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关键对话读书笔记五千字三篇

时间:2021-12-07 15:28:39 来源:网友投稿

《千字》是作者若墨 发表在17k小说网 连载网站的一本小说,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关键对话读书笔记五千字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关键对话读书笔记五千字3篇

【篇一】关键对话读书笔记五千字

一千字的读书笔记

【篇一:一千字读后感】

一千字读后感

篇一:上下五千年读后感

我翻开书册,好像面对着汹涌澎湃的大海,历史的浪潮滚滚而来。民族的文化,在这里凝聚;民族的精神,在这里显现。

我阅读,我与历史人物共席对话。我阅读,我和时代风云同声呼唤。我思,我问:是谁推动着历史的车轮?

我掩卷沉思,我若有所悟。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有多少英雄豪杰匡扶正义,有多少志士仁人追寻真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李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他们为着民族利益呕心沥血,他们为着民族尊严而献身成仁。他们是民族的英雄,他们在为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战!

然而,这就是答案么?历史,就是英雄好汉的演兵场吗?

伟人的话在我耳旁回响: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

是那些无名的平民,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在虎门湾引水销烟??是那些朴实的百姓,将心血熔炼成兵马俑,用汗水铸就万里长城??是的,是人民的意愿造就了英雄,是人民的力量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我感慨,我赞叹,那些威名远扬的英雄豪杰,因为他们演示着人民的壮举,所以他们才在历史的画卷上书写浓重的一笔;那些流芳百世的志士仁人,因为他们呼喊着人民的心声,所以他们才在历史的柱石上镌刻下深沉的印记。

当我翻到书卷的最后一篇“武昌起义的炮声”,已是华灯初上时分,电视里正在热播连续剧《走向共和》,屏幕上正在演绎着慷慨悲凉的壮剧。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武昌起义的炮声,宣告了封建王朝的灭亡,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今天,亿万中国人民,正以新的风貌跨入了新的世纪。全国人民豪情满怀、信心百倍,在实现强国富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大踏步地奔向全面小康的伟大目标。这就是历史前进的方向,这就是当今历史发展的动力。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全国各族青年,代表着我们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代表着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我们决不辜负祖国和人民的殷切期望。要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

这就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读了《上下五千年》,我们对自己肩负的责任,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篇二:文化苦旅读后感

喜欢读余秋雨先生的书,先生总是将自己独特的见解溶于文字中,领导读者理解问题,思辨问题。先生的文字逻辑性强,见解独特,含义深刻。每读一次都会让我深深地震撼。

《文化苦旅》这本书介绍了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但你千万不要因此认为读余先生的书会心旷神怡,轻松自在。整本书还没读完,我就已经被民族意识唤醒后的沉重与悲哀压的喘不过气来。在我们欣赏历史留给我们的有形“着作”——古迹时?谁又会去潜心探究这一处处古迹背后到底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而余先生恰恰做到了。他运其妙笔,给我们的心灵写下了“震撼”两个大字??

曾在网上看过这样一句评论:余秋雨以历史文化散文而名世。余秋雨先生凭借自己丰富的文史知识功底,优美的文辞,引领读者泛舟于千年文化长河中。是的,他的这本着作《文化苦旅》也深深印在每个读者的脑海里。有人说,中国散文的天空星光灿烂,而《文化苦旅》是一条河系,其中每一颗星星都散发着一种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测的力量。有人称他是本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级的散文作家,是开一代散文新风的第一位诗人。这些话道出了我的心声。我之所以要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是想要表达我至深的敬意。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展现给我们那一处处古迹背后的辛酸和沉痛以唤醒我们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让铭记我们历史的教训!

《文化苦旅》这本书在告诉我们中国古代历史的同时,告诉了我们更深一层的道理。

跟随作者走到书中,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推引,走上前去——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石像。壁画依然不言。跟随作者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一次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并非外表炫丽而是一种人性的。深层的蕴藏。

“报纸上说我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苦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凉,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是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千年之前的那场浩劫,绝不能只是过眼云烟。我们要吸取教训,将文化的精神永贮于华夏大地!

合上书卷,走向窗前,看着流动的车潮和人群,每每,处处不在宣泄着一种文化,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

我们真应该去辽阔的土地上走走,看看,咀嚼,体验??释放自己那涌动着满心。

满眼。满脑的渴念??

篇三:复活读后感

人世间最大的悲哀,莫过于自己想要做的时,想要完成的梦想,不能、不敢、也不会去做,结果只能寄托于文字、音符、甚至是一些外在的东西,到头来,心里还是痛苦。

托尔斯泰曾说:“幸福的人儿总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对于幸福与不幸的深入了解从另外一方面说明托尔斯泰内心真的很渴望幸福,但是直到临死前的最后一刻,他还是没有正真的幸福过。

作者是俄国贵族,主人翁聂赫留朵夫也是俄国贵族。聂赫留朵夫曾经是怎样的堕落,怎样地纸迷金醉、放浪荒唐,沾染了俄国贵族阔少的种种劣根性,那么作者就是在怎样的环境之中成长,并变得日渐麻木、日渐堕落,他看不惯的一切仿佛是生命的枷锁,无以复加。

聂赫留朵夫的故事是从他利用权贵和一定的才能当成审判员审判一名妓女偷盗并杀害嫖客的案子开始的。聂赫留朵夫是复杂的,这时候的他已然从一个贵族阔少成长为一名标准的俄国贵族成员。

但是后来的他,在不断的深入调查之中,他渐渐地发现自己的罪恶。是他,聂赫留朵夫,在少年时引诱的玛丝洛娃,让她从此走上了妓女的道路。

他顿时有了些悲悯,有了些后悔,有了些内疚。他的内心,在一次次的调查之中被一次又一次地剖开,一次又一次地刺痛。他开始怀疑自己的一切,开始否定自己的一切,他觉得这些年他的双手沾满了罪恶。在俄国贵族之中所受的那些官场和金钱的诱惑使他变得迷离,在不断的泯灭自己良心之中获得所谓的成长。

他开始厌恶自己厌恶自己的一切,像极了列夫托尔斯泰他自己,托尔斯泰就是因为厌恶自己的曾经的所做所为,身为一个俄国贵族对人民,对无声阶级的压迫的行为的厌恶而多次自杀。聂赫留朵夫看到平常所见的人们:将军、贵族、妓女、仆人、贵妇人、士兵、商人、公爵、贫民??都是一副或麻木或虚伪的面孔,他看不到希望,觉得这个世界是那么的黑暗,那么地不公平??但是这种状态没有持续多久,他的内心又开始变化了。因为他发现造成这一切的是不公平的农奴制度,是已经僵化到无可救药的贵族阶级制度。然而对于这样一个根源,所有他见过的人以及他本人都无法去改变什么。他能够改变的只是自己手上的几分田地,让那些佃农有一时的土地,当然,很快就会被地主给侵占了。

但是不管怎样,他后悔并反思过了,他不再是以前麻木不仁的他,他复活了。他变得有思想有灵魂,他全力去拯救深陷囵圄的玛丝洛娃,然而不幸的是,玛丝洛娃最后还是死在狱中。他的努力显得那么单薄,那么无力,即使他已经复活了。

以往人们看到的只是《复活》是托尔斯泰的晚年最杰出的作品,超越了以往的任何一部。《复活》是史诗性的长篇小说,真实而又富有艺术性地反映了农奴制改革的前期,

沙皇统治下贵族制度的腐朽与颓废。人们看到的是只是作者希望更多的人们醒过来,看清这个世界,让更多的人复活,而不是整日如行尸走肉般地活着。

但是谁又看到托尔斯泰和聂赫留朵夫心里的痛苦与悲哀呢?他们是复活了。他们知道这个世界的真善美,他们懂得积极向上,他们能够为了自己的追求而真正地有意义地活着。但是,我们忘了,他们毕竟是少数人,他们所付出的努力是那样的势单力薄,他们没有战友,没有同行者,他们是坚定在一条孤独路上的殉道者,最终的努力总是因为时机、因为人力、因为制度而付诸东流。聂赫留朵夫分再多的土地给农民又有什么用,最后还不是会被地主给压榨掉;他再怎么努力去就玛丝洛娃,她最终还是死了。他的愿望是这样难以实现,聂赫留朵夫可以选择继续去努力,去争取更多的人一起去改变,去让更多的人复活。但是托尔斯泰呢?他已经老了,他的一生已经快要结束了,但是还是难以实现自己这样一个令更多人醒悟的愿望。他的悲哀只有在《复活》里面得到满足和实现,他做到了,完成了这一部伟大的作品,但同时,他知道自己的生命中注定是要以悲哀来结局的。

不久以后,人们发现,在一个俄国的暴风雨天里,托尔斯泰荒凉地死去。

篇四: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奥斯特洛夫斯基,一位伟大的作家,用他的智慧,塑造了一一位英雄人物,铸就了一部经典着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从小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但顽皮的天性背后是他的正直善良,是他的勇敢坚强他那不畏恶势力,敢于向恶势力挑战的勇气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在学校里,他敢挑战教父;在生活中,他敢挑战那些仗势欺人的坏孩子;在工厂里,他敢挑战那些不公平的现象??由于他的顽皮任性,他被学校开除。从此,保尔开始了他的人生路。他先在工厂打工,但先后被开除,这也让他增加了许多人生经验。少年的保儿,长得标致,又勇敢,他与当地富豪家的千金佟利亚相恋,尽管阻碍重重,但他也从未放弃。后来,由于战争,佟利亚跟随父母离开家乡,他们也因此暂时分开,担保而从未忘记她。

