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2017 年 7 月以来,国际油价开启了断崖式跳水行情,一度下跌至 43.83 美元/桶,这让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蒙上了阴霾。这是因为,油价下跌会
①降低传统能源汽车的使用成本
②相对拉低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
③增加污染排放,破坏生态环境
④增加汽车销量,优化产业结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下图中 M、N 曲线分别代表两类商品,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推断出的正确结论是
A.M、N 都是生活必需品
B.M、N 都是高档耐用品
C.M 是高档耐用品,N 是生活必需品
D.N 是高档耐用品,M 是生活必需品
3.一种商品价格的涨跌会带来该商品及其相关商品需求量的变化。结合图示,不考虑其他条件,下列说法符合下图的是:
①直线 AC 可表示大米价格变动与其需求量的关系
②直线 AB 可表示汽车价格变动与其需求量的关系
③直线 AC 可表示汽车价格变动和汽油需求量的关系
④直线 CD可表示牛肉价格变动和猪肉需求量的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价格变化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根据这一经济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高档轿车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小
B.食盐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大
C.品牌服饰价格大幅度下降会带来需求量迅速增加
D.家庭煤气价格上升会使煤气需求量大幅度减少
5.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能够引起新能汽车需求曲线由 D1 向 D2 变化的因素是
①部分汽车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增产扩能
②国家出台新能汽车补贴政策
③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国内汽油价格上涨
④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A.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6.甲商品是 M 国进口商品,乙商品是 M 国本土商品,且二者之间存在替代关系。2018 年 7月 6 日起,M 国将甲商品的关税由 10%提高到 25%。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举措带来的影响的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A.甲商品价格不变一甲商品需求减少一乙商品需求增加
B.甲商品价格上涨一乙商品价格下跌一乙商品需求增加
C.甲商品价格不变一乙商品价格下跌一乙商品需求增加
D.甲商品价格上涨一甲商品需求减少一乙商品需求增加
7.随着科技进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某商品的需求曲线出现了从如图到如图的变化。对这一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①该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可能增加
②该商品由高档耐用品变为生活必需品
③该商品的互补品需求量可能增加
④该商品由生活必需品变为高档耐用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非洲猪瘟对人不致病,不是人畜共患病。但猪感染后,发病率和病死率可高达 100%。某地发现出
现非洲猪瘟的疫情后,相关部门禁止生猪和猪肉的调入和调出,这对相关肉类的影响可能有
①牛肉的价格可能会上涨
②鸡肉的需求量可能会增加
③羊肉的价格可能会下跌
④大白菜的价格会上涨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9.假如你家中有 10 万元,家人商量买汽车还是买股票。下列那种情况下,你建议买汽车而不买股票。(
)
A.政府减收燃油附加税,股票发行企业效益较好
B.政府增收燃油附加税,股票发行企业效益较差
C.汽油价格下降,购置税减半,股市风险大
D.汽油价格攀升,购置税增加,股市风险小
10.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期间,我国实施收费公路的 7 座以下(含 7 座)小型客车免收通行费政策。这一优惠政策会使(
)
①乘坐大巴出行的人数相对增多 ②自驾游的人数相对增多
③加油等汽车服务工作量相对增加 ④小型客车的售价会有所降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某商品的价格与需求的关系由 M 曲线变化为 N曲线(如图),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推断出的正确结论是()
①该商品由高档耐用品转变为生活必需品
②该商品的需求弹性在逐渐变大
③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④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2.下列几组商品中具有互补关系的是
①羽毛球和羽毛球拍
②自行车和电动车
③电动车和电瓶
