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世界公园各景点介绍五篇

时间:2021-11-11 01:25:47 来源:网友投稿

介,古代传递宾主之言的人。绍,绍继、接续。介绍指相继传话;为人引进或带入新的事物。见清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六:“余与和希斋 大司空,全无介绍,而蒙其矜宠特隆。”,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世界公园各景点介绍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世界公园各景点介绍5篇

【篇1】世界公园各景点介绍

清荷公园景点介绍

一、总述

  据古文物考证,五寨境内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聚居生息。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历来就是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交融之地,五寨县县城旧称砚城,三面环山、北展丁字平川,中间凹如古砚,故而得名。南山高耸,逶迤起伏,呈笔架型,古长城垂卧其间,酷似巨笔一枝。这里有巍峨俊俏的大山,有广茂无垠的原始森林,有举世罕见的高山草甸,高山湖泊群……“山作芦芽状,坪展荷叶形”,……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人,哪个不得大书特书。清雍正三年设五寨县。
  这里历史悠久,古迹众多,风光旖旎,是得天独厚的天然风景旅游区。远眺南山,帷馀莽莽,似有五条苍龙,争饮清涟河水。其中首龙已将龙嘴伸进河里……对着初升的太阳,清清的河水好像已经流进龙的嘴……遗憾的是人们多年在此炸山取石,将龙嘴毁掉,碎石满滩,生气大减。
  方今五寨,百业正举,政治清明,社会和谐,政府高策,生态立县。遂于丁亥之春,精绘蓝图,破土动工,重续龙嘴,二年建成,壮哉清荷,五龙披彩。倚芦芽圣山,傍清涟秀水,襟带南禅名刹,雄踞神武故口。自然与人文交汇,现实与历史合融。承接传统文化,延续古今龙脉。
  五层景台,雄踞堡口。麒麟文化,光放异彩。浮雕悦目,怀古壮伟。古贤诗词,展抒胸怀。平湖荡漾,自然休闲。绿色环保,共写和谐。五龙饮泉,五福常驻,神山仙水,心旷神怡!

  二、景观实体

  清荷公园的景观实体,主要包括三大部分。

  1、五方麒麟中央景台

  麒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瑞兽。是我国历代帝王将相,贫民百姓顶礼膜拜的图腾。其神态庄重,威而不猛,泰而不骄,贵而不偕,灵而不钝,蕴含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福,向往盛世,和谐可亲的精神。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麒麟雕塑都取材南京城外萧梁帝陵,神兽作仰天长啸状,壮美而有生气。
  中间为麒麟送子柱,周围四根石柱为四方图腾柱。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左青龙、右白虎,取其护卫之意。龙从火里出,虎向水边生,两者结合,阴阳调和,称为道本,五位一体,五方祥瑞,金、木、水、火、土,五行齐备。又与五寨的县名紧密关联,寓意着五福常在,祥和祺瑞。

  2、平台分割景墙

  平台分割景墙是五方麒麟中央景台在内容与空间上的延伸。在中央景台的下方,利用原有山形地势的逐渐提高,构成自下而上的斜坡,形成多级阶梯和二层休闲观赏平台。两边刻有战火纷飞的浮雕两幅,《紫塞旌旗》《戍边烽火》,金戈铁马,旌旗飘扬,鼓角相闻,惊心动魄。

  3、边塞豪情

  边塞诗词是古代戍边将士边塞生活的艺术反映。这类诗词产生于民族战争中,它惊心动魄,丰富多彩,扣人心弦,豪情满怀。字字血,声声泪,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凭君莫话封候事,一将成功万骨枯……“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冻水寒伤马,悲风恶杀人……”
  从这些诗词中也可以看到战场上的艰辛,边塞环境的恶劣:可以看到将士们的斗志与豪情:“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是太原守将在内蒙执行任务时说下的豪言壮语。还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也是打不尽犲狼决不了下战场的决心书。
  再看看丈夫在外戍边远征,军嫂们在家的作难:“海坛门外浪滔天……梅花霜月夜如年”。就是说天寒地冻那下雪天,过一夜足顶一年难熬。“更吹羌笛关山月,无奈金闺万里愁”。把军嫂们在家的担忧与艰难写的淋漓尽致。
  有没有写五寨山水风情的古诗词呢?有,请看唐、王昌龄的“塞上曲”
  ……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
  幽州为朔州,并州为太原,我们就是幽并客,黄芦草就是变黄了的芦子草,说明是秋季。还有“三春白雪归青冥,万里黄河绕黑山”这里写的就是黄河经过河曲,保德、偏关,黑山指的就是出炭的山。还有宋陆游的词:结友尽豪英、驰骑谕幽并,志难成,鬓发生……
  有没有写五寨山川秀美的边塞诗词呢?答曰:有,请看清代余克昌:“涟河北泻千年水,锦帐东环成人梯。遥看雨后晴川色,红杏香飘送马蹄”。这里写的就是神武镇口春天的景色。还有“霏微昨夜洒芳田,恰似江南梅雨天。鸟来朝旭苍烟外,人在清风细柳边”。说的是一夜春雨过后,五寨就像江南的梅雨季节一样。

  三、巨石景观

  1、神武镇口

  史载,神武镇口属武州设神武县。也就是说,旧堡辽时为神武镇口,为军事要塞,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在古书典籍中常有出现,故而立此巨石以作标念。在三层平台的正中央,同样书有刚劲遒力的“神武”二字,也是同样道理。

  2、映月

  此块巨石,雕刻“映月”,每有月出,它最先迎接。倒映水中,诗意盎然。古有“二泉映月”,“三潭映月”,我们这叫“五龙映月”因为有五条巨龙争饮清涟河中水,故叫“五龙映月”。

  3、龢

  此字为古体字“和”,和平、和美、和好、和气,……都讲的是“和谐”,清荷公园之得名就是取清政廉明、社会和谐之意。

  四、雕塑两组

  1、宰相肚里能撑船

  早年间,有一位宰相,年过花甲膝下无儿,娶了个比自己小三十多岁的少妇为妾。因老少不合,缺乏真情。于是少妇与上房家人情投意合,日久生情……二人一次在上房幽会被宰相门外听见,口称双方为绵桃接桃,将宰相比作干柴,宰相不便

发作,又不知是谁,二日天明,宰相将所有家人集中在二堂厅前训斥:“今日老爷有四句诗文,有人能对答上来倒也罢了,

如果不说真情,定斩不饶。
  诗曰:
  二更过,月照东
  绵桃接桃将我哄,
  鸳鸯双双睡,
  干柴在门外。
少奶奶听后觉得不妙,便挺身而出,对诗曰:
  四更到,月正西,
宰相娶我四房妻,
为生一男和二女,
谁敢槽头认马驹!
上房家人觉得妇道人家如此仗义,于是上前答曰:
天天上房将茶端,
情难舍来意缠绵。
大人不将小人怪,
宰相肚里能撑船。
  宰相听后,豁然开朗,将家人的卖身文书和少奶奶的一纸休书,一起交给他俩……说:“你们一起走吧”!
  “这就是宰相肚里能撑船”的由来。

  2、农家乐

  丈夫妻子、儿子,三口之家,其乐融融。桌上放着一壶烧酒,一尊酒怀,美酒下肚,喜笑颜开。谈论“小康”生活,谈论“神舟”归来……吃着五寨猪黑肉烩菜……

  五、其它景观

  1、金幢柱——为清荷公园之后门,入南禅寺之大门,是一座象征吉祥如意之门,也是承上启下的装饰门。
  2、放生池——此池清水常溢,寿龟坐正,荷叶扶朝……将水中牲灵放归大自然,让其顺流而下,驰骋五湖四海。
  3、自然仙泉——此泉利用自然水位之落差,形成天然“小瀑布”似仙泉也。看潺潺流水,听淙淙唱声,心旷神怡,宠辱皆忘,其喜洋洋者矣!
  还有曲径幽觞、方型祥瑞图,园型祥瑞图,御道六顺图,十八尊形态各异的麒麟……

【篇2】世界公园各景点介绍

趵突泉公园景点介绍

趵突泉公园位于济南市中心,趵突泉南路和泺源大街中段,南靠千佛山,东临泉城广场,北望大明湖,面积158亩。趵突泉公园是以泉为主的特色园林。
[趵突泉]
  又名槛泉,为泺水之源,至今已有二千七百年的历史。趵突泉,三窟并发,声如隐雷,“泉源上奋,水涌若轮”。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摄氏18度左右,严冬,水面上水气袅袅,像一层薄薄的烟雾,一边是泉池幽深波光粼粼,一边是楼阁彩绘,雕梁画栋,构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间仙境。历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诗人诸如曾巩、苏轼、张养浩、王守仁、蒲松龄等都有吟泉佳作和美文。
  泉池西侧伸入水中的“观澜亭”建于明朝天顺五年,亭内设有石桌、石凳,供游人休憩赏泉。亭西墙壁上嵌刻的“观澜”为明代书法家的墨迹,“第一泉”石刻,是清朝同治年间书法家王钟霖手笔,亭西“趵突泉”石碑,由明代山东巡府胡缵宗所书。趵突泉东池北岸,依水而筑,窗明几净的建筑就是有名的蓬莱社,又称望鹤亭茶社,当年康熙、乾隆两个皇帝都曾在这里临水静坐,品茗赏泉,领略趵突泉的万般风韵,当品尝到趵突泉水后竟将南巡中携饮的北京玉泉水全部换成趵突泉水,故有“润泽春茶味更真”,不饮趵突水,空负济南游之说。

[漱玉泉]
  步出沧园,跨过枫溪岛小桥,东北方向不远处一泓碧水,从地面涌出似一面明镜,这便是七十二名泉中的漱玉泉,泉边缘柳成荫,泉水清澈见底,水石相激,淙淙有声,犹如漱玉。由漱玉泉向西,柳絮泉、黄华泉、趴牛泉如一方碧玉,各展秀姿,并肩媲美。在柳絮泉边和柳絮泉西北方,各有一石砌方池,这便是著名的金线泉和老金线泉。泉水中有两道来自不同方向的泉水相撞,激起一道水纹,经过阳光一照,金光闪闪,故曰“金线”,因在一定气候和条件下才能出现“金线”,故有谁能看到金线,谁交好运的传说。登上趵突泉北假山,脚下苍松翠柏,杂花烂漫,绿草如荫,怪石林立,向下一看,假山石壁上便是马跑泉。在假山以南绿树掩荫下,有一方挺拔露骨,筋络明显,高近4米的太湖石,其形如龟,是元代著名散曲家张养浩之藏宝。喻为济南第一名石。坐落在漱玉泉北岸的李清照纪念堂按照民族风格建成,院内溪泉、溪亭、叠翠轩、迴廊,奇峰耸立,松竹掩映,院落静雅素朴,当代文豪郭沫若先生“一代词人”、“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柳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的墨宝刻立于纪念堂正亭和报柱上。室内,除陈列着女词人著作、塑像外,还有历代名家对词人的生平论述和作品评价的书刊及古今名人的书画题咏等。李清照纪念堂以西有一个三面小溪环抱,泉水淙淙,沿屋穿廊的小院,便是同治九年山东巡抚丁宝祯在此建的培养科举人才的“尚志书院”,又名“尚志堂”。位于泺源大街的趵突泉南门,古今结合,造型别致,具有传统风格和地方特色,堪称中国园林第一门,是游人赏景留影的好去处。

