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行业行动计划
20xx 年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 年度全国共生产聚丙烯 1,900.50 万吨,2010 年至 2017 年间,产量年均增长率为 10.98%;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7 年我国聚丙烯进口总量 317.79 万吨,进口依赖度为 14.52%,2010 年至 2017 年间,进口量年均增长率为-2.77%。
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以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支撑点,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新型产品生产和应用,积极开展产能合作,有效提高区域产业的质量和效益。
为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规划方案,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第一部分
指导路线
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紧紧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大机遇,主动适应产业发展趋势,加快优势产业发展转型升级,提升示范引领产业发展协同发展的能力,使区域产业发展在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中实现提质增效。
第二部分
发展原则
1、机制创新,部门协同。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营监管机制,强化部门协同,持续推进产业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2、因地制宜,科学发展。充分结合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条件,分地区、分类型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路线,指导推动产业现代化发展。
3、坚持创新驱动。依托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打造一批省级、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通过全面创新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部分
产业背景分析
聚丙烯市场供求状况和变动原因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 年度全国共生产聚丙烯 1,900.50 万吨,2010 年至 2017 年间,产量年均增长率为 10.98%;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7 年我国聚丙烯进口总量 317.79 万吨,进口依赖度为 14.52%,2010 年至 2017 年间,进口量年均增长率为-2.77%。
与前述聚乙烯扩能的原因相同,我国聚丙烯产能产量的增加是国家能源安全和产业政策的要求推动的。新增产能中,煤制烯烃及丙烷脱氢等新兴工艺迅速发展,产能增长尤其迅速。煤制烯烃方面,随着2012 年大唐多伦、2013 年宁波富德等装置投产,2014 年神华宁煤二期、
中煤榆林、蒲城清洁能源等装置投产,2014 年底神华榆林等 MTO 制烯烃装置投产,煤制烯烃已经成为仅次于催化裂化和蒸汽裂解的第三大丙烯来源工艺。丙烷脱氢装置方面,2013 年 10 月份,天津渤化丙烷脱氢装置投产,丙烷脱氢装置首次进入中国市场;2014 年浙江卫星、宁波海越及绍兴三锦丙烷脱氢装置相继投产,丙烷脱氢不断发展壮大;2015 年张家港东华能源丙烷脱氢装置投产,丙烷脱氢延续快速发展势头。
相对于聚乙烯,我国聚丙烯进口依赖度较低。2010 年前,我国丙烯生产相对垄断,全国总体产能不高,丙烯生产企业的下游配套装置基本上可以消耗掉上游丙烯产量,国内丙烯流通量远不能满足其他下游企业的需求,因此进口量较大。2010 年后,煤制烯烃装置陆续投产,2013 年丙烷脱氢装置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导致 2010 年至 2016 年间丙烯产能增加超过 1,000 万吨,极大地满足了快速增长的下游需求,造成进口量的负增长。目前,我国仍有处于建设中的聚丙烯装置,行业产能过剩的概率将增加。
聚丙烯消费量较大的下游产品包括拉丝、注塑和膜料,其中拉丝产品占比最大,约占 30%-40%。拉丝产品主要用来生产塑料编织物,例如粮食、化肥和水泥等的包装。近年来,由于国内基建速度减缓、建
筑用水泥袋量下降,行业利润萎缩,聚丙烯需求量增长缓慢。聚丙烯第二大下游产品是注塑产品,包括小家电、日用品、玩具、洗衣机、汽车和周转箱等,约占消费量的 20%-25%。随着电商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家电、日用品需求迅速增加;另一方面,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带动汽车、电子产品中高抗冲注塑产品需求量上升。聚丙烯膜料是第三大下游产品,其中 CPP 薄膜主要用于食品包装,其原材料主要为 CPP 专用料及部分通用料。目前 CPP 薄膜的专用料国内供应不足,仍有 50%-60%进口依赖度,市场缺口和获利空间较大,未来将会驱动我国聚丙烯行业进一步扩张。
第四部分
区域发展环境
区域地区生产总值 xx 万亿元、同比增长 xx%,区域一二三产业比重调整为 xx∶xx∶xx,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 xx%。预计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xx%。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xx 万亿元、增长 xx%,新增减税降费超 xx 亿元。促进投资较快增长、结构持续优化,固定资产投资近 xx 万亿元、增长 xx%,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工业技改投资分别增长 xx%、xx%。出台实施促进消费的 xx 项措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xx 万亿元、增长 xx%,网上零售额、快递业务量分别增长 xx%、xx%,居民消费价格上涨 xx%。全力稳外贸稳外资,外贸进出
口总额 xx 万亿元、下降 xx%,其中出口 xx 万亿元、增长 xx%;预计实际利用外资 xx 亿元、增长 xx%。推动金融业提质增效,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 xx%、xx%,金融业增加值达 xx 亿元、增长 xx%。着力增强市场活力,新登记市场主体 xx 万户、总量超 xx 万户,进入世界 xx 强企业达 xx 家。城镇新增就业 xx 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 xx%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 xx%,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xx 万元、增长 xx%。xx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做好今年工作,意义十分重大。综观国内外形势,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中美经贸摩擦等带来新的挑战。但更要看到,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拥有诸多独特优势、巨大潜力和不断迸发的创新活力,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经济总量大、韧性强,产业体系相对完备,正迎来重大历史机遇,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今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xx%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xx%;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xx%,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xx%,外贸进出口稳中提质、实现正增长;城镇新增就业 xx 万人,城镇调查
