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怎样理解过去一百年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范文(精选4篇)

时间:2021-12-08 15:45:10 来源:网友投稿

理解,汉语词汇,拼音是lǐ jiě,意思是顺着条理进行详细的分析,从一定的认知上了解,明白,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怎样理解过去一百年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怎样理解过去一百年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4篇

怎样理解过去一百年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篇1

我国桥梁建设的伟大成就

中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桥梁的历史也源远流长,我们的祖先早已在桥梁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由于后来的历史原因导致了中国桥梁的发展停滞不前,再到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桥梁发展再一次进入高速发展时间.

中国目前跨径200米以上的特大跨径连续钢构桥已有50余座;在拱桥方面,中国现代拱桥技术不断进步,建造技术国际领先,石拱、双曲拱、桁架拱、混凝土肋拱与箱拱、钢管混凝土拱和钢拱桥异彩纷呈;在现代索桥,包括斜拉桥和悬索桥方面,中国有数百座索桥遍布大江大河之上。斜拉桥400米以上跨径的已建成31座。中国悬索桥则实现了跨径的“三级跳”:从1994年的广东汕头海湾大桥跨径450米,到1997年的广东虎门珠江大桥跨径888米,到1999年建成的江苏江阴长江大桥跨径1385米。2005年建成了我国目前最大跨径的悬索桥—润扬大桥,主跨1490米。在跨海长桥方面:2008年建成的36公里长的杭州湾跨海大桥,成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中国已建的梁桥、拱桥、斜拉桥和悬索桥的最大跨径分别达到330米、550米、1088米和1490米,分别位居世界同类桥梁跨径的第一、第一、第一和第四位。2020年前,中国还将新建大中小桥梁20万座。桥梁建设者将继续修建东中部江河上的通道工程,挥师“西进”建设深沟峡谷、雪域高原的桥梁工程。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中国有名的桥梁.

赵州桥——中国标志之一

我国古代石拱桥的杰出代表,该桥在隋大业初年(公元605年左 右)为李春所创建,是一座空腹式的圆弧形石拱桥,净跨37m, 宽9m,拱失高度7.23m,在拱圈两肩各设有二个跨度不等的腹 拱,这样既能减轻桥身自重,节省材料,又便于排洪、增加美 观,赵州桥的设计构思和工艺的精巧,不仅在我国古桥是首屈一指,据世界桥梁的考证,像这样的敞肩拱桥,欧洲到19世纪中叶才出现,比我国晚了一千二百多年. 1991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将安济桥选定为第12个“国际历史土木工程的里程碑”,并在桥北端东侧建造了“国际历史土木工程古迹”铜牌纪念碑.

钱塘江大桥  

钱塘江大桥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之南,六和塔附近的钱塘江上,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横贯钱塘南北,是连接沪杭甬、浙赣铁路的交通要道。  大桥于1934年8月8日开始动工兴建,1937年9月26日建成,历时三年零一个月时间。钱塘江大桥的设计、建造主持者是当代桥梁专家茅以升博士。为了完成建桥重任,茅以升毅然辞去北洋大学教席,只身来到杭州。首次采用气压沉箱法掘泥打桩获得成功,打破了外国人认为“钱塘江水深流急,不可能建桥”的预言。

南京长江大桥——中国自己设计的第一座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位于南京市鼓楼区下关和浦口区之间,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在中国桥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南京长江大桥上层为公路桥,下层为双线铁路桥,是连接津浦线与沪宁线两条铁路干线,国家南北交通要津和命脉,也是南京的著名景点之一,以“天堑飞虹”列为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上层公路桥长4589米,车行道宽15米,可容4辆大型汽车并行,两侧还各有2米多宽的人行道;下层铁路桥长6772米,宽14米,铺有双轨,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1960年代以“世界最长的公铁两用桥”被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

卢浦大桥——世界最长钢结构拱桥

 钢结构卢浦大桥,是黄浦江上第一座全钢结构拱桥,也是当今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钢拱桥,科技含量高,精度要求严,施工难度大。它标志着我国桥梁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造桥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卢浦大桥犹如一道美丽的彩虹跨越浦江两岸,为上海市增添了新景观、新标志。这座大桥还创下了当时10个“世界之最”。