[三大殿]
  趵突泉北岸有一组较大的古建筑群,通称三大殿。最南大殿“泺源堂”,三间两层,歇山飞檐,古色古香,建于北宋年间,挹厦柱上,刻着元代文学家赵孟兆页的著名诗句:“云雾润蒸华不住,波涛声震大明湖。”字体雄浑有力,诗句生动传神,恰与眼前的波光水影交相辉映。殿堂后面还有两座大殿,原写“娥姜祠”,现写“娥英祠”,后人为赞颂舜的两位妃子娥皇、女英而建祠,以志纪念。在三大殿院内的花格透墙上,镶嵌着30余方石刻,都是历代名人的佳作诗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院内的那尊罕见的“双御碑”,记载着康熙三临、乾隆二临趵突泉的题词诗文,标示着趵突泉的地位。
[白雪楼]
  趵突泉以南石湾泉处的白雪楼,是为纪念明朝文学家、后七子领袖李攀龙所建,原楼毁于一旦,九六年在原址重新修建与白雪楼连为一体的戏剧大舞台,于同年建成。这里常年举办以京剧为主的各种戏剧演出,已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演出活动中心。趵突泉东南处的沧园据说是李攀龙曾读书的地方,院内三厅两院,外廊环绕,曲廊相围,院中奇花异木,苍松滴翠,当代著名小花鸟画家王雪涛纪念馆1987年建于此处,200余件绘画常年陈列展出。
[万竹园]
  位于公园西邻,环境清幽,景色宜人的园林胜景万竹园是趵突泉公园的园中园,占地18亩,以13个不同院落组成,园内有望水、白云、东高等名泉,是一处独具风格的私人庭园,始建于元朝,明代宰相殷士儋、清朝诗人王苹都曾是此园主人,后军阀张怀芝占据该园,历经数年修建方成今日规模。八四年正式对外开放。八六年著名国画大师李苦禅纪念馆设在园内。十八个展室中共陈列字画、文物200余件,是迄今为止,全国最大的书画纪念馆。园内还长年陈列着200余件明清古家具和文物。万竹园是在北方四合院的基础上,揉合了江南古典园林的特点和风格,曲廊环绕,院院相通,楼、堂、亭、庑参差错落,园内木雕、石雕、砖雕堪称三绝,一九九三年被收入《中国传统民居图集》,无论从园林艺术还是从历史文物来说都是一份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

千 佛 山 公 园

千佛山公园位于济南市中心以南2.5公里,是济南市三大名胜之一,海拔284米,是泰山山脉的余脉,东与佛慧山相连,西与马鞍山相接,翠峰连绵,重峦叠蟑,似济南市的天然屏障。千佛山秀景独胜,“佛山赏菊”为济南八景之一。1981年经市政府批准,与千佛山毗邻的北魏时期的黄石崖石窟造像、佛慧山唐代开元寺遗址、千佛山东麓的辛亥革命烈士陵园辟为一个以千佛山为主体的风景游览区。
  千佛山名胜古迹繁多,有唐槐亭、齐烟九点坊、云径禅关坊、兴国禅寺、千佛崖、龙泉洞、极乐洞、黔娄洞、洞天福地坊、对华亭、舜皇亭、文昌阁、一览亭以及众多的碑文、石刻、 佛像。登山南望,山外青山,峥嵘逶迤;向北远眺,黄河奔流,平原千里,俯视泉城,高楼林立,马路纵横,令人目不暇接。上山路以东100多米处,新建了一处地下游乐宫,游乐宫内有“西游记”、“聊斋山庄”、电子游乐宫、根雕艺术展室等游乐设施。公园还附设茶社、食品部、饭店、摄影部、招待所等服务设施,为广大的游客服务。

大 明 湖 公 园

大明湖位于济南市区中心、旧城区北部,与趵突泉、千佛山并称济南三名胜。济南八景中,大明湖有三景:明湖泛舟、历下秋风、汇波晚照。
  济南号称“泉城”,有泉水百余处,其中名泉七十二处。明湖即由众泉汇流而成的天然湖泊。泉水由南岸流入,水满时从宋代修建于北岸的北水门流出,湖底由不透水的火成岩构成,因而湖水“恒雨不涨,久旱不涸”,常年保持较固定的水位。公园面积86公顷,其中湖面46公顷。湖上有历下亭、汇泉堂、湖心岛等大小岛屿六处,公园自然景观优美宜人。湖水波光粼粼,鸢飞鱼跃,游船穿行。大明湖自古遍生荷莲,湖畔垂柳依依,花木扶疏,“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她风景的最好写照。公园的人文景观十分丰富,历下亭、铁公祠、南丰祠、北极庙等三十余处名胜古迹掩映于绿树繁花之间,展现出悠久的历史文化。
  大明湖是一天然湖泊,最早见于文字记载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隋唐时名莲子湖,历水波,宋时曾名西湖,到金元时始称大明湖。公园内碑刻石碣较多,著名者有杜甫诗句:“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为清代何绍基书写,另有铁保书对联,何绍基、翁方纲等的碑记,皆具深厚文化内涵和艺术水平。
  公园主要游览点有牌坊、遐园、稼轩祠、铁公祠、历下亭、北极庙、南丰祠、汇波楼、明昌钟亭、明湖宝鼎、曾公画壁、湖心百米大型喷泉等,其中历下亭、铁公祠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园每年举办多种游园活动,有春节文化庙会、新春花展、荷花展及民俗文化活动和花卉盆景展览、奇石展等。

[辛稼轩纪念祠]
  位于大明湖南岸遐园,建于1961年,座北朝南,是一座三进院落的民宅式建筑。大门正中是挂着陈毅同志的金字匾额“辛稼轩纪念祠”。东西厢房凡悬挂着辛弃疾塑像。展橱中陈列着辛弃疾的生平事迹介绍和他的代表作以及后人研究他的重要文献资料。两侧陈列着辛弃疾生平大事简表,生平活动示意图,以及辛弃疾的故里、旧居和陵墓遗迹等照片资料。
[小沧浪亭]
  居园中临湖处,三面荷池,面山傍水,湖水穿渠引入庭中,境界清幽。立亭而眺,全湖在目。晴朗之日,可见千佛山的倒影。西廊墙壁上镶嵌着清代学者、书法家铁保、翁云纲、阮元等人的墨迹石刻,大都是吟咏小沧浪及大明湖的诗文。
[汇波楼]
  南丰祠北邻的汇波楼是济南的北水门,也叫汇波门,为宋代曾巩所建。1982年,市政府拔款重建。此楼高大雄伟,为一座悬崖歇山重檐两层城楼式建筑,楼的两层翘角挑梁上悬挂8个风铃,门、窗、隔扇雕以传统花式图案。整个建筑结构合理,色调鲜明。登此楼可眺望泉城,湖光山色尽收眼底。若傍晚登楼,可观“汇波晚照”。
[北极阁]
  位于大明湖东北岸,是一座道教庙宇。此阁始建于元代。明永乐年间重修。这组建筑由钟鼓楼、前后殿及东西配房组成。前殿内正中为真武帝君像,高2.5米,上有“位极天枢”一匾。还有四天君、青龙、仙真、风伯、雷公等18尊泥塑像。东西墙上还绘有真武的传奇等壁画。后殿塑有真武父母像。
  大明湖湖中心是一座大型的人工百米喷泉,建于1985年,百米喷泉有103个喷头,主喷头射程为100 米,其余102个喷头射程分别为40米、28米、25米,气势雄伟,国内罕见。湖西岸建有游乐园,有摩天轮、电瓶车、登月火箭、滑行龙、碰碰车、海浪珍珠、碰碰船等游乐设施。并配有交通船、游艇、画舫、电瓶船、汽艇,还有双浆小划船,脚踏船400余只,游人可泛舟湖上,尽情游览。公园设有茶杜、食品部、摄影部、饭店等服务设施。北岸的明湖楼饭店利用湖中丰富的水产,烹制“历下风味”,全鱼宴形、色、味俱佳。明湖楼餐厅分大、中、小三处,可同时供500人就餐。

【篇3】世界公园各景点介绍

卧龙沟--在四面山如果去卧龙沟,你就会看到成群的中华猕猴。每到进食的时候,在猴王的带领下,它们严格地按照猴群等级用餐,俗称“猴子开会”,景象十分奇特有趣。

大洪海--1970年,当地村民筑坝蓄水,拦截头道河形成了今天的大洪海水库。荡舟前行,两岸青山叠翠,湖上碧波粼粼,悠然自得的鸳鸯伴舟而行,给幽静的湖面增添几分生机。

龙潭湖--长约2000米,宽约100米的高山湖泊,因湖水之下隐着一座龙潭寺而得名。每至水清天晴之日,舟行湖中还能隐隐看见水下的屋瓦。湖畔码头有水上溜溜球和双人或四人座小游船供游客在湖中游玩戏耍。

中山古镇--该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重庆市楹联镇,地处渝、川、黔交界处的笋溪河畔。老街上还有染坊、冷酒馆、川剧座唱茶馆等老行当。烟熏豆腐、石板磁耙等传统小吃则别具风味。

清溪沟水库--江津区首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人工湖泊延绵10余公里,湖水清澈、碧波荡漾,两岸青山峰谷交错、悬崖叠嶂,。景区内的风景资源极丰富,有独具特色的笋溪河漂流带,大小瀑布10余挂,有神奇的峰谷、石林、幽深的岩洞及众多古迹,神奇石笋直冲云天,千姿百态的大小丹霞石遍布其间。

望乡台景区介绍

 

