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论语学而篇第一范文三篇

时间:2021-12-07 15:55:00 来源:网友投稿

第一:语言术语第一:2008年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论语学而篇第一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论语学而篇第一3篇

【篇一】论语学而篇第一

论语第一篇学而篇读后感

  以下是整理分享的论语第一篇学而篇读后感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论语第一篇学而篇读后感篇一《学而》是《论语》的第一篇,共包括16章,涵盖诸多方面的内容,从学习到道德修养,从孝悌到忠信,从君子到君主其实讲的全部是做人的道理。
  虽为学而,但并不仅局限于学习知识,更多的是强调个人品德的修养。
  在孔子看来,知识在于其次,最重要的在于做人。
  “人不知而不愠,别人不理解我,但我并不怨恨、恼怒。
  因为别人的不了解而愤愤不平,争吵不休,实际是缺乏气度与自信的表现。
  别人不理解我而出言讽刺,我不与之争,也不怨恨之,只是淡然一笑,你有你的理解,我有我的坚持,如此而已。
  要做到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正需要这样的超然与坚持。
  人不知而不愠,不仅是一种大度,更是一种对自身所坚持之道的自信与坚守。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
  孔子的儒家思想重视人的实际行动,尤其强调人应该言行一致。
  但是,当今社会,情况却往往不是这样,巧言令色、长袖善舞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似乎早已习惯了这样一种浮夸的表现方式,渐渐将中华民族传统的踏实、质朴的精神抛诸脑后,“仁心则更不必说。
  在我们夸夸其谈的背后,藏着的究竟是难填的欲壑还是真心诚意?撕下我们挂在脸上的面具,摘掉强作的笑颜,一张张疲惫而冷漠的面孔背后,还有一颗空洞的心。
  我们在今天读《论语》就应该抛开尘世烦扰,摒弃花言巧语,寻找生活在当今社会中的我们所渐渐丧失的“仁心。
  论语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几则,莫过于“子欲居九夷。
  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第一则说孔子想住九夷那蛮荒之地去,大家觉得奇怪,就去问他怎么去住那么落后的鬼地方呢?他却答“君子住在那,又怎么会闭塞落后呢?此话又说到了两个方面,一是君子不回在乎外界环境的好坏,毕竟自身内心的清净重要于外界环境的清净。
  二是人改变环境,还是环境改变人,有一则小故事说把胡萝卜放到开水里,胡萝卜变软了,把鸡蛋放水里,蛋清蛋黄都凝固了,把咖啡豆磨碎了放开水里,水就成咖啡了,这足以说明三种对于外界环境的态度,是“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
  直到被环境慢慢改变还是与环境对抗,亦或者是如咖啡豆一般的改变环境,孔子正是说,君子能到九夷去像咖啡豆一般的改变环境,那里就不会闭塞落后了。
  论语第一篇学而篇读后感篇三这一学期,我们学校老师的共读书目是《论语》,对于论语,可能最现认识及熟的时候,就是上学的时候学习过,论语的一些精华,到目前最会背的几句也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等等,都是在学校时语文课堂上学过的几句。
  不过在看过三字经之后觉得,不管是《三字经》还是《论语》还是《道德经》的相同之处,都是围绕我们中华民族最注重的礼仪、道德、仁义,诚信之事所写。
  论语的学而篇第一中共有十六章,我最喜欢的就属里面的第四章孔子的弟子曾子的所说的。
  原文是: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翻译过来是: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尽心尽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有没有做到以诚相待了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有没有经常复习了呢?从这章里面我知道,一个人的要想提高自身条件,自身修养,就必须做到,吾日三省吾身。
  “吾日三省吾身,书中说的是我每天都多次反省自己,对,一个人如果每天都从多次反省自己,你的修养一定会逐步提高。
  “为人谋忠乎?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反思的事情,做人不管对什么人都应该尽心经力的去帮助她。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是我们现代社会每个人读最需要反省的。
  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就是诚信待人,以诚信为主,而这一句就是教我们做人一定要诚实,诚实是金嘛!诚实的同时还要守信用,就应该应那句信者,诚也嘛;“传不习乎。
  这句话翻译过来是老师传授的学业有没有经常复习呢!我觉得我做的有点欠佳,因为我不是一个自觉地人,对待什么事情都不能做到持之以恒。
  看完这一章我的感悟就是,不管一个人的先天条件有多好,一定要做到每天反省自己,要诚信待人,要学以致用,要温故而知新,才会让你的先天与后天条件更加完美。
  继续坚持读这本书,相信自己一定受益匪浅,一定会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
  论语第一篇学而读后感相关文章:1.论语·学而读后感2.论语学而读后感3.论语学而篇心得体会4.《论语》学而篇读后感作文5.论语学而篇读书心得3篇

