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我身边的党员口述史范文三篇

时间:2021-12-15 14:57:49 来源:网友投稿

口述,指口头叙述。语出吴泰昌 《阿英忆左联》:“我有时在旁边听着他谈,有时根据他的口述代为复信。”,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我身边的党员口述史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我身边的党员口述史3篇

第一篇: 我身边的党员口述史

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孤山村口述史

本篇论文是根据1949年出生的奶奶口述所撰写,如有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我奶奶出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孤山村,1949年农历2月28日,那时新中国还没有成立,由于我奶奶那时还比较小,很多事都记不清楚了,奶奶的爸爸已经去世,妈妈也已年老,对刚建国时的事儿不太清楚,所以本篇论文从我奶奶记事儿以后算起。

首先是建国后,关于那我们村人口结构及其变化的叙述。建国后,毛主席认为“人多力量大”,提倡“超生”,可想而知,尤其是在各方面都落后的农村,就拿我们家来说,当时我奶奶的妈妈就生了6个孩子,四个女孩和两个儿子,由于当时医疗条件比较落后,一个儿子夭折了。我姥爷跟我奶奶一样大,我姥爷有三个弟弟、一个妹妹,至于还有没有其他夭折的兄弟姐妹不得而知,而我姥姥就有十个兄弟姐妹(以至于到现在我都理不清家里的亲戚关系)。这就反映了这样一个状况,当时的农村,人口增长的速度有多么“恐怖”,当然死亡率也不低。由于人口的壮大,我们村的荒地、荒坡得到了开垦,本来一点大的村子,迅速扩展开来,到了后来,一个村分为六个庄,便于管理,当然,这也与当时生产队的划分有关。

此外,由于当时的“超生”,给当时的农业生产带来不小的收获,却也为人口结构的优化带来了麻烦,也为当今社会的老龄化问题埋下了隐患,抛开这个暂且不提,就当时人口结构的优化问题,我觉得有必要谈谈,这对当时发生在全国各地的大事件都有之间或间接的关系。由于人口的增长,而且当时农村的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更不用谈教育的问题,奶奶的父母在生产队工作,年纪还很小的奶奶就开始照顾弟弟妹妹,她并没有上过学,至今一个字也不认识,我仍记得小时候我跟着她让她帮我写我的名字的时候知道她并没有上过一天学时的震惊,但后来慢慢地我才知道,对于那个时代的他们,“上学”这两个字对于他们来说是奢侈品,而且对于当时的他们来说大部分的人都是不喜欢上学的,更不说学前教育了,最多小学毕业或者认识一两个字,会简单的算术就可以了,学了简单的知识后辍学去地里帮忙干活。所以,当时农村的学历结构基本都在小学学历及其以下,从业状况基本都是务农,经济来源也就是“一亩三分地”,当然是生产队分配的粮食,我会在下面的内容具体讲述。

当时是“吃大锅饭”,两个生产队一个食堂,几个妇女在食堂做饭,其他人去地里集体工作,并且每个人领的饭都是有规定的,据奶奶说大部分人都吃不饱,但是对于当时的他们来说都已经很满足了。当时的饭都是小米粥和红薯,因为的主要农作物是高粱、谷子、红薯,与今天地里主要作物种的小麦、玉米、花生差距甚大,这也与当时落后的经济情况有关,奶奶说红薯这类的东西好养活并且产量比较乐观,并且能满足人的口腹之欲。当时并没有像今天的化肥来提高产量,除了很原始的粪便外,大家集体冬天都上山去拔草用队里的牛车拉到地里当做肥料,说到这就不得不注意到,当时一个生产队居然有五六头牛,这也算是比较“富裕”的了,虽然说没有机器,但这也是相当不错的了。据我奶奶回忆,他们都是从十三四岁就开始到地里帮忙,早上起来听到有人敲钟,大家就一起就地里干活,动作非常整齐统一,大家排队拿着工具边说边笑一起工作,干劲儿十足,很少有偷懒,虽然对“大锅饭”褒贬不一,但不得不承认,在它实行的初期,还是发挥过一定作用的,只是到后来变了味儿。

