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是一个汉语词语。含义是:学校中依据学生修业年限分学生为若干级谓之年级。如我国现行学制一般规定小学修业年限为六年,学校中就编为六个年级。学生入学第一学年为一年级,第二学年升入二年级,馀类推。同一年级学生人数多者,再分成若干班,中小学一般分五,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生活与数学简单小论文三年级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生活与数学简单小论文三年级4篇
生活与数学简单小论文三年级篇1
有一次上数学课时,我对同学们说:“假设你和我的平均体重是45千克,我和你妈妈的平均体重是55千克,你和你妈妈的平均体重是40千克,你说我们三个人的体重各是多少千克呢?”
杜焰想了好一会儿,终于想到了方法。她说:“首先算出我和爸爸的总体重是45乘以2等于90千克,再算出爸爸和妈妈的总体重是55乘以2等于110千克,然后算出我和妈妈的总体重是40乘以2等于80千克。三个人的总体重是(90+110+80)÷2=140(千克)。最后用140千克减去爸爸和妈妈的体重和110千克就得到我的体重是30千克;用140千克减去我和妈妈的体重和80千克就得到爸爸的体重是60千克;用140千克减去我和爸爸的体重和90千克就得到妈妈的体重是50千克。是不是,老师?”我笑着说:“答对了,你真是太棒了!同学们,我们能不能表示一下”
教室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杜焰的脸上露出了甜甜笑容。
生活与数学简单小论文三年级篇2
剪 角
作者 三(1)陈珺依
今天,吃晚饭的时候,我发现我家的桌子是正方形的,那一张桌子就有4个角。爸爸说:“我给你出一道问题,考考你,要是把正方形的一个角剪去,那还有几个角呢?”我想剪去一个角,原本一个角变成了2个角,加上原有的3 个角,就有5个角了。爸爸又说:“还有别的剪法吗”这可难住我了,还有别的剪法?我仔细思考了好一会也没想出。爸爸见难住我了,就说拿张正方形的纸来,我们来剪去一个角看看。我拿来一张正方形的纸和剪刀,爸爸指导我剪了,由于剪的位置不同,共有三种情况。
a b c
虽然是剪去一个角,不同的剪法,结果是不同的。看来学习数学必须深入思考才行啊。
指导老师 周保天
计 算 周 长
作者 三(2)段佳丽
不同的解题思路,将得到不同的结果,而我在学习的过程中只习惯用一种方法,得到一个结果。在我学习完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后,妈妈为了巩固和检测我学过的知识,特地出了一道有关的习题,题目是:“把两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这个大长方形的周长可能是多少?”
我拿出一张草稿纸,先画出了这样的图形(1):
(1)
(2)
计算到的周长是:4X8=32(厘米) 2X6=12(厘米) 32+12=44(厘米),我马上对妈妈说:“我算出来啦!等于44厘米”。可妈妈说:“还有别的办法吗?”于是我又在草稿上画了起来。哦,原来还可以这样我又画出了图形(2):这样拼的话,周长就不一样了,2×8=16(厘米) 4×6=24(厘米) 16+24=40(厘米).
妈妈对我说:“思考问题一定要认真、全面啊!”是的,我一定要学会用多种思路全面地思考问题,这样问题将会得到更好的解决。
找规律巧计算
作者 三(2)班 闫闪闪
好多数学题是有规律的,只有发现规律,并运用规律,才好解决问题。今天的数学课上,老师让我们计算一道数学题. 题目是这样的:一条马路边种着一排柳树,每两棵树之间相距5米.小明从第一棵树跑到第200棵树,一共跑了多少米?
一开始我们好多人都认为是1000米,可老师建议我们自己动手画一画.于是我拿出练习本,在纸上画了三棵树,发现三棵树之间有两个空距,四棵树之间有三个空距,依此推理,200棵树之间就有200-1=199空距,即有199个5米.那么要知道第一棵树到第200棵树之间一共有多少米?只要用199×5=995(米)就对了。
答案出来了,我的心里甜滋滋的.