保尔就是这么一个正直善良又勇敢的年轻小伙子,他对自己的国家也是忠爱无比,于是,在这国家面临危机的时刻,他与好朋友谢寥沙毅然参了军,从此,沙场上出现了一个威武的军人。尽管当时苏联的条件比较落后,但在保尔的带领下,他们打了许多胜仗,保尔的大名也从此远扬。在战场上,保尔有勇有谋,他从不顾自己的安危,为了战胜敌人,他就算死也愿意。可是胜败乃兵家常事,保尔他也打过败仗,他当过俘虏,他也去过集中营。可是,他却毫不悲伤,反而十分乐观,通往集中营的路上,甚至是到了那人间地狱般的集中营里,他也仍然保持那颗积极乐观的心。

在一场战斗中,保尔身负重伤,几乎命悬一线。所有的人,包括医生,都不相信他还能活过来,当所有人正感叹一位英雄就这样陨落时,保尔却以惊人的意志力,战胜了

病魔,战胜了死神,它超出所有人的意料,活了过来??可保尔并不认为这是奇迹,这只是他的又一次胜仗而已?尽管他战胜了死亡,但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他双目失明,身体也不允许他再拿枪了,于是他很不情愿的退出战斗一线,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不能在战斗了,他人染可以战斗,他决定用笔战斗,来完成他的心愿。

于是他一人来到海边,来到一所破寂静的屋子里,凭他的意志,继续工作。保尔是多么的顽强啊!他拥有常人难以想象的意志力,如钢铁般。在任何困难面前,他都不会畏惧。

读完这本书,我相信每个人都会被保尔的意志力感动,会不禁思索,钢铁是这样炼成的啊!人之一生,风风雨雨许多年,总免不了许多挫折和荆棘,但我们更应该感到幸运,庆幸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没有战火的年代,衣食无忧的年代,这样的环境不知道优于保尔多少倍所遇到的许多所谓困难,更是不值一提,又怎能再困难面前臣服呢!可是却有很多人,他们遇到一点问题就不知所措,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缺乏向困难挑战的斗志!当然就不能战胜困难了。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这是保尔的名言他激励着无数人,在生活中不断向前。

确实,在生活中,不惧怕的人面前才有路,我们要鼓足勇气,拿出斗志,与困难斗争,披荆斩棘,才能活的更精彩,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大道!

篇五:神秘岛读后感

什么样的书算是好书呢?也许神秘岛就是许许多多的好书中的一本。凡尔纳的神秘岛有着让读者喜欢的内容,有着风趣自然的笔风。让我介绍一下着本好书吧!

要说书必须的是要说其作者,这本书的便是一直以来的伟大的科学幻想小说家――凡尔纳。凡尔纳写过许许多多的书主要以科学幻想小说为主,着名的有他的3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凡尔纳总共创作了六十六部长篇小说或短篇小说集,还有几个剧本,一册《法国地理》和一部六卷本的《伟大的旅行家和伟大的旅行史》。主要作品还有《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机器岛》。《漂逝的半岛》。《八十天环游地球》等20多部长篇科幻历险小说。而我读的便是3部曲的最终章《神秘岛》。

神秘岛讲述的故事是描述在美国南北战争的时候,有五个被围困在南军城中的北方人趁着偶然的机会用气球逃脱了。他们中途被风暴吹落在太平洋中的一个荒岛上,但是他们并没有灰心失望,他们团结互助,以集体的智慧和劳动,克服了重重困难,建立起幸福的生活。他们从赤手空拳一直到制造出陶器、玻璃、风磨、电报机??他们挽救了在附近另一孤岛上独居了十二年而失去理智的罪犯(即《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中被流放的罪犯--艾尔通),使他恢复了人性,成为他们忠实的伙伴。这些荒岛上的遇难者虽然什么也不缺,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返回祖国的努力。一天,他们终于登上了在格兰特船

【篇二:读书笔记5篇(1000字左右)】

1.《活着》读书笔记

只要活着

我喜欢看书,喜欢看各种各样的书,看的很杂,文学名著,流行小说都看,只要作者的文笔不是太差,总能让我从头到脚看完整本书.只不过很多时候是当成故事来看,看完了感叹一番也就丢下了.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看了余华写的小说《活着》,《活着》讲述的是一个叫徐福贵的老人一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的老人.作者的笔触很平静,没有刻意去烘托一种跌宕起伏的气氛,随着作者平实的叙述中,经历着主人公的一生苦乐哀愁.看完后掩卷沉思,内心沉重,感觉有说不出的悲——悲凉,悲哀,悲伤??似乎人生所能经历的不幸都降临到了主人公身上.想着主人公的经历,禁不住疑问: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徐福贵出生富贵,却是个地道的败家子,从小到大干尽了荒唐事,嫖娼,赌博生生让自己从一个阔少爷变成了个穷光蛋.这期间,他唯一做对的事就是娶了家珍做老婆.这个同样出生富贵的富家千金没有一句怨言的包容了迷途丈夫,撑起了日后苦难的天空.

从地主到赤贫,徐福贵也不是没有恨过,恨这个,恨那个,最后恨的还是自个,有道是自作孽不可活,怨谁 他活着,接受了自己新的身份.是啊,就如他娘所说: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活着的意义并非只是富贵.

自从做了佃户,也许劳动是能改变一个人,不,应该说是生活,为了活着,一家人的活着,徐福贵努力劳作,再不若从前的荒唐,活着也似乎有了目标.用书中的话说就是:日子过的又苦又累,心里反到踏实了.他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他们徐家从小鸡变成鹅,鹅变成羊,羊变成牛,慢慢的重新发起来.只是世事难料,他被抓壮丁上了战场.在战场上历经生死,成了俘虏后面对解放军是选择留下还是领了盘缠回家时,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回家,那一刻,对家庭的牵挂也许是他活着的唯一理由吧.只是现在想想,如果那时他选择的是留下,也许人生会有所不一样吧,就如那同样成了俘虏选择留下参加解放军的春生.

解放了,土地改革,买了他家所有田地的龙二被枪毙了,真当是福兮,祸兮.这一刻,主人公已经想开了,认命了.用家珍的说法就是: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了.是啊,经历过分离之苦的家人才知道团圆的真实可贵.活着,不就是一家人平平安安在一起.

日子就这样清贫而又安稳的过去了.直到??

抽一点血就抽一点,医院里的人为了救县长女人的命,一抽上我儿子的血就再不停了 ?? 那时有庆已经不行了,可是出来的医生说血还不够用.抽血的那个乌龟王八蛋,把我儿子的血差不多都抽干了.有庆嘴唇都青了还不住手,等到有庆的脑袋一歪摔在地上,那人才慌了,去叫来医生,医生蹲在地上拿听筒听了听说:心跳都没了.医生也没怎么当会事,只是骂了一声抽血的:你真是胡闹.就跑到产房救县长的女人了.�

看到这里真是说不出的愤懑,一条鲜活的人命,就这样没了,怎么会如此荒唐 怎么会有如此草菅人命的事 真是什么样的人心 也许这就是当时社会的沉重吧.

回头看我们的主人公,他活着,因为家珍.儿子有庆死了,老婆家珍病重,好像随时会跟了有庆而去,想着往日种种,徐福贵撑了下来,跟着他受尽苦难的家珍需要他活下去.

小时候生病成了聋哑的女儿凤霞嫁人了,女婿虽然是个偏头,却是个极好的人,一家人和和睦睦,生活似乎又有了奔头.凤霞的怀孕更是让这家饱经苦难的人喜极而泣,可是,这简单的幸福又终结在凤霞的分娩上.孩子生下来了,凤霞却死了.三个月不到,家珍也死了.

徐福贵和他的女婿围着他们的希望——苦根,艰难的活着.苦根,一个古灵精怪的孩子,懂事乖巧的让人心疼.四岁的时候,苦根的父亲,徐福贵的女婿——二喜被水泥板压成了肉酱.苦根跟着他外公到了七岁,发着高烧,帮着徐福贵在地里摘棉花.徐福贵心疼外孙,没钱买药,煮了一大锅豆子,出门下地去了.不想回来后就发现苦根被豆子撑死了.

往后的日子我只能一个人过了,我总想着自己日子也不长了,谁知一过又过了这么些年.??这辈子想起来也是很快就过来了,过的平平常常,??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

这是主人公的话,书看完了,很压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也许无所谓活着,尘世的苦难,活着的人总得承受,在命运面前,只有忍耐,忍耐孤独,忍耐不幸,甚至是死亡.《活着》并不是要告诉我们应该怎样活着,只是在陈述活着这样一个事实.套用徐福贵夫妇对春生的话来说:活着,好好活着.我们只能等待被时间和命运遗弃,而没有权利抛弃生命.在命运面前,也许不能不感叹人类的无力吧.改变不了活着的事实,就改变活着的态度吧,只要活着,总有希望,态度也许至少是可以改变活着的状态,或者好,或者差.只是在生命的尽头至少可以告诉自己,我们活过,也曾经努力过.

