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六年级下册语文2016部编(通用6篇)

时间:2021-12-23 15:55:12 来源:网友投稿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六年级下册语文2016部编6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六年级下册语文2016部编6篇

【篇一】六年级下册语文2016部编

国家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

一、【古诗词】

寒 食 [唐]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十五夜望月 [唐]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马诗 [唐]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 [清]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二、【文言文】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文】弈秋是全国的围棋高手。他教导两个学生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诲;另一个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却一直想着天上有天鹅要飞过来,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虽然他俩在一块儿学习,但是后一个学生不如前一个学得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理解】在同样条件下不同的态度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告诉我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译文】有一天,孔子到东方游学,途中看到两个小孩在争论,便问是什么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另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而中午时要近些。”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却像个盘子,这不是远的时候看起来小而近的时候看起来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感觉寒凉,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烫,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的道理吗?”

孔子也不能判断谁的观点正确。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理解】一个人懂得的知识总是有限的,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不能停下探索新知的脚步。在探索的路上,我们要认真观察,勤于思考。同时,我们还要谦虚好学,多思多问,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

三、【日积月累】

(一)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朝露]:清晨的露水。

[晞]:天亮,这里指阳光照耀。

[布]:布施,给予。 [德泽]:恩惠。

[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徒]:白白地。

【诗歌大意】早晨, 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等待在阳光下晒干。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因此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常常担心肃杀的秋天来到,花和叶都变黄衰败了。千万条大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向西流回来?如果年轻力壮的时候不知道奋发图强,到了老年头发花白,一事无成,悲伤也没用了。

【诗歌赏析】这首诗借物言理,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凋零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也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诗人由眼前青春美景联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二)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意思是:读书须用心,能下苦功夫,才会文辞精妙,一字千金。常用于教育人要好好读书。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意思是:别说你出发得早,还有比你更早的人。多指办事情已被别人抢先下手了。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意思是:与对方交谈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受益很大。指与别人沟通时不经意间被点拨而有所顿悟时的一种感慨。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意思是: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脚力好赖,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指时间可以检验一切。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意思是:临近水边,时间长了,就会懂得鱼的习性;靠近山林,听多了鸟的叫声,自然就能分辨开。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熟能生巧。

(四)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意思是:用心地栽花,施肥、灌溉等都做了很多,但花却总是不开,最后还是枯萎了;而随意折下来的一枝柳条随意插在地里,从来没有照料它,几年过去,却成了郁郁葱葱的柳树。喻指顺其自然,凡事不可强求。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意思是:良药多数是带苦味的,但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这句贤文现在常用来说明应该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和批评。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意思是:树希望静止不摆,风却不停息;子女想赡养父母,父母却已亡故。这句话从反面告诫我们行孝道要及时。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意思是:富有时要常想想以前贫困的时候,生活困顿时不要像以前富裕时那样铺张浪费。这句话意在告诫我们应注意节约,不要浪费。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意思是:到实际使用时才悔恨书读得太少,没有亲身经历过不知事情的艰难。这句话启示我们应当勤学好问,并行动起来,多学多练。

(五)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出自《周易》,意思是: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发展。说明在面临不断发展的局面时,必须要改变现状,进行变革。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出自《礼记》,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强调了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的重要性。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出自《荀子》,意思是:靛青这种染料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比喻人通过学习可以提升自己,后多用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出自《淮南子》,意思是:如果对人民有好处,就不必效法古人的制度;如果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旧的规矩。说明了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阅读理解

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的小河

    小河又是地球母亲最珍爱的女儿。她A的身躯绝禁不起淤塞的折磨和污染的强暴。可令我不安的是,小河也往往难逃B了。流经城市的小河,往往也出现了污染,她们被迫吞咽着污垢,一些飘浮物随波逐流,玷污了小河清白的面容;还有一些人,自以为高明,把小河的水抽干,把河床用水泥砌起来,如同一个温柔美丽的少女,硬给她穿上一层厚厚而又冰冷的盔甲。小河于是就切断了与大地母亲的血脉,而变成了一个池子,一个地沟。人们还不时在小河上加个橡皮坝之类的营生,把一条完整的小河切成一段一段的格子。如今,清澈美丽的小河越来越少了,不是被肢解,就是被渠化,而地处偏远的小河,随着人类的涉足,也面临着污染的威胁。

    期待有一天,人类将停止一切污染的恶行,学会与大自然hé xié相处。

    期待那一天,鱼儿在小河中欢快地跳跃,垂柳在河畔的微风中婆娑起舞,鸟儿在枝头细细地诉说。

    期待那一天,我们可以在家乡清澈的小河里愉快地畅游,青山绿水装点着我们金色梦境,绿色的原野盛满了我们美好的希望。

    期待那一天,碧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皎洁的月光撒满星夜,我和我的小河共同mù yù在温柔的月色下,相伴而行,直到永远。我是多么想念那天生丽质、自然朴素的小河,我又是多么珍惜那温柔动人,善解人意的小河啊!我要用毕生的精力去呵护那条永远属于我,在我心中不曾污染、永不干涸的小河!

(1)给下面划线字注音,读拼音写汉字。

(2)选词填空。

在A处该填的词语是________   ①柔弱;②软弱;③脆弱

在B处该填的词语是________   ①命运;②厄运;③幸运

(3)把下面句子改成反问句。

昔日被污染的肮脏不堪的小河又变得清澈美丽,大家都很高兴。

(4)模仿第三自然段的结构,以大海为主题,写几句话。

期待那一天,________。

(5)你认为本文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6)请你拟一条有关环保的广告标语。

例:再不珍惜水资源,人类见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

【答案】(1)gòu;yū;和谐;沐浴

(2)柔弱;厄运

(3)昔日被污染的肮脏不堪的小河又变得清澈美丽,谁会不高兴呢?

(4)风平,浪静,万里无云期待那一天;我们相约去看海,海鸥飞翔蓝天,海浪奋勇向前;期待那一天,我们相约去看海,朝霞映红半边天,天涯海角在眼前

(5)保护小河,保护环境,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6)节约用水就是珍惜生命。

【解析】【分析】阅读理解是综合性题目,对人的理解能力要求比较高,这里面既包含词语等基础知识,也包含句型转换,更包含着很多的人生哲理,同时也在考查学生思维语言表达能力。所以要在平常学习上多练练这方面的能力,首先要读懂文章,至少要读上两遍,一定要读懂短文,弄清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1)在学习过程中注意词语的积累,做到会读、会写、会用。(2)会陈述句改成反问句,一、有“不”去“不”,没“不”加“不”。二、加上疑问词。三、把句号改为问号。四、把句子整理通顺。(3)根据对课文内容及自己的的理解作答。也可以根据字面意思及自己的理解解答。(4)日常多积累一些关于珍爱自然,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故答案为:(1)gòu;yū;和谐;沐浴

(2)柔弱;厄运;

(3)昔日被污染的肮脏不堪的小河又变得清澈美丽,谁会不高兴呢?

(4)风平,浪静,万里无云期待那一天;我们相约去看海,海鸥飞翔蓝天,海浪奋勇向前;期待那一天,我们相约去看海,朝霞映红半边天,天涯海角在眼前

(5)保护小河,保护环境,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6)节约用水就是珍惜生命。

【点评】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决非一日之功,但只要我们方法正确,持之以恒,不断训练,就一定能提高。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回家的敲门声

    ①每一个夜晚的来临,一听到我下班回家叩打门环的声音,父母便像赛跑一样一前一后争着为我开门,总怕被对方抢了先。母亲的脚步细碎而轻柔,父亲的脚步则如重锤般有力,跺得地面“咚咚”直响。因此尽管母亲非常的努力,但总是比父亲慢半拍,为我开门的似乎永远都是父亲!有时候母亲也会站在父亲身后大声的嗔怪:”平时让你干点事,你磨磨蹭蹭慢慢腾腾的,一听到儿子回来你跑的比兔子都快!”父亲此时总是呵呵的憨笑两声,但并不驳斥母亲的话。门在开启的瞬间,我照例能听到两声一高一低苍老而亲切的问候,随后老两口就像勤务员似的一人给我推自行车,一人帮我拿包,让我尽享“领导”般的待遇。就这样,父母一前一后紧紧相随的身影,或重或轻的脚步声,或高或低的问候声一直伴随我走过了一年又一年……

    ②后来为我开门的只有父亲一个人了,因为母亲病了,她已经彻底失去了与父亲竞争的能力,腿脚已不太灵便的她大多数时间里只能坐在床头迎接我的归来,目送我的离去,而我也很难听到母亲那风风火火细碎而轻柔的脚步声了。母亲久治不愈的病带走了父亲很大一部分活力,他的脚步声不再像重锤般的有力而变得有些迟缓了。除了他亲切的问候,温和的眼神未变,父亲脸上的皱纹已增加了很多,头上的白发也增加了很多……

    ③随着年纪越来越大,父母对我的依恋似乎更浓更深了。有时晚上加班回家迟一些,父亲便携着孱弱的母亲在街口翘首以盼、望眼欲穿的看着儿子来时的路……大老远我就能看到昏黄的路灯下站着两个互相搀扶着的老人雕塑般静静的、久久的凝视着远方,他们灰白的头发不时被风吹起,来回飞舞……我知道那是父母在等我回家。虽然我不知道他们究竟等了我多久,但我肯定想像得出从家到街口,他们已经进进出出很多遍了。很可惜,那时候我并没有任何的感恩之心,丝毫也没有,我只是觉得做父母的都是这样。

    ④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进大门我发现门口忽然多了一把椅子,起初我很奇怪,不知道椅子放在这里究竟有何用?后来我知道了椅子是父亲放在这里的,是他专门坐在这里等着为我开门的。父母亲年纪都大了,耳朵都有些发沉,母亲怕我敲门时他们听不到,便建议父亲在门口放一把椅子,快到我回来的时间,父亲便坐在这儿等着我的敲门声……

    ⑤再后来,我结婚了,回家的次数渐渐少了起来,但是放在门口的那把椅子却始终未动,我曾经几次想把椅子搬走都被母亲拦下了,母亲说:“椅子就别动了,你爸爸已经习惯坐在那儿了!”不知怎的,我的心猛然动了一下,我知道父亲的习惯是因为我养成的。如今我在离家比较远的地方工作和生活,一年之中回家的次数已是屈指可数,然而家门口的那把椅子居然还在……真的,我现在忽然很想哭,很想家,很想我的爸爸妈妈,我想回去看看他们。

    ⑥作为一名游子,虽然漂泊在外,沧海桑田已是平常事。但我又是多么的幸福,只要我的父母还在,在我身后始终会有一座温馨的港湾随时迎候我这叶小舟的归航……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通读全文想一想,文章以“回家的敲门声”为题有何好处?

(3)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词句。

①请写出第①段中加点词“憨笑”的含义。

②第③段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4)文章结尾一段又何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联系现实生活,请简要谈谈你读了本文后获得的启示。

【答案】 (1)本文主要写几个不同时期 “我”下班回家,年迈的父母听见敲门声迎接“我”回家的事情。

(2)既点明文章的中心,也是文章的行文线索。

(3)①“憨笑”原指傻笑、天真的笑,文中指父亲被母亲猜中心思发出高兴的笑,表现了父亲乐意为“我”开门的心理。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等儿子回家的父母比作雕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母盼儿归来的虔诚和执着的形象特点。

(4)画龙点睛,升华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为子女营造安宁与温馨港湾的父母的感激之情。

(5)示例一:作子女的,永远是父母心头的牵挂,无论身在何处,家永远是我们温暖的避风港。示例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关爱父母,多与他们沟通交流,尽一份自己的责任,让父母感受到幸福。

【解析】【分析】(1)细读文章可知,作者以时间为顺序,记叙了在人生的不同时期,父亲和母亲总是会开门迎接我回家的几件小事。

(2)解答题目的作用要从内容、结构、艺术效果三个角度来考虑。内容:概括文章所叙述的事件;点明文章的主旨;指出文章的主要人物。结构:是文章行文的线索等。艺术效果: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回家的敲门声”既点明父母期待我回家的主旨,也是文章的写作线索。

(3)第①小题要求理解词语的含义。句中的“憨笑”的本义指的是朴实天真的笑,在这里指父亲的朴实,为能为给儿子开门而开心,表达了对儿子的关爱。第②题要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个句子将比做“雕塑”,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的表达了父母等候儿子的执着和对儿子的爱。

(4)结合文章内容和主旨来理解,最后一段结构上,总结全文;内容上,深化主旨,写出了父母对“我”的爱,表达了作者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5)解答此类题需要学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受。根据“只要我的父母还在,在我身后始终会有一座温馨的港湾随时迎候我这叶小舟的归航”可以明白,子女永远是父母的牵挂,无论身在何处,家永远是我们温暖的港湾。所以,我们应该多尊重、关爱父母,多与他们交流,感恩父母,让父母感受到幸福。

故答案为:⑴本文主要写几个不同时期 “我”下班回家,年迈的父母听见敲门声迎接“我”回家的事情。

⑵既点明文章的中心,也是文章的行文线索。

⑶①“憨笑”原指傻笑、天真的笑,文中指父亲被母亲猜中心思发出高兴的笑,表现了父亲乐意为“我”开门的心理。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等儿子回家的父母比作雕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母盼儿归来的虔诚和执着的形象特点。

⑷画龙点睛,升华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为子女营造安宁与温馨港湾的父母的感激之情。

⑸示例一:作子女的,永远是父母心头的牵挂,无论身在何处,家永远是我们温暖的避风港。示例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关爱父母,多与他们沟通交流,尽一份自己的责任,让父母感受到幸福。

【点评】⑴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整体感知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抓主要内容进行概括,概括的语言要简洁。

⑵本题考查对标题的理解能力。考生要注意平时对标题的认识,掌握理解标题的方法,在阐述时要结合文章的内容和主旨进行分析。

⑶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句子的赏析。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文章,读懂句子,注意题干的要求,从内容和表达的情感上进行理解。

⑷本题考查的是段落作用的理解。要求考生在平时掌握段落的基本作用,结合文章的内容和情感,从表达的相关和结构等方面进行阐述。

⑸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考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受,写出自己的理解。

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青青庭院

    故乡青青的庭院是我儿时的乐园。

    宽大的庭院到处都染满了绿,除了北边屋前,四壁倒有三面被绿簇拥着,中间被父亲的花草和母亲的菜畦装点起来,并不显得空旷。因为庭院的绿太浓,于是在我的意识里, 庭院仿佛一年四季都是绿的。而这绿又是摇曳多姿的,空灵而深邃的,总在你不经意的时 候探到你的心里。

    每到六月的时候,北屋前的石榴树就急急地缀满了火红火红的花朵,躲在油亮的深绿 里逼着你的眼。蜂儿嗡嗡地闹着,贪婪地吮着花蜜。儿时的我总是很馋,却不晓得蜂蜜要 经过蜜蜂的酿造才可以吃,以为捉到一只蜜蜂就可以吃到甜甜的蜂蜜。常常寻一只敞口不 是太大的玻璃瓶子,轻手轻脚地靠近树身,耐心地等待蜜蜂停落到花儿上,钻进花心,然 后悄悄地把瓶口移近,猛的一扣,蜜蜂一惊,就会落入瓶底,接着迅速旋紧盖子。怕蜜蜂 死掉,就在瓶盖儿上扎个眼儿,且看蜂儿在瓶中辗转,腹部一鼓一鼓的,淡淡的黄的翅风 车一样的振动,找不到出去的路。看到后来,却觉得蜂儿可怜,索性打开瓶盖儿,看蜂儿 飞走,吃蜜的念头早已忘掉了。有时手指被蜇得又红又肿,就翻来清凉油抹上。但很快就忘了,就再去捉,再被蜇。

    时光如同缎子一般在不知不觉中滑过。及至后来我离开故园到外地求学,再参加工作, 再成了家,故园离我渐渐的远了。但故园的绿却始终留在我的心底,如同儿时父母慈爱的

    目光始终浸润着我的心田。

    一晃小女也十岁了。每到暑假或寒假,她总是迫不及待地要回故园。父母已经赋闲在家,将今日的庭院装点得更为绚丽。爬墙虎在南屋的墙面上像瀑布一样泼洒下来,形成一 道绿色的屏障,窗儿在上面像眼睛一般地眨着。南屋与庭院之间多了一道花墙,上面是瓜藤搭起的帐篷,长的丝瓜、弯的北从藤上垂下。转过花墙,东墙是满架的金银花,从南 到北一路的铺开,西墙挂满了葡萄。各色的深的浅的树和藤在庭院中攀缘生长,错落有致。

    母亲的菜畦依然齐整,父亲的花草依然沿着菜畦一路开放。石榴树斑斑驳驳地褪皮,大大小小的石榴赶趟似的挂满了枝头,叶间还偶尔开放着一朵两朵火红火红的石榴花。但故乡的庭院究竟还是绿,浓浓的令人不禁将它掬在手里,饮到心里,醉到梦里。

    故园的绿啊,它衍生了几代人的梦,不仅衍生着梦,也衍生着希望,时时激励着我。

(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文字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

①北屋前的石榴树就急急地缀满了火红火红的花朵,躲在油亮的深绿里逼着你的眼。

②爬墙虎在南屋的墙面上像瀑布一样泼洒下来……窗儿在上面像眼睛一般地眨着。

(2)为什么作者觉得庭院中的绿“又是摇曳多姿,空灵深邃”的?请根据全文作简要回

答。

(3)文章写庭院的绿,可是第3段却详写了儿时捉蜜蜂的趣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第4段中说,“故园的绿却始终留在我的心底,如同儿时父母慈爱的目光始终浸润着我的心田。”这句话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答案】 (1)①写出了石榴花的火红,衬托出绿的深浓。②用眨眼喻写窗户的闪亮,衬托出绿的满而深。

(2)油亮深浓,错落有致,生机盎然; 浸润心田,令人陶醉,难以忘怀。

(3)写出了故乡的庭院是我儿时的乐园,表达了对青青庭院的深深怀念,同时间接地写出了绿的盎然生机。

(4)含义:难以忘怀故园的绿,感激故园的绿给自己的精神滋养;作用:点出本文的主旨。

【解析】【分析】(1) “逼着你的眼”是因为石榴花的火红,衬托出绿的深浓,把植物生动耀眼的情态描绘得栩栩如生。“像眼睛一般地眨着”是把窗儿的光亮比作眨眼,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爬山虎的生机与活力。

(2)先写了六月火红的石榴花,躲在油亮的深绿里,衬托出绿的深浓,概括出——油亮深浓;再写工作后成了家,故园的绿却始终留在我的心底,如同儿时父母慈爱的目光始终浸润着我的心田,概括出——浸润心田;然后写寒暑假带女儿回家,看到各色的深的浅的树和藤在庭院中攀缘生长,概括出——错落有致,生机盎然;最后写自己感受,故乡的庭院究竟还是绿,浓浓的令人不禁将它掬在手里,饮到心里,醉到梦里,概括出——令人陶醉,难以忘怀。

(3) “儿时捉蜜蜂的趣事”是在“绿色的庭院里发生的”,不仅写出了故乡的庭院是“我”儿时的乐园,而且通过回忆此事,表达了对青青庭院的深深怀念,同时间接地写出了绿的盎然生机。

(4)此句运用比喻,“留在我的心底”写出对故园的绿难以忘怀,始终思念,“浸润着我的心田”是写故园的绿渐渐渗入到自己的心里,给自己的以精神滋养。此文借“青春庭院”就是庭院的绿,来表达自己对故园的难以忘怀和感激之情,点明文章主旨。

故答案为:⑴①写出了石榴花的火红,衬托出绿的深浓。②用眨眼喻写窗户的闪亮,衬托出绿的满而深;

⑵油亮深浓,错落有致,生机盎然; 浸润心田,令人陶醉,难以忘怀;

⑶写出了故乡的庭院是我儿时的乐园,表达了对青青庭院的深深怀念,同时间接地写出了绿的盎然生机;

⑷含义:难以忘怀故园的绿,感激故园的绿给自己的精神滋养;作用:点出本文的主旨。

【点评】⑴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解答此题关键要结合词语所处的语境,弄清这个词语的表述对象,然后综合词义与表达效果这两方面因素进行揣摩;

⑵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必须在理解文句,分析文章内容,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层层筛选,剥离出有效信息,获得充足可靠的依据;

⑶本题考查文段内容的作用。解答时,先分析出选文的行文思路,再找出文段的关键句加以概括即可;

⑷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与作用分析。解答时,需要联系前后文,分析句子的字面含义和深层含义,还应适当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4.现代文阅读(一)

一棵小桃树

贾平凹

    早晨起来,雨下得大了,一直下了一整天。我临窗坐下,看我的小桃树在风雨里哆嗦。纤纤的生灵儿,枝条已经慌乱,桃花一片一片地落了,大半陷在泥里,在黄水里打着旋儿。哦,我可怜的小桃树儿!

    好多年前的秋天,我们还是孩子。奶奶从集市回来,带给我们一人一颗桃子,她说:“都吃下去吧,这是一颗‘仙桃’,含着桃核儿做一个梦,谁梦见桃花开了,就会幸福一生呢。”我们全都含了桃核爬上床去。我却无论如何不能安睡,就爬起来,将桃核儿埋在院子角落的土里,想让它在那里蓄着我的梦。

    第二年春天的一个早晨,奶奶打扫院子,突然发现角落里拱出一个嫩绿儿,便叫道:“这是什么呀?”我才恍然记起了是它:它竟从土里长出来了!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了身子的。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儿的,黄黄儿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它长得很慢,一个春天,才长上二尺来高,样子也极猥琐。但我却十分地高兴:它是我的,它是我的梦种儿长的。

    也就在这年里,我到城里上学去了。学习呀,奋斗呀,一毕业就走上社会,要轰轰烈烈地干一番我的事业了。但是,我慢慢发现我的幼稚,我的天真了,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我渐渐地大了,脾性儿也一天一天地坏了,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心境似乎是垂垂暮老了。这时候,真是祸不单行,奶奶也去世了。我连夜从城里回到老家去,看着满屋的混乱,想着奶奶往日的容颜,不觉眼泪流了下来,对着灵堂哭了一场。天黑的时候,在窗下坐着,一抬头,却看见我的小桃树了:它竟然还在长着,弯弯的身子,努力撑着的枝条,已经有院墙高了。弟弟说:那桃树被猪拱折过一次,要不早就开花了。大家曾嫌它长得不是地方,又不好看,想砍掉它,奶奶却不同意,常常护着给它浇水。看着桃树,想起没能再见一面的奶奶,我深深懊丧对不起我的奶奶,对不起我的小桃树了。

    如今,它虽然长得弱小,骨朵儿也不见繁,但一夜之间,花竟全开了呢。可开得太白了、太淡了,那瓣片儿单薄得似纸做的,没有肉的感觉,没有粉的感觉,像是患了重病的少女,苍白白的脸儿,又偏苦涩涩地笑着。我每每看着它,却发现从未有一只蜜蜂去恋过它,一只蝴蝶去飞过它。可怜的小桃树!

    雨还在下着,花瓣儿纷纷零落去,片片付给风了,雨了!我心里喊着奶奶。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鹅,眼睁睁地羽毛剥脱。然而,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那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然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它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我心里稍稍有了些安慰。啊,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明日一早,你会开吗?你开得是灼灼的吗?我亲爱的,你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出一个桃儿来的,我还叫你是我的梦的精灵儿,对吗?

(1)选文从哪几个方面表现出了小桃树的“可怜”?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2)从修辞的角度品析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其表达效果。

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鹅,眼睁睁地羽毛剥脱。

(3)本文标题是“一棵小桃树”,但内容却多次提到奶奶,作者这样写是否偏题?为什么?

(4)从小桃树身上,我们可以获得哪些积极的人生启示?请结合选文简要回答。

【答案】 (1)写小桃树遭受风雨等的摧残来表现它的可怜;写小桃树长得很委屈,样子很猥琐,花儿单薄等来表现它的可怜;写小桃树被蜂蝶漠视、孤独寂寞来表现它的可怜。

(2)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小桃树”比作“一只天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桃树在暴风雨中饱受摧残的情态,表达了作者对小桃树的爱怜。

(3)没有偏题。一来奶奶与小桃树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奶奶就没有小桃树;二是作者正是要通过赞美小桃树来表达对奶奶的思念和感激之情。

(4)做人要有坚定的信念(或理想);面对挫折和磨难,只要不屈不折,定能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解析】【分析】(1)选文从哪三个方面表现出了小桃树的“可怜”。写小桃树遭受风雨等的摧残来表现它的可怜;写小桃树长得很委屈,样子很猥琐,花儿单薄等来表现它的可怜;写小桃树被蜂蝶漠视、孤独寂寞来表现它的可怜。(2)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小桃树”比作“一只天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桃树在暴风雨中饱受摧残的情态,表达了作者对小桃树的爱怜。(3)本文标题是“一棵小桃树”,但内容却多次提到奶奶,作者这样写没有偏题。一来奶奶与小桃树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奶奶就没有小桃树;二是作者正是要通过赞美小桃树来表达对奶奶的思念和感激之情。(4)从小桃树身上,我们可以获得做人要有坚定的信念(或理想);面对挫折和磨难,只要不屈不折,定能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小桃树的“可怜”的概括能力。(2)此题主要考查学生从修辞的角度品析文中画线的句子的能力。(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题的理解能力。(4)要考查学生从小桃树身上获得人生启示的能力。

5.现代文阅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秋天的黄昏(丁立梅)

    城里是没有黄昏的。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吞了。

    乡下的黄昏,却是辽阔的,博大的。它在旷野上坐着;它在人家的房屋顶上坐着;它在鸟的翅膀上坐着;它在人的肩上坐着;它在树上、花上、草上坐着,直到夜来叩门。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

    选一处河堤,坐下吧。河堤上,是大片欲黄未黄的草。它们是有眼睛的,它们的眼睛,是麦秸色的,散发出可亲的光。它们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这是草的暮年,慈祥得如老人一样。你把手伸过去,它们摩挲着你的掌心,一下,一下,轻轻地。像多年前,亲爱的老祖母。你疲惫奔波的心,突然止息。

    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这个时候,庄稼收割了,繁华落尽,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你很想知道田野在想什么,得到与失去,热闹与寥落,这巨大的落差,该如何均衡?田野不说话,它安静在它的安静里。岁月枯荣,此消彼长,焉有得?焉有失?不远处,种子们正整装待发,新的一轮蓬勃,将在土地上重新衍生。

    还有晚开的棉花呢。星星点点的白,点缀在褐色的棉枝上,这是秋天最后的花朵。捡拾棉花的手,不用那么急了。女人抬头看看天,低头看看花,这会儿,她终于可以做到从容不迫,稻谷都进了仓,农活不那么紧了。她细细捡拾棉花,一朵一朵的白,落入她手里。黄昏下,她的剪影,就像一幅画。

    你的眼睛,久久落在那些白上面,你想起童年,想起棉袄、棉鞋和棉被。大朵大朵的白,摊在屋门前的篾席上晒。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玩着玩着,会睡着了,睡出一身汗来——棉花太暖和了啊。

    最开心的事是,冬夜的灯下,母亲把积下的棉花搬出来,在灯下捻去里面的籽儿。你也跟在后面捻,知道有新棉鞋新棉袄可穿,心先温暖起来。那时,你的世界就那么大,那时,一个世界的幸福,都可以被棉花填得满满的。

    人生因简单因单纯,更容易得到快乐。你有些惆怅,因为,现在的你,离简单离单纯,越来越远了。

    竟然还见到老黄牛。不多见了啊。人和牛,都老了。他们在河堤上,慢慢走。身上披着黄昏的影子。人的嘴里哼着“呦喝”“呦喝”——歌声单调,却闪闪发光。牛低着头,不知是在倾听,还是在沉思。你想,到底牛是人的伙伴,还是人是牛的伙伴?——相依为命,应该是尘世间最不可或缺的一种情感吧。

    鸟叫声在村庄那边,密密稠稠,是归巢前互道晚安呢。村庄在田野尽头,一排排,被黄昏镀上一层绚丽的橙色,像披了锦。炊烟升起来了,你家的,我家的,在空中热烈相拥,久久缠绵。还是村庄好,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设防。

    突然听得有母亲的声音在叫:“小雨,快回家吃晚饭啦——”你忍不住笑,原来不管哪个年代,都有贪玩的孩子。

    周遭的色彩,渐渐变浓变深。身下的土地,渐渐凉了,你也该走了。再贪恋地望一眼这秋天的夕阳,它一圈一圈小下去,小下去,像一只红透的西红柿,可以摘下来,炒了吃。

       (选自《语文周报》读写版2013年第35期)

(1)本文写景以什么为序?请找出表明顺序的词或短语。

(2)说说文章第1段中“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吞了”中“吞”字的含义。

(3)文章第7、8段插叙了童年时关于棉花的回忆,有什么作用?

