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逻辑和语文学习》教案

时间:2022-01-08 12:04:18 来源:网友投稿

 《逻辑与语文学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逻辑的一般知识,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培养学生准确、严密、清晰地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辨析概念和运用推理的一般方法,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探究的习惯,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本教学设计的内容是必修 4“梳理探究”部分“逻辑与语文学习”,主要是引导学生掌握概念、命题、推理和逻辑规律的一般知识,培养准确表达的语言能力。学好这一节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重点与难点

 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梳理感性材料,掌握概念、命题、推理和逻辑规律的一般知识是教学重点。

  把自发形成的思维习惯转化为自觉的合乎逻辑的思维方式是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阶段(明确任务)

  1、通读本课内容,划出有关逻辑的知识点。思考课后练习。

  2、搜集各学科学过的概念或定义。

  3、了解逻辑推理规律。

 二、课堂分组探究(把学生分为小组,由学生和教师一起讨论确定深入探究的课题重点)

  1、概念、命题、推理和逻辑规律的一般知识。

  2、运用逻辑知识解决语文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三、新课导入

  两位学生进行情景小品表演,一位演白总,一位演小郭:

  小郭给白总送红包。

 白总:“你这是什么意思?” 小郭:“没什么意思,意思意思。” 白总:“你这就不够意思了。” 小郭:“小意思,小意思。” 白总:“你这人真有意思!” 小郭:“其实也没有别的意思!” 白总:“那我就不好意思了。” 小郭:“是我不好意思。”

  请问以上对话有什么奇妙之处?(每句话中都有同一个词语“意思”。)每句话中“意思”的含义一样吗?(分析“意思”的不同含义)

 明确:你这是什么意思——用意、含义、思想

  没什么意思,意思意思——1、用意、含义;

  2、 一份心意

 你这就不够意思了——道义、道理

  小意思,小意思——小小的心意,多指礼物

 你这人真有意思——趣味、情意

 其实也没有别的意思——用意

 那我就不好意思了——谦让的话,对不起了,感谢你的礼物了 是我不好意思——谦让的话,说礼太轻,对不起您 总结: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常常会有不同的含义,当我们遇到类似情况的时候就需要运用逻辑思维能力去分析它们的具体含义,由此可见,逻辑和语文的学习是密切相关的。

 在日常语文学习中应该了解几方面的逻辑知识? 四方面:概念、命题、推理、逻辑规律

 四、课堂梳理探究阶段

  (一)概念

  (1)以笑话“我是人民”引入对概念的学习 (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确什么是概念,什么是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划分,概念之间的关系。)

  (学生自主交流并根据课件填空)明确:

 1、从逻辑的角度看,“概念”揭示了某一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属性,我们凭借概念可以准确地把一种事物或现象与其他事物或现象区别开来。

  2、每一个概念都有自己的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根本属性,外延则指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具体范围。

 3、概念与概念的关系,主要有五种:

 “全同关系”,例如

  教师、老师 “包含关系”,例如

  数学、高等数学

 “交叉关系”,例如

  青年、解放军官员

 “矛盾关系”,例如

  生、死

 “反对关系”,例如

  黑、白 (图解,a/b 的关系)

  2、概念的课堂练习。

 阿 Q——老舍

 反对关系 文学作品——小说

 包含关系 鲁迅——《孔乙己》的作者

 全同关系 教师——作家

 交叉关系 真理——谬误

 矛盾关系 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

  反对关系 (二)命题 1、“命题”是 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语言形式,是断定或陈述事物情况的思维单位。

 2、逻辑中的命题和语言中的句子不是一一对应的。同一个命题可以用不同的语句表达,例如:“小刚打碎了暖瓶”可以说成“小刚把暖瓶打碎了”或“暖瓶被小刚打碎了”,三个句子表达的是同一个命题。

 3、同一语句可以表示不止一个命题,这就是多义句。

 例如:“小王在飞机上写字”可以理解为“小王坐在飞机里写字”,也可以理解为

 “小王在飞机机身上写字”。

 4、探究:判断以下语句是否是命题 所有人是动物。

 是 李白和杜甫是同时代人。

 是 请随手关门。

 否 如果天在下雨,那么地是湿的。

 是

 地球

 行星

  否 今天,他会不会来呢?

 否 5、探究:分析下列句子,说说它们还隐含着什么信息。

  (1)、你完成今天的作业了吗?

  (2)、我们继续学习文件。

  (3)、你准备坐飞机还是乘火车到上海?

  (4)、从那以后,祥林嫂就不再提那件令人伤心的事了。

 6、 判断是表情达意的基本形式,判断中所用的词语前后不能出现自相矛盾的现象。指出下列命题的错误。

  (1)、报晓的雄鸡是我们起床的信号。

  (2)、你这个意见很好,我想没有谁不会不同意。

  (3)、他要么是个老师,要么是个作家。

 (4)、出入校门的师生必须出示工作证和学生证。

 7、课外延伸

  从前有个青年从师学木工,手艺学得差不多了,就跟师傅闹翻了,回家单干。可他一个人拉不动大锯,又去找师傅,见师傅正跟一个木头人在拉锯。他回去后,也照样做了一个,可他的木头人不能动

 弹,只好厚着脸皮去请教。师傅问:“你量头了吗?”“量了。”“量腰了吗?” “量了。”“量腿了吗?”“量了。” “量心了吗?”“啊······没有。”师傅说:“对呀,没有量心怎么能做好呢?” 思考:师傅在对话中是如何巧妙地批评徒弟的? (该题要注意的是对话中的谐音双关。“没有量心”表面上指没有测量木头人的心,而实际上是指徒弟闹翻了回家单干是没有良心的行为。“量心”与“良心”语音相同,师傅正是以此来教育徒弟的。)