丫髻沙大桥

丫髻沙大桥,全长1084米,主桥采用三跨连续中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跨越珠江主辅航道、丫髻沙岛,主拱的施工采用由两岸地面拼装、垂直提升、水平转动、对接合龙的新工艺,创下多项全国乃至世界第一:跨径第一,达360米;平转转体每侧重量达13680吨,是世界同类型第一座万吨转体桥梁;竖转加平转相结合的施工工艺世界领先;两拱对接偏差仅2毫米。此外,到目前为止,中国已建成跨径在 220米以上的钢管混凝土拱桥10座,使任何国家都难望其项背。

青马大桥 

英语:Tsing Ma Bridge是全球最长的行车铁路双用悬索吊桥,以及全球第8长的悬索吊桥。大桥主跨长1,377米,连引道全长为2,160米。大桥属于香港8号干线青屿干线的一部份,跨越马湾海峡,将青衣岛和马湾连接起来。青马大桥为香港道路重要的一部份,因为它联同汲水门大桥,共同担当着连接大屿山、赤鱲角香港国际机场与市区的唯一行车通道。车速限制每小时80公里。

杭州湾跨海大桥——世界最长的跨海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Hangzhou Bay Bridge)是一座横跨中国杭州湾海域的跨海大桥,它北起浙江嘉兴海盐郑家埭,南至宁波慈溪水路湾,全长36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比连接巴林与沙特的法赫德国王大桥还长11公里,成为继美国的庞恰特雷恩湖桥后世界第二长的桥梁。

青岛胶州湾大桥

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为跨越胶州湾、衔接青兰高速公路的一座公路跨海大桥,全长41.58千米,是世界上已建成的最长的跨海大桥,比前任“冠军”杭州湾跨海大桥长了0.48千米.海上钻孔灌注桩数量为5127根,居世界第一。大桥的红岛立交桥是中国首座海上互通立交桥

苏通大桥

苏通大桥位于中国江苏省,该桥跨越长江,连接苏州(常熟)和南通两座城市。公路总里程32.4公里(含南北端引道),实际跨江的桥梁部份约8200米,其斜张索桥间的跨距达1088米,总投资约64.5亿元。该桥是世界跨度第二大的斜拉桥,比日本多多罗大桥还长(目前最大跨度斜拉桥是位于海参崴的俄罗斯岛大桥,在2012年9月3日开通),世界第三高桥塔(最高桥塔是法国米约大桥),塔高300.4米,相当于100层楼房的高度,此外,苏通大桥还有最深基础,最长拉索等世界第一。

怎样理解过去一百年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篇2

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
作者: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1年第06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们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我们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路的坚强决心。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春风吹拂下,神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拨乱反正全面展开,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有步骤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走上正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和领导体制得到健全,国家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思想的解放、经济的发展、政治的昌明、教育的勃兴、文艺的繁荣、科学的春天。党和国家又充满希望、充满活力地踏上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30年来,我们始终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新的伟大成就。

        我们锐意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我们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管理制度。在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不断形成和发展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充满生机活力的新的体制机制,为我国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

        我们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我们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从建立经济特区到开放沿海、沿江、沿边、内陆地区再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水平显著提高,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提高到21737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三,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对外投资大幅增长,实际使用外资额累计近10000亿美元。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加快了我国经济发展,也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怎样理解过去一百年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篇3

9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领导中国人民不懈奋斗,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承担起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使命。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开辟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崭新时代;结束了旧中国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了全国范围(除台湾等岛屿以外)的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扫清了障碍、创造了根本前提,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新纪元。

  在全国执政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上成功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并从中国实际出发,逐步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30多年来,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把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大大向前推进。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曾经远远落后于世界的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是全方位的,其中具有决定性、根本性意义的,主要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4个方面。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不断巩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旺盛生命力。政权问题是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也是民族复兴的根本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人民在不断巩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基础上,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建立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社会生产力极大解放和发展,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快速上升、极大增强。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大力加强经济建设,使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快速上升、极大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为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民族复兴必然包括民族文化的复兴。中华文化“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尤其是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实现了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展现了走向复兴的东方大国的崭新精神风貌。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民族复兴的根本目的是在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同时,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积极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人民收入大幅增长,健康水平和文明素质明显提高,生活显著改善,“吃穿住行用”水平不断提升,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巨大变化。

  9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的不懈奋斗、取得的辉煌成就和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其重要意义在于:彻底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跨越,从两千多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政治的历史性跨越,从国家被侵略、民族被压迫到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强大动力的历史性跨越,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永远告别了饥寒交迫的悲惨生活,稳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100多年来对于民族复兴、国家现代化、生活富裕和社会和谐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怎样理解过去一百年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篇4