(4)文章很多句子富有诗意美。请赏析第7段中“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这句话。(从修辞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入手)

(5)秋天的黄昏富有诗情画意。文章第3段作者认为“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这是为什么?

【答案】 (1)以空间方位为序;河堤--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河堤上--村庄在田野尽头。

(2)“吞”写出了城市灯光亮的之早,灯光之亮,与下文写乡下的黄昏形成对比。

(3)用联想手法,回忆美好童年,赞美秋天带来的收获和对母亲的怀念。

(4)修辞手法:比喻;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棉花的洁白与柔软,以及童年的欢愉。

(5)因为秋天的黄昏秋草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慈祥得如亲爱的老祖母,可以止息疲惫奔波的心;繁华落尽的大片的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从不计较得失;晚开的棉花可以幸福一个世界。

【解析】【分析】(1)该题只要抓住关键词“从河堤往下看”、“河堤上”、“田野尽头”等词语,就可以顺利解答。

(2) “吞”的本意是“不嚼或不细嚼而咽入”和“兼并,侵占”。句中说城里的灯光“吞”了城里的黄昏,显然是要说城里的灯光亮的早,让人感受不到黄昏的存在了。结合下文,“乡下的黄昏,却是辽阔的……”显然作者写灯光“吞”了黄昏,是为了对比突出乡下的黄昏的能让人清晰的感受到的。由此,答案不难得出。

(3)从插入内容看,主要描写了棉花及摘棉人摘棉的场面,采用了细节描写,意在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作者还说它是“秋天最后的花朵”,明显带有赞美的意味。之后,作者由棉花写到母亲灯下“捻”棉籽,是对那时生活的回忆,更是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从插叙内容对文中主旨表达的作用看,插叙内容恰恰表现了乡村秋天黄昏的丰满。当然,答题时不要忘记写作方法的判断,该段是由棉花引起的回忆,自然属于联想。

(4) “打滚儿”是孩子在棉花里玩得快乐的表现,把孩子比作小鸟,也是形象地说明孩子快乐;把棉花比作白云,则是说明棉花之柔软之洁白。

(5)第三节是个总领段,以下各段也是仅仅围绕这一段来写的,自然答案就在以下各段中。答题时要仅仅抓住“安详”“丰满”两个词语,从下文中寻找最能体现这一秋天黄昏特征的景物即可。注意:要尽量使用文章中的关键词语,然后用自己的语言作答,原则上不能照抄原文。

故答案为:⑴ 以空间方位为序;河堤--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河堤上--村庄在田野尽头。

⑵ “吞”写出了城市灯光亮的之早,灯光之亮,与下文写乡下的黄昏形成对比。

⑶ 用联想手法,回忆美好童年,赞美秋天带来的收获和对母亲的怀念。

⑷ 修辞手法:比喻;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棉花的洁白与柔软,以及童年的欢愉。

⑸ 因为秋天的黄昏秋草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慈祥得如亲爱的老祖母,可以止息疲惫奔波的心;繁华落尽的大片的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从不计较得失;晚开的棉花可以幸福一个世界。 

【点评】⑴本题考查写景顺序。在读文时,注意提取表示顺序的词语。

⑵本题考查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既要理解词语的本义,又要理解它在具体语境中的“临时意义”。

⑶本题考查插叙的作用。通读第7、8段,明确写出的内容,分析表达的感情。

⑷本题考查语句赏析能力。赏析语句可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句式特点等入手。

⑸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结合第3段重点句子的理解分析。

6.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如画山水入眼来

谭谈

    车子在高速公路上跑了一段后,便进入上上下下、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不知拐过多少个“之”字后,汽车在一处坪地停下。我们走下来,司机指指山脚下,要我们先到这里养养眼。一看,脚下是一个深谷,两岸的岩壁高达数百米,笔直地耸立在天地间。两壁之间,紧紧地挟着一湾绿水,那清澈碧绿的水面,十分平静,就如冋是上天遗落在深山里的一块巨大的翡翠。小坪右侧的峭壁上,雕刻着几个大字:乌江源百里画廊。

    汽车载着我们,又在一个“之”字一个“之”字的下山公路上谨慎地走着。好一阵子,才把我们带到这块翡翠旁边。河道上停有几艘游艇。我们是最性急的游客,到得最早。

    水面十分平静。两岸的峭壁山峰,倒映在水中。气势恢宏的高壁险峰,全在三四百米之上,从天泻落,有如石瀑。壁间呈现着奇妙的图案,真是鬼斧神工。一湾湾绿水,紧紧地抱着这一块块峭壁,相依相偎。

    游船在河面上缓缓前行。我们趴在船舱边朝外张望,真是美不胜收。无论你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幅画。我们祖国美丽的山水,造就一代一代的大画家。而技艺更高、成就更大的画家,一定是大自然!

    深藏在贵州大山之中的乌江,全长一千多公里,横贯贵州的西部和北部,最后在重庆涪陵汇入长江,是长江的一级支流。千里乌江,千里画廊。我们行走的这一段,只是她上游的一小段。这里是一个高山人工湖泊——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家修建的东风水库。库区长达六十二公里,最宽处有公里,最窄处只有六十米。

    水库大坝建起后,把这野马冲撞似的乌江水流锁住了。水面上升,河道上一个一个的急流险滩淹没了。在乌江的两道河源:三岔河和六冲河汇合处,形成了一个三叉形的东风湖。库区融高峡、平湖、溶洞、飞瀑于一体,被人们称道为“山似三峡而水胜三峡,水似漓江而山胜漓江”。

    追索数千万年以前,大地发生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地壳运动——地质学上称之为“燕山运动”。这次地壳运动,在贵州地盘上形成一条西南往东北走向的大裂谷。裂谷底部就成了这乌江的河床。河床两岸,峰壁险峻,断层壁画,神秘多姿,怎么看,怎么美。

    约莫半个小时,游船上不少人同时发出惊呼声:啊!啊!举头一望,一条宏伟的天桥,跨立在数百米高的悬崖峭壁间。这是有名的鸭池河大桥。桥长一千四百五十米,桥面距水面达四百三十四米。这个高度,在全世界桥梁中位居前列。去年的国际桥梁大会上,它还获得了奖项。

    这一天江上的行程不足十公里,只不过是千里乌江的一段,然而,这如画的山水,扑面而来,进入我心深处,成为我心灵里永久的收藏!

(1)    文章开头说“司机指指山脚下,要我们先到这里养养眼”,究竞是什么可以“养养眼”?

(2)    游船行进在河面上,作者有哪些所见所感?

(3)请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汽车载着我们,又在一个“之”字一个“之”字的下山公路上谨慎地走着。

②水库大坝建起后,把这野马冲撞似的乌江水流锁住了。

(4)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答案】 (1)这里是指站在高处,看到的风景可以“养养眼”:脚下是一个深谷,两岸高达数百米的岩壁笔直地耸立在天地间。两壁之间挟着一湾绿水,水面平静,如同一块巨大的翡翠。(意思对即可)

(2)游船在河面上缓缓前行,“我”看到了如画的风景:千里乌江,千里画廊;东风库区融高峡、平湖、溶洞、飞瀑于一体。河床两岸,峰壁险峻,断层壁画,神秘多姿。举头望见鸭池河大桥,感到由衷的自豪。(意思对即可)

(3)①“谨慎地”三字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汽车在“之”字形下山公路上行驶时的小心,侧面表现出公路的蜿蜒曲折。(意思对即可)

②运用比喻修辞,将乌江水流比作野马冲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乌江水流的迅疾,侧面表现了山峰险峻,山谷落差大;“锁住”二字运用拟人手法,传神地写出了水库大坝对乌江水流的制约。(意思对即可)

(4)收東全文,照应题目,抒发了作者对如画的山水的由衷赞美。(意思对即可)

【解析】【分析】⑴ 养眼的意思就是看起来赏心悦目,给人以美的感觉。结合语境分析,可知这里是指站在高处看到的美丽的风景:脚下是一个深谷,两岸高达数百米的岩壁笔直地耸立在天地间。两壁之间挟着一湾绿水,水面平静,如同一块巨大的翡翠。(意思对即可)

⑵ 从文章第五到八段中筛选出作者在游船上所见所感的语句即可。第六段我看到和感受到的:如画的风景:千里乌江,千里画廊;第七段我看到和感受到的:东风库区融高峡、平湖、溶洞、飞瀑于一体。第八段我看到和感受到的:河床两岸,峰壁险峻,断层壁画,神秘多姿。第九段我看到和感受到的:举头望见鸭池河大桥,感到由衷的自豪。(意思对即可)注意筛选的内容要符合题意,不要筛选出介绍乌江情况的语句等。

⑶ ①“谨慎地”,小心地。结合语境分析,这三个字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汽车在“之”字形下山公路上行驶时的小心,侧面表现出公路的蜿蜒曲折。(意思对即可)此题也可赏析一个“之”字一个“之”字。 ②认真阅读这句话,可以看出这句话把乌江水流比作野马冲撞,结合喻体的特点分析,这个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乌江水流的迅疾,侧面表现了山峰险峻,山谷落差大;“锁住”二字运用拟人手法,将 大坝人格化,传神地写出了水库大坝对乌江水流的制约。(意思对即可)

⑷ “这一天江上的行程不足十公里,只不过是千里乌江的一段,然而,这如画的山水,扑面而来”是对上文内容的总结,自然结束全文,其中的如画的山水也和题目相照应,而“这如画的山水,扑面而来,进入我心深处,成为我心灵里永久的收藏! ”则直接抒发了作者对如画的山水的由衷赞美。(意思对即可)

故答案为:⑴ 这里是指站在高处,看到的风景可以“养养眼”:脚下是一个深谷,两岸高达数百米的岩壁笔直地耸立在天地间。两壁之间挟着一湾绿水,水面平静,如同一块巨大的翡翠。(意思对即可)

⑵ 游船在河面上缓缓前行,“我”看到了如画的风景:千里乌江,千里画廊;东风库区融高峡、平湖、溶洞、飞瀑于一体。河床两岸,峰壁险峻,断层壁画,神秘多姿。举头望见鸭池河大桥,感到由衷的自豪,从而点明了本文的中心。(意思对即可)

⑶ ①“谨慎地”三字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汽车在“之”字形下山公路上行驶时的小心,侧面表现出公路的蜿蜒曲折。(意思对即可)

②运用比喻修辞,将乌江水流比作野马冲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乌江水流的迅疾,侧面表现了山峰险峻,山谷落差大;“锁住”二字运用拟人手法,传神地写出了水库大坝对乌江水流的制约。(意思对即可)

⑷ 收東全文,照应题目,抒发了作者对如画的山水的由衷赞美。(意思对即可)

【点评】⑴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提取关键语句,整合语言,做出概括回答。

⑵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做这样的题,首先认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然后提炼出文章中的关键词或中心句,最后再归纳概括。

⑶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的品析能力。解答此类题,一定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答题原则,认真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主旨,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词句的表达效果。

⑷本题考查理解散文结尾段作用的能力。散文结尾段的作用是:总结全文,归结主旨;呼应开头,使文章浑然一体;卒章显志,点明题旨;强化作者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等。解答此题一般从结构与内容两方面分析。

【篇二】六年级下册语文2016部编

国家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

一、【古诗词】

寒 食 [唐]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十五夜望月 [唐]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马诗 [唐]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 [清]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二、【文言文】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文】弈秋是全国的围棋高手。他教导两个学生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诲;另一个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却一直想着天上有天鹅要飞过来,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虽然他俩在一块儿学习,但是后一个学生不如前一个学得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理解】在同样条件下不同的态度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告诉我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译文】有一天,孔子到东方游学,途中看到两个小孩在争论,便问是什么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另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而中午时要近些。”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却像个盘子,这不是远的时候看起来小而近的时候看起来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感觉寒凉,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烫,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的道理吗?”

孔子也不能判断谁的观点正确。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理解】一个人懂得的知识总是有限的,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不能停下探索新知的脚步。在探索的路上,我们要认真观察,勤于思考。同时,我们还要谦虚好学,多思多问,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

三、【日积月累】

(一)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朝露]:清晨的露水。

[晞]:天亮,这里指阳光照耀。

[布]:布施,给予。 [德泽]:恩惠。

[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徒]:白白地。

【诗歌大意】早晨, 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等待在阳光下晒干。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因此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常常担心肃杀的秋天来到,花和叶都变黄衰败了。千万条大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向西流回来?如果年轻力壮的时候不知道奋发图强,到了老年头发花白,一事无成,悲伤也没用了。

【诗歌赏析】这首诗借物言理,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凋零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也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诗人由眼前青春美景联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二)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意思是:读书须用心,能下苦功夫,才会文辞精妙,一字千金。常用于教育人要好好读书。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意思是:别说你出发得早,还有比你更早的人。多指办事情已被别人抢先下手了。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意思是:与对方交谈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受益很大。指与别人沟通时不经意间被点拨而有所顿悟时的一种感慨。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意思是: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脚力好赖,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指时间可以检验一切。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意思是:临近水边,时间长了,就会懂得鱼的习性;靠近山林,听多了鸟的叫声,自然就能分辨开。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熟能生巧。

(四)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意思是:用心地栽花,施肥、灌溉等都做了很多,但花却总是不开,最后还是枯萎了;而随意折下来的一枝柳条随意插在地里,从来没有照料它,几年过去,却成了郁郁葱葱的柳树。喻指顺其自然,凡事不可强求。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意思是:良药多数是带苦味的,但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这句贤文现在常用来说明应该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和批评。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意思是:树希望静止不摆,风却不停息;子女想赡养父母,父母却已亡故。这句话从反面告诫我们行孝道要及时。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意思是:富有时要常想想以前贫困的时候,生活困顿时不要像以前富裕时那样铺张浪费。这句话意在告诫我们应注意节约,不要浪费。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意思是:到实际使用时才悔恨书读得太少,没有亲身经历过不知事情的艰难。这句话启示我们应当勤学好问,并行动起来,多学多练。

(五)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出自《周易》,意思是: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发展。说明在面临不断发展的局面时,必须要改变现状,进行变革。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出自《礼记》,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强调了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的重要性。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出自《荀子》,意思是:靛青这种染料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比喻人通过学习可以提升自己,后多用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出自《淮南子》,意思是:如果对人民有好处,就不必效法古人的制度;如果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旧的规矩。说明了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

【篇三】六年级下册语文2016部编

国家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

一、【古诗词】

寒 食 [唐]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十五夜望月 [唐]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马诗 [唐]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 [清]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二、【文言文】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文】弈秋是全国的围棋高手。他教导两个学生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诲;另一个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却一直想着天上有天鹅要飞过来,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虽然他俩在一块儿学习,但是后一个学生不如前一个学得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理解】在同样条件下不同的态度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告诉我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译文】有一天,孔子到东方游学,途中看到两个小孩在争论,便问是什么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另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而中午时要近些。”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却像个盘子,这不是远的时候看起来小而近的时候看起来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感觉寒凉,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烫,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的道理吗?”

孔子也不能判断谁的观点正确。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理解】一个人懂得的知识总是有限的,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不能停下探索新知的脚步。在探索的路上,我们要认真观察,勤于思考。同时,我们还要谦虚好学,多思多问,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

三、【日积月累】

(一)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朝露]:清晨的露水。

[晞]:天亮,这里指阳光照耀。

[布]:布施,给予。 [德泽]:恩惠。

[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徒]:白白地。

【诗歌大意】早晨, 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等待在阳光下晒干。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因此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常常担心肃杀的秋天来到,花和叶都变黄衰败了。千万条大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向西流回来?如果年轻力壮的时候不知道奋发图强,到了老年头发花白,一事无成,悲伤也没用了。

【诗歌赏析】这首诗借物言理,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凋零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也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诗人由眼前青春美景联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二)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意思是:读书须用心,能下苦功夫,才会文辞精妙,一字千金。常用于教育人要好好读书。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意思是:别说你出发得早,还有比你更早的人。多指办事情已被别人抢先下手了。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意思是:与对方交谈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受益很大。指与别人沟通时不经意间被点拨而有所顿悟时的一种感慨。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意思是: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脚力好赖,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指时间可以检验一切。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意思是:临近水边,时间长了,就会懂得鱼的习性;靠近山林,听多了鸟的叫声,自然就能分辨开。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熟能生巧。

(四)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意思是:用心地栽花,施肥、灌溉等都做了很多,但花却总是不开,最后还是枯萎了;而随意折下来的一枝柳条随意插在地里,从来没有照料它,几年过去,却成了郁郁葱葱的柳树。喻指顺其自然,凡事不可强求。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意思是:良药多数是带苦味的,但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这句贤文现在常用来说明应该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和批评。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意思是:树希望静止不摆,风却不停息;子女想赡养父母,父母却已亡故。这句话从反面告诫我们行孝道要及时。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意思是:富有时要常想想以前贫困的时候,生活困顿时不要像以前富裕时那样铺张浪费。这句话意在告诫我们应注意节约,不要浪费。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意思是:到实际使用时才悔恨书读得太少,没有亲身经历过不知事情的艰难。这句话启示我们应当勤学好问,并行动起来,多学多练。

(五)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出自《周易》,意思是: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发展。说明在面临不断发展的局面时,必须要改变现状,进行变革。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出自《礼记》,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强调了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的重要性。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出自《荀子》,意思是:靛青这种染料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比喻人通过学习可以提升自己,后多用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出自《淮南子》,意思是:如果对人民有好处,就不必效法古人的制度;如果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旧的规矩。说明了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

【篇四】六年级下册语文2016部编

人教版部编本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

总序: 主备人: 副备人:

第一单元 1、北京的春节

教学目的:

1、会写“醋、饺”等15个字,会写“腊月、展览”等3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了解详写、略写的好处。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教学重难点: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了解详写、略写的好处。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

(唤起学生对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

2、板书课题,交流作者信息。

3、导入新课: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儿”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朗读课文,小组内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正(zhēng)月、掺和(chān huo)

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醋、宵、戚、骆、驼、浒”,并且在黑板上的方格中示范。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老北京过春节的情景。)

2、再默读课文,想一想: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自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完成下表。

时 间

风 俗 习 惯

腊月初八

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腊月初九到

腊月二十二

孩子:买杂拌儿,买爆竹,买各种玩意儿

大人:预备过年的物品

时 间

风 俗 习 惯

腊月二十三

过小年,放鞭炮,吃糖

过了二十三

大扫除,把吃的预备充足

除夕

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宵,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

元旦

(旧时指农历正月初一)

铺户关门,男人拜年,女人待客,小孩逛庙会

正月初六

多数铺户开张,伙计们可以轮流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元宵节

看花灯,小孩放花炮,吃元宵

正月十九

春节结束

3、学生汇报。

4、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直到正月十九才结束。本文都提到了哪些日子?哪些日子写得详细呢?再讨论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本文提到的日子有: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元旦、正月初六、元宵节、正月十九等。详细写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元旦、元宵节。这样写的好处: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能够使读者对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有更深刻的了解。)

四、交流探讨,感受年味。

1、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北京人过得是这样热闹、开心,文章字里行间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选择春节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日子,反复读一读,说说能品出年的什么味道,在空白处做批注。

2、小组内交流,说一说自己喜欢的节日活动或印象最深的部分。

3、全班交流。(重点关注“京味儿”语言。)

五、课堂小结。

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红红火火、热热闹闹)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请按顺序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课文主要介绍了老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直到正月十九结束。人们在腊八那天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除夕非常热闹,初一的光景截然不同,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3、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老北京春节的热闹气氛。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热闹而又喜庆的老北京的春节,好不好?

二、品读课文,感受节日气氛。

在详写的这些内容中,你最喜欢哪一个部分呢?深入读读,勾画出你自己印象最深的语句,结合自己过年的感受,谈谈自己的体会。(学生自由读后交流。)

(一)腊八:

课件展示句子,感受作者生动形象的比喻、用词的简洁和巧妙。

①“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农业展览会。”

从“家家都”可以看出人们对节日习俗的重视。

“农业展览会”是说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种类很多,多得好像聚在一起开展览会一样。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腊八粥的材料极其丰富。(课件演示腊八粥的图片。)

②“把蒜瓣放进醋里……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翡翠”写出了蒜瓣的颜色,“辣”字写出了醋的味道,这样的色味双美当然让人忍不住流口水了,更让人感受到了老舍用词的简洁、巧妙。

(二)腊月二十三:

1、指名读第5自然段,说说人们在腊月二十三的主要活动。(放鞭炮,吃糖)

2、说一说腊月二十三为什么是过春节的“彩排”。(天一擦黑……过年的味道)

(三)除夕:

1、指名读第7自然段,说说除夕给你什么样的感觉。(热闹)

2、你们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除夕真热闹”?

①人们的活动。

人们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等活动表现了除夕的热闹。

理解“守岁”:一重意思,年长的人守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 二重意思,年轻的人守岁,则是祈盼父母长寿。

②味、色、声的描写。

“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鞭炮声日夜不绝”,作者从味道到色彩到声音对除夕这一天进行了全方位的描写,无不体现出除夕的热闹,也让你我感受到了老舍观察的细腻。

3、除夕这一天,你以前是怎么过的呢?打开记忆的闸门,让我们分享你的快乐吧!让学生自由发言。

4、指导朗读:想象一下文章中描绘的热闹场面,有滋有味地读读这一段。

(四)元旦(旧时指农历正月初一):

1、指名读第8自然段,理解“截然不同”的意思。(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2、说一说“元旦(旧时指农历正月初一)”与“除夕”有什么截然不同之处。

课件演示:“铺户……全城都在休息。”

3、这样的“截然不同”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呢? (悠闲)

4、你们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元旦(旧时指农历正月初一)人们的悠闲自在?

人们的活动:男人们,女人们,小孩们,小贩们。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或走亲访友,或逛庙会……都是那么快乐轻松自在。

5、指导朗读:读出轻松自在的感觉。

(五)元宵节:

1、元宵节的特点是什么?(处处张灯结彩,像办喜事,红火而美丽。)

2、哪些内容描写了元宵节的灯?这些灯有什么特点?

3、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这个句式说说元宵节上还有什么灯,并写一写。

4、作者用这么多的笔墨写灯的数量多、种类多,其用意何在?(突出元宵节的热闹)

5、朗读这一部分,读出元宵节的热闹。

三、领悟写法,拓展延伸。

1、快速浏览课文,从哪儿能体会到作者对年文化的热爱?

(引导学生从具体语句中,感受老舍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平易简约而又颇有些幽默的口语化语言之中的写作特点,如“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等。)

2、对比阅读链接,体会文章抓住主要特点来描写北京春节的方法,对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有更深刻的了解。

(老舍先生《北京的春节》语言通俗直白,如一位长者侃侃而谈,清浅素白中流露出了对生活的热爱,对除夕这一天热闹场景的描写顺序井然。舒乙的《北京的春节》描绘的是祭灶、吃春饼等风俗习惯,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与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斯妤的《除夕》重点描述了一家人在除夕这一天的忙碌,介绍了闽南的春节习俗,忙碌中透露出温馨与喜庆,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3、联系生活,写一写你是怎样过春节的。

板书设计:

北京的春节

腊八           忙碌 详略得当

教学反思:

课前设置预习方案,让学生搜集春节习俗,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总序: 主备人:张杰 副备人:

第一单元 2、腊八粥

教学目标:

1、会写“腊、粥”等15个字,会写“糊涂、搅和”等9个词语。

2、朗读课文,想象八儿的馋样儿。

3、了解课文的内容,说说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想想这样写的好处。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

4、找出文中描写细腻的句子,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想象八儿的馋样儿。

2、了解课文的内容,说说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想想这样写的好处。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

教学难点:找出文中描写细腻的句子,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在上节课中,我们跟着老舍先生一起去看了北京的春节,其中提到了一种腊八那天会吃的食物——腊八粥。民间有句俗语“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这说明在腊月天气很冷。于是,产生了一种民俗,在腊八这一天要喝腊八粥,把下巴粘牢。这就是腊八粥的由来。

2、在你的心目中腊八粥是什么样的?谈谈你对腊八粥的印象。

3、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跟着沈从文一起去品尝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

4、板书课题,介绍作者和作品。

二、检查预习,扫清字词障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唾沫(tuò mo) 孥孥(nú nú)

2、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腻、 灌、褐、筷”,并且在黑板上方格中示范。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围绕“腊八粥”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本文围绕八儿等着吃母亲熬煮的腊八粥的经过,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表现了一家人的其乐融融。)

2、通读课文,你认为整个小故事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能否用小标题概括故事情节?(盼粥—想粥—猜粥—看粥—喝粥)

3、说一说哪一部分写得详细。(等粥)哪一部分写得简略?(吃粥)

4、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小组内读一读,谈一谈你的感受。

四、课堂小结。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八儿天真、可爱、嘴馋,腊八粥香甜诱人、惹人喜爱。)

- 第二课时 -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作家沈从文笔下的文章——《腊八粥》(师生齐读)。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这一幅细腻独特的腊八风俗画。

二、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一)品读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1、请一位同学朗读文章第1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作者写腊八粥时,为什么要花费那么多的笔墨去列举腊八粥的原料?(写出了腊八粥的材料丰富。)我们在上节课也曾经提到过关于腊八粥的句子,回忆一下。

从中你可以感受到腊八粥吃起来一定如何?(美味可口)

2、那么作者是如何描写腊八粥的美味的呢?(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腊八粥在锅里煮的状态,还有腊八粥的香气。)

3、写腊八粥的材料和煮的状态除了能够衬托腊八粥的香甜可口,还有什么作用?(为后文的故事情节做铺垫。)

(二)品读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

那么多人都喜爱腊八粥,八儿也是其中的一员。那么面对这样的一锅粥,八儿又是如何表现的呢?

自读第2~8自然段,画出描写八儿的语句,体会一下八儿的心理是怎样的?作者是如何表现的?

①“喜得快要发疯”:心理描写,略带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八儿的兴奋。“眼睛可急红了”:神态描写,写出了八儿的迫不及待。“‘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语言和神态描写,写出了八儿的迫不及待。

②从八儿的心理、神态、语言中能感受到八儿有什么特点?(天真、可爱、颇有童趣)

(三)品读第三、四部分(第9~19自然段)。

1、朗读第9~13自然段,从八儿与妈妈的对话中,你能感受到八儿的心理和人物特点是怎样的呢?

(八儿急切地想要吃到腊八粥,但是只能苦苦等待;看到腊八粥淡淡的烟气后,开始猜想锅内的情景;但是同时也没有只想着自己,也想到了自己的家人。所以八儿不但天真可爱,而且也孝顺体贴。)

2、从妈妈对八儿的回答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妈妈是非常疼爱八儿的。)

3、从这段富有生活气息的对话中,我们还能感受到八儿与妈妈之间浓厚温馨的亲情。

4、一位同学朗读第14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八儿猜想的腊八粥是怎样的呢?画出相关句子并进行品析。

①“饭豆……肿胀了吧”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想象中豆子发胀饱满的状态。

②栗子、花生仁煮得软糯稀烂。

③哪个词可以形容八儿想象中的腊八粥?(妙极了)

④这段猜想有什么作用?(写出了八儿对腊八粥的猜想,为八儿实际看到腊八粥做铺垫。)

⑤写出八儿怎样的心理?(憧憬、渴望的心理)

5、当妈妈把八儿抱起来以后,他终于看到了腊八粥的庐山真面目了。妈妈煮的粥究竟是怎样的呢?作者是怎样描写的?齐读第15~17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

①栗子跌进锅,饭豆煮得肿胀,花生仁儿脱了红外套,锅巴围了锅边成一圈儿,粥的颜色是深褐。

②作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腊八粥内各种东西的状态。

6、你觉得当八儿看到这锅粥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呢?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①“他惊异得喊起来了”——感到惊讶。

②“怎么,黑的!”——有点嫌弃,觉得腊八粥很脏。

7、看到八儿有这样的反应时,妈妈是如何表现的?(“捡了一枚大得特别吓人的赤枣给了八儿”。)

从妈妈的行为中你能感受什么?(妈妈对八儿的疼爱。)

教师小结:在第三、四部分中,八儿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迫不及待—等待—憧憬—惊讶—嫌弃)

(四)品读第五部分(第20~21自然段)。

最后八儿终于喝到了腊八粥。作者又是怎样来写喝腊八粥的呢?画出你觉得写得好的句子进行赏析。

①“靠着”、“斜立”、筷子“摆”成十字,动作描写。

②“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外貌描写,写出了八儿喝饱了以后满足的样子。

③“半碗陈腊肉,八儿的爹同妈也都奈何它不来了”,八儿的父母也喝得十分满足,通过对人们喝完腊八粥后状态的描写,表现出腊八粥的美味。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虽然文章的标题是《腊八粥》,但读完全文后,我们发现文章详写的部分是第二部分,等腊八粥,而喝腊八粥则略写。为什么?

