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年产农药医药中间体xx吨项目投资计划书

时间:2021-11-06 15:57:53 来源:网友投稿

 年产农药医药中间体 x xx 吨项目

 投资计划书

  泓域咨询/ / 规划设计/ / 投资分析

 报告说明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日益重视,对企业环保投入规模进行了硬性规定。《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药行业管理工作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8]485 号)规定,2008 年 3 月 1 日起,新设原药企业环保投资不得低于总投资的 15%,新设制剂企业环保投资不得低于总投资的 8%。除了设置环保投入底限外,行业的环保要求还扩展到生产、销售的整个过程。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要求农药生产企业从生产过程控制到末端治理的整个链条处于有效的环保控制之下,从而将农药的生产与施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持在低水平,并将这一控制能力纳入对农药生产企业的整体评估之中,提高了农药生产与销售的合规难度。同时,农药生产经营中涉及的各类化学品较多,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有着很高要求,若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企业将面临被关停的风险。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 6336.81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5192.93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81.95%;建设期利息 98.00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55%;流动资金 1045.88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6.50%。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 13200.00 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 10931.82 万元,净利润 1330.30 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 14.73%,财务净现值 2052.37 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 6.41 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

 本期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方向正确,资本结构合理,技术方案设计优良。本期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是积极可行的。

 综合判断,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区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发展形势总体向好有利,将通过全面的调整、转型、升级,步入发展的新阶段。知识经济、服务经济、消费经济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中心城区的集聚、辐射和创新功能不断强化,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报告对项目实施的可行性、有效性、技术方案和技术政策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全面、系统的分析为主要方法,经济效益为核心,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运用大量的数据资料论证拟建项目是否可行。对整个可行性研究提出综合分析评价,指出优缺点和建议。

 本报告基于可信的公开资料,参考行业研究模型,旨在对项目进行合理的逻辑分析研究。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参考范文模板用途。

 目录

 第一章

 项目总论

 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第三章

 市场需求及行业前景分析

 第四章

 产品方案与建设规划

 第五章

 项目选址

 第六章

 建筑工程方案

 第七章

 原辅材料及成品分析

 第八章

 技术方案分析

 第九章

 环境保护分析

 第十章

 劳动安全生产

 第十一章

 项目节能分析

 第十二章

 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

 第十三章

 项目进度计划

 第十四章

 投资方案分析

 第十五章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第十六章

 招标方案

 第十七章

 风险风险及应对措施

 第十八章

 总结

 第十九章

 附表

 第一章

 项目总论

  一、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

 项目名称:年产农药医药中间体 xx 吨项目

 项目单位:xxx 有限责任公司

 二、项目建设地点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 xx,占地面积约 15.53 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

 三、可行性研究范围及分工

 1、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2、市场需求预测;

 3、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4、建设地点与建设条性;

 5、工程技术方案;

 6、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方案;

 7、环境保护、安全防护及节能;

 8、企业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

 9、建设实施与工程进度安排;

 10、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1、经济评价。

 四、编制依据和技术原则

 1、国家和地方关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关政策决定;

 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3、《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4、项目建设地国民经济发展规划;

 5、其他相关资料。

 五、建设背景、规模

 (一)项目背景

 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对农药产品实施登记许可制。在我国,农药产品生产和销售须同时取得“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或“生产批准证书”),并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农药产品在获得登记之前需经过 2 年 5 个地域的田间试验和毒性、环境及残留实验,完成农药新产品登记通常需 2-3 年时间,这也加大了行业的进入壁垒。

 目前我国农药品种仍以仿制为主。根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发布的《“十二五”农药工业发展专项规划》,国内绝大多数农药企业研发

 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到 1%,新产品开发后劲不足。目前只有少数企业在个别产品生产中实现了连续化、自动化,大多数企业仍然采用工艺参数集中显示、就地或手动遥控。我国农药品种档次、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基础研究薄弱,企业研发投入少、创新能力弱,产品更新换代缓慢,无法及时跟上和满足市场需求,由此造成我国的农药产品在国际分工中处在低端领域,不利于提高我国农药行业整体国际竞争力。

 综合判断,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区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发展形势总体向好有利,将通过全面的调整、转型、升级,步入发展的新阶段。知识经济、服务经济、消费经济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中心城区的集聚、辐射和创新功能不断强化,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二)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该项目总占地面积 10353.32 ㎡(折合约 15.53 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 11906.32 ㎡。其中:生产工程 7334.29 ㎡,仓储工程1297.79 