2.《孟子》读书笔记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狭义的“仁义”是指封建时代人伦的忠义孝悌,实则是千百年来对孟子的误解,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三纲五伦已革了命;《中庸》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那末,此“仁义”还有永恒的意义可言吗?所以我们今天理解孟子的“仁义”,实应站在高处,从广义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对客观普遍规律的认识,孟子的“仁义”也不二致。而这种认识,可让孟子如一熟练渔夫的手钳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纵有大腿大脚亦是摆脱不了。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孟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

当今著名于世界的“系统论”、“系统思考”,虽口口声声反对舍本逐末,而要动态、长远地看事情,说透了:皆可从孟子的仁义思想找到雏形。用毛泽东的话“干振而枝披,将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义之道最为恰当不过了。而抓不到仁义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终生疲命于随时浮现的海市蜃楼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点,我觉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独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气概。这点即注定了他若有机会作为,给予一发挥才干的舞台,则必能成一王业的大人物也!独行特立者,立场坚定,意识独立;不同流合污者,则能做到不见异思迁、不心随物转。有此二者,则造就了孟子之大气魄,表现在文风上则气势雄奇而磅礴,用来创业则整个世界都向他一人倾倒,孙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体现。当今社会形势风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辩方向,倘学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惊天地而泣鬼神呢?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

3. 《简爱》读书笔记

花了三天多的时间终于读完了《简爱》,我知道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过程。这连住的几日,我几乎除了吃饭和睡觉,一切时间都耗费在这本来自遥远国度的小说里。然而我还得在抱怨的同时,不得不承认它的杰出与迷人。很少见到这样迷人的异国风情。这充满着英国十九世纪趣味的故事里,让我感慨了很多。其实我应该早些接触这本书,早就有很多的人介绍它了。可惜,我拥有着一点排外的情愫,一直拖到现在去欣赏它,实在有些相见恨晚。 作为一个外国人,我对英国人的思维和宗教信仰有点难以适应。不过呢,人世间的真情多数是相通的。每当我读到小简爱因为无亲无故而遭受虐待和歧视时,心中顿起的怜悯之情真让人难忘;每当简爱一次次化险为夷让我多么兴奋;当她勇敢地拒绝了圣约翰的求婚而坚持自己心中的真爱时,多么令鼓舞和震撼;特别在文章最后,她抛弃一切去照顾那位可怜的爱德华时,我的心中欣慰与感动迸发而出。

关于这本小说,我想它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它在很多艺术方面的杰出融合。我敢确信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作家。首先,她在描绘风景时,是以一个画家的审美角度去鉴赏,以一个画家情趣去把握光和影的和谐。读中国的小说很少见到这样细腻的风景描写的词汇。

应该要感谢这本书的译者周令本的深厚的国文功底,使译本文采熠熠,令原著生辉。其次,夏落蒂.波郎特在语言学上的造诣也很深厚,作为一名英国人,作者可以说至少精通三种以上的外国语言。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可以通过它感受到整个欧洲的文化氛围。比方说英国人的自豪感和绅士风味,德国的大国气氛以及法国女性的天生浪漫情趣。甚至还读出了英国人那种殖民主义的歧视东方人的心理,比如他们称印度是个野蛮的民族。再次,夏落蒂.波郎特对感情戏的处理上,可以称得上很高明。她的主人公很少是一见钟情,这比较现实,但是她赋予的爱情总是在默无声息深入到读者的心田里。如此巧妙的感情戏,让我很意外,很惊喜。

《简爱》的作者如果和中国的曹雪芹相比,毫无疑问,后者的文化底蕴要更博深一些。就像中国和英国人拼比历史,中国人可以无愧地说:我比你老的多。曹雪芹一生所学要比夏落蒂.波郎特要广博的多,毕竟中国的文化底蕴要丰盛的多。中肯的说,简爱的确比不上中国的《红楼梦》。不管是人物丰富还是物致的描绘上,《红楼梦》都是更为杰出的。但是,《简爱》中也有值得中国人去学习和欣赏的地方。比方说,《简爱》对人物的心理描写方面,可以说淋漓尽致。这点在很多中国人的文学作品中做的都不够.

读这本书我仿佛读了一遍《圣经》,西方人对宗教笃深的感情与真诚的信仰,真很令人敬佩。现在的中国是一个缺乏信仰的时代。在读《简爱》时候,让我感受到在拥有宗教哺育下才可以得到的人情的纯美,在现在的中国这真的很难得。其实,很多圣经里的教诲与中国的孔儒的经典思想是相通互补,而现在国人却往往忽视了祖先的睿智。比如圣经里劝人从善,劝人宽忍,劝人感恩,与孔老夫子劝国人礼义仁,两者是相同的。在读《简爱》的时候,我时常被圣经里的美好的思想启迪着,让我联想到中国的现状,心中似乎收获许多。让我坚信,对于中国的儒家文化真的需要重新审视。

4. 红楼梦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黛玉低吟着的悲凉试句一直被古往今来的独孤人士吟唱至今,这句诗出自曹雪芹的手笔,似乎也暗示着红楼梦这部小说的悲凉结局和它之中蕴涵着的封建社会独有的苍凉和无奈。

记得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读红楼梦了,怀着一种压抑的心情,小时候素来不爱读书,那印象中大观园的繁杂与喧闹似乎就是儿时对红楼梦的理解.宝玉的轻浮,黛玉的忧郁,宝钗的大方,刘姥姥的和善,凤姐的小家子气,其他人物各自的轻佻,刻薄,总之,这本书只是记录了晚中清时一户人家的兴衰史,当时,我是这么理解的.

可再仔细品读之后,随着见解的丰富,这本书在我心中,不仅只意味着一个纯粹的俗气的故事,它开始有了更深远的寓意,那故事背后所揭示的那些不为人知的悲伤与凄惨,也让我领略到了曹雪芹这个怀才不遇的文学者的深刻思想和反叛观念.

宝玉曾说:”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前者在婚前纯洁,而在婚后受泥土玷污,自然也浑浊了.”宝玉为何有此感?这也不正暗示着曹雪芹对当时社会重用男才,而置女子不顾的现象觉得无比反感与愤愤不平么?黛玉为何生性郁郁寡欢,喜散却不喜聚?因为作者正是借这个凄惨美人儿所表达自己内心所受到的凌辱和对封建社会文人没有自由所以心中悲伤,忧郁的心境.而其他的像凤姐之类人物的刻薄尖酸也正是那个年代猥亵小人的真实写照.也有善良的主儿,如袭人,也如像前面所说到的尖酸小人,也有乐于助人,热心,善良的一面,这也正是作者心中的善良和祥和激发的片刻.然而,悲剧的色彩仍笼罩着这个美丽切极具讽刺意味的故事,那荣宁二府的家破人亡与天各一方也表明了作者内心对社会的极度失望和那看破红尘的一分洒脱与伤感,令读者不觉为之一颤.

虽说这本书字里行间显露路出的的社会的世态炎凉着实能令人如作者一般忍不住仰天长叹,然而其中也有美丽的,善良的一面,如大观园中的一家人一同饮酒对诗,一同喜接春联的热闹,开心,亦如宝玉面对黛玉时的那一份讨巧与能言善辩,一家人在一起的温馨,也使读者在阅读时嘴角不禁泛起一丝浮萍.其实,这也正是民间人家风俗与良好教养与中华民族丰富文化的真实写照,然而越如此,结局变越显得沧桑凄凉,越觉得不舍,若不是如此,作者那犀利的语言和矛头也不会直指人们内心的最深处,如此伤感.

读完红楼梦,从那个压抑封建的社会阴影中逃脱出来,长吁了一口气,环顾四周,自己生活的环境至少能有让自己长吁一口气的空间,而当时的人们呢?身不由己,思想倍受禁锢,他们的心情又是如何呢?所以,每当读完一遍红楼梦,那在读之前的紧张,压抑,似乎都烟消云散了,内心对苦难,艰苦的理解也多了一份深刻,对梦想的追逐也越发执着.我们也理当为了这而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民主时代,在生活中,有艰苦,有困难,但那是人生历程中不可避免的,和环境,观念无关,但是,比起封建社会的人,我们至少有权利去战胜他,我们有能力起战胜他,我们有资格去战胜他,这,难道不值得庆幸吗?

靠在书架上的红楼梦,静静地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是喜,是忧,是聚,是散.它,孕育着狂热的内涵;它,传承着深刻的思想;它,透散着醉人的感伤??

5. 名人传读书笔记

书中写了三个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第一个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另一个是意大利的天才雕刻家:米开朗基罗;最后一个是俄罗斯名作家:托尔斯泰。

【篇三:培根随笔一千字读后感】

谈《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读后感

随笔,亦称杂文,为散文之分支,为议论文之变体,兼议论抒情之特性;篇幅短小、形式多样,常借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之见解情感,语言灵动,婉而多讽。欧美随笔,自法国蒙田始,情感生活、天地万物,谈笑之中,无不涉及。然十七世纪英国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培根,位高权重、目标宏远,其《随笔集》虽名从蒙田,而写法却与传统迥然不同,凸显缜密思维、大家风范。

作为大政治家与唯物哲学的先驱,在培根的随笔里你找不到抒情的内容,更多的是更具实用性的议论文。文题清一色的“谈??”“谈??”整齐划一。文章的起承转合也颇为规整,如第一篇《谈真理》,先用《圣经》人物的话“真理为何物”开篇,到当下人们偏爱虚假的现状,由古至今,再引用几条古人精辟的论述说明追求真理是“自身的唯一仲裁”。最后,用分析与对比,揭露了谎言的丑陋,总结全文。一篇议论文,名言做血液、排比做肌肉;骨架则是自己精妙的概括:“历史使人明智;诗词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谈学养》)“德行犹如宝石,镶嵌在素净处最佳”(《谈美》):“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论友谊》)??这些句子多用对仗和排比,多放在文章开头或结尾,信手掂来几句,都不失为精妙格言。这样一篇论文,在千字的篇幅内,便被塑造的有理有据、有血有肉。其

他随笔,大抵如此,更体现了培根文字的深刻老练、道理明白, 所以读完他的随笔,我听不到他灵魂深处的絮语,也不想再和作者犹如朋友般谈心,到好像是在听一名高人赐教、一名法官判案。

培根随笔的题材,既没有“论悲伤”、“论口才”这种个人化的色彩,也没有“论宇宙万物”、“论灵魂永生”这种飘渺唯心的色彩,他热衷的是人、社会、国家的利害关系。工作之余创作创作随笔,谈谈国家真正强大的方法,谈谈宗教统一的利弊??随笔竟成为了他抒发个人建树的平台。培根,一位文艺复兴时期的新兴贵族,一个才华横溢的政客,对治国处世都思考出了一套体系与说法。可惜的是,在文章中宣扬节俭的他,却过着连母亲都看不过去的阔绰生活,又因受贿从大法官权力顶峰跌落,这个理性的人还是摆脱不了世俗的纠缠。或者说,他其实是一面论述,一面提倡利己主义,大有中国古代法家的气息。因此,读他的随笔,我也读出了不少对底层人民一贯的冷漠,以及一个政客有些令人讨厌的圆滑。

正如培根所说:“人类智慧和知识的形象将在书中永存;它们能免遭时间的磨损,并可永远得到翻新。”对于一本书,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我们不得不感谢培根,他的集子展现了一个真实的培根,分享了他来之不易的人生智慧,并在无数人的理想中传承。

【篇二】关键对话读书笔记五千字

什么是关键对话?——谁会在意关键对话?