失业率和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控制在 xx%和 xx%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 xx%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xx%,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
当前时期,随着创新驱动时代加速到来,地区在大数据发展方面已经呈现先行态势,可以顺势而为抢占发展制高点;国家采取一系列稳增长措施,地区迎来承接产业转移、实现资源优化组合的历史机遇;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完善基础设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等提供了良好条件。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落实城市战略定位、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选择和根本动力。当前时期,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增强创新发展能力,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率先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机制,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
更加注重增强原始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深入实施全面创新改革,打造技术创新总部聚集地、科技成果交易核心区、全球高端创新中心及创新型人才聚集中心,更好地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
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是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选择。当前时期,要着眼提质增效,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调整三次产业内部结构,推进产业功能化、功能集聚化,发挥高端产业功能区的集聚带动作用,加快形成创新引领、技术密集、价值高端的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在更高水平上平稳健康发。
第五部分
规划目标
到 xx 年末,产业结构优化取得重大进展,产业发展壮大,现代化发展水平更高,产业融合深度发展,产业集中度显著提高,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第六部分
主要任务规划
(一)优化区域布局
统筹环境容量、资源能源、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引导调整产业布局,形成东、中、西部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产业格局。
(二)加强组织协调
完善多部门联动机制,研究制定促进产业行业去产能、供给侧改革、转型升级、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研究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及时提出解决办法,制定具体推进方案。
(三)加强区域品牌整体推介
发挥引导作用,聚集国内外优势企业,开展产品展示、专题推介会、信息发布会,维护区域品牌,积极参加对外交流、商贸及会展活动,通过专业策划,集中区域产业优势,突出区域特色,。
(四)构建创新产业链条
探索以市场需求为中心,企业为主体,协同发展的创新模式,形成一批产学研用合作平台,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使之成为区域 “孵化器”和产业“加速器”。建立各种创新主体共同参与的新型协同创新研究实体。
(五)优化发展环境
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健全公平公正的市场规则,突出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最大程度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创造公平公正的市场机会,加快要素市场体系建设。保障公平公正的市场权利,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六)加强政策引导和促进作用,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根据行业发展的需要,在相关领域制定产业政策,加强引导作用,促进整个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相关部门参加的协调机制,加强政策衔接,强化部门联动,推动产业的发展。
第七部分
实施保障
(一)做好项目建设服务
新建项目向重点区域集聚,建立项目跟踪服务制度,健全事中事后监管制度。推行全天候、多方位的一站式服务,对产业项目实行能办即办、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繁事简办。
(二)加强产业监测预警
建立健全产业信息监控、应急管理制度。研究产业预警信息发布机制,针对不同的预警级别,制订不同的应对方案,包括长期政策方向制订、短期应对策略,提高产业供应系统的应急预防与处理能力,保障产业终端需求。
(三)加强人才智力支撑
打造新型企业家培养工程升级版,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专业人才聘用和激励机制,重点引进并支持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来本地创新创业。深入推进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发展
现代职业教育,大力培育高素质劳动大军,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质量,切实为发展先进产业提供智力和人才保障。
(四)开展宣传培训
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和现代网络平台,大力开展产业宣传,提高全社会对产业的认知度。组织对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技术应用等多方面培训,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和能力水平,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组织规划设计单位开展产业规划竞赛活动。
(五)健全政策法规
加强产业政策研究制定,完善涉及产业的地方立法,优化区域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强化产业政策导向,进一步加强与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科技政策、贸易政策、文化政策的衔接,健全区域市产业政策法规体系。建立科技重大专项和科技计划产业目标评估制度,促进创新成果转移转化。
(六)扶持大企业发展,优化产业组织结构
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淘汰落后产能力度,扶持大企业发展,优化产业产品的生产力布局,在结构调整上取得实质性突破;通过整合资源和市场,推动企业重组整合,提高行业集中度和集约化程度,在产
业内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推进产业走上质量、效益、优化结构的发展之路。
(七)加快自主创新
围绕综合利用、协同处置、绿色发展等行业共性和基础性的重大问题,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专业科研设计单位和高等院校建立行业研究中心,提高行业关键技术及核心装备研发制造能力。推进商业模式创新。
(八)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
积极推进区域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全面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建立健全产业有序转移的需求发现和对接服务机制,探索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措施和创新性政策。积极推进区域创新主体市场化合作,协同实施一批技术创新工程,联合建立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和产业升级转移,合作搭建区域服务业融合创新和展示交易平台,支持企业跨行业、跨区域开展合作。
(九)加强组织领导
