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管廊安全管理制度范文(通用4篇)

时间:2021-12-20 18:56:48 来源:网友投稿

制度,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zhì dù,意思有1、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2、制订法规;3、规定;4、指规定品级的服饰;5、制作;6、制作方法;7、规模、样式;8、规制形状;9、指一定的规格或法令礼俗。用社会科学的角度来理解,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管廊安全管理制度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管廊安全管理制度4篇

第1篇: 管廊安全管理制度

女工家属协管安全工作管理制度

一、为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更好地发挥工会组织和员工群众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段搞好企业安全生产。依据《工会法》、《煤炭法》、《矿山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结合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会劳动保护三个条例”和铜川矿务局安全生产管理实际,制定本制度。

二、铜川矿务局成立女工家属协管安全委员会(以下简称协管会)

主 任:

副主任:

委 员:

三、各基层单位工会可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是否成立女工协管会分会;女员工集中的单位应成立协管分会,并配备一定数量的协管员。

四、协管会在同级工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工会女员工部是协管会的日常办事机构,由专人责日常工作。

五、协管会职责

1、抓好基层协管队伍建设,制定有关规章制度及工作计划,对协管工作实行目标管理。

2、掌握本单位一线员工队伍和家属状况,定期向基层组织通报安全生产情况,下达工作任务。

3、向员工和家属宣传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宣传本单位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和措施,对家属进行安全常识教育,不断提高她们的安全意识,增强其参与安全管理工作的自觉性。

4、组织签订 “安全互保合同”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协管安全活动。

5、与生产区队建立联系,及时了解掌握一线员工遵章守纪情况,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三违”人员的思想转化工作和安全“重点人”、“重点户”的帮教工作。

6、定期对协管人员进行安全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7、定期对协管工作进行检查、考核、总结、奖评,对做出突出成绩的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六、协管员职责

1、努力学习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了解和掌握煤矿安全生产的基本常识及本企业各时期的安全情况。

2、定期走访员工家庭,发动广大家属做好一线员工的保勤、保安全工作,为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努力完成协管会交办的各项任务,积极做好安全“重点人”、“重点户”和“三违”人员的帮教转化工作。

七、奖惩办法

1、公司(局)工会制定“铜川矿务局女工家属协管安全会工作管理与考核标准”(附后),每半年组织一次考核,年终进行总结评比。每半年对评出的模范协管员将进行表彰奖励;每年对评出的先进单位及模范协管员将进行表彰奖励,对落后的单位将进行通报批评。

2、各基层单位工会要严格执行,加强对协管员的管理。

八、各单位党政领导应重视女工家属协管安全工作,支持女工家属协管安全组织开展工作,安排必要的女工家属协管安全活动经费。

九、各单位工会主席是女工家属协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者。要在安排、检查、总结、评比、表彰工会其它工作的同时,重点安排、检查、总结、评比、表彰女工家属协管安全工作,加强对此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十、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未尽事宜,由鸭口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工会负责解释。

第2篇: 管廊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1. 目的:识别本公司在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和可施加影响的风险(或危险源) ,

并作出相应评价,以确保风险得到有效地控制。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所有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风险识别、评价、分级、

管控及更新。

3. 编制依据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国家主席令第 13 号)

b) 《山东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 (山东省人民政府令 2016 年第 303 号)

c)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的通知》(鲁政办字〔 2016〕36 号)

d) 《关于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的工作方案》

(鲁安办发〔 2016〕10 号)

e) 《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进企业安全风险管控

工作的通知》(鲁安发﹝ 2016﹞16 号)

f) 《关于印发非煤矿山等行业(领域)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

指南的通知》(鲁安监发〔 2016〕65 号)

g) 《机械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h) 其他安全生产相关法规、 标准、相关政策以及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相关规定。

4. 职责:

4.1 主要负责人(总经理)职责

a) 提供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所需要的人力、 物资等资源;

b) 组织制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和相关制度, 确定各部门、各岗位职责,

并定期进行督导、考核;

c) 定期组织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运行进行评估;

d) 发动全员参与风险辨识,形成全员风险管控的机制;

e) 督促、检查本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4.2 安全员(兼职)职责

a) 负责落实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具体工作;

b) 参与拟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相关制度并监督实施;

c) 负责组织制定风险判定准则、风险点辨识、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及管控措施的

制定,负责确定管控层级和运行的更新、评估等;

d) 监督、检查、指导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运行;

e) 组织员工进行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相关内容的培训,并如实记录;

f) 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

g) 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

4.3 企管办主任职责

a) 做好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组织、协调、总结、归纳、汇总、上报等过程的工

作,负责考核各责任人责任落实情况;

b) 负责本公司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管理制度等文件的编制,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

设过程中各部门的工作提出奖惩建议;

c) 对公务车辆、通讯系统、计算机系统进行安全监督检查和隐患整改;

d) 对外来车辆按照公司规定进行登记管理。

4.4 各部门负责人职责通则

a) 具体落实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具体工作;

b) 按照“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管业务必须管安全” 、“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积极按照公司部署,完成本部门、本业务范围内的风险点识别、风险分级及风险评价、

风险管控措施的制定等工作,对评价结果负责;

c) 落实制定的风险管控措施。

4.5 生产负责人(生产系统主要负责人)职责

a) 对生产各车间进行全面的风险识别、评价及风险管控;

b) 对建筑构筑物、厂区道路、设备设施、工位器具、工装夹具的安全状态和使用

规范及起重机械等进行风险管控;

c) 对施工项目(如气瓶、焊机、临时线路、危险作业等)安全防范措施和作业过

程进行风险管控;

d) 对所属的运输车辆人员、工位器具及配送作业过程进行风险管控;

e) 对生产作业计划编制、下达、执行环节的安全监督检查,对生产过程中工艺纪

律保证、加强作业过程中标准作业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喷漆作业场所等易燃易爆场所的

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

f) 组织各车间 / 班组员工参加本单位的危险源辨识、 风险评价和风险管控措施的制

定,并及时更新;

g) 监督、检查各车间 / 班组、各岗位员工及时落实风险管控措施并记录。

4.6 各车间(班组)负责人职责通则

a) 按照本车间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对所属基础管理、作业区域、设备设施、

作业人员进行风险识别、风险管控;

b) 要求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监督员工合理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c) 做到现场无违章指挥、无违章作业、无违犯劳动纪律的行为;

d) 组织制定一般安全隐患的治理方案并领导实施、消除;

e) 负责将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纳入本车间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确保实

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控。

f) 组织本车间 / 班组员工参加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管控措施的制定,并及

时更新;

g) 监督、检查本车间 / 班组员工及时落实风险管控措施。

4.7 电工车间主任电力系统管理职责

a) 对变配电系统及防雷接地的隐患排查治理,确保安全运行,对所属仪器仪表检

验合格情况和周期进行核对校正;

b) 对变配电特种作业器具检验合格情况、检验周期和配置情况进行核对校正。

4.8 生产车间各岗位职工职责

a) 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相关会议、培训、考核;

b) 遵守公司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

c) 积极参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制定;

d) 及时落实风险管控措施;

e) 提出改进安全工作的建议。

5. 术语和定义

5.1 风险

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5.2 可接受风险

根据企业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企业降至可容许程度的风险。

5.3 重大风险

发生事故可能性与事故后果二者结合后风险值被认定为重大的风险类型。

5.4 危险源

可能导致人员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

们的组合。

危险源的构成:

a) 根源: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如起重设备、电气设备、压力容

器等等。

b) 行为: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作业行为;

c) 状态:包括物的状态和作业环境的状态。

5.5 重大危险源:

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

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

单位且边缘距离小于 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5.6 危险源辨识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性的过程。