(通过写熬制腊八粥的过程,表现八儿和家人其乐融融、温馨和睦的家庭气氛。)

2、作者的写作目的并不是写腊八粥的美味,而是通过描绘这个生活场景体现普通百姓对生活和家庭的热爱。

3、作者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再读读课文第1自然段,仿写一种你最喜爱的食物。

板书设计:

腊八粥

孩子天真可爱

教学反思:

教学时重在通过对主人公八儿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理描写,体会八儿迫不及待地想喝腊八粥的馋样。运用边读边想象的方法,让学生充分读书,谈读书感悟,充分唤起学生的认知体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总序: 主备人:张杰 副备人:

第一单元 3、古诗三首

1、会写“宫、侯”等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描绘的景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描绘的景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3课时

-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导入新课:春色是美好的,人们希望自己的生活也如春光一样,安静美好。杜甫借花、蝶、莺来歌颂春,一起背诵《江畔独步寻花》。我们再走入春天的长安城去看看寒食节的景象吧。

2、知诗人,解诗题。

韩,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官至中书舍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原有诗集,后散佚,明人辑有《韩君平诗集》。

寒食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年清明节的前1~2天,节日期间不能生火做饭。

二、读准字音,自学生字、词语。

1、自学“御、暮”两个汉字。指导学生从意义上区分“暮、幕”,从而理解“日暮”的意思。

2、指名读诗,要求读准、读通。

3、再读诗句,画出停顿、重音。

三、再读古诗,感悟诗意。

(一)连词成句,读懂诗意。

1、想想每个词的意思,遇到不会的怎么办?(、看注释)

春城:指春天的京城。

寒食:寒食节,在冬至后的第105天,清明节前1~2天,节日期间不能生火做饭。

御柳: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汉宫:这里用汉朝皇宫来指唐朝皇宫。

传蜡烛:寒食节禁火,但朝廷传赐蜡烛给公侯之家,受赐的可以点火。

五侯:这里指天子宠幸之臣。

2、把词语连成句子,小组内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暮春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傍晚汉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袅袅的轻烟飘散到天子宠臣的家中。

3、全班汇报。(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二)展开想象悟诗情。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1、指名读第一句。出现在你眼前的是什么景象?(板书:飞花 御柳)

2、“飞花”是什么情景?“无处不飞花”写出了花的什么特点呢?(落花随风飞舞,写出了花的轻盈美丽。)

①不说“落花”而说“飞花”,这是明写花而暗写风。一个“飞”字,意蕴深远。由此我们可以充分体会到诗人炼字的功夫。

②指导读出花飞柳摇的美。

③用双重否定的句式极大加强了肯定的语气,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

3、交流寒食节有哪些习俗。(寒食节禁火、吃冷食。)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4、日落天黑时,长安城里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指名读第二句。

5、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板书:蜡烛 轻烟)

四、补充资料,加深理解。

1、补充课前搜集到的资料,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用自己的观点去理解这首诗的含义。

2、寒食节民间禁火,而汉宫却传烛赐火,这说明了什么?

(皇帝特许重臣“五侯”可破例燃烛并直接自宫中将燃烛向外传送,讽喻皇宫的特权以及宦官的专宠。)

五、熟读成诵,拓展延伸。

1、朗读全诗,熟读成诵。

2、课下搜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和同学交流你自己的见解。

寒食

以汉喻今、流露不满

- 第二课时 -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展示牛郎织女故事图,提问:这是什么故事?请同学们讲一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跟这个故事有关的诗《迢迢牵牛星》。

3、板书课题,解释题意。(选自《古诗十九首》。作者不详,写作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迢迢,遥远。)

二、初读古诗,扫清字词障碍。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诗。同桌互读,集体交流。指导学生读好以下词语。

迢迢(tiáo tiáo)、皎皎(jiǎo jiǎo)、擢(zhuó)、素手、

札札(zhá zhá)、机杼(jī zhù)、脉脉(mò mò)

2、重点指导书写“素、章、盈、脉”四个生字,注意字的占格和笔顺。

3、熟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三、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1、借助注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小组内交流。

2、全班汇报。

①汇报词语意思。

迢迢:遥远。

牵牛星:隔银河和织女星相对,俗称“牛郎星”,是天鹰星座的主星,在银河东。

皎皎:明亮的样子。 河汉:银河。

河汉女:指织女星,是天琴星座的主星,在银河西。织女星与牵牛星隔银河相对。

擢:伸出,抽出。 素:白皙的。 札札:织机发出的响声。

机杼:织机的梭子。 章:有花纹的纺织品,这里指整幅的布帛。 零:落下。

几许:多少。 盈盈:形容清澈。 脉脉:用眼睛表达情意的样子。

②连词成句,交流每句诗的意思。

(看那天边)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

(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 ,正摆弄着织机(织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

(她思念牛郎,无心织布),因此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整幅布帛,眼泪像下雨一样落下来。

银河又清又浅,相隔又有多远呢?

虽只隔一条清澈的河水,但他们只能含情凝视而不能用话语交谈。

四、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再读古诗,与同学交流诗文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织女与牛郎被银河阻隔,不能相见的哀伤与不幸的情感。)

2、诗中哪些地方体现了织女的哀伤与不幸的情感?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五、熟读成诵,拓展延伸。

1、熟读成诵,小组交流:诗中的织女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美丽、勤劳、孤独、哀怨、痛苦)

2、推荐阅读《牛郎和织女》。

迢迢牵牛星

牵牛星↔织女星美丽、勤劳、
孤独、哀怨

- 第三课时 -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贴出图片(一个宁静、美丽的夜晚,一轮玉盘似的月亮高悬夜空),你看到了什么?看到月亮,你想到了什么?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可诵读关于月亮的古诗)

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另一首关于月亮的诗《十五夜望月》。

二、释题意,明作者。

1、十五夜: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夜晚。

2、王建,字仲初,许州(治今河南许昌)人,唐进士,曾任昭应丞、渭南尉。一生困顿,晚景尤其凄凉。早年以宫词著称,中年后,诗风转变,其乐府诗多方面地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面貌,揭露统治阶级的暴行。语言通俗明晰,凝练精悍,风格简括爽利,善用七言歌行体。

三、初读古诗,扫清字词障碍。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诗。同桌互读,集体交流。

2、重点指导书写“栖、鸦”两个生字,注意“栖”字右面是“西”,不要加横。“鸦”是左右结构,注意书写时笔画的穿插避让。

3、熟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四、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1、借助注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小组内交流。

2、全班汇报。

①汇报词语意思。

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地白: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像铺了一层白霜。

栖:歇,休息。 冷露:清冷的露珠。

湿:打湿。 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思乡怀亲的思绪。

②连词成句,感悟诗意。

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白霜,树枝上栖息着乌鸦。

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院中的桂花。人们都在望着今夜的明月,不知那秋天的思念之情会落到谁家?

五、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文中写了哪些传统习俗?(八月十五望月)你还知道哪些传统习俗?

2、再读古诗,与同学交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八月十五游子的思乡之情。)

六、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熟读成诵,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

2、课下搜集描写中秋节习俗的古诗或思乡的古诗,与同学交流。

十五夜望月

望月兴叹

1、课前布置了搜集与古诗相关的资料,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古诗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2、朗读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经过充分地朗读,能体会诗文的意思,理解诗人的情感。

总序: 主备人:张杰 副备人:

第一单元 4、藏戏

1、默读课文,说说藏戏有什么特色,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2、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说说藏戏有什么特色,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 播放戏曲音乐,欣赏不同的戏曲剧种。

2、播放藏戏视频,介绍藏戏:其实,还有一个剧种,它一直流传于我国的最高处,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它就是藏戏。(板书课题)

3、默读课前导语,看看本课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默读课文,注意默读的速度。画出文中不懂的词语,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

2、出示“旷野、布施、开山鼻祖”等词语,认读、理解词语。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说藏戏有什么特色,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2、交流收获。(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一部戏演三五天还没有结束。本文主要写了藏戏的形成、特点和作用。重点写了藏戏的特点和作用。)

四、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1、课文浓墨重彩地向我们详细介绍了藏戏的艺术特色,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感受藏戏独特的艺术魅力,边默读边思考藏戏有什么特点,做好批注后,在小组内合作探讨,然后在全班交流。

2、交流汇报。

(1)藏戏的面具。

①藏戏的面具有什么特点?它为什么能历经几百年仍保留到现在?

②藏戏的面具到底是如何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来突出人物性格的呢?从文章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体会。

③展示藏戏面具图片,出示京剧脸谱。你觉得藏戏的面具与京剧的脸谱有什么异同?

了解了藏戏的面具,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藏民的智慧和艺术天分。这也是藏戏千百年后仍具魅力的地方。

(2)藏戏的舞台。

与现在的流行音乐、其他地方戏的舞台相比,藏戏的舞台简单到什么程度?(藏戏的艺人们不求高档的舞台,不求华丽的服装,他们将雪山江河、草原大地当作背景,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只要有观众即可。)

(3)藏戏的演出。

①指名朗读后,问:“藏戏在演出的程序、时间、唱腔、动作上有什么特点呢?”

②学生汇报。

3、多媒体展示一段藏戏《文成公主》的片段让学生欣赏。加深学生对藏戏面具、舞台、演出特点的认识。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藏戏的独特魅力。

五、自主品读,了解形成。

1、自读课文第4~7自然段,小组讨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

2、集体交流。

(1)以弱抗强的传奇:年轻的僧人→凶险的自然。结合“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涉水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体会雅鲁藏布江的凶险,一个年轻的僧人想为百姓造福,要与天抗争。这是勇敢的传奇。

(2)创造奇迹的传奇:一无所有→58座铁索桥。通过七兄妹组成藏戏班子,以艺术和善良感召人们,大家由赏戏到献出人力、物力、财力,在江上建了58座铁索桥的事迹,来体会这种齐心合力、人定胜天的传奇色彩。

(3)艺术的传奇:僧人→藏戏的开山鼻祖。这个仅由7个人组成的藏戏班子,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诞生了一个为人们接受并赞叹的剧种。

六、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师生合作朗读课文,交流:你有什么新发现吗?这样写妙在哪里?(感受藏戏的特点和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

2、回顾全文,本课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说)

3、不同的地方不仅有不同的节日风俗,还有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你还了解哪些有特色的艺术形式,试着用本文学习的表达方法去描述一种你熟悉的艺术形式。

藏戏

独具魅力

1、由于戏曲离学生的生活相对较远,教学时采用了“听戏曲、看视频、设悬念”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2、以“藏戏的特色、藏戏的形成及表达上的特点”作为本课的重点,采用自主学习、小组研读、合作交流的方式,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效地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总序: 主备人:张杰 副备人:

第一单元 习作《家乡的风俗》

1、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的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2、明确这种风俗的主要特点,挑选能够突出风俗特点的材料来写。

3、分清详略,学会抓住特点介绍家乡的风俗的方法。

教学重点:1、明确这种风俗的主要特点,挑选能够突出风俗特点的材料来写。

2、分清详略,学会抓住特点介绍家乡的风俗的方法。

教学难点:分清详略,学会抓住特点介绍家乡的风俗的方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展示各民族民风民俗图片)“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2、如果要让你介绍一种家乡的风俗,你会选择介绍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

3、导入新课:现在,让我们用文字来把家乡特别的风俗介绍出来吧!(板书:家乡的风俗)

二、启发思路。

1、介绍之前,说一说你为什么选择这种风俗。(学生自由讨论)

2、汇报讨论成果。

(1)要介绍的风俗是什么?

(2)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你打算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3)你将把哪一部分作为重点去写?

3、根据你要介绍的风俗特点,你打算拟定什么题目?

(1)写特色小吃,可以直接用其名称作为作文题目。

(2)可供选择的题目:《春节习俗》《家乡的春节》《欢度    节》 

三、习作指导。

1、整理思路:学生先打草稿,确定自己想写哪一种风俗,想想它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2、回忆本单元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抓住重点课文,以《北京的春节》为例进行指导。

出示课文片段欣赏: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夜饭,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教师点拨:这一段采用“总—分”的结构写除夕。中心句是“除夕真热闹”,后面的内容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从味、色、声三个角度描写老北京除夕的风俗习惯。“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作者从气味到色彩再到声音,进行了全方位的描绘,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热闹。

3、写作技巧点拨。

(1)要把风俗活动的各个环节写清楚,重点描写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身的感受。

(2)要按一定的顺序写。一般先简要地交代风俗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内容,然后详写参加活动的经过,最后写活动的结果及感受。可以把风俗的特点或来历自然地穿插在合适的地方。

(3)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可以采用点面结合的手法写。风俗活动中发生的事情很多,写时既要对群体活动的情景做总体描述,也要对其中的个体作具体的描述。对最能表现文章中心的内容要详细描写,其余部分可一笔带过,这样可以使文章重点突出,主题鲜明。

4、写自己对风俗活动的看法,可以用夹叙夹议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注意要有理有据,论证充分。

5、学生自由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习作点评。

选出两三篇比较优秀的作文,在全班进行点评。习作的重点在于讲清楚所写的是什么风俗,内容详略得当、特点突出,语言通顺恰当,等等。

五、小结。

学生通过选择自己喜欢的风俗,选取不同材料,运用抓住特点描写风俗的方法,介绍出家乡的风俗活动,详略得当,表达出自己的看法。

六、延伸。

将你的习作与同桌交换,看看你们能不能根据对方的文字描写,勾画出对方习作中所刻画的家乡的风俗特点。(看看是否详略得当)

习作:家乡的风俗

抓特点     详略得当

1、本次习作,鉴于学生对家乡的风俗知之甚少,没有生活基础,课前可先让学生充分搜集材料,有助于课堂上对于习作内容深入讨论,也有助于拓展学生习作思路。

2、对于家乡的风俗的介绍,学生还缺乏深刻的理解,对于一些场景的叙述过于简略,学生对于习俗的来历、一些节日的象征意义缺乏了解,缺乏实际体验。

总序: 主备人:张杰 副备人: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

1、学习分清文章主次、详略得当的表达方法。

2、了解不同词语表达同一个意思的表达方法。

3、了解不同习俗的寓意。

4、学写一段文字,提高书写速度。

5、诵读古诗词,积累优美词句。

教学重点:学习分清文章主次、详略得当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学写一段文字,提高书写速度。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4篇课文,今天,我们将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2、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本单元的4篇课文,说一说每篇课文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学生自由交流)

二、学习“交流平台”。

1、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 本单元的几篇课文让你学到了什么?(学生自由交流)

2、交流《北京的春节》,课文重点写了什么?(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元旦、元宵节)为什么这么写?(突出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

3、交流学习心得。

①《腊八粥》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情。其中八儿等粥写得详细,一家人喝粥写得简略。八儿等粥之所以写得详细,是因为通过八儿母子的对话以及八儿渴望吃粥的心理描写,更能表现出腊八粥的色香味美,及一家人温馨美好、其乐融融的氛围。而对一家人吃粥这件事,作者别出心裁地用简略生动的语言描写了一家人吃饱后的情景,对表现腊八粥的美味,及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氛围起了锦上添花的作用,使文章结构完整紧凑。

②详略得当能使文章中心突出、条理清晰、表达清楚。要做到详略得当,首先应想好要表达哪些主要内容,哪些次要内容,然后主要内容详细写,次要内容则要简略。

③写人的文章,首先确定好想表现的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品质,围绕中心选材,对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和思想品质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进行详写。

4、小结:读文章的时候,分清文章的主次,就能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习作的时候,先想好要表达哪些主要内容,这些内容要写得具体详细一点,而次要内容则写得简略一些。详略安排得当,中心突出,表达才清楚。

三、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第一题。

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展示:学生自由读后交流:“一律”“清一色”“都是”“通通”都是“全部”的意思。“勇夺第一”“喜获金牌”“摘得桂冠”“拔得头筹”都是“取得第一”的意思。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不同词语表达同一个意思,避免重复,让文章表达更生动。)

(二)第二题。

1、课件展示问题:你知道下面这些习俗的寓意吗?你还知道哪些寓意吉祥的习俗?

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过年的时候吃鱼:          

建筑上雕刻蝙蝠:          

2、学生自由交流。

四、学习“书写提示”。

1、学生观察书写提示里的文字,交流书写注意事项。

(1)大小相兼。每个字字形大小不同,存在着一个字的笔与笔相连,字与字之间的连带,既有实连,也有意连,有断有连,顾盼呼应。

(2)收放结合。一般是线条短的为收,线条长的为放;回锋为收,侧锋为放;多数是左收右放,上收下放,但也可以互相转换,不排除左放右收,上放下收。

(3)疏密得体。一般是上密下疏,左密右疏,内密外疏。被包围部分大小适宜,周围留白越小越好。

2、学生照样子写一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强调书写速度)

3、师生交流、评价。

五、学习“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读“日积月累”的诗句,注意读准“晞(xī)”的读音。

2、学生交流诗句意思,明白时间是宝贵的,要珍惜时间。

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等待阳光照耀。

春天给大地普施阳光雨露,万物生机盎然欣欣向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老来悲伤也没用了。

(学生在交流句子意思时,只要大致说出语意就好。)

3、多种形式朗读,熟读成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表明要珍惜时间。)

4、结合实际,学生谈谈如何珍惜时间。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抓住特点介绍事物、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学习了用不同的词语表达同一个意思的表达方法,了解了不同习俗的寓意,同时积累了珍惜时间的古诗词。同学们要学会珍惜时间,好好学习,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习得抓住特点描写、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通过词语比较,了解了不同词语表达同一意思的表达方法。

3、结合生活体验,了解不同习俗的寓意,丰富了生活体验。

总序: 主备人:张杰 副备人:

第二单元 5、鲁冰逊漂流记

1、会写“惧、凄”等14个字,会写“航海、荒岛”等46个词语。

2、默读梗概,说说这部小说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哪些事,提炼小标题。

3、关注人物命运和故事情节,体会并学习鲁滨逊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4、激发阅读原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默读梗概,说说这部小说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哪些事,提炼小标题。

教学重 难点:关注人物命运和故事情节,体会并学习鲁滨逊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设想有一天你身处这样的困境:黄沙漫漫,无边无垠。你一个人被困沙漠之中,头上是炎炎烈日,脚下是如焚热沙。你和骆驼茫然地前行着,而你的水,只够用两天了……你该怎么办?

2、出示作品《鲁滨逊漂流记》,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荒岛求生的人物——鲁滨逊。

3、简介作品,激发阅读原著的兴趣。

18世纪,欧洲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该读读这部小说。它出自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之笔,也是笛福的第一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苏格兰水手塞尔柯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塞尔柯克在荒岛上并没有什么值得颂扬的英雄事迹,但笛福塑造的鲁滨逊却完全是个新形象,成了当时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小说一经发表,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轰动,成为人们最喜爱的小说之一,有人把它拍成了电影,有人把它编成连环画。

二、认读生字词,扫清字词障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木筏(fá) 畜(xù)养

2、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宴、籍、聊、贷”4个字,并且在黑板上方格中示范。

三、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默读梗概部分,说一说,这部小说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哪些事?(自由交流)

2、小组内交流,用小标题的方式列出来。

流落荒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获救回国

四、课堂小结。

通过阅读,我们知道这部小说主要写了流落荒岛的鲁滨逊与自然斗争,以顽强的意志生存下来的故事。文中的主人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自由交流)

- 第二课时 -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导入新课:鲁滨逊在荒岛上创造了生存的奇迹,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有冒险精神、坚忍、有毅力、有智慧、勇敢、果断、勇于进取……)

二、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1、浏览精彩片段,说一说在表达上它与梗概相比有什么不同。

精彩片段用第一人称描写“我”流落荒岛后的所见所闻和所想所做,其中运用了大量细腻逼真的心理描写,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第一人称叙述角度的好处是使小说情境显得更为真切,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精彩片段十分详尽地描写了鲁滨逊的心理活动,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效果,令人读起来兴味盎然。)

2、默读节选片段,说一说,鲁滨逊遇到了哪些困难?他又是怎么解决的?(自由交流)

3、抓住精彩句子来体会。

(1)他(鲁滨逊)给救下的野人取名“星期五”。

鲁滨逊救下野人的时间正好是星期五,所以他给野人取名“星期五”。这个名字,与鲁滨逊一贯对时间的重视是有关的。在原著中,有很多关于时间的记录,他记得是“9月30日”来到海岛,上岛十一二天后,想到用刀子在大木杆上刻痕来记录年月日……所以给野人用时间取名字,也在情理之中。

(2)我现在处在一个……在世界上是前所未闻的。

这句话正是鲁滨逊孤岛生活的写照。他所要过的生活是从未听说过的,他的心情是忧郁和寂寞的。一个人置身于孤岛,鲁滨逊面对的困难除了吃穿住等物质方面的窘迫,还有精神上的孤寂和绝望。如何战胜心灵上的忧郁和孤独,是他在岛上活下去的关键。

(3)我不稀罕它可以给我弄来的任何东西,也不稀罕它可以同我做伴,我只需要它同我聊聊天,但是却办不到。

鲁滨逊这样说,是他极度寂寞的表现。人是需要交流的,由于这种想法太强烈,所以希望身边的狗也能开口说话。

(4)总的说来,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宽慰的东西。

这句话要结合前文鲁滨逊把流落荒岛的“幸(好处)”和“不幸(坏处)”排列出来来理解:孤身一人,流落荒岛,艰险重重,是大不幸,是消极的东西;可是,比起葬身大海的伙伴,还是幸运的,毕竟还活着,活着就有希望,所以应该心存感激。这句话是鲁滨逊“知足安命”思想的集中体现。

(5)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世人: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这句话是鲁滨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集中体现。他之所以能在荒岛上生活28年,跟他这种生活态度有密切的关系。他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使自己能理智地面对现实,从绝望中看到希望,从而内心得到安慰,获得坚持下去的勇气和信心。这种面对困境、乐观向上、顽强生存的精神,对于处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4、感悟精神。

(1)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鲁滨逊精神”的内容,有感情地读一读。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鲁滨逊心态的变化。(出示“我”的“幸与不幸”。同桌间逐条对照互读。男生读“坏处”,女生读“好处”;老师读“坏处”,全体同学齐读“好处”。)

(3)结合整个片段内容,试着用“从   中,我感受到鲁滨逊是   的人”的句式来说一句话。 

(4)出示并齐读:“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世人: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你一定有所感悟吧?那么,你想对鲁滨逊说些什么呢?你又想对自己说些什么?

2、课外拓展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或《世界名著历险故事大观》。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梗概:流落荒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获救回国

感悟:在困境中,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

慰自己

1、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学生去关注主人公遭遇到了哪些艰难和挫折,这对他的人生造成了什么影响,以此来体会主人公在逆境中奋起的崇高品质。

2、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抓住关键的中心问题探讨交流,读懂片段的内容,在对主人公特点的逐步认识中完成学习任务,升华情感,在畅谈个人见解的过程中迸发出思想的火花,既形成独到的认识,又达成集体的共识。

总序: 主备人:张杰 副备人:

第二单元 6、骑鹅旅行记(节选)

1、阅读选段,了解小男孩尼尔斯变成小狐仙后他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

2、关注人物命运,体会尼尔斯的特点。

3、激发阅读原著的兴趣,体会故事乐趣。

教学重点:阅读选段,了解小男孩尼尔斯变成小狐仙后他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学重难点:关注人物命运,体会尼尔斯的特点。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如果你会变,你想变成什么?(自由交流)

2、出示尼尔斯的图片,导入新课:能自由自在地在天空飞翔是很多孩子的梦想,如果能骑在鹅背上旅行就更刺激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骑鹅旅行记》的节选部分,看看他的世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3、简介作品,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骑鹅旅行记》是享誉世界的童话作品,作者是瑞典的塞尔玛·拉格洛芙。

二、认读生字词,扫清字词障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重点指导:刨(páo)虫子 潺潺(chán chán)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自由交流)

2、小组内交流,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小男孩尼尔斯调皮捣蛋,好捉弄小动物,常惹母亲生气,被小狐仙变成了拇指大的小人儿。他想去找小狐仙讲和,院子里却没有动物愿意帮忙。正在这时,一群大雁从空中飞过,家中的一只雄鹅也想展翅跟随大雁飞行,尼尔斯紧紧抱住鹅的脖子,被雄鹅带上了高空。)

3、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主要写了哪几件事情?

文章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分别介绍了“变成狐仙”“动物控诉”“骑鹅飞行”等情节。

四、精读课文,感悟人物形象。

1、快速默读课文,小组内讨论:男孩尼尔斯经历了哪些奇妙的变化?

(1)变成小狐仙。

①男孩发现自己有了什么变化?

(他那淡黄的头发、鼻子上的雀斑、皮裤和袜子上的补丁都和过去一模一样,只不过变得很小很小罢了。)

②男孩希望变成这个样子吗?

(男孩不希望变成这个样子,他希望这是一场梦、一种幻觉,他希望当他闭上眼睛再睁开时就可以变成从前的样子。)

(2)动物的控诉。

男孩变成小狐仙之后,他的世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尼尔斯变成小狐仙之后,最大的变化就是他变成了拇指大的小人儿。一只麻雀看见他叫起来,平日里经常被他欺负的鸡、鹅、猫、牛都开始控诉他的劣行,他完全陷入了一种孤立无援的境地。)

(3)骑鹅飞行。

男孩是怎样开始骑鹅旅行的?

