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大学生就业主题班会记录集合4篇

时间:2021-12-20 19:26:28 来源:网友投稿

记录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jì lù,指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等通过一定的手段保留下来,并作为信息传递开去,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学生就业主题班会记录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大学生就业主题班会记录4篇

第1篇: 大学生就业主题班会记录

城镇失业率8.05%

  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7月中国城镇整体失业率为8.0%。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城镇劳动力人口为34624万人,由此推断我国2011年7月失业人数超过2770万人。

  报告称,由于“下岗浪潮”带来的历史遗留问题,导致老年人失业率更高,51-55岁劳动者失业率高达16.4%。

  而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21-25岁城镇劳动者中,大学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劳动者,失业率为16.4%,远高于其他受教育程度的劳动者。就目前受到高度关注的“农民工”群体,其整体失业率只有3.4%,大大低于城镇户籍劳动者的失业率,后者高达11.2%。同时,由于农村后续劳动力的供给有限,“民工荒”现象将持续存在。

  而根据季度追踪调查数据,2012年7月,中国城镇失业率为8.05%,较2011年7月高出0.05个百分点。青年劳动者的失业率上升,老年劳动者的就业形势好转。

  潘建成表示,加快完善社会保障,这既有利于提高就业水平还有利于提高就业质量。我们还要坚定不移地提高教育水平。这对于就业和收入都有积极影响,这还有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是大系统中的一环。人民日报: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创新高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14日 17:16

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80万人。毕业人数再创新高,就业工作任务艰巨。
在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除了要求各地和高校继续大力推进就业优质服务,确保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基本稳定、就业人数持续增加,也首次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工作不好找 合适最重要

小李是天津一所高校应届毕业生。即将毕业的她已参加了多次招聘会和面试,也在一家单位实习了一段时间。在小孙心里,找工作首先考虑的是就业发展空间。对她来说,工作的环境和企业文化比待遇更重要,如果做一份没有发展潜力的工作,她说自己恐怕很难踏实地干下去。

尽管如此,小李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并没有过高期望。她说:“毕竟好的工作岗位有限,我们也可以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后再寻找适合自己的新工作,但最终还是要看是否有发展空间。”

如今,像小李这样的大学毕业生渐渐多了起来。人们注意到,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上,大学生的求职心态在悄悄改变:找工作不能太盲目,要找个符合自身条件的;福利待遇不能放在第一位,要看工作有没有前景;不一定非得去外企500强,国企不是也挺好吗;不必非得北上广,非得是白领……

事实上,过去学生熙熙攘攘一味追求外企、公务员的现状在悄悄改变,学生对企业的发展空间和自己的需求匹配,在逐渐清晰。

日前,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一名硕士生“拒”了李开复的青睐,转而“签”了一家自己心仪的公司。“工作不好找,合适最重要。”这位同学说,他认为另一家公司更适合自己,所以没有改变初衷。

当绝大多数毕业生已经可以找到一份工作,于是找一份心仪的“高质量”工作便成为新追求。作为一名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大学几年学习的理论知识能不能运用到工作中去?自己找到的工作与专业是否对口,是不是自己最喜爱的职业?工资与待遇方面,又是否能够达到标准线,能否让学生自己满意……这一系列的问题,也应值得社会关注。

一家人才招聘机构对1000多名应届毕业生调查的数据显示:薪资、企业发展前景、保险福利等软待遇这三项是大学生看重的求职要素,此三项所占比例为45%;大学生越来越重视自身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发展,大学生求职者更加看重个人发展空间,此项以27%的比例居于首位;同时,良好的工作环境、企业文化也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重视,约占总比例的20%。
 
追求就业率 更要高质量

今年是扬州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年”。学校围绕就业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有效性等出台“八项举措”,努力实现就业工作“三个转型”,即就业教育从应时向系统化转型,就业服务从宏观向精细化转型,工作重点从注重就业率向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双提升转型。

无独有偶,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去年提出“从满足就业数量向追求就业质量转型”。桂林旅专党委书记林娜说,学校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近年来初次就业率达98%以上。由于学校把关较严,前来参加“双选会”的用人单位层次、招聘岗位职务以及为毕业生提供的薪酬待遇大幅提高,为毕业生提供了较大的职业发展空间。