望乡台瀑布——此瀑在去洪海途中,高152米,宽37米多,是四面山众多瀑布中之最壮观者。白瀑悬空势若天河决下,水声如雷,震山撼谷,腾起的水雾如滚滚征尘。瀑布左右,形成两道乳白色的气流,袅袅升浮飘逸。阳光斜照,紫烟凌虚,化出无数彩虹,随游人观赏角度的不同而千变万化。

     四面山是全国罕见的瀑布之乡,有气势具魅力的瀑布达23处,“雄、秀、奇”特色兼而有之。“千丈丹岩作巨幕,片片云霞缠绵带”,描绘出一幅雄奇、壮观、高贵、典雅的山水画卷。四面山的名片———神州第一高瀑望乡台瀑布,高达152米。1997年2月22日,望乡台瀑布在中央电视台“全国著名瀑布”专题节目中首次亮相,亿万观众目睹了它的雄姿。

     四面山最壮观之瀑。它高152米,宽37.7米,飞瀑悬空,如天河决堤;水声隆隆,震撼山谷,观之令人顿生苍凉悲壮之气。

   有人说,望乡台是上苍的杰作,然而四面山方圆数百里茫茫林海中却流传着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相传望乡台原名虎愁岩,岩下清平湾住着打柴为生的张俊哥母子和李秀妹父女。俊哥秀妹从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从呀呀学语到俊秀成人。当地号称一霸的刘莽闻听秀妹生得俊俏,乘秀妹爹和俊哥上山打柴之机将秀妹抢回家。俊哥天黑归家闻之,即操刀奔向虎愁岩,劈断石屋的栅栏,将被捆绑着的秀妹从乱草中扶起,相互抱头大哭。刘家父子哪肯甘休,唤来一群打手围住石屋,俊哥秀妹在逃走无望时,手挽手跳下悬崖。随后一轮朝霞照射着瀑布下的深潭,潭中便呈现出一道七色彩虹,一直延伸到清平湾。每当彩虹升起,乡亲们便认为这是香消玉殒的秀妹与俊哥又来看望虎愁岩的父老乡亲了,因而取名望乡台。于是,在人们的记忆中便自然逝去了虎愁岩。

  望乡台瀑布的绝妙之处不仅在于飞瀑如天河倒挂,水声如雷、震山撼谷的雄伟气势,更在于晴朗之日,经阳光的折射,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彩虹融入飞瀑,在谷间架起的那座令人神往的彩虹桥。仰望瀑顶,那瀑飞,那水吼,气势磅礴,摄人心魄,飘洒叠入红色的岩壁,银白丹霞相映生辉,那树木丛生的大山绿色屏障,以及飞瀑大珠小珠落玉盘般落英缤纷的景象,不正是瀑底“叠丹、叠翠、叠玉”六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的真实写照吗?“叠丹”象征着这里的红色丹岩,层层叠上;“叠玉”象征着这些瀑水,如银色的碎玉,层层叠落;“叠翠”象征着这里的绿色植被,在阳光照射下层林尽染。那震耳欲聋的瀑声,如歌如泣,是天灵的召唤,还是鬼神的呼喊?一切尽在不言中

对面高高的山崖上,一挂宽大的水幕凌空而下,被清风扬起的水雾弥漫山间,好像一位羞涩的新娘子正披着洁白的婚纱。这就是驰名中外的望乡台瀑布。它高151.76米,宽37.7米,是四面山上百挂瀑布中最为壮观的瀑布,比著名的黄角树瀑布高出一倍以上,堪称华夏第一高瀑。

望乡台瀑布的绝妙之处不仅在于飞瀑如天河倒挂,水声如雷、震山撼谷的雄伟气势,更在于晴朗之日,经阳光的折射,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彩虹融入飞瀑,在谷间架起的那座令人神往的彩虹桥。只要是晴朗之日,夏季彩虹出现的时间均为每日上午九点左右,到十一点左右方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仰望瀑布,那瀑非,那水吼,气势磅礴,慑人心魄,顷刻之间您便会产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遐想,感叹大自然那神奇的力量。那朦胧扑朔的水雾弥漫眼前,仿佛令人置身天宫玉宇一般。

铺天盖地的瀑布水就好像织女手中抖落下的缕缕银丝,飘洒叠入红色的岩壁,银白丹霞相映成辉,那树木丛生的大山绿色屏障,以及飞瀑大珠小珠落玉盘般落英缤纷的景象,不正是我们眼前的“叠丹、叠翠、叠玉”的真实写照?

何谓三叠呢?“叠丹”是指这里的红色岩石,层层叠上;“叠玉”是指这里的瀑水,如银色的碎玉,层层叠落;“叠翠”是指这里的绿色植被,在阳光照射下层林尽染。

这几个每个高达4米的苍劲有力的大字,是出生在著名的利济桥边的张江涛先生几年前写的,再由法平先生攀着树丈高的悬梯放大在这几墩巨石上的,张江涛先生的书法早已是名满海内外,惜灵气四溢的书画家法平先生却英年早逝,对于艺术家们对大自然的无私奉献,我们只能借望乡台的三叠美景,寄托我们的钦佩之情。

 “文家寨”史话

 

“文家寨”是“活麻阡”土匪文海山修建的。为了秘密起见,文海山只请了杨海田和李荣村两个石匠,修了三年才完工。

1950年川东区土匪暴乱,被解放军歼灭殆尽,蔡家地区以何清云为首的一小股土匪在三合乡(今中山镇)花园头被解放军打败后,率领残余过合江经“七十二道脚不乾”,准备向贵州方向逃窜,而贵州也在剿匪,只好经“三岔河”钻入四面山,凭人熟地熟,悄悄躲在认为是万无一失的“文家寨”。5月6日何纠集其他土匪到双凤“会龙庄”抢粮。被解放军打败后,仍又退回“文家寨”。

当时第二野战军三兵团十二军三十五师一O四团三营(王营长)七连驻双凤“观音桥”(现名为红英桥)。头道河李中全、陈伦清到“上锅厂”向七连汇报了土匪何清云的情况。七连为了坚决、彻底肃清最后这股顽匪,便与四面山乡、飞龙和三合龙圹驻军联系协同作战,以优势兵力集中“周家湾”对土匪进行围剿。飞龙驻军卢世英营长、李副营长、杨连长率领96名战士前来周家湾;双凤解放军由柏林区公所罗文彬率领;三合驻军因接信过迟,到达时,战斗已结束。24日下午,解放军向文家寨发起猛攻,先派一排去攻寨门,登石时,敌人凭险要地势居高临下丢下数颗手榴弹,当场就牺牲三名解放军,带伤12人。因土匪地势险要,为不作无谓牺牲,部队暂停攻击。围一天一晚后增援部队到达,用八二炮炸断寨内饮水的水笕,有一发炮弹从石孔射进寨内击毙了一名土匪,击伤多人,引起寨内恐慌,何母又在寨外喊话,土匪被迫投降,俘虏53人,50枝枪,匪首何清云因罪大恶极,被枪毙于三合场上。

卧龙湖之恋人峰

 

穿越群山,随着蜿蜒的山路,峰回路转间,较纱薄雾笼罩下的恋人峰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海拔1100米左右的恋人峰偎依在卧龙湖畔,俯视着碧波荡漾的湖水,好像待嫁般的羞涩。又有人说这山峰叫玉皇峰,传说当年玉皇大帝听说孙悟空因为龙潭美景而逗留,便下凡到此,果见处处山青水秀,鸟语花香,便坐在卧龙湖畔,肉身化为此峰,与山水同在。

望乡台景区之老夫少妻树

从望乡台停车场扶梯而上,辗转间便来到了这棵老夫少妻树下。

    据林业部门的人说,这是棵硬阔叶树,终年长青。此树枝繁叶茂,恰好在游步道中,为炎炎夏日下旅游的客人提供了理想的休憩场所。正面看去,一大一小两根树干紧贴地面,由上而分,实则是同根同气。而这大的一棵树干若从侧面看去,正好像是一位妙龄女子亭亭玉立,女人优美的曲线体现得恰到好处。又因为这两棵树干不离不弃,所以当地人便把他们视为谈情说爱的老夫与少妻,老夫少妻树因此而得名。

望乡台景区之逍遥洞

 

望乡台停车场后面茂密的树林里隐藏着一洞天府地??逍遥洞。逍遥洞天然而成,洞口处宽约50米,高15米,呈喇叭状。洞深约40米,分为上下两层,面积近20亩。实则是旅游、乘凉、野营的好去处。

灵山秀水的四面山从来不乏神仙的传说,位于望乡台景区的逍遥洞就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在天上的神仙里,有一对形影不离,他们就是逍遥二仙,他们俩都住在东海的蓬莱仙山里。一次,他们赴王母的蟠桃会后,经过四面山时,被望乡台瀑布那壮美的景色吸引住了,便按下云头,想要好好欣赏一番。可是为了避免凡人发现他们,就在望乡台对面的石壁上作法,开凿出了一个休憩的场所以栖息。神仙走后,就留下了这个洞天福地,后来的人就把此洞命名为逍遥洞。

 

望乡台景区之望乡顶峰

 

穿越百米长的,体现四面山农民勤劳智慧的斜形岩隧道通天洞,我们就来到了望乡台瀑布最顶端,感受一下无限风光在顶峰的豪气。

此时,相信大家一定被眼前的壮观惊呆了。茶坝河水象突然断裂的玉帛,汹涌滔天,倾泻奔腾,那澎湃的惊涛犹如冲破天门,水声如雷,气势磅礴,令我们一霎那间发出人于大自然是何等渺小的慨叹!

