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讲话稿的高度从何而来?
饭桌上,有的领导直言某某写的讲话稿高度不够;平时接触的几个机关干部,也坦率承认自己写的稿子不合领导口味,站位不高,难入领导法眼。类似这种情况其实很常见,很多公文写作者文字功底还可以,但就是写不出那种高屋建瓴、高耸云天、高不可攀的深度文章,就是难以满足领导对公文高度的基本的要求。Why?
其实原因很多,但我想主要是总结概括能力、业务熟悉程度、上级精神领悟情况等三方面引起的。简单来说,就是抽象思维、敬业精神、学习转化三方面欠缺导致的。
领导讲话必然不能啰里吧嗦、重复累赘,这就需要公文作者善于总结概括,善于抽象思维,善于化繁为简、一语中的,否则高谈阔论、离题万里,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回去还怎么贯彻落实?领导讲话必然不能讲行外话乃至错误的话,这就需要公文作者精通业务、熟悉专业术语,而且还要在精通熟悉的基
础上来一番“精兵简政”。比如有的领导把人大的业务概括为“听党的话,帮政府忙,代人民言,做自己事”,就非常形象生动简洁明了。又比如,有的人把人大工作概括为“四菜一汤”,哪“四菜一汤”呢?就是四项职权——立法权、决定权、监督权、任免权,再加上代表工作,合成“四菜一汤”。这就高度概括、十分形象、耐人寻味。领导讲话必然不能违背上级精神,必然要贯彻落实好上级文件、会议和上级领导的讲话精神,这就要求公文作者准确理解、深刻把握上级精神,而且要结合工作实际转化运用到公文写作中去。如何掌握上级精神,这就要长年累月、日日月月年年地读党报、看文件,比如每天看看《人民日报》,定期翻翻《求是》《半月谈》,如此日积月累,高度自然会上来,就怕你天线接久了,居高不下,又犯下不接地气的毛病。
总之,解决高度不够的问题,需要在抽象思维(这方面可以看看哲学书,学会理性思维)、业务能力、领会上级精神三个方面下功
夫,而且要下一番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天道酬勤”“皇天不负有心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我们只要相信功到自然成,公文的高度也就会慢慢上来!
相关热词搜索: 而来 高度 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