上面说到大家一起去地里干农活儿,既是“公平”分配,每个人是按工分计算,妇女每人8分,男的每人10分,是集体化劳动的一种计酬方式 ,不管干多干少,到农作物收获的时候,现收现分,按人头分配。奶奶说,当时都是把粮食分成若干等份儿,编上号,户主自己拿号,这不失为当时还算公平的做法。还有就是,当时是不用钱来买衣服什么的,每年每个人三尺布票,但是一般来说六尺布才可以做一件简单的上衣或者裤子,穿上一件新衣服这对于当时的人来说是及其奢侈的事儿,一般都是穿旧衣服缝缝补补,这就又涉及到一件事儿,就是当时的农村除了种高粱、谷子、红薯外,还种棉花,然后分给各家来织粗布,这就是当时百姓的穿着。下面这张图片就是当时的粮票布票:

说到我奶奶那辈儿人,就不得不提到文化大革命那会儿在农村发生的事儿,我奶奶当时就加入了红卫兵,当时分为两大“集团”,一个就是红卫兵,另一个就是造反队,他们当时主要的任务就是去公社去开会,并且这样也是为了挣“工分”,这就看出来当时中国的教育有多么糟糕,盲目崇拜有多么严重,我奶奶说当时什么都不明白,就是为了挣“工分”才加入红卫兵的,我爷爷也加了红卫兵,可见当时红卫兵遍布全国这不是夸张。农村也写大字报,不过写大字报的人,也是“有身份的人”,是红卫兵和造反队的队长才有资格写大字报。说到这儿,红卫兵和造反队的斗争对象便是当时村里的地主。当时村里的阶级层次分为:富农、中农、贫下中农、贫农,我们家属于贫农,批斗地主的时候,我奶奶他们那么大的人都被叫去看,有个叫张春禄的地主,70多岁的老爷爷了,晚上大家干完农活吃完饭就把张老爷爷拉出来,让他跪在板凳上,戴上红卫兵糊的纸质的高帽子,坦白过去的“罪行”,周围人还对他骂骂咧咧,用各种脏东西往老人家身上扔,这是比较激进的,有点“惨无人道”,毕竟历史已经过去,过去的痛苦固然要铭记,但不能总抓着已经改过自新的老人家不放,这种现象相信在中国各个地方都很普遍,但是亲耳听到,还是不禁让人唏嘘。只能说当时的中国虽然已经解放了,但是人民的思想还是需要进一步被解放。

还有值得一提的就是当时农村的生态环境真是可谓“人间仙境”,虽然当时人们的温饱问题还没解决,但人们的生活环境确实相当好的,不像今天的“云雾缭绕”。我们所在的农村也算是山区,山上的各种野生动物很多,比如:狐狸、狼、野兔、野鸡以及各种漂亮的鸟类,这些在今天我们只有到动物园才能见到的动物,在当时的农村都是很常见的。这也为当时的农村带来了一点乐趣,因为平时肯定是没有肉可以吃的,到了不是农忙的时候,就有男有女结伴去猎捕这些野生动物。还有一个能证明当时环境好的例子,就是我爷爷家里就有各种花,比如说:牡丹、芍药、莲花。我奶奶说,当时很多地方都有着各种各样的花,所以说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弄到这种算是名贵的花轻而易举。说到这儿,就顺便说一下当时农村的娱乐活动,这也是奶奶记忆里印象非常深刻的,当时农村还没有通电,每家每户买洋油灯,一斤洋油还挺贵的——3毛7分,所以说一般情况下洋油灯是不会点的,晚上大家吃晚饭,就聚在固定位置一起唱歌、玩游戏。还有一件特别感动人的就是当时大家都争做“无名英雄”,比如说高粱该收了,年轻人不分男女晚上结伴出来去地里把高粱收了,第二天大家来直接把高粱收走。做好事儿不留名,奶奶和爷爷当时也都参加过呢,这种“雷锋”精神,被实践到农村,说明当时毛主席提倡“向雷锋同志学习”也是深入人心的。