1999年,有关部门首次公布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2003年,教育部又将学校招生规模与毕业生就业率挂钩。就业率是反映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统计并向社会公布各高校、各专业就业率,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利用“就业”这根指挥棒来引导高校适当调整专业设置,使办学更加面向市场。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岳长涛认为,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出发点是好的,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对高校调整专业结构、进行学科建设、提高办学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各学校的具体情况并不一样,就业率并不能全面科学地反映出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好坏,不能全面科学地反映一个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状况,单纯从数字上难以看出学生的就业层次、就业流向、供需比例与专业特点等。

如果说就业率反映的是就业的量,那么就业质量反映的就是就业的质,即反映了就业的“优劣”、结构、层次和性质等。其实,“就业质量”不单单指觅得一份待遇优厚、前景乐观的好工作,更多的是应该立足现实,从个人素质和单位情况综合考虑。同时,“就业质量”也成为了衡量大学生个人价值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新标准。

桂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赵艳林认为,毕业生就业质量是反映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年来,该校采取各种措施,狠抓就业质量,提高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到岗率、稳定率和综合满意率。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学校出台毕业生就业质量督查及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办法,明确了对就业工作质量、毕业生就业质量及满意度、用人单位评价及满意度等方面的督查、调查和跟踪、反馈要求,确保就业率和就业服务信息的全面、真实。

就业稳定性 质量是关键

2011年11月,北京师范大学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发布《2011中国劳动力市场报告》,这是国内首部以就业质量为主要关注点的劳动力市场报告。主持这项研究的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赖德胜认为,就业质量指数涉及就业环境、就业能力、就业状况、劳动报酬、社会保护和劳动关系6个方面的内容。目前,我国劳动者就业质量不高,如就业机会不均等,就业歧视问题严重,工资增幅较慢,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仍不全面。“就业质量不高是我国经济发展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就业质量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核心问题”。赖德胜说。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预测,“十二五”期间,应届高校毕业生年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约七成毕业生将在非国有企业就业。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王亚栋表示,就业质量已成为制约劳动力就业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比如常被提及的民工短缺问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就业质量差而致使农民工不愿意干,“缺工企业95%以上是就业质量差的企业”。

“大学生不愿去民营企业或私企,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这些企业的社会保障、福利待遇、发展前景等没有大企业好。”王亚栋说。

如今,低质量就业是社会转型的最大障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包括农民工都已经开始认识到就业质量的问题,“用脚投票”已经成为劳动力市场上的新现象。就业质量低下,往往导致工伤事故频发,劳动纠纷不断,跳槽频繁,就业稳定性差。

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施子海认为,就业质量涉及就业者与就业岗位的适配性。而是否匹配,在过去,往往是高度关注就业率背后的“影子问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兴会认为,就业质量不高,正是当前我国就业领域最为突出的问题和矛盾所在。正因此,一些地方就业率虽高,光鲜的数字表面“好看”,但就业问题压力仍大。就业质量已成制约劳动力就业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比如常被提及的民工短缺问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就业质量太差而致使农民工不愿意干。

赖德胜表示,我国劳动者就业质量仍不高,如就业机会不均等,就业歧视问题严重,工资增幅较慢,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仍不全面,“就业质量不高是我国经济发展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就业质量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核心问题”。

上海团市委的一份调研报告指出,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性呈现了持续下降的态势。用人单位有更大的选择范围,他们倾向于向高校毕业生提供短期、灵活的劳动合同。而“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导向,如果没有很好地把握,会导致大学生在首份工作选择上表现出轻率和盲目。
专家指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高等教育结构性失衡。有关部门应指导高校更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确定培养目标,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一些单位片面追求高就业率,使大学生在劳动力市场“误配”和处于不稳定就业状态。如今,只注重追求就业率单一目标已远远不够,使劳动者获得稳定、体面的工作,提升劳动者的就业质量已变得越来越重要。为此,应由社会中介机构统计、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等数据指标,科学衡量高校就业工作。(张丽华 杨明方)  

  “毕剩客”求职要迈四道“心理坎” 

  很快就要进入“金九银十”的求职高峰期,求职机遇将更加广阔。但是对那些刚刚跨出校门的应届毕业生来说,面临的心理门槛依旧不少。某人才机构针对应届毕业生首次求职状况进行调查时发现,就业还是择业、如何谈薪资待遇、去哪里及选择公司等问题,最让毕业生犯愁,一些学生因为不能摆正求职心态,在毕业后迟迟没能找到满意的工作,网络上将这类群体称为“毕剩客”。人力专家因此提醒,不做校园“毕剩客”,应届毕业生求职要跨心理“四道坎”。 