看来解答问题要深入思考,找到了规律,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指导老师 周保天
数学小论文
我 爱 数 学
作者 三(2)李子宁
新的学期已经过俩月了,在这学期了我们学习了好多的知识:有除法、乘法,观察物体、年月日、认识千米和吨、平移和旋转……我最喜欢的是年月日这一单元。
在没学这一单元之前,我对年月日了解的很少,仅仅从大人的谈话里听到一点,如一年有12个月,其他的就不知道了。学习了年月日之后我知道了许多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一年有12个月,1、3、5、7、8、10、12这七个月是大月,每月有31天;4、6、9、11这四个月是小月,每月有30天;二月的天数不固定,平年2月28天,全年有365天,闰年2月29天全年有366天。闰年是4年出现一次,即年份是4的倍数的那一年是闰年,否则是平年,如果年份是整百、整千的数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一年有四个季度,1、2、3月是第一季度,4、5、6月是第二季度,7、8、9月是第三季度10、11、12月是第四季度。当然还有别的知识。
短短的一个单元,我学到了好多知识,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开阔了视野。使我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也使我更爱数学这门功课了。
指导老师 周保天
数学小论文
不 能 粗 心
作者 三(2) 李梦婷
星期天,妈妈带我去买东西时发生了一件小事,使我印象深刻,久久不能忘怀。事情是这样的:
妈妈和我去商店买东西,买了这样几件东西:一箱优博奶粉200元,一箱八宝粥30元,一箱牛奶25元,一箱方便面30元。妈妈让我算算一共多少钱。我迅速口算起来:200+30+25+30=285(元),马上大声告诉妈妈一共285元。妈妈听后掏出300元钱递给售货员阿姨。同时问我该找回多少钱,我不假思索地说:“300-285=25(元)”!妈妈和售货员阿姨听了哈哈大笑。妈妈说:“找25元,你阿姨要吃亏的,再仔细算算。”我听了心想:如此简单的问题我会算错吗?又仔细地算了一遍,300-285=15(元),果然错了。原来十位上向百位1作十,个位又向十位借去1,这时十位上剩9 ,9-8=1,结果应找回15元钱。我感到很难堪,脸上火辣辣的,都怪我平时太粗心了,以致这次出丑。
这次事件给我很大的感想,做任何事情都不能粗细大意,只有认认真真,才能把事情做好。从此以后,我做作业不再粗心马虎了,成绩也逐渐提高了。
指导老师 周保天
数学小论文
象棋格中放米粒
作者 三(1) 孙 娇
一天晚上睡觉前,爸爸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古印度有一个国王,非常爱玩。有一次下令在全国张贴招贤榜:如果谁能替国王找到奇妙的游戏,将给予重赏。
我等得不耐烦了,说:"赶紧出题吧!"爸爸说:"你先别急啊!进入正题啦!一个术士揭了招贤榜。他发明了一种棋,使国王玩得舍不得放手。国王高兴地问术士:"你想要些什么赏赐呢?"术士赶紧说:"大王,我只请您在那个棋盘的第1格放1粒米,在第2格放两粒米,在第3个格子里放4粒米,然后在后面的每1个格子放下比前1个格子多1倍的米,64格放满了,也就是我要求的奖励。"国王一口答应了。问题来了,国王能不能把这些米奖给术士呢?
这还不容易吗?我偷偷地拿来一台计算机,爸爸却说:"谅你用计算机也算不了。"这我可有点心慌了,因为我爸爸可不开玩笑。
让我们算一算,第1格里有1粒米,第2格有2粒,第3格有4粒……从第1格到第64格,2必须相乘64次,再减去1,经过我一个小时的计算,结果是:18446744073709551615。
为什么这个数字会这么惊人呢?原来是因为这个术士聪明地将2作为基本倍数,棋盘上的格数64作为这个倍数的被乘数,那么这个2就必须不断相乘64次,至于为什么要减去1,那是因为第一个格子只有1粒米。1粒米,2粒米的数量确实很少,可是,如果这个2,不断乘下去,就会变成一个巨大的数目。缺乏数学知识的国王又怎么会知道呢?
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生活到处都充满了数学问题,如果数学水平不高的人确实很容易吃亏。我要抓紧时间钻研一下奥数题才行。
指导老师 周保天
数学小论文
运用假设法巧解题
作者 三(1) 闫 硕
假设法是解数学题的一种常用的方法,运用此法可使解答更快更好。我在奥林匹克书中看到这样一道思考题:果园里的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老王师傅每天给50棵苹果树20棵梨树施肥,几天后,梨树全部施上肥,但苹果树还剩下80棵没施肥。请问: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各多少棵?
初看这题确实有点难,但我没有被这道题吓倒,难题能激发我的兴趣。反复读了几遍题目,思路渐渐打开。我想,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假如要使两种树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师傅就应该每天给“20×3”棵苹果树和20棵梨树施肥。而实际他每天只给50棵苹果树施肥,差了10棵,最后共差了80棵,从这里可以得知,老王师傅已经施了80÷10=8天肥。一天20棵梨树,8天就是160棵梨树,再根据第一个条件,可以知道苹果树是480棵。
这就是用假设的思路来解题,因此我想,假设法实在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
指导老师 周保天
数学小论文
用还原法快速解题
作者 三(1)滕可欣
还原法是解数学题的一种常用的方法,运用此法,可快速解答有关问题。今天我看课外数学书时遇到一道数学难题,费了好大的劲才解出来。题目是:甲乙两棵树上共有30只小鸟,乙树上先飞走4只,这时甲树飞向乙树3只,两棵树上的小鸟刚好相等。两棵树上原来各有几只小鸟?