再有就是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虽然也种粮食,但当时提倡植树造林,所以山坡上种的都是枣树,于是,有了今天的“赞皇金丝大枣”以及与之有关的相关产业。我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政策,虽然粮食很重要,但是环境同样重要,尤其是这种两全其美的提倡种植枣树的政策。1993年,也就是我出生的那一年,村里开始分地,不论男女,每个人一亩一分多地,爷爷还买了之前承包的山坡,现在除了种植枣树,还开垦了些土地,来种植农作物。说到我出生那会儿,中国早已经开始实行计划生育,以前奶奶那些红卫兵去开会的公社的权力开始转变,计划生育就由他们负责。这儿有一点就跟别的农村有点不同,我高中同桌是邢台市临城县的,他们那第一胎如果是女孩儿就可以申请生第二胎,而到我们这儿就完全不同,第一胎无论男女,只准生一胎,我就猜想可能是我们这儿之前“超生”的太厉害了,所以政策有所差别也是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最后,阐述一下,以我们家的及我们村的现状来说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在农村的表现。第一,贫富差距大。山区被开发,各个工厂开始建立起来,收入差距拉大,同时环境变得很差,这就需要政府相关人员及相关人来一起重视并解决这个问题。第二,整体发展良好。无论是我爸小时候还是我小时候发展的还不是太好,我们村是近几年才开始“腾飞”的,各家各户个体经营,虽然现在发展的还不错,相对的弊端就出来了,总是需要人来领导,这样才不会被市场经济所淘汰。

综上所述,一方面,农村的发展与国家的方针政策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农村的发展状况也反映了政府的方针政策是否正确。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经过努力和探索,最终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第二篇: 我身边的党员口述史

口述史

一. 调研时间:2010年1月22日

二. 调研地点:朝阳市咔咗县大营子乡河东村

三. 调研人: 陈磊,欧婷

四. 被访人: 武振邦

河东村位属于咔咗县大营子乡。河东村四面环山,交通十分不便利。地理上靠近凌源,村南有省道318,大营子乡政府就在省道旁。

河东村是一个比较落后、闭塞的北方农村,干旱、贫穷。村中约有80户人家,360左右人口,村北有教堂、养殖区,均离村不远,村中建筑基本集中,这就极大的方便了村民平日的聚散及交流,加上村民大约有95%信奉天主教,共同的宗教信仰让它们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村中主要姓氏有:许,武,赵,马,王,其中以姓许,武为主,本村人嫁本村的不在少数,故村民之间基本上都能称得上是族亲,笔者认为这是导致本村民风淳朴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民族上以汉族为主,少数为蒙族。此村文化水平较低,中老,成年人以小学水平为主。村附近小学,其为大营子中心小学,大营子小学,前年新建,基础设施相比从前较齐全,有足球场,室外篮球场等。全村中小学生30多人,高中生3人,大学本科2人(在上大学期间),专科毕业2人。

经济结构:本村以种植为主,养殖为辅。6到9户种植大棚,以种植黄瓜绞瓜为主;种植果树,以梨树为主;部分居民养猪发家。本村饮用水解决并不十分困难,种地灌溉多依赖村里打的几口灌溉井。

河东村历史:与老人聊天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河东许、武二姓始源于山西,清朝时期迁往朝阳地区,在距河东约三里的西山定居,是时,河东村现址已经由沼泽地转变为沃土,且还有地中一眼清泉,许家的男人便在此开荒,因疲于奔波在家与地之间,就在田间靠近泉水的地方搭起窝棚,供收获季节看守瓜果蔬菜及农忙时不愿归家的村民暂时居住,久而久之,村民慢慢的就从西山迁往水丰地美的河东,但一直沿用“许家窝棚”的称谓直至后来新中国成立之后乃改成河东村。

本文所要介绍的武振邦老人,就是村中二大姓之一的武姓人家中年纪较长 者,老人生于1933年,正是中国东北遭日本帝国主义铁骑践踏的风雨之秋,家道还算殷实的老人的父母当年还送作为长孙且是独子的武振邦区私塾念书,故在老辈人里,武爷爷要算是有文化有见识的人。下面是老人于我们交谈的内容,稍微整理了一下,作为口述史与大家分享:

1家庭概况:老人的父亲武海,母亲户秀荣都已经逝世多年。有四个妹妹尚且健在,大妹妹今年71岁,在困难时期,嫁往新疆,之后便少了联系,只知道现在仍然健在;二妹,武秀英,今年69岁,夫家就在不远的凌源市;三妹,武秀琴,今年66岁,夫家也是凌源市的;小妹,武秀兰,52岁,嫁往小城子,三妹和四妹家都过得比较殷实,姊妹之间常走动联系 ,在我们与老人交谈的那天刚好老人的妻子生日,三妹赶过来贺生。

  老人妻子,赵秀琴,1934年出生,年过三年书,无宗教信仰。患有静脉曲张,常年大腿疼痛,腿脚不太好使,依靠药物止痛,走访那天见老人躺在炕上听说已经好几天妹下床了。老人的儿子叫武向峰,1973年出生,初中文化水平,在家乡附近的建筑工地打工,月收入1500到1800元不等。差不多两三个月会回来一次。他的儿媳妇名叫吴霞,1971年出生,也是初中文化水平。老人的孙子,武志鹏,13岁,现就读初中,成绩优秀,在我们下乡期间特别活跃几乎天天和我们一起,同作同息。老人还有一个女儿叫武彩霞,生于1969年,只有小学文化水平,就嫁在凌源市,孝顺的她经常回家看望父母,我们在村子里短短的七天就见过“三姑”两回。

2主要经历:

  老人握着手中的烟杆,砸吧砸吧的吸着旱烟,悠悠的故事就像那眼圈似的缠缠绕绕的铺展开来······

  动乱的童年和少年阶段

  武爷爷生在那个烟雨飘摇的岁月,家境还算得上殷实,所以能念上几年私塾,八岁那年,4斗粮食的学费(有说3斗,年代久远不是那么清晰了),老人的父亲牵着他走进那个简陋的祠堂改的私塾,二三十个孩童仰着头大声朗诵着《四书》、《五经》,先生大概是前清的秀才或者是有文化的没落的乡绅,教书方法很老套,先生根据每个人入学的先后教其习字带其朗读,然后学生自己默记诵读,每人发一个识字本,下次授课开始便要检查识字情况,错一个字就用大竹板打一下手掌心,打得红红的,能麻上好久好久,当时的武爷爷学习很上进,该完成的学习从不懈怠,所以基本没挨过打。当时学的东西也就是一直沿袭的启蒙教材如《百家姓》《三字经》《上论语》《下论语》《上孟子》《下孟子》。但学习也不是乡现在一样想学就能有得学,大约四五年之后吧,大概学《诗经》的时候,由于动乱,私塾一度停办,期间休学在家的武爷爷就帮忙家里做点农活,这期间经历许多的不平凡的经历:

  老人的堂弟给我们讲过一个关于老人的故事,那时他堂弟尚小,随他一起上山打猪草,突然天空呜呜呜的来了好几架飞机据说是国民党的飞机,对着村庄就是一顿机关枪和仍下几颗炸弹又呜呜呜的飞走了,剩下惊魂未定的武爷爷抱着堂弟不敢动弹,此情此境让老人不由的想起了当年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来

  在武爷爷小的时候,村中还由日本人监管村中一片混乱,很不安定。妇女们被日本人强行抓去给他们织布,男人则在17岁到35岁之间的就会被强行抓去作为修罗工,修理道路,挖掘通道等重活。据作为修罗工回来的介绍,10人中只能有1个或2个能回来。为日本人干活,吃的是高粱米而且还是发霉或者不熟的饭菜,每天干的都是超过人极限的体力活,而且工作环境很不安全有时稍有不慎,就会滑倒或跌倒,日本人或汉奸就会用锤子或铁棍捶打一番,因此很多被强行抓取的年轻百姓都死在干活的场地上。他曾亲眼目睹日本人在农忙之时,直接将在田间干活的青壮劳动力抓走,日本帝国主义的丑恶嘴脸在他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映像,武爷爷当时尚只有12,13岁,年龄较小,且身体较弱才免于此祸。

  社会动乱时,日本人向百姓搜刮铜,铁,锡等金属。当时的百姓拿不出,据说,其实搜刮这些金属一方面是地方汉奸们的幌子,汉奸知道百姓家中根本拿不出这些金属,他们只是借此向百姓要钱;后来,他们又巧立名目向村中百姓要枪支武器,其实也只是要借机搜刮罢了。