【篇二】论语学而篇第一

[论语学而篇原文及翻译]读论语学而篇第一读后感

【--自我评价】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这是《三字经》作者对《论语》的评价。以下是精心的读论语学而篇第一读后感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这是《三字经》作者对《论语》的评价。应该说,这一评价是很中肯的。一向被奉作儒家经典的《论语》,并非是一部完整的著作,充其量不过是后人追记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而已。这种语录式的著作很难成为系统的哲学理论,用现代语言来说,无非是一些“思想碎片”罢了。因此这部《论语》被后人曲解、各取所需的利用,也就应该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这里仅以“学而篇”为例,这篇是被后人作为《论语》的首篇,题目也是取自开头的一句,实际上并无中心,只是孔子和他的门人,信口、随意说的一些话,零零碎碎,忽东忽西,纵读全篇很难知道他们想表达什么?中心思想在那里?

现在仅引开头的几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几句话,曾经被收入中学课文,大概人人耳熟能详。可是就是这几句话,自古至今歧义颇多。一般注者认为学而时习之的学是学习的意思,比如注者王肃就说过:“时者,学者以时诵习之。诵习以时,学无废业,所以为悦怿。”而也有的注者认为,从孔子一生所做的努力,周游列国,到处碰壁,却始终不渝,就是要传播自己的仁义礼乐思想,希望君王和百姓接受自己的学说——克己复礼。因此这句话,应该理解为:“我的学说被天下人所学习效法,难道不喜悦吗?”可见在《论语》的开篇,就已经产生歧义,因此对整个《论语》大家有不同意见,本无可非议,这应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不管是孔子后裔,还是其他什么人,都不要听到不同意见,就大发其火,为一个已经死去几千年的孔夫子,并已退出历史舞台的人物气坏了身子,那可真的得不偿失,并且大有不值。

老实说,我是比较赞同后一种说法的。那么接下来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可以理解为:“有很多人从各地赶来学我的思想,真的让我高兴;就是一些人不理解或者反对,我也不会因此而恼怒。”由此看来,孔老夫子还是很大度的,人们接受他的思想,他当然高兴,就是有人有不同意见,甚至反对,也并不恼怒,至少不会恶语相加。写到这里,我倒想劝劝一听到不同意见,就大发其火的人,至少你们应该传承孔老前辈的风度,否则人们不得不怀疑你的修养和人格,当然也包括文化水平。有理说理,最好写几篇像样的文章,也就是俗话所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骂人 __你无能,但至少算不得真本事!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细细读来、慢慢品位,仍觉对于在教育岗位上的自己有许多益处。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一段,集中反映了孔子教育思想的体系和重点,即德育和智育。而且是德育为先、德育为重。“孝、悌、谨、信、爱众”都是德育的内容和范畴;而且这段话由内到外,由小到大,由对自己到对别人,讲了一个德育的顺序。这个顺序,先讲纵的血缘关系——孝;再讲横的血缘关系——悌;然后发展到普遍的 __——爱众人。试想,如果连至亲的血缘关系都不能爱,怎么可能爱众人?对于如何要求自己,这里又讲了两点:一是谨,二是信。细细推究,这两点也是爱的表现形式,小心谨慎、言行诚信不正是对众人的爱吗?这说明“谨慎”和“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修身的重点。也体现了孔子一贯倡导的“仁”,而“仁”又以孝悌为本。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对于我们今天的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仍具很多的借鉴价值。

