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第一轮复习

时间:2022-01-11 20:40:49 来源:网友投稿

 全国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复习 (精选全国真题试卷+名师解析答案,建议下载保存) (绝对精品复习资料,总计 111 页,值得下载练习)

 【真题

 ·重庆 A 卷】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8—22 题。(20 分)

 笑,不苦口的良药 梁姗姗 ①医学研究证明,笑具有激活人体某些基因的功能。人们通常认为,基因是恒定不变的。但事实上很多基因常常处于休眠状态,或者没有积极地制造蛋白质,通过某种形式的刺激,可以把它们唤醒,笑就是其中一种刺激。

 ②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曾经对心脏病患者做了一次测试。研究人员首先找来20 名心脏病患者,观看半小时分别取自喜剧和悲剧的两部影片片段,两次观看的间隔时间在 8 个小时。然后,通过超声波测量患者肱① 动脉的血液流速,结果 20 人中有 14 人在看过令人痛苦的电影片段后,血流速度放缓,但在观看电影中的搞笑片段后,有 19 人血流加速。最后,对患者进行的心电图测试表明,患者观看悲剧电影时对心脏血流速度产生的影响,类似于做心算的影响;而观看喜剧电影相当于进行了一次有氧运动。

 ③人生来就会笑,但很少有人知道,人持续大笑 100 次,对心脏的血液循环和肺功能的锻炼,相当于划 10 分钟船的运动效果。只要发笑,嘴角和颧② 骨部位的肌肉便跟着运动,将嘴和两眼向上提拉。这种面部按摩,可以阻止面部线

 条下坠。每笑一声,从面部到腹部约.有 80 块肌肉参与运动,不仅具有减少皱纹的功效,还是一种有效的减肥方式。笑,不正是一种保持青春的 美容操...吗? ④不仅如此,笑还是一种最为简单而有效的健身运动。开怀大笑时,随着呼吸肌群的运动,使胸腔和支气管先后扩张,增强了换气量和血氧饱和度,有助于心脏供氧。笑作为一种有效的深呼吸运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大笑伴随着腹部肌群的起伏,又是一种极好的腹肌运动。腹肌在大笑中强烈地收缩和震荡,不仅有助于把血液挤入胸腔静脉,改善心肌供血,对胃、肠、肝、脾、胰等脏器也是一种极好的按摩。一张一弛之间,使劳累的肌肉在运动中得以放松。

 ⑤生活需要笑声,的确,每一个人都需要放缓脚步,静观周围美好的事物,凝神谛听大自然的天籁,让绷紧的脸庞舒缓,皱紧的眉宇打开,让微笑在脸上绽放,才能融解人们彼此之间的冰霜和风寒。引人发笑或是接受别人开的玩笑,这意味着你掌握了社会密码,它可以帮助你解决争端,使别人接受你的想法,从而更好地融入集体。通过微笑促进人类心理健康,在人与人之间传递愉悦与友善,增进社会和谐。

 ⑥笑虽然不用花钱买,不必向人借,却需要“投入”。常和爱笑的人相处,置身其中立马受到感染;注意搜集整理引人发笑的笑话、幽默等资料,品味其间自是忍俊不禁;只要有时间,尽可能去欣赏喜剧、相声之类让人发笑的艺术,使自己多笑几声。

 ⑦朋友,今天你微笑了吗?

 (摘选自《大众科学》,有删改)

 【注释】①肱:gōng 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也泛指胳膊。

 ②颧:huán 眼睛

 下边两腮上面突出的骨头。

 18. 为什么说“笑”是“不苦口的良药”?请结合全文说说理由。(3 分)

  19.请概括第②段对心脏病患者的测试过程,并指出所采用的说明顺序。(4 分)

 测试过程:

  说明顺序:

 20.第③段划线句除列数据外,还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请具体说说它的作用。(4分)

 21.请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5 分)

 (1)每笑一声,从面部到腹部 约.有 80 块肌肉参与运动……

 (2)笑,不正是一种保持青春的 美容操...吗?

  22.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4 分)

 A.基因不是恒定不变的,只不过常常处于休眠状态。人体基因通过某种形式的刺激,可以把它们唤醒,笑就是其中一种刺激。

 B.腹肌在大笑中强烈地收缩和震荡,犹如一张一弛的按摩,使劳累的肌肉在运动中得以放松。

 C.大笑时,随着呼吸肌群的运动,使支气管和胸腔先后扩张,增强了换气量和血氧饱和度。

 D.因为笑能融解人们彼此之间的冰霜和风寒,所以微笑就会在脸上绽放。

 (二)(20 分)18. (3 分)笑,是一种保持青春的美容操,是一种最为简单而有效

 的健身运动,通过微笑能促进人类心理健康。(每点 1 分)19.(4 分)测试过程:首先是让患者观看喜剧和悲剧的两篇制片的片段,然后用超声波测量患者肱动脉的血液流速,最后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测试(以上 3 点各 1 分);采用了时间顺序。(1 分)20. (4 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1 分),把“大笑 100 次的锻炼效果” 与“划10 分钟船的运动效果”作比较(2 分),强调了“大笑”的运动效果(1 分)。21. (5 分)(1)“约”即“大约”,说明这里的“80 块肌肉”是一个个估计的数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 分)(2)这里运用比喻(打比方),将“笑”比作“美容操“,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笑具有保持青春美丽的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3分)

