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关于生逢伟大时代勇做新时代的(精选范文4篇)

时间:2021-12-10 15:18:31 来源:网友投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2017年12月,新时代入选“2017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汉语盘点2017”活动年度候选字词五大,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生逢伟大时代勇做新时代的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生逢伟大时代勇做新时代的4篇

生逢伟大时代勇做新时代的篇1

伟大时代需要弘扬黄大年精神

以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自觉把个人梦想融入实现中国梦的壮阔篇章,为我国教育和科技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这是吉林大学教授黄大年同志浓墨重彩的一生。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的爱国情怀、敬业精神和高尚情操。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具有深刻的时代内涵和重大的时代意义,是我们进一步做好教育工作的行动指南。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时代。伟大时代需要弘扬伟大的精神。我们要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深刻理解、大力弘扬黄大年精神,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学有方向、做有楷模、赶有标杆,自觉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努力做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是黄大年精神的本质特征。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绵延发展、赓续传承的精神品格。“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国家在召唤我们,我应该回去”,在黄大年心中,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是不变信条,祖国需要是最高需要,服务国家是最好归宿。大力弘扬黄大年精神,就是要把准思想方向,摆正价值航标,心有大我、胸怀祖国、以身许国,让小我融入大我,让生命为祖国而澎湃,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广大教师和科技工作者要把爱国作为职业道德之根本、必修之大德,“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自觉崇德养德、重德厚德,始终听党话跟党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真正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刻骨而铭心。广大留学归国人员要继承和发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进一步了解党情、国情、民情、社情,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自觉做爱国主义的坚守者和传播者,把个人成功的果实结在爱国主义这棵常青树上。广大学生要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把报国为民化作学习的不竭动力,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掌握真才实学,努力在为祖国和人民奉献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生逢伟大时代勇做新时代的篇2

珍惜伟大时代 不负青春年华

   

  20XX年11月,江泽民同志写给扬州市东关中心小学吴霜同学的回信,读来备感亲切,激励人心。这封信饱含深情,语重心长,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时刻牵挂下一代健康成长、关心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战略眼光。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培养教育下一代的工作。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从娃娃抓起”。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切实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取得了很大成绩。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提出明确要求,作出新的部署。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目前我国18岁以下未成年人有3.67亿。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成败兴衰。从未成年人抓起,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既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又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  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教育,改进方式方法,做到生动活泼,喜闻乐见,学生立志发奋学习,教师尽心教书育人。  江泽民同志曾经多次深情地唱道:“将来治国平天下,全靠吾辈。大家努力吧!同学们明天再会。”这首跨越了70多年的古老校歌,随着三月春风飞出扬州,飞向全国。当代青少年生逢社会主义祖国蓬勃发展的伟大时代。我们深信,江泽民同志在回信中提出的要好好学习,掌握文化知识,养成良好品德,锻炼健康体魄,树立远大理想的殷切期望,一定能够成为广大青少年的人生追求。广大青少年一定会珍惜伟大时代,不负青春年华,努力使自己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将来为祖国繁荣、人民幸福和人类进步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       

生逢伟大时代勇做新时代的篇3

担当作为 勇做新时代的挑山工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东重要讲话和泰安市委要求,3月11日,石横镇中心小学开展 “埋头苦干,争创一流,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主题活动。

泰山,五岳之首,从其悠久丰厚的文化中提炼出来的泰山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挑山工精神”的发源地,“ 泰山人 ” 对这一精神有着更直观深刻的理解。时代在变,泰山挑山工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奋力攀登的精神不曾改变,“挑山工精神”成为泰山精神的一个具象化的符号。

究竟什么是泰山挑山工精神?如何在新时代里还仍然具有挑山工精神?

作为新时代中的教师,泰山挑山工精神,对于我们来说,应该是勇攀教学高峰,在教研上一往无前,在学习和教学上永不懈怠,站稳讲台,敢于担当教学和育人的责任,勇敢承担起学校、家长和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心无旁骛,信念坚定,争当新时代泰山挑山工型教师!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呢?

进入新的时代,我党面临新的形势,因此也有了新的考验和危险。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党面临着新时代的四大考验是: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同时也面临着四大危险: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

仔细分析这“四大考验”、“四大危险”,可以说每一个考验、每一种危险都关系到我们党的生死存亡。一些党员、干部忽视学习,理想信念不坚定,宗旨意识不牢固,精神懈怠,萎靡不振;一些党员、干部思想理论水平不高、依法执政能力不强、解决复杂问题本领不大;一些党员、干部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思想作风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脱离群众;一些党员、干部意志衰退,经不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以权谋私、腐化堕落。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

作为教师,我们也有类似的风险和考验,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自觉地加强自身教学育人的能力建设,始终做好教学育人的工作。这就需要我们要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

那么如何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呢?