“关键对话”是指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日常交流,它能影响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其实你不必这样做。如果你学会如何掌握(甚至是控制)关键对话,你就可以有效地解决任何问题。

关键对话:两个或更多人之间进行的讨论,条件是:(1)事关重大;(2)意见不同;(3)情绪激动。

掌握关键对话——对话的威力

当我们面对重要问题保持沉默时,我们的生活便开始上演悲剧了。——马丁。路德。金

两个问题需要解决。第一,这种观点的自由交流如何导致成功?第二,我们怎样才能促进观点的自由交流。

●填满共享的信息库

●对话的技巧是可以学到的

从“心”开始——如何确定目标

怒不可歇时的话语是最令人后悔的表达。——安布罗斯。比尔斯

面对棘手的问题时,关键对话高手是这样关注人物目标的:

从我做起

●记住,你唯一能直接控制的人只有你自己。

关键对话的第一个原则:从“心”开始,审视你的内心。

要想解决问题,我们要做的第一步是改变错误的观点,即认为我们的苦恼是由别人导致的。很多情况下,其实我们正是给自己带来烦恼的原因之一。

关注你的真正目的

●发现自己即将陷入沉默或暴力状态时,停止对话,冷静思考你的动机。

●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现在的行为显示出我的动机是什么?”

●明确你的真正目的,问自己:“我想为自己、他人和人际关系做些什么?”

●改变关注目标。问自己:

我希望为自己实现什么目标?

我希望为对方实现什么目标?

我希望为我们之间的关系实现什么目标?

如果这是我的真正目的,我该怎么做?

●寻找意义。确定正确的方向,回归最初的对话目的。

●控制好身体。推出逃避或对抗模式,开始理智分析。

拒绝“傻瓜式选择”

●在分析行为目的时,留意在哪些情况下你会说服自己做出“傻瓜式选择”。要么当面表示反对,把对方惹恼;要么沉默接收错误决定,不管后果如何。

●留意你是否总是告诉自己必须在说实话和顾面子之间、在成与败之间做出两极化选择。

●利用对比说明的方式消除“傻瓜式选择”的影响。该技巧要求首先阐明自己的真正目的,其次说明你不想实现的目标,最后给自己一个更负责的问题。

●说出你希望的目的之后,明确你不希望实现的目的,然后开动脑筋寻找可以实现对话的健康方式。

学会观察——如何判断对话氛围是否安全

  我认识1000个无赖,但没有一个承认自己是无赖。有自知之明的人太少了。——韦达(Ouida)

 当置身于关键对话时,我们很难意识到会发生什么情况,以及为什么会这样。当讨论开始变得充满压力时,我们经常会作出适得其反的举动。下意识地表现出不正确的压力应对方式。

  学会观察

为了打破这种错误的行为怪圈,我们要学会观察以下内容。

●观察谈话内容和对话气氛。

●观察对话在哪些情况下会变得难以处理。

●学会寻找安全亮起红灯的警告信号。

●观察对方是否转向沉默或语言暴力的应对状态。

●观察自己的错误应对方式会在什么情况下出现。

●密切关注自己的做法及其造成的影响。对安全气氛产生的是积极还是消极影响。

保持安全——如何创造畅所欲言的安全氛围

一句话说的合宜,就如金苹果在银蓝子里。——《圣经。箴言》

暂停对话

  当对方趋向沉默或语言暴力的时候,你应当暂停对话,营造安全气氛。安全感一旦恢复,再回到问题之中,继续原来的对话。

  判断安全的哪一个安全因素出现了危机

●共同目标。对话中,对方是否认为你关心他们的目的吗?是否认同你的动机?

●相互尊重。对方相信你尊敬他们吗?

  在必要时向对方道歉

●当你的做法破坏了尊重感时,要向对方道歉。

  通过对比法消除误解

●当别人误解了你的目的或用意时,要使用“对比法”。用对比的技巧来重建安全的氛围,先说你的目的或用意不是什么,然后解释你真正的目的或用意是要怎样。

●强调一下别人所担心的内容,即他们认为你不尊重他们或你的用意是恶毒的(说明“不是什么”的作用)。明确你是尊重他们的,并且澄清你的真正目的(说明“是什么”的作用)。

“对比法”不是道歉。理解这一点很重要!它不是指收回那些伤害了别人感情的话,而是确保我们所说的话对别人造成的伤害不要比预想的更严重。

这时你可能会试着冲淡问题的重要性——“你知道,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千万不要这样做,不要收回你说过的话,而是要把它放在相应的环境中。

“对比法”作为预防或急救工具。“对比法”既可以作为安全问题的急救方法,也可以作为预防方法。某人产生了误解,于是我们说明我们真实的目的或意思。

  当别人对你产生了误会,而你开始对这个误解提出反驳时,请马上停止。使用“对比法”,向对方解释你“没有什么”意思,直到你重新建立起安全的形势,接着再回到谈话中。切记,安全第一!

寻找共同目标(CRIB法)

当和对方的目的不一致时,利用四步法营造共同的目的:

●承诺积极寻找共同目标。——做出单边承诺,愿意继续对话一直到和对方找到满意的解决方案。

●识别隐藏在策略背后的目标。——试着问:“你为什么想这样做?”明确要求背后的真正目的。

我们期望实现一个目标,而对方是另一个。我们以为这种矛盾是无法调和,是因为我们总是把期望目标和实际目标等同起来。实际上,期望目标是一种策略,策略带来的结果才是我们的目的。换句话说我们总是把愿望或目的和策略混为一谈,这就是问题所在。

●开发共同目的。

●和对方共同构思新的策略。——跳出原来的思维寻找新的可行性。

控制想法——如何在愤怒、恐惧、或受伤时开展对话

问题不在于你如何玩游戏,而在于游戏如何玩你。

如果强烈的情绪让你在对话中陷入沉默或暴力,试试下面的方法:

行为方式回顾

关注你的行为表现。如果发现自己正在远离对话,问问自己在做什么?

●我是否陷入了沉默或暴力的应对方式?

确定行为背后的感受。学会识别行为背后的情绪。

●导致这种行为的情绪感受是什么?

分析感受背后的想法。学会质疑你的结论,寻找感受背后其他可能的解释。

●造成这种情绪出现的想法是什么?

寻找想法背后的事实。回到事实本身放弃绝对表达,区别客观事实和主观想法的区别。

●造成这种想法的事实依据是什么?

注意似是而非的“小聪明”式想法。尤其是受害者想法、大反派想法和无助者想法。

改变主观臆断。

●你应当讯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我是否故意忽略自己在这个问题中的责任?

●一个理智的正常人为什么会这样做?

●我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要想实现这些目的现在我该做什么?

陈述观点——如何循循善诱而非独断专行

在有人成其直言不讳时反问:“还有人比我更直言不讳吗?”——多罗西。帕克

和对方讨论棘手的问题时,或者感觉自己可能在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时,你应当采用综合陈述法。

●分享事实经过。从最少争议,最有说服力的事实说起。

●说出你的想法。说明你根据这些事实得出的结论。

●征询对方观点。鼓励对方说出他们看到的事实和产生的想法。

●做出试探表述。承认这些结论只是你的想法,不要假装是事实。

●鼓励做出尝试。创建安全感,鼓励对方说出不同甚至对立的观点。

了解动机——帮助对方走出沉默或暴力状态

说服别人的最好方法是用你的耳朵——听听他们在讲什么。——迪恩。拉斯克

要想鼓励观点的自由交流,帮助对方摆脱沉默或暴力的错误应对方式,你应当了解他们的行动动机,应当在对话中表现出巨大的好奇心和耐心,只有这样才能恢复安全感。

然后,你可以使用的AMPP四种有效倾听技巧,从对方的行为中寻找潜在的动机。

●询问观点(Ask)。表明你很有兴趣了解多方的看法。

●确认感受(Mirror)。通过表示高度理解对方的感受增强安全感。Mirror映射顾名思义,就好像在别人的面前竖起一面镜子——描述他们的样子和行为。当我们使用映射的时候,尽管并不知道他们的故事和事实,但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行为,并且得到关于他们情感的暗示。当别人的语气或动作(情感的暗示)与他或她所说的话不一致时,这个工具尤其有用。