 22.(4 分)B(A 以偏概全,原文“ 很多基因”C 顺序颠倒,原文“使胸腔和支气管先后扩张”D 因果倒置,原文“让微笑在脸上绽放,才能融解人们彼此之间的冰霜和风寒”)

 【真题

 ·重庆 B 卷】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8-22 题。(20 分)

 走进 C919:国产大型客机解密 王思磊 ①2015 年 11 月 2 日,国产 C919 大型客机首架机正式总装下线。C919 的命名颇具深意,“C”是 “中国商飞”英文缩写“COMAC”的第一个字母,也代表“China”,也恰好与“空中客车(Airbus)”和“波音(Boeing)”的字头构成顺序排列。第一个“9”代表“长久”,后面的“19”则代表最大载客可达 190 座。C919 承载着中国人的“大飞机”梦想。它将在首飞和通过适航测试之后,进入航线运营,填补航线上没有中国干线喷气客机的空白。

 ②科研人员除了考虑大飞机的先进性和科学性,还在努力提升飞机的经济性

 和安全性。飞机的耗油量与飞机的升阻比(升力和阻力的比值)有直接的关系,升阻比越高,飞机的气动效率越高,耗油量就越少。而飞机的升力主要来源于机翼,为了保证飞机的座级,避免“油老虎”的出现,在飞机机翼上动脑筋,便成了提高飞机气动效率的关键。

 ③C919 的机翼设计运用了这一超临界翼型 ( 1 )

 。相对于古典翼型,超临界翼型可使巡航气动效率提高 20%以上,巡航速度提高 100 多千米/小时;如果用同一厚度的标准来设计古典翼型和超临界翼型,超临界翼型的整体阻力比古典翼型要小 8%左右,而这可以减轻飞机的结构重量,增大结构空间及燃油容积。

 ④在 C919 飞机的设计上,超临界机翼与发动机、机身和吊挂之间还采用了性能更为优化的局部融合设计,这些设计进一步提高了 C919 飞机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⑤在中国武术界,有“内练一身气,外练筋骨皮”的说法。C919 大型客机的研发,也诠释了这一思想。在机体主结构上,设计人员大量使用了世界先进的第三代铝锂合金材料,这在国内尚属首次,使用铝锂合金可以实现结构减重并大大提高飞机寿命。

 ⑥如武学人才内外兼修一样,C919 也在“内功”上狠下功夫。在民用飞机产业有个形象的说法:航电系统是“大脑..”,飞控系统是“四肢”,EWIS 系统是“经络”。就像人一样,一架先进的飞机应该拥有聪敏的大脑、灵活的四肢、通畅的经络。

 ⑦C919“最强大脑”航电系统的核心——IMA,使用的是目前国际先进的高度集成数据处理和网络传输技术。这种网络化数据处理方式,较之前一对一的数据传输处理方式,是巨大的变革,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处理效率。比如说,飞行速度、高度等数据,以前要由大气数据计算机分别建立通路,传输给显示系统、发动机、

 环境控制等系统;现在,只需“把工作都交给网络”。

 这要归功于 C919 使用的目前国际先进的 ARINC664 网络集成技术。C919 在数字化和扩展潜力方面,达到了目前..民航先进机型的水平。

 ⑧C919 已顺利下线,并将于真题

 年迎来首飞,着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有能力研制大型客机的国家。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真题

 年第 1 期,有删改。)

 【注】(1)是一种高性能的跨音速翼型。

 18.阅读全文,说说 C919 国产大型客机具有哪些性能。(4 分)

 答:

  19.C919 国产大型客机的研发是怎样体现“內练一身气,外练筋骨皮”这一思想的? 答:

  20.第③段画线处除用了列数据外,还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分析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4 分)

 答:

  21.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4 分)

 (1)航电系统是“ 大脑..”,飞控系统是“四肢”,EWIS 系统是“经络”。

 答:

  (2)C919 在数字化和扩展潜力方面,达到了 目前..民航先进机型的水平。

 答:

  22.第⑤⑥⑦段先介绍飞机机体结构,再介绍飞机的航电系统。具体说说这样安排顺序的好处。(4 分)

 答:

  (二)(20 分)18. (4 分)经济性、安全性、先进性和科学性 19. (4 分)“外练筋骨皮”:C919 在机体主结构上大量使用了世界先进的第三代锂合金材料,可以实现结构臧重并大大提高飞机寿命(2 分)•。“内练——身气”:C919 航电系统的核心——IMA 采用国际先进的高度集成数据处理和网络传输技术,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处理效率(2 分)。20.

 (4 分)作比较。将超临界翼型与古典翼型进行比较,突出了超监介翼型具有减轻飞机的结构重量、增大结构空间及燃油容积的优点,进而说明了 C919 的经济性能。(说明方法 1 分,分析 3 分)21.(4 分)(1)把“航屯系统”比作“大脑: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航电系统”的重要功能和作用(2 分)。

 (2)“目前”限制时间,准确说明了 C919 在数字化和扩展潜力方面,只是达到了现在民航先进机型的水平(2 分。22. (4 分)这里是按照从外到内的順序介绍 C919,这样安排符合人的认知规律。

 【真题

 ·天津卷】

 阅读《加碘盐有必要吃吗》的节选文字,回答 6-8 题。

 加碘盐有必要吃吗 阮光锋

  ①有人说,碘盐吃多了会得甲亢,尤其是沿海地区的人经常吃海产品,所以不需要吃碘盐。这是真的吗?吃碘盐真的会导致碘超标吗?