居高临下,放眼四周,群山苍莽,峡谷幽幽。俯瞰岩下,飞瀑疾涌,云烟缭绕:仰望苍天,空谷幽幽。传说人死后,都要到望乡台望望自己的故乡,回想自己最留恋的人和事,然后走过奈何桥,到阴间喝过孟婆水,就安心做鬼,忘掉人间的一切烦恼和忧愁。

龙潭湖景区介绍

龙潭湖?卧龙沟景区介绍

 

龙潭湖位于头道河西侧,是天然形成的一个高山湖泊。长2000多米,宽60?100米不等,深处超过20米。据地方志记载,丙寅年(公元1926年)5月17日夜半,半边月亮刚从东山升起,照得山涧轮廓可见,山上出现从未有过的闷热,人们正想开门换换空气,但是,门却打不开了,突然“轰……”的一声巨响,顿时天摇地动,飞沙走石,霎时地貌全非,这是一次罕有的山崩大滑坡,把无数万立方的山石泥土推到山下,地壳顺山走向断裂,纵横约700余米,垂直下降100余米,滑动400余米,填平深谷,垒起高坝,无数小溪流水堵塞起来,因而形成了如今的天然湖泊。当初在这里的庙宇沉如水底,而今成了神气的水下龙宫。

也有经历者说:过去在头道河北岸,有一个庙宇,不知是谁,在墙上用木炭画了一条龙,龙身飞腾,远看近观,活灵活现,1926年5月17日那天,是因为溪边有放牧的牧童在龙身上撒了一炮尿,龙受辱气愤,于是雷雨大作,山摇地动,泥石俱下,堵住了小溪,造成了高山湖泊。溪边的庙宇也遭灾受淹,于是四面山流传开了一句话,这才是真正的水淹龙王庙,自家人不认自家人。

卧龙沟是一条原始古朴与神奇迷离交融的峡谷。之所以称为卧龙沟,因其山上刻有五条神态逼真各异的巨龙而得名。

龙潭湖景区之头道河

 

  头道河是四面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所在地,是众多单位、宾馆、酒店等最集中的地方,日接待能力约5000人次。

  距今七十五年前,现位于双河口川洞道班对岸溪河冲积坝上住有陈绍奎、陈子亮兄弟,因有小溪绕房流过遂将住房取名头道河。1927年农历五月二十二日晚,狮子山脱离红岩堵塞了小溪,行成长约2000米,宽约100米的山中海子,陈家搬迁后,人们逐渐遗忘了陈家住房,但仍把这个湖泊叫做头道河。河中有一只巨蛙蹲卧在溪中,它体大过象,腹胀如鼓,挺胸抬头,圆目大睁,身着红装、仪态威严。人们都说这只巨蛙是缔造四面山风景区的神仙们封的四面山守护神。头道河是四面山的门户,通过守护神的允许也就获得了进入四面山的通行证。

 

龙潭湖景区之花岩沟栈道

 

四面山山水柔情缠绵,四面山瀑布抒情流畅。在四面山有一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炉的奇景??摩天栈道花岩沟。

古栈道共9层,1698级,是古代川蜀通黔的必经之路。  据考证,战国时期栈道就成为我国古代的一种“道路”。它主要是在现在的四川、陕西、甘肃、云南等境内的悬岩峭壁上凿孔连接而成。四川最早、最险的栈道交通之一是褒斜道,四面山花岩沟栈道与之相仿,由此可见花岩沟栈道的险峻程度。

在花岩沟谷底过险径、趟小溪、闻蝉明,正感“山穷水尽疑无路”时,便来到了距四面山场镇西北约二公里的花岩沟古栈道。抬头仰望,在谷底的断崖绝壁上,架设着一座天梯,第一位到过这里的游客都会对它产生欲攀胆寒、欲罢不甘的感觉。沿着栈道拾阶而上,越往上攀登,路越加陡峭,栈道也更显窄小,胆小的人千万别朝下看,不过可以耳代眼,感受花岩沟瀑布之水从栈道旁飞泻而下时那音乐般的奏鸣声。当攀登完花岩沟栈道的最后一梯,想想攀附着木质栈道,内贴危岩,高悬绝壁,如行剑阁道中的惊险,将会体味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畅快和舒坦,更会让人感受到一种战胜自然登临绝顶的自豪。

龙潭湖景区之相思岩

 

当我们乘坐小船进入龙潭湖北段,朝西仰望,有两岩叠立百丈,中间被一峰峦将其隔开。两岸上均有泉水涓涓,仿佛银丝缕缕,宛如一对恋人咫尺天涯,只闻其声,不见其面,相思无限,这就是画屏山上的相思岩。相信有游客是恋人的是夫妻的,定会触景生情,会好好珍惜能够朝夕相处的情缘。

 

猴王观海

 

在龙潭湖中段的西岸半山腰间,有一巨石猴头,正向下俯视着龙潭,这就是“猴王观海”。传说由于猴王孙悟空昔日护送师傅酽取经成功后,十分喜爱这灵秀的山川碧水,于是将身陷入青山,仅留下猴头在外,终年观赏这里的湖光山色而乐此不疲。没想到生性顽劣的孙悟空竟会为这神奇山水改变了秉性,变得规规矩矩,文质彬彬起来,足可见这山水的魅力。据说,“猴王观海”的远景曾被中央电视台的18集电视连续剧《西游记》采用。

水下龙宫

 

    在“猴王观海”的南面,湖里有一座龙宫。每当玉宇无尘,湖波不兴之时,透过清澈的湖水,可以看见水中宫阙摇晃,如梦如幻。相传,在龙潭湖未形成之前,这里有一座龙王庙,四周古木参天,终年香烟缭绕。在凡人眼里,龙王爷煞是神圣威严,但他也有久居旱地不得波涛之乐的苦衷,常暗发玉皇大帝的牢骚直到因地貌变化这里形成湖泊,石像才如鱼得水,从此潜心司职于水晶宫。

龙潭湖景区之卧龙戏猴

 

在四面山如果和卧龙沟的猕猴们交上朋友,便可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真纯。

相信去过峨眉山的游客一定领教过严华顶、九老洞的大青猴那顽恶、争强斗狠的习性。而四面山的猕猴却以乖巧、幽默、温柔、通灵、守纪律著称。与这里的猴子逗趣,您不必担心它们会拦路索食、强搜口袋、或抢劫财物、伤人体肤。猴儿们索食时,或伸手相乞,或鼓腮以求,滑稽幽默,十分可爱。它们召之即来,可喂食、能合影;挥手即去,不怒不恼,深得游人喜爱,因而常常获得丰盛的美食。

人们常用“鬼猴精”形容聪颖或狡猾之人。可见动物中猴子的机灵已是众所周知。怎奈再机敏的猴儿也难与人类的智慧相抗衡。

据当地人说,过去每到播种玉米的时节,那贪嘴的猴子从不会忘记下山来将玉米种子挖个精光,一粒不剩。猴子偷吃的那份细致与耐性,让人类望尘莫及。山民们不得不在玉米播种后的前三天,每天派人守护,寸步不离。猴儿见有人,自不敢轻举妄动。连续三天如此,聪明的猴儿也就犯了傻,以为每天都会有人守护,只好打道回府,忍痛割爱。待发现无人守候时,已是玉米发芽之时。

龙潭湖景区之母子连环树

 

辞别可爱而有趣的小猴儿们,游客便可沿幽幽小径登山,感受山中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相得益彰。

卧龙沟地貌奇特,危岩奇石,林木幽深,保持着自然原始的生态。这里面古木野藤,遮天蔽日,山泉叮咚,使这幽幽的林径中,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颇有禅味。

随着幽径,在苍岩陡立间,有一处奇景:硕大的岩石上有一株奇树贴地而盘,树杆爬满古老的青苔,长约20余米,母树象一条龙,龙头倚在山岩的石隙中,身躯卷曲扭拐,五根子树象五个龙儿,依偎在母树旁。这棵树就叫母子连环树。

坛子口

沿着卧龙沟中险径小心前进,沿途清泉石上流,仿佛是为在寂静的卧龙沟里行走的游人们弹奏着美妙的音乐。渐到高处,又一处奇景出现了。两峰逐渐闭合,似有泰山压顶之感,天空被山峰挤成一条线,绝壁拱立,天顶越来越小,最后形成一个坛形天隙,一挂秀瀑从天隙中泻入,宛如天龙喷水,这就是坛子口,也称老龙口。

在岩口内合手呼喊,空谷中回声悠长。游客们在此登高望远,尽情呼喊,稍稍放纵一下,也不失为丢下工作、抛开烦恼、轻松愉悦身心的一种休闲好方式。

龙潭湖景区之卧龙沟谈龙

 

卧龙沟共有四条“龙”。由中国著名书法家,邑人周浩然先生之弟,石刻工艺师周武先生根据卧龙沟的传说和崖石的自然形态雕刻而成。沟口岩壁上银勾般的“卧龙沟”三个大字,即为周浩然先生所书。

“云龙”体长27米,胸围3.6米。给人一种在雷鸣电闪之时仿佛即将腾飞天际之势,生动逼真,动感十足。

“滚水龙”形态缠绵,婀娜多姿,在龙壁上翻江倒海,刻工十分精湛。

“盘龙”是由矗立沟内的一墩四面悬空巨石运用圆雕手法刻成,龙身盘成的顶部可容十余人。此龙环绕回舞,蟠身昂首,气宇非凡。

“喷水龙”雕凿在沟内一小岩脊上,龙身体内镂空,溪水经龙口喷出形成龙吐水景观。

“云龙壁”是卧龙沟中部西崖壁上因铁、锰质锈蚀而成的长达100余米的长然巨龙,仅龙头在崖壁上所占面积即广达近百平方米,龙身飞腾灵动,栩栩如生。

卧龙沟之龙,终年坚守岗位,每天衷心地保护着每一位经过这里的人。卧龙沟之龙,使卧龙之地吉祥如意,并给游人们带来吉祥,带来美的享受。

水口寺十里峡谷景区

 流经水口寺的溪河,名叫飞龙河,河畔有一座飞龙庙。有一天,老和尚梦见一条巨龙对他说:“我要到东海去,明日中午起程”。老和尚担忧的问它:“前有千丈水口岩,你过得去吗?”巨龙自信的回答:“我自有办法。”   第二天中午,天昏地暗,雷鸣闪电,一条巨龙飞身跃下了水口岩。后来都说这是吉祥之地,于是修建庙宇,纪念飞龙,并命名为水口寺。

 

水口寺瀑布高94.18米,最大流量为每秒120多立方米,是四面山第4高瀑,也是四面山风景名胜区中景致质量最佳的复合型景观之一。

比起望乡台瀑布,水口寺瀑布以其修长、靓丽而丰腴独具。眩目的白光、轰鸣的声音和着漫天的水雾,已经把我们包裹在了另一个世界。古木森然、青山如黛、翠屏环绕,我们已不知是天上还是人间,特别是每当阳光斜照之时,这里会幻化出七色彩虹,映照出幽谷绝景、胜似蓬莱仙地,让人叹为观止。

水口寺瀑布是四面山不可多见的陡崖型瀑布,它是如何形成的?在它的上游飞龙河有一个传说。讲的是当年鲁班为修赵州桥来到四面山选架桥拱的木料,在河边休息时,不慎将捆木料的绳索掉在了河里。天长地久,那根绳索化作了飞龙,人们特建飞龙庙祭拜。一天,龙王给庙里的老和尚托梦,说飞龙庙水浅,我要到东海去。老和尚说:“这里山高水长,你怎能去得了呢?”龙王答到:“我就从水口寺飞下去。”第二天,水口寺突然天混地暗,雷鸣电闪,飞沙走石,一条巨龙从水口寺悬崖飞了下来。龙归东海了,就剩下这条水口寺瀑布终年不断地长流着。有人说它是四面山人祖先的泪水,在怀念着远去的巨龙。你看瀑布下面几尊黑褐色的大石头,犹如几只千年神龟,它们的头不都是向着东方的么?