④米粉和面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假定当 A 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下降 10%时,A 商品需求变动量为 20 单位;当 A 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 10%时,A 商品需求变动量为 30 单位。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 A 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下降 10%、替代品价格下降 10%同时出现时,那么,A 商品的需求数量( )
A.增加 50 单位 B.减少 50 单位
C.减少 10 单位 D.增加 10 单位
14.VR(虚拟现实)是指借助计算机及最新传感技术创造的一种崭新的人机交互手段,其核心是建模与仿真。随着 VR 设备用户量大面积上升,大量资本看好 VR 内容(影视、游戏等)市场而大量投资。大量投资进入 VR 内容领域的依据是
①作为互补商品,VR 设备销售量增加会带动 VR 内容需求增多
②作为消费升级形成的新需求,VR 内容消费会决定 VR 产业的发展
③作为享受资料,VR 内容消费将取代发展资料的消费
④作为新的消费热点,VR 内容生产能为投资者带来丰厚利润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15.下图分别是甲、乙两种不同商品价格下降过程中出现的需求变化曲线。据此可知(
)
①甲可能是高档耐用品,乙可能是生活必需品
②甲可能是生活必需品,乙可能是高档耐用品
③甲乙商品的降价会增加其互为替代品的销售
④甲乙商品的降价会增加其互补商品的销售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6.假定猪肉价格上升 10%时,鸡蛋的需求量变动 20 单位;西红柿的价格下降 10%时,鸡蛋的需求量变动 10 单位。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猪肉价格上升 10%、西红柿的价格下降10%同时出现时,那鸡蛋的需求数量
A.减少 30 单位
B.增加 30 单位
C.增加 10 单位
D.减少 10 单位
17.(题文)2018 年国家将侧重补贴购买高性能、高水平的新能源汽车用户。假设在汽车生产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8 年生产的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的均衡价格 E,与生产纯电动汽车企业相比,会向 E′方向移动。下面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曲线图是
A.
B.
C.
D.
18.一种商品价格的涨跌会带来该商品及其相关商品需求量的变化。结合图示,不考虑其他条件,下列说法符合下图的是:
①直线 AC 可表示大米价格变动与其需求量的关系
②直线 AB 可表示汽车价格变动与其需求量的关系
③直线 AC 可表示汽车价格变动和汽油需求量的关系
④直线 CD可表示牛肉价格变动和猪肉需求量的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9.如果甲商品价格每变动 2 个单位会引起其需求量反向变动 10 个单位,丙商品价格每变动 2 个单位会引起丁商品需求量反向变动 3 个单位。由此判断,下列成立的是
①甲商品为生活必需品
②丙丁两商品为互补品
③甲商品为高档耐用品
④丙丁两商品互为替代品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0.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能够引起新能汽车需求曲线由 D1 向 D2 变化的因素是
①部分汽车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增产扩能
②国家出台新能汽车补贴政策
③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国内汽油价格上涨
④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A.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21.俗话说“无酒不成席”,一些饭店就利用了这一点。他们推出的饭菜仅收成本价,借此吸引顾客,将利润的主要来源放在了酒水上。从经济学上看,饭店巧妙地利用了
①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的特点
②价格手段吸引消费者
③两种商品是互补商品的特点
④生活用品需求弹性大的特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2018 年 10 月 1 日,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与国庆长假同步开启。这次油价调整具体为汽油上调 145 元/吨,柴油上调 145 元/吨。若不考虑其他因素(P 表示油价),上述调整对燃油汽车需求量(Q1)和新能源汽车供给(Q2)产生的影响,用图示表示正确的是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3.某市在执行国家家电下乡政策中,市财政对农户用电进行价格补贴,使农村电价下调了50%左右。该市农村家电消费量同比增长 30%。下列商品搭配与家电和电的搭配一致的是
①火车与飞机 ②电动自行车与摩托车 ③乒乓球与乒乓球拍 ④电脑桌与电脑椅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4.下图反映的是在一定时期内某商品的供求量(Q)随价格(P)变化的情况。曲线 S 为供给曲线,D 为需求曲线,E 为某商品的均衡价格。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下列情况中关于均衡价
格 E 变动的描述正确的有
①居民当前可支配收入增加时,会导致均衡价格 E 向 E1 移动
②居民收入预期不确定时,会导致均衡价格 E 向 E1 移动
③某商品未来预期价格上涨时,会导致均衡价格 E 向 E2 移动