新中国成立 65 周年取得的伟大成就及原因

2014 年 10 月 1 日,是新中国成立 65 周年的日子。65 年来,中华民族在伟 大的中国共产党领

导下,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我们更加坚定了走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通过回顾 65

年来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进展,我们看 到一个崭新的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 坚持道路自信不动摇,

这是我们取得一切发展成就和确保我们的事业不断发 展的根本原因。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

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无 论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道路问题都是最根本的问题。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这 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 30 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

立 60 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 170 多年中华民 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

的,是在对中华民族 5000 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 中走出来的。道路自信,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民、来

源于真理。 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毛泽东当年提出的一

个著名论断。 65 年来,亿万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千辛万苦,克服千难 万险,在一穷

二白的中华大地上创造了人间奇迹。 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近代以来,我们的先驱

们曾经尝 试过各种各样的民族救亡之路,但最后都没有成功。当年的洋务运动,试图在不 根本改变封

建制度的条件下,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摆脱落后挨打的局面, 结果在中日甲午战争的炮火中走向

失败。后来康有为、梁启超等发起维新变法, 希望通过自上而下的改良,实行资本主义的政治和经济纲

领,结果只维持了 100 多天,就因保守派的残酷镇压而失败。之后又有孙中山等领导的辛亥革命,通过

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力图实行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但最终的成果 却被袁世凯窃取。我国

近代历史发展表明,无论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维新,还是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努力, 最终都没能改变中

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 人民的悲惨命运。 从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近代以来,中华

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 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一个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谁能

带领人民 完成这两大任务,谁就能够成为掌握中国历史发展前进方向的领导力量。

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完不成上述历史任务。 因为民族资本主义始终没有发展 成为独立的力量, 他

们在经济上没有完全断绝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联系,在 政治上没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和力量,

他们所具有的先天的软弱性和动摇 性,决定了他们根本不具备彻底推翻封建统治、推翻帝国主义、争取

民族独立的 能力,因此不能承担起拯救中华民族的历史重任。 从当时中国社会各个阶级的特性来看,

只有工人阶级才是中国最先进、最革 命、最有组织性的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天然领导阶级。中国共

产党作为无产 阶级先锋队,理所当然地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在中国,只有中国共产 党而没

有其他哪个政治力量能够提出正确的纲领,团结一切进步力量,从根本上 解决中国反帝、 反封建的问

题。 无产阶级作为领导阶级、 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者, 在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后, 必然要把这一革

命引向社会主义方向。在当时的历史 条件下, 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苏联为中国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制度

选择。走俄国人 的路,成为当时许多先进分子的共识。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成为当时人心所向、大 势所

趋。 中国历史地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这不是由哪一个政党、哪一部分人的主观 意愿所决定的,而是

中国人民共同作出的选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正因为 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才实现了中国历

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社会主义给中国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面对的

是一 个一穷二白、 千疮百孔的烂摊子, 工业几乎等于零, 粮食不够吃, 通货恶性膨胀, 经济十分

混乱。 就是在这样贫穷落后的条件下,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以前所未有的主人翁姿态和

高涨的创造热情投入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 迅速将一 个贫穷落后、满目疮痍的旧中国,建设成了一个

蒸蒸日上、逐步走向繁荣富强的 新中国。 当然, 由于在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

是社会主义发展 史上从未遇到的新课题, 人们对如何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还缺少规律 性认

识, 加上受当时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的影响,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 过程中遇到了失误和曲折

,付出了沉重代价,留下了深刻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但 是, 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取得的独

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毕竟为 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

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出来的“新路”,一个国家要想实现更好更快的发

展,必须找到一条既适合自己国情、又符合 时代要求的发展道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我国进

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也开始了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新阶段。 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 我

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把 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

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从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便成为引领

全 党和全国人民探索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面伟大旗帜。 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

帜指引下, 我们党的历代领导集体率领 全国各族人民,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

路,而是紧密把握 时代脉搏,逐步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

中央领导集体, 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教训, 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

, 紧紧围绕 “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主题,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深刻揭示社 会主义本质, 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 国这样一

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 义的基本问题, 初步创立了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适应当 代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

学判断 党所处的历史方位, 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 党的基本纲领

、 基本经验, 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 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

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推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地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 21 世纪。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紧抓住重要战略

机遇期,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 协调可持续

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 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

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在新的历 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 广。

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 旗帜,紧紧围绕坚持和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 梦,提出了许多富有创建性的新思想、新观点和