●重新描述(Paraphrase)。对方说出自己的看法时,重述他们的表达,表明不但理解他们的观点,而且鼓励他们分享内心的想法。这并不是简单的鹦鹉学舌,而是要把信息用你自己的话说出来——通常是简略的形式。

●主动引导(Prime)。如果对方还是退缩迟疑,应当先发制人,对他们的想法或感受做出最符合情况的猜测。

在和对方分享观点时,你应当注意以下几点:(ABC法)

●赞同(Agree)。在分享观点时对他人表示赞同。

●补充(Build)。如果对方观点有遗漏之处,赞同你们共享的部分,然后做出补充。不要说“错了。你忘了指出……”而是会说:“当然。另外,我注意到……”

●比较(Compare)。当你们的观点相差甚远,不要简单地认为对方是错误的,而是应当把你们的看法进行比较。不要说“错”,而是要以试探性但又直接的话来开头,例如:“我的观点是不一样的,让我来解释一下。” ,从说你观察到的事实开始,试探性地说出你的观点,并邀请别人来检验。在说出你的途径之后,邀请别人帮你与他们所经历的事情进行比较,然后一起寻找和解释你们之间的不同。

开始行动——如何把关键对话转变成行动和结果

每个人都有能力选择不作为。——塞缪尔。约翰逊

要想把成功的关键对话转变成优秀的决策和一致的行动,你应该努力避免错误期望和不作为两种陷阱。

决定如何决策:

●命令式。无需参与的决策方式。

●顾问式。广泛征求意见,有少数人决定的决策方式。

●投票式。以支持率为基础的决策方式。

●共识式。人人都必须对最终的结果表示同意的决策方式。

明确执行细节:

在决策执行环节,你必须明确说明行动人、行动目标和截止时间等要素。明确行动目标,设定检查时间,记录任务细节并按时进行检查。最后,你应当督促人们对其作出的承诺负责。

改变你的生活——如何将观点转变为习惯

  这些能够应用新技巧的人教会了我们以下四条规律,可以帮我们把观点转变为行动:

第一,掌握内容。这意味着你不但要知道什么能够起作用以及为什么,而且要能够创造出自己的新模式。

第二,掌握技巧。你必须能够运用这些新的模式,并且与其他辅助原则相符合。实际上,仅仅理解一个概念是不够的。把这些话说出来是有帮助的,甚至是必须的,但是你还必须仔细排练这些谈话。你必须能够在说出正确的单词时配合正确的声调和身体语言。在社交技巧方面,知道和做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方面。

第三,强化你的动力。你必须希望改变,这就是说只有你特别在意提高关键对话技巧,你才能真正地去做一些事。你必须把被动的感觉转变为积极地寻求机会的愿望。如果没有动力,能力会处于潜伏状态而得不到应用。

第四,注意暗示。为了克服意外、情绪和模式的影响,你必须能够认清刺激行为产生的因素。这往往是人们改变的最大障碍。老的刺激会产生老的反应。如果一个问题不能暗示你应用新的技巧,你就会转回到原来的习惯,甚至根本不会注意到你错过了一次运用新知识的机会。

  掌握内容

  这本书中有太多需要掌握的内容。你可能读这本书的速度非常快,而仅仅是飞快地阅读一遍不会在行动上带来很大的改变。你可能对其中的内容有一些感觉,但是这种感觉不足以迫使你产生改变。

  你可以尝试以下步骤以掌握本书的内容。

  做一些事。几年前,戴尔?卡耐基推荐大家读他的经典作品《人性的弱点》,每次读一段。读完之后,他建议大家走出去实践所学的东西。我们同意这种做法。你可以找一个相关的段落(可以是一个你在压力下的行为方式的测验中得分较低的部分),重新读一遍,然后在三到五天的时间里实践你所学到的东西。要寻找时机,抓住你能得到的每一次机会,去练习这些技巧。然后你可以再挑选一个段落,重复这个过程。

  讨论这些材料。在你刚刚学到某些东西的时候,这些知识是“非语言的”(preverbal),就是说,在你看到这些概念的时候,你可能会知道,但是你不能轻松地去讨论这些知识。你没有足够多的机会来谈论这些知识,使之成为你的词汇的一部分。你还没有把这些词变为句子,然后再转变为模式。为了能把这些知识推上一个新台阶,你可以读一个段落,然后与朋友或家人讨论一下,直到这些概念可以非常自然地出现在你的脑子里。

  传授这些材料。如果你确实希望掌握某些内容,你可以把它们传授给其他人。在传授的过程中要注意坚持,直到别人彻底理解了这些概念,能够再传授给别人为止。

  掌握技巧

  有一个自救的故事,讲的是一个越南战争的俘虏为了保持自己的头脑清醒,在自己的头脑中打高尔夫。他用脑子在自己最喜欢的场地上打着高尔夫,“打”完了整整一轮。获释之后,他最终回到了他最喜爱的高尔夫球场,在这里他立刻打出了自己的最好成绩,低于标准杆一杆。当他的朋友们对他这种刚刚表现出来的天赋表示惊讶的时候,他解释说:“为什么我不能低于标准杆?我在监狱里从来就没有比标准杆高过。”

  这个故事经常用来教育人们精神准备的力量。宗师们总是会谈论精神的力量,虽然我们也同意思考是这个过程中的一个根本部分,我们还是要强调实践是更重要的。证据表明,精神上的准备可以在时间上带来一些改变,但是只有思考是不够的。如果你确实希望提高你的能力,就要练习。迎接困难,给这些技巧一些应用的机会。

  与朋友进行排练。从与朋友进行排练开始。让一位同事与你配合,向他解释你希望练习一下学到的技巧。简要讨论一下你要使用的技巧,详细描述你要面对的问题(不要指出姓名,否则就会侵犯了别人的隐私)。然后,让你的朋友扮演你的对手,练习关键对话。

让你的合作者给你诚实的反馈意见,否则你的练习就会走上错误的方向。记住,练习并不会带来完美的结果,只有完美的练习才能带来完美的结果。坚持让你的合作者对你进行严格的要求,以确保你一直都在提高。

临场练习。你即将在家庭或工作中进行一次关键对话,否则你不会买这本书。因此你要练习你已经读过、教过并且排练过的技巧。如果你有孩子,那你每天都可以找到练习的机会。

  马上就开始。如果你要等到技巧完美了才开始实践,那你可能要等很长时间。为了安全起见,你可以挑选一次风险不太大的对话。即使不是应用在重大的问题中,仅仅应用一项新的技巧本身也是非常困难的。

  在训练课程中练习。那些希望得到更多的材料和练习机会的人可以参加我们的训练课程。你可以给我们打电话,咨询在你家附近是否有训练课程,或者把我们的训练课程带入你的公司。

我们的训练内容有很大的自由度,包括从工作现场的领导者管理到现场外的强化课程等。

  强化你的动力

  我们都知道如何去鼓动别人,但我们应如何去鼓动自己呢?也许你现在感觉到有充分的信心要马上来改善你的关键对话,但是当面对一位非常气愤的同事,你的信心一下子降至10%的时候,你该怎么办呢?

  事实上,我们经常要采取一些步骤,确保我们良好的愿望(在平静时的期望)能够在变幻莫测的形势下保留下来。

  运用激励因素。从明显的事情开始运用刺激因素。例如在自助课程中,人们通常都被鼓励信守承诺。每次他们完成一项任务,我们就会返还他们一部分的课程费用。相反,如果他们做不到,他们也就得不到这些钱。在加入了激励因素的时候,结果会有很大的改善。

  因此,每次在你很好地控制了关键对话之后,你都可以庆祝一下自己的胜利,奖励自己一些平时享受不到的东西。不要总是期待完美,而要为改进而庆祝。如果原来提起某一个问题时总是会有激烈的争吵,而这次只是气氛有些紧张,那就来享受这次胜利吧。那些为自己的改进而高兴的人比追求完美的人更容易获得自我提高。

  运用抑制因素。你可能也要考虑抑制性因素。看一看几年前发生在斯坦福的一件事吧。一些试图减肥的试验者被要求向一家他们非常鄙视的机构捐款。他们填写的支票被放在一边,只有这些人没有达到目标的时候才会被寄出去——这500美元会被寄到美国核扩散组织或其他不受欢迎的组织。就像预期的一样,在使用这种抑制因素的情况下,这些试验者会做得更好。

  公开你的行为。告诉别人你试图经常进行关键对话。解释你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会这样做。半个多世纪之前,社会心理学之父科特?勒温博士(Kurt Lewin)认识到试验者作出公开的承诺要完成某件事的时候,比不公开时更加可能坚持他们的道路。告诉别人你的目标是什么,让社会压力对你产生有利的影响。

  与你的老板交谈。如果你想更进一步,那么与你的老板坐在一起解释你的目标,寻求他或她的支持。如果你想在目标上再加入一项保险,那你可以把计划与工作业绩考核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领导,你经常会被要求在你的业绩考核表中挑选一项“软肋”进行改进。你可以挑选对话,也可以将改进计划与正式的薪酬系统联系起来。把你的个人、家庭和组织的目标统一为一个——提高你的对话技巧。

  记住代价,关注回报。可能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最具有预见性的研究是在一些小孩子和软糖上产生的。一个孩子被领到一间屋子里,被告知他或她可以现在得到一块糖,但是如果他或她愿意等到大人再回来的时候,就可以得到两块糖。然后,大人会在孩子面前放一块糖,并且离开屋子。一些孩子会等一会再要奖励,而有些孩子则立刻吃掉了这块糖。研究者们接着对这些孩子进行研究。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那些把奖励拖后的孩子比那些立刻吃掉软糖的孩子做的好得多。他们有稳固的婚姻,赚了更多的钱,而且更加健康。这种宁可牺牲现在而使将来更好的做法是成功的一个有力的工具。

  这些能够把奖赏拖后的孩子是如何与他们的短期目标进行斗争的呢?首先,他们的眼睛会从面前美味的糖果上移开。让不能得到的东西来折磨自己是没有用的。第二,他们不断告诫自己如果自己能等一会儿,那就可以得到两块儿,而不是一块儿。还有什么比这更简单吗?