瀑布的峻岩,就是著名的大佛岩,大家可以从岩石凹凸的大自然风化痕迹中,找出西方的传教士和东方的得到仙人,然而最多的还是源出西天却在东方受到尊崇的罗汉佛祖,大佛岩亦因此得名。

瀑布对面这四根直插南天的巨大石柱,相传是仙人从方壶园峤移来此地的擎天柱,保护四面山这片世外桃源能抵御大自然的任何塌缩、膨胀和天地四九重劫得以永存世间,名为四柱拱极。

位于大佛岩和四柱拱极之间的这座高200多米的危崖,名“天女散珠”岩.为什么会有这么美丽的一个名字呢?这亿万颗晶莹的水珠,从危崖上飘飘洒下,在阳光映照下闪闪发光,天风吹雨,随风变形,纷纷扬扬,无声地散落在游道两旁十余平方米的野草之中,难道不像天女撒下人间的神奇珍珠么?难怪有诗人在此咏出:一蓬碎玉出高台,疑是星河晶隙开,洛女天风揉碎玉,梨花点点漫飘来。

河中这墩方形巨石,是观赏水口寺瀑布组景的佳绝地,坐石观景,四处奇岩嶙峋,入目银瀑飘飞,脚下流水潺潺,半山古树虬盘,这是古人在石上刻下的范仲淹“宠辱皆忘”诗句。

过溪转过一弯,来到醒狮岩脚下,抬头仰视上面的这座山峰,多么酷似一只巨大的雄狮昂首踞立在水口寺瀑布西侧,日夜拱卫着这里的安全。

醒狮岩对面这座插云的孤峰,恰似一枝倒立的毛笔,看来这枝硕大的巨笔,只有蓝天才能供其任意挥洒了。所以大家称它为梦笔峰。

十里峡谷中的三倒拐瀑布是四面山中最美丽的瀑布之一,瀑虽不高,却造型奇绝,白水丹岩,绿树红花,黑石幽溪、古树藤萝相映成景,人在瀑下,如入画下。是照相留念的理想之地。

从三倒拐瀑布沿溪北行200米,就是著名的猴血岩。据说母猴要选险峻的地方行经。其经血经过日精月华润炼,有百分之一能形成猴结,猴结是一种专治妇科病的珍贵宫廷秘药,当年山民们搭梯于此即是用作采猴结之用。

一旁巨大的超常木梯是四面山中难解的谜之一,俗话说:“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管半年”。即是说木质在干燥的条件下可经千年不腐,沉在水中泡着则可成乌木管万年以上,但日晒雨淋(不干不湿)中的木质则半年就会腐朽。但猴血岩的木梯在日晒雨淋的自然环境下竟历经数百年而不腐,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而且这样高、这样长、这样大的木梯又是怎样搭上去的呢?我们至今也未找到答案。

木梯旁石壁上的这位云鬓蓬松,眉目灵秀,体态匀称的半裸美女,就是四川日报上所写的“天下第一美女图”,从她恬静的神态看来,无疑她是四面山的守护神之一,她之所以羁留此地,恐怕是有感于四面山人的勤劳和采“猴结”时的艰难,在此保佑他们平安无事吧!传说这也是为什么猴血岩的木梯会千年不朽的奥秘所在。

鹰嘴岩下是飞龙河干流和支流小黄洞的汇水处,河水在此向北流经中山,在两合口合茶坝河后汇入笋溪河,沿途有高滩子瀑布和桫椤沟等景观。十里峡谷至鹰嘴后西朔小黄洞而上进入后半区。

鸳鸯瀑布南面这挂高达110.82米的高瀑,就是雄奇潇洒的鸳瀑,你看他时而悬垂迭落,时而贴壁滑流,就可知他是一位刚柔兼济的合格丈夫。西面这挂涓秀俊丽的瀑布,高90.25米,半遮半掩,羞答答地地绿树丹岩中层层迭落,丝丝缕缕的瀑水犹如恋人的情丝,时时想抛向对面的情郎,这就是鸯瀑。双瀑对岩相恋,一路飞珠溅玉涌向对方,最后终于在深谷底部融为一体向北扬长而去.从此再不回头。

洪洞隧道

在西部景区洪洞村有一座“梧桐山”将大洪洞和小洪洞分割开来。大洪洞人集资修起了3条总长8.5公里的公路,才使美丽的水口寺景区迎来了成千上万的旅游者,大洪洞人的日子也迅速好起来。而一山之隔的小洪洞人却因不通公路仍在贫困线上挣扎。当年山外的农民已盛行跳交际舞时,山里农民还奉行“男女授受不亲”;当小轿车、旅游车已穿行在大洪洞时,小洪洞的人还在问汽车有几个轮子,声音象不象牛叫。那时人们来四面山旅游是难看到鸳鸯瀑布、血千岩、朝源观等著名景点的。因为翻梧桐山要花半天时间,当地有农民就摔死在山上过。有的人因此一辈子也没出过山。那些年这一带流行着一首民谣:“好一座梧桐山,山高路又远,大早到山脚,中午半山间,太阳落坡才下山!”

打穿这座山不能不提到一个叫秦治权的汉子。1989年时他是洪7社的社长,刚好30岁。看着大洪洞农民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秦治权决心发动小洪洞27户农民把梧桐山打穿。

据专家测算打这个隧道至少要50万元(在山外打这样的一个长300米左右的隧道则需数百万元)。而当时他们的年均收入还不到200元,全社人一年不吃不喝才只有一万元的财力,50万元对他们来说简直是个天文数字。农民没有这么多钱,就用土办法凭着钢钎、铁锤开山。为了保证最低工程款,农民们节衣缩食,东借西凑。秦汉权的81岁老祖母把儿女们给她积下的1200元安葬费也拿了出来。

施工中困难重重,最惊险的是把施工用的三台柴油机和两台铁斗车运上山。没有运输设备怎么办?正如一位诗人写的那样:“小路巴掌宽/机器要止山/咋办/天崩地裂一声吼/摸倒/上肩”。

洪洞人就是这样以令人难以置信的无畏精神,老弱病残齐上阵,肩挑背磨,终于在194天时间里打通了这一长达272米、高5米、宽4.5米的洪洞隧道,在304天内完成了水朝公路(水口寺?朝源观山脚)一期工程的修建。洪洞人创造了在最小的基层行政单位作下的惊天动地的人间奇迹,也用他们的双手缔造了轰动全国的“洪洞精神”。

朝源观

名山出名刹,地处插旗山的朝源观,犹如四面山的一颗灿烂明珠,在大山深处熠熠闪光。它深奥而神秘的宗教文化与宏伟而精致的古建筑,交相辉映,给四面山的神奇和美丽,添上了一笔浓墨重彩。

总面积6800平方米的朝源观,为杨道人所建,落成于北宋建隆年间,尔后明、清曾两次大规模整修,才得以留下这座庄严肃穆、气宇轩昂的著名古刹。

初看这座庙宇,比起五台山的清凉寺、峨嵋山的报国寺,无论其规模还是声誉都略逊一筹,但朝源观独特的哲学与宗教文化,却是深奥莫测、难以比拟的。

在朝源观这两座山门上,各有两副对联。右山门上联为:善茅长长长长长长”长;下联为:习三乘乘乘乘乘乘乘”。左山门上联为:霞友朝朝朝朝朝朝”朝;下联为:云朋观观观观观观”观。这两副楹联利用汉字的多音多义特点,把广博的人生哲理概括了出来,用不同的句读表现出不同的内容,千百年来解读不一。难怪人有称四面山朝源观这两副楹联就是一本厚重的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常读常新。连中国楹联学会前会长魏传统将军也仅为此留下“长乘胜迹联何解,留得通家过此关”的感叹。中国著名楚辞专家黄中模教授则为此留下了“自非通家,关山可堪过得”的诗句。由此,这两副楹联因其内容丰富,学问艰深,被誉之为“天下第一奇联”。

走过殿下,见到的是朝源观经堂。注意细看,似乎这个经堂与其它庙宇正殿大同小异,然却是依岩凿刻的圆浮雕石像群。更令人称奇的是这里同时同堂供奉着道、释、儒三教鼻祖。正中上方为道家太清、玉清、上清“三清”圣人,左右两侧雕刻着祖孔子、佛祖释迦牟尼、以及神态各异的五老真人等坐像。我国是一个最具东方文化特征的文明古国,宗教信仰具有悠久而错宗复杂的渊源。各种教派教义分争,天下大多寺院供奉教祖、弘扬教义都是各择其派、径渭分明,象朝源观这样三教合一的庙宇不可多得。由此而知,自古以来道、释、儒三教并非互相不相容,时分时合才是历史的真实。这深山密林的朝源观便对此提供了佐证。迄今,朝源观在我国宗教文化研究中,占有不可低估的学术地位。

经堂后山是朝源观创建人杨道人第三十九代传人杨来霖的墓室。墓室分为内外二室,外室的这尊塑像便是后来扩建朝源观的39代观主杨来霖的造像。

相传杨道人出生于山林、遍尝百草、炮制药材,曾治好过皇帝女儿的沉疴。他授官不任,但可以奉诏择一地建一庙宇。那时,“天下之土,莫非王土”,杨道人寻遍千山万水,去偏偏慧眼独具选择了当时名不见经传的江津市四面山造了这座朝源观,不能不让人稀奇。

进入内室,可见到一座巨大石缸,可盛菜油1200斤。杨来霖圆寂前曾嘱咐弟子用此点灯,昼夜不灭,待灯残油尽,卖了菜油,而今只剩下这一空空如也的大石缸,让拜谒者去咀嚼人心叵测的苦涩。

朝源观也并非都是充满神秘的玄学、繁缛的教规或诡谲的人事,其道教文化于端庄中见诙谐,也颇有西方黑色幽默的色彩,让人忍俊不禁。四面山朝源观就是这样集三教于一体,熔庄严与幽默于一炉,充分表现了设计者“有容乃大”的宽广胸怀。