  先就业还是先择业 

  到底是“先就业”?还是“先择业”?在接受调查的上千名应届毕业生中,六成毕业生对此选择“相当模糊”,模糊的原因是毕业生观点冲撞激烈。  

  反对“先就业后择业”的毕业生认为,一旦当你踏入某个领域工作后,真正想要跳出来肯定难如登天,转行不是轻易说转就能转的,没有经验积累,谁要一个“门外汉”?对“先择业后就业”,不少毕业生也有不同观点,认为如果这样做后果很可能是毕业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几年内,会一次又一次地因为某些客观条件被心仪的企业拒之门外。“要知道,毕业生是有一定保质期限的,一旦超过时限,与其他新的应届生相比也就失去了竞争优势”,一毕业生坦白。 

  对此,人力专家建议,在“先就业”还是“先择业”这个问题上,毕业生要懂得审时度势,惟有如此,才能尽快摆脱毕业即失业的窘境。 

  无薪就业还是漫天要价 

  在调查大学生在应聘第一份如何与用人单位谈薪资问题时,毕业生回答亦相当“纠结”,整体看,毕业生处理此问题易出现“两个极端”,极少数毕业生“无薪就业”,多数毕业生“漫天要价”。 

  人力专家分析,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无薪就业”看似见怪不怪,但事实上,一个人工作却不要薪水,不仅不合法也违背常理。《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劳动报酬是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的主要条款之一。“无薪就业”显然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无薪就业做法很荒谬,而漫天要价也要不得”。有些大学生觉得自己学业优秀、能说会道,就应该拿高薪。但是,学校和企业完全不同,在学校毕业生可能十分优秀,但不代表其一定能在企业生存。因此,找工作没“薪”不行,过于要“薪”也不行。如何把握好尺度,需结合自身情况和企业情况做出合理判断。 

  去一线城市还是小城市 

  前几年,“南下广深”一直是就业热门中的热门,调查发现,最近几年,风水逆转,应届毕业生求职“刮”起了“倒一线兴二线”城市之风,不过,在省城,大学生求职的地域难题并没有改变。 

  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毕业生不妨在做选择前,构想一下未来,那块蓝图中的“要件”是需要大城市的现代化与高科技来达成,还是需要小城市的悠闲与平静来“拼装”?有了初步的构想,再来搜索一些现实信息。现在生存于一线城市与二线城市的人真实现状又是如何?给自己打个“预防针”。 

  那么,毕业生求职到底该选大城市还是小城市?答案是选择自己需要的,并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选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 

  如果选择城市是选择生活方式,那么选择公司则是选“爱人”,是选名门望族中的“大家闺秀”还是选名不见经传的“小家碧玉”?接受调查的千余应届毕业生普遍表示“不好选择”。 

  大公司在毕业生眼里,戴上了薪水高、待遇好、有着良好的管理制度的标签,但在大公司里毕业生同样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比如升职难等。相对而言,小公司新人表现的机会更多、挑战更大。毕业生选择公司时考虑客观条件的好坏是必要的,但不要过分纠结公司的规模的大小、薪水的高低,而要看公司所提供的职位是否与你条件相符。

 1 好工作是干出来的  

  一些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时首先和同学攀比待遇。其潜台词是:“我找的工作凭啥比人家工资少,不能这么认了,还得碰碰运气去找更好的。”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这种攀比的背后实际上隐含着一种更为深层的观念——好工作是“找”到的。  

  在一些毕业生头脑中,似乎普遍存在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求职,尤其是好职位就像是买彩票,要靠“找”的功夫,普遍撒网,多碰机会。说不定哪一天,幸运将降临到头上。这种观念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即决定人生职业前途发展的是求职者本人的知识、能力水平以及投入工作中的实干品质。好的薪酬归根结底是自身实力的反映。很多毕业生不能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的综合实力,寄希望于“找”工作过程中拼运气,不惜重金印简历,使尽浑身解数,大海捞针般地“找”,幻想着最终碰上一份“钱多活少环境美”的好工作。  

  最近,福建招宝生态农庄有限公司董事长蓝招衍忠告求职中的大学毕业生:好的工作是干出来的,而不是找出来的!可谓一语道破天机。虽然,求职必然有一个找工作的过程,需要收集信息,了解行业,投简历,面试笔试。同等情况下,找到的工作条件和待遇可能也存在不小的差别。但是一定要明确一个基本问题,找工作的过程主要在于实现“人职匹配”,我们找的是自己事业发展的机会和平台,要客观定位自己的实际情况,以此为出发点,去找适合自己专业知识技能优势、并符合自己职业兴趣,同时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职位,而不是在待遇上左攀右比。否则,即使一时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如果在随后的实际工作中不能达到岗位要求,早晚也会被淘汰。任何职位及其待遇最终都要与受聘者的真实工作贡献相匹配的。所以,作为一名大学生来说,一方面在学习期间要未雨绸缪,着力打造自己的求职实力,学到真本事;另一方面,即便是第一份工作待遇不很理想,但确实符合自己的发展需要,那么,就不必纠结眼前的待遇。扎下心来,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学习,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干出成绩来。当你的贡献逐渐超过最初的待遇时,你的薪酬自然会水涨船高。  