我一看完题目,就知道这是还原问题,于是用还原问题的方法解。可验算时却发现错了。我便更加认真地重新做起来。我想,乙树飞走4只 总数就少了4只即30-4=26只,那一半是13只,还原乙树是13-3+4=14只;甲树就是16只。算式为:(30—4)÷2=13(只);13—3+4=14(只);30—14=16(只)。答案为:甲树16只,乙树14只。
通过解这道题,我学会了运用还原法解答问题,同时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题,都要细心,否则,即使掌握了解题方法,结果还会出错的。
指导老师 周保天
数学小论文
分数很好用
作者 三(1)李冰蕊
我们学习了分数,知道了分数是不同于整数的一种新的数。这种数的不同之处在于,既可以表示实际的数,还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星期天上午,我们一家到肯德基去吃全家套餐。到了那儿,人一直挤着,我们好不容易点好菜,就找到位子坐下。菜来了,是一桶大套餐。里面有12个鸡腿,我想:怎么分呢?这时,我想起除法12÷3=4。我们每人分到1/3,即四个鸡腿,我后来又吃了老妈的1个鸡腿,老爸的2个鸡腿,妈妈说:“这不能白吃,我问你,你吃了几分之几?你再吃几分之几就全吃了?“我想了想,回答:“我吃了7/12,再吃5/12就全吃了。”幸好,我学了分数的知识,可以正确回答问题了。 这里的3/4,7/12,5/12就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下午,我们又到超市买东西。我买了1/2千克的栗子,妈妈买了3/4千克的土豆,又买了7/2千克的鸡蛋。最后我们付了钱就回家了。这里的1/2千克,3/4千克,7/2千克表示的就是实际的数。
今天我们一家玩的十分高兴,同时我也感到分数在生活中真的很好用。
“十一”期间,许多商场都在打折,趁着这个好时机,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万霖”商场。在二楼,我们看中了一套西服,它的标价是五百二十元,售货员说:“现在正赶上‘十一’,您可以选择打八折或者满二百返一百六十,两种都差不多。”真的差不多吗?我脑子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如果选择打八折,那么就要花520×0.8=416(元)。而要是满两百返一百六十呢。我们要先付520元,之后会拿到160×2=320(元)的返券,那我们实际就花了520-320=200(元)。416和200比起来,当然第二种比较好。可是拿到返券之后呢?再买320元的东西又可以返160元,而这160元的返券离200元只差200-160=40(元),你要是填上这40元买东西,就又可以返160元。你难道不心动吗?可如果真这样做,你就掉入一个无底洞,花200返160,花200返160……你永远也花不完剩下的钱。商家为了赚钱可真是“费尽心机”啊!
生活与数学简单小论文三年级篇3
时间和距离的计算
河北省石家庄市国泰街小学三年级三1班
作者:贾泽放
指导老师:李文雪
周日,我和爸爸妈妈去封龙山旅游,去之前,我们先在电脑查询封龙山的位置和距离,封龙山在我们家的西南方向,大概25公里,我爸爸平均开车每小时50公里,25/50=0.5小时,0.5小时=30分钟,途中有9个红绿灯,大概要耽误10分钟,30+10=40分钟,也就是说我们大概40分钟就到达封龙山了。
把方位和时间弄清楚了,我们一家三口人早上8点整准时出发,顺着西二环一直往南走,大概走了7公里,向左拐,沿着石铜一直向西南方向行驶,又走了6公里,然后再向左拐,沿着封龙大道,一直往南走,大概走了12公里,来到了我们的目的地-封龙山门口,7+6+12=25公里,正好是我们家到封龙山的距离,看了看时间,是8:45.这和计划时间相差5分钟,分析原因,是周日,来封龙山旅游的车辆比较多,我爸爸开车有点慢。
封龙山门票是大人30/人,儿童15/人。我们的门票应该是30*2+15=75元。我给了售票员100元,他应该找给我100-75=25元。拿上门票,我们高高兴兴地上山了。
封龙山海拔812千米,我们大概用了2个多小时,才到山顶,一个小时休息,回到家中,已经是下午2点多了。
数学和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每时每刻都要用到相关的数学知识,我一定要把数学学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生活与数学简单小论文三年级篇4
计 算 周 长
三(2)王雨阳
不同的解题思路,将得到不同的结果,而我在学习的过程中只习惯用一种方法,得到一个结果。在我学习完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后,妈妈为了巩固和检测我学过的知识,特地出了一道有关的习题,题目是:“把两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这个大长方形的周长可能是多少?”
我拿出一张草稿纸,先画出了这样的图形(1):
(1)
(2)
计算到的周长是:4×8=32(厘米) 2×6=12(厘米) 32+12=44(厘米),我马上对妈妈说:“我算出来啦!等于44厘米”。可妈妈说:“还有别的办法吗?”于是我又在草稿上画了起来。哦,原来还可以这样我又画出了图形(2):这样拼的话,周长就不一样了,2×8=16(厘米) 4×6=24(厘米) 16+24=40(厘米).
妈妈对我说:“思考问题一定要认真、全面。”是的,我一定要学会用多种思路全面地思考问题,这样问题将会得到更好的解决。
指导老师 徐少华
相关热词搜索: 数学 简单 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