构 D、生生关系结构 E、直线职能结构
17:制约课程的三大因素是(
)
单项选择题 A、 社会、知识和儿童 B、 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C、 政治、经济和文化 D、 知识、能力和需要
18: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经历的过程有(
)。
多项选择题 A、前制度化教育 B、制度化教育 C、义务教育 D、普及教育 E、非制度化教育
19:素质教育的核心是(
)的培养。
单项选择题
第 4 页 共 7 页 A、创新能力 B、读写能力 C、听说能力 D、交往能力
20:(
)会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结构中的比例。
单项选择题 A、人口的性别结构 B、人口的年龄结构 C、人口的文化结构 D、人口的阶级结构
21: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到的结果一致性较高,说明该测验的(
)较高。
单项选择题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22:教师的教学活动是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
判断题 对 错
23:19 世纪末,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依据学生“在做中学”的认识发展过程提出了(
)等教学过程的几个阶段。
多项选择题 A、困难 B、问题 C、假设 D、验证 E、结论
24: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判断题 对 错
25: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是(
)。
多项选择题 A、 发展性原则 B、 客观性原则 C、 系统性原则
第 5 页 共 7 页 D、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E、 教育性原则
26: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反映了德育的(
)。
单项选择题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27:评定学业成绩时,信度好,效度却往往不高的试题是(
)
单项选择题 A、问答型试题 B、论文式试题 C、主观性试题 D、客观性试题
2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
单项选择题 A、1985 年 B、1986 年 C、1987 年 D、1988 年
29:学生管理的终极目的指向(
)。
单项选择题 A、学业成功 B、升人高一级学校 C、人性完善 D、适应社会
30: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到的结果一致性较高,说明该测验的(
)较高。
单项选择题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厦
1:答案 A,B,C,E
解析 泰勒在 1949 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出了课程研制的四个基本问题,并给予了理论化的回答:(1)学校应该追求哪些教育目标;(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第 6 页 共 7 页 (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从而形成了著名的泰勒原理,建立起了经典的课程研制活动的四个基本环节:①分析课程资源,确定基本目标;②选择学习经验;③组织学习经验;④评价学习结果。
2:答案 A
解析
3:答案错误
解析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
4:答案正确
解析 略。
5:答案 B
解析
6:答案 A,B,C,E
解析 D 项仅仅公布一些管理规定,并不能表明班级成员已经融为一个集体。
7:答案 D
解析 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不同的传统和特点,主要缘于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8:答案 D
解析 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过程。学生德育形成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的水平之间的矛盾。此外,还有学生品德发展的内部矛盾。
9:答案正确
解析 略。
10:答案 C
解析
11:答案 D
解析
12:答案 A,B,C,D
解析 课外活动的特点有: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选择性、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灵活多样性、学生在课外活动组织上的自主性。
13:答案正确
解析
14:答案 C
解析
15:答案 A
解析 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导向和动力作用。
16:答案 A,B,C,D
解析 班级组织的结构主要包括职权结构、角色结构、师生关系结构、生生关系结构。
17:答案 A
解析
18:答案 A,B,E
解析 本题考查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19:答案 A
第 7 页 共 7 页
解析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20:答案 B
解析 略。
21:答案 A
解析 根据信度的定义可知。
22:答案错误
解析 在教师职业道德培养中,投身教育实践是完成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也是检验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唯一标准。
23:答案 A,B,C,D,E
解析 美国教育家杜威“在做中学”的过程中提出了教学过程的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等几个阶段。
24:答案正确
解析 (1)学校的作用在于尽可能加快人的身心发展的变化速度和实现发展目标的时间。(2)学校教育是目标明确,时间相对集中、有专人指导并进行专门训练的社会活动。(3)学校教育使个体处于一定的学习群体中,个体之间发展水平有差异,这也有助于个体的发展。
25:答案 B,C,D,E
解析 此题考查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教育科学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教育性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26:答案 B
解析 根据这句话的含义和疏导原则的定义,可知其反映的是德育的疏导原则。
27:答案 D
解析
28:答案 B
解析 1986 年 4 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义务教育法》。
29:答案 C
解析
30:答案 A
解析 见学习精要中信度的定义。
相关热词搜索: 通关 教育学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