    2 了解应聘单位加强求职针对性  

  中国社科院博士陈岳明新著《职场真相》认为,当前求职中“海投”、“网申”现象很普遍。应聘者希望多投一份简历,能多一分希望。他们博采众家之长,精心制作一个求职简历模板,罗列上自己的优点、荣誉以及各种看似能够凸显其才干的履历,然后,就开始漫无边际、不加区别地到处发。有的毕业生现场填写空白的“求职意向”栏,同时申请一家企业的三到五个职位,从“工程技术员”到“销售人员”都申请,无一不漏。很少企业会对这种不了解自己企业、没有针对性的求职函感兴趣。  

  《零点调查》专家袁岳曾经对这种求职中的“海投”作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如同你写了封情真意切、字斟句酌、堪称经典的情书,然后“海投”给所有女孩,留言是:只要你让我做你的男朋友,我都会很爱很爱你……结果可想而知,没有那个女孩会中意你这样的大众情人。同样,也很少有企业会对这种不了解自己企业、毫无针对性的求职函感兴趣。大多结果是你“海投”企业,企业不理会你。不少公司的HR指出,即使是名称相同的工作岗位实际差别也很大。所以这种“海投”的简历没到达HR的手中就直接丢进了垃圾箱。  

  麦可思《就业蓝皮书》显示,大学毕业生求职成功的主要渠道是通过本校招聘活动或发布的招聘信息(26%),比通过专业求职网站(17%)高了9个百分点。可见,不加区别、不对用人单位进行了解的“海投”收效甚微。  

  笔者认为,求职不能抱有“广种薄收”的侥幸心理,要有备而来,求职简历要有针对性,不打无准备之仗,提前了解申请职位的公司和岗位性质、要求,既对人家负责,也对自己负责,要具体说明自身专业知识、实习经历和整体的职业发展规划与该公司岗位的对应情况,凸显自己针对这家公司这个岗位的能力以及可能的贡献方向。锁定目标后,要积极主动与对方沟通,电话预约,上门拜访。如果你的条件的确与公司岗位匹配,对方也一定会有正面呼应,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  

3 以德为先绝不突破诚信底线 

  在求职中简历造假、过度包装的现象比较普遍。有人说“简历不造假,简直一大傻”。有统计显示:近七成毕业生承认自己的简历有过度包装甚至是造假现象。兰州日报一篇名为《求职简历“注水”现象普遍 律师提醒当心“打湿”前途》的文章中说,基本上每个同学的简历上都写着丰富的实践经历和主席、社长、班长等这样惹眼的职务。没有注明具体职务,也会含糊地写着“××组织负责人”。曾在学院学生会做干事的小许,意外地发现同班一个平时常在寝室打游戏的同学,简历上居然写着“曾任学院学生会副主席”。 

  身处当前诚信缺失的大环境中,有的学生看到个别通过简历造假拿到职位的案例,也如法炮制,将简历过度包装,结果即便幸运,也往往是一时得逞,后患无穷。仁溥律师事务所的宋立峰律师指出,《劳动合同法》明确了用人单位的知情权,其中规定:“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如实说明。”即使在签订了劳动合同后,如发现求职者在简历中“注水”,造假学历或假证件,虚构从业经历等,企业可追究其法律责任。 

  随着我国信用制度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大学生在求职当中要坚守诚信的底线。而诚信对企业用人单位而言,更是绝不容触犯的红线,企业无论大小对员工的要求都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因为诚信是企业生存的基础,不讲诚信的人非但不能为企业带来贡献,甚至潜伏着泄露企业机密、挖企业客户墙角等诸种致命的风险。京东商城的董事长刘强东就明确申明“京东铁律”:对说谎零容忍,一经发现,马上开除。所以,每一位大学毕业生都要谨记,不能在职业生涯的起点就跌倒在失信的泥坑。 
   4 积累经验全面发展丰富自我 