走出朝源观,我们也许已没有庙宇楼阁、香火神龛给人造成心灵上的压抑之感。极目远望,心旷神怡之余,你是否能发现前面这几座山峰排列中有一些讲究?这就是四面山之一大奇景“七星点斗”。我们目之所及的七座山峰恰似天上北斗星之状,拱卫着朝源古刹。

民间流传,当年医术高明的杨道人,医好公主之病,授官不任、赠金不纳,皇帝只好遂其意,让杨道人在泱泱神州大地任择一址,建立寺庙以超凡。杨道人奉诏遍访名山大川,登临过泰山、黄山、游历过庐山、五华山。后受峨嵋山一高僧指点来到川黔交界处寻觅。一日,杨道人路过四面山,偶见这七座山峰排列有序,细看则状如北斗,正应验了“上有天罡,下有地煞”之说,在此大兴土木建立了朝源观,给宗教文化更增添了一种神秘色彩。

只可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朝源观三十九代观主杨来霖肉身坐化后,短时间朝源观众徒还能遵其遗嘱,昼夜保持灯通明,特别是每到夜晚大小数以百计的灯盏,把朝源观装点得如同玉宇玉阁、玲珑剔透,成为方圆几百里的一大胜景,那时进山朝贡的香客络绎不绝。然而朝湖观的好景不长。自从陕西咸阳来了一个叫唐直珍(洁号慧灵)的游僧后,朝源观就日渐衰败,他见四面山乡民衣食不丰、香火钱不多,便策动几个见利忘义的老和尚,不顾杨来霖道士的遗训,屡屡盗卖点灯的菜油。菜油将卖尽时,在一个风高夜黑的晚上,唐直珍便从贵州习水方向遁逃了。从此,朝源观长夜灯熄灭,香火更加稀少。而朝源观新主持妒嫉杨来霖道士在民间的威望,终日不理法事,甚至掠夺香客,朝源观一时沦为恐怖之地。

纯朴的四面山乡民,感怀杨道人和杨来霖观主生前均喜为民众免费治病救人的恩德,每到夜晚就自发地到我们此时看到的这七座山峰上点灯焚香,遥向朝源观叩拜,愿道士早日死而复生再造福百姓。遗憾的是当时民不聊生、乡民自发的祭礼活动因缺少灯油终未能持续多久,这一带又复归寂静。

让人料想不到的是在杨来霖道士周年之忌那天晚上的半夜时分,这七座山峰之巅突然飘起了蓝色的焰火。周围的乡民全都出门观看,以为是有人又在点灯焚香,但分头爬上山后发现空无一人,众人皆称奇。而更奇的是置身于七座山上,均不见一簇火光,只有站在朝源观所在的插旗山顶,才能看到半山这七座山峰飘飘渺渺的灯火。

从此,朝源观的主持深为杨来霖道士的法力震慑,不得不重新祭奉大师,整修扩建寺庙,代代相袭,使朝源观香火不断,终为四面山保留下了天下这一名刹。

土地岩景区之红岩赤壁

   放眼看去,这幅刀斫斧劈般的巨大岩壁就是四面山著名的土地岩天然壁画。四面山美就美在那披满奇草木的大山上,总会恰到好处地裸露出这种丹霞地貌特有的红色峭壁。所谓丹霞地貌,即岩石、泥土均呈红色。天成的丹霞地貌赋予了四面山绿中有红、红中透绿的神奇景象。这天然的壁画不知令多少游人驻足解读、细心品味。

土地岩景区之圣水

在土地岩巨石壁下有一股清澈细小的涓流,正淌入一个天然的石碗里。它被称为土地岩瀑布景区所在地张家山的“圣水”。躬身品偿一下这冬暖夏凉的“圣水”,听听老人们讲讲“圣水”的传说。

这座山叫张家山,过去全村人均姓张。据说当年张献忠攻打四川时,杀得四川鸡犬不留,却放过了张家山全村人。张家山人虽世世代代过着与世隔绝、清苦贫困的生活,但村民们很少生病,平均寿命也很长。传说当年有位救苦救难的赵姓道士十分关心当地百姓,百姓们也很敬重他。死后他的尸体化成了为百姓治病的圣良药。村民们无论患何种病,只要喝下圣水就能治愈病痛,特别灵验。当地有一位叫侯海山的老人,今年已88高龄,他一生中每一次生病均喝圣水治愈。不过当地山民们说,喝圣水是有讲究的,需要在喝水前先焚香烧纸方能生效。据有关专家考证,四面山的水富含硒、钾、锂、锌、草酸、偏硅酸等有机质和微量元素,常饮能延年益寿。当然这圣水究竟能否包治百病我们暂且不去细想,单是这圣水冬暖夏凉入口自甜的特点为虎添翼让我们感到神奇无比了。

土地岩景区之土地瀑布

土地岩那天然的壁画令人惊叹。在游步道的右边有一条汩汩的小溪,听前方发出的声响,再放眼看前方屏障,巨大的天然画屏倒映在清幽的巨潭湖中,呈现出水天一色的美景。其实不然,天然屏障下并非湖水一潭,却是天然裂缝形成的大峡谷。岩沿上的亘古青苔给人们留下的奇幻。沿着通往壁画半岩的大裂缝,俯身、转弯、再俯身、再转弯,土地岩瀑布终于揭去遮羞的面纱,露出了她的姣容。它在那茫茫青山的衬托下,红岩、白水与峦壑纤云相映成景。土地岩瀑布高89。7米,宽20至23米,它以独特的魅力深深吸引着八方游客。

珍珠滩景区介绍

珍珠滩景区是四面山新开发的一个处女景区。

从望乡台上的二洞口经合麻千沿小溪进入幽深,在谷地尽头拾级而上,转过两到湾,忽听水声如潮,响彻耳际,抬头却未见流水,仔细寻觅。方见路旁密林中有一高近40米、宽近10米的秀瀑羞答答的藏在脚下飞珠溅玉,阳光从树隙透进水帘,幻出腾腾烟雾,这就是四面山中景色绝佳的杉坪子瀑布,过去长期藏在深闺人未识,往日反有少数探秘者知知,今年方向广大游人展露芳颜。

过小溪溯流而上数十米,实见水头从前方岩口下跌,沿不规则的石滩层层叠叠,犹如一条白龙在青山、绿树、红石中翻滚,人们称其为长石滩瀑布。

翻上岩口,视线豁然开朗,人们仿佛进入一幢巨石之口,整座山就是一幢巨石形成的高台,溪水从巨石中部居中而出,将巨石分为两半,亿万年的水流冲刷,将巨石中央的河床和两旁的岩壁磨砺得光滑平整,两侧岩壁呈90度陡斜面,绝难攀援,河床在巨石中央蜿蜒十里,无一缝隙,河床底面有部分岩石呈点状凹凸,水流其上,被激起亿万银珠,蔚为奇观,珍珠滩即因此而得名。

诗曰:寻幽拾级上高台,一水中分巨石开,十里山床平似碾,亿万银珠洒天街。

溯珍珠滩而上至源头有珍珠湖,沿湖九弯八岔,湖上景色旖旎,湖中盛产名鱼岩鲤,湖旁多珍奇异兽,置身湖上,听聆空山寂寂,眼望白云悠悠,顿感身轻心静,宠辱皆志。

珍珠湖海拔1250米,往东南可去大洪海,往西南可去西部景区马家沟。

飞龙庙景区

 

地处四面山洪洞村的飞龙庙景区,是8大核心景区之一。无边无际的浩瀚林海中,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古老与现实巧妙融汇,在这里既可发古幽思之情,亦可欣赏远古时期的摩岩画,参拜飞龙庙神灵,造访莲花台,可忘却世间烦忧。

驱车经过盘山公路,从灰千岩画溯飞龙河上行1.2公里,站在怒狮雄踞的古石桥上,背倚巍峨高山的飞龙庙便尽展眼前。相传很久以前,山中一家欲葬老父,挖穴不久,突然天空陡变,乌云翻滚、电闪雷鸣中,但见一龙昂首摆尾腾空而起,直冲云霄,片刻之后,云开雾散,雨过天晴,阳光朗照。人们遂在此处建庙焚香,祈祷飞龙庙顺应民心,让四面山风调雨顺。久而之久,此庙成了川黔几县香火鼎盛之处。

当地住着周、陶两姓,曾为争夺这块风水宝地打起官司。却遇上了一个糊涂官判了一个“谁家老人先逝就属谁”的糊涂案。不久周姓老人去世,理所当然的占据此地,满以为发家有望,周家正兴兴冲冲地挖坑准备入葬时,殊料天不作美,雷雨大作,只得被迫停下。雷雨过来,再来挖掘时,却从坑内挖出一尊龙王石像来,人们大惊,乃谓此系神仙宝地,并非凡人所能占有,周姓不得不把老人改葬。原来这是窝着一独自气的陶家,乘机把龙王神像背来偷放在坑内,让两家都休想把这宝地占有。之后,人们因差就错,还在此地修建庙宇,供奉这尊龙王。随后香火日盛,成为小有名气的飞龙庙。

飞龙庙景区之灰千岩

 

这幅被称作灰千岩远古岩画的画幅,高为8米,长为163米。岩画颁布的面积有1300多平方米。画面上清晰可辨的图像有数十个,刻画的动物有鱼、羊、熊、牛,即有全身的造像,又有局部的勾画。有的图像大小相叠,有的独自成型。线条洗炼、形象生动传神,整个构图呈现出一种古朴、简单的自然之美。其作画的特点是用以点成线的方式凿刻,看似随意而随意中却凝炼地表达出作者内心某种强烈的意象。

画面上,几只老山羊翘着弯弯的胡子,仿佛还在“咩咩”地叫着,呼朋唤友,徜徉在生于斯、长于斯的四面山故乡;这头壮实的黑熊昂着硕大的头颅在寻觅,好象一个力大无比的壮士渴望出现新的劲敌,以渲泄积蓄已久的力量。我们还可以看到那种早已在内陆绝迹的剑鱼睁着大眼睛,直端端地望着远方的溪流,似乎还在怀念那能够自由遨游的清澈世界。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整幅画面上表现得最多,最明显的是牛的形象。最大的一头牛长达3米,高2米,造型独特、气势雄壮,浑身充满了雄性力量。

新时期晚期的原始人,凭着简单磨制的石器、骨器,却能在峭壁悬崖上制成这幅巨型岩画,无不让后来者叹为观止。而他们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在这绝壁上艰难地刻制这些图画呢?是原始部落的图腾崇拜?还是以画显示获取猎物的多少,以此炫耀自己的财富与力量?还有哪些至今未能破译的神秘符号,这都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个难解之谜。