  当你进入一次关键对话,而不知道是否真的值得试验新的、未经过验证过的技巧时,你可以提醒一下自己为什么要使用新的技巧。要关注结果的改进,记住当你转回旧的方法时会发生什么事。

  考虑“事情”。某些事情怎么能够激励你呢?实际上,这个概念是很难把握的。有一个例子可以帮助我们。你试图减肥,却没有成功。在早上你的意志非常坚强,而到了中午,当你的肚子开始咕咕叫,当你闻到了你经常吃午饭的饭店飘出的香味时,你的意志就会软化。那某些事情如何能够帮助你保持正确的行为呢?

在早上意志还很坚强的时候给自己装好一份合适的午餐,不要带钱,这样你就不会在下午意志较软弱的时候屈服了。通过对自己自我控制循环的把握,你利用了自己坚强的意志,减弱了由于意志薄弱而可能带来的打击。

在你感觉自信的时候计划一次关键对话。在谈话之前进行练习、做笔记,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布置办公室。有了准确的时间和适当的材料做武器,你会更有可能有效地处理困难的问题。

  注意暗示

  为了提醒自己使用新的技巧,你可以创造一些有益的暗示。

  标注热点。经历过减压训练的人都学过要把那些与压力来源紧密相关的物体标注出来。那些对交通异常紧张的人会在他们的方向盘上画一个小红圈;经常赶时间的人会在他们的手表上做标记。

  在艰难的谈话中,你可能也希望应用到视觉上的暗示。如果电脑产生的结果经常让你发疯,在上面做个标记。如果某个会议经常处理棘手的问题,在你的会议日程上标记出来。

  确定一段时间。可能能够提醒你应用新技巧的最好方式就是每天利用一段时间,来巡视一下成功和问题。当你发现了一次成功时,庆祝一下;当你遇到问题时,用你最好的对话技巧去处理它。

  观察别人的反应。如果你没有控制好关键对话,结果就会展现在你的面前。如果你发现自己偏离了正确的轨道,要修正之后重新开始。应用生活中的一些提示(如别人的下巴开始紧张,他或她变得沉默等)来提醒自己应该使用新的策略。必要的时候,要道歉,然后回到原来的谈话中,沿着正确的轨道进行。

  建立永久的提示物。订购一张模型图,挂在墙上,在每天早上看一下。

携带提示物。在买模型图的同时,再买一套提示卡,可以把它们放在钱包或衬衣口袋里。

●数码工具

  我们试图在这本书中包括所有你在关键对话中需要的东西。我们的目标是为个人的改变提供一个完整的、单独的工具。然而,在提高社交技巧的时候,数码产品也会提供很大的帮助。听觉和视觉产品以及其他数码工具可以使你的学习经历得到强化。

  我们也邀请你登陆我们的网站,在那里你会发现许多有用的工具,可以帮你把印刷文字转变为日常的行动。数码工具包括概念、行为和提示工具。

●  概念工具

  听。许多人喜欢在上下班的路上听磁带或CD。我们总结了一套语音教程,这套教程不但分章节讲解了这些材料,而且还提供了一些例子,来说明在实际运用中这些技巧是什么样的。当你听到理论如何转变为词汇,而词汇又转变为有用的模式时,你的知识就从抽象变得具体了。

●  行为工具

  如果你希望在角色工具的帮助下练习特定技巧的话,你可以登陆我们的网站,在我们的免费资源栏目中下载角色练习工具。把角色练习打印出来,与你的同伴进行训练,直到你掌握了某项技巧。

●  提示工具

  登陆,通过注册可以得到日常的建议、提示以及其他的资源,这些内容可以帮你不断注意寻找机会,运用你的关键对话技巧。

  最后的想法

  我们将永远感激那些了不起的人们,是他们允许我们卷起袖子与他们并肩工作,研究他们最好的行为。我们尤其感谢那些允许我们观察他们艰难地进行关键对话的人们。如果不用放大镜仔细分析他们的谈话,就很难分清事实、故事和感觉。

  我们希望通过与你分享这些从亲爱的朋友和同事那里学来的理论、技巧和模型,帮助你更有信心地去迎接你自己的关键对话。你们将能够向信息库中添加信息,作出更好的决定,找到一种既能解决问题又能改善关系的解决办法。

因此,我们鼓励你挑选一个关系,挑选一次谈话,告诉别人你试图做得更好,然后试着去做。当你没有做好的时候,你要承认。不要期待完美,要以进步作为目标。当你成功的时候,要为你的成功而庆祝。我们希望你能在自己和人际关系的改进上感受到乐趣。最后,在有机会的时候,要帮助别人做到这些。帮助你的朋友、爱人和同事来掌握他们事关重大的谈话。通过让每个人都有一次关键对话来帮助强化我们的组织,巩固我们的家庭,改善社区关系,支持我们的国家。

科里.帕特森在《关键对话》中有关处理各种关键对话的黄金法则

【篇三】关键对话读书笔记五千字

什么是关键对话——谁会在意关键对话

“关键对话”是指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日常交流,它能影响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其实你不必这样做。如果你学会如何掌握(甚至是控制)关键对话,你就可以有效地解决任何问题。

关键对话:两个或更多人之间进行的讨论,条件是:(1)事关重大;(2)意见不同;(3)情绪激动。

掌握关键对话——对话的威力

当我们面对重要问题保持沉默时,我们的生活便开始上演悲剧了。——马丁。路德。金

两个问题需要解决。第一,这种观点的自由交流如何导致成功第二,我们怎样才能促进观点的自由交流。

填满共享的信息库

对话的技巧是可以学到的

从“心”开始——如何确定目标

怒不可歇时的话语是最令人后悔的表达。——安布罗斯。比尔斯

面对棘手的问题时,关键对话高手是这样关注人物目标的:

从我做起

记住,你唯一能直接控制的人只有你自己。

关键对话的第一个原则:从“心”开始,审视你的内心。

要想解决问题,我们要做的第一步是改变错误的观点,即认为我们的苦恼是由别人导致的。很多情况下,其实我们正是给自己带来烦恼的原因之一。

关注你的真正目的

发现自己即将陷入沉默或暴力状态时,停止对话,冷静思考你的动机。

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现在的行为显示出我的动机是什么”

明确你的真正目的,问自己:“我想为自己、他人和人际关系做些什么”

改变关注目标。问自己:

我希望为自己实现什么目标

我希望为对方实现什么目标

我希望为我们之间的关系实现什么目标

如果这是我的真正目的,我该怎么做

寻找意义。确定正确的方向,回归最初的对话目的。

控制好身体。推出逃避或对抗模式,开始理智分析。

拒绝“傻瓜式选择”

在分析行为目的时,留意在哪些情况下你会说服自己做出“傻瓜式选择”。要么当面表示反对,把对方惹恼;要么沉默接收错误决定,不管后果如何。

留意你是否总是告诉自己必须在说实话和顾面子之间、在成与败之间做出两极化选择。

利用对比说明的方式消除“傻瓜式选择”的影响。该技巧要求首先阐明自己的真正目的,其次说明你不想实现的目标,最后给自己一个更负责的问题。

说出你希望的目的之后,明确你不希望实现的目的,然后开动脑筋寻找可以实现对话的健康方式。

学会观察——如何判断对话氛围是否安全

  我认识1000个无赖,但没有一个承认自己是无赖。有自知之明的人太少了。——韦达(Ouida)

 当置身于关键对话时,我们很难意识到会发生什么情况,以及为什么会这样。当讨论开始变得充满压力时,我们经常会作出适得其反的举动。下意识地表现出不正确的压力应对方式。

  学会观察

为了打破这种错误的行为怪圈,我们要学会观察以下内容。

观察谈话内容和对话气氛。

观察对话在哪些情况下会变得难以处理。

学会寻找安全亮起红灯的警告信号。

观察对方是否转向沉默或语言暴力的应对状态。

观察自己的错误应对方式会在什么情况下出现。

密切关注自己的做法及其造成的影响。对安全气氛产生的是积极还是消极影响。

保持安全——如何创造畅所欲言的安全氛围

一句话说的合宜,就如金苹果在银蓝子里。——《圣经。箴言》

暂停对话

  当对方趋向沉默或语言暴力的时候,你应当暂停对话,营造安全气氛。安全感一旦恢复,再回到问题之中,继续原来的对话。

  判断安全的哪一个安全因素出现了危机

共同目标。对话中,对方是否认为你关心他们的目的吗是否认同你的动机

相互尊重。对方相信你尊敬他们吗

  在必要时向对方道歉

当你的做法破坏了尊重感时,要向对方道歉。

  通过对比法消除误解

当别人误解了你的目的或用意时,要使用“对比法”。用对比的技巧来重建安全的氛围,先说你的目的或用意不是什么,然后解释你真正的目的或用意是要怎样。

强调一下别人所担心的内容,即他们认为你不尊重他们或你的用意是恶毒的(说明“不是什么”的作用)。明确你是尊重他们的,并且澄清你的真正目的(说明“是什么”的作用)。

“对比法”不是道歉。理解这一点很重要!它不是指收回那些伤害了别人感情的话,而是确保我们所说的话对别人造成的伤害不要比预想的更严重。

这时你可能会试着冲淡问题的重要性——“你知道,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千万不要这样做,不要收回你说过的话,而是要把它放在相应的环境中。

“对比法”作为预防或急救工具。“对比法”既可以作为安全问题的急救方法,也可以作为预防方法。某人产生了误解,于是我们说明我们真实的目的或意思。

  当别人对你产生了误会,而你开始对这个误解提出反驳时,请马上停止。使用“对比法”,向对方解释你“没有什么”意思,直到你重新建立起安全的形势,接着再回到谈话中。切记,安全第一!