新论断,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党 和国家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进一步升华了党对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 规律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为进一步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 完善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科学的理论 武器和思想指南。 正是经过几代

领导集体的艰辛探索, 我们党带领人民终于成功地探索出了一 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

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 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 民

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 的全面发展, 逐步实现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家。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这是我们党和人民从改革开放前后对 比、国内国际比较中得出的一条不可动摇的基本结论。 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的内在原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

际和时代特征相 结合的产物,是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体现马克思主义时代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道 路。 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 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

主义的基本原则, 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 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首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 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

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 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因为坚持

了科 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才使它具有了真理性和科学性。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在深刻分析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和 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创立的。自 1848 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以

来,科学 社会主义走过了 160 多年的风雨历程。在这期间,社会主义既经历过凯歌高奏的 年代,也经

历了发展受挫的岁月。但无论道路多么艰难曲折,科学社会主义的航

船始终乘风破浪、奋勇向前。实践证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 规律、顺应社会历

史发展趋势的科学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主要坚持了以下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发展生产力

。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当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就明确提出,生

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是建立社会主 义社会 “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 。 列宁把 “提高劳动生

产率” 作为社会主义的 “根 本任务之一”。邓小平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原则,明确提出“社

会主义 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判断改革和 各方面工作是

非得失的根本标准。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归根结底还是表现在 它能够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

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 为最终战胜资本主义 和实现共产主义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 公有制。 生产资

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 的一个根本区别。 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一

直把实行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的一条基 本原则,认为社会主义是“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 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 灭私

有制。”邓小平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原则,把“消灭剥削”作为社 会主义的本质内容,他指出

: “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 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在改革中,我

们始终坚持两条基本原则,一是 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 按劳分配。 科学社

会主义创始人认为,分配关系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 定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每个生产者在

生活资料中得到的份额是由他的劳动 时间决定的”,即“按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列宁说社会主义

就是“生产资 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不劳动者不得食”是社会主义实践的训条。邓小平同 志也指

出: “我们坚持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也就是??坚持了科学 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

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 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区别于以往所有剥削制度的重要标志,是科 学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 “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 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邓小平把坚持共同富裕作为“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 主义的根本原则”,他在南方谈话中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 的重要内容。 坚持共同富裕原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目标,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离开这一点,社会主义就失去 了存在的理由和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拥护的根据。 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国家学说的核心。是否 承认无产阶级专政, 是马克思主义者同资产阶级思想家的分水岭和试金石。马克 思恩格斯在 《共产党宣言》 等著作中反复阐述过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性和必 要性。 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 理论,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即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 项基本原则的重要内容。 工人阶级政党领导。 科学社会主义是和工人阶级政党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 的。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 工人阶级要想取得革命的成功, 就必须建立自己的政党, 这样“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列宁也指出:“党是阶级的先进觉悟阶层, 是阶级的先锋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坚持了共产党领导原则,我们党确立 的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就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邓小平指出: “没有共产党的领 导,就没有社会主义道路。” 马克

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马克思主义,从 其阶级属性和主要内容说, 就

是工人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 论, 是关于社会主义如何取代资本主义以及社会主

义、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 的学说。正是因为有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才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

实践, 从不成熟到比较成熟。马克思主义过去是、现在是、将来还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指 导思想。 其次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被赋予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正因为根据我国实际被赋

予了鲜明的中国特色, 才具有了鲜明的时代性和鲜 活的生命力。 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各国具体实

践相结合, 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必然要 求。 根据唯物辩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的要

求,科学社会主义 只有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其自身作用、实现其自身发展。由于各个国 家

的现实国情、 历史文化和发展程度各有不同,因此各国必须从实际出发寻找适 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

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建立在中国国情基础上的科 学社会主义。 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就是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个基本国情一方面说明, 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而不能违背这些基本原则;另一方面说明,我国还处于生产力不

发 达、 社会主义制度尚未健全和完善的初级阶段,因此我们所坚持的科学社会主义 基本原则必须符合

中国实际、体现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具体 表现在多个方面: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是建立在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现实 基础上的。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之后,我们

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 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促进生产力

发展,而要 实现这一点就必须通过改革。改革既是发展生产力,也是解放生产力。通过改革 进一步解

放和发展生产力, 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当今 世界新科技革命对社会主义发

展的内在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担着解放生产 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双重任务。相对于旧体制来说,

不解放生产力,就不可能发展 生产力。 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有

机结合起 来。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 济共同发展

, 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必 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主要是因