  ②其实,就目前我们的膳食情况来看,不论是沿海居民还是内陆居民,都需要吃碘盐。

 ③碘是身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我们脖子上有个腺体叫甲状腺,它需要碘来生成甲状腺素,甲状腺素具有加快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尤其是脑发育的作用。

 如果缺碘,将会影响大脑发育,容易引发克丁病和大脖子病。

 ④碘的饮食来源主要..包括食物、加碘食盐及饮用水。含碘丰富的食物主要有海带、紫菜和海鱼等。不过,国际上公认的防治碘缺乏病的主导措施就是食盐加碘。为什么呢?调查显示,无论是在低碘还是高碘地区,海带、紫菜、海鱼等传统观念中的补碘食物对于碘的摄入量都贡献甚微。因为这些食物虽然含碘量较高,但占人类膳食的比例太小。而且海盐本身其实也不含碘的。在沿海地区,碘盐仍是当地居民重要的碘来源,不通过食盐补充的话,碘摄入量就会不足。所以,即便生活在海边,仍然需要食用含碘盐。很多人担心碘吃多了会得甲状腺疾病,这是过于担心了。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每日碘摄入量在 1000 微克以下一般是安全的。正常饮食的话,普通人的碘摄入基本不会超过这个量。

  ⑤很多人认为碘盐是中国特色,其他国家都不这样做,其实,恰恰相反。食盐加碘是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推行的预防和控制碘缺乏病的策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食盐中的碘添加量为 20-40 毫克/千克,而我国食盐的碘添加量低于这一标准,目前为 20-30 毫克/千克。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6.下面对“沿海地区的居民仍有必要吃碘盐”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6. D

 )(2 分)

  A.海盐本身其实并不含碘。

  B.海带、紫菜、海鱼等传统观念中的补碘食物,占人类膳食的比例太小。

  C.碘盐仍是沿海居民重要的碘来源,不通过食盐补充,碘摄入量就会不足。

  D.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普通人每日碘摄入量应在 1000 微克以上。

 7.对文章第⑤自然段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7.

 C

  )(2 分)

  A.列数字、打比方

 B.作比较、分类别

  C.列数字、作比较

 D.分类别、打比方 8.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8. C

 )(2 分)

  A.第①自然段针对某些人的错误认识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第④自然段加点词“主要”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C.第④自然段加点词“这”指代的是前面提到的“碘摄入量就会不足”。

  D.这篇说明文以短小的篇幅、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生活中的科学知识。

 真题

 年浙江省 【真题

 ·浙江省杭州卷】

 (二)

 精准预测天气有多难

  人们渴望预知天气变化,真正做到“未雨绸缪”,但“天有不测风云”,精准预测天气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影响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基本原因是大气运动自身具有随机性。大气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运动过程,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对此,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有个生动的比喻:“巴西丛林的蝴蝶扇动一下翅膀,可以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飓风。”这就是大家熟知的“蝴蝶效应”。在随机性的多重影响下,任何一种预测结果,都是要担风险的。人们对天气形成初始状态的观测,总是会有某些误差,而哪怕是很小的误差,也会使预测的结果大相径庭。

  各种复杂地形也会给大气运动带来影响。如青藏高原地势较高,受到太阳辐

 射后温度上升,尤其是夏天,它便成为高空大气环流的一个热力源;当气流经过时,要么从上面越过去,并被加热,要么从旁边绕流过去,从而形成天气系统比如西南涡等,这些,使得整个大气环流形势变得十分复杂。可见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也是,个爱添乱的“捣蛋鬼”。

  何况,不同的天气类型,预报准确率差异很大。像高温、寒潮、梅雨这些空间范围较大、时间尺度较长的天气,预报准确率就比较高。全国 24 小时晴雨预报和最高、最低,温度预报,能够做到“八九不离十”。但有些天气发生得突然,具有很强的局部地域性特征,例如强对流天气,也就是短时间内发生的冰雹、强降雨、强雷电、龙卷风等,预报准确率就非常低。

  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预报的难度当然就增大了。这如同玩拼图:如果只有8 个板块,儿童也能拼出来;如果是 800 块,成人可以拼出来;但如果是 8000万块,甚至更多,那“神”也都无法拼出来了。

  不过,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数值预报手段的改选,天气预报准确率正在不断提升。英国气象局正在开发一种新的计算机模型,气象人员可以利用它发布面积仅为 1 平方公里地区的天气预报。不久的将来,人们可以即时获取更小区域内精确的天气信息。届时,气象学家发布温布尔登网球赛天气预报时,将不会像现在这样,只能预报温布尔登所在的伦敦东南部的天气,而可以把精确度定在比赛场地 500 米的范围内。

 12.为什么说精准预测天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3 分)

 答:

 13.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4 分)

  (1)在随机性的多重影响下,任何一种预测结果,都是要担风险的。(“风险”

 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答:

 (2)可见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也是个爱添乱的“捣蛋鬼”。(“捣蛋鬼”在文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

 14.文中画线句写了有关温布尔登网球赛天气预报的内容,有什么作用?(3 分)

 答:

 15.下列诗句描写了不同的天气,预报这两种天气类型有难有易,请运用文中相关知识分析。(4 分)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答:

 12. 大气运动自身具有随机性;各种复杂地形会影响大气运动;对不同天气类型的预报,准确率有很大差异。13. (1)“风险”具体指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差很大,意味着预测失败。