寻找共同目标(CRIB法)

当和对方的目的不一致时,利用四步法营造共同的目的:

承诺积极寻找共同目标。——做出单边承诺,愿意继续对话一直到和对方找到满意的解决方案。

识别隐藏在策略背后的目标。——试着问:“你为什么想这样做”明确要求背后的真正目的。

我们期望实现一个目标,而对方是另一个。我们以为这种矛盾是无法调和,是因为我们总是把期望目标和实际目标等同起来。实际上,期望目标是一种策略,策略带来的结果才是我们的目的。换句话说我们总是把愿望或目的和策略混为一谈,这就是问题所在。

开发共同目的。

和对方共同构思新的策略。——跳出原来的思维寻找新的可行性。

控制想法——如何在愤怒、恐惧、或受伤时开展对话

问题不在于你如何玩游戏,而在于游戏如何玩你。

如果强烈的情绪让你在对话中陷入沉默或暴力,试试下面的方法:

行为方式回顾

关注你的行为表现。如果发现自己正在远离对话,问问自己在做什么

我是否陷入了沉默或暴力的应对方式

确定行为背后的感受。学会识别行为背后的情绪。

导致这种行为的情绪感受是什么

分析感受背后的想法。学会质疑你的结论,寻找感受背后其他可能的解释。

造成这种情绪出现的想法是什么

寻找想法背后的事实。回到事实本身放弃绝对表达,区别客观事实和主观想法的区别。

造成这种想法的事实依据是什么

注意似是而非的“小聪明”式想法。尤其是受害者想法、大反派想法和无助者想法。

改变主观臆断。

你应当讯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我是否故意忽略自己在这个问题中的责任

一个理智的正常人为什么会这样做

我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要想实现这些目的现在我该做什么

陈述观点——如何循循善诱而非独断专行

在有人成其直言不讳时反问:“还有人比我更直言不讳吗”——多罗西。帕克

和对方讨论棘手的问题时,或者感觉自己可能在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时,你应当采用综合陈述法。

分享事实经过。从最少争议,最有说服力的事实说起。

说出你的想法。说明你根据这些事实得出的结论。

征询对方观点。鼓励对方说出他们看到的事实和产生的想法。

做出试探表述。承认这些结论只是你的想法,不要假装是事实。

鼓励做出尝试。创建安全感,鼓励对方说出不同甚至对立的观点。

了解动机——帮助对方走出沉默或暴力状态

说服别人的最好方法是用你的耳朵——听听他们在讲什么。——迪恩。拉斯克

要想鼓励观点的自由交流,帮助对方摆脱沉默或暴力的错误应对方式,你应当了解他们的行动动机,应当在对话中表现出巨大的好奇心和耐心,只有这样才能恢复安全感。

然后,你可以使用的AMPP四种有效倾听技巧,从对方的行为中寻找潜在的动机。

询问观点(Ask)。表明你很有兴趣了解多方的看法。

确认感受(Mirror)。通过表示高度理解对方的感受增强安全感。Mirror映射顾名思义,就好像在别人的面前竖起一面镜子——描述他们的样子和行为。当我们使用映射的时候,尽管并不知道他们的故事和事实,但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行为,并且得到关于他们情感的暗示。当别人的语气或动作(情感的暗示)与他或她所说的话不一致时,这个工具尤其有用。

重新描述(Paraphrase)。对方说出自己的看法时,重述他们的表达,表明不但理解他们的观点,而且鼓励他们分享内心的想法。这并不是简单的鹦鹉学舌,而是要把信息用你自己的话说出来——通常是简略的形式。

主动引导(Prime)。如果对方还是退缩迟疑,应当先发制人,对他们的想法或感受做出最符合情况的猜测。

在和对方分享观点时,你应当注意以下几点:(ABC法)

赞同(Agree)。在分享观点时对他人表示赞同。

补充(Build)。如果对方观点有遗漏之处,赞同你们共享的部分,然后做出补充。不要说“错了。你忘了指出……”而是会说:“当然。另外,我注意到……”

比较(Compare)。当你们的观点相差甚远,不要简单地认为对方是错误的,而是应当把你们的看法进行比较。不要说“错”,而是要以试探性但又直接的话来开头,例如:“我的观点是不一样的,让我来解释一下。” ,从说你观察到的事实开始,试探性地说出你的观点,并邀请别人来检验。在说出你的途径之后,邀请别人帮你与他们所经历的事情进行比较,然后一起寻找和解释你们之间的不同。

开始行动——如何把关键对话转变成行动和结果

每个人都有能力选择不作为。——塞缪尔。约翰逊

要想把成功的关键对话转变成优秀的决策和一致的行动,你应该努力避免错误期望和不作为两种陷阱。

决定如何决策:

命令式。无需参与的决策方式。

顾问式。广泛征求意见,有少数人决定的决策方式。

投票式。以支持率为基础的决策方式。

共识式。人人都必须对最终的结果表示同意的决策方式。

明确执行细节:

在决策执行环节,你必须明确说明行动人、行动目标和截止时间等要素。明确行动目标,设定检查时间,记录任务细节并按时进行检查。最后,你应当督促人们对其作出的承诺负责。

改变你的生活——如何将观点转变为习惯

  这些能够应用新技巧的人教会了我们以下四条规律,可以帮我们把观点转变为行动:

第一,掌握内容。这意味着你不但要知道什么能够起作用以及为什么,而且要能够创造出自己的新模式。

第二,掌握技巧。你必须能够运用这些新的模式,并且与其他辅助原则相符合。实际上,仅仅理解一个概念是不够的。把这些话说出来是有帮助的,甚至是必须的,但是你还必须仔细排练这些谈话。你必须能够在说出正确的单词时配合正确的声调和身体语言。在社交技巧方面,知道和做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方面。

第三,强化你的动力。你必须希望改变,这就是说只有你特别在意提高关键对话技巧,你才能真正地去做一些事。你必须把被动的感觉转变为积极地寻求机会的愿望。如果没有动力,能力会处于潜伏状态而得不到应用。

第四,注意暗示。为了克服意外、情绪和模式的影响,你必须能够认清刺激行为产生的因素。这往往是人们改变的最大障碍。老的刺激会产生老的反应。如果一个问题不能暗示你应用新的技巧,你就会转回到原来的习惯,甚至根本不会注意到你错过了一次运用新知识的机会。

  掌握内容

  这本书中有太多需要掌握的内容。你可能读这本书的速度非常快,而仅仅是飞快地阅读一遍不会在行动上带来很大的改变。你可能对其中的内容有一些感觉,但是这种感觉不足以迫使你产生改变。

  你可以尝试以下步骤以掌握本书的内容。

  做一些事。几年前,戴尔卡耐基推荐大家读他的经典作品《人性的弱点》,每次读一段。读完之后,他建议大家走出去实践所学的东西。我们同意这种做法。你可以找一个相关的段落(可以是一个你在压力下的行为方式的测验中得分较低的部分),重新读一遍,然后在三到五天的时间里实践你所学到的东西。要寻找时机,抓住你能得到的每一次机会,去练习这些技巧。然后你可以再挑选一个段落,重复这个过程。

  讨论这些材料。在你刚刚学到某些东西的时候,这些知识是“非语言的”(preverbal),就是说,在你看到这些概念的时候,你可能会知道,但是你不能轻松地去讨论这些知识。你没有足够多的机会来谈论这些知识,使之成为你的词汇的一部分。你还没有把这些词变为句子,然后再转变为模式。为了能把这些知识推上一个新台阶,你可以读一个段落,然后与朋友或家人讨论一下,直到这些概念可以非常自然地出现在你的脑子里。

  传授这些材料。如果你确实希望掌握某些内容,你可以把它们传授给其他人。在传授的过程中要注意坚持,直到别人彻底理解了这些概念,能够再传授给别人为止。

  掌握技巧

  有一个自救的故事,讲的是一个越南战争的俘虏为了保持自己的头脑清醒,在自己的头脑中打高尔夫。他用脑子在自己最喜欢的场地上打着高尔夫,“打”完了整整一轮。获释之后,他最终回到了他最喜爱的高尔夫球场,在这里他立刻打出了自己的最好成绩,低于标准杆一杆。当他的朋友们对他这种刚刚表现出来的天赋表示惊讶的时候,他解释说:“为什么我不能低于标准杆我在监狱里从来就没有比标准杆高过。”

  这个故事经常用来教育人们精神准备的力量。宗师们总是会谈论精神的力量,虽然我们也同意思考是这个过程中的一个根本部分,我们还是要强调实践是更重要的。证据表明,精神上的准备可以在时间上带来一些改变,但是只有思考是不够的。如果你确实希望提高你的能力,就要练习。迎接困难,给这些技巧一些应用的机会。