时代已进入21世纪,我们要从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变化的高度认识学校德育教育的艰巨性,从现代科技迅速发展的高度认识学校德育教育的复杂性,从推进素质教育的高度认识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进入21世纪,便是进入了“三化”时期,即“经济全球化、社会知识化、 __络化”。经济全球化为各种政治、思想和文化的交流铺平了道路,也为腐朽 __的传播制造提供了机会。电脑的应用和互联网的开通,使人们能够摄取的信息量之大、之快,之广泛无法估计,无可阻挡。正是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我们的各种社会问题更加突出,矛盾更为错综复杂。最近青少年中出现了一系列恶性事件,都与我们忽视德育教育,德育实效性不大有直接关系。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确是新世纪学校的首要工作

从课时的要求和各种德育活动的安排,到庞大严密的组织和众多的人员投入,可以说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和政府象我们这样重视德育教育,但是显而易见的是,我们的德育教育实效性不大,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原因固然是复杂的。但是,我们的学校德育工作长期忽视养成教育,德育工作高、大、空。目标太高、内容空洞,体系太庞大,成人化,搞一刀切,恐怕是最主要的原因。因此,21世纪的德育工作,要更加重视养成教育,做到高要求,低起点,让德育教育真正具有实效性。养成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基础,没有养成教育,德育教育是空洞的。人的良好道德品质的生成,一方面需要现代德育把人类在千百年来所形成的传统美德作为道德内容传授给受教育者,另一方面,必须引导人们自觉地加强德育养成。这就需要继续倡导“孝、悌、谨、信、爱众”等德育内容。

孔子的德育教育,没有校园的局限,家庭、学校、社会、对己、对人融为一个整体。联系今天的教育工作来看,这段话仍具有鲜明的生命力和鲜明的针对性,可谓亘古常新。

这一学期,我们学校老师的共读书目是《论语》,对于论语,可能最现认识及熟的时候,就是上学的时候学习过,论语的一些精华,到目前最会背的几句也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等等,都是在学校时语文课堂上学过的几句。不过在看过三字经之后觉得,不管是《三字经》还是《论语》还是《道德经》的相同之处,都是围绕我们中华民族最注重的、道德、仁义,诚信之事所写。

论语的学而篇第一中共有十六章,我最喜欢的就属里面的第四章孔子的弟子曾子的所说的。原文是: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翻译过来是: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尽心尽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有没有做到以诚相待了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有没有经常复习了呢?”

从这章里面我知道,一个人的要想提高自身条件,自身修养,就必须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吾日三省吾身”,书中说的是我每天都多次反省自己,对,一个人如果每天都从多次反省自己,你的修养一定会逐步提高。“为人谋忠乎?”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反思的事情,做人不管对什么人都应该尽心经力的去帮助她。“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是我们现代社会每个人读最需要反省的。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就是诚信待人,以诚信为主,而这一句就是教我们做人一定要诚实,诚实是金嘛!诚实的同时还要守信用,就应该应那句信者,诚也嘛;“传不习乎”。这句话翻译过来是老师传授的学业有没有经常复习呢!我觉得我做的有点欠佳,因为我不是一个自觉地人,对待什么事情都不能做到持之以恒。

看完这一章我的感悟就是,不管一个人的先天条件有多好,一定要做到每天反省自己,要诚信待人,要学以致用,要温故而知新,才会让你的先天与后天条件更加完美。继续坚持读这本书,相信自己一定受益匪浅,一定会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

读论语学而篇第一相关文章:

1.论语学而篇

2.论语学而篇3篇

3.《论语》学而篇读后感

4.《论语》学而篇读后感作文

5.中学生论语学而篇读后感

本文:

内容仅供参考

【篇三】论语学而篇第一

论语 学而篇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复习,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恼怒,不也很君子吗?”

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子说:”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却喜欢犯上的人,很少。不喜欢犯上,却喜欢做乱的,那是没有的。君子专心从事根本,根本建立,道就有了。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这就是做人的根本啊!”

1.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说:“说话漂亮,打扮光鲜的,就少有爱人的。”

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 为 人 谋 而 不 忠 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人谋事有没有尽忠?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守信?老师教的有没有练习?”