(家中的一只雄鹅想跟随大雁一起飞行,他怕雄鹅不见了,父母会伤心,所以跑进鹅群里,用双臂抱住了雄鹅的脖子。雄鹅起飞后,他被带到高空下不来了,为了使自己舒服一点儿和不处于危险的境地,他只能爬到鹅的背上,并且两只手狠狠地抓住雄鹅的羽毛。就这样男孩的骑鹅旅行开始了。)

2、尼尔斯是个怎样的男孩?(淘气、调皮、勇敢、有孝心。)

3、通过这个故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不能恶作剧、要爱护动物、做一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位淘气、调皮、勇敢、有孝心的小男孩。在今后阅读文章和著作时,我们要学着评价人物,记得评价人物时要全面。

2、飞上高空的尼尔斯还会发生哪些奇妙的故事呢?课下请同学们拓展阅读《骑鹅旅行记》。

骑鹅旅行记(节选)

(调皮、淘气)尼尔斯→小狐仙骑鹅飞到空中

1、从培养学生的情感入手,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让学生从这篇文章中体会到主人公尼尔斯的特点。

2、教学时借助直观画面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利用孩子的丰富想象力,带领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感悟人物形象。

总序: 主备人:张杰 副备人:

第二单元 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1、阅读选段,了解大意。

2、关注人物命运,体会汤姆敢于探险、追求自由的性格特点。

3、激发阅读原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阅读选段,了解大意。

教学重难点:关注人物命运,体会汤姆敢于探险、追求自由的性格特点。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由熟悉的儿歌导入:“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我要把那新房子刷得更漂亮。刷完房顶又刷墙,刷子飞舞忙,哎呀我的小鼻子,变呀变了样。”这首儿歌就是《汤姆·索亚历险记》电影中的一首插曲,我们中国的孩子也会唱。这本书在世界上影响甚广。

2、导入新课: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汤姆的世界,看看他有哪些惊险的经历。

3、简要介绍作品和作者。(《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是马克·吐温的著名作品之一。马克·吐温是19世纪美国的现实主义作家、著名演说家。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课本上标画出文中出现的人物。(萨契尔太太、波莉阿姨、汤姆、贝奇、哈克、道格拉斯寡妇、萨契尔法官、印江·乔埃及镇上的人们。)

2、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选段讲述的是汤姆和贝奇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的故事。先讲述萨契尔太太和波莉阿姨悲痛绝望的心情,再描述汤姆、贝奇回来后村里欢乐的场景。先悲后喜,充满了喜剧气氛。接着通过汤姆的讲述,介绍他和贝奇在洞中的历险经过。最后讲述汤姆去看望伙伴哈克和贝奇,从萨契尔法官口中意外地知道山洞已被封上,印江·乔埃被困洞中。)

三、精读课文,体会人物形象。

1、出示读书要求:你觉得汤姆是个怎样的孩子?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成果。

(1)汤姆是个怎样的孩子? (结合具体的内容来说:他是个乐观勇敢的孩子,当他们在山洞中迷路,贝奇绝望时,他三次探路,最终找到通道;他是个足智多谋的孩子,在迷路的情况下利用风筝线探路;他是个有爱心的孩子,恢复后立即看望朋友哈克;他是个顽皮的孩子,讲述历险过程时,还不忘大肆渲染一番;他是个喜欢冒险的孩子,当有人问他是否还想再到洞里去时,他说自己不会在意的。)

(2)说说这个片段中你感觉精彩的地方。

引导学生关注表达的特点。

如细节描写传神:萨契尔太太和波莉阿姨的绝望状态和汤姆讲述自己的历险过程时的语言,都细腻地表现出了人物的心情与性格;侧面烘托:村里的居民的表现,有力地衬托出汤姆的冒险精神与勇敢机智;幽默:如村里的居民略显失常的表现——没有穿戴整齐,疯狂地大嚷大叫,一阵又一阵的欢呼,搂着那两个得救的孩子,和他们亲吻等。

(3)摘抄你认为精彩的语段。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通过阅读,我们知道了汤姆·索亚这个男孩的特点,他的聪明、调皮、有正义感、有冒险精神……汤姆是个多种角色的复合,他身上有着各种各样的性格特征,也许还有你的影子。请同学们课下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

2、查找资料,了解作家马克·吐温;阅读小说,标记好你认为最有趣的段落,结合对汤姆的认识写一篇心得体会,也可以摘录精彩句段,准备参加班级读书会。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敢于冒险、足智多谋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时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快地融入文章,深入阅读。

2、以问题为导向,采用自主阅读、交流体会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及侧面描写,感悟人物形象。

总序: 主备人:张杰 副备人:

第二单元 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

1、围绕同一本书交流读书心得,分享阅读收获。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人说话要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有条理地进行表达。

教学重难点:关注人物命运,体会汤姆敢于探险、追求自由的性格特点。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2、导入新课。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即使同读一本书,不同的读者,心得体会也可能不一样。今天让我们一起开展班级读书会,围绕同一本书交流读书心得,分享阅读的收获。

二、明确交际要求。

1、读教科书,说说这次口语交际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开展班级读书会,围绕同一本书交流读书心得,分享阅读收获。)

2、 互相交流,说说这次口语交际可以选择哪些方面的内容来讲。(①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②你怎样评价主人公?你对哪个人物印象最深?为什么?③有没有什么地方让你觉得困惑,或是感到奇怪?有没有完全出乎意料、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情节?④读这本书的时候,你想到了哪些相似的书,或是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⑤故事的结局你喜欢吗?如果你来写这个故事,你会怎么写?……)

3、小组交流:本次口语交际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①引用原文说明观点,使观点更有说服力。②分辨别人的观点是否有道理,讲的理由是否充分。)

三、互动交流,汇报心得。

1、选定主题。(选择一个主题交流读书心得)

2、交流读书心得的基本要求。(①可以借助批注梳理思路,深入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②表达观点时要以内容为依据,从书中找出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③要勇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哪怕你的想法与大多数人都不一样。)

3、组内交流:根据选定的主题,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和同学讨论:在交流读书心得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什么?

4、评议谁最棒。小组评议,看同学说的是否符合要求,能否说服别人。根据每个同学的表现说说谁是最佳分享者。

5、上台交流,分享收获。小组内选定代表,上台交流读书心得。

四、欣赏范例。

示例:《夏洛的网》这本书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朱克曼家的谷仓里,快乐地生活着一群小动物,其中小猪威尔伯和蜘蛛夏洛建立了最真挚的友谊。然而,一个可怕的消息打破了谷仓的平静,威尔伯未来的命运竟然是成为熏肉火腿。作为一只猪,悲痛绝望的威尔伯似乎只能接受任人宰割的命运。然而,看似渺小的夏洛却说:“我一定会救你的。”不起眼的蜘蛛居然说它可以救一只猪,一开始我也不信,但看着看着,我终于相信了夏洛,因为夏洛真的实现了它的诺言!它用它的网织出了“王牌猪”“了不起”和“谦卑”这几个字。这几个字改变了小猪威尔伯的命运。然而蜘蛛夏洛的生命却走到了尽头……多么感人的故事啊!我跟很多人一样,平时特别讨厌蜘蛛,但看了这个故事后,我就不那么讨厌蜘蛛了。蜘蛛夏洛说过:“你一直是我的朋友,我为了救你而死去,这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我为你结网,因为我喜欢你。再说,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啊?我们出生,我们活上一阵子,我们死去。一只蜘蛛,一生只忙着捕捉和吃苍蝇是毫无意义的,通过帮助你,也许可以提升一点我生命的价值。谁都知道人活着该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 是的,它渺小、瘦弱,但它有一个宽大的胸怀和一颗善良的心。它为了不让威尔伯成为熏肉火腿,那么努力,那么勇敢,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夏洛这种高贵的品质让人感动、让人敬佩。

示例:读了《夏洛的网》,我心潮澎湃。这本书主要写了小女孩弗恩救下了一只小猪,并给他取名威尔伯,当她把威尔伯养到父母不再同意养时,威尔伯就被送到了朱克曼家的谷仓里。在那里,小猪威尔伯与蜘蛛夏洛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当夏洛知道威尔伯的命运将是成为熏肉火腿时,义无反顾地编织出被人类视为奇迹的文字,救下了小猪。从此,威尔伯有了一个安享天年的未来,但夏洛的生命却走到了尽头。为了小猪,夏洛奉献了太多太多。当威尔伯孤单时,是夏洛陪伴它一起走过了无数个漫长、难熬的黑夜,给威尔伯带来了快乐;当威尔伯面临被宰杀的命运时,还是夏洛,用爱编织了大网,拯救了小猪……至今我依然记得夏洛在临死前编织的“谦卑”二字,它们正是赞美夏洛的语言。

五、小结。

 办一期读书交流会。

1、本次口语交际主要以学生的表达为主,重视学生之间的互评,让学生在评价中改进表达,使表达更流畅、更有条理。

2、教师列举各类话题,拓展学生思路,让学生有章可循,发散思维,丰富了学生口语交际的内容。

总序: 主备人:张杰 副备人:

第二单元 快乐读书吧

1、了解世界名著阅读书目。

2、掌握阅读世界名著的方法,领悟评价人物形象的方法。

3、体会阅读的快乐,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体会阅读的快乐,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一、借助名言,激发情感。

泰戈尔有句诗是这样写的:“当我们漫步在阳光下,若能不期而遇,我想我会无限惊讶地停下步履。”每本名著都是独一无二的花朵,你触摸它的那一刻,便是奇遇的开始。今天让我们一起漫步世界名著的花园,去领略世界名著的独特魅力吧。

二、共读名著,感受魅力。

1、请同学们自由读“你读过这本书吗”这部分文字。思考:这部分主要介绍了《鲁滨逊漂流记》哪方面的内容?

主要介绍了不同学者对《鲁滨逊漂流记》的高度评价。

2、《鲁滨逊漂流记》这部长篇小说有什么特色?

(1)故事精彩离奇。

(2)塑造了一个典型的资产阶级正面形象,一个不满足于现状、敢于追求进取、不屈不挠的鲁滨逊形象。

(3)小说对鲁滨逊荒岛生活的描写逼真自然,表现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

(4)小说通篇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情节完全通过人物的自白串联起来。

(5)小说语言明白晓畅,朴素生动。

(6)作品注重通过人物的行动、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刻画人物性格,注重表现人物性格的变化和发展。常常穿插一些人物的议论来补充、突出人物性格。

三、自主学习,交流互动。

1、交流资料:了解作者。

2、交流小说内容:学生简要叙述情节。

鲁滨逊:冒险生活→荒岛求生→返回英国

3、讨论:作者塑造的鲁滨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课件出示三个问题来展开讨论。)

(1)你认为主人公鲁滨逊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不是一个随遇而安、消极待命的人,而是一个意志极为坚强,生存信念十分执着的人,并且务实肯干,勤于创造。 鲁滨逊身上具有不屈不挠的冒险精神,勤于劳动并且善于劳动,热爱生活。)

(2)你认为笛福在这部小说里是如何表现人物的这些性格特点的?

(3)作品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部分?为什么?哪些部分你认为值得积累?(可以是好词好句,可以是刻画人物的方法。)

4、指名同学推荐优美片段,并说明推荐理由。

例如:于是我就像一个没有头脑的傻瓜一样进行起造船的工作。我对于这个计划非常满意,再也不去研究一下它是否可以实行。其实我并不是没想到过下水的困难,不过我对于自己的怀疑总是用这种愚蠢的答案挡回去:“让我先把它做成了再说;做成之后,我敢保一定可以想出个什么办法来解决它。”

5、让学生列出作品当中的一些妙语佳句,并说明理由。

例如:◎世界上一切好东西对于我们,除了拿来使用之外,没有别的好处。

◎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这个绝对的真理,使我重新振作起来。

6、教师小结:一般文学作品都有两个重要的创作方面:一是作品中的人物性格特点,二是作者的表达方法。我们重视了这两个方面,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交流书中的情节。

(2)交流对鲁滨逊的认识。

(3)课件出示学者对本书的评论。

(4)补充背景资料,加深对鲁滨逊的认识。

四、指导书写,读书感受。

1、可以在页面的空白处随时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

2、看到特别喜欢的段落,可以摘抄在笔记本中,并把页码标注下来。

3、遇到人物关系复杂的情况,可以画一个人物图谱,以便在后面的阅读中随时查阅。

4、读完整本书,写下全书的结构,以及作者在书中想要表达的一些想法。

五、课外延伸,好书伴成长。

1、总结阅读方法。

2、推荐阅读《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爱丽丝漫游奇境》等书。

1、教学时提醒学生要想做到知理,就要多读书。

2、教学时将主动权还给学生,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主题的新课程理念,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总序: 主备人: 张杰 副备人:

第二单元 习作:写作品梗概

1、对书的内容进行概括,以梗概的形式,用简练的语言介绍一本书。

2、理清书籍内容的框架、把握要点。

3、锤炼语言,表达连贯。

教学重点:对书的内容进行概括,以梗概的形式,用简练的语言介绍一本书。

教学难点:理清书籍内容的框架、把握要点。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最近我们学校要举办一次读书活动,要求我们六年级的学生为低年级的同学推荐一本书。谁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来说说你的想法?(同桌相互交流)

2、教师点评导入新课:对书的内容进行概括可以用梗概的形式,用简练的语言进行介绍。我们在用文字向别人介绍一本书、一部影视作品或推荐一篇文章时,常常会用到写梗概的方法。写梗概,就是把书、文章或影视作品的主要内容用简练的语言写下来。学会写故事梗概,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记住自己看过的书、文章和影视作品,还能培养分析概括能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作品梗概的写法。

二、启发思路。

1、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的梗概部分,说说你的发现。(脉络清晰,写出了书的内容的基本框架,使用概括性语言,主次分明,过渡自然,语意清楚连贯。)

2、学生小组交流汇报,引导学生从内容、构段方式、语言、立意几个方面进行交流。

(1)引导学生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主要讲了几件事。

(2)引导学生把每件事用最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并合并成段。

(3)适当补充内容,自然过渡,使语意清楚连贯。

3、梗概要求。(不能改变作品的中心思想;抓住作品的主要内容,保留作品的主要情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品的思想内容,使它成为通顺的、连贯的短文章。)

4、根据要求,挑选自己想介绍的书试写作品梗概。

三、习作指导。

1、整理思路:学生先打草稿,确定自己想写哪一本书。

2、写作技巧点拨。

第一步:读。通过精读原作,尽可能地和文本、作者“对话”,了解原作内容,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如果一两遍读不明白就多读几遍,直到完全理解原作。

第二步:抽。在理解原作的基础上,抽取出原作各部分的大意。需要强调的是对一些描写具体或是富含情感的关键段落要注意适当保留原句;对一些简短的、不影响作品主题表达的次要段落则大胆地取舍。

第三步:连。将抽取出来的各部分大意连接起来。

第四步:理。将连接好的语句梳理通顺: 删去重复的文字,做好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衔接,使它成为一段通顺的话。不过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梗概也不例外。成文后多读多改,梗概才能更精彩。

四、片段练习。

1、教师出示:片段一:毛主席舀了两碗水送到她们母女俩手里,说:“你们俩歇会儿吧!”然后对警卫员说:“来,咱俩试试,半年多不推这玩意儿了。”毛主席推碾子还挺在行,一边推,一边还用笤帚往碾盘里扫碾出来的玉米碎粒。

片段二: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2、学生练习概括。(片段一:毛主席让母女俩歇会儿,然后与警卫员一起帮她们推碾子。片段二:毛泽东收到电报后悲痛万分,茶饭不思。)

3、总结:(1)要把人物语言描写概括成叙述性的话——直接引语变为转述句。(2)要把人物动作描写进行选择后,概括成叙述性的话。

4、学生自由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习作点评。

1、范文展示,教师挑选优秀的梗概作品,实物投影。

2、请有代表性的一两位同学朗读自己的梗概,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篇梗概好在哪里?哪些方面值得学习?

3、师生共同评议修改,交流值得学习的地方。

六、小组交流,互评互改。

七、誊写、展览。

让学生将修改后的梗概认真誊写一遍,张贴在宣传栏展览。

习作:写作品梗概

读懂内容,把握脉络    读

筛选概括,合并成段 抽、连

锤炼语言,表达连贯 理

1、本次习作,学生对“梗概”的认识不多,所以教学难度较大。借助《鲁滨逊漂流记》进行例文分析,让学生掌握概括作品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2、教学时不仅要强调理清文章脉络,更要重视语言的锤炼和语意的连贯。

总序: 主备人: 张杰 副备人:

第二单元 语文园地

1、学习阅读文章时评价人物的方法以及评价人物的不同角度。

2、了解比喻与夸张的表达特点。

3、了解自古以来,我国各个年龄段的不同称谓。

教学重点:1、学习阅读文章时评价人物的方法以及评价人物的不同角度。

2、了解比喻与夸张的表达特点。

一、学习“交流平台”。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本单元学的几篇文章吗?

1、展示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说一说对文中人物的评价,并说一说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出示文中重点的语句。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讨论人物性格特点。

3、探讨评价人物的角度。《骑鹅旅行记》(节选)中的尼尔斯是个怎样的男孩?除了顽皮、淘气,你觉得他还是个怎样的孩子?(从他担心父母发现雄鹅不见后会伤心可以看出他其实也是个好孩子。)

4、教师总结阅读名著的方法。

(1)我们要结合事件,对人物作出评价。例如,汤姆·索亚是一个热爱自由、喜欢冒险的人,这是从他五次历险的经历中分析出来的。从他叙述历险经过时,添加了许多动人的情节,大肆渲染了一番,可以看出他的有趣和有点儿虚荣心的特点。评价人物要立体、全面。例如,《骑鹅旅行记》(节选)中的尼尔斯有淘气、顽皮的一面,也有有孝心的一面。经历了骑鹅旅行之后,他更是变成了一个具有正义感、真诚、智慧、勇敢、善良的小英雄。

(2)评价人物还要注意结合文化背景和时代特点。《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中的鲁滨逊,正是由于受当时英国的航海和冒险热潮的鼓动,而参加的冒险活动。

(3)塑造人物可以用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方法,通过这些描写可以分析出人物性格,这样就能更好地评价人物。例如,《骑鹅旅行记》(节选)中“‘如果这只大雄鹅飞走,可是一个很大的损失,’他想,‘父母从教堂回来时,发现雄鹅不见了,他们会伤心的。’当他这样想的时候,他又忘记了他是多么弱小无力。他一下子从墙上跳下来,跑进鹅群里,用双臂抱住了雄鹅的脖子。”这些心理、动作描写细致地刻画了尼尔斯有孝心、勇敢的性格特点。

二、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第一题。

1、读下面的例句,说说加点的部分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课件展示:学生自由读后交流:加点部分的共同特点是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第一句话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人们的喜悦和激动。第二句话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春节到来的速度之快。第三句话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八儿的高兴程度。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更形象生动地表达出人物的不同心情。)

2、从“盼望、饿、安静、喜欢、厚”中选择一两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示例:(1)盼望:漂泊异乡的儿子要回来了,母亲觉得一天的等待仿佛过了一年。

(2)饿:已经一天没有吃东西了,他觉得自己的前胸已经贴在了后背上。

(3)安静:校园里安静极了,连树叶落到地面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4)喜欢:蒙蒙非常喜欢那本书,恨不能把那本书都装进自己的肚子里去。

(5)厚:东北边陲的雪下得可真厚啊,一脚下去直接没过了腰。

(二)第二题。

课件展示句子:下面是《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更喜欢哪一个。

1、学生自由读,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

“这天晚上的伟大场面是这个小镇从来没有见到过的”写出了场面的伟大,同时给人无尽的遐想,可以是辉煌的,也可以是激动人心的……

“想说话又说不出来——然后像流水似的涌出,到处都像下雨一般掉了满地的眼泪”语言简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物激动的心情。

三、学习“日积月累”。

1、出示“日积月累”的内容,并读一读。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理解。(题目中涉及的词语都是我国古代对不同年龄的特定称谓。)

3、全班交流每句话的意思。

(1)13岁:豆蔻年华。释义:出自唐代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2)15岁:及笄之年。释义:笄: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年满十五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及笄指女子年满十五岁。

(3)20岁:弱冠之年。释义:古代汉族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经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因为体犹未壮,所以叫作弱冠。

(4)30岁:而立之年。释义:出自《论语·为政》:“三十而立。”指年至三十就可自立于世。后来就用“而立”指人三十岁。

(5)40岁:不惑之年。释义:出自《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指年至四十,能明辨是非而不受迷惑。后来用“不惑”指人四十岁。

(6)50岁:知天命之年。释义:出自《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指年至五十,能了解上天的意志和人的命运。后来就用“知天命”指人五十岁。

(7)60岁:花甲之年。释义:旧时用干支纪年,错综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故称六十岁为“花甲之年”。花,形容干支名号错综复杂。

(8)70岁:古稀之年。释义:出自唐代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来就用“古稀”指人七十岁。

(9)80~90岁:耄耋之年。释义:耄耋:指老年,高龄。出自汉曹操《对酒》:“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德广及草木昆虫。”后多用“耄耋”指人八九十岁。

(10)100岁:期颐之年。释义:出自《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指百岁高龄的人需要颐养。后来用“期颐”指人一百岁。

4、尝试背诵。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习得阅读名著的方法。

2、通过词语比较,了解通过夸张和形象的比喻表达人物心情的方法,并尝试运用。

3、了解我国古代对不同年龄的不同称谓,并积累背诵。

总序: 主备人:李玉梅 副备人:

第三单元 8、匆匆

1、会写“藏、挪”等5个字,会写“空虚、叹息”等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作者表达感情的方式,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积累语言。

3、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的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的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作者表达感情的方式,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积累语言。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 第一课时 -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导入新课。同学们,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写出了珍惜时间、赞美时间的美文,来抒发自己对时间的感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一篇关于时间的散文——《匆匆》。

2、板书课题“匆匆”,指导写好“匆”字,书写不要忘了点。

3、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的散文风格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富有真情实感。《春》《匆匆》《背影》《荷塘月色》等散文名篇,均以诗意盎然著称于世。主要作品有《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二、初读课文,感知时光匆匆。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学习要求。

1、读准字音。

2、画出中心句。

(二)反馈检查。

1、指名朗读课文,读不通、读不顺的重点练习,学生互助。

重点指导书写。

空虚 叹息 饭碗 伶伶俐俐 徘徊 赤裸裸 涔涔 潸潸

2、找出中心句(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了解前后呼应的表达方法。

3、讨论问题:文中“匆匆”指的是什么?

4、自由朗读喜欢的句子,说说喜欢的原因。

5、提出疑问。“我的问题是    。”(能解决的当堂解决,不能解决的留待下一课时研究。) 

三、课堂小结。

1、说说这节课你的收获。

2、布置作业: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搜集有关时间“匆匆”和珍惜时间的词语、句子和诗文。

- 第二课时 -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回顾: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朱自清先生的《匆匆》。文中的“匆匆”指的是什么?你还能用什么词句表达这个“匆匆”的意思?

2、导入新课:朱自清先生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

二、深入研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一)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地方写了“时光一去不复返”?找出相关的语

句,深入体会。

(二)根据学生汇报,顺学而导,品读“时光一去不复返”的内容。

 重点品读以下内容: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1)引导学生汇报感受。

(2)学生个性化朗读。

(3)改成小诗,感受课文语言的美。

改成的小诗:

燕子去了,

有再来的时候;

杨柳枯了,

有再青的时候;

桃花谢了,

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是有人偷了他们吧:

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

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

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4)探讨:一连串的问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对时光流逝却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去日子的深深留恋之情。)

(5)诵读积累语言。

2、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1)品读“八千多日子”的无声无息,体会作者比喻运用的巧妙。

(2)教师介绍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这篇散文写于1922年3月,此时正是五四运动落潮期,现实不断让朱自清失望。他在犹豫、徘徊中眼看宝贵的时间从身边白白流逝,不甘心沉沦,于是写下了这篇感人的散文。

(3)学生交流读书体会。(时光飞逝)

三、领悟写法,拓展延伸。

过渡: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失落寸金容易找,失落光阴无处寻!作者的“八千多日子”是怎样过去的呢?面对逃去如飞的日子,作者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一)默读第3自然段,思考:作者的“八千多日子”是怎样过去的呢?边读边

想,感触深的地方可以写下自己的感受。

1、学生汇报。

相关句子: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2、学习表达技巧,理解“八千多日子”的来去匆匆。

这段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排比、拟人)作者用哪些生活细节表现了日子的来去匆匆?(洗手、吃饭、默思、遮挽、睡觉、睡醒、叹息等)

3、你对“时间之流”有什么感触?请仿照课文第3自然段,说说你的感触。

引导学生联想时光还会怎么样匆匆流逝。

课件:    的时候,日子从    过去; 

    的时候,日子从    过去; 

    的时候,日子从    过去。 

4、体会情感,指导朗读。

用导读引导学生反复体会,体会情感,提升朗读。

(二)指名读第4自然段。思考:面对逃去如飞的日子,作者产生了怎样的思

想感情呢?

1、学生汇报读书感悟。

2、读“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一句。 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的思考、无奈和彷徨)指导朗读。(读出无奈、感慨)

3、读“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一句。这句话有什么妙处?(把时间的流逝比喻成轻烟被吹散、薄雾被蒸融,比喻独特,联想新奇。)

4、读“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游丝样的痕迹”指什么?(一点儿微不足道的成就)

(2)这一连串的问句写出了什么?(作者对人生的思索)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不甘心虚度光阴,力求上进)

指导朗读。(读出沉稳、坚定)

讨论:运用一连串的问句来表达情感,有何好处? (增强感情,点明主题)

5、指导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

四、拓展迁移,布置作业。

1、拓展,读林清玄的《和时间赛跑》,加深感悟。

2、布置作业。

(1)认真读朱自清的《春》《荷塘月色》《背影》等文章。

(2)继续搜集有关时间的名言、警句、故事等,写出自己的体会,组织一次演讲比赛。

(3)办一期以“珍惜时间”为主题的手抄报。(选择其中的一项或者两项)

匆匆——珍惜时间

洗手时

吃饭时      只有徘徊   匆匆(无奈、追寻)

默默时

……

1、初读环节,放手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朗读,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特体验。

2、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针对感情表达方法进行有效交流,重视有效交流,增强学生合作意识。

总序: 主备人:李玉梅 副备人:

第三单元 9、那个星期天

1、会写“媚、蚁”等15个字,会写“蚁穴、翻箱倒柜”等15个词语。

2、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我”在一天里心情的变化。

3、品味文中重点语句,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表现人物的心理。

4、比较《匆匆》和《那个星期天》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的异同点。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我”在一天里心情的变化。

2、比较《匆匆》和《那个星期天》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的异同点。

教学重难点:品味文中重点语句,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表现人物的心理。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 第一课时 -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导入新课。童年生活是美好的、纯真的,童年的乐趣往往深深印刻在我们的脑海中。童年时,我们的心里总藏着自己的一点点渴盼:渴盼着穿上漂亮的衣服,渴盼着好玩的玩具,渴盼着和妈妈外出游玩……作家史铁生小时候又有怎样的渴盼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一篇文章——《那个星期天》。

2、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3、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2010),中国作家。1969年赴延安插队,1972年双腿瘫痪。他的作品风格清新、温馨,富有哲理,意蕴深沉,曾先后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等奖项。代表作有小说《务虚笔记》《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小组内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急遽(jù) 惆怅(chóu chàng)

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惆、怅、偎、逝”,并且在黑板上方格中示范。(“惆、怅、偎”书写时要左窄右宽;“逝”字注意“辶”的捺要舒展,托住上面的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母亲答应那个星期天带“我”出去,但是因为家务繁忙,结果一次次爽约。)

2、思考以下问题:

(1)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时间顺序)

(2)根据时间顺序,梳理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1):总写“我”的第一次盼望。

第二部分(2—6):写母亲一次次爽约,“我”心情逐渐落空。

第三部分(7):写“我”因出去的希望落空而崩溃大哭,母亲安慰“我”。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题?

- 第二课时 -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作者的第一次盼望,请一位同学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探索作者在等待中的心路历程。

二、品读课文,体会人物感情。

(一)读课文中有关早晨“我”的心情变化的片段。

要求:用中括号画出表现母亲行为的句子,用括号画出表现出“我”的心情的关键语句,并且思考“我”的心情经历了哪些变化。

1、“……这不会错;……都不会错”“我想到底是让我盼来了”(满怀期待的心情)

2、“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跑出去,站在街门口”“藏在大门后”(通过描写天气和“我”的动作,体现出“我”心情的愉快。)

3、“这段时光不好挨。”

思考:作者是怎么表现“时光不好挨”的?