为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动摇或损害公有制的基础地位,就必然会动摇或损害整

个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 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必须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主要是因为

我 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 间的矛盾仍然是主

要矛盾, 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就必须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 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要把坚持公有制为

主体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

等竞争、相互促进 的新格局。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

度, 主要是由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的基本经济制度

,要求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的原则,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

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 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调整所有制结构、 允许和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 特

色社会主义在分配制度上的鲜明特色。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达到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 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

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很不发达,经济 发展也不平衡, 所以为了达到共同富裕的目

标,必须通过鼓励部分先富的方式来 实现。 通过部分先富逐步达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

实现经济发展和 人民生活长远目标方面的一个重要特色。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党和国家允许 和鼓

励部分地区和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以带动越来越多的 地区和人民走上致富之路,

既鼓励先进,合理拉开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最终 达到共同富裕。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人民民主专

政是我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创 立的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是结合中国国情对马克思主义无产阶

级专政理论的具体 运用和发展。 人民民主专政具有无产阶级专政的共性, 但又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

它不仅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便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 的积极因素, 来实现

我们的宏伟目标;同时它又直接体现了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 一, 明确表明我国的阶级状况和政权的广

泛社会基础。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坚持 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靠保证。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合作和政治协商。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 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

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受中国 特殊国情的决定,中国不适合搞西方那种两党制或多党制,也不适合搞

一党制。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的重要形式

。邓小平说,这种政治制度“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所决定 的,也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特

点和优点”。为了更好地发挥这种政治制度的 优势,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

机统一,不断推进社会 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

育人民。中国共产党是注重理论 武装、坚持理论创新的政党。从党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

自己的指 导思想。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

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形成 并发展具有鲜明实践特色、 民族

特色和时代特色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当代 中国,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武装全党、

教育人民,打牢全党全国 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这是我们党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方

面的 一个重要特色。

正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又根据我 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被赋

予了鲜明的中国特色,所以它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 是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正确道路。在当代中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 是真正坚持科学社会主义。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科学,还在于它创造了令世界瞩 目的伟大成就,给当代中国带

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 能发展中国”,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得出的一

条基本经验。 正因为我们党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才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 上了时代潮

流, 走上奔向繁荣富强的道路,使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 的伟大成就。 第一,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激发了体制活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锐意推 进各方面体制改革, 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

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 我们建立和完善了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按劳分 配为

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 置发挥决定性作用的经济

管理制度。随着各方面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经 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

他各方面体制也不断呈现出勃勃 生机和活力。 第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效推进了我国对外开放

步伐。 改革开放以来, 通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 我国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

史 转折。我们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 从“引进来”到“

走出去”,我国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从 1978 年到 2013 年, 我国进出口总额从 206 亿美元提高到

4.16 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 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第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有效推进了我国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 从 1978 年到 2013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 3645 亿元

增长到 568845 亿元,年均增长在 9%以上,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 3 倍多,我国经济总量跃居

世界第二。 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 13 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我国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 量已居世

界第一, 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水利、能源、交通

、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生态文 明建设不断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快步发展。 第四, 中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了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改革开放以来 的 30 多年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

最快、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从 1978 年到 2013 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343 元增加到

26955 元,增长 79 倍;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 134 元增加到 8896 元,增长 67 倍;农村贫困人口从

2.5 亿减 少到 4000 多万。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成倍增加,群众吃 穿住用行水

平明显提高。 第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效推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改革开 放以来,随

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日益完 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社会主义

法治国家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不断扩大,人权事业得到全面发展。 第六,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有力促进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改革开放 以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不断与时俱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日益深入人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群众 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公民道德建设、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推进,文化事业 生

机盎然,文化产业空前繁荣,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 文化需求得到不断满足。

第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还产生了广泛而巨大的国际影响。中国作为当 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 仅用短短几十年时间就成功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发展道路,极大地提高了广大人民的生

活水平,以不到世界 10%的耕地解 决了占世界近 22%人口的吃饭问题,创造了人间奇迹,为世界减除贫

困作出了实 质性贡献, 为世界和平提供了稳定性和建设性因素。这既是对世界共产主义运动 作出的有

益探索,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探索自己的道路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 正如一位美国学者说的那样:

“中国令人震惊的经济增长史无前例,中国以独特 的方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改变了世界。”

许多西方学者认为,中国的 发展道路提供了一种新的启示,探索“中国成功之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 一百年 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