  有些学生在求职中炫耀自己每门课程都优秀,这当然不是坏事,但是有好分数对就业的作用是有限的,相反,那些平时在校内外各种活动中比较活跃,有丰富兼职、实习经验,善于与人沟通,能跟不同背景的人打交道的同学,可能4年成绩一般,但在企业眼中却是更适合的人才。  

  前两年一份名为《中国高考状元职业发展调查报告》的统计结果令人叹息:恢复高考30年来,那些高考高分者在毕业后的职业发展方面普遍不理想。大学生应该及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如果不想升学读研,就不能钻进“唯分数马首是瞻”的误区,要树立就业意识,未雨绸缪,结合自己专业兴趣和个性特点,多参与社会活动,积极寻找实习机会,学以致用,并着力锻炼社会交往沟通能力。正所谓“人情达练即文章”,“预则立,不预则废”,为自己将来求职积累必要的职业经验。  

误区一 好工作是“找”到的 

  某二本院校中文系毕业生刘昭本来已经接到了两个录用通知,她也松了一口气,可不知为什么,这两天又阴沉着脸往外寄简历,跑面试,忙得不亦乐乎。别人问她怎么又找开工作了?小刘撇撇嘴,什么烂工作呀,才4000元……原来,她们宿舍张爽刚得到的一个名企人力资源部的职位,月薪5000元,还有令人羡慕的福利。而在刘昭眼中,张爽平素并无什么过人之处,论成绩,论能力,哪怕论长相都和自己相差无几。同学找到的这份工作让小刘很受刺激,心理落差一下子就拉了起来:凭什么我就找不到这样的好工作?她放下手头已经很紧迫的毕业论文,又一头扎进人潮汹涌的求职大军当中。 

  误区二 海投简历广种薄收 

  毕业生张季玲在一个多月里通过网上邮寄出去50多份简历、参加招聘会时投递的60多份简历全部石沉大海、杳无音讯。当她得知隔壁宿舍同学都投了上千份简历,还没能最终落实工作时,痛感自己投少了,决定也来个“海投”,希望能广种薄收,可结果不但无功而返,相反,她的求职邮箱还被用户投诉。一家招聘网站发来《用户投诉处理通知》邮件,说她恶意投递简历。53个招聘单位限制她3个月内不能通过该网站应聘任何职位。 

  误区三 简历造假过度包装 

  学新闻的陈晓文字功底不错,在实习期间勤奋努力,共发稿20多篇。大家都很羡慕,认为他一定能凭着过硬的实力得到理想的媒体职位。在写求职简历时,小陈看到他的一些同学本来表现平平,可求职简历上个个都成了才华横溢的牛人。“成绩优秀”、“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学生会干部”,成了求职简历“必备”条件。他想自己的目标单位是一家知名杂志社,对编辑记者的要求一定也很高,于是也忍不住略加“浮夸”,在简历上写成了“发稿60余篇,特稿15篇”。然而,正是这个“注水”简历葬送了小陈的理想职位。原来,这家杂志的人事部门负责人的爱人就是小陈实习单位的领导,结果可想而知,小陈的注水简历露馅了。不但失去了应聘这家杂志的机会,在一次行业会议上,小陈的案例还成了反面教材。 

  误区四 高分学生能找到好工作 

  在老师同学眼里,于丽是不折不扣的好学生,她从大一开始每次考试都在班里名列前茅。毕业时,小于很快做好了求职简历,填上每门课程骄人的分数,自信满满地开始了求职征程。然而,紧接着发生的事不亚于当头一棒,几次面试小于都被刷掉,一下子让毫无思想准备的她陷入了迷茫和惶恐……无奈之下,来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咨询,中心李主任看完她的求职简历,发现小于这三年多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实习经历,社会实践活动也少得可怜,唯一的亮点就是门门功课都成绩很好。攀谈起来,小于很少参加社会活动,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缺陷暴露无遗。当过企业人力资源副总的李主任很遗憾地告诉她,现在企业招人更看重实际工作经验和与人交流、处理问题的能力,课业成绩已经不是企业用人的第一标准。于丽这才如梦方醒,攥着一把好成绩的简历流下了眼泪。 

90后大学毕业生首月职场心得:生活不易

发布时间:2012-09-14来源:大河网-新华网我要评论( 0)

导读:“月老族”,一个听上去浪漫、实际有点挖苦意味的词,在网络上指一个人既“月光”又“啃老”,两种状态并存。今年夏天,中国第一届“90后”大学毕业生告别校园,步入社会。有网友戏言:“70后是地球边缘人,80后是太空人,90后是火星人;70后有存款,80后有负债,90后有老爸!”被视为“靠老爸”的首批“90后”大学毕业生进入职场,能自力更生吗?