4、“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院子很大,空空落落”(通过描写“我”的动作来写“我”焦急又兴奋的心理;通过写“我”坐在草丛里看电影画报时的想象来表现“我”等待时的无聊与孤独。)

5、“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那两条不停顿的腿至今都在我眼前晃动,它们不停下来,它们好几次绊在我身上,我好几次差点儿绞在它们中间把它们碰倒”(“我”紧跟着母亲,想要等母亲停下来,表现了“我”急切的心情。这里也从侧面表现出母亲的忙碌。)

思考:这几句话在写法上有什么特别之处?(以孩子的视角来写,富有童趣,更加真实)

(二)读课文中有关下午“我”的心情变化的片段。

要求:用中括号画出表现母亲行为的句子,用括号画出表现出“我”的心情的关键语句,并且思考“我”的心情经历了哪些变化。

1、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通过细致地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表现了“我”急切地盼望母亲快点洗完衣服好带“我”出去的心理。)

2、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环境描写,写出光线变暗,暗示时间的推移,“我”的期盼落空;同时也照应“我”的心情——希望渐渐破灭的失落。)

(三)读课文中有关黄昏“我”的心情变化的片段。

要求:用中括号画出表现母亲行为的句子,用括号画出表现出“我”的心情的关键语句,并且思考“我”的心情经历了哪些变化。

1、思考:为什么说光线的变化是“漫长而急遽”的?(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等待中的孤独、时间的漫长及等待无果后的悲伤。)

2、“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我”无比悲伤、绝望。联想《迢迢牵牛星》中的“泣涕零如雨”“脉脉不得语”,可以感受到那种极度的悲伤无以言表。“闭上眼睛”“荒凉”表明内心的绝望、无奈。)

(四)梳理人物心情的变化和光线的变化。

人物心情:

满怀期待—盼望—焦急、兴奋—委屈—自责—失望、伤心—彻底失望

光线:

阳光明媚—光线渐渐暗下去—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两条线索并行,写出人物的心路历程。

三、再读课文,思考感悟。

1、这篇文章通过具体细致的叙述,真实自然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感受。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仔细体会。

2、交流感悟,体会人物品质。

(“我”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体谅母亲的辛劳。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我”的失落和母亲的无奈,以及这种失落和无奈背后蕴含着的深厚的母爱。)

四、拓展迁移,布置作业。

1、《匆匆》和《那个星期天》都表达了作者真实的情感,这两篇课文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两篇课文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都运用了抒情的手法。

不同点:《匆匆》一文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运用了间接抒情和直接抒情相结合的方式;而《那个星期天》则运用了融情于事的方法,把自己的情感融会在所描写的人、事、物中,在叙述中表现“我”不断变化的情感。

2、学习本文写法,用一两句话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

那个星期天

满怀期待—盼望—焦急、兴奋—委屈—自责—失望—彻底失望

阳光明媚—光线渐渐暗下去—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1、教学时注重通过主人公的心理活动体会人物心情。让学生通过充分阅读,谈感受,唤起学生的感知体验。

2、教学中,对比《匆匆》,就两课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展开讨论,明确表达情感的不同方法。

总序: 主备人:李玉梅 副备人:

第三单元 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1、引导学生就生活中经历的事情,写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2、能够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

3、写完之后,能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部分与小组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能够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文章中最能打动人的莫过于真实的情感,本单元的几篇课文有的直接表达主人公的情感,有的通过细致的叙述表达情感。上节课,我们用几句话表达了不同情境下的情感,今天,让我们再来回忆一下生活中的经历,把它写成一篇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板书:让真情自然流露

二、回忆经历,拓展思路。

1、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想想都有哪些情感体验,用一个词说一说。(学生自由交流)

2、教师展示表示情感的词语。

畅快 感动 欣喜若狂 归心似箭 激动 盼望 欣慰……

惧怕 愤怒 难过 追悔莫及 忐忑不安 愧疚 沮丧……

3、给这些词语归类,区分词语的感情色彩。(表示“好”与“不好”)

三、联系生活,思考题材。

1、生活中你有什么令你难忘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回忆生活。

2、说说是什么事让你产生了这种情感。

3、你内心真实的想法是什么?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交流感受,总结写法。

1、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事说一说。

2、各抒己见,细说自己的感受。

(1)同桌互相说一说:先回顾事情的经过,回忆当时的心情,然后理清思路。

(2)集体交流,互相评议。

3、教师点评总结。

要把印象最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如果在事情发展的过程中,情感有所变化,要把情感的变化也写清楚。

写作方法指导:

(1)精描细绘见真情。用心捕捉生活中令人感动的细节,发挥想象,适当地添加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描写等,展现人物形象,抒发人物情感。

(2)万事求实显真情。注重反映生活中真实的事情,反映自己真实的生活经历,如实记录、叙述这些事情,是写出真情实感的基础。

(3)直抒胸臆见真情。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大胆地抒发自己的真情,用真挚的情感唤起读者的共鸣,打动读者。

(4)巧妙地安排结构。可以通过设置悬念、欲扬先抑等手法,选取一个典型的事物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跌宕起伏,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5)第一人称描写叙述。第一人称,是一种直接表达的方式,不论作者是否真的是作品中的人物,所叙述的都像是作者亲身经历或者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情。运用第一人称描写叙述可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产生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五、构思起草,修改完善。

1、激发构思起草的兴趣,展开竞赛,看谁写得既快又好。

2、学生独立构思、书写,教师巡视。

3、指导修改,完善习作。

六、互读评议。

1、学生自由朗读自己认为写得好的部分给小组同学听,再说说觉得写得好的原因。

2、学生评议、交流。

3、小组内推荐写得好的习作供全班欣赏。

七、欣赏佳作,点石成金。

1、欣赏优秀习作,全班交流。

2、同学们交流:习作的优点在哪里?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一改?

3、学生拿出练习纸修改。

4、指名评改。

八、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指导学生围绕“抒发真情实感”分享心得。

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事情的经过(情感的变化)

印象深刻的内容(具体)

1、本次习作讲评课,注意把习作与生活体验相结合,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习得方法并迁移运用。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交流、互帮互助,培养了习作表达能力,学会了表达情感的方法。

总序: 主备人:李玉梅 副备人:

第四单元 10、古诗三首

1、会写“络、锤”等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默写《竹石》。

3、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三首古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表达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特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默写《竹石》。

教学重难点: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三首古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表达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特点。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3课时

- 第一课时 -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奔腾的骏马吗?说说理由。(唤起学生对马的兴趣。)

2、板书课题,交代作者信息。

3、导入新课。马是吉祥、幸福、奋斗、成功的象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马的古诗,(板书:马诗)让我们有气势地读一遍题目。

二、初读古诗,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小组内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燕(yān)山 月似钩 金络脑

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三、再读古诗,整体感知。

1、根据古诗前两句,师生共议“沙如雪”“月似钩”的丰富意蕴,思考:这是一番怎样的景象?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对学生富有创意的个性化理解予以肯定。(板书:沙如雪 月似钩)

(诗的前两句中,以雪喻沙,以钩喻月,即为比;从一个富有特征的景色写起,以引出抒情,也就是兴。短短二十字中,比中见兴,兴中有比,大大丰富了诗的表现力。)

2、自读“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思考这是一匹怎样的马?引导学生抓住“金络脑”“快走”思考。

这两个词形象地展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板书:金络脑 踏清秋)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骏马怎样的感情?(表达了诗人对骏马的赞美、喜爱之情。)

这匹马真的受到重用了吗?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没有受到重用,从“何当”一词可以看出来。“何当”是“何时将要”的意思,可见这只是诗人的希望。)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表达了诗人渴望报效国家、施展抱负的思想感情。)

四、交流探讨,感受深义。

1、师:现在大家理解这首诗的含义了,(点击幻灯片,展示古诗)让我们带着对古诗的感悟,齐读古诗。

2、学到这儿,老师不禁要问一个问题:诗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他真的只是在写马吗?马能发出这样的呼唤吗?

实际上,这首诗是用托物言志(板书:托物言志)的手法写的,通过咏马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那诗人是要抒发什么样的情感呢?(怀才不遇,渴望有所作为)

3、师:李贺是唐代非常重要的诗人,年少时便极负盛名,他为何会发出如此感叹呢?下面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李贺的生平。(展示幻灯片)

4、师:诗人在这万里平沙中,想到自己的才华不能得以施展,怎能不焦急?因此他感叹:“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诗人想到昏庸腐败的朝廷,怎能不忧虑?因此他感叹:“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诗人想到自己被小人迫害,英雄无用武之地,怎能不愤慨?因此他感叹:“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马诗

- 第二课时 -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背诵《马诗》,说说诗歌内容。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李贺通过咏马表达自己的志向。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另一首托物言志诗——《石灰吟》。

二、“吟”出诗题,弄清题意。

1、出示“吟”字,引出诗题。

师:同学们,古人写诗经常在题目中用上一个字——“吟”(课件出示)。它是个形声字,从口,今声。吟,是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有吟诵、赞美之意。我们也曾经学过题目中带有“吟”字的古诗,如白居易的《暮江吟》、孟郊的《游子吟》,谁能给大家背一背?(抽生背诵)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带“吟”的诗——明代于谦《石灰吟》(出示题目并板书)。《石灰吟》可以说是一首石灰的赞歌,更是高尚情操的体现。(齐读诗题)

3、看着这个诗题,你会产生什么疑问呢?(引导学生思考)

过渡:是啊,司空见惯、平平凡凡的石灰(展示相关图片)有什么值得赞颂的?让我们在诗中寻找一下答案吧。

三、再读古诗,整体感知。

1、诗意绽放(读懂诗意,读出诗情)。

默读古诗。读到“千锤万凿”,仿佛看到了铁锤,听到了铁锤击打声;读到“烈火焚烧”“粉骨碎身”,眼前仿佛出现了焚烧的火光烈焰、生石灰入水的腾腾热气。读完古诗,我们能想象出石灰石在石灰窑里被烧成石灰粉的过程。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石灰的什么品质?(板书:志向清白 坚强不屈)

2、集体交流,指导朗读。

诗歌前两句:“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意思是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诗歌后两句:“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意思是纵然粉骨碎身也全不惧怕,只要能将清白留在人世间。

让我们带着钦佩,带着赞美,再次来感受石灰的坚强和洁身自好的追求吧。(板书:洁身自好)

四、交流探讨,体会诗人情感。

1、“诗言志”:诗人借石灰的志向、清白和坚强不屈,表明自己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

2、全班交流:这首诗要表达的深层意思是什么?(这首诗正是诗人于谦自己的人生追求和高尚人格的写照。)

3、本诗属于托物言志诗。看起来描写的是石灰,实际上是诗人在寄托“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强烈感情以及爱国爱民,哪怕粉骨碎身也在所不惜的情怀。

五、课堂小结。

这首古诗,通过赞美石灰的坚强不屈、洁身自好,进而表明诗人于谦正像他笔下的石灰一样任凭千锤万凿,烈火焚烧,哪怕是粉骨碎身,他都毫不畏惧,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精神品质。

石灰吟

志向清白

坚强不屈

洁身自好

- 第三课时 -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背诵《石灰吟》,说说诗歌内容。

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竹石》。这同样是托物言志诗。板书课题,交代作者信息。

3、这是一首题在《竹石图》上的题画诗。以竹子为主题的绘画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这幅图把竹子和石头画在一起,诗人又为这幅画题了一首诗。现在,我们一起学习郑板桥的这首古诗吧!

二、再读古诗,整体感知。

1、诵读古诗,走近诗人。

郑板桥,江苏兴化人,晚年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擅长画兰、竹、石。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2、默读古诗,分析古诗的含义。

(1)前两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中的“咬定”是什么意思?诗中“咬定”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用力地咬着不松口;青山;说明可扎根破岩的坚定。)(板书:扎根破岩)

(2)后两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中的“磨”和“击”各是什么意思?“坚劲”是什么意思?“任”和“尔”又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折磨;打击;坚定挺拔;任凭;你。遭受无数次的折磨和打击仍然坚定挺拔,任凭你从何方刮来什么风。)(板书:坚定强劲)

3、你们还知道郑板桥有哪些代表作品?(《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三、领悟写法,拓展延伸。

1、这首古诗通过铿锵有力的“咬定”两个字,采用“拟人化”的写作手法,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

2、本诗属于托物言志诗。这首诗看起来描写的是竹石,其实是借助竹子的形象表现了诗人那种刚烈、坚劲、不畏任何艰险、不怕任何打击的崇高精神。

四、课堂小结。

这首古诗表面上是写竹,其实是写人,借竹子扎根于岩缝之中坚韧不拔的特点和高洁品质,表现诗人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

竹石

咬、立、磨、击、任、尔

扎根破岩 坚定强劲

1、本课包含三首古诗,三首诗皆托物言志,所以教学时我都是先让学生从朗读中体会诗歌的表层意思,然后再引导学生理解诗中所言的“志”,并激发学生自己探索诗的深层含义。

2、由于本课内容较多,所以朗读环节所用时间较少,仍有所不足。

总序: 主备人:李玉梅 副备人:

第四单元 11、十六年前的回忆

1、会写“阀、避”等12个字,会写“埋头、整理”等37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抓住李大钊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体会人物的品质。

3、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4、查阅相关资料,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抓住李大钊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体会人物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查阅相关资料,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 第一课时 -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1、著名诗人臧克家有这样的诗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样一位虽死犹生的革命先辈。请同学们观看屏幕。(播放李大钊简介)

2、板书课题,请同学谈谈对李大钊的印象。

3、导入新课。现在,我们翻开课文第58页,跟随李大钊的女儿的回忆,了解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和被害后的情形,体会李大钊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由出声朗读课文,小组内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瞅(chǒu)瞅 暂(zàn)时

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通过作者对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和被害后的情形的回忆,展现了李大钊面对敌人的凶残暴行时,临危不惧、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以及他忠于革命、忠于党的伟大精神,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深的怀念之情。)

2、通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李大钊哪几个时期的事?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件事? (时间顺序;主要讲了四个时期的事: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在法庭上,李大钊表情依旧安定、沉着,并极力为家人开脱,保护家人。)

四、交流探讨,学习语言、神态和对比描写的手法。

1、品析人物语言。 从语言训练入手,着重引导学生体味李大钊说的一句话:“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2、体味人物神态。 从“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

3、感知“被捕前”“被捕时”两部分内容。

①前后态度的对比。把父亲烧文件时对“我”提出的问题的含糊、敷衍的态度,与父亲平时对“我”耐心的态度作比较,使学生了解到父亲前后态度的不同,有力地突出了父亲忠于革命的精神和事态的紧急。

②面对敌人,“我”与父亲的态度对比。“我”是“瞪着眼睛”“恐怖”,父亲是“不慌不忙”“严峻态度”。

4、全班交流。(重点关注“被捕前”“被捕时”的态度对比。)

五、课堂小结。

这是一篇李大钊女儿在李大钊英勇就义十六年后写的回忆录,也是一篇倒叙文。作者通过回忆父亲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以及被害后的情景,表达了对父亲的敬仰和深切的怀念之情。

- 第二课时 -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请按文章的顺序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课文主要通过回忆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以及被害后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和深切的怀念之情。)

3、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李大钊面对敌人的凶残暴行时,临危不惧、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以及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下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深入了解,细致体会李大钊的伟大精神和高贵品质,学习文章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

二、体会重点句子,学习人物品质。

1、“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引导学生体会,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父亲虽受尽敌人的折磨,但依旧沉着、慈祥。

(“平静”说明李大钊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慈祥”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

2、“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李大钊不但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毫不动摇,而且也不因亲人的喊声、哭声而忧伤;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仍能够坦然自若,说明他有着坚定的信仰,对革命的事业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三、交流探讨,学习前后照应。

1、请大家朗读课文第五部分(第31~33自然段),并思考这一部分讲了什么内容。(李大钊被害后,全家无比悲痛。)

2、小组交流,并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与开头的关系。 (呼应)

3、文章除了开头和结尾做到了首尾呼应,还有很多前后照应的句子,请大家用波浪线画出和下列句子相照应的句子,并说说这样写好在哪里。

(首尾呼应:①首: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②尾:过了好半天,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

(文中照应:①前文: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②后文: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

(文中照应:①前文: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②后文: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

(这些句子相互照应,使人读了会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得更加清楚,印象和感受也会更深。)

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除了李大钊,你还了解哪些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呢?

(叶挺、董存瑞、刘胡兰、赵一曼……)

2、教师小结: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认识了一个对亲人充满慈爱,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与敌人顽强斗争的李大钊。让我们继往开来,牢记革命先烈的遗志,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五、布置作业。

1、收集有关李大钊的故事或者他写的文章,并和同学交流。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十六年前的回忆前后照应

1、课前设置预习方案,让学生搜集革命先烈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的幸福,浴血奋战,前仆后继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教学时,引导学生体会并交流文章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方法,同时结合实际,激发学生树立努力学习,报效国家的理想。

总序: 主备人:李玉梅 副备人:

第四单元 12、为人民服务

1、会写“革、彻”等10个字,会写“革命、解放”等2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4自然段。

3、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结合具体事例,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接受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接受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难点: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结合具体事例,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 第一课时 -

一、介绍资料,导入新课。

资料介绍: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韶山冲(今属韶山市)人。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诗人,书法家。主要作品编入《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板书:为人民服务)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朗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鸿毛(hóng máo) 哀思(āi sī)

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课文是围绕什么来讲的?讲了哪几个方面的意思?

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三方面的意思:(1)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2)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3)搞好团结,提高勇气,互相关爱,使人民团结起来。

2、毛主席告诉我们,人死的意义有哪两种?

(1)为人民利益而死,意义重于泰山;(2)为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意义轻于鸿毛。

四、交流探讨,体会前后关系。

1、思考:(1)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2)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

(3)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2、全班交流。(一切出发点——为人民服务。)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掌握了本课的生字、新词和课文大意,懂得了为人民利益而死,意义重于泰山的道理。

- 第二课时 -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2、请说说这篇讲话是围绕什么来写的。(板书:为人民服务)

3、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毛泽东同志这篇讲话的时代背景和内容。下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为什么毛泽东同志说张思德死得比泰山还重。

二、品读课文,分析人物。

1、张思德同志是怎么死的?

(张思德同志1933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经过长征,负过伤,是一名忠实地为人民利益服务的共产党员。1944年9月,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因炭窑崩塌而牺牲。)

2、为什么毛泽东同志说他死得“比泰山还要重”?

(张思德同志牢记革命队伍的宗旨,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体现了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因为他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所以他的死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他死得“比泰山还要重”。)

三、品读课文,分析重点句子。

1、课件出示句子:“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就照你的办。”

指名读、齐读。

(1)每句话讲的是什么?

(第一句讲我们欢迎批评。第二句讲我们欢迎任何人的批评。第三、四句讲我们接受任何人的只要是正确的、对人民有好处的批评。)

(2)读这段话,注意句中四组关联词语。

(课件出示:“因为……所以……”、“如果……就”、“不管……都”、“只要……就……”。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关联词语,让句子之间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2、学习并背诵第2、4自然段,想一想:我们该如何对待自己身上的缺点和问题?在课文中画出相关句子。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板书:正确对待批评——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3、为什么说“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这句话是说,革命斗争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很多艰难困苦。但是,我们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民族的解放,必须要克服一切困难,为此,我们要树立信心,鼓足勇气,直到取得胜利。)

4、毛泽东同志为什么要号召“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因为革命队伍的人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的。所以,不论是干部对战士,还是战士对战士,都要互相关心、爱护和帮助。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团结起来,共同奋斗,实现我们的目标。)(板书:困难——勇于面对,互相关爱)

四、领悟写法,拓展延伸。

1、请同学们齐读第2、3自然段,小组讨论作者的写作手法是什么。请学生回答。(引用、举例子、讲道理)

2、作者是怎样通过司马迁的话来阐述“重于泰山”和“轻于鸿毛”的?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固”是“本来”的意思,“于”是“比”的意思,“重于泰山”即比泰山重,“轻于鸿毛”即比鸿毛轻。这句话充分表达了死的两种不同意义。着重强调: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还重。)(板书:生死观——重于泰山,死得其所)

3、在当今时代的背景下,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们要学习张思德的什么精神?

(为人民服务、为国家的强盛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为人民服务

1、课前设置预习方案,让学生搜集其他“为人民服务”的人物,如雷锋、焦裕禄等,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教学时联系生活实际,探讨“为人民服务”这个主题在今天的意义,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总序: 主备人:李玉梅 副备人:

第四单元 13 金色的鱼钩

1、快速默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的教育。

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3、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重点:快速默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一个由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长征中,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长征题材的课文——《金色的鱼钩》。(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要求:自由出声地朗读课文,小组内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和(huò)着 抽噎(yē)

3、指导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着重分析指导:两鬓斑白(读音:liǎng bìn bān bái 。释义:意为两边鬓角头发花白,借以形容年老或操劳过度);奄奄一息(读音: yǎn yǎn yì xī。 释义:形容临近死亡。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只剩下一口气)。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再次快速默读课文,读时注意感受自己的心情变化,读后谈谈感受。

四、精读品析,体会情感。

(一)抓住老班长的外貌、神态变化,体会老班长的形象。

1、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老班长外貌和神态变化的语句,在文中做标记。

2、第一处:“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3、第二处:“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

4、第三处:“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5、第四处:“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

6、结合板书小结:从老班长的外貌和神态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红军战士?

(二)感受其他描写,加深体会。

故事中还有许许多多感人至深的地方,把让你感动的句子找出来,和同桌相互读一读,进一步感受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

预设以下几个方面:

1、老班长吃鱼骨头的画面。(第7、8自然段)

为什么让你感动?是啊,我们和你一样体会到了老班长为别人着想的可贵品质。让我们通过朗读,一起读出这份感动。

2、老班长严厉劝“我”喝鱼汤。(第21、22自然段)

(1)当时已经发现了秘密的“我”,能喝下这碗鱼汤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老班长又是怎么劝“我”的?

(3)“我”明白老班长的苦心,喝下了鱼汤,“我”的心情沉重极了。你能把这种沉重的心情读出来吗?

3、每天只吃草根和鱼骨头,老班长的身体又怎么熬得住?好景不长,就在“我们”要走出草地时,意外发生了。(第28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自己内心的感情。

(2)说出内心感受,并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是啊,当生命垂危的时候,老班长竟然想到的还是三个小战士。他是多么崇高和伟大啊!这真是一个好战士啊!

五、品味文章,深化情感。

1、读最后一段:可亲、可敬的老班长永远离开了“我们”,战士们撕心裂肺的呼喊也无法唤醒他了。

2、回味质疑:现在你能理解为什么说长满了红绣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了吗?

(鱼钩虽然长满了红锈,但它记录着老班长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凝结着老班长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见证着老班长对革命的无限忠诚。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闪烁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昭示着老班长关心同志、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

六、总结全文,课堂小结。

在长征途中还有许多这样可歌可泣的英雄,正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我们美好的今天,让我们用一首我们学过的毛主席的诗——《七律·长征》来缅怀他们吧!

金色的鱼钩

本课由于篇幅比较长,为了节约时间,所以教学过程过于紧凑,读的形式不多,讲解还不够深入。学生体会人物内心思想感情不深刻,读得欠缺感情,以后还要加强朗读训练。

总序: 主备人:李玉梅 副备人: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即 兴 发 言

1、了解即兴发言的特点,掌握即兴发言的技巧。

2、培养学生的即兴发言能力。

3、鼓励学生即兴发言,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培养学生勇于表达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即兴发言能力。

教学难点:鼓励学生即兴发言,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培养学生勇于表达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一、情境导入,理解题意。

1、从师生问候语中,导入对“即兴”的初步理解。

2、从板书课题中切入对“即兴发言”的初步理解。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即兴发言。即兴发言是指在事先无准备的情况下,就某个问题发表见解、提出主张,或表达某种情感、某种愿望。它既能培养我们快速构思的能力和出众的口才,又能锻炼我们的心理素质。

二、范文引路,活跃思维。

首先欣赏几段即兴演讲的视频,在看的过程中,请同学们观察视频中人物的语言、音调、动作、表情各有什么特点。

看完后请几个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并且结合观察到的视频中人物的特点,分组讨论:

1、这些即兴演讲好在哪里?

2、你最喜欢刚才哪个人物的即兴演讲,为什么?

3、结合我们刚才欣赏的视频和教材中的案例,说说同学们的即兴发言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小组讨论后组长归纳、发言。

三、明确要点,掌握技巧。

除了课本上学生已自学的有关即兴演讲的分类和技巧之外,我们还应明确以下几点:

1、即兴发言的特点。

(1)临场性。

即兴发言的临场性要求发言者思维敏捷,反应迅速,能够随机应变、出口成章。

(2)针对性。

即兴发言要注意环境、场合和对象,要针对听众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发言,不能不看对象,无的放矢。同时要贴近生活实际,以饱满的热情感染听众。

(3)简洁性。

优秀的即兴发言常常以简练、含蓄取胜,语句简明扼要,开门见山,必要时还可以有点幽默感。

(教师分别出示范例)

2、补充介绍即兴发言的技巧。

“四步成章”法。

有位外国的公共演讲专家认为即兴发言应该记住提醒自己的四句话,即四个步骤。它们是:

(1)喂,讲得精彩些!(提醒自己开头就要吸引听众,激起听众的兴趣。)

(2)为什么要费这个口舌?(指出所讲内容与听众的利害关系,进而强调自己讲话的重要性。)

(3)举例说明。(用具体事例形象化地印入听众的脑海中。)

(4)发出号召。(对听众提出希望,讲清大家该做些什么或怎么做。)

例如,“保障生命安全,减少交通事故”的即兴发言可以这样讲:

第一部分:上星期四,一辆电动车钻入大车车底,一条鲜活的生命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第二部分:不讲交通安全,噩运,也许在等待着我,等待着你,等待着我们的亲人……

第三部分:举一些中小学生发生交通事故的事例。通过这些事例,讲清发生交通事故的潜在因素。

第四部分:下面我想告诉大家,当……时应当……;当……时应当……;当……(告诉听众你想要他们做些什么,要讲得具体点。)

这个运用“四步成章”法的即兴发言以身边的事例作开头,引起听众的注意,用鲜明警醒的议论“勾”住听众的感知神经,表述通俗简练,虽然内容并不新颖,但句句切中要害,打动人心,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四、总结方法,巩固强化。

怎样才能提高即兴发言的水平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总结:

1、要注意积累多方面的知识,丰富生活阅历,增加锻炼机会。

2、要提前打好腹稿,想清楚重点讲什么,先说什么,后说什么。

3、注意说话的场合和对象。

4、即兴发言要注意体现发言者自己的个性特点,显示出自己的特色,不要人云亦云,讲俗话、套话。

五、及时演练,课堂小结。

将教材中列举的发言题目写在纸条上,折起来放入盒子内。每个小组派代表到讲台前随意抽取纸条,确定自己组的发言题目,然后做即兴发言。

要求:演讲的内容和语言要符合特定的情境,恰当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力求达到最佳效果。

口语交际:即兴发言

语言 音调 动作 表情

临场性 针对性 简洁性

1、本节课大家热情参与,在演练中学生的表现很精彩。

2、通过即兴发言锻炼了学生快速组织语言的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总序: 主备人: 副备人:

第四单元 《习作》之《心  愿》

1、想一想自己的心底藏着哪些心愿,明确自己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2、写一写心中藏着的这个心愿,对自己,对别人和对社会的作用。

3、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达自己的心愿。

教学重点:写一写心中藏着的这个心愿,对自己,对别人和对社会的作用。

教学难点: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达自己的心愿。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文题。

1、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大家的心愿都是什么呢?(启发学生思考,学生各抒己见。)

(板书:心愿)

2、那心愿指的是什么呢?

(所谓心愿,就是希望将来能达到某种目的的想法,是对一件事物的美好希望、设想与期待,也是对某一特定事物的欲望、向往或强烈倾向。)

二、启发思路。

1、现代作家巴金曾在《随想录》中写道:“把想做的事都做好,把想写的作品全写出来,使自己可以安心地闭上眼睛,这是我最后的愿望。”这是巴金的心愿,你的心愿是什么呢?

2、首先要学生想好自己的心愿。

3、收集可用的素材:先想一想自己都有哪些心愿。

(1)对社会的题材:科学家发明新药,治愈癌症;残疾人能得到更多的关爱;空气和水不再被污染;人和人之间多一些理解……

(2)对别人的题材:奶奶的病赶快好起来;爸爸能有更多的时间陪自己;好朋友永不分离……

(3)对自己的题材:有机会去看看高山、草原、大海;努力学习,长大以后让爸爸妈妈过上更好的生活……

4、老师也有一个心愿(对别人的),那是什么呢?

(每一个学生都能认真听课,将来长大了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5、同学们,想好了自己最想表达的心愿后,想一想,我们可以用哪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愿?

(选择表达的方式,如记叙故事、写信、写日记或者创作诗歌……)

三、习作指导。

1、整理思路:学生先打草稿,确定自己要写的心愿。

2、搭建好结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心中有数,在素材排列上要有逻辑性。

3、细化:拓展好层次和细节,要有亮点;要清楚、准确地表达出自己想说的。

4、注意首尾呼应,前后连贯。

5、以自身为例,给学生讲解如何写自己的心愿。

(1)开头:开篇点题,我有一个心愿,它是……

(2)中间分三段叙述(注意详略):第一段,为什么我有这个心愿?(略写)第二段,如何去实现这个心愿?(详写)第三段,实现后的好处。(略写)(板书:详略得当)

(3)结尾呼应开头:表决心,表示一定要实现自己美好的心愿。

6、学生自由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7、写好以后,要认真读一读,用修改符号修改不满意的地方,使语言更加通顺、流畅,意思更加清楚、明白。

四、习作点评。

1、选出两三篇比较优秀的作文,在全班进行点评。习作的重点在于讲清楚所写的是什么心愿,为什么有这个心愿以及如何实现这个心愿。重点从这方面进行点评,另外,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以及语言是否通顺、恰当等。

2、同桌之间相互点评习作。

五、课堂小结。

学生通过这次习作的练习,能将自己的心愿具体地描述和清晰地表达出来,进而让学生下定为这个美好心愿而努力奋斗的决心。可以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进行描绘,确保行文的流畅。

习作:心愿

对社会 对别人 对自己

逻辑性 亮点 详略得当

1、通过这次习作,让学生懂得了:生活中不是没有写作的材料,而是大家很少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作文时要善于运用表达的方法。通过这节课的点评,同学们受益匪浅。

2、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对修辞运用、词语积累不够重视,学生的文章缺乏文采,语言不够丰富多彩。

总序: 主备人:李玉梅 副备人:

第四单元 语文园地

1、学习文章中好的开头和好的结尾,并在习作中能加以运用,让自己的文章更加精彩。

2、了解古诗词中借他物来表达志向、情感的写法——“托物言志”,并加以运用。

3、学习课文中主人公外貌描写跟文章主题的紧密关系,以及在整个文章中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了解古诗词中借他物来表达志向、情感的写法——“托物言志”,并加以运用。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中主人公外貌描写跟文章主题的紧密关系,以及在整个文章中的表达效果。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现在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三首古诗和三篇现代文,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2、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本单元的三篇古诗和三篇现代文,想一想:每篇课文的最后都有什么要求?(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查看课后练习,并能用简洁的语言流畅地回答课后习题。)

二、学习“交流平台”。

1、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你发现第四单元的课文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哪些特点?