关于如何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习近平总书记说: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要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根基。理想信念是人生的指路牌和定盘星。理想信念坚定,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形势面前保持政治定力,才能在各种风险考验面前不消沉、不动摇。要不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精髓,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那么,作为新时代教师,我们该如何将这种泰山挑山工精神落实到日常教学工作中来呢?

1、在备课上做足功夫,掌握扎实的学科知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备课是讲课的前提和铺垫,只有备课充分,才能在课堂上尽情发挥。

2、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教学手段,注重调动课堂气氛。备课是基础和前提,但是毕竟课本是死的,要想把掌握的知识充分传达给学生,自然就需要教师流畅的授课,这其中的很多秘诀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同样的老师,同样的内容,有的人讲得生动有趣,有的枯燥乏味,这就是教学技能的差距,判断一个老师讲课效果的标准就是看课堂氛围,是否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调动起来,因此我会多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取经,交流。

3、对待学生一视同仁,更要关注后进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应该平等看待每一个学生,对于那些不上进的,还应该格外关注,积极引导他们,不放弃每一个人。

4、关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选择了教师职业,就要有奉献自己青春的心理准备,教师不像其他职业,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个体,需要更多的人文关怀,在这个岗位上,脚踏实地,真诚付出!

作为新时代教师,我会积极学习,更加进步,发扬实干精神,积极主动想事、谋事、干事,靠实干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投身教育,做中心小学新时代“泰山挑山工”教师队伍中的一员!

生逢伟大时代勇做新时代的篇4

2019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时代

  【2019-03】把天线接到地线上

  2月初的延庆,还是一派隆冬景象。地处延庆北部的香营乡聂庄村村委会里却载歌载舞、热闹非凡。村民们穿红戴绿,正在为即将拉开帷幕的“村晚”进行带妆彩排。党员学习室、村民医务室、矛盾调解室、村民之家等设施一应俱全,精心制作的“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展板使参观者的内心再一次得到净化。村委会的门口,赫然挂着两块牌子:延庆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延庆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在延庆,像这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共有423家。这是北京市延庆区2018年10月份入选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市、区)后的新举措。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很多人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还比较陌生。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什么?怎么建?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延庆的探索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一项啃硬骨头的改革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我们党一向重视文化建设,结合中国具体实际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当代中国生根和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这一主题,创造性地回答了现阶段我国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目标以及路径等问题。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文化建设仍存在“短板”,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在农村体现得更为明显。钱包鼓起来的农民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富足,文化需求旺盛,但供给侧暂时无法完全满足这种需求。这主要表现在文化供给总量不足和方向不准两个方面,文化产业相对落后、供需不对接等问题在不同地区或多或少地存在,成为供需矛盾需要解决的重点。这种情况下,消极文化开始向农村渗透,封建迷信活动沉渣泛起,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程中的不和谐音符。

  解决这一矛盾,自然成为我们党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2018年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把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切入口。通过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动员和激励广大农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根据中央部署,首先确定50个县(市、区)作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地区,试点工作从2018年8月开始,为期一年。北京市延庆区是50个试点之一,也是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唯一的试点地区,寄托着中央的期望、承载着市委的信任。北京对此高度重视,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杜飞进明确要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要突出“四气”:聚人气、提心气、淳风气、树正气,为延庆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场为期一年的“赛跑”

  全北京乃至全中国的目光聚焦在延庆区近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延庆在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要用一年的时间,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北京乡村开花结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首都经验”,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磨刀不误砍柴工”,做好顶层设计才能确保不走弯路。延庆没有急于“过河”,而是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研究文件、实地调研、座谈研讨。通过扎实的前期工作,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样子在大家心中逐渐清晰。延庆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克灜作出如此判断:“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不是新设机构、不是文化场所、不是协调机制,它是新时代的乡村之家、社区之家。”

  扎实的前期筹备工作完成后,在市委宣传部和首都文明办的指导下,延庆区出台了《北京市延庆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明确40项重点任务,涵盖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积极响应群众诉求、助力添彩冬奥世园等方面。2018年10月26日,延庆区召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立大会,进行动员部署。这标志着建设延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大幕全面拉开。

  延庆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纳入党建工作总体安排,各级党组织主要领导担任负责人。在区级层面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负责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和推动实施。街乡镇成立实践所,承上启下,一手抓资源对接,一手抓活动设计。社区村成立实践站,关注群众生产生活需要,联络对接服务资源,组织好、开展好、落实好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各级党组织负总责,上下贯通、各负其责的三级综合管理平台,构建起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组织体系。