充分发挥企业在规划实施中的主体作用,支持高校、科研院所、行业组织等机构积极参与,在技术交流、人才培训、信息沟通、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发挥行业中介组织作用,加强行业自律,
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促进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加强舆论宣传引导,提高社会公众积极性和参与度,凝心聚力推进规划实施。
(十)扶持产业中小企业
落实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进一步减免或取消涉及小微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增加采购预算中面向小微企业的份额。健全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加快各类特色融资超市建设。
第八部分
重点示范项目
—— 重点示范项目:x xx 投资管理公司 x xx 项目
一、项目建设单位
(一)建设单位
xx 投资管理公司
(二)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坚持提升企业素质,即“企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结构进一步优化,人员素质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诚信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培育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企业员工,企业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面对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的新常态,公司在企业法人治理机构、企业文化、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着力探索,提升企业综合实力,配合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同时,公司注重履行社会责任所带来的发展机遇,积极践行“责任、人本、和谐、感恩”的核心价值观。多年来,公司一直坚持坚持以诚信经营来赢得信任。
公司将依法合规作为新形势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障,坚持合规是底线、合规高于经济利益的理念,确立了合规管理的战略定位,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合规管理责任。公司不断强化重大决策、重大事项的合规论证审查,加强合规风险防控,确保依法管理、合规经营。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和政府监管要求,重点领域合规管理不断强化,各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协同联动的大合规管理格局逐步建立,广大员工合规意识普遍增强,合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二、机遇与挑战
今后一个时期,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我国经济将保持中高速增长,我地区加快发展面临诸多有利因素。我地区在全国率先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有利于有效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加快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全面深化改革扎实推进,将为全省发展持续注入新动力;国家大力实施制造强国
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等,有利于我地区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建设扎实推进,将进一步挖掘经济增长潜力;国家加快完善基础设施网络,将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但也面临不少压力和挑战,发展不足、发展不优、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部分产业产能过剩,发展方式较为粗放,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明显,城镇化水平较低,市场主体总量不多,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扶贫攻坚任务繁重,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待提高,法治建设任务艰巨,政府治理能力和服务意识有待增强。综合判断,我地区发展虽面临不少风险挑战,但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新的增长动力加速孕育的态势没有改变,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趋利避害、主动作为,着力突破瓶颈制约、补齐发展短板,努力把地区发展推向新的更高水平。
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核心战略,实现发展动力转换。紧紧围绕知识产权、新型研发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新技术企业“四大抓手”,完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制度环境,加快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
(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优先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增强企业创新主导作用。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重点,推进科技型龙头企业和中小微创新型企业协同发展。
(二)打造创新型人才高地
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来创新创业。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将人才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
(三)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加强协同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鼓励企业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创新,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实现科技创新能力“跨越式”大发展。
(四)构建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
参与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试点省的建设,融入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完善激励和保护创新的制度体系,建成区域创新重要节点城市。
优化创新区域布局。开展学习赶超创新先进城市行动,加强区域创新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提升主城区创新驱动服务能力,发挥现代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引领作用。
(五)挖掘发展动力新空间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时期,提高创新资源利用效率,发力市场供需两端升级,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为发展动力提供新空间。
三、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xx 项目
(二)项目选址
xx 产业园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 93333.24 平方米(折合约 140.00 亩),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规划建设要求。
项目总建筑面积 136266.53 平方米。