(学生自由交流,并推选出迅速举手要回答问题的学生。)

(1)《十六年前的回忆》的开头是直接点题(“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结尾呼应开头(“妈,昨天是4月28日”)。

(2)《为人民服务》的开头是直接点题(“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结尾升华主题(“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3)《金色的鱼钩》开头是交代事情的起因(“指导员派炊事班长照顾我们”),文章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结尾起到了呼应和升华标题的作用(“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2、表扬回答正确的同学,让学生交流如何写好开头和结尾。

3、如何写好文章中的开头和结尾,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在这方面非常值得大家学习,请女生、男生分别读出开头和结尾。

三、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第一题。

1、细细品味诗句,现在我们就先来看看下面的诗句。

课件展示:“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学生齐读后思考:诗句的主要意思是什么?(诗人托“竹”言自己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和品质。)

2、品味课本“词句段运用”中的其他诗句,先读一读,再和同桌一起交流诗句的主要意思。

3、检查反馈,全班交流。

(1)“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诗人借梅自喻,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和高尚情操。)

(2)“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的菊花花枝还傲霜斗寒。诗人苏轼借用“傲霜枝”来歌颂刘景文孤高傲世的高洁品格。)

4、在本单元的课文中,还有不少值得细品的语句,找出来与周围的同学交流、品味,说说这些语句的主要意思。

5、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二)第二题。

联系课文想一想:下面的外貌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如果删去这些内容,是否会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

1、教师展示:“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作用:通过外貌描写可以看出父亲虽受尽敌人的折磨,但依旧沉着、慈祥。“平静”说明李大钊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慈祥”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如果删去,则不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品质,会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

2、教师展示:“扁鼻子军官的眼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个耳朵,向两边拉。”

(作用:通过外貌描写,扁鼻子军官凶神龌龊的丑陋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让读者由衷开始担心雨来的命运。删去,就没有这个效果了。)

3、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

(这段话是对祥子的外貌描写,表现了他的健硕和无限的活力。外貌描写能够很好地表明人物的特点。如果删去,就没这种表达效果了。)

4、学生齐读这三段话,体会人物的外貌描写在刻画人物形象,表现文章主题方面的作用。全班交流。

5、拓展练习。

(1)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出成功的外貌描写的段落。

(2)一位学生描述另一个同学的外貌,其他同学猜一猜他说的是谁。互相交流,教师点拨。

四、学习“日积月累”。

1、学生齐读“日积月累”的句子,注意读准“栽”“柳”“逆”等的读音。

2、学生交流句子意思,明白这些句子都是名言警句。

第一个句子出自《增广贤文》。意思是:人们刻意用心去栽培花朵不一定成活,而无意间插在土里的柳树苗却在不知不觉中长成了一片绿荫。告诉我们有时刻意为之不能称心如意,顺其自然反而比较容易成功。

第二个句子出自《孔子家语》。这句话是说良药多数是带苦味的,但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旨在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现在常用来说明应该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和批评。

第三个句子出自《汉·韩婴·韩诗外传》。“树欲静而风不止”是以树欲静,而风不休不止吹之为喻说明事与愿违,或客观情况与主观愿望相悖。“子欲养而亲不待”则是叹人子欲孝敬双亲时,其父母已亡故。

第四个句子出自《名贤集》。意思是在过富有的生活时要想到以后可能会过贫穷的日子,不要到了一无所有的时候再来回想以前的美好生活。在物资丰富时要考虑到缺乏时的日子,不要到了缺乏时才后悔。意为应注意节约,不要浪费。

第五个句子出自《警世贤文》。意思是,所学知识只有到用的时候才后悔自己懂得太少了,事情如果不亲身去经历就不知道有多难。

(学生在交流句子意思时,只要大致说对就好。)

3、你还积累了哪些名言警句?全班交流。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4、结合实际,学生谈谈对一些名言警句的理解。

1、“词句段运用”中,学生关于外貌描写对表现人物特点的作用体会不够深刻,应多举事例,让学生加以体会。

2、学生对“日积月累”中的名句体会较深刻,能快速组织背诵。

总序: 主备人:李炎华 副备人:

第五单元 文言文二则

1、会写“援、射”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4、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学习《两小儿辩日》时,了解两个小孩的观点以及他们的依据。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学习《两小儿辩日》时,了解两个小孩的观点以及他们的依据。

教学重难点:能根据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都学过下棋吧?来说说你们学习下棋(围棋或者象棋)时有什么感悟吧!(唤起学生对下棋场面的回忆,从而进入课文。)

2、板书课题。说说“弈”指什么,“学弈”又是什么意思。

3、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告子上》里面的一篇文章,看看两个学生跟随他们的老师弈秋一起学习下棋时,分别取得了怎样的学习效果。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大声朗读课文,组成小组,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弈(yì)秋 弓缴(zhuó)

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援”“射”“俱”,并且在黑板上的方格中示范。

三、再读课文,走近作者,正确断句。

1、作者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他认为人性本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论点,著作《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

2、《学弈》选自《孟子·告子上》,本文是他谈到学习态度和聪明程度的问题时举的一个案例。

3、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四、通读课文,感知整体。

1、默读课文,并根据注释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2、默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两个学生跟同一位老师学习,因为两人学习态度不同,产生的结果也不同。)

3、通读课文,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意图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作者阐明了做事的时候,一定要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五、理解深意,背诵课文。

1、请同学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专心致志和三心二意的区别。

(“专心致志”意为一心一意,集中精神,把心思全放在一件事上。形容非常认真地去做某件事。“三心二意”形容犹豫不决,意志不坚定或用心不专一。)

2、流畅地背诵课文。

(重点熟读第二句话并理解“惟弈秋之为听”“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然后理解结论:“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最后连贯在一起进行背诵。)

3、学生试背。

4、指名背诵。

5、联系实际说一说,学习了本文,大家懂得了什么道理?

(虽然我们是同一个老师教的学生,但是,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同,所以产生的学习效果也不一样。)

6、用自己的话给同桌或者朋友、家人讲一讲这个故事吧,最重要的是深刻领悟故事蕴含的道理。

学弈

态度决定成败

-

第二课时 -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在日常生活中和同学或者朋友就某一事件展开过辩论?辩论到最后是否有结果?结果是什么?(唤起学生对辩论的兴趣)

2、春秋末期的大教育家孔子在游学的时候,就曾经见过两个小孩在辩论,他们在辩论什么呢?(板书课题)

3、导入新课。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去了解一下两个小孩在辩论什么,到底谁说的对。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阅读要求:大声朗读课文,小组内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辩(biàn)日 盘盂(yú)

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并理解词义。

着重分析指导“辩”,并且在黑板上的方格中示范。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孔子东游的时候,遇见两个小孩在为日出离人近还是日中离人近辩论无果,于是问孔子,孔子也不能决断。)

2、通读课文,为什么一儿认为“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而另一儿却认为“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是从大小角度看问题,另一儿是从人对阳光的感受看问题。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明白学无止境的道理。 )

3、怎样理解“孔子不能决也”?

(宇宙无限大,知识无限多,学无止境。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勇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并不可耻,这也是孔子提倡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道理所在。)

4、自由朗读课文,准确断句。

重点指导:(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2)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3)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4)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5)孰为汝/多知乎?

四、交流探讨,理清结构。

1、第一层,写孔子路遇两小儿“辩日”,是故事的起因。

2、第二层,写两小儿对争论的问题所持的观点和各自的依据,是故事的经过,也是主要部分。

3、第三层,写孔子不能决断两小儿谁是谁非,这是结果。也就是说,这篇文言文是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顺序来叙述的。

五、课堂延伸拓展。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和讨论,你从课文中受到什么启示?

(学无止境,勇于探索,大胆质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谦虚谨慎,实事求是……)

2、同学们,我们来给两个小孩写信,告诉他们所争辩问题的答案以及当今科技发展的现状吧。

3、写读后感:读《两小儿辩日》后的感受。

      日初出    日中

两小儿辩日

1、引导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文言文的内容,使学生理解透彻。

2、让学生理解文章大意后,复述故事,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序: 主备人:李炎华 副备人:

第五单元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1、会写“诞、澡”等11个字,会写“真理、定理”等28个词语。

2、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含义。并说说这句话给了你怎样的启发。

3、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含义。并说说这句话给了你怎样的启发。

教学重难点: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含义。并说说这句话给了你怎样的启发。

教学重难点: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真理向前一步,即是谬误。同学们,那么,真理到底是什么?(唤起学生对真理这个话题的兴趣)

(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2、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板书课题),简单交流作者信息。

3、导入新课: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叶永烈探讨真理为什么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道理吧!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由、出声地朗读课文,小组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诞(dàn)生 锲(qiè)而不舍

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诞”“澡”“械”“域”“锲”,并且在黑板上方格中示范。(“诞”右部是“延”,不要写成“廷”;“澡”是三点水旁;“械”“域”不要忘写倒数第二笔短撇;“锲”右上部是“丰”和“刀”,不要写成“丰”和“刃”。)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第1自然段,说一说这篇议论文的论点是什么。

(标题本身就是论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2、学习第2自然段,并思考:句子中的“?”和“!”各指的是什么?作者不用文字而是用符号代替,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指的是发现问题,不断地追问。“!”指通过探索,解决了问题,发现了真理。这里用符号而不是用文字,能形象地表述由“?”到“!”的“拉直”。能让我们更加直观、形象地认识“?”和“!”的区别和联系。)

3、课文是通过哪三个具体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论点的?

(为什么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为什么美国东海岸和欧洲西海岸同纬度地区有同一种蚯蚓,而在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眼珠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

4、默读课文,说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以及它给了你怎样的启发。

(真理的发现需要我们有敏锐的直觉,有求知的欲望,有不断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有不断追求、锲而不舍的韧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解开疑问,发现真理。)

四、交流探讨,见微知著。

三个事例中,科学家是如何发现问题的?默读课文,找到并勾画出来。推此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洗澡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然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

“……引起了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的注意……”

“他感到很奇怪,连忙叫醒儿子……”

2、我发现,他们都是从生活的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见微知著)

五、课堂小结。

本课我们学习了课文是怎样提出论点,然后怎样通过三个具体的事例去论证这个论点的。这就是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 第二课时 -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请按顺序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课文先提出论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然后用三个具体的事例去论证自己的观点,层层深入。)

3、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科学家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质疑,追根溯源,直到解决,进而得出真理。下面这节课就让我们从文章的过渡词或者过渡句谈起。

二、朗读课文,分清详略。

1、全文写了三段论据进行论证,这些论据中间是怎么衔接起来的?

(“无独有偶——”“最有趣的是——”:过渡句和递进作用)

2、朗读课文,思考在三段论据中,相同的地方是什么?

(三个人都遇到了很奇怪的问题,并且都抓住问题不放,锲而不舍,追根寻底,最终发现真理。)

三、深入片段,品读课文。

1、第一个事例中的谢皮罗教授发现了什么问题?他又是怎样在一百个问号之后去研究问题并最终得到他的真理的?

(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最终凭着对科学的执着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得出了真理。)

2、第二个事例中的密卡尔逊教授发现了什么问题?他又是怎样在一百个问号之后去研究问题并最终得到他的真理的?

(美国东海岸有一种蚯蚓,欧洲西海岸同纬度地区也有这种蚯蚓,而在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这引起了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的注意,经过研究,最终魏格纳推论出地球上大陆和海洋的形成。)

3、第三个事例是一位奥地利医生发现儿子睡觉的时候,眼珠转动起来,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况下,他又是怎样在一百个问号之后去发现他的真理的?

(以儿子、妻子、邻居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结论:当睡觉的人眼珠转动时,他确实正在做梦。)

4、这三个事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每个事例都是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来叙述的。)

四、领悟写法,拓展延伸。

1、快速浏览课文,体会这篇课文的写作手法。

(开头第1自然段直接提出论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结尾引用华罗庚教授的话:“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这句话呼应开头,起到首尾呼应的效果,使文章读起来一气呵成。)

2、学习了本篇课文,你知道议论文应该具备哪些要素才能将自己的观点阐释清楚吗?

(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又可分为三部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3、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你是否知道议论文的语言特点是什么?

(①准确、严密;②概括性和简洁性;③运用修辞手法,体现其用词鲜明、生动。)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日常生活 发现问题

教学时,重视学生自读自悟,在交流中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同时重视联系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得到真理。

总序: 主备人:李炎华 副备人:

第五单元 16、表里的生物

1、会写“脆、拦”等5个字,会写“洪亮、盲人”等11个词语。

2、默读课文。联系课题,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说说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并印证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联系课题,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教学重难点: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说说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并印证自己的观点。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一定见过人们戴在手腕上用来看时间的手表,那你们听说过表中的生物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表里的生物》。(板书课题)

2、大致了解作者信息。

3、导入新课。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冯至,看看他在小时候是如何以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的故事吧。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由、出声地朗读课文,小组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蝎(xiē)子 钵(bō)子

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脆”“蟋”“蟀”,并且在黑板上的方格中示范。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小时候的“我”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关于表里有个小蝎子的说法。)

2、点名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并说说作者是怎样设置悬念、引起下文的。

(在小时候的作者看来,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

3、课文中父亲多次强调“不许动”,为什么?

(表在那个贫困年代,不论是对个人还是家庭来说,除了具有掌握时间的功用外,更是一件非常珍贵的东西。父亲怕被孩子弄坏了,所以规定:不许动。)

4、读课文第2~16自然段,思考:作者是在怎样的好奇心驱使下,发现这个“美丽的世界”的?作者唯恐父亲把这个“美丽的世界”盖上指的是什么?

(在“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的驱使下,父亲终于打开了表盖。这个“美丽的世界”是指“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面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

四、课堂小结。

“我”通过观察生活中的鸟叫、狗吠、虫唱、钟声、琴声这一系列的现象,然后经过思考得出结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关于表里有个小蝎子的说法。

- 第二课时 -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点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请按顺序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课文主要介绍了作者小时候一段幼稚可笑的经历。从“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的认知下,到发现手表发声和谐的好奇,再到推测表里有生物,最后到作者懂得其中道理,不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为止。)

3、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作者的强烈好奇心以及想探究事物本质的煎熬。下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揭示表里的生物。

二、品读课文,分析人物。

1、课文中出现了两个主要人物,“我”和父亲,文中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在文中找出心理描写的句子并体会当时人物的内心世界。

(1)请同学在文中找出心理描写的句子。

(2)同桌之间互相读读自己找到的句子。

(3)点名说说这些描写哪些让你很欣赏,并有感情地朗读,听后进行点评。

2、思考下列问题。

(1)小时候,“我”有一个观点,“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我”是怎样得出这个观点的?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我”通过观察生活中的鸟叫、狗吠、虫唱、钟声、琴声这一系列的现象,然后通过自己的思考总结出来的结论。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2)父亲的表不是活的生物却能发出声音。听到表声后“我”有什么反应?从这一系列的反应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爱听声音,想伸手摸一摸表。父亲却不允许“我”动,但是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不敢,因此心里很痛苦。好奇心强。)

(3)从“我”对父亲提出的一些问题中,你认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渴求知识、求知欲强)

三、深入学习重要句子的深层含义。

1、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表达了作者的惊讶之情,整段表现了“我”弄清事情缘由之后的满足和愉悦。)

2、我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有疑惑,但是整段侧重于表现美妙声音带来的愉悦。)

3、课文中说“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作者说了什么?为什么后来不说了?

(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儿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慢慢长大了,知道了其中的原理,所以不说了。)

四、拓展延伸。

1、童年的你对哪些事物产生过强烈的好奇心?当时你是怎么想的?

(提示:重点在好奇心的产生和探究的过程上。)

2、文章中多处使用了引号,说说它的作用。

(引号表示文中引用的部分,作用:表示引语;表示特定称谓;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表示否定和讽刺;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等。)

3、结合课文分析:为什么童年的事件是人生的珍宝?

(童年时好奇心很强,渴求知识,善于观察和思考,富有探究精神。)

4、作业:试着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将你的童年趣事写一写。

(提示:注意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

表里的生物思考 观察 探索

1、课前设置预习方案,让学生搜集关于生物声音的相关情况,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教学时,重视学生自读自悟,引导学生在交流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方法,同时重视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回忆,提高学生的观察与思考能力。

总序: 主备人:李炎华 副备人:

第五单元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说说未来的上学方式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2、了解科幻小说,理解课文构思特点。学习本文通过人物对话展开故事情节的方法。

3、发挥想象力,想象未来的学习生活还有可能是什么样的。

教学重点:了解科幻小说,理解课文构思特点。学习本文通过人物对话展开故事情节的方法。

教学难点:发挥想象力,想象未来的学习生活还有可能是什么样的。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你们有没有想象过未来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说说你推测的理由。(唤起学生对未来学校的无限遐想)

2、板书课题,交流作者信息。

3、导入新课: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走进未来的学校,感受未来学校的学习方法以及他们是如何看待现在我们的学校的。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由、出声地朗读课文,小组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鄙夷不屑(xiè) 憎恶(wù)

3、了解课文中四个词语的反义词和近义词。

憎恶(喜爱 厌恶) 失望(希望 绝望) 鄙夷(崇拜 鄙视) 高傲(谦虚

傲慢)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本文通过对未来社会的学校教育和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学校教育模式的假想和反思。文章新颖生动,引人深思。)

2、通读课文,思考两个在“机器学校”读书的孩子,从一本纸质印刷的书中对我们现在的学校有了哪些了解?

(孩子们到一个集中的地方学习;年龄相当的孩子学一样的功课;老师是真人。)

3、默读课文思考:未来的“机器学校”与我们现在的学校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完成表格。

现  在

未  来

学习地点

专门的学校

家里

授课老师

真人

机器人

学习模式

学习同样的课程,一起学习,互相帮助,互相讨论

单独学习,人机对话;因材施教,根据学生情况调整进度

学习氛围

和谐、开心、有趣

讨厌、让人憎恶

四、交流探讨,拓展延伸。

1、玛琪到底喜不喜欢“未来教育”?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玛琪不喜欢“未来教育”。她厌恶过度的学习、无休止的考试、反复出现的挫败感。这样写的好处是能拉近读者与文中人物的距离,调和了“幻想”和“现实”之间的关系。同时,这样写也能暴露出教育中那些持续性、本质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并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技术的演进而消失。从而为读者提供了深入思考的线索。)

2、你对未来学校有什么期待?发挥想象,描写一下吧!

(未来的学校足够安全。陌生人不能轻易进入。当我单独走进,或者和一群小伙伴走进时,系统会自动快速识别,经过认证后“唰”的一声,门就自动打开。等走进了学校,门会自动关上。)

五、领悟这篇科幻小说的写作特点。

1、本文构思新颖,立意巧妙,想象奇特生动。

2、故事情节通过人物对话巧妙展开。

3、情节推进严谨,层次清晰,情节发展中运用了插叙的手法。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1、文章写的是玛琪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学校”极度憎恶,流露出她内心的孤独;因为没有同伴在“笑啊、喊啊”,没有同伴“一块儿回家”,没有同伴“互相帮助”“互相讨论”,以至于她在孤独无趣中学习。孩子需要同伴,需要交流。

2、文章在反思人类教育中的一些不良的倾向:过分依赖科技手段,忽视孩子的集体生活和情感交流,最终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小说深刻流露出作者对科技的发展所带来的人文关怀缺失的担忧。

总序: 主备人:李炎华 副备人:

第五单元 口语交际《辩  论》

1、学习辩论的特点,掌握辩论的技巧。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水平。

3、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水平。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一、引用名言,导入新课。

“事不说不清,理不辩不明”,一件事往往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找出真理,往往用到辩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辩论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二、精彩赏析,借鉴学习。

1、 读过《三国演义》的同学可能都很佩服诸葛亮,佩服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佩服他的神机妙算、料事如神,其实还有一点让我们佩服的,就是他雄辩的口才,他曾在江东“舌战群儒”,一举促成了孙刘联盟。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诸葛亮舌战群儒”。

2、观看《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的片段,在看的过程中,请同学们结合《三国演义》的内容,观察视频中诸葛亮的表现,对诸葛亮的语言、说话内容做分析,思考诸葛亮为什么能够“舌战群儒”。

3、看完后请几个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并且结合观察到的视频中人物辩论的特点分组讨论,小组讨论后组长归纳、发言。

(高超的语言技巧、各个击破、先守后攻)

三、明确要点,掌握技巧。

阅读课文上的内容,结合自己的了解,说说辩论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一)辩论必须遵守的原则。

1、道德原则。

辩论的最基本的道德原则是摆事实,讲道理。

任何歪曲事实、无理蛮缠,甚至恶言相向,进行人身攻击,侮辱对方人格的言行都是不道德的。只有遵守“摆事实,讲道理”的基本道德原则,才能达到辩论的目的。

2、审美原则。

(1)语言美。条理清晰的语言,具有说服力的事例。

(2)形象美。美好的公众形象。

具体表现为:音色亮丽,节奏明快;庄谐适当,攻守有度;得理饶人,不骄不躁;失势不馁,屡败屡战。

(二)辩论的基本要求。

1、要明确自己的观点。

2、要做辩论前的准备,包括搜集论证己方观点和反驳对方观点的材料。

3、辩论时,要做到条理清晰,用事实说话。

4、最后要总结陈词,全面总结本方观点。

(三)辩论前的准备。

1、辩论者对于自己所持的论点要进行自我诘难与反复推敲,保证论点的正确性。

2、要搜集和掌握足够数量的支持自己观点的具体事例。

3、要反复检验和推敲语言表达的清晰度、逻辑性以及表现力。

四、总结方法,巩固强化。

怎样提高辩论的水平?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总结。

1、把握开局主动。

为了掌握主动权,我们首先就不能在气势上输给对手,要保持充足的自信,显示出凌厉的攻势。还应该在开篇立论中做到稳扎稳打,尽量讲一些四平八稳、留有余地的话,既不给对手留下可乘之机,也不把自己的退路堵死。

2、确保语言干净利落。

对准辩论的焦点,不拐弯抹角,不添加多余的语言,以酣畅淋漓的情感、干净利落的话语瓦解对手的观点。不说半句废话,确保每句话都有“战斗力”。

3、抓住对手的核心观点。

抓住对手主要观点中的核心的部分,展开你的正面进攻,这样才有效率。

4、争取牵制对方。

对方发言的时候,一定要静心地聆听。从他们的措辞、语调、音量中,尝试判断他们观点的薄弱环节。在攻辩和自由辩论中,集中攻击这些环节,力求先声夺人。取得优势后,不要轻易松手,而应“宜将剩勇追穷寇”,积小胜为大胜。

五、及时演练,课堂小结。

将教材中列举的辩论题目写在纸条上,折起来放入盒子内。每个小组派代表到讲台前随意抽取纸条,确定本组辩论题目,与其他同一题目的小组进行辩论练习。

要求:辩论的内容和语言要符合特定的情境,恰当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力求达到最佳效果。

结语:说话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它不仅指一般说话的技巧,还包括说话人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知识结构及其他有关的因素。在辩论中,每位同学发言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学会精练语言;另外,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内向对方同学提出质疑,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之下敏锐地抓住对方的漏洞,这也是我们要不断地去锻炼完善的地方。能言善辩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持之以恒,循序渐进,才能不断提高。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有意识、有目的地锻炼自己的口才,提高自己的说话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辩论

道德原则   明确观点

本次口语交际,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培养了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总序: 主备人:李炎华 副备人:

第五单元 习作《插上科学的翅膀飞》

1、明确本次作文要写的是科幻类题材的作文,展现的是新异神奇的未来世界。

2、科幻作文既丰富了作文训练的形式,又可以培养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

3、培养学生精益求精、不断探索创新的精神,培养他们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科幻作文既丰富了作文训练的形式,又可以培养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难点:明确本次作文要写的是科幻类题材的作文,展现的是新异神奇的未来世界。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一、联系课文,轻松导入。

1、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刚学的《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是什么类型的文章吗?(科幻类)

2、 文中玛琪的机器人老师一次又一次地给玛琪做地理测试,玛琪非常痛苦,但是机器人老师知道吗?(不知道,它是一台机器,只能按照设计好的程序去教学生。)

3、请同学们再思考下,托米的机器人老师为什么被搬走一个月?(因为历史那部分内容完全显示不出图像。)

4、我们来想象一下,假如现在让你在一个机器人老师和一个真人老师中选择一个,你更希望是哪个老师?我们来探讨一下他们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在哪里?(学生自由发言:机器人老师的优点是可以就同一内容反复讲解,不知疲倦;而真人老师的优点是针对同学们的问题,个别辅导。缺点也各不相同……)

5、未来的学校是这样教学的,未来的工厂是怎样生产的呢?未来的农场又是怎样种植的呢?未来的……

同学们,请发挥你们的想象,让想象插上科技的翅膀,带领我们奔向未来的世界吧。(板书:插上科学的翅膀飞)

二、自由讨论,启发思路。

1、各位小科学家们,请说说你为什么要选择这方面的内容去写。(学生自由讨论)

2、汇报讨论成果。

(1)引导学生先说出自己所描写的领域、范围或者方向等。

(2)同学们,我们勾画的未来蓝图如此美好、如此神奇,那么,要怎样把这些美好详略得当地描写出来呢?(此处可作重点描写部分的探讨和简略描写部分的探讨。)

(3)归纳完这些细碎的信息之后,引导学生想象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典型事例可以体现。选择一两件比较有代表性的事例写下来。(注意:事件必须能够突出想象的特点。)

三、整理思路,解析题目,自由习作。

1、整理思路:学生先打草稿,确定自己想写什么内容,想想神奇在哪里。学生先把思路整理出来。

2、老师讲解标题的重点,给学生讲解如何插上科学的翅膀飞起来。

(1)特点(学生归纳):

①科学:指发现、积累并公认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运用,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

②翅膀:翅膀(或翼)是生物的一种飞行器官。翅膀的作用主要是飞行时提供前进动力和维持身体平衡。

③飞:字面意思是非常迅速地快跑,像飞起来一样,有风驰电掣的意思。

(2)事例(学生思考):

插上科学的翅膀飞就是插上先进技术飞起来。

3、结构安排:选出三个典型的事例来表现飞起来特点的同时,还要注意,文章必须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三个事例可安排一个详写,两个略写。

4、学生自由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习作点评。

选出两三篇比较优秀的作文,在全班进行点评。习作的重点在于讲清楚所写的是未来的某某领域的神奇,事例能体现神奇的特点,语言通顺流畅,等等。

五、课堂小结。

学生通过选择自己熟悉的某个领域作为出发点,运用典型的事例来描写未来某个领域的形象特点,掌握刻画未来的技巧。

六、拓展延伸。

将你的作文与你的同桌交换,看看你们能不能根据对方的文字描写,画出未来神奇的画面。(看看是否刻画到位)

习作:插上科学的翅膀飞

大胆想象、详略得当

1、通过这次习作,让学生懂得了:生活中不是没有写作的材料,而是同学们缺少想象力,缺少观察生活中值得记录的小细节,缺少善于发现的眼睛和创造性思维。通过这节课的点评,同学们受益匪浅。

2、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在引导学生注意词句积累和开发学生的想象力方面不够重视,学生的文章缺乏文采,语言不够丰富多彩。

总序: 主备人:李炎华 副备人:

第五单元 语文园地

1、养成阅读课外书的习惯,边读边思考,并且能够做到不懂就问或者及时查资料。

2、懂得文言文中一些词语的意思。能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阐述出来。

3、积累名言警句,养成思辨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积累名言警句,养成思辨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懂得文言文中一些词语的意思。能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阐述出来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4篇课文,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2、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本单元的4篇课文,想一想:每篇课文都是哪种类型的?你用多长时间可以读完?

二、学习“交流平台”。

1、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你阅读本单元的课文分别用了多长时间?