5.7 风险点

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

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5.8 风险评价

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

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5.9 风险分级

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

分等级。(根据有关文件及标准,风险暂定为“红、橙、黄、蓝”四级。 )

蓝色风险 (4 级):稍有危险, 需要注意 (或可忽略的)。员工应引起注意; 轻度(一

般)危险,可以接受(或可容许的) 。车间、 部门应引起关注,管控级别岗位级 / 班组级。

黄色风险(3 级):中度(显著)危险,需要控制整改。公司、部门应引起关注,管

控级别部门级 / 车间级。

橙色风险)(2 级):高度危险(重大风险),必须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公司对重

大及以上风险危害因素应重点控制管理,管控级别公司级。

红色风险( 1 级):不可容许的(巨大风险) ,极其危险,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

作业,管控级别公司级。

5.10 风险分级管控

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

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5.11 风险控制措施

企业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5.12 风险信息

风险点名称、 括危险源名称、 类型、所在位置、 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 等级、

所需管控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

5.13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企业各类风险信息

6. 风险点识别方法

6.1 风险点识别范围的划分要求

以生产区域、作业区域或作业步骤等划分,确保风险点识别全覆盖。

6.2 风险点识别方法

对生产现场及其它区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 作业环境不安全因素及管理缺陷进行识

别;

按照作业步骤分解逐一对作业过程中的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识别。

7. 风险评价方法

本企业经过研究论证确定适用的风险评价方法如下表:

风险点评价分级标准

风险级别 分级标准

该风险点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导致较大以上事故,即能造成 1

一级风险

人以上死亡,或者 3 人以上重伤,或者 500 万以上直接经济损

失的事故。

该风险点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导致一般事故,即能造成 1 人重

二级风险

伤(或造成肢体伤残) ,或者 3 人以下轻伤(造成损失工作日七

天以上),或者 100 万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级风险 该风险点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导致不损失工作日的轻微伤害。

8. 风险控制措施策划

本企业依次按照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培训措施、个体防护措施以应急处

置措施等五个逻辑顺序对每个风险点制定精准的风险控制措施。

9. 记录、资料形成、管理

企管办收集各部门、各岗位填报的风险识别、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等资料,形成以

下表单:

a) 设备设施清单

b) 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c) 作业活动清单

d) 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e) 职业病危害风险清单

f)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10. 风险管控措施的实施

10.1 企管办将确认通过的管控措施下发到各责任部门, 并由责任部门组织实施并做好相

关记录。

10.2 企管办进行以下工作:

a) 对重大危险源或较大的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验证, 并将验证结果做好记

录;

b) 每月对各部门(车间)的一般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时

处理或通报;

c) 将验证结果及检查、整改情况存档。

11. 风险的重新识别、评价和更新

11.1 由双体系建设小组组长每年初组织风险的重新识别、评价和更新。

11.2 当新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新的国家和行业标准颁布、新产品或新项目以及设备更新、

技术改造、过程变更等情况发生时或根据部门内部管理的需要,各部门应及时对新发生

的风险进行识别,报双体系建设小组审核评价后予以实施。

12. 记录、资料管理

12.1 企管办统一保存风险识别、评价的资料和记录。

12.2 各部门保存本部门风险识别、评价的资料和记录。

13 附 则

13.1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13.2 本制度由公司双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XXXX 有限公司

2018-1-5

附件:

1. 风险点分类标准

2. 设备设施清单

3. 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4. 作业活动清单

5. 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6. 职业病危害风险清单

7.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风险点分类标准

1. 物的不安全状态

1.1 装置、设备、工具、厂房等

a) 设计不良

强度不够;稳定性不好;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型缺陷、外露运动件;缺乏必要

的连接装置;构成的材料不合适;其他。

b) 防护不良

没有安全防护装置或不完善;没有接地、绝缘或接地、绝缘不充分;缺乏个体防护

装置或个体防护装置不良;没有指定使用或禁止使用某用品、用具;其他。

c) 维修不良

废旧、疲劳、过期而不更新;出故障未处理;平时维护不善;其他。

1.2 物料

a) 物理性

高温物(固体、气体、液体) ;低温物(固体、气体、液体) ;粉尘与气溶胶;运动

物。

b) 化学性

易燃易爆性物质 (气体、 液体、固体与气溶胶、 其他物质);自燃性物质; 有毒物质;