④某商品的互补商品价格上涨时,会导致均衡价格 E 向 E2 移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5.某超市对商品的价格与销量进行统计。得出商品 A 与 B 需求曲线图(如下图)。其中A 是高档商品,为迎接购物节的到来到来,该超市对 A、B 商品实行以下优惠策略:A 商品大幅度让利,B 商品价格略作调整,如果消费者同时购买 A 与 B 则享受以上优惠。此作法的依据是
①B 的让利空间较小,大幅度降价会造成利润亏损
②A 和 B 为互补品,实行组合优惠可带动 B 的销售
③A 的需求弹性较大,大幅让利可大幅增加其销量
④B 的需求弹性较大,调价对其销量无实质性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
*** 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详解】
①正确,原油与传统能源汽车为互补品,国际油价下跌将导致传统能源汽车使用成本降低,从而需求增加。
②正确,传统能源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为互为替代品,因此统能源汽车使用成本降低,需求增加将导致新能源汽车需求减少,从而相对拉低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
③不符合题意,“增加污染排放,破坏生态环境”不是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影响。
④错误,国际油价下跌将导致传统能源汽车销量增加,新能源汽车销量减少。
故选 A。
2.C 解析:C
【解析】图中 M、N 曲线分别代表两类商品,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推断出的正确结论是,M是高档耐用品,受价格变动影响弹性大;N 是生活必需品,受价格变动影响弹性小;C 项判断正确;ABD 项均判断错误;正确选项为 C。
【点睛】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有何影响?
①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反方向变动。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3.D 解析:D
【详解】
大米是生活必需品,它的需求弹性较小,而直线 AC 的倾斜情况表明该商品的需求弹性较大,①不选;汽车是高档耐用品,它的需求弹性较大,而直线 AB 的倾斜情况表明该商品的需求弹性较小,②不选;汽车与汽油是互补商品,汽车价格变动与汽油需求量之间呈反比关系,可用直线 AC 表示,③正确;牛肉与猪肉是互为替代品,牛肉价格变化与猪肉需求量之间呈正比关系,可用直线 CD 表示,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 D。
【点睛】
观察下图:在下面的二幅图像中,价格变动幅度一致,但前一个图像需求量的变动幅度较小,后一个图像的需求量变动幅度较大。这说明前一个图像代表的商品的需求弹性小,后一个图像所代表的商品的需求弹性大,相比而言,需求弹性大的商品应为高档耐用品,需求弹性小的商品应为生活必需品。从图像中也可总结一个规律:一般而言,需求弹性小的商品其需求曲线较陡(如前一个图像),需求弹性大的商品其需求曲线较平缓(后一个图像)。
4.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中高档轿车需求量属于高档耐用品,需求弹性大,其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大,故 A错误;食盐属于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其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小,故 B 错误;品牌服饰属于高档耐用品,需求弹性大,其价格大幅度下降往往会带来其需求量的迅速增加,故 C 符合题意;家庭煤气属于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其价格上升不会使煤气需求量大幅度减少,故 D错误。故选 C。
5.A 解析:A
【解析】
【详解】
国家出台新能汽车补贴政策,有利于扩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需求,会引起新能汽车需求曲线由 D1 向 D2 变化,②项符合题意;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会引发国内汽油价格上涨,燃油汽车的需求量的会减少,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量则会扩大,从而引起新能汽车需求曲线由 D1向 D2 变化,③项符合题意;部分汽车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增产扩能并不能引起新能汽车需求曲线由 D1 向 D2 变化,①项与题意不符;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会抑制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量,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 A。
【点睛】
既定商品的需求量不仅受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对于相互替代的商品,当某一种商品价格升高,人们会对其互为替代品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对于互补商品,当某一种商品价格升高,人们会对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6.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需求量的影响。M 国将甲商品的关税由 10%提高到 25%,甲商品在 M 国的价格将上涨,M 国居民对甲商品的需求量将减少,而对本国的替代商品乙商品的需求量将增加,D项正确。A、B、C 项错误,排除。故本题选 D。
7.C 解析:C
【详解】