(四)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 63450.98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51126.74万元,流动资金 12324.24 万元
(五)资金筹措
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六)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项目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 96820.67 万元,税后净利润 8623.35 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 5766.31 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 23.72%,全部投资回收期 5.82 年。
(七)进度规划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 28 个月。
—— 重点示范项目:x xxx 投资管理公司 x xx 项目
一、项目投资单位概况
(一)项目投资主体
xxx 投资管理公司
(二)项目负责人
xxx
(三)项目单位简介
公司在发展中始终坚持以创新为源动力,不断投入巨资引入先进研发设备,更新思想观念,依托优秀的人才、完善的信息、现代科技技术等优势,不断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以实现公司的永续经营和品牌发展。
公司不断推动企业品牌建设,实施品牌战略,增强品牌意识,提升品牌管理能力,实现从产品服务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公司积极申
报注册国家及本区域著名商标等,加强品牌策划与设计,丰富品牌内涵,不断提高自主品牌产品和服务市场份额。推进区域品牌建设,提高区域内企业影响力。
公司注重发挥员工民主管理、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作用,建立了工会组织,并通过明确职工代表大会各项职权、组织制度、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厂务公开的内容、程序、形式,企业民主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围绕公司战略和高质量发展,以提高全员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履职能力为核心,坚持战略导向、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持续深化教育培训改革,精准实施培训,努力实现员工成长与公司发展的良性互动。
二、项目背景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全球科技和产业变革孕育新突破,能源结构和供求关系深刻变化,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国际贸易和投资规则深度博弈,产业分工和利益格局将深度调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由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
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区域经济在新一轮竞争与合作中加快调整。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给我区发展带来新的重要机遇。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带动下,我国产业结构加速向中高端迈进,《中国制造二○二五》、“互联网+”行动计划深入实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深入推进,产业、要素和市场分工体系加速重构,面临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大契机;我国仍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阶段,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全社会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将持续增加,对能源原材料的绝对需求仍然较大,面临着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再造地区经济发展新优势的重大契机;国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内面临着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深度融入国内外产业链价值链的重大契机。
聚焦重点领域,坚持高端化、集聚化、特色化,重点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及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家用电器、安全食品加工、文化和旅游等主导产业,形成一批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基本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高效产业体系。
(一)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按照“龙头企业—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为突破口,引导人才、技术、资本、土地等资源要素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努力将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二)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落实“中国制造 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传统产业新兴化,通过技术工艺创新、信息技术融合和商业模式创新,深入实施“机器换人”行动计划、工业“强基”工程和质量品牌提升行动,支持企业瞄准国内外标杆企业推进技术改造,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
(三)提速发展现代服务业
以建设服务业集聚区为突破口,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和高端化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精细化和优质化发展、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化和集群化发展,全面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
(四)优化发展现代农业
按照服务城市、改善生态、兴业富民的要求,优化农业空间布局,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单功能的传统农业向多功能的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都市现代农业体系。
三、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xxx 投资管理公司 xx 项目
(二)项目建设地点
xx 产业园
(三)
产品及服务方案
项目主要产品为 xxx,根据市场情况,预计年产值 232084.80 万元。
(四)项目投资估算
项目预计总投资 62239.37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46713.73万元,流动资金 15525.64 万元
(五)投资效益分析
项目计划年产值收入 232084.80 万元,净利润 21361.35 万元,综合纳税 11272.73 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 19.10%,全部投资回收期6.55 年。
(六)项目建设期限和进度
项目建设期限规划 31 个月。
该项目采取分期建设,目前项目实际完成投资 41077.98 万元。
(七 )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 133333.20 平方米(折合约 200.00 亩),符合规划建设要求。项目总建筑面积 136266.53 平方米。
相关热词搜索: 聚丙烯 行动计划 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