 (2)用“捣蛋鬼”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使大气环流形势变得十分复杂。14.具体说明随着科技的发展,将来人们可以获取更小区域内精确的天气信息;使说明内容通俗易僅,更具吸引力。15. 苏轼诗句描写的是暴雨天气,因为暴雨发生得突然,具有很强的局部地域性特征,所以预测困难。赵师秀诗句描写的是梅雨天气,因为梅雨天气空间范围较大,时间尺度较长,所以预测容易。

 【真题

 ·浙江省衢州卷】

 《如何阅读一本书》译序 郝明义

  我是在 1999 年春节期间,第一次读《如何阅读一本书》,离这本书的初版(1940 年),有六十年了。

  会知道这本书,极为偶然。

  前一年,也就是 1998 年年底,我和一位译者讨论稿件之后,聊天聊到一部叫作《益智游戏》(Quiz Show)的电影。电影是真实故事,主角是 1950 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一位英姿焕发的年轻教授,查尔斯·范多伦(Charles Van Doren)。查尔斯?范多伦书香门第,父亲马克·范多伦(Mark Van Doren)不但是名教授,在美国文学史上也有其地位(《如何阅读一本书》里就提到他的一些著作)。查尔斯·范多伦由于博览群书,才气过人,就参加当年风行美国的电视益智节目,结果连续拿下十四周冠军(今天网络上还可以找到当年的题目,难度非同小可)。查尔斯?范多伦固然因而成了英雄,但是他终究不敌良知的煎熬,最后坦承主办单位提供了他一些问题的答案。电影在查尔斯?范多伦得知他被学校解聘的黯然中结束。

 那天我在聊天中得知他后来如何又蒙艾德勒(Mortimer J.Adler)收留,以及他们两人后来的故事。

 艾德勒在美国学界和出版界都是个传奇的人物。早年因为想当记者,所以辍学去报社打工,后来为了改善写作,去上大学的夜间部课程。这时他读到了一本书,改变了他的一生。这本书就是 19 世纪英国重要的思想家密尔(John Stuart Mill)的自传。艾德勒在读到密尔竟然是在五岁就读了柏拉图的书之后,不但为

 此哲学所着迷,也开始了他在大学的正式求学。(【A】不过因为他拒绝上体育课,所以没能拿到学士文凭。但是他留校任教,最后拿到了博士学位。)

 艾德勒除了任教,写过第一版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之外,还以主编过《西方世界的经典》,以及担任过 1974 年第十五版《大英百科全书》的编辑指导而闻名于世。

 查尔斯·范多伦和艾德勒一起工作后,一方面襄助艾德勒编辑《大英百科全书》,一方面把《如何阅读一本书》原来的内容大幅编辑增写,因此,今天我们读到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是由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共同领衔的。

 我因为对范多伦故事的好奇,而去买了《如何阅读一本书》。而最后满足的不只是我的好奇心,还有对阅读及出版的重新认识。

 一气读完后,有两种强烈的感觉。

 先是羞耻。我是个做出版工作的人,成日与书为伍,结果到那个春节前的两个月才知道这本书,到自己四十四岁这一年才读这本书,几乎可说无地自容。之外,也不免深感懊恼:如果在我初高中青少年时期,就能读到这本有关如何读书的书,那我会少走多少阅读的冤枉路?

 但,另一个感触则是:何其有幸。【B】在出版业工作了二十多年之后才读到这一本书,与其说是不幸,不如说是有幸。这么多年来,我在阅读的路上,思索固然很多,困惑也多,想清楚的有一些,想得模糊的更多。就如同书名《如何阅读一本书》所言,这本书帮我就读书这件事情的思索和困惑,作了许多印证和总结。如果没有经历这么多年的寻觅与颠簸,发现与失落,我读这本书的感受不会这么深刻,收获也不会这么丰富。因此不论就读者还是出版者的身份,我相信这本书都深远影响我的未来。

  因此,我必须谢谢介绍这本书给我的汪怡先生。谢谢他那天下午在来来饭店的指点。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在台湾商务印书馆工作,所以一方面决定出版这本书,一方面也决定自己动手翻译。

 但是一旦开始翻译之后,就知道实际的时间多么不够。事实上,这本书几乎全部都是朱衣翻译的。我的工作,则是把她的全部译稿再仔细校阅一遍。这样我们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琢磨,才完成了全部工作。如果读者发现翻译上的疏失(一定不免),责任由我们共同承担。

 2003 年 3 月 31 日亚马逊网络书店的排行榜上,《如何阅读一本书》排名第569 名,历久弥新,由此可见。现在,就请好好享受这顿知识的盛宴。

 (选自《如何阅读一本书》,略有删减)

 9.关于自己与《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介绍了哪些内容?请分别概括。(3 分)

 10.下列句子的内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 分)

 A.电影《益智游戏》介绍了查尔斯·范多伦博览群书,成了《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作者。

 B.译者坦言自己读完这本书后,有两种强烈的感觉:先是羞耻,之外,也不免深感懊恼。

 C.郝明义直到 1998 年底在来来饭店和汪恰先生聊天时,才知道了《如何阅读一本书》。

 D.因为这本书“几乎全部都是朱衣翻译的”,所以共同承担翻译上的责任是句客套话。

 11.结合语境,简要回答下列问题。(4 分)

 (1)画线的【A】处,括号里的内容有什么作用?(2 分)(2)画线的【B】处,“不幸”“有幸”分别指什么?(2 分)

 12.你认为这篇译序能吸引读者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吗?请结合本文简述理由。(4 分)