腐蚀性物质;其他化学性危险因素。

1.3 有害噪声的产生(如机加工车间设备造成的机械性噪声)

1.4 有害振动的产生(如使用打磨机产生的手臂振动等)

1.5 有害电磁辐射的产生(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紫外线辐射)

1.6 有害气体、粉尘的产生(如焊接产生的烟尘、打磨产生的粉尘等)

2 人的不安全行为

2.1 不按规定的方法

没有用规定的方法使用机械、装置等;使用有毛病的机械、工具、用具等;选择机

械、装置、工具、用具等有误;离开运转着的机械、装置等;机械运转超速;送料或加

料过快;机动车超速;机动车违章驾驶;其他。

2.2 不采取安全措施

不防止意外风险;不防止机械装置突然开动;没有信号就开车;没有信号就移动或

放开物体;其他。

2.3 对运转着的设备、装置等清擦、加油、修理、调节

对运转中的机械装置等;对带电设备;对加热物;对装有危险物;其他。

2.4 使安全防护装置失效

拆掉、移走安全装置; 使安全装置不起作用; 安全装置调整错误; 去掉其他防护物。

2.5 制造危险状态

货物过载; 组装中混有危险物; 把规定的东西换成不安全物; 临时使用不安全设施;

其他。

2.6 使用保护用具的缺陷

不使用保护用具;不穿安全服装;保护用具、服装的选择、使用方法有误。

2.7 不安全放置

使机械装置在不安全状态下放置; 车辆、物料运输设备的不安全放置; 物料、工具、

垃圾等的不安全放置;其他。

2.8 接近危险场所

接近或接触运转中的机械、装置;接触吊货、接近货物下面;进入危险有害场所;

上或接触易倒塌的物体;攀、坐不安全场所;其他。

2.9 某些不安全行为

用手代替工具;没有确定安全就进行下一个动作;从中间、底下抽取货物;扔代替

用手递;不必要的奔跑;作弄人、恶作剧;其他。

2.10 误动作

货物拿得过多;拿物体的方法有误;推、拉物体的方法不对;其他。

A.2.11 其他不安全行动

3 . 作业环境的缺陷

3.1 作业场所

没有确保工作通道顺畅;工作场所间隔不足;机械、装置、用具、日常用品配置的

缺陷;物体放置的位置不当; 物体堆积方式不当; 对意外的摆动防范不够; 信号缺陷(没

有或不当);标志缺陷(没有或不当) 。

3.2 环境因素

采光不良或有害光照;通风不良或缺氧;温度过高或过低;压力过高或过低;湿度

不当;给排水不良;外部噪声;自然危险源(风、雨、雷、电、地形等) 。

4 安全健康管理的缺陷

4.1 安全生产保障

a) 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

b) 没有安全管理机构或人员;

c) 安全生产投入不足;

d) 违反法规、标准。

4.2 危险评价与控制

a) 未充分识别、评价生产活动中的风险(包括与新的或引进的工艺、技术、设备、

材料有关的隐患);

b) 对重要危险的控制措施不当。

4.3 作用与职责

a) 职责划分不清;

b) 职责分配相矛盾;

c) 授权不清或不妥;

d) 报告关系不明确或不正确。

4.4 培训与指导

a) 没有提供必要的培训(包括针对变化的培训) ;

b) 培训计划设计有缺陷;

c) 培训目的或目标不明确;

d) 培训方法有缺陷(包括培训设备) ;

e) 知识更新和再培训不够;

f) 缺乏技术指导。

4.5 人员管理与工作安排

a) 人员选择不当

无相应资质;技术水平不够;生理、体力有问题;心理、精神有问题。

b) 安全行为受责备,不安全行为被鼓励;