今年夏天,中国第一届“90后”大学毕业生告别校园,步入社会。在多数“前辈”眼中属于“非正统”的新一代开始分享现实社会中的职场生存空间。有网友戏言:“70后是地球边缘人,80后是太空人,90后是火星人;70后有存款,80后有负债,90后有老爸!”被视为“靠老爸”的首批“90后”大学毕业生进入职场,能自力更生吗?第一笔工资是怎么花的?

刘宁海:成了“月老族”,才知生活不易

“月老族”,一个听上去浪漫、实际有点挖苦意味的词,在网络上指一个人既“月光”又“啃老”,两种状态并存。22岁的刘宁海于今年7月毕业于南京一所大学,现在是北京一家电视制作公司的编导,试用期工资2800元。

“2800元够用吗?”记者问。“怎么能够呢?全靠爸妈‘补贴’。”刘宁海笑得有点无奈。

7月中旬,怀揣着一腔热血的刘宁海开始了“北漂”生活。初来乍到,首先面临租房问题,“几乎跑断了腿都没找到合适的,最终只能暂时住到亲戚家,每月象征性的给1200块钱,前几个月的房租还得爸妈出。”

“第一个月我过得可爽了,早餐是肯德基麦当劳,路边摊、煎饼果子什么的根本不入我的眼;中餐在食堂解决;晚上不是同学聚会火锅大餐,就是自己叫外卖,好的贵的换着吃,从不考虑钱。”没事就去逛街买衣服,“别看我是男生,但我特爱逛街,加上大学时的很多衣服都不喜欢了,基本是看上喜欢的就买。”刘宁海告诉记者。到月底一算,触目惊心,粗粗算下来,生活费花了4000多,而大部分是“败”掉了。离发第一个月工资还有一周的时候,手上只有几十块钱了。无奈之下,只能向父母求助。

职业指导师:不想做“月光族”,就要认真思考职业规划

据近期一调查显示:八成90后职场新人花光了“首薪”,成了“月光族”。如何避免永远“月光”下去?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职业规划中心指导老师、国家职业指导师鲍金勇认为,对于初入职场的人来讲,他们面临的是职业发展第一阶段——生存期。生存期就是“你要找一份工作养活自己”,时长大约一至三年。这个阶段很关键,是及早进入定位的基础。

“这个阶段要很勤奋,扩大社交圈子,积累职场人脉,尽可能去参加培训、专业论坛及职业认证等。通过各种学习和交流不断去调整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并进行积累和提高。有了更被认可的职业能力的时候,个人的职业发展就有了机会,个人的收入也会提高。”鲍金勇,“没人想做‘月光族’,但很多人却从没认真想过职业规划。”

张慧:成了“跳早族”,才知工作不易

毕业于新闻专业的张慧在今年8月成为北京一家媒体的见习记者,原以为自己已过上了“美女记者”的幸福生活了,但没想到,她居然干了一个月就辞职了,成了一名“跳早族”。问起跳槽的原因,张慧的回答很简单:“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工资水平低,工作节奏也无法跟上。”

在做了几天资料筹备和案头工作后,张慧跟着指导老师出去采访,还承担了一部分联系采访和写稿工作。“原以为联系采访、采访、写作都是水到渠成的事,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是既琐碎、有麻烦。试用期工资还只有不到3000元。”有时采访被人粗鲁地拒绝,有时面对采访对象“手心出汗”不敢说话,有时憋了一晚上都写不出一个400字的稿子。面对这些,张慧有点承受不住了。

她对自己的职业选择产生了怀疑,最终选择了辞职。她对自己首月工作表现的评价是“太理想化、做事不细致,眼高手低”以后的路要怎么走?该选择什么职业?张慧说,自己真该好好规划下了。

公司HR:初入职场,努力提升“内生涯”

北京一家电子科技公司的人事管理人员杨清华(微博)说,今年公司里首次来了90后,“印象中的90后都是‘非主流’,留着另类发型,染着五颜六色的指甲,穿着分不清前面后面的衣服,但在工作中接触了才发现,原来他们心里住了个‘小王子’,想了解这个世界,又孤独地缩在自己的角落里。”

杨清华认为,90后虽然个性都很强,但他们内心是渴望融入职场环境的。“这些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父母包办惯了。进入职场,遇到挫折退缩、逃避就成了一个普遍问题。”  杨清华说,才干了一个月,公司里已经有两个90后辞职,理由是工作困难、上班束缚多。