  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有大量工作需要做,各街道、乡镇没有为此增加一个工作人员,区级层面没有设立专门机构,只是从承担工作职责较多的单位借调了9名同志。借助现有资源,组建了一支“2+6+N”志愿服务队伍,构成了延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工作力量。让志愿服务队伍成为党组织服务基层的重要力量,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一个亮点和重大突破。

  据了解,目前延庆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40项重点任务中,已经完成26项,共成立志愿服务队124支,活跃在基层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总数7000余人。各类文明实践活动从初期的自发探索向组织化、系统化、规范化发展。

  一番重在实践的探索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承担着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使命任务。怎么打通?中央在规划此项工作时,已经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实践”。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正送入千家万户,属于改造人们主观世界的范畴。根据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里的判断,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打通“最后一公里”光靠“嘴”不行,还要靠“脚”,走到群众中去,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还要靠“耳”,听听群众怎么说,了解群众需求;还要靠“手”,带着群众一起干。只有这样,才能知道老百姓需要什么,我们能做什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才能接地气、才能有生命力。

  在康庄镇的老年餐桌前,老人们围坐在一起等待用餐,一名志愿者拿着一份《延庆报》,声情并茂地给老人们讲发生的新鲜事。老人们听得饶有兴趣,频频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发生在延庆的许多文明实践站中,很受老年人欢迎,被称为“十分钟知家乡事”。这项活动的诞生就是实践的结果。延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调研发现,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很闭塞,很多人不会用智能手机,读书看报眼神不好,有的甚至连电视遥控器都用不熟练。细心的工作人员发现,到老年餐桌用餐,总要等上十来分钟饭菜才能端上来。这段时间,老人们就是闲聊或闷坐着。延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贺利介绍:“了解到这些情况,我们就琢磨,能不能利用这十几分钟给老人们读读报,润物无声、日积月累地把党的声音传递给他们。”因为贴近需求、符合实际,这项活动迅速在全区推开。现在渐渐发展到村里开议事会前、文体活动前都要让工作人员来上一段。

  探索规定活动与自选活动相结合的实践模式。本着这一思路,延庆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每月推出一个全区集中活动主题,如“新时代文明实践温暖过大年”“延庆是我家 世园靠大家”等,引导大家围绕主题参与到实践中心建设中来。同时,鼓励各级党组织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功能、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自选活动,突出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力争实现“一村一品”。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重在实践,效果也要靠实践来检验。工作人员这样描述,如果延庆的老百姓都能做到说文明话、办文明事、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认真参加志愿服务,那就说明我们成功了。

  一次直面需求的供给

  延庆区香水园街道兴运嘉园社区“红色家园”展厅,原是一个面向本社区党员、群众的党建活动园地。被列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后,“红色家园”变得热闹起来,来这里参观的人不光是社区周边的,还有从各个街道和乡镇专程赶过来的。香水园街道党委书记冯浙军介绍,仅2019年1月,参观人数就超过了1000人。“红色家园”从社区党建园地成为全区党员、群众共享的教育资源,得益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的蓬勃开展。

  长期以来,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高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切实解决。“重建设轻服务”的思路一方面造成了建设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又无法实现有效的文化供给。针对这种情况,延庆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没有新建文化设施,而是着力于盘活整合资源,初步实现了区域内服务资源的共建共享。延庆专门开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网站,开设“微课空间”“基地预约”“服务超市”等栏目。现阶段,各级文明实践站(所)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点单、预约的方式共享全区113项文化服务资源。这不仅盘活了现有资源,更重要的是文化服务供给方式从“要你学”变成了“我想学”,群众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以前,各村村民有文化方面的需求,需要村支部书记找包村干部商量办法或者到街道、乡镇去反映,现在只需动动手指就能解决了。据初步统计,各街道、乡镇的积极性都很高,有的村正在发展民宿旅游想学习礼仪知识,有的村想学习种植技术,还有的村想了解党的最新政策……延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的李景军介绍:“我们会统筹区内甚至全市的各种资源。‘点单’的人还能对需求响应效率和课程质量进行评价,形成了从提出需求到考核评价的闭环系统。”

  延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试点工作时间过半,进程过半。半年多的探索,通过一次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了延庆人的信心,也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思路。如何与“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有机结合,如何更好地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大局,如何解决干部的本领恐慌,如何更精准地对接群众需求,是他们正在思考的问题。

  我们期待一张完美的延庆答卷!

相关热词搜索: 新时代 精选 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