据考证,这幅凝聚着原始巴人智慧与勇气的壁画,不但填补了巴渝地区摩岩壁画的空白,而且成画时间大大早于著名的云南古代摩崖壁画,它还把重庆原始巴人的历史及巴蜀文化上溯了1000多年。由此,四面山灰千岩远古岩画具有相当重要的历史与文化价值。1992年重庆市人民政府把其列为重庆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飞龙庙景区之德政碑

 

以碑载文用来凭吊先贤是老百姓常见的纪念方式。这尊建于清朝道光年间的拱门形石碑,就是当地百姓为追思一位保一方平安的县令而立的。这块硕大的石碑高6米,宽2米,是依山崖石壁开凿而成。正中一行大字“邑贤候古樵郭大老爷德政”,其书法笔力刚毅遵劲,堪称上乘。从两旁的碑文中,可以得知在清朝道光年间,不时从贵州仁怀等地有大批土匪窜来此地。他们在四面山恣意横行、鱼肉乡里,而且行径诡谲,时而呼啸而聚,时而作鸟兽散,烧杀抢掠,让四面山百姓苦不堪言。当时,县令郭大老爷闻之后,怒火中烧,乘轿子亲临四面山体察下情。他见土匪猖獗已成为四面山一大患,即遣兵役来此坐守巡缉。并在飞龙庙一带设立数个关卡。每卡备铜锣一面,旗帜一竿,有类似古代峰火台之功用。发现土匪侵袭,各关卡便击锣摇旗,传送情报。官兵获悉即围剿歼灭土匪。郭大老爷为防止内外勾结,以彻底肃清四面山土匪,还亲自规定乡民实行“联牌制”。十户为一牌,各推牌首。如其中一户不按乡规办事,剿匪不力或私容土匪,则诛连九家。如关卡兵役受贿纵容土匪,或与土匪为伍勒索乡民,则就地处置,约不徇情。经过郭大老爷在四面山坐镇剿匪,四面山的社会环境大为改观,过去那种夜不闭户、道不拾遗的淳朴民风再现。后来,人们为纪念这位为民除害的父母官,特地集资修建了这一功德碑来追忆郭大老爷的政绩。这块碑立于清朝道光十六年二月十六日。

 

飞龙庙景区之禁渔碑

 

四面山今天何以能保持如此完美的天然环境呢?这与四面山人从古至今的朴素环境意识分不开的。这块高约一米的禁渔碑,建立于清光绪年间。是一块当时县衙严禁在春暖花开、河鱼产卵时节捕鱼的警示碑。就是这义正词严的告诫,有效地保护了飞龙河乃至四面山境内的鱼类资源。从这字迹模糊的碑文中,不就读到了四面山人关注环境保护,注重生态平衡的良苦用心么?近些年来人们在长江等水域实行在鱼群产卵期禁止捕鱼的措施,而四面山人早在100多年前就想到并做到了,不能不说如果没有前人的高瞻远瞩、博大胸襟,又哪有而今这座风光旖旎,著称世界宝贵的自然文化遗产四面山呢?

   

飞龙庙景区之仰止山庄

 

座落在四面山飞龙河干流中段东岸半坡和山腰上的仰止山庄两处故地,是江津最典型的古、现代结合的军事遗址,1990年已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仰止山庄总面积有1500平方米,分为上寨与下寨,建造于清嘉庆年间,至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清朝中期,白莲教盛行,为防御其侵扰,当地人凭借险要地形退守在这里筑墙为寨,修筑了战壕、通道等防御性工事。寨内现残留的碉楼高为6.4米,石墙总长为394米,寨内面积数千平方米,驻扎在寨内人多时有数百人之众。那时这里战马嘶鸣、旌旗猎猎,曾经有过“沙场点兵”的盛况。

由于仰止山庄山势孤傲,加之层层设防,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在历代常为兵家争夺之地。然而到了上世纪20年代初,这里却成为了占山为王的兵匪流寇的巢穴。在那些兵荒马乱的年月,这一带先后走出了5个旅长。即綦江人穆艮洲、周燮清、永川人邓国章、江津人曹天全、龚渭清。他们都是先在这里掠夺百姓,蓄养势力,建立反动武装后,分别被黔东南军、川军招安而当上旅长的。其中曹天全官至黔军师长,邓国章、龚渭清为川军师长。多年里,仰止山庄成为了众多惯匪的发迹之地,他们迫害百姓的暴行,罄竹难书,解放初期土匪暴乱,匪首王宗仁、冯友能曾多次组织反动武装攻打人民政府,搜捕、杀害为人民政府做事的积极分子。乡民池海清、谭绍武、周彬等就被匪徒杀害。

多行不义必自毙。1950年12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分四路对这里的数百名土匪实行围剿,顿时仰止山庄硝烟弥漫、枪声震天。尽管我解放军战士英勇善战,但盘踞在山寨的土匪凭借熟悉的深山密林,负隅顽抗,战斗持续了很长时间。最后土匪或溃逃、或被歼灭。但为彻底消灭这股残匪,解放军也付出了重大的伤亡代价。从此,多年以来附近的农民在每年的12月10日,都会自发地来仰止山庄缅怀阵亡的英烈。

据考证,仰止山庄始为邑人戴登奎所建,后归江春晖所有。经江春晖修葺扩建,此庄因其主人姓氏,又称为江家寨。 

坪山景区

 

坪山景区是四面山八大核心景区之一。由头道河朝东攀援约5公里,便到了坪山了望台。登台放眼眺望,万亩杉林,郁郁葱葱,群峰延绵,尽收眼底:群山夹峙之中,由南而北蜿蜒流淌着一湾清水,白云青山倒映湖中,这就是上下坪山水库。沿水库南行,一路枝影横斜,景色变幻无穷,路转峰回间,可见山水相映相衬,鱼跃鸟飞,树绿花红;伴以徐徐山风拂面吹来,清新气爽;再随意观赏湖中鸳鸯对对,树梢白鹤群群,佳景不断,如影随形,顿觉俗念全消。

由了望台南行9公里可到响水滩,北行1公里为悬幡岩。

大窝铺原始森林保护区

 

     面积为32.32平方公里的大窝铺原始森林保护区保存着第三世纪以来的植被,生长着3.5亿年前的古热带和古温带植物,是地球同纬度仅存的规模最大、保护最完好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也是四面山风景区被联合国生态保护专家确定为地球难得的“天然物种基因库”的主要依据之一。

     大窝铺原始森林保护区在海拔1551米的插旗山下,这里是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是有人为干扰,但无污染的生态旅游自然区域。穿越原始次生林到达山顶峰,可俯视周边数十万亩壮观的林海,山下的沙岩子瀑布还将等你去逛沙滩。杨昌永诗人游此,写下“影错光摇绿隙行,古松老柏列云屏。遮天树涌千年翠,接岭岚浮一片瑛。林密常疑暝色早,地高先觉夏凉生。鸣蝉解得登临意,迢递清音送正声”七律一首。

 

大窝铺景区之箭杆林

 

     这是从南路登插旗山的第一景。你看这成百上千合抱粗的笔直古杉是不是象天空中发出的庞大箭阵凌空俯射扎入大地,这树冠组成的箭羽在四、五十米的高空密闭遮蔽蓝天,使我们深深地体味到一种大自然的宏伟。箭杆林的树龄大多在三百年以上。森林万物严格遵循大自然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则在森林中相互绞杀,争食物、养料、空气、水份、阳光,优胜劣汰,一般数百年形成一个周期,仅有少数的超强人体能跨越这个生存期限,故有“山中难找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之说。这片漂亮的箭杆林就是植物世界在这里拼命争空拥抱阳光,优胜劣汰后留下来的强都群体,在原始森林中,由于自然竞争的残酷性和纯自然性,能完整保留下来的这种庞大强者群体是十分罕见的。

 

大窝铺景区之插旗山

 

     相传石开的太平军路过江津,起义的山民曾在此插旗呼应而得名。这里原名圆岭高尖子,是四面山十大高峰之一。登上山顶了望台,林海茫茫,一望无际、无尽沧桑、浩瀚巍峨,四下的翻白叶树,在山风起处,便魔术师般地在山下溪谷中翻起片片白云,山风过后,又恢复一片青绿,成为一种独特的森林景观。从插旗山顶了望台向南远眺,清朗的天气可隐隐看到远在100公里外的娄山关山影。

 

大窝铺景区之凤尾瀑

 

     凤尾瀑距下游的渝、川交界处约500米,由一串连着的三级叠瀑组成,瀑顶这一凸出的巨石,犹如凤头昂首凌空,这被岩石挤成三米许,下跌20余米的条形瀑布,恰似凤凰洁白而漂亮的颈部,瀑水泻入半岩幽潭后慢慢向东旋转十余米,然后散开在这5?20米由窄而宽,长30余米的45度斜滩上,形成凤凰的胸腹,瀑水在此再向东下跌10余米,展开在这长近200米、宽从30余米呈扇形散开至近100米的石滩上,形成巨大的凤凰尾部。由于瀑布下跌时,已经几次旋转,当我们见到凤尾时,凤头、凤颈及凤胸腹的一部分已被山石遮掩,只见凤尾不见凤头,所以人们称之为凤尾瀑布,又名螺丝岩瀑布。

 

 

大窝铺景区之仙女池

 

     仙女池位于大窝铺以南2.5公里的两溪汇合处,南距渝川界约200米。凤尾瀑下不远,小溪突然消失,向东转过一个小山咀,方见一泓碧水镶嵌在岩下林深之处,北至东来两溪到此跌落10余米,融入岩下掩映于密林之中的澄澈幽潭,白瀑碧湖、苍林古树、空山寂寂,白云悠悠,令人恍如身临世处。相传过去常有仙女在此池中淋浴,池旁小岩上这株五人合抱的千年古树就是当年淋浴时挂衣之树,于是此潭名为仙女池。

 

大窝铺景区之大滩

  

     从仙女池沿溪东溯,经砂岩子、二郎劈石、强盗岩、青杠峡,即到达大滩。这片长百余米,宽20余米的石滩,其洁净的程度达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大家可用随身带的白色物品在石滩上擦试,看能否留下一点大自然的痕迹。洁净的石滩,纯净的溪水,清静的空气和滩前热情向您伸出右臂的迎宾松,都在欢迎你们光临这片绝元污染的土地。在滩上仰卧,观赏蓝天白云,尽情淋浴森林中的阳光,顿生人遁空山、物我两忘之感。