  9.自己如何得知这本书;自己阅读这本书的感受;自己如何翻译这本书。10. C11. (1〉补充了对艾徳勒的介绍,增加读者对他的好感以及对这本书的兴趣。(2)“不幸”是指从亊出版工作二十多年才读到这本好书,太晚.“幸运”是指有了自己的思索和困惑再读这本书,收获更多。12. 示例:我认为能。理由:译者讲述的两位作者的故亊让人觉得他们才华横溢,对他们的书很期待;译者作为出版人对这本书评价很高,让读者认为这本书很有阅读价值;译者翻译用心,这本书质量一定有保证;这本书畅销 60 年,历久弥新,足见其魅力;此文的语言风格诚恳朴实,具有感染力,让人愿意接受译者的推荐。

 真题

 年山东省 【真题

 ·山东省济南卷】

 (一)呦呦之蒿,中国神药 ①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是《诗经》中的句子。在 2015 年 10 月 5 日之前,有谁能想到,这句诗竟能和诺贝尔奖联系起来——名字来自《诗经》的中国药物学家屠呦呦,因首次提取出治疗疟疾的“神药”青蒿素,而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青蒿素之母",也因此获得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②青蒿素所对抗的疟疾是地球上最古老的、 死亡人数极高的疾病之一, 是

 一种极为可怕的瘟疫。几千年来,人们深受其害却不知如何防治。自 1878 年发现其“真凶”--疟原虫开始,全世界的科学家就发起了寻找抗疟药的“攻坚战” 。屠呦呦带领她的中草药抗疟研究小组,从古代医术《肘后备急方》中发现治疗疟疾的方法: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医术中所说的青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采用乙醚提取的方法,经过 190 次的反复试验,终于在第 191 次提取出青蒿中的有效抗疟成分—青蒿素。

 ③青蒿素是一种味苦的无色针状晶体。进入人体后,它首先作用于疟原虫的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并对核内染色质产生一定影响,让疟原虫的细胞内迅速形成自噬泡,并将细胞液不断排出虫体外,是疟原虫损失大量细胞液而死亡。正是这一治疟原理,是青蒿素当之无愧地成为疟疾的“天然克星” 。

 ④青蒿素治疗疟疾效果显著,是抵抗疟疾耐药性最好的药物。中国发现青蒿素时,美国也研制出一种抗疟新药—化学合成的甲氟喹,但疟原虫很快就适应了它,产生耐药性,临床使用后患者还出现了明显的不良反应。

 而对于青蒿素这种从中草药中提取的药物, 疟原虫对它完全没有抵抗能力。1976 年 1 月,柬埔寨爆发疟疾,因疟原虫已经产生耐药性,疫情一时难以控制。

 中国医疗队携带一批青蒿素在柬埔寨大显神威, 挽救了一大批疟疾患者的生命。

 ⑤但青蒿素也有一定的局限和不足。提取青蒿素的原料贵且稀缺,近十几年来,科学家一直在研究人工合成青蒿素,但收效甚微。国内外许多著名化学公司也进行了长达 30 多年的化学合成研究,但回报率过低,目前难以形成产业化。

 ⑥中国传统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 “神药是我国传统中医药先给世界的礼物。未来,通过不断地深入研究,传统中医药一定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更好地为人类造福。

 (作者:杨先碧 文章有删改)

 15.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中国神药”青蒿素的。

 (3 分)

 答:

  16.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3 分)

 答:

  17.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④段划线句的表达作用。

 (3 分)

 1976 年 1 月,柬埔寨爆发疟疾,因疟原虫已经产生耐药性,疫情一时难以控制。中国医疗队携带一批青蒿素在柬埔寨大显神威,挽救了一大批疟疾患者的生命。

 答:

  18.阅读第⑤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3 分)

 国内外许多著名化学公司也进行了长达 30 多年的化学合成研究,但回报率过低,目前难以形成产业化。

 答:

  15.文章主要从青蒿素的提取之困难、形态和治疟原理、治疟效果显著和局限不足等方面来描写的。16.点题,与题目呼应,为下文做铺垫,统领全文,引起下文。

 17.用举例子的方法表现了青蒿素治疟的效果显著,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更生动形象,读者更明白,增强说服力。18.人工合成青蒿素的研究回报率极低, 虽然国内很多化学公司进行了长达 30 多年的合成研究,但仍无过多进展, “目前”表现了人工合成青蒿素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真题

 ·山东省青岛卷】

 (三)现代文阅读【本题满分 10 分】

 大数据

 云气象 ①我们平时从电视、报纸、网站或手机上获取的看似简单的天气预报,其背后却有着极其庞杂的数据采集和分析作支撑。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天气预报是经过“云计算”得到的大数据产品。

 ②为了获取精确的气象预报,气象部门历来都会收集大量数据,组成超大的“数据库”。这些数据来自一个庞大的观测网络。目前,全国有 2000 多个地面站、120 多个高空探测站、6 颗在轨卫星、5 万多个自动监测站、600 多个农业检测站、300 多个雷达站等,逐日逐小时甚至逐分钟对不同地点、不同高度的各种气象要素进行监测。仅在贵州,每天就有 85 个气象站、3 万多个区域自动气象站、7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2 个探空雷达站对贵州境内的各种气象要素进行实时监测。

 ③随着预报业务的不断发展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的应用,这些数据变得更加精密,数量也持续增加,气象预报也变得越来越精确。现在,我们已经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电脑、手机、电视、网站等查询天气预报,其精度甚至可以精确到一公..里.、一小时...以内。