职业培训师,高级职业规划师江玉林认为,90后也开始步入职场,他们带给职场新鲜的血液和活力,也冲击着传统职场的规则。“90后的职场新人如何快速成长,承担更大的责任,不仅是每个90后职场人士的课题,更是每一位管理者的课题。”

范希蓝:变身“睡醒族”,才知父母不易

范希蓝是今年新入职的幼儿园老师,她觉得自己在这一个月里“吃尽了苦头,突然醒悟了。”班里来了个新生叫莉莉,莉莉摔倒了会哭,吃饭时被淘气的小男孩插了队会哭,就连手工课发的彩纸颜色不喜欢也会哭。她一哭,别的小朋友也跟着哭。“我怎么劝都不好,难道是小朋友不喜欢我?”范希蓝对自己产生了怀疑,直到有一天,班上的小朋友壮壮跑到莉莉身边,简单对她说了几句话,莉莉擦擦眼泪就去跟他们玩了。范希蓝才突然领悟到:孩子有孩子的世界,用大人的方式跟她谈话她并不理解,大人需要给她时间慢慢成长。

班里20多个小朋友各有格的脾气性格,这一个月让范希蓝“操碎了心,磨破了嘴”。“我学的是幼师专业,以前总觉得自己喜欢小朋友,有一颗爱心就够了,但真正当起了老师才知道:要想照顾好一个孩子谈何容易?” 范希蓝说:“这让我如梦初醒,父母为了付出了多少心血,感恩父母不是口号。”

父母:女儿的变化让我们惊喜

“老爸老妈,今天我请客,咱们出去火锅。”当范希蓝拿着自己的第一个月工资要请父母吃饭时,老两口又惊又喜。范希蓝的父亲范大伟说,短短一个月来,他觉得女儿似乎突然醒悟了,“家里以前对女儿的需求是‘百依百顺’,从没让她吃过苦。这次女儿回来变化很大,以前吃饭都是我给她夹菜,她知道给我们夹菜了,看我洗衣服还主动来帮忙。”

面对初入职场的90后,如何渡过“断奶期”,自力更生,筹谋规划十分重要。范希蓝的父母都认为,女儿的变化源于她在工作中责任心得到了提升,也源于一个人“单挑”生活中的不断成长。“我们决定彻底给她‘断奶’了,让她好好在外面磨练一下”。范大伟说。的确,对于90后而言,长辈的说教远比不上身临其境的体验来得实在、有冲击力。

第2篇: 大学生就业主题班会记录

大学生就业指导主题班会总结






    就业知识是大学生应当掌握的必要技能,掌握就业知识对于大学生早日找到理想的工作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在班导师帮助下我们荣幸的邀请到了就业处的张继伟老师为我们讲解和指导关于大学生就业的一系列问题。在56创的15会议室我们开展了本次主题班会,张老师以我们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就业体制和结合她个人经历做了详细的讲解和指导。老师强调大学期间我们不应该局限于一种思维,要多方位的思考问题、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并且全方面的锻炼自己的能力,丰富自己的简历以及法律资格考试的重要性,并且对本专业的就业前景,老师通过介绍2014级法藏班就业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的方案,就业选择面广泛,我们不要局限于一方面,而要抓住机会选择一个更适合自己的职业。老师还详细的向我们介绍了就业体制,对公务员、基层选调生、企业工作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讲解,让我们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最后,老师解答了部分同学提出的疑问。



    班级规章制度



    在就业指导主题班会结束后,为本班对2018年之2019年塑造班级新形象展开了讨论,并通过第一次团支委会议决定**学生行为准则为下列十条。







    第一条、不参加团支部活动者,班级推优选优方面不优先考虑。



    第二条、积极参加院系讲座,班级文明建设等活动。



    第三条、积极支持、配合班委工作。



    第四条、遵守学校管理制度,完成规定学业。



    第五条、参加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



    第六条、积极参加社会服务,勤工助学及文娱体育等活动。



    第七条、珍惜时间,学有所成。



    第八条、全体同学要自觉遵守班级学习纪律,并注意优良学习氛围的形成与保持。



    第九条、同学间可以就学习难题进行讨论,也可以向老师请教。



    第十条、班级工作向全班同学公开,接受全班同学的监督。



    在讨论过程中,班级同学对班级学风建设争议较大,对问题的解决方式都有自己的见解,但最后大家达成共同一致,一致为法藏的进步尽心尽力,让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第3篇: 大学生就业主题班会记录