c) 没有提供适当的劳动防护用品或设施;

d) 工作安排不合理

没有安排或缺乏合适人选;人力不足;生产任务过重,劳动时间过长。

e) 未定期对有害作业人员进行体检。

4.6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a) 没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b)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有缺陷;

c)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落实。

4.7 设备和工具

a) 选择不当,或关于设备的标准不适当;

b) 未验收或验收不当;

c) 保养不当;

d) 维修不当;

e) 过度磨损;

f) 无设备档案或不完全。

4.8 物料(含零部件)

a) 运输方式或运输线路不妥;

b) 保管、储存的缺陷(包括存放超期) ;

c) 包装的缺陷;

d) 未能正确识别危险物品;

e) 使用不当,或废弃物料处置不当。

4.9 设计

a) 工艺、技术设计不当

所采用的标准、 规范或设计思路不当; 设计输入不当 (不正确, 陈旧,不可用);

设计输出不当(不正确,不明确,不一致) ;无独立的设计评估。

b) 设备设计不当,未考虑安全卫生问题;

c) 作业场所设计不当(定置管理,物料堆放,安全通道,准入制度,照明、温湿

度、气压、含氧量等环境参数等) ;

d) 设计不符合人机工效学要求。

4.10 应急准备与响应

a) 未制订必要的应急响应程序或预案;

b) 未进行必要的应急培训和演习;

c) 应急设施或物资不足;

d) 应急预案有缺陷,未评审和修改。

4.11 相关方管理

a) 对设计方、承包商、供应商未进行资格预审;

b) 对承包商的管理

雇用了未经审核批准的承包商;无工程监管或监管不力。

c) 对供应商的管理

收货项目与订购项目不符; 对产品运输、包装、安全卫生资料提供等监管欠妥。

d) 对设计者的设计、承包商的工程、供应商的产品未严格履行验收手续。

4.12 监控机制

a) 安全检查的频次、方法、内容、仪器等的缺陷;

b) 安全检查记录的缺陷(记录格式、数据填写、保存等方面) ;

c) 事故、事件、不符合的报告、调查、原因分析、处理的缺陷;

d) 整改措施未落实,未追踪验证;

e) 未进行审核或管理评审,或开展不力;

f) 无安全绩效考核和评估或欠妥。

4.13 沟通与协商

a) 内部信息沟通不畅(同事、班组、职能部门、上下级之间) ;

b) 与相关方之间信息沟通不畅(设计者、承包商、供应商、政府部门、行业组织、

应急机构、邻居单位、公众等) ;

c) 最新的文件和资讯未及时送达所有重要岗位;

d) 通讯方法和手段有缺陷;

e) 员工权益保护未得到充分重视,全员参与机制缺乏。

设备设施清单

单位: xxxx 有限公司

注:1. 按照单元或装置进行划分, 同一单元或装置内介质、 型号相同的设备设施可合并,

在备注内写明数量。

2. 厂房、管廊、手持电动工具、办公楼等可以放在表的最后列出。

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单位: xxxx 有限公司

1

1 2

3

2 1

作业活动清单

单位: xxxx 有限公司

序号 作业活动名称 作业活动内容 岗位 / 地点 活动频率 备注

1

2

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单位: xxxx 有限公司

作 1

动 3

职业病危害风险清单

单位: xxxx 有限公司

1

2

3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单位: xxxx 有限公司

管控措施

职业病 责任部门 /

序号 风险点 区域 工程技 个体防 培训 管理

危害因素 责任人

术措施 护措施 教育 措施

第3篇: 管廊安全管理制度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长子县地下综合管廊

入廊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为规范管廊运营维护期间外来人员出入管廊的管理,维护管廊良好的运行秩序,防止人身和设备的等事故的发生,根据管廊运行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该制度规定了进出综合管廊及其监控中心所需的手续、钥匙的管理,旨在加强综合管廊各系统的管理,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二、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所有进入管廊的外来人员的管理。