 

大窝铺景区之铁匠岩

   

     从大滩上面的两河口溯七洞溪东上,林木愈显幽深,草木密闭,几无路径可寻。溯溪上行十余分钟,突见奇岩嶙峋,一排凹凸的巨岩在眼前拔地而起,直耸蓝天,犹如葫芦倒立的岩群高数百米,长近1公里。岩的上部均为四面山典型的红色砂岩,下部却略呈黑色,相传为古时炼铁所熏染,实为岩中所含铁、锰元素的自然浸蚀。这就是四面山中著名的铁匠岩。

【篇4】世界公园各景点介绍

东湖水生态旅游景区位于嘉峪关市南市区,规划总占地面积165万平方米,湖面面积56万平方米,库容315万立方米,其中:一号湖4.85万平方米,二号湖13.2万平方米,三号湖37.95万平方米。绿化总面积90万平方米,道路、中心区用地17万平方米,建筑用地2万平方米。景区建设计划投资9231万元,已投资4911.88万元,是我市城建史上规模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也是南市区开发建设的龙头工程。

景区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按照功能配套、设施完善、以人为本、以水为脉、以绿为基、方便群众的理念进行设计,充分体现了“三池水,一片绿”的特色风光,使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有效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充分发挥了城市之“肺”的作用。

景区始建于安远沟水库工程。水库工程于2002年9月开工建设,总投资2731万元。工程充分利用双泉水资源,结合自然高差,引双泉水汇集至一号湖,利用3.5米高差、640米长的飘带河流入二号湖,经过2米落差滚水坝进入三号湖,三号湖蓄水经过管道主要供给嘉东工业园区及酒钢高科技养殖园。

目前,景区已完成绿化面积46万平方米,拉运土方37万立方米,种植苗木6.7万株、草坪46万平方米,安装喷灌设施46万平方米。

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

  万里长城威震千古,它首衔渤海朝日,尾枕祁连雪山,重关连叠,横亘北国群山之巅。

  嘉峪关位于甘肃河西走廊酒泉盆地西缘,雄峙于祁连雪峰与嘉峪黑山之间的岩岗上,地势险峻,气势以雄伟,巍峨壮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

  嘉峪关关城始建于明朝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是万里长城的著名关城之一,也是长城沿线保存最完整的一座雄关。1961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嘉峪关关城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组成。内城周长640米,面积2.58万平方米,城墙高11米,高达17米的三层三檐式的嘉峪关楼、柔远楼、光华楼建在城台之上。有雄踞西陲、俯视天下之感。关城上还建有箭楼、敌楼、角楼、阁楼、闸门楼共十四座。关城内建有游击将军府、井亭、文昌阁、关帝庙、牌楼、戏台。关门西开,是古代出入关时必经之门,上刻“嘉峪关”三个大字为清乾隆皇帝手书。

  嘉峪关关城建筑设计非常独特,城内有城,城外有壕,多道防线,形成重叠并守之势,加上两边高山对峙,关居其中,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布局设计真是巧夺天工,有鬼斧神工之妙,“边陲锁钥”之美称。出关西行百余米外,有“天下雄关”石碑,雄踞关前,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嘉峪雄关又和东隔万里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遥相呼应,互竞雄姿。

  万里长城第一墩

  自嘉峪关向南7.5公里的长城尽头,有一座高约(残留)11米的烽火土墩,这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又是长城线上无数烽火墩台中形势最险要的墩台,故名“万里长城第一墩”。

  墩台南临祁连山北麓讨赖河峡谷80余米高的悬崖峭壁,伟岸挺拔,别有风姿。旁边有中国长城研究专家魏传统先生手书的“长城第一墩”碑文一块,站在第一墩东面约50米处向西北望,见讨赖河从祁连山“冰沟口”冲出,切割出百八十米深的峡谷,险峻壮观;长城从这里起步,宛若游龙,腾跃于戈壁瀚海之上,直奔万里之外的辽东大海。

  中国西部的“八达岭”

  ——黑山悬臂长城

  从关城往北约7.5公里处,就是有名的穿越黑山的天然孔道石关峡,明代为守护峡口,在峡口南北的黑山上均建有长城。黑山山势险峻陡峭,长城如蜈蚣登山,似铁臂悬空,蔚为壮观,被人们誉为西部长城的“八达岭”。

  悬臂长城和石关峡长城因在山脊上被风雨剥蚀损毁,仅留残迹。为保护好嘉峪关及其两翼长城的完整性,1987年嘉峪关市人民政府筹款重修了峡口北山的悬臂长城。从1999年起,悬臂长城脚下的农民杨永福,自筹资金100多万元,历时3年,于2002年修复了南山的石关峡长城及其城堡,使石关峡南北长城得以重现原貌,为嘉峪关新增了一处人文景观。

  地下画廊-魏晋墓

  丰富的地下画廊——新城魏晋墓砖壁画墓群,在嘉峪关市区东14公里处约10多平方公里的戈壁上留存着1400余座魏晋时期的古墓群,自1972年以来共发掘13座,出土了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国家一级文物——骨尺等大批文物,更重要的是,这些古墓大多为三室墓,建筑奇特,其壁用干砖垒砌,不用任何粘合剂,地铺花砖,封顶严密。最令人惊叹的是墓壁的砖面上绘有丰富的彩色图画。大幅壁画占几块砖面,小的只是一砖一画,单幅主题,亦有连续多幅,形成一个完整故事。墓内壁画绘有农桑、畜牧、狩猎、出巡、驿使、屯兵、营垒、庖厨、酿造、宴乐、洗梳妆、穹庐和建筑装饰等多方面内容。其中的骑马送信的“驿使”图,在1982年全国邮联第一次代表大会出了“小型张”邮票,发行后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这些壁画画面生动逼真,笔法简练有力,这些画均早于敦煌莫高窟壁画,对今人研究魏晋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农业、畜牧业、林果业、文化民俗及地理气候均提供了详实的史料佐证,被专家学者赞为丰富的地下画廊,以其很高的研究价值和艺术观赏价值吸引了中外学者和游人。1988年建成了面积440平方米、前后两院的“嘉峪关魏晋墓砖壁画博物馆”。

  “七一”冰川

  “七一”冰川位于嘉峪关以南130多公里处的祁连山腹地。祁连山介于甘肃青海两省之间,屏河西走廊之南绵延一千多公里,平均海拔4300米以上,主峰天梯山高达6400米。“七一”冰川海拔4300米,面积约5平方公里,冰层平均厚度70米,最厚处达120米,是我国典型的大陆性冰川,也是亚洲距城市最近的冰川之一。这座巨大的冰川,横卧在高山环抱之中,辉映在丽日蓝天之下,洁白晶莹,光茫耀眼,象一帧巨画,美不胜收。冰川之水还为河西走廊戈壁瀚海创造了无数鲜为人知的自然景观,冰川水从祁连山流出,经深山峡谷,流入沙漠变成潜流,形成各种地下清泉,有的储积成各种沼泽、池塘,变成湖泊、海水,被称为瀚海明珠;在晴朗之晨,远眺无垠荒漠,只见涛涛海水,汹涌澎湃,泛起层层涟漪,在天地相连之处,像急速流动的白色海浪(实为地气),在迷幻雾气中隐约显出高楼大厦、雄关楼阁,甚至有五光十色的光柱,还会显出工厂、田野、车水马龙的闹市,所有这些若隐若显,被掩映在奇光异彩的沙漠之中,这便是人们想要见到的“海市蜃楼”。

  花海魔鬼城

  北距嘉峪关约80公里的地方有一片方圆约10公里的雅丹地貌区。这里白色的粘土性岩层,经数万年的洪水冲刷和风沙剥蚀,形成低洼的沟槽和凸起的垄脊,大的似屋舍似城堡,小的如人形如动物,形态各异,千奇百怪,十分壮观。

  讨赖河大峡谷

  讨赖河属于黑河水系,原名“呼蚕水”是上天赏赐的意思,又称“北大河”。发源于祁连山,流经嘉峪关境内约35公里,该河中上游受河水的长期冲刷,河床逐年在增宽或下沉,形成为一条大峡谷,深度由五六十米到八百米不等,地势十分险要。

  迎宾湖旅游园区

  位于市区中心,北接人民公园,形似嘉峪关市地形轮廓,水域面积约24公顷。湖边围栏上绘有1012幅反映嘉峪关人文历史以及中国和世界文化成就的图画,构成了别具一格的迎宾湖文化长廊。雄关广场位于南市区,由纪念、休闲、文化三部分组成,总面积11.8万平方米。该广场将传统的审美观念和现代化城市建设理念相结合,融入嘉峪关深厚的长城文化和丝路文化特色,创造了一系列新的人文景观,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

  东湖生态旅游景区

  位于嘉峪关南市区,总占地面积165万平方米,湖水面积56万平方米,是嘉峪关市城建史上规模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景区内码头、拱桥,飘带河,中心广场等辅助设施完善,功能配套,是目前甘肃省河西地区最大的生态旅游风景区。

  嘉峪关市南市区

  又称“嘉南开发区”,是嘉峪关市“十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该开发区以雄关广场为中心向四周延伸,目前已初具规模,成为甘肃省河西地区著名的小康建设新区之一。

【篇5】世界公园各景点介绍

Beihai Park

Beihai park is located in the center of Beijing, it was first built more than 1,000 yearsago during Liao Dynasty. It is also the best-preserved imperial garden in China.Hall of Heavenly King.

Hall of Heavenly King(天王殿)

It was built in the Ming Dynasty and was the place to translate and print the TibetanBuddhist scriptures.

Nine-Dragon Screen(九龙壁)

There are three Nine-Dragon Screens in China, the largest one is in the city of Datong,Shanxi Province. The other one is in the Forbidden City. The one in Beihai park is thebest one because it is the only one in China that nine dragons were built on doublesides. Originally, the screen served as a screen for a temple behind it, but in 1900, thetemple was destroyed and only the screen has remained.

Iron Screen Wall(铁影壁)

This wall is actually a piece of artwork carved from lapillus, but as the brown colorlooks like the color of iron, people named it“Iron Screen Wall”. It is a masterpiece ofYuanDynastyandwasfinallymovedtoBeihaiParkasadecoration.NowadaysinBeijing,therearealotofcarvingsculpturesmadeinMingandQingDynasty,butrarelycanwefindonemadeinYuanDynasty.SotheIronscreenwallhasgreatartistic value.

相关热词搜索: 景点介绍 公园 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