图 1 是高档耐用品曲线,图 2 是生活必需品曲线。①不合题意,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商品价格下降,替代品需求量可能减少。②符合题意,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某商品的需求曲线出现了从如图 1 到如图 2 的变化,说明该商品由以往的高档耐用品变为生活必需品。③符合题意,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商品价格下降,对互补品的需求可能增加。④表述错误,是由高档耐用品变为生活必需品。故选 C。
【点睛】
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表现在: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一样的。生活必需品反应较小(需求弹性小),高档耐用品反应较
大(需求弹性大)。3、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与其相关商品价格的影响,(甲商品的价格与乙商品的需求量之间呈“替正互反”的关系)。若甲商品和乙商品为相关商品,甲商品的价格与乙商品的需求量之间呈“替正互反”关系。
8.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某地发现出现非洲猪瘟的疫情后,相关部门禁止生猪和猪肉的调入和调出,这对相关肉类会产生影响,其替代品牛肉、鸡肉等需求量可能会增加,价格可能会上涨,①②项符合题意;羊肉与猪肉是替代品,非洲猪瘟的疫情会使得猪肉需求量减少,羊肉的需求量增加,价格可能会上涨,③项说法错误;大白菜与猪肉既非替代品,也非互补品,非洲猪瘟疫情的出现与大白菜价格的涨落没有直接关系,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 B。
【点睛】
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有何影响?
①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反方向变动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③既定商品的需求量不仅受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对于相互替代的商品,当某一种商品价格升高,人们会对其互为替代品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对于互补商品,当某一种商品价格升高,人们会对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9.C 解析:C
【详解】
A:政府减收燃油附加税,使买车的消费增加,不建议买车;股票发行企业效益较好,有利于股票收益增加,建议买股票,A 不符合题意。
B:政府增收燃油附加税, 使买车的消费增加,不建议买车;股票发行企业效益较差,不建议买股票,B 不符合题意。
C:汽油价格下降,购置税减半,使买车的消费减少,建议买车,股市风险大,不建议买股票,C 符合题意。
D:汽油价格攀升,购置税增加,使买车的消费增加,不建议买车;股市风险小,建议买股票,D 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C。
10.B 解析:B
【详解】
②③:我国实施收费公路的 7 座以下(含 7 座)小型客车免收通行费政策。这一优惠政策会使自驾游的人数相对增多,加油等汽车服务工作量相对增加,②③符合题意。
①:优惠政策的实施会使乘坐大巴出行的人数相对减少,①错误。
④:优惠政策的实施会使小型客车的售价会有所提高,④错误。
故本题选 B。
11.C 解析:C
【详解】
①符合题意,M 曲线表示价格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属于高档耐用品,N表示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反应比较小,属于生活必需品;
②不合题意,该商品的需求弹性在逐渐变小;
③符合题意,该商品的价格下跌,需求量变大,互补商品需求量变大;
④不合题意,该商品价格下跌,需求量变大,替代品需求量减少。
故选:C。
【点睛】
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1)需求规律/需求法则:一般情况下,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下跌,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价格上涨,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2)需求弹性理论: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3)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影响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12.B 解析:B
【解析】本题考查互补品和替代品。羽毛球和羽毛球拍、电动车和电瓶具有互补关系,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自行车和电动车、米粉和面条具有替代关系,②④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B。
【点睛】如果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人们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品。
13.C 解析:C
【解析】
根据题目的表述,当 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下降 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 20 单位,即 A商品的需求上升 20 个单位,当 A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 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 30单位,即 A 商品的需求下降 30 个单位,故若其他条件不变,当 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下降10%、替代品价格下降 10%同时出现时,那么,A商品的需求数量变动量减少=30-20=10个单位,C 选项入选。其他选项错误。