  与朋友进行排练。从与朋友进行排练开始。让一位同事与你配合,向他解释你希望练习一下学到的技巧。简要讨论一下你要使用的技巧,详细描述你要面对的问题(不要指出姓名,否则就会侵犯了别人的隐私)。然后,让你的朋友扮演你的对手,练习关键对话。

让你的合作者给你诚实的反馈意见,否则你的练习就会走上错误的方向。记住,练习并不会带来完美的结果,只有完美的练习才能带来完美的结果。坚持让你的合作者对你进行严格的要求,以确保你一直都在提高。

临场练习。你即将在家庭或工作中进行一次关键对话,否则你不会买这本书。因此你要练习你已经读过、教过并且排练过的技巧。如果你有孩子,那你每天都可以找到练习的机会。

  马上就开始。如果你要等到技巧完美了才开始实践,那你可能要等很长时间。为了安全起见,你可以挑选一次风险不太大的对话。即使不是应用在重大的问题中,仅仅应用一项新的技巧本身也是非常困难的。

  在训练课程中练习。那些希望得到更多的材料和练习机会的人可以参加我们的训练课程。你可以给我们打电话,咨询在你家附近是否有训练课程,或者把我们的训练课程带入你的公司。

我们的训练内容有很大的自由度,包括从工作现场的领导者管理到现场外的强化课程等。

  强化你的动力

  我们都知道如何去鼓动别人,但我们应如何去鼓动自己呢也许你现在感觉到有充分的信心要马上来改善你的关键对话,但是当面对一位非常气愤的同事,你的信心一下子降至10%的时候,你该怎么办呢

  事实上,我们经常要采取一些步骤,确保我们良好的愿望(在平静时的期望)能够在变幻莫测的形势下保留下来。

  运用激励因素。从明显的事情开始运用刺激因素。例如在自助课程中,人们通常都被鼓励信守承诺。每次他们完成一项任务,我们就会返还他们一部分的课程费用。相反,如果他们做不到,他们也就得不到这些钱。在加入了激励因素的时候,结果会有很大的改善。

  因此,每次在你很好地控制了关键对话之后,你都可以庆祝一下自己的胜利,奖励自己一些平时享受不到的东西。不要总是期待完美,而要为改进而庆祝。如果原来提起某一个问题时总是会有激烈的争吵,而这次只是气氛有些紧张,那就来享受这次胜利吧。那些为自己的改进而高兴的人比追求完美的人更容易获得自我提高。

  运用抑制因素。你可能也要考虑抑制性因素。看一看几年前发生在斯坦福的一件事吧。一些试图减肥的试验者被要求向一家他们非常鄙视的机构捐款。他们填写的支票被放在一边,只有这些人没有达到目标的时候才会被寄出去——这500美元会被寄到美国核扩散组织或其他不受欢迎的组织。就像预期的一样,在使用这种抑制因素的情况下,这些试验者会做得更好。

  公开你的行为。告诉别人你试图经常进行关键对话。解释你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会这样做。半个多世纪之前,社会心理学之父科特勒温博士(Kurt Lewin)认识到试验者作出公开的承诺要完成某件事的时候,比不公开时更加可能坚持他们的道路。告诉别人你的目标是什么,让社会压力对你产生有利的影响。

  与你的老板交谈。如果你想更进一步,那么与你的老板坐在一起解释你的目标,寻求他或她的支持。如果你想在目标上再加入一项保险,那你可以把计划与工作业绩考核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领导,你经常会被要求在你的业绩考核表中挑选一项“软肋”进行改进。你可以挑选对话,也可以将改进计划与正式的薪酬系统联系起来。把你的个人、家庭和组织的目标统一为一个——提高你的对话技巧。

  记住代价,关注回报。可能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最具有预见性的研究是在一些小孩子和软糖上产生的。一个孩子被领到一间屋子里,被告知他或她可以现在得到一块糖,但是如果他或她愿意等到大人再回来的时候,就可以得到两块糖。然后,大人会在孩子面前放一块糖,并且离开屋子。一些孩子会等一会再要奖励,而有些孩子则立刻吃掉了这块糖。研究者们接着对这些孩子进行研究。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那些把奖励拖后的孩子比那些立刻吃掉软糖的孩子做的好得多。他们有稳固的婚姻,赚了更多的钱,而且更加健康。这种宁可牺牲现在而使将来更好的做法是成功的一个有力的工具。

  这些能够把奖赏拖后的孩子是如何与他们的短期目标进行斗争的呢首先,他们的眼睛会从面前美味的糖果上移开。让不能得到的东西来折磨自己是没有用的。第二,他们不断告诫自己如果自己能等一会儿,那就可以得到两块儿,而不是一块儿。还有什么比这更简单吗

  当你进入一次关键对话,而不知道是否真的值得试验新的、未经过验证过的技巧时,你可以提醒一下自己为什么要使用新的技巧。要关注结果的改进,记住当你转回旧的方法时会发生什么事。

  考虑“事情”。某些事情怎么能够激励你呢实际上,这个概念是很难把握的。有一个例子可以帮助我们。你试图减肥,却没有成功。在早上你的意志非常坚强,而到了中午,当你的肚子开始咕咕叫,当你闻到了你经常吃午饭的饭店飘出的香味时,你的意志就会软化。那某些事情如何能够帮助你保持正确的行为呢

在早上意志还很坚强的时候给自己装好一份合适的午餐,不要带钱,这样你就不会在下午意志较软弱的时候屈服了。通过对自己自我控制循环的把握,你利用了自己坚强的意志,减弱了由于意志薄弱而可能带来的打击。

在你感觉自信的时候计划一次关键对话。在谈话之前进行练习、做笔记,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布置办公室。有了准确的时间和适当的材料做武器,你会更有可能有效地处理困难的问题。

  注意暗示

  为了提醒自己使用新的技巧,你可以创造一些有益的暗示。

  标注热点。经历过减压训练的人都学过要把那些与压力来源紧密相关的物体标注出来。那些对交通异常紧张的人会在他们的方向盘上画一个小红圈;经常赶时间的人会在他们的手表上做标记。

  在艰难的谈话中,你可能也希望应用到视觉上的暗示。如果电脑产生的结果经常让你发疯,在上面做个标记。如果某个会议经常处理棘手的问题,在你的会议日程上标记出来。

  确定一段时间。可能能够提醒你应用新技巧的最好方式就是每天利用一段时间,来巡视一下成功和问题。当你发现了一次成功时,庆祝一下;当你遇到问题时,用你最好的对话技巧去处理它。

  观察别人的反应。如果你没有控制好关键对话,结果就会展现在你的面前。如果你发现自己偏离了正确的轨道,要修正之后重新开始。应用生活中的一些提示(如别人的下巴开始紧张,他或她变得沉默等)来提醒自己应该使用新的策略。必要的时候,要道歉,然后回到原来的谈话中,沿着正确的轨道进行。

  建立永久的提示物。订购一张模型图,挂在墙上,在每天早上看一下。

携带提示物。在买模型图的同时,再买一套提示卡,可以把它们放在钱包或衬衣口袋里。

数码工具

  我们试图在这本书中包括所有你在关键对话中需要的东西。我们的目标是为个人的改变提供一个完整的、单独的工具。然而,在提高社交技巧的时候,数码产品也会提供很大的帮助。听觉和视觉产品以及其他数码工具可以使你的学习经历得到强化。

  我们也邀请你登陆我们的网站,在那里你会发现许多有用的工具,可以帮你把印刷文字转变为日常的行动。数码工具包括概念、行为和提示工具。

  概念工具

  看。为了让你看到我们所讲过的技巧的应用,我们在网上提供了一些实例的录像。你可以登陆,查看录像部分,寻找某项特定的技能。

  听。许多人喜欢在上下班的路上听磁带或CD。我们总结了一套语音教程,这套教程不但分章节讲解了这些材料,而且还提供了一些例子,来说明在实际运用中这些技巧是什么样的。当你听到理论如何转变为词汇,而词汇又转变为有用的模式时,你的知识就从抽象变得具体了。

  行为工具

  如果你希望在角色工具的帮助下练习特定技巧的话,你可以登陆我们的网站,在我们的免费资源栏目中下载角色练习工具。把角色练习打印出来,与你的同伴进行训练,直到你掌握了某项技巧。

  提示工具

  登陆,通过注册可以得到日常的建议、提示以及其他的资源,这些内容可以帮你不断注意寻找机会,运用你的关键对话技巧。

  最后的想法

  我们将永远感激那些了不起的人们,是他们允许我们卷起袖子与他们并肩工作,研究他们最好的行为。我们尤其感谢那些允许我们观察他们艰难地进行关键对话的人们。如果不用放大镜仔细分析他们的谈话,就很难分清事实、故事和感觉。

  我们希望通过与你分享这些从亲爱的朋友和同事那里学来的理论、技巧和模型,帮助你更有信心地去迎接你自己的关键对话。你们将能够向信息库中添加信息,作出更好的决定,找到一种既能解决问题又能改善关系的解决办法。

因此,我们鼓励你挑选一个关系,挑选一次谈话,告诉别人你试图做得更好,然后试着去做。当你没有做好的时候,你要承认。不要期待完美,要以进步作为目标。当你成功的时候,要为你的成功而庆祝。我们希望你能在自己和人际关系的改进上感受到乐趣。最后,在有机会的时候,要帮助别人做到这些。帮助你的朋友、爱人和同事来掌握他们事关重大的谈话。通过让每个人都有一次关键对话来帮助强化我们的组织,巩固我们的家庭,改善社区关系,支持我们的国家。

科里.帕特森在《关键对话》中有关处理各种关键对话的黄金法则

相关热词搜索: 千字 读书笔记 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