1.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孔子说:“治理千乘之国,就要谨慎办事,小心说话,节约开支,爱护人民,要根据时令来使用百姓”。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说:“弟子回家要孝顺,在外面要尊敬兄长,要谨慎可信,爱戴人民,亲近仁德之士,实行之后还有余力,就去学文化。”

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说:“尊重贤德而轻视女色;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辅佐君主,能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有信用。这样的人,就是他说没有上过学,我也认为他有文化。”

1.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孔子说:“礼的功用是以能让人们和顺相处最为贵重,上古圣王之道也就美在这和顺之上。可是如果不论大小事情都一律依循着和顺来进行,那也会有行不通的地方。如果因为只知道和顺的可贵,就一昧地拿它来作行事的准则,而不用礼来为之作适当的限制,那也正是这行不通之处啊。

1.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去世,不忘追念上辈祖先,民众的德行就会变得稳定忠厚。”

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禽问子贡说:“夫子到一个国家,总能议论参与这个国家的政事。是求来的,还是另人给他的?”子贡说:“夫子温良恭俭让,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夫子求得的方法,或许与别人求的方法不同吧。”

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说;“父亲还在,看他的志向;父亲不在了,要看他的行为;三年不改他父亲的规矩,可以说是孝顺了。”

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先王的作法,在这一点上很不错。大事小事都用这个规则,有行不通的。为和谐而和谐,不用礼来节制它,也不行啊。”

1.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有子说:“讲信用接近义的要求,说话就有分量;恭敬接近礼的要求,就能远离耻辱;结了婚也不忘掉亲人,也就可以跟着他了。”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吃饭不求饱足,居住不求安逸,干事机敏,说话谨慎,去有道之士那里校正自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贡说:“贫穷而不谄媚,富有而不骄傲,怎么样?”孔子说:“还可以。不过不如虽贫穷却乐观,富裕而好礼的人。”子贡说:“诗经上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子贡啊,可以同你谈论诗经了,告诉你前面的你就能知道后面的。”

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老子 道德经(1 2 8 12 13)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可以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可以叫得出来的名,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无”,是天地形成的本始;“有”,是创生万物的根源。所以应该从经常不见其形之处体察“道”的奥妙,应该从经常显露其形之处体察万物的归宿。“有名”和“无名”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各异,它们都可以说是幽微深远。再往上推,幽微深远到极点,就正是所有的道理及一切变化的根本了。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就跟着产生;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观念也就产生了。没有“有”就没有“无”,没有“难”就没有“易”,没有“长”就没有“短”,没有“高”就没有“下”,没有“音”就没有“声”,没有“前”就没有“后”,这些都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圣人做事,能体合天道,顺应自然,崇尚无为,实行不言的教诲。任万物自然生长,而因应无为,不加干预;生长万物,并不据为已有,化育万事,并不自恃其能;成就万物,亦不自居其功。就因为不自居其功,所以他的功绩反而永远不会被泯灭。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合乎道体的人,好比水。水善于使万物得到利益而不与之相争,它处于众人厌恶的地方,所以最接近“道”。他乐与卑下的人相处,心境十分沉静,交友真诚相爱,言语信实可靠,为政国泰民安,行事必能尽其所长,行动必能适其时,这是因为他不争,所以才无错失。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译文】过分追求色彩的享受,终致视觉迟钝;过分追求声音的享受,终致听觉不灵敏;过分追求味道的享受,终致味觉功能退化;过分纵情于骑马打猎,追逐鸟兽,终致心神不宁,放荡不安;过分追求金银财宝,终致道德沦丧,身败名裂。所以圣人的生活,只求饱腹,不求享受,宁取质朴宁静,而不取奢侈浮华。主张摒弃一切外物的诱惑,以确保固有的天真。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译文】世人重视外来的宠辱,没有本心的修养,所以得宠受辱,都免不了因而心惊,又因不能把生死置之度外,畏惧大的祸患而心惊。为什么得宠和受辱都要心惊呢?因世人认为宠上辱下,宠尊辱卑。得到光荣就觉得尊贵,受到耻辱就觉得丢人,因此得之也惊,失之也惊。为什么畏惧大的祸患也心惊呢?因为我们常想到自己,如果我们忘了自己,那还有什么祸患呢?所以说,能够以贵身的态度治理天下,才可把天下托付他;以爱身的态度治理天下,才可把天下交给他。

相关热词搜索: 论语 学而 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