14.A 解析:A
【详解】
①④:材料“随着 VR 设备用户量大面积上升,大量资本看好 VR 内容(影视、游戏等)市场而大量投资”说明作为互补商品,VR 设备销售量增加会带动 VR 内容需求增多;作为新的
消费热点,VR 内容生产能为投资者带来丰厚利润,①④符合题意。
②:VR 内容消费并不决定 VR 产业的发展,②错误。
③:VR 内容消费并不会取代发展资料的消费,③错误。
故本题选 A。
15.D 解析:D
【解析】
【详解】
甲商品的需求量随价格变动波动的幅度较大,乙商品的需求量随价格变动波动的幅度较小,这说明甲商品可能是高档耐用品,乙商品可能是生活必需品,①正确,②不选;甲乙商品的降价会使对甲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其互为替代品的销售会减少,③错误;甲乙商品的降价会使对甲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其互补商品的销售也会随之增加,④正确,故本题选 D。
16.B 解析:B
【解析】此题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猪肉与鸡蛋是互替商品,因此,猪肉价格上升 10%时,鸡蛋需求量应增加 20 单位;而西红柿与鸡蛋是互补商品,因此西红柿降价 10%时,鸡蛋需求量应增加 10 个单位。若两种情况同时出现,则鸡蛋需求量应增加 30 单位。故本题选 B。
17.C 解析:C
【解析】本题是坐标轴类试题,要明确变量之间的关系。2018 年国家将侧重补贴购买高性能、高水平的新能源汽车用户。这说明购买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的补贴在减少,所以需求会减少,需求曲线向左移动,而汽车生产未改变,所以供给没有发生变化,价格会下降,C适合题意。
【点睛】曲线类型试题解题思路
经济曲线尽管形式新颖、灵活,但其考查的基本观点却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基本理论知识是解读经济学曲线的基本支撑元素,基础知识愈深厚,对信息的感受愈敏锐,对信息的理解和分析愈深刻,判断事物则愈准确,所以,要特别重视对理论知识和观点的理解和把握。同时,经济学曲线试题的另一个特点是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进行“变通”、“整合”、“创新”,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拓展、延伸,在“旧知”的基础上形成“新知”。
18.D 解析:D
【详解】
大米是生活必需品,它的需求弹性较小,而直线 AC 的倾斜情况表明该商品的需求弹性较大,①不选;汽车是高档耐用品,它的需求弹性较大,而直线 AB 的倾斜情况表明该商品的需求弹性较小,②不选;汽车与汽油是互补商品,汽车价格变动与汽油需求量之间呈反比关系,可用直线 AC 表示,③正确;牛肉与猪肉是互为替代品,牛肉价格变化与猪肉需求量
之间呈正比关系,可用直线 CD 表示,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 D。
【点睛】
观察下图:在下面的二幅图像中,价格变动幅度一致,但前一个图像需求量的变动幅度较小,后一个图像的需求量变动幅度较大。这说明前一个图像代表的商品的需求弹性小,后一个图像所代表的商品的需求弹性大,相比而言,需求弹性大的商品应为高档耐用品,需求弹性小的商品应为生活必需品。从图像中也可总结一个规律:一般而言,需求弹性小的商品其需求曲线较陡(如前一个图像),需求弹性大的商品其需求曲线较平缓(后一个图像)。
19.C 解析:C
【详解】
在互补商品中,一商品价格上涨,会导致其互补品需求减少,“丙商品价格每变动 2 个单位会引起丁商品需求量反向变动 3个单位”,说明丙丁两商品为互补品,而非互为替代品,②符合题意,④错误;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的需求影响不同,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影响大,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影响小,甲商品价格变动 2 个单位引发的需求变动为 10 个单位,说明价格变动对其需求的影响幅度大,所以说明甲商品应该为高档耐用品,而非生活必需品,③正确,①错误。答案选择 C。
【点睛】
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①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一般说来,价格上升时,需求量会减少;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会增多。②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的需求影响不同,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③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的需求影响不同,在互为替代商品中,一商品价格上涨会导致对其替代品的需求增多;在互补商品中,一商品的的价格变动升高,会导致对其互补品的需求减少。
20.A 解析:A
【解析】
【详解】
国家出台新能汽车补贴政策,有利于扩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需求,会引起新能汽车需求曲线由 D1 向 D2 变化,②项符合题意;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会引发国内汽油价格上涨,燃油汽车的需求量的会减少,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量则会扩大,从而引起新能汽车需求曲线由 D1向 D2 变化,③项符合题意;部分汽车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增产扩能并不能引起新能汽车