 ④早晨起床后穿薄的还是厚的衣服?要不要进行晨练?长假期间是否要外出旅游?旅游时需要带哪些随身物品……如何选择,天气预报会为你提供有效参考。

 ⑤随着各行各业对气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气象部门还需要针对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群体制作相应的气象产品,包括面向社会群体的公众气象服务,面向水利、电力、交通、农业以及其他部门或企业的专业专项服务,以及针

 对干旱、暴雨、森林火险、雷电等灾害性天气的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服务等。

 ⑥比如说能源,可以通过分析电力负荷历史加上气象数据进行用电量估算;农业方面,通过某一地的农耕历史与相关气候信息,就可以指导农户进行农作物种养殖结构调整;还有交通,航班准点率历史加上机场历史天气特征,就可以得到航班延误预测……这些日益丰富的气象产品构成了气象大数据的重要部分,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便捷。

 ⑦当气象邂逅大数据,气象大数据将大有作为,它必将更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为人们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

 16.第②自然段主要运用了

 和

 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4 分)

 17.阅读第④⑤⑥自然段,你认为下面这句话放在其中哪个自然段的开头合适?为什么?(3 分)

 更精细、更准确、更长时效的天气预报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变得更加便捷。

 18.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 分)

 现在,我们已经可以 随时随地....通过电脑、手机、电视、网站等查询天气预报,其精度甚至可以精确到 一公里...、 一小时...以内。

  【真题

 ·山东省菏泽卷】

 【真题

 ·山东省淄博卷】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1-14 题。(12 分)

 小满

 ①小满节气,在每年 5 月 20 日至 22 日之间,24 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今年小满交节时刻为 5 月 20 日 22 时 36 分。

  ②寒来暑往是气候,鸟语花香是物候。小满是一个表征物候的节气。其关注点不在气,而在物。古书称“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北方冬小麦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叫“小满”。小满是最“接地气”的节气。

  ③农谚有“小满小满,麦粒渐满”的说法。此时,小麦度过一冬的休眠期后,经过返青拔节,抽穗开花,亟需薰风暖熟,虽然仍是一片青绿,但有着一股蓄势待发的劲头。麦穗已经抽齐,麦粒鼓着腮帮一般,泛出一层透明的绿色。等到这晶莹的嫩绿变为黄绿,麦子也即将成熟了。农谚又云“小满未满,还有危险”。小麦成长的最后阶段灌浆期十分关键,籽粒才刚刚盈实,若碰到灾难天气或病虫害,麦粒未经过充分的乳熟期,小麦的品质便会大打折扣。

  ④在南方地区,小满还有“小满小满,江河渐满”的说法,反映了这时南方降雨增多的气候特点。确实,从小满开始,全国各地渐次进入夏季,雨量越来越大,江河的水位也逐渐上涨。

  ⑤此时,南方的早稻早已抽穗,农人除了给早稻增肥,还要忙着栽插中稻。“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农人们将培育好的秧苗按间隔,齐整地栽插在地里。若是高度机械化的地区,就采取机器种植了。但最重要的,是“水”。若小满雨水不丰,稻田田坎干裂,就无法栽插水稻:若雨水过丰,栽插好的稻苗便经不住大雨的袭击,秧苗轻则东倒西歪,重则被雨滴打伤。南方的小满节气,充满了对水的期许。

  ⑥小满,是麦子的秋,是水稻的夏。

 ⑦按中国传统科学理论,四月小满即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节,也是最潮湿闷热的时节。这时万物生长最为繁茂,人体的新陈代谢也最旺盛。正因为如此,人体在小满时消耗的营养物质最多,所以需要及时补充,才能使身体、五脏六腑不至于有所伤耗。这时,可以多吃一些清热、暖胃、温补的食品。因为空气潮湿,小满节气也是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的高发期,人们要预防湿邪入侵,多吃一些有化湿通淤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等,忌食辛辣甘肥、生湿助湿的食物。

 11.本文围绕“小满”这一节气,说明了哪些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3 分)

 答:

  12.文章多次引用农谚进行说明,请概括说说这样写的作用。(2 分)

 答:

  13.科学性是说明文的生命。请结合下面语句中的加点词语做简要分析。(4 分)

  (1)今年小满交节时刻为 5.月. 20 ..日. 22 ..时. 36 ..分.。

  (2)从小满开始,全国各地 渐次..进入夏季,雨量越来越大,江河的水位也逐渐上涨。

 答:

  14.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请从你知道的节气中任选—个加以介绍。(3 分)

 答:

  【分析】文章采用逻辑顺序,第①段引出说明对象,第②﹣⑤段说明小满节气的含义和农作物生长的特点,第⑥﹣⑦段说明小满节气的气候特点和人们饮食注意事项。【解答】(1)考查概括说明内容。第②﹣⑤段说明小满节气的含义和农作

 物生长的特点,第⑥﹣⑦段说明小满节气的气候特点和人们饮食注意事项。(2)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作引用等。

 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必须要结合文段的内容的来分析说明方法,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者文段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分析作用即可。用作引用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小满这一节气的含义和农作物生长的特点,生动形象,有说服力.(3)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答题格式:①说明词语的意思,②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③xx 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4)开放性题。解答此题只要从二十四节气(除了小满)中选择一个说明其含义即可。