  解放后,老人还加入新办的学校学习新文化,还学了使用的珠算,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奋斗的青壮年阶段

  不念书了以后,老人曾经出去做过几年生意,土改之后,公社制度实行,入社的第一年,有3%的分红第二年便没有了,实行配给制,自此,河东村、前营子、窑沟合为一个公社,下面再设生产队管理,生产对下设生产小组,组长和队长是由选举产生的。

  二十五岁那年,武爷爷因为曾经念过几年书而且会珠算便在大队当上会计,然后又陆续当过队长和其他的职务,一起前后干了十五年,辛辛苦苦兢兢业业不说有很多的成就也算是不负众望,在他任职的阶段村里还是很稳定的,人民生活和隔壁几个大队来比算是比较好了。四十岁那年辞掉村里的职务出去当推销员,推销产品的就是凌源生产的耐火材料,这中间又做了21年,几乎跑遍了中国北方,对于自己的工作老人不是很愿意谈起许多所以我们也没有问及太多。

  安稳的老年阶段

  退休之后老人并没有闲着,在家种起了果树,大约有100多棵梨树,30棵多大树,70棵小梨树。据老人介绍,种植梨树的土地都是前几年开荒占得的。梨树共有7种品种,其中酸梨是朝阳,承德地区的特产,产量也是最多的,平均每颗产1000斤,收成少时,100~300斤每颗树,。雪花梨最好吃,白梨在该地区种植的较少,还有苹果梨,糖梨,白梨。树苗多是从别人家好的果树种子要来的,不用花钱。梨在农历7月份成熟,下树之后等待人来收,量少时,自己就运往城子里去卖。在酸梨贱时只有一斤一角钱,不过在酸梨少时也可卖到一元一斤。

  现在的生活,老人说,共产党的政策越来越好了,看病也方便了,自己前一年还有肺结核,靠国家的医保政策,基本上不花钱,现在好了快一年了,只是还在吃药辅助康复。妻子患静脉曲张,两老的药品都从大营子卫生所买,有了农村医疗合作,每人一年只要交10元的费用,国家给报销60%的医疗花费钱数,吃药就花不了多少的钱了。老人身体硬朗,没事还喝点小酒,自己每天喝半瓶或一瓶啤酒,自己也不敢喝多,现在生活,清闲自在,有空自己就往坡地里看看自己家中的果树,没事时候,就看别人打牌。

  老人满怀情感的回忆说在那大旱三年中,,自己经历了饥饿的年代,村中的食物根本不够百姓吃,村中人们偷吃榆树皮,借此来充饥。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正生活状况有了好转。1981年,自己家包产自己家的土地。承包土地不花钱,只是每年交100元每亩的提留款,现在种地没有了提留款,而且现在种地国家每人还补贴100元钱。

  “都是党的政策好啊,”老人不无感慨的说,“这才让我在有生之年过上这么幸福的生活”

后记:为期一周的下乡活动结束了,河东村给了我太多的感动与动力,这里淳朴的民风,这里天真的孩子,这里人们真诚的心,在这个冬日给我无尽的温暖。也感谢我的队友们,这段日子里大家和衷共济,合作的很愉快,这份友谊值得我珍惜一生。更要感谢中心给予我们这样的机会。

在这里真心的祝愿河东村的父老乡亲们以及我的队友:明天会更好!

第三篇: 我身边的党员口述史

口述历史:1以录音访谈的方式搜集口传记忆及具有历史意义的个人观点

2口述历史访谈:一位准备完善的访谈者向受访者提出问题,并且以录音或录影的方式记录彼此的问答。

口述历史性质:口述历史是个人化的历史。

1包括口述历史在内的个人化历史描述正日益成为一种新的历史描述倾向。

原因:政治环境趋好,文化建设的需要,技术进步的产物,新中国的创立者“人到老年”。

2无论是官方身份还是民间身份的口述历史者,在对历史进行描述和考证时,都更加

注重场景和细节。

原因:囿于个人视野和角度,记忆所限。

3口述历史者“个人造假”的可能性较小,从而使之在“主观”上更趋真实。

口述历史的层级和分类与形式:1初级(粗加工),中级(细),高级(精)。

2个体,群体,点式,线式

3用口讲述的历史,根据口述而来的历史

口述历史的写作:选择,确定口述对象;了解受访人情况,背景;确定口述历史的内容;拟定并敲定提纲;口述,录音;整理,撰写成文;考订;统稿,定稿。

口述对象的选择:年龄,资历,身体条件,口语表达能力,记忆力好,政治倾向,文化水平,外部环境限制(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及组织纪律的限制;所在组织,机构,单位的限制;家族,家庭,家人的限制;资料考订的限制)。