大学生就业与择业主题班会策划书

一、 班会主题

毕业生该如何就业和择业,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二、 班会目的

临近顶岗实习,马上就要进入社会大学,面对一个新的人生转折点。开本次班会主要为帮助同学们在进入社会能够更好的把握自己的导航仪。更好的把握自己的人生。相互交流,以更好的认清形势,适应社会。

三、 活动时间:

四、 活动地点

五、参与对象:院各级领导、辅导员、 15 电气专升本全体同学、 15

机电专升本全体同学

六、活动流程

1、入场——在主题曲《我相信》的背景音乐下有秩序的进场

2、由活动主持人介绍出席嘉宾,并介绍此次活动的主要目的等事项

3、由两班组织委员维持会场秩序并负责录像工作

4、辅导员或班长对现今就业形势做一个大概的介绍及阐述(预计时

间4-5 分钟)参考内容:

(1)当前经济形势对高校 2015 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受全球经济不景气影响,很多大企业在裁员,减少人力招募,各公


司退出的人才掌握完全竞争优势; 小企业的关闭导致一部分人从新就

业,也影响 2015 届毕业生的就业率。

(2)用人单位需求同比变化及原因分析

十三五计划出台及十八大召开, 都将促进国企深化改革, 政府用人

偏向年轻化,多少会影响用人单位需求将偏向年轻化及有创新意识人

才,同时服务业就业机会将大大增加, 引领潮流的企业品质要求将促

进中国企业及个人向追求卓越方向发展, 个人的精细管理及严格的自

我要求将大大增加就业成功机会。

(3)毕业生求职意向及心态变化情况

保持平常心,前两点已提到一些求职意向;尽早实习,实习期间多

参与实践,多问, 从“学生”扮演过渡到“企业职员”,机会都是留

给有准备的人。

(4)就业的相关流程介绍

获取招聘信息(网络,校就业办,年级等)——参加宣讲会(得到详细的招聘信息,用人单位的概况和单位对人才具体的需求要求)——投递简历(网上投简,现场投简)——笔试(职业性格能力测试、专业测试)——面试(综合能力面试,专业面试,或者二者结合小组讨论、演讲)——体检——签订就业协议。

2、 选择两位已经有工作经验的同学做一个经验分享(预计时间

6-10 分钟)

备注:


经验分享内容提要:

(1)应聘前所做的准备工作

(2)应聘时准备的相关资料

(3)应聘中的经历及相关注意事项

(4)应聘成功后所做的准备工作及相关协议签订的注意事项

(5)实习期间的待遇是如何协商

(6)实习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3、娱乐表演;

4、到场的部分同学做一个自我剖析(预计时间

3-4 分钟)

(1)你的自我评价是什么?

(2)你的确立目标是什么?

(3) 你对现在的就业环境怎么评价

(4) 你的职业定位是什么?

(5) 针对现今的形式你打算如何应对和实施策略?

5、针对一些需要找工作的同学做一个问答环节 (预计时间 5-10 分钟)

(同学们对于自己个人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向辅导员提

问,寻求帮助, 找到理想的解决方法,以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 )

6、 同学与老师之间相互交流, 合理的看待与分析现今的就业情况,

根据自身的条件作出合理的选择。 (预计时间 6-10 分钟)

7、总结发言,活动结束。


(1) 拒绝懒惰


(2) 凡事做好事前准备,考虑全面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

(3) 自己思路明确,有着很好的思想方针指导自己

最后,祝每一名同学能够顺利毕业,找到自己合适的出路!

第4篇: 大学生就业主题班会记录

311班职业技能培训和推荐就业主题班会

时间:2011年10月30日

地点:教室

参加人员:全体学生

主要内容:1、招聘会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招聘会

3、学生进行讨论

4、学生发言

5、总结

流程:

1、老师总结多年的学生工作经验,向学生阐述招聘会的重要性,企业招聘主要是通过各种类型的现场招聘会,随着网络的兴起,网络招聘也成了主要的招聘渠道。通过招聘会,才能更快找到适合的单位,对我们的就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作为毕业生,我们应该尽量为自己争取就业的机会,以期尽早找到合适的岗位顺利就业。

3、同学们对招聘会的重要性进行讨论,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招聘会对于学生的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家要积极参加招聘会。

4、班内同学对招聘会的重要性进行发言,阐述个人观点。

5、通过开展此次班会,相信大家都受到了极大的启发,我们要尽力为自己争取机会,在当今社会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努力寻求机遇,为自己的就业创造有利条件。

相信大家都会有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相关热词搜索: 班会 大学生就业 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