 答案:(1)①小满的时间;②小满的含义;③小满时农作物的生长特点;④小满时的气候特点;⑤人们饮食的注意事项。(2)多处引用农谚说明了小满节气的含义和农作物生长的特点,生动形象,有说服力.(3)①准确说明了今年小满节气到来的时间.②“渐次”意思是逐渐,从小满开始,全国各地逐渐进入夏季,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4)①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 108 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 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 4 月 5 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2006 年 5 月 20 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②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 9 个节气,更是干支历午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每年6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75°时.芒

 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中国古代将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点评】说明文赏析词语的表达作用,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答题格式:①说明词语的意思,②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③xx 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真题

 ·山东省东营卷】

 (四)(14 分)

 远离自然,才能保护自然 (美)利努斯·布罗姆奎斯特等

  ①对于这位只肯让我们称她为贝尔纳黛特的村民而言,生活就是一场无休止的战斗。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维龙加国家公园旁,有几小块种植着玉米、小米和红薯的田地,贝尔纳黛特和她的邻居们,就是靠这些田地勉强维持着自己与子女的生活。她在去年告诉我们说,从国家公园内走失的狒狒和大象为了觅食,不断侵袭她的红薯地。农民的极度贫困也为自然环境带来了恶劣影响。世界上仅存的不到 900 只山地大猩猩中,有大半数都以维龙加国家公园为家,这里也生存着一些濒临灭绝的大象和羚羊。公园内的森林,正在承受着来自木炭贸易的压力,2007年,当地的木炭黑帮杀害了公园内的 7 头大猩猩,以此报复公园对非法砍伐的打击行动。近年来,维龙加国家公园内的 300 只大象中,先后有 250 只遭到了偷猎者的猎杀,这可能也得到了当地那些不堪园内动物之扰的居民的默许。

  ②过去几百年里人类不断增长的财富,在整体上,都对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但是在自然保护的最前线,人们与原始森林、生物多样性热点以及濒危生物亲密共处的地方,对环境造成巨大破坏的,却往往是极度的贫困。

 ③而生产力的提高,或许可以掌握 21 世纪自然保护的关键,就像日本的呜村茂治农场所展示的那样。嶋村在一处原为索尼芯片工厂的地方,监管着一座面积 2.5 万平方英尺的农场。所有作物都在室内环境中安全地生长。他将水、肥料和 17,500 盏 LED 照明设备结合在一起,每天可收获多达 1 万棵生菜——是普通农场每平方英尺产量的 100 倍还多,而用水量仅有普通农场的 10%,生产的垃圾也仅有普通农场的 20%。人类占用了全世界约半数的无冰陆地表面,大部分都用于生产食物。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世界人口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很可能会在今后几十年里达到顶峰并开始衰减。

  ④这种现象就叫做解耦,将人类的贫困同自然环境遭到破坏而恶化分离开来,忽略它们之间的联系,阻止人与自然环境恶性关系的循环,并采取措施解决人类需求这个主导性问题。而这就意味着人们可以在提高自身生活水平的同时,减轻对环境的破坏。人类对食物、资源和能源的需求在不断升级,在这种情况保护残存野生环境,将需要加速解耦。就目前看,人类应该而且能够做的是,加快城市化步伐,并运用科学技术加强现代集约化农业建设。这个想法或许听上去有悖常理,但是,在一些国家,特别是那些发达国家里,人们对土地的大部分破坏活动,均已开始趋缓,甚至有所减少。举个例子,由于生产力和生产效能的提高,现在人均需要的耕地面积,只相当于 50 年前的一半。于是,在美国和欧洲的大部分地方,边边角角的耕地均在逐渐恢复成森林。

  ⑤社会变迁将会进一步扩大这些趋势。目前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人口都居住在城市里,到本世纪中叶,该比例将达到 70%。随着农村人口不断迁入城市,出生率将会出现急剧下降。因此许多人口统计学家认为,在 2100 年之前全世界人口就会达到峰值并开始下降。农村人口的外流,也会带动其他可相互促进的方面

 提高效率,从而同时促进了经济与资源生产力的增长。

  ⑥对于 21 世纪的自然保护工作来说,意义应该十分明确了。国家公园和保护区仍然是解决措施之一。但是,若不解决这个供需等式的需求端,真正的栖息地保护即便有实现的可能,也会相当困难。要在这方面取得成功,就需要用人类技术取代自然资源,开发和加入现代能源,这样做已是势在必行。可以期待,野生动植物会从“万劫不复”的处境中幸免于难。同时,大家都很清楚,人类对自然的索取甚或掠夺是“竭泽而渔”“杀鸡取蛋”式的,也是毁灭式的,65%以上的自然资源、能源是非再生的,如果不能通过科学技术创造资源和能源,必然会有走到“山穷水尽”末路的那一天。当今世界有 20 亿人口依然依赖着木柴和牲畜粪便等固体燃料。让所有人都改用便宜、清洁而且充足的能源技术,是在不伤害环境的前提下,改善人们生活的关键所在。

  ⑦什么工具可以减少我们的环境足迹,已经显而易见。要抓住这些机会,就需要环保主义者将重点放在基础设施与技术政策上,这些在以往并不在他们的关注范围之内。若不实现加速解耦,保护区就无法抵抗人类对食物与能源不断增长的需求,而维龙加国家公园里的大象和猩猩们也将面临厄运。

 17.依据选文,简要解释什么是“解耦”。(3 分)

 答:

 18.第⑥段作者为什么说“用人类技术取代自然资源,开发和加入现代能源”“势在必行”?(4 分)

 答:

 19.联系全文,简要说明文中画线部分所表明的观点的推演过程。(4 分)

 答:

 20.举例说明本文运用的一种主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 分)

 答:

 17. 答案:解耦即将两种或以上相互作用影响的事物分离开来,忽略它们之间的联系,阻止其恶性关系的循环,并采取措施解决主导性问题。评分:意思对即可,共 3 分。若答选文中“将人类的贫困同自然环境遭到破坏而恶化分离开来……并采取措施解决人类需求这个主导性问题”得 2 分。

 18.答案:一方面野生动动物会从“万劫不复”的处境中幸免于难;另一方面可减轻或终止人类对自然资源、能源的索取、掠夺,避免人类因此走到“山穷水尽”的末路。评分:每个方面各 2 分,共 4 分。意思对即可• 19. 答案: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和农民的极度贫困导致自然环境被严重破坏;而要解决这个问 题,就要进行解耦:用人类技术替代自然资源是解耦的根本途径之上;因此让所有人都改用便宜、清洁而且充足的能源技术,是在不伤害环境的前提下,改善人们生活的关键所在。

 评分:每个要点 1 分,共 4 分。内容全面、正确,推演过程合乎逻辑,内容有心缺漏,推演过程不够严密,可酌判 2—1 分;内容不当判 0 分。

 20. 答案:示例一:举例子,如第①段说明极度贫困对坏境造成巨大破坏的观点时,举出维龙加同家公园内大猩猩和大象遭到猎杀的书例,确凿典型,令人信服。示例二:列数字,第③段在说明什么是解耦现象时,列举出嶋村茂治农场在能耗、产能方面的数字.说明通过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以实现解耦的巨大优势,具体准确,说服力强。

 评分:举例、方法、作用各占 1 分,共 3 分。举出例句分析或概括说明均可。只举例不得分。其它答案符合题意亦可。

 【真题

 ·山东省济宁卷】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 14—16 题。(10 分)

 鱼类也有感情和意识 黄岚

 郭原毓

  ①一直以来,判断动物是否具备人类所拥有的情感时,要看它们能否通过“情感发烧”考验。当鸟类、哺乳动物和某些蜥蜴类物种被放入新环境中时,它们的体温会在短时间里升高 1℃~2℃,这是真正的“发烧”,就好像它们在对新环境感染作出回应。这种发烧与生物的情绪变化相关联,原理是受到外部刺激,在此过程中产生了行为和生理上的变化。

  ②一些科学家认为,这种“情感发烧”现象仅出现在拥有复杂结构大脑的动物中,此前的研究表明,蟾蜍和鱼不能做出类似反应。而英国斯特林大学的实验给予了鱼类更多选择,得出的结果与传统认知完全相反。研究人员将 72 条斑马鱼分为两个对照组,第一组斑马鱼没有生存环境的变化,第二组斑马鱼被单独放在一个小网中,网置于水箱内 27℃水温的小格子内——事实上,斑马鱼喜欢 28℃的水温。15 分钟后,研究人员释放了网中的斑马鱼,使它们可以在水箱内的其他 5 个格子内自由游动,这 5 个格子的温度分别从 18℃到 35℃不等。

  ③结果他们发现,和对照组斑马鱼相比,这些鱼类会花更长时间待在温度更高的水槽里。而且,在此过程中它们的体温会升高 2℃~4℃,这表明它们也存在“情感发烧”。研究人员表示,此项研究结束了一直以来关于鱼类能不能意识到环境变化的关键争论,鱼类也具有情感。

  ④然而这一结论发表后,招致了很多反对的声音,科学家们依据不同的判断标准来下结论:认为鱼类没有此能力的科学家指出,鱼类的大脑较小且简单,缺

 少哺乳动物大脑中负责协调高层次信息处理的大脑皮质。他们认为,鱼类几乎没有学习和记忆能力,只有非常简单的行为技能。根据这一观点,鱼类对新环境变化的“发烧”反应只是一种条件反射。

  ⑤也有许多科学家反对上述观点,他们从另外的角度论证鱼类可能拥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和意识能力,并列举了一系列论据:虽然鱼类的大脑与哺乳动物的大脑在组织上不尽相同,但是在一些结构上,鱼类大脑也与哺乳动物大脑拥有相同的进化起源,比如负责情感行为的杏仁核和支撑学习能力的海马体。英国斯特林大学的后续试验也证明,如果这些区域受损,鱼类和哺乳动物会出现类似的行为反应。

  ⑥此外,还有一些科学家研究发现,鱼类明显具备学习能力。他们据此认为,这种学习能力能够支撑鱼类的一系列复杂行为。许多种鱼类通过记住意境地图,能够完成极其复杂的导航行为,比如大马哈鱼每年溯游而上的产卵行为;有些鱼类懂得观察和记住潜在对手以往的战斗过程,来掌握战争的主动权;一些鱼类甚至懂得制造和使用工具,比如它们懂得使用砧骨来撬开软体动物的甲壳。

 ⑦英国斯特林大学研究团队还发现,鱼类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会对有毒刺激物作出反应,当它们接触到有毒刺激物时,体温同样会随之增高。这种行为是心理状态的转变。用于识别意识存在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所谓的“应激性体温过高”或“精神性发热”, 这是一种与人体感染导致的发烧类似的身体反应,此前一般认为鱼类没有这一特征。当然,这个试验只针对某些表现出“精神性发热”现象的鱼类,它们并不能够证明所有鱼类都具有意识。但是,这一事实也意味着,那些认为鱼类没有感情的人们以后不能...

相关热词搜索: 说明文 中考 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