口述历史内容的选择:有史料价值;代表性;重要历史时期与人物;揭秘;还原历史;纪念性。

了解受访人或事件:1受访人基本信息,思想倾向(政治态度),个人经历,背景,个人爱好特长。

2前因后果,大致过程,影响力。

口述历史的几种写法:“原声“式写法,“美声”式写法,“重塑”式写法,“变声”式写法。

口述历史作者的素质与修养:第一阶段,访谈阶段是记者,第二阶段,整理阶段是编辑,第三阶段,撰写阶段是作家,第四阶段,考辨阶段是史家。

要有新闻记者的敏锐,文学编辑和历史学家的严谨,作家和诗人的想象力,编辑的搜索能力和奉献能力,改革创新者的创新能力。

口述前的准备:设备,语言(外语,方言),路线,时间(准时,时限),故障排除。

两种口述方法:1直接,请历史当事人口述的方法

2间接,请与历史当事人有关的人口述的方法

口述采取的形式:报告式口述;对话式口述,包括采访式口述,聊天式口述。

口述历史的语言:书面语言,口头语言,对话语言,演讲语言(即兴演讲,对稿演讲)。

口述历史的语言是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结合

1口头语言是口述历史语言的基础和基调

2口头语言书面化是口述历史写作的要求之一

3口语化,口述历史的语言要求“口语第一”原则(不能用现成的语法来

规范或套用口述历史的语言,达意即可)

4口述历史语言的规范化问题,信达雅

5“为读者着想原则”

拟定口述提纲的目的和作用:提示,引导,便利,确定方向

拟定口述提纲的原则:引导,细化,协商,合理想象

口述历史写作中的道德问题:“不一定发表”原则;“抢救第一”原则;保藏原则;行业规范;权利法律;遵守《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口述历史意义:“另一只眼”看历史;“活的历史”;口述史使历史描述趋于多元化;口述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史赋予民众话语权。

文革口述史的理论与实践

内容:以人物为中心,顺带讲事件

特点和意义:挽救了一批活史料,搜集史料比较全,写作过程比较严谨

问题:与回忆录混淆;视角单一;情感色彩单一;缺乏深度研究

怎么写:1充分发挥口述史来源广泛,多样的特点(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

2发挥口述史研究者与口述者互动性强的特点

3充分发挥口述史料与文献史料互相印证的特点

近现代口述史中问题与改进:难以口述公正;不应受政治或党派的过多影响;实事求是;抢

救性原则;热点,难点;口述不等于口述史

美国口述历史协会的原则与标准

执行口述历史访谈的人:批判探索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对于受访者应尽的责任:1告知目的,程序,预期目标和用途;2告知双方权益;3

签署授书;4谨防无法达到的承诺;5按协议进行;6在计划

目标与受访者观点之间保持平衡;7尊重受访者“设限”;8

运用最好的设备;9告知利用的广阔前景;10对录音和抄本的

利用须符合双方协议

对于公众和专业本身应尽的责任

1维护最高的专业标准

2易于使用

3符合现在

4访谈者要有访谈技巧

5超越兴趣

6询问富有挑战性

7用最好的设备录音录影

8实况记录

9重阅或评估自己的访谈

10文本存放到既能储存,又能够开放的场所

11应当心系其搜集口述的社群,小心谨慎,切勿轻率地增添其负面形象

12使用或引用口述历史时,应当和实用其他史料一样小心谨慎,并且使用相同的标

准,使用者有责任维护受访者声音的完整性,不能误解受访者的话语,也不能不

管前后脉络,任意摘用

13分享成果

相关热词搜索: 口述 党员 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