 (三)推理 1、推理是由已知命题得出新的命题的思维过程,往往要通过复句的语言形式来体现。

 2、三段论是通过两个前提,得出一个结论,而且两个前提包含共同的词项。请举出一个三段论的例子。

 (1)例如:凡犯罪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抢劫行为是犯罪行为 ;

  所以,抢劫行为是违法行为。

 三段论有大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

 ①大前提:包含大项的前提。

 ②小前提:包含小项的前提。

 ③ 结论:推出的新判断。

 (2)课堂练习,小组讨论列出以下故事中的三段论推理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答案:李在道边而甜,必有人摘吃(大前提)

 道边李树多子折枝,无人摘吃(小前提)

 所以必苦李(结论)

  3、请举出一个两难推理的例子,并具体分析一下推理过程。

 (1)二难推理在前提中提出两种可能,然后由这种可能推理出两种结论,对方无论选择其中的哪一种结论,都会陷入进退维谷、左右为难的境地。

  (2)古希腊国王欲处死囚徒,要么砍头,要么处绞刑。让囚徒挑选死法,让囚徒任意说一句话,如果囚徒说真话,就处绞刑;如果说的是假话,就砍头。结果有一个囚徒说一句话,国王既不能将他绞死,又不能将他砍头,只好放了他。请问他说的是什么话?

  答案:你们要砍我的头。

  如果真砍他的头;那么“砍我的头”就是真话,真话要处绞刑。如果处绞刑;那么“砍我的头”是假话,假话就要砍头。这样, 国王的规定就无法执行,所以只有放他。

 这是一个二难推理的简单构成式, 如果砍他的头,国王的规定就无法执行;如果处绞刑,国王的规定就无法执行。或者砍他的头,或者处绞刑,所以,国王的规定就无法执行。

 (四)逻辑规律

 “一碗玉米粥”和“爱情”哪个好?

  一碗玉米粥”比“爱情”好。

 因为什么都没有“爱情”好;而“一碗玉米粥”比什么都没有好。

 所以,“一碗玉米粥”比“爱情”好。此论述对不对? (错误。因为违背了同一律)

 1、同一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所使用的概念和命题必须始终保持同一,不能中途偷换概念,改变话题。

 2、纪晓岚:皇上丢了!

 和珅:皇上又不是个东西,怎么能丢呢?

 纪晓岚:你说皇上不是个东西!

 和珅:没有,皇上他是个东西是个东西……?!

 3、矛盾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针对同一对象,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不能同时都是真的。

 例如:他是黄种人。他不是黄种人。不能同时都是真命题。

 4、排中律: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不能同时都是假的。

 例如:“说世界上有鬼,这不对,这是迷信;但要说世界上没鬼,也未免武断,因为有些现象还真不好解释。”

 五、课外延伸•学习探究

  下面的故事运用了什么逻辑规律?请简要分析

  1、《威尼斯商人》中的情节:女主人公鲍西亚对求婚者说:“这里有三只盒子:一只是金盒子,一只是银盒子,一只是铅盒子,每只盒子的铭牌上各写有一句话。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谁能猜中我的肖像放在哪一只盒子里,谁就能做我的丈夫。”金盒上写的是“肖像不在这里”,银盒上写的是“肖像不在金盒里”,铅盒上写的是“肖像不在这里”。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那么肖像在哪个盒子里?

 (A、B 两句话不能同假,必有一真;根据条件,断定 C 为假,肖像在铅匣子中。)

 六、运用逻辑知识完成以下语文习题:

  1、句中括号内的表述,恰当的一项是(B)

  还是数只白鹭,守着那一方寒塘,不肯离去,想是见过劫难,也见过复兴,故而徘徊不已,把一双钢翅(A.合了又张,张了又合

  B.张了又合,合了又张)。

 A 强调“合”,和上文的“不肯离去,也不忍离去”一致,能以白鹭的动作表现白鹭的思维过程。B 则强调“张”,最终还是要飞走,这不合乎语境。

 2、从 ABCD 四句话中,选出一句填入括号与下文衔接。

 ( B )崖壁下又几处坟地,坟前立着有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有的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

 A.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耸,被夕阳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

 B.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萝叶子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削。

 C.在夕阳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块巨大的屏障,耸立在江对岸。

 D.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在对岸的峭崖上。

 根据原文中“坟地”“石碑”“破碎”“枯水”“寂静”这些冷色调的词语可知,原文的基本色调是其凄冷的,所以选项也应是冷色调的,

 故可以排除具有暖色调词语“五彩”和“阳光”的 A、D 两项。

 那么,答案或是 C 或是 B。C 项中有“耸立在江对岸”,可见景物距作者观察点很远,和后句中的(石碑)“字迹模糊”相矛盾。而 B 项中的“没有太阳”,“萎落”“瘦削”更符合文段的冷色调,且有“这”——近指代词,故排除 C 而选 B。

 七、课后作业

  完成教材第 89 页课外延伸的第 1 题。

 八、课后反思

  本课课堂效果较好,学生预习充分反应速度较快,与我互动良好,能快速准确的解答课堂中出现的难题,本堂课里我对课堂时间的把握也基本到位。学生以“意思”的小品导入是本课的亮点,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在授课过程中配以有趣的故事及推理题让学生们保持对课堂的热情,但不足之处在于上课过程中学生阅读题目时我催促的太过着急,以后会多加注意。

相关热词搜索: 学年 必修 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