本制度所指的外来人员包括:外来施工人员、参观人员等非项目公司在职人员。

三、实施细则

外来施工人员:

1、外来施工人员进入综合管廊内进行施工、专业维护前,须按规定办理《入廊施工申请表》,如果需要动火作业,需向安全监督部办理动火证。

2、根据外来施工人员的实际情况,对不符合综合管廊安全要求的管线单位的申请,将不予办理。

3、申请通过后,需将《入廊施工申请表》交于值班人员,施工单位负责人需要填写《施工安全责任书》并接受相关安全教育,并在《综合管廊出入登记表》上签字后,领取“临时出入证”,由运营维护人员带领入廊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监护。

4、外来施工人员只允许进入施工地点,不准进入与施工无关的其他场所。

5、严格执行钥匙登记制度,原则上钥匙不外借。

6、外来施工人员在综合管廊内进行施工、维护等工作时,应做好防火等安全保护措施。如运营维护人员发现施工存在安全隐患,有权要求各管线单位停工整改,对发生安全事故的,上报上级部门进行处罚。

7、各管线单位应做好对本单位及其它单位的成品和半成品保护,造成其他单位损失的,由事故造成者承担全部责任,包括经济损失、法律责任、安全责任及由此产生的后果。

8、各申请单位如在综合管廊内涉及焊接等动火工作,申请单位应申请办理施工动火证,经批准后方可在指定区域和时间进行动火作业。

9、施工完毕后,由运营维护部会同施工单位对施工地段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施工垃圾的清理,对成品和半成品的保护,所安装(整改)的设备设施是否符合综合管廊的有关要求等。

10、检查完毕符合要求后,在《综合管廊出入登记表》上签字后可以离场,需将“临时出入证”,返还管廊中心。

11、进行抢修工作或紧急事故时,外来施工单位或相关人员可直接向管廊中心直接沟通,手续可在抢修或应急情况处理完成后补办。

12、出现以下情节,监控中心有权终止施工单位施工作业,待整改后重新办理施工申请:

①未经批准,擅自进入综合管廊,或擅自从非指定出入口进出的。

②填写《综合管廊出入登记表》内容不齐全或与实际情况不符的。

③施工人员擅自进入非指定区域或随意延长工作时间的。

④施工单位安全防护措施不齐全,存在安全隐患的。

⑤管线单位未办理用电申请,擅自使用综合管廊内电力资源或办理用电申请后不在指定位置取电的。

⑥未办理动火证,擅自在综合管廊内实施动火作业或办理动火证后不在指定区域及规定时间内动火的。

第4篇: 管廊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准确辨识安全风险,评价其风险程度,并进行风险分级,从而进行有效控制,实现事前预防、消减危害、控制风险的目的。
第二条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安全风险的辨识、评价分级和控制管理。
第三条编制依据
《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13号)
《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2006年6月1日)
《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
《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进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通知》
(鲁安发〔2016〕16号)
《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鲁安办发〔2016〕10号)
第四条术语和定义
1)危险源(风险点):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
-1-


或爆发的地方
2)风险辨识:识别风险点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3)风险评价分级: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第五条公司成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险分级管控建设负全面领导职责。
组长:李佩法副组长:汪树岐成员:张文天袁立伟
负责制定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险改进措施方案
安全科负责组织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指导各单位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组织重大风险改进措施方案的审查
其他科室确保本单位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人员有足够的培训,组织本科室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在日常生产工作中不间断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编制本科室的危害/风险记录,开展隐患治理工作。
第二章安全风险的辨识
第六条风险点的分类
根据公司生产的特点及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将公司范围内的风险点分成以下两大类:
1.生产现场及其他区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及管理缺陷;
理作业指导书,全面推行
开展安全生产危害辨识工作并指导、审查、批准;负责审查重大风
,对安全风



相关热词搜索: 通用 安全管理制度 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