(学生自由交流,并推选出阅读速度快的同学。)

2、表扬阅读速度快的同学,让学生交流自己提高阅读速度的心得。

3、关于阅读课外读物,特别是一些名著,要边读边思考,阅读完后可以写写心得体会,和平时训练的习作一样,对于有问题的地方,要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对于一知半解的问题要查资料,确保准确。

4、小结:同学们在课外阅读时要集中注意力,从浅入深,循序渐进,多读名著。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要不断思考,并写下心得。对自己的习作,要多读几遍,发现问题时用修改符号仔细修改。对于不懂的问题及时查资料或者向人请教,等等。

三、学习“词句段运用”。

1、借助文言文中学过的词语的意思去推导成语的意思。

课件展示:走马观花 自愧弗如 声泪俱下 不以为然 过犹不及 赴汤蹈火

学生齐读后思考:这些画横线的字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走:跑。弗:不。俱:都。然:是,对。及:达到。汤:热水。)

2、课本“词句段运用”还有两个句子,先读一读,再和同桌一起交流句子的主要意思。

3、检查反馈,全班交流。

(1)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说明任何科学发明或者真理都是在不断发现问题,不断研究、探讨、解决问题中得来的。)

(2)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像我这样对阅读如饥似渴的少年,它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起到了突出中心的作用,写出了阅读的好处。)

4、在本单元的课文中,还有不少值得细品的语句,请找出来,与周围的同学交流、品味,说说这些语句的主要意思。

5、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四、学习“书写提示”。

1、教师展示楷书和行书各一张,学生先说一说两种书法的区别,再读一读展示的相应的句子,说说它们的区别。学生交流。

(发现:楷书的笔画每一笔都很规范,笔画与笔画之间不互相牵连,所以,楷书写起来相对速度较慢。行书是介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它不像草书那样难写难认,又不像楷书那样严谨端庄,但是,行书的连笔可以加快书写速度。)

2、学生齐读这两种书法的书写文字,全班交流。

3、展示赵孟楷书《三门记》。

(1)学生对比认识其楷书内容;

(2)学生自由讨论其楷书特点;

(3)总结。(结构严谨端庄,平正宽绰;秀丽柔美,稳健大方)。

五、学习“日积月累”。

1、学生齐读“日积月累”的句子,注意读准“变”“通”的读音。

2、学生交流句子意思,明白这些句子都是古文中的名言警句。

第一个句子出自《周易》 ,意思是: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不受阻塞,才能不断地发展。

第二个句子出自《礼记》 ,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

第三个句子出自《荀子》,意思是:靛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是颜色比蓝草更深。

第四个句子出自《淮南子》,意思是:如果对人民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人的制度;如果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旧的规矩。

(学生在交流句子意思时,只要大致说对就好。教师简单介绍出处及作品情况。)

3、你还积累了哪些名言警句?全班交流。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4、结合实际,学生谈谈事物是不断变化的,变化才是永恒的规律。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外阅读的循序渐进性,学习名著要多读多练多思考,同时积累了有关变通的名言警句。同学们要将之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好好学习,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习得了提高阅读效率的方法。但要想在实际阅读中做到眼睛看得快,脑子想得快,还需要持之以恒地训练。

总序: 主备人:李炎华 副备人:

第六单元 会议往事

1、了解活动主题,制订和交流活动计划。

2、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同学和母校的依依不舍之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

3、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同学和母校的依依不舍之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 第一课时 -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六年间,我们聆听着老师的教诲,与同学一起学习、劳动、游戏,共同度过了快乐的小学生活。今天就让我们的思绪尽情驰骋,从记忆中搜寻最让你感动的情景,重拾当初的感觉。这次的综合性学习,就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难忘的小学生活。

2、播放歌曲《友谊地久天长》,引导学生回忆六年来在校园与老师和同学相处的点点滴滴。听完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

3、导读:六年的时光,最大的变化就是你们成长了,一路走来,我们留下了许多足迹,如何把这些足迹记录下来呢?让我们读读课本给我们的活动建议吧。

二、了解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

1、畅谈自己的成长故事。

2、写写难忘的人和事。

3、阅读材料里的文章。

4、制作班级纪念册。

三、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1、教师引语:在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之前,要做好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制订活动计划。在制订计划时有哪些要求?

2、学生汇报制订活动计划的要求。教师强调:

(1)自由组成小组。

(2)讨论活动内容。

(3)制订活动计划。

(4)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

(5)活动成果展示。

3、指名反馈。

(1)说一说自己的成长故事。

(2)写一写自己难忘的人和事。

4、小结:母校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在这里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小学时光匆匆而过, 在即将毕业之际,同学们一定想把美好的小学生活留在记忆里,那就让我们设计一本成长纪念册吧!

四、明确方向。

1、成长的故事可以是哪些事呢?

2、教师小结:只要是发生在你们成长阶段的事情都可以,例如:

第一次……

学会了……

高兴的或难过的事……

五、群策群力。

组织学生认真阅读本次实践活动的提示语,共同讨论策划:

1、纪念册的内容可以有哪些?在纸上写出你想好的内容。(主要包括“成长的足迹”)

2、张贴学生写好的内容,集体分类整理。

3、不同的内容应该收集哪些材料?发挥每一个同学的聪明才智,确定栏目。

“成长的足迹”包括以下栏目:

(1)我们的骄傲:获奖证书、成绩单、来自学校和老师的肯定及表扬信等。

(2)精彩的瞬间:学校生活的照片、师生或同学之间的合影等。

(3)我们的佳作:优秀习作、书法作品、美术作品等。

4、制作成长纪念册:关键在于计划要周密,分工要明确。谁负责封面设计,谁负责哪个主题,都要事先确定。教师要即时关注情况,督促、指导学生完成。班级纪念册完成后要展示,有条件的可以打印,发给同学和家长,也可以送给曾经任教的老师。

六、学习借鉴。

1、欣赏各种形式的作品,启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2、布置作业,提示学生注意制作成长纪念册时版面的形式美。

3、鼓励学生大胆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七、课堂小结。

童年是一首美好的诗,童年是一幅美丽的画,希望我们大家珍惜彼此的友情,牢记老师的谆谆教诲,好好学习,快乐成长!

- 第二课时 -

一、谈话揭题。

1、引语:你还记得曾经教过你的老师吗?你最尊敬的老师是谁?为什么?

常言道“师恩难忘”,今天我们要读的一篇文章是著名作家刘绍棠写的一篇回忆自己启蒙老师的文章。(读课题《老师领进门》)你觉得课题的重点词应是哪个词?

2、这么赫赫有名的作家却一直念念不忘自己的启蒙老师——田老师。大家想象一下那该是一位怎样的老师?他又把作者领进了什么样的大门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二、学习《老师领进门》。

1、首先让我们认识一下田老师,看看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可以直接用课文中的词语,也可以自己概括。

(小结:口才好,文笔好;桃李满门;善讲故事;谦虚;很有教学方法。)

2、田老师把“我”领进了什么门?

(启发引导:文中的“我”是一位作家,可见田老师把“我”领进的是文学创作之门。)

3、你对文末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这句话怎样理解?

(作者用格言式的语句,说明了教育对人的巨大影响,感谢老师对自己的启蒙教育。)

4、能说说你的启蒙老师吗?

三、学习《作文上的红双圈》。

1、导语:不同的老师对学生的关爱方式不同,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作文上的红双圈》,看看这位老师的关爱是什么样子的,又对作者产生了什么影响。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这篇课文作者讲述了自己学生时代在一次征文比赛中获得了成功,作文《补考》被老师打了九十八个红双圈,后陆续在多家刊物刊载。在这次成功的激励下,作者走上了文学创作道路,并最终成为一名作家。文章选材独具匠心,以小见大,九十八个红双圈代表着老师对自己人生道路的引领,结尾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对老师和母校的感激之情。

3、快速读课文,边读边想:“红双圈”给“我”这一生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4、指名反馈。(“我”在红双圈的鼓励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最终成为作家。)

5、品读不平凡的“红双圈”。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画满红双圈的作文有着一段怎样不平凡的经历?

(校园报栏—县办刊物—扬州地区刊物—上海某出版社正式刊物)

6、品读作者的“感恩之情”。

(1)作者在写作方面获得如此大的成就,你觉得这里面有谁的功劳?

(提示:母校创设征文比赛,让作者崭露头角——老师的九十八个红双圈给了作者鼓励——父亲的鼓励——作者不断“折腾”)

(2)“挂在我生命之树上的红双圈” 该如何理解?

(提示:“红双圈”指的是他人对“我”的鼓励和认可,在人生之路上,作者多次遇到了这样的鼓励。)

(3)联系实际,你的生命之树上是否也有令你记忆深刻的“红双圈”?

(提示:红双圈可以是“跑道上的加油呐喊”,可以是“课堂上的掌声”,还可以是“做了一件好事后的微笑”。)

学完本课,孩子们都能回忆起从小到大与老师的点点滴滴,都饱含深情地表达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对母校的依依不舍之情。这些都是孩子们真实的情感流露。

总序: 主备人:李炎华 副备人:

第六单元 依依惜别

1、阅读“活动建议”,了解活动内容。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组织策划能力。

3、指导学生策划并举办一场毕业联欢会。

4、指导学生为老师和同学写临别赠言。

5、通过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深厚感情,学习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感情的。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策划并举办一场毕业联欢会。

教学难点: 通过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深厚感情,学习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感情的。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 第一课时 -

一、阅读“活动建议”,了解活动内容。

1、教师:以“难忘小学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活动,把我们带进了对过去的美好回忆中。我们就要毕业分离了,此时此刻,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表达我们的依依惜别之情呢?

2、学生自由阅读“活动建议”。

3、点名反馈,教师归纳。

(1)为老师和同学写临别赠言。

(2)策划并举办一场毕业联欢会。

二、谈话导入。

1、教师:你们观看过哪些晚会?都有哪些节目呢?

2、点名说一说。

3、教师:同学们马上就要毕业了,我们策划一场毕业联欢会吧!可以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也可以以年级为单位进行,无论是哪种规模的联欢会,事先都要进行周密的安排。那么怎样策划一场毕业联欢会?

三、小组交流,选定联欢会的内容。

1、教师:你们喜欢什么样的节目呢?

2、点名说一说。

3、教师小结:节目的类型很多,小品、歌舞、话剧都可以,关键是节目的题材要新颖独特,内容要健康,形式要多样。

4、小组讨论,制作节目单。

四、讨论制订联欢会的方案。

1、引导学生讨论:联欢会的方案应包括哪些部分?

点名反馈:联欢会的名称、目的、时间、地点、活动准备、流程。

2、教师:活动的准备要做些什么呢?

点名反馈:选好主题、选定节目、撰写主持人台词、布置会场、购买联欢会需要的物品、编排节目单、写活动方案等。

3、引导学生对这些准备工作进行分工。

4、公布分工结果。

五、活动总结。

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何感受?

作业布置:写一封信,把你想对母校和老师说的话写下来,诉说自己的心声。

六、写临别赠言。

1、教师:同学们,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如今我们也将别离,我们可以给老师和同学写写临别赠言来抒发这种不舍之情。

2、师生谈话,拓展思维。

(1)教师:你觉得我们可以表达对老师的什么感情?

点名反馈: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依恋、赞扬、祝福。

(2)可以给同学写些什么?

点名反馈:可以写回忆、鼓励、祝福、建议……

(3)学生独立思考写给老师、同学的赠言。

(4)集体反馈并评议。

3、交流欣赏,互相借鉴。

4、课堂小结。

同学们,老师感受到了你们笔下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饱含着对老师的真挚感情和对同学的依依惜别之情。

5、布置作业:把给老师或同学的赠言抄写到书签上,送给老师或同学。

- 第二课时 -

一、激情引入,明确主题。

人们常常用红烛、园丁、绿叶、春蚕等来比喻老师。的确,在这六年的时间里,是老师一路陪伴着我们,是老师教会我们怎样学习、生活,老师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期盼我们快乐成长。在即将毕业之际,让我们为母校和老师写一封信。首先,我们先看一看“阅读材料”中的《给老师的一封信》,看看作者在给老师的信中都说了些什么。

二、阅读《给老师的一封信》。

1、了解书信的格式。

大家知道书信的格式吗?

(开头写称呼,并且要顶格写,写上冒号;接下来写正文,也就是信的主要内容;然后写祝福语;最后,在右下角署名和写日期,日期一定是写在最后的。)

2、自由朗读文章。

怎样理解“您笑着用温暖的大手握住我的小手,把我带到座位上”?

(明确:老师和蔼可亲,老师把“我”领进教室,领到座位上,也领进了知识的大门。受到老师的启发教育,“我”从此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

3、谈话激趣,激发写作欲望。

同学们,打开我们记忆的大门,回顾小学生活,浮现在脑海的是老师讲课的身影,是你获得成绩时那鼓励的微笑,是你犯错时那严厉的目光。老师把自己的微笑化成阳光,把自己的心血化成雨露,让一棵棵桃李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茁壮成长。而当桃李芬芳的时候,我们的老师也鬓发如霜雪。此时,你的心头一定涌起了一种感恩的情怀。请写一位老师给你带来温暖的一个片段。

三、阅读《把握自己,把握美好未来》。

1、了解演讲的特点。(演讲稿的开头要有称呼,以引起演讲对象的注意,要使用尊称,这样显得礼貌、庄重;演讲稿内容要以情感人,激发共鸣;演讲稿人称上多使用第一人称“我们”,可以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增强说服力。)

2、朗读这篇演讲稿,了解其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列举网络带给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呼吁“科学、文明地使用网络”。)

四、阅读《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1、激情导入:我们经常说青少年是“花季少年”“花季少女”,青少年阶段是“花样年华”“花季雨季”。因为青少年时期是最美好的时期,它意味着希望,象征着未来,代表着正在生长的蓬勃力量,它值得我们为之歌唱,一位诗人以豪迈的激情为他们创作了一首诗,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习这首《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2、朗读诗歌。

指导朗读:本诗歌的感情基调是奔放快乐、积极向上,对这类诗歌应该怎么朗读呢?

(明确:语速稍快,语调适当高亢一点,尤其是排比句,要读得有气势一些。)

3、诗歌解读。

(1)第一小节:本小节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列举了哪些事物?这些事物有什么共同点?

(修辞手法:排比。事物:“早晨”“希望”“属于未来的事物”“正在生长的力量”。共同点:积极向上,给人希望。)

(2)第二小节:这一节有一句与第一节相照应,是哪一句呢?

(明确:“飞到年轻人的心中”。)

(3)第三小节中的“微风” 和“阳光”代表着什么?

(明确:诗人把自己比喻成“小草”,“快乐或者好的思想”曾使小草“颤抖”过,也就是说诗人受到过“快乐或者好的思想”的感染和鼓舞。诗人也希望这些“快乐或者好的思想”传播开来,像和煦的春风吹拂少男少女们的心灵,像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少男少女们,使他们意志坚定,奋发向上,充满活力。由此可见这里的“微风”和“阳光”代表着“快乐或者好的思想”。)

(4)第四小节中诗人将忧伤抛下,变得年轻,充满梦想,诗人写自己在新事物、新思想的熏陶下的变化,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本节是第三小节诗意的进一步深化,诗人写他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把忧伤抛在了一边,变得年轻了,对生活又充满了“梦想”和“渴望”。这里暗含诗人自己现在与过去的对比。诗人在去解放区以前,思想和创作低沉、压抑,虽然写出了一些好作品,但是未能给人积极向上的勇气。来到延安之后,诗人重新弹奏起生活的琴弦,“又”字说明诗人的“梦想”和“渴望”曾一度消失,但现在的诗人重拾了它们,同时进一步歌颂了新事物、新思想。)

4、 作业布置:十二三岁的你,正值花季人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这首诗后的感受,以“青春的梦想”为题写一篇文章或小诗。

我让学生自读自悟,感受阅读材料中的师生情、同学情,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个性化的解读课堂中不时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总序: 主备人:李炎华 副备人:

古诗词诵读1、《采薇》

1、有节奏地诵读本诗,感受古诗词带来的韵律美,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养成自主、合作的学习习惯,培养再造想象、创新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养成自主、合作的学习习惯,培养再造想象、创新思维的能力。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重点: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养成自主、合作的学习习惯,培养再造想象、创新思维的能力。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多媒体播放歌曲《关关雎鸠》,引出对《诗经》的介绍。

2、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诗歌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诗经》收录了从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诗经》中的一个名篇。(师板书课题:采薇)

二、初读诗歌,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读诗。

教师指导学习:昔(xī) 矣(yǐ) 依(yī) 雨(yù) 霏(fēi)

2、教师范读。

3、对照注释,利用三到五分钟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

4、教师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字词,指名学生说说诗句的意思。

薇:薇菜,植物名。

昔:从前,指出征时。

往:指当初去从军。

迟迟:迟缓的样子。

莫:没有人。

诗句意思:当初我去从军的时候,杨柳依依随风摇曳。现在我解甲归故乡,大雪漫天飞舞飘落。道路泥泞慢慢行走,又渴又饥真是劳累。我满心伤感满腔悲,这种哀痛谁能知道!

三、再读诗歌,整体感知。

1、朗读诗歌,说一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征人在还乡路上饱受饥寒,痛定思痛:想起出征之时,那依依杨柳,枝茂叶盛,而此时风雪归程,路远,天寒,饥渴交加,可谓十分狼狈凄苦。)

2、诵读诗歌,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这句诗里,我们可以读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春天,天气晴朗,春风轻轻地吹拂着。)

四、合作探究,体会情感。

1、从“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可以读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冬天,雨雪天气。)

2、理解“往”和“来”的意思,谈谈从这一“来”一“往”中自己读出了什么。(读出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热切思念,急切盼望重归故里与亲人团聚之情。)

3、试简单分析诗歌后四句。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是描写,“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是抒情,但感情是克制的,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特点。)

4、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歌描写了从军生活的艰辛,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平生活的向往和留恋。)

五、总结诗歌,拓展延伸。

1、引导学生说说读了这首诗后的感受。(可以体会到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热切思念,急切盼望重归故里与亲人团聚的思想感情。)

2、指名学生读诗,想象“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的情景。

你能由“杨柳依依”“雨雪霏霏”联想到哪些诗句?或者你能想象到怎样的情景?将自己联想到的诗句或情景写一写。

(联想到的诗句:“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想象到的情景:一位战士出征离开家乡时是杨柳依依的春天,而回来时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冬天。)

采薇(节选)

对家乡和亲人热切思念\急切盼望重归故里与亲人团聚

多媒体播放歌曲《关关雎鸠》,引出《诗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营造活泼欢快的学习氛围。

总序: 主备人:李炎华 副备人:

古诗词诵读 2、《送元二使安西》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

2、体会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感受朋友依依惜别的情谊。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感受朋友依依惜别的情谊。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座宝库。一首好诗,就蕴含着一种心情,一个故事,甚至是一段历史,让人回味无穷。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二、初步诗歌,感知诗题。

1、关于诗人王维你知道多少呢?(学生交流)

(教师简要介绍王维)

2、解题。请同学读读诗题,说说:你从题目中读懂了什么?怎样理解“使”?(从诗题可知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名叫元二的人出使安西;“使”是出使的意思。)

王维知道老朋友要去安西,特地从长安赶来送他。多么深厚的友谊啊!我们一起再读读诗题。

3、请大家自由朗读《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要求仔仔细细地读上两遍,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同时注意诗句中的生字和多音字。

三、再读诗歌,整体感知。

1、刚才我们从题目中已经知道,王维送元二出使安西。那么王维又是在哪儿送?什么时候送呢?(送别地点:渭城;时间:早上。)

2、能把时间和地点说得更具体一些吗?你是从诗的哪几句知道的?(从“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得知是清晨在旅店送别。)

3、我们说王维的诗“诗中有画”,那么读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呢?(渭城清晨一场如酥小雨,湿润了路上的尘埃,旅店旁的棵棵柳树被雨水洗得翠绿欲滴。)

4、多么美的渭城啊!可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清晨,就是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之中,诗人却要和他的朋友元二分别了。他又是怎么送别友人的呢?(从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中可知是为友人设宴送别。)

5、读了后两句,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在酒席上,他们除了喝酒,还会干什么?王维会说些什么?(离别在即,千言万语都浓缩于酒中,把别愁、祝福融为一杯杯美酒,明为劝酒,实为诉离愁。)

(1)他们只喝了一杯吗?你从哪里能看出来?为什么要一杯接一杯地喝?(从“劝君更尽一杯酒”得知不止喝了一杯,一杯接一杯地喝是因为“西出阳关无故人”。)

(2)创设情境,读出诗情。

①指导读(引读)、再指名读。

②如果你是王维,你还会说什么呢?

③如果你是元二,你又会说些什么呢?

(3)总结升华。

①是啊,朋友之间有多少知心话要说呀!又有多少说不完的话呀!千言万语都汇成了一句话: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②再看看窗外,小雨还在下着,杨柳依依,是想挽留友人的脚步吗?而朋友终将离我而去,怎能不伤别离!(师引读后两句)

③多少回忆,多少离愁,多少牵挂,都化作了这一杯浓浓的酒。(师引读,齐读后两句)

就这么说呀,喝呀,喝呀,说呀,已经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了,这哪还是一杯酒,这分明就是情——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四、课堂小结

是啊,他们是多么舍不得分开啊!看,喝完酒后,王维牵着马儿,送了一程又一程。可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此刻,元二就要起程了。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被这份真挚的友情打动呢?背诵这首诗并细细体会。

送元二使安西情深义重

本次课程中,我边朗读边让学生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初读古诗后,就让学生想象在春天看到的景色,朝雨、柳树、旅馆……想象渭城的景色,与后面将去往安西的凄凉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我通过让学生想象他们二人分别时说的话,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对真挚友情的向往。

总序: 主备人:李炎华 副备人:

古诗词诵读 3、《春夜喜雨》

1、有节奏地诵读本诗,感受古诗词带来的韵律美,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以字的品析为切入点,抓住古人讲究炼字、炼句乃至炼意的特点,体味诗词推敲字句的妙处。

3、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以字的品析为切入点,抓住古人讲究炼字、炼句乃至炼意的特点,体味诗词推敲字句的妙处。

教学难点: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唐朝是中国诗歌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其间出现过无数的诗人,他们如繁星璀璨夺目。在这众多的诗人中间,著名文学家韩愈尤为推崇两个人,他曾经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我们知道是李白,那“杜”呢?对,就是杜甫。对于杜甫,我们并不陌生,哪位同学还记得曾经学过的杜甫的诗?

2、吟诵学过的杜甫的诗句。

3、师: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人们尊称为“诗圣”,而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今天我们来学习杜甫的《春夜喜雨》。(板书课题)

二、初读诗歌,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读诗。

教师指导学习:乃(nǎi) 潜(qián) 俱(jù) 花重(huā zhònɡ)

2、教师范读。

3、让学生结成小组,对照注释,利用三到五分钟理解重点字词意思。

4、教师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字词,指名学生说说诗句大意。

知:明白,知道。说雨知时节,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

乃:于是,就。

潜:秘密地,偷偷地,这是指静悄悄地。

润物:指植物受到雨水的滋润。

晓:天刚亮的时候。

红湿处:被雨水打湿的花丛。

三、再读诗歌,整体感知。

1、小组合作诵读和探究诗歌,说一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诗的第一、二句采用拟人手法,说春雨仿佛知道春天的到来,及时地下了起来。第三、四句诗人点出了春雨降落的具体时间——夜间,并写出了其无声滋润万物的特点。第五至八句不直接写春雨,而先写春雨中野外、江上两处的景色,后写想象中第二天早晨看到的雨后景象,那种喜悦的情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2、每一首诗都有自己的创作背景,了解一下诗人创作诗歌的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诗歌,《春夜喜雨》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怎样的呢?

(这首诗作于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之时。从上年的冬天到这年的二月间,成都一带发生了旱灾。经历过冬天的人,最懂得春天的温暖;经历过旱灾的人,最懂得雨的可贵。所以在春雨来临之际,杜甫非常欣喜,以久旱逢甘霖的心情,在诗中描绘了春夜雨景,讴歌了春雨滋润万物之功。)

3、这首诗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

(盼雨—听雨—看雨—想雨)

四、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师:大家能读懂诗人笔下的这场雨吗?你读出了怎样的雨?(及时的好雨)

(1)理解“及时”:正赶上时候;适合需要。

(2)从哪儿看出来它是及时的好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2、师:除了这是一场及时的雨,你还读出了这是一场怎样的雨?(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雨。)你从哪儿看出来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这两句诗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诗人在这里所用的“俱”字和“独”字,都是为了突出这种景象。而在这种景象之中,包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雨中夜景图;欣喜)

4、想象一下,经过一夜的春雨,第二天清晨的锦官城会是什么样子呢?(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刚刚我们读懂的雨,在诗中浓缩成一个字——(好)。刚才我们读懂的诗人的内心,在诗中也浓缩成一个字——(喜)。让我们感受诗人的喜悦,再来读读这首诗吧!

五、总结诗歌,拓展延伸。

1、见诗如见人,诗是诗人真实情感的表达,今天我们不仅读懂了一首诗,也读懂了一位诗人——杜甫。在你的心目中,他是一位怎样的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

2、杜甫表面上是因雨而喜,实际上是为谁而喜?(为百姓而喜。)

3、课后收集杜甫的诗,感受他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怀。

春夜喜雨

(及时)好 (润物)喜

本课教学中,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以读为主,根据情况采取了诵读、小组合作探究交流等形式,注重了学生主动性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例如,让学生自己结合注释理解诗句意思,小组成员之间认真、仔细地交流。

总序: 主备人:李炎华 副备人:

古诗词诵读 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有感情地朗读本诗,背诵并默写本诗。

2、通过注释理解词语,进而理解古诗的诗句意思。

3、结合相关诗句,体会这首描写春天的诗歌的意境。

教学重点:通过注释理解词语,进而理解古诗的诗句意思。

教学难点:结合相关诗句,体会这首描写春天的诗歌的意境。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复习背诵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师:一年之计在于春。生活在严冬中的人们对春天总是有着强烈的企盼。是谁最先发现了春的踪迹?李白说是柳树,于是李白这样写道:“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苏东坡说是鸭子,他则这样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毛泽东说是飞雪,他写下了“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这其实都是诗人们以独特的眼光观察和描写到的春天到来的迹象。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唐代诗歌,看一看诗人韩愈是怎样发现春天的特点的。(板书课题)

3、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韩愈的诗奇崛雄伟,力求清新精辟,想象奇特,风格自成一派。后世有“以文为诗”之评。

二、初读诗歌,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读诗。

教师指导学习:重点讲解“呈(chénɡ)”和“酥(sū)”字的读音。

2、教师范读。

3、让学生结成小组,对照注释,利用三到五分钟理解重点字词意思。

4、教师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字词。

呈:恭敬地送上。

天街:京城街道。

绝胜:远远胜过。

烟柳:形容绿柳成荫,望去如同烟雾笼罩的样子。

皇都:指京城长安。

三、再读诗歌,整体感知。

1、小组合作诵读和探究诗歌,说一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这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描写了长安初春小雨的优美景色,写景清丽,表达了诗人对早春美景的喜爱之情。)

2、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春天。“天街小雨润如酥”“最是一年春好处”。)

四、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理解诗的第一、二句。

(1)学生借助预习,理解“天街”“润如酥”。(天街:京城街道。润如酥:形容春雨滋润细腻。酥:酥油。)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诗的第一、二句所描写的景象。

(3)教师归纳小结这两句诗的大意。(初春的小雨落在京城的街道上,犹如酥油一样滋润细腻,绿茸茸的细草,远看有青青的颜色,走近却看不出草的颜色了。)

(4)“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写出了早春草色极淡极少、似有似无的特点。)

2、理解本诗的三、四句。

(1)理解“绝胜”的意思。(绝胜:远远胜过。)

(2)师生共同交流第三、四句诗的大意。(正是一年中景色最美的早春时候,远远胜过京城杨柳成荫的暮春景色。)

(3)“绝胜烟柳满皇都”这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对比)

3、引导学生朗读全诗。

(1)展示体现本诗意境的教学挂图,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学生看图听教师朗诵。

(2)学生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用自己的话简述全诗大意。

(3)抽学生单个朗读,教师对学生的朗读相应作指导。

(4)让全班学生闭眼想象全诗所描写的画面,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4、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诗人抓住了哪些景物描摹出早春特有的景致?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小雨、小草。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2)这首诗将早春草色与什么作对比?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好在哪里?