需求曲线由 D1 向 D2 变化,①项与题意不符;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会抑制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量,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 A。
【点睛】
既定商品的需求量不仅受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对于相互替代的商品,当某一种商品价格升高,人们会对其互为替代品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对于互补商品,当某一种商品价格升高,人们会对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21.C 解析:C
【详解】
从经济学上看,饭店巧妙地利用了“无酒不成席”的消费心理、饭菜的优惠价格、饭菜与酒水的互补特点等吸引消费者,②③项符合题意;酒水与饭菜属于互补商品,不是互替商品,①项说法错误;生活用品需求弹性相对较小,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 C。
【点睛】
替代品是功能相近或相同的商品,比如火车和飞机,猪肉和牛肉,互为替代品其中一个价钱上涨,消费者就会对这个商品的需求下降,对另一个的需求上涨。互补品是指组合在一起才能实现某功能的商品,比如球拍和乒乓球,汽油和汽车,互补品中的一个商品的价格上涨不仅使消费者对其的需求下降,对其互补品的需求也会下降。
22.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需求量的影响的相关知识。根据题意,油价上调之后,对燃油汽车而言其需求量会下降,故①图像正确,②图像反映的是供给的变化,与题意不符,排除。油价的上调,燃油汽车需求量下降,其替代品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量则会上升,故④图像正确,③图像反映的是新能源汽车需求的变动,与题意不符。选 C。
23.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互补品的相关知识。题目中家电和电二者是互补品,而火车与飞机互为替代品,故①错误。②错误,电动自行车与摩托车也是互为替代品。乒乓球与乒乓球拍二者为互补品,电脑桌与电脑椅二者也属于互补品,其搭配与家电和电的搭配一致,故③④入选。选B。
24.D 解析:D
【详解】
本题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①选项观点与题干相符,居民当前可支配收入增加时候,会导致均衡价格 E 向 E1 移动,即商品的需求会增加,入选。④选项观点与题干相符,互补商品价格上涨,则该商品的需求量会减少,会导致均衡价格 E 向 E2 移动,入选。②选项观
点与题干不符,居民收入预期不确定时,会导致均衡价格 E 向 E2 移动,而不是向 E1 移动,排除。③选项观点与题干不符,某商品未来预期价格上涨时,会导致均衡价格 E 向 E1移动,而不是向 E2 移动,排除。故本题选 D。
【点睛】
全面理解和把握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1)需求法则(同一商品):一般情况下,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动。如图:
(2)需求变动曲线(同一商品):在相同价格水平下,由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动,从而导致需求量变动,需求曲线向左或向右平移。如国家对家电下乡产品实行财政补贴,从而导致家电需求量增多,需求曲线右移。如图:
(3)需求弹性曲线(不同商品):一般情况下,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生活必需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小(需求弹性小),高档耐用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大(需求弹性大)。
(4)需求相关论(相关商品):相关商品价格变动会影响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
商品关系
价格
需求量
本商品
相关商品
互为替代品
上升
减少
增加
下降
增加
减少
互补商品
上升
减少
减少
下降
增加
增加
25.D 解析:D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 B 为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让利空间较小,同时材料强调 B商品价格略作调整不是大幅度降价,故①不符合题意;A 和 B 为互补品,A 是高档商品,因此 A 商品大幅度让利会使对 A 商品的需求大幅增加,进而对 B 商品的需求也会有所增加,再加上 B 商品价格略作调整,所以实行组合优惠可带动 B 的销售 ,故②符合题意;A 是高档商品,需求弹性大,所以大幅让利可大幅增加其销量,故 ③符合题意;从图中所给信息可知 B 商品需求弹性小,应为生活必需品,故④错误。故本题答案应为 D。
【点睛】1、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
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价格变动对互补商品的影响
互补品二者之间的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化(反比例)
价格变动对对替代商品的影响
A B 互为替代品, A 的价格与 B 的需求量成正比
相关热词搜索: 年时 知识点 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