(这首诗将早春草色与满城“烟柳”作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早春美景的喜爱之情,能给读者无穷的美感和趣味。)

(3)引导学生带着赞美、喜爱的感情,吟诵全诗。

五、总结诗歌,拓展延伸。

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写出了早春的美丽景象,呈现给我们无尽的美感。指导学生搜集整理一些关于“春”的写景的诗词名句。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  如酥

草色遥看 无

最是 春好处

绝胜 皇都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是一首写景诗,赞美了当时京城长安的早春微雨时的优美景色。指导学生学此诗的关键在于领悟“早春”二字。而早春景象,是由诗的前两句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来体现的,应将此作为教学的重点。

总序: 主备人:李炎华 副备人:

古诗词诵读 5、《江上渔者》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并默写诗歌。

2、培养学生读诗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人思想感情的能力。

3、理解诗句的思想内容,从中体会劳动的艰辛和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读诗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人思想感情的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思想内容,从中体会劳动的艰辛和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复习背诵唐朝诗人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师:(出示“鱼”)谁来读读这个字(指名读),大家都知道这就是我们平常吃的鱼。(加上“氵”)这个字谁认识?(指名读)这两个字意思一样吗?师解释“渔”。(捕鱼)那渔者就是——指名答(捕鱼的人),那江上渔者就是——生答(江上捕鱼的人)。今天我们就跟随宋朝的大诗人范仲淹一起去看看江上捕鱼的人。(板书课题)

3、作者简介: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工于诗、词、散文。代表作有《岳阳楼记》。

二、初读诗歌,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读诗。

教师指导学习:重点讲解“鲈(lú)”字的读音。

2、教师范读。

3、让学生结成小组,利用三到五分钟理解诗句意思。

4、教师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字词。

渔者:捕鱼的人。

但:只是。

爱:喜欢。

鲈鱼:鱼的一种。体侧扁,背部青灰色,腹部灰白色,背部和背鳍有黑斑,口大,下颌突出。

君:你。

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出没:忽隐忽现。

风波:波浪。

三、再读诗歌,整体感知。

1、出示古诗,师范读,看图读诗,想想:古诗中写了哪些人?

2、交流反馈。(捕鱼的人——“渔者”;吃鱼的人——“江上往来人”)

3、引导学生了解这首诗的主要内容。(这首诗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关注与同情。)

四、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学习前两句。

出示图片:画面上描绘了在江边的酒楼里,人们举着筷子,品尝着鲜美的鲈鱼,欢快地谈笑着。

师:同学们,你们看,每天在江边来来往往的人们,他们都非常爱吃鱼,特别是味道鲜美的鲈鱼。看着图,想一想,这些人们在吃鱼的时候,会怎么说?(鲈鱼的味道太鲜美了,太好吃了……)

这些江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啊,只知道赞美鲈鱼味道的鲜美。那他们不知道的是什么呢?

2、学习后两句。

出示图片:画面为渔人驾驶着一叶小舟,在风急浪高的江面上穿行。

师读诗句,引导:吃鱼的人们不知道这些鱼是从哪里来的?是怎么来的?你们看看图,听老师读读诗,你们知道吗?

引导学生看图,了解:捕鱼人的船是一条小舟。这条小舟在波涛翻滚的江面上,就像什么?

(一片飘荡在江面上的小树叶;一片随时都会被风浪卷走的小木片……)

出示句子:你们看啊,在波浪起伏的江面上,一只小渔船像一片小树叶,一会儿被卷上浪尖,一会儿又被打入浪底。

引导学生读一读句子,发表感叹:渔人们的生活真    ! 

(可以填上:真危险啊;真辛苦啊;真不容易啊;真艰难啊)

教师小结:这就是那些吃鱼的人所不知道,所没有看见渔人们的生活。渔人们用自己的生命和汗水换来生活的美味,我们应该体会到他们的艰辛并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五、诵读和背诵诗歌。

六、拓展延伸。

师:面对艰辛的渔民,这不由让老师想到了艰辛的农民(出示《悯农》,随之吟诵),还想起了艰辛的养蚕人(出示《蚕妇》,随之吟诵)。我们可以学着发挥想象,根据这首诗编写小故事,还原诗人创作这首诗时的情境,更好地理解本诗。

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 南来北往

但爱鲈鱼美。 肉嫩味鲜

君看一叶舟, 波涛汹涌

出没风波里。 谋生艰辛

在教学过程中,我指导学生理解古诗含义,了解写作背景,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体会劳动人民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使其受到感染和教育,并积淀一定的语文素养。

总序: 主备人:李炎华 副备人:

古诗词诵读 6、《泊船瓜洲》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3、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复习背诵宋朝诗人范仲淹的《江上渔者》。

2、在中国璀璨的历史长河中,古代诗人多如繁星,而北宋王安石就是耀眼的一颗星,谁知道他的相关事迹?(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发起过历史上有名的“王安石变法”。主要作品有《元日》《泊船瓜洲》《梅花》等。)

今天我们共同走进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板书课题)

二、初读诗歌,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初读,读准字音。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下列词语的读音:

一水间(jiàn) 数(shù)重(chóng)山 照我还(huán)

2、教师范读。

3、让学生结成小组,利用三到五分钟理解诗句意思。

4、教师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字词。

泊船:停船。泊,停泊,指停泊靠岸。

瓜洲: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面。

京口:今江苏镇江。

间:隔开。

钟山:今南京市紫金山。

绿:这里用作动词,“吹绿”的意思。

还:回到家乡。

三、再读诗歌,整体感知。

1、出示古诗,看图读诗,想想:诗人的家乡在哪儿呢?画出古诗中表示地点的名词,大胆猜一猜。

(1)“京口”“瓜洲”“钟山”,结合注释思考这三个地点的地理位置是怎么样的。师生合作简笔画板书。

(2)王安石出生于临川,小时候跟在南京做地方官的父亲长大,在钟山,他度过了天真烂漫的童年时代和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所以此地又被诗人看作是魂牵梦萦的第二故乡。

2、引导学生了解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四、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学习前两句。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钟山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

(1)王安石的故乡是?(钟山)

(2)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钟山又与京口隔着什么?(数重山)

(3)“数重山”是什么意思?(几座山)表示路途近还是远?(近)

2、学习后两句。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春风又吹绿了长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过渡:诗的第一、二句写诗人路经瓜洲,发现天色已晚,泊船在此。在这样寂静的夜晚,他辗转难眠,独自一人走出船舱,仰望夜空中的一轮圆月,那时作者有何感慨呢?

(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两句诗哪句是写景?哪个字又突出地描写了景物特点?“绿”是什么意思?(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吹绿)

(2)体味“绿”字。说话训练。

师总结引导:是啊,春天的江南,草木绿了,田野绿了,绿满了山岗,绿遍了江河两岸,到处是绿的。而诗人只用了一个字就表现出来了,那就是“绿”,可见诗人用字之精妙。其实,诗人刚写这首诗时,不是用“绿”字,曾用过“到、过、入、满……”十几个字,经过反复推敲,最终定为“绿”。

(3)“明月何时照我还”把什么感情抒写发挥到了极致?(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五、诵读和背诵诗歌。

六、拓展延伸。

师:看到明月,诗人更加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思念朋友。明月作为古代诗人表达思乡之情常用的意象,不管是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还是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还是常念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抑或是“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识在他乡”,都表达了诗人们亘古不变的共同情怀,那就是思乡。课下,请同学们积累几首有关明月的古诗词。

泊船瓜洲

写景

抒情

我想让学生从“绿”这个字中感受江南满眼新绿,一派生机的景色。我也感觉学生对于作者多次换字的典故熟悉万分,没必要再进行换字练习。然而我的想法错了,学生的体会不深刻,只有进行换字练习,他们才能体会作者用字的巧妙之处。

总序: 主备人:李炎华 副备人:

古诗词诵读 7、《游园不值》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本诗。

2、理解诗句意思,感受春天美好的景色,体会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3、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感受春天美好的景色,体会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复习背诵宋朝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2、歌曲欣赏:(课件播放)

春天是美好的,让我们共同来欣赏一首歌曲《春天在哪里》,好不好?同学们,听了这样动听的歌曲,欣赏着春天生机勃勃、五彩斑斓的景色,你们的心中是否有一种迫切的渴望,想要立即到春光中去走一走,看一看,去寻访春天的踪迹?当然,春天不仅是春游的好时节,也是走亲访友的好季节。看,南宋诗人叶绍翁就禁不住春色的诱惑,合上了诗书,去拜访他的老朋友了,他如愿了吗?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为此写下的诗吧。(出示课件)(师板书题目——游园不值)

二、初读诗歌,扫清字词障碍。

1、初读诗歌,解读诗题。

从诗题上你知道些什么?读懂了什么?(解释“园”“不值”;诗人前去游园,园主人不在,没能进到园子里。)

2、介绍作者。(出示课件)

叶绍翁,字嗣(sì)宗,号靖逸,南宋诗人。其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写景抒情,用语新警,长于白描。有的写江南水乡景色,颇有风味;有的写田家的生活片段,平易含蓄,词淡意远,耐人寻味。诗作以《游园不值》《夜书所见》最为著名。

3、指导朗读,读出诗的韵味来。

师读,生仿读:自读,指读,齐读。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4、生自由读诗,结合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三、再读诗歌,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思考:叶绍翁在春暖花开的时候去游园访友,可是却“不值”,哪句诗让我们知道不值呢?(小扣柴扉久不开。)

2、引导学生了解这首诗的主要内容。(这首诗主要描述了诗人春日游园的所见所感。)

四、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学习前两句。

(1)重点理解“扣”的意思。(敲)

把“敲”代进去读,做动作演示,体会“敲”与“扣”的不同之处。(“扣”的力量比较轻,显得礼貌。)

(2)诗人如此“小扣柴扉”多长时间?(久)久久不开,诗人认为是什么原因呢?用诗句回答。(应怜屐齿印苍苔。)

(3)诗人的哪个动作证明了他爱惜苍苔?(怜)为什么用“印”不用“踩”?(进一步理解诗人对苍苔的爱惜。)

(4)体会诗人此时心情:怀抱着无限的期待去友人的花园中观赏春色,主人却没有在家,不能得偿心愿,诗人内心充满了怎样的情感呢?(失落、失望)

2、学习后两句。

专程来拜访好友,然而却“小扣柴扉久不开”,诗人心情难免失落,但接下去他所看到的,却让他眼前一亮。

(1)(生读后两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是啊,一枝鲜艳的红杏已经伸出墙外,与“出”相对的是哪个字?(关)

想想诗人为什么用“关”?(讨论,交流)(“关”说明关得紧,红杏能出来更显其生命力之旺盛。)

满园春色关在里面,但一枝红杏却偏偏出来了,这一“出”需要什么?(力量,生命)

(2)指导朗读“一枝红杏出墙来”。(读出力量)

如此富有生命力的红杏,肯定长得非常(美丽)。

你喜欢这枝红杏吗?(喜欢)训练朗读。(读出喜欢之情)

五、诵读和背诵诗歌。

六、拓展延伸。

师:作者看花虽然进不了门,但他依然可以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今天通过学习和体会诗意,也使我感到了春天的气息和美好的春景。课下请同学们积累几首描写春天的古诗词。

游园不值

扫兴→喜悦

想 满园春色

看 一枝红杏

要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一点在本课教学中做的还不到位。

总序: 主备人:李炎华 副备人:

古诗词诵读 8、《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本词,大体把握词意。

2、想象诗词描述的情境,体会词人的情感,感受诗词的魅力。

3、体会词人对好友归乡与家人团聚的美好祝愿,以及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重点:想象诗词描述的情境,体会词人的情感,感受诗词的魅力。

教学难点:体会词人对好友归乡与家人团聚的美好祝愿,以及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在母校学习、生活了六年,对于我们来说,有两个词也越来越清晰了,那就是“毕业”和“分别”。“人生自古伤离别”,假如这个日子明天就要到来了,面对同窗六载的同学,面对朝夕相处的师长,你的内心会有怎样的感受?又会说些什么呢?(生答)

师:让我们来体会一下古人在送别朋友时的感受吧!(板书题目)“卜算子”是词牌名,它标明了词的调子,词牌的名称有很多,如“渔歌子”“蝶恋花”“菩萨蛮”,等等。词牌与词的内容没有直接联系。“送鲍浩然之浙东”才是这首词的题目。

二、初读诗词,扫清字词障碍。

1、自由诵读,借助注音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

2、指名读,生评价。(注意读出节奏、情感)

3、范读、齐读。

4、作者简介:王观(1035—1100),字通叟,如皋(今江苏如皋)人,宋代词人。因所赋《清平乐》词而被罢职,遂自号“逐客”。

三、再读诗词,整体感知。

1、请你们再读诗词,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找出词中描写的景物,用笔圈出来。自由交流。

2、结合注释,交流对字词的理解。

3、交流对词意的理解: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要问远行的人去哪里?去那山水交汇的地方。

方才送走了春天,又要送您回去。假如您到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千万要与春光同住。

四、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1)词中有画,让我们轻轻地读读这两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2)这样美的画面使你想到哪些写景的成语?(山清水秀、千山一碧)作者又是用什么修辞手法给我们展现了这幅美丽的山水画的?(比喻)

2、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1)师:这美丽的景色到底在哪里呢?(眉眼盈盈处。)

小结:诗人运用了巧妙的比喻把自然山水化为有情之物。让我们感受到了江南美丽的景色。

(2)师小结上片:上片运用了比喻、设问的修辞手法,把江南秀丽的山水比作女子的眼波和眉毛,极富有人情味,也暗示好友归乡与家人团聚的情景。

3、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1)师:送走了春天,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满怀着伤春之愁。)紧接着又送走的朋友,你想想此时作者的内心又是怎样的感受?(再添了别恨,心情更加惆怅。)

(2)难道作者就没有一丝不舍之情吗?(有)你从哪个字体会到的?(送)

(3)师小结下片:下片词人连用了两个“送”字和两个“归”字,把季节同人巧妙相连,一是“送春归”,二是“送君归”,言下之意春归人也归。最后词人发出美好祝愿,希望朋友能够和春天相聚。

4、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为什么要和春住?生汇报交流。

(2)师:这是对朋友真诚的祝愿,希望朋友永远享受幸福和快乐,成人之美,这种感情驱散了离别之情,忧愁伤悲荡然无存。你们看,这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朋友的祝福之情。)

五、诵读和背诵这首词。

六、总结诗词,拓展延伸。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这首词通过描写词人送别好友鲍浩然归家的情景,表达了词人对好友归乡与家人团聚的美好祝愿,抒发了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课下注意搜集相关借景抒情的送别诗词。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上片:写景 依依惜别

下片:抒情 祝福

反思本节课,有以下两点还是做得比较好的:第一,朗读到位,一开始我就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自由读,范读,指名读,齐读;第二,展现学生的自主性,在初读本词之后,让学生结合注释自己讨论学习。

总序: 主备人:李炎华 副备人:

古诗词诵读 9、《浣溪沙》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词,大体把握词意。

2、反复朗诵,品味用词的凝练,理解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词中所表现的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反复朗诵,品味用词的凝练,理解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词中所表现的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三词客”“八大家”分别指的是谁,大家知道吗?(“三词客”:苏洵、苏轼、苏辙;“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朝词人苏轼的一首词《浣溪沙》,苏轼又叫苏东坡,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他性格直率开朗,而政治道路不顺。他写这首词的时候便是因“讥讽朝廷”被贬官至黄州。下面我们看一下这首词的内容。

二、初读诗词,扫清字词障碍。

1、自由读,借助注音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

2、指名读,生评价。(注意读出节奏、情感)

3、范读,齐读。

三、再读诗词,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全词,并结合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其中的意思,小组成员间相互讨论帮助,然后请学生代表发言,大家共同补充完善。

(子规——杜鹃鸟;白发——代指老年人;黄鸡——代指时光流逝。)

2、再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词的内容。

(参考:词人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感悟到人生需乐观的哲理。)

3、交流对词意的理解。

(在蕲水的清泉寺游历,清泉寺面对着兰溪,兰溪的水向西流去。山下兰草初生的幼芽正浸泡在溪水之中,松林间的沙路干净没有泥土。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杜鹃的啼叫声。谁说人生不能再回到少年时代?你看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奔流!不要在老年时感慨时光流逝。)

四、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1)词中有画,让我们轻轻地读读这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山下兰草初生的幼芽正浸泡在溪水之中,松林间的沙路干净没有泥土。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杜鹃的啼叫声。)

(2)这几句话写出了清泉寺怎样的特点?(优美的风光和环境)作者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哀怨惆怅)

教师结语: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色自然明丽,雅淡凄美。

2、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师:“谁道人生无再少?”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反问)

(2)“白发”“黄鸡”比喻什么?(时光流逝)

(3)苏轼写这首词时,正以待罪之官的身份被安置在偏僻的黄州,孤寂苦楚的心情不是轻易可以摆脱的,而我们却从“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中感受到了他什么样的人生态度?(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师结语:这是不服老的宣言,是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它指引我们积极乐观,奋发向上,对人生充满信心。尤其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乐观面对。我们还应抓紧时间努力学习。

五、诵读和背诵这首词。

六、总结诗词,拓展延伸。

师:全词情景理交融,充分体现了苏轼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给我们以生活的启示。给了我们哪些生活启示呢?课下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写一写。

浣溪沙

上片:写景 浸溪兰芽——松间沙路——雨中杜鹃

下片:抒怀 溪水西流——老当益壮——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在讲授这首词时,我让学生通过反复阅读去感受词中的意趣,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为主,自读自悟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也提高了教学效果。课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写受到的启示和感悟,真正去理解词人的思想,从而更好地感受其积极向上的精神境界。

总序: 主备人:李炎华 副备人:

古诗词诵读 10、《清平乐》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词,大体把握词意。

2、理解黄庭坚在词作中流露出的惜春、恋春却不伤春的思想感情。

3、鉴赏这首词曲折新颖的结构和清奇的风格。

教学重点:理解黄庭坚在词作中流露出的惜春、恋春却不伤春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鉴赏这首词曲折新颖的结构和清奇的风格。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春天一派朝气,生机勃勃的景象。古代文人最喜春天,但春天却又是稍纵即逝的美景,很多文人写春时,都不免表达一种惜春、惜时的情感。今天我们共同学习黄庭坚的《清平乐》,看看他是如何表达惜春的。

二、初读诗词,扫清字词障碍。

1、自由读,借助注音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

2、指名读,生评价。(注意读出节奏、情感)

3、范读,齐读。

4、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著名诗人,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与苏轼并称“苏黄”,是江西诗派创始人。黄庭坚的书法也自成一家,擅行书、草书,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三、再读诗词,整体感知。

1、阅读注解,掌握词意。

(1)全词的线索是什么?

(寻春:自行寻春—请人唤春—询问黄鹂。)

(2)词人为什么要寻找春的踪迹?结果如何?

(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关键词在于“寂寞”。 )

2、交流对词意的理解。

(春天回到了哪里?到处都是一片寂静,找不到它的踪迹。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去处,一定要喊它回来同我们在一起。春天的踪迹谁知道呢?除非去问一问黄鹂鸟。可惜黄鹂鸟的婉转啼鸣无人能理解,只见它凭借着一阵风飞过了蔷薇。)

四、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这首词写春天,词中有画,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在哪里?有什么作用?(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在“归”“行路”“唤取”“同住”等词语上。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通过词人的主观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爱和春天离开的可惜,给读者以强烈的情感冲击。)

2、词人思想感情的变化经过了哪几个阶段?结合全词分析。

(春归无行路→若有人知→春无踪迹→问取黄鹂→无人能解。觅春思春伤春之情层层深化。)

3、感情的变化反映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此词为惜春之作,全词以清新细腻的语言,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热爱和怀念,对美好事物的执着与追求。)

4、你认为本词构思中最有境界的词句是哪些?请简单赏析。

(“百啭无人能解”黄鹂鸟仿佛知道春天踪迹似的发出婉转的歌声,可这歌声人们谁也听不懂。表达了词人的惋惜之情。)

五、诵读和背诵这首词。

六、总结诗词,拓展延伸。

师:这是一首惜春词,表达作者惜春之情。上片惜春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下片惜春之无踪影可以追寻。用笔委婉曲折,层层加深惜春之情。直至最后,都不一语道破,结语轻柔,余音袅袅,言虽尽而意无穷。作者大量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构思巧妙,设想新奇。课下注意仔细体会,然后搜集整理能表现惜春这一主题的古诗词,和同学讨论交流,诵读。

清平乐

   思春(归何处)

由现实到幻觉 惜春(无行路)

   唤春(归来住)

   问春(知踪迹)

由幻觉到现实 解春(蔷薇开)

   惜春(不复归)

我在教学中深深地体会到,引导学生从古诗词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古诗词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所以在设计教案及上课时,我都努力抓住古诗词的特点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如抓住这首词“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篇五】六年级下册语文2016部编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

一、.细心拼一拼,认真写一写,请把你最漂亮的字展示出来。

biān pào chōu tì pái huái lǐng yù

( ) ( ) ( ) ( )

pán yú zhǒng zhàng xī shuài fáng yù

( )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宵(__________) 饺(__________) 籍(__________) 虑(__________) 寇(________)

霄(__________) 绞(__________) 藉(__________) 虚(__________) 冠(________)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__)知非(__) 专心(___)志 (___)箱倒(___) (___)扬顿挫

见微知(_____) (____)囵吞枣 舍本逐(___) 司空见(____)

四.课堂内外知识回放。

(1)南宋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

(2)古诗词内容丰富,意境深远。“诗中有人”,从《石灰吟》“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中我们看到了不怕牺牲、清白做人的于谦;“诗中有画”,《江畔独步寻花》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描绘了蝶舞莺歌的美妙画面。古诗词中还保留了不少民风民俗,《元日》中“_________ ,_________ ”生动地描写了过年时人们更换对联的场景。

(3)《浣溪沙》中,“__________ ,__________ ”两句道出了词人乐观的人生态度,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

(4)望着这田田荷叶、亭亭荷花,再吟杨万里的诗句“___________ ,___________ 。”顿觉清香满口。

五、.给下列加点字划掉不正确的读音。

爱憎(zēnɡ zènɡ) 摩平(mó mā) 沉淀(diàn dìnɡ)

肖像(xiāo xiào) 扁舟(piān biǎn) 锲而不舍(qì qiè)

六、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的打“×”。

(1)《学弈》通过两个人跟从同一个老师学下棋,因学习态度大不相同导致最终结果也不同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应专心致志、用心钻研。(______)

(2)“他终于被我说服了”和“他终于把我说服了”两句话的意思相同。 (______)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出自《淮南子》,它的下一句是“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______)

(4)“明天就要告别校园了,我心中涌起了深深的眷恋之情”一句中没有错别字。 (______)

七、语言表达

(1)今天,教室里太热了。(改写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人来人往的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明光荣地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的称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毕业了,与朝夕相处了六年的老师、同学分别,我心里很难过。(换种说法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

八.仿写句子。

例句: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如果我是清风,我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我是春雨,我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题型注释)

九、阅读与思考。

(一)《匆匆》片段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1.由“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联想到的词语:无______ 无 ______、无 _____无_____

由“溜” 联想到时间匆匆的一句俗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空:作者运用(______)的修辞,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_______),把(________)比喻成浩瀚的大海。表现出作者(_______________)。

(二)牵着母亲过马路

①周末下午带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一定要上街买点好菜招待我们。母亲说:“你们回来,妈给你们煮饭,不是受累,是高兴呀!”我便说:“我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妈就买啥。”

②到菜市需要走一段人行道,再横穿一条马路。正是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匆匆而行。年龄大了,母亲的双腿显得很不灵便。她提着菜篮,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 我耐心地听她诉说。人老话多,树老根多,母亲这把年纪,自然絮絮叨叨,别人不愿听,儿女们还能不听?

③穿过马路就是菜市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她把菜篮挎在臂弯,腾出右手,向我伸来……

④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⑤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学校。母亲那时在包装厂上班。学校在城东,厂在城西,母亲担心我出事,每天都要送我,一直把我送过马路才折身回去上班。横穿马路时,她总是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的掌心,牵着走到公路对面。然后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嘱:“过马路要跟着别人一起过。”……

⑥20年过去了,昔日的泥公路已改造成混凝土路,昔日年轻的母亲已经皱纹满面,手指枯瘦,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她一生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她像掠头发一样一一掠散,但永远也掠不去爱子的情肠。

⑦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臂弯上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对她说:“小时候,每逢过马路都是你牵我,今天过马路,让我牵你吧!”母亲的眼睛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老农面对丰收的农田,像一个渔民提着沉甸甸的鱼网……

3.①段中写“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第⑦段中写“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

(1)母亲为什么喜不自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为什么眼里闪过惊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4段中“我的心灵震颤起来”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周末回家做了些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分三点概括。(每一点不超过8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6段中说: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惟独母亲“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这样写采用了________手法来突出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叙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 这篇散文的重点是写“我”牵着母亲过马路,文中也回忆了小时候母亲牵着“我”的小手过马路的情景。

B. 文中的母亲,不仅仅是“我”的母亲,也是包括读者在内的大家的母亲,同时也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

C. 这篇文章以叙事为主,精选了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将炽烈的感情寓于字里行间,语言平白如话,质朴无华。

D. 文章最后一段连用两个比喻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母亲欣慰、满足和喜悦之情,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8.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这篇散文写得很感人。你认为最使自己感动的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或教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书面表达

12.习作与表达。

人间的真情无处不在。你在生活中肯定也感受过来自朋友、老师、同学、家人、其它陌生人的情谊,也许只是短短一瞬,却让你久久难忘。请你选择一件或两件事情写下来,题目自拟。

要求:1、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内容具体,重点突出,400字左右;

2、有自己的真情实感;

3、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篇六】六年级下册语文2016部编

国家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

一、【古诗词】

寒 食 [唐]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十五夜望月 [唐]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马诗 [唐]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 [清]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二、【文言文】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文】弈秋是全国的围棋高手。他教导两个学生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诲;另一个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却一直想着天上有天鹅要飞过来,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虽然他俩在一块儿学习,但是后一个学生不如前一个学得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理解】在同样条件下不同的态度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告诉我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译文】有一天,孔子到东方游学,途中看到两个小孩在争论,便问是什么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另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而中午时要近些。”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却像个盘子,这不是远的时候看起来小而近的时候看起来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感觉寒凉,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烫,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的道理吗?”

孔子也不能判断谁的观点正确。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理解】一个人懂得的知识总是有限的,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不能停下探索新知的脚步。在探索的路上,我们要认真观察,勤于思考。同时,我们还要谦虚好学,多思多问,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

三、【日积月累】

(一)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朝露]:清晨的露水。

[晞]:天亮,这里指阳光照耀。

[布]:布施,给予。 [德泽]:恩惠。

[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徒]:白白地。

【诗歌大意】早晨, 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等待在阳光下晒干。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因此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常常担心肃杀的秋天来到,花和叶都变黄衰败了。千万条大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向西流回来?如果年轻力壮的时候不知道奋发图强,到了老年头发花白,一事无成,悲伤也没用了。

【诗歌赏析】这首诗借物言理,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凋零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也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诗人由眼前青春美景联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二)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意思是:读书须用心,能下苦功夫,才会文辞精妙,一字千金。常用于教育人要好好读书。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意思是:别说你出发得早,还有比你更早的人。多指办事情已被别人抢先下手了。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意思是:与对方交谈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受益很大。指与别人沟通时不经意间被点拨而有所顿悟时的一种感慨。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意思是: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脚力好赖,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指时间可以检验一切。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意思是:临近水边,时间长了,就会懂得鱼的习性;靠近山林,听多了鸟的叫声,自然就能分辨开。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熟能生巧。

(四)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意思是:用心地栽花,施肥、灌溉等都做了很多,但花却总是不开,最后还是枯萎了;而随意折下来的一枝柳条随意插在地里,从来没有照料它,几年过去,却成了郁郁葱葱的柳树。喻指顺其自然,凡事不可强求。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意思是:良药多数是带苦味的,但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这句贤文现在常用来说明应该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和批评。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意思是:树希望静止不摆,风却不停息;子女想赡养父母,父母却已亡故。这句话从反面告诫我们行孝道要及时。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意思是:富有时要常想想以前贫困的时候,生活困顿时不要像以前富裕时那样铺张浪费。这句话意在告诫我们应注意节约,不要浪费。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意思是:到实际使用时才悔恨书读得太少,没有亲身经历过不知事情的艰难。这句话启示我们应当勤学好问,并行动起来,多学多练。

(五)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出自《周易》,意思是: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发展。说明在面临不断发展的局面时,必须要改变现状,进行变革。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出自《礼记》,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强调了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的重要性。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出自《荀子》,意思是:靛青这种染料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比喻人通过学习可以提升自己,后多用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出自《淮南子》,意思是:如果对人民有好处,就不必效法古人的制度;如果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旧的规矩。说明了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

相关热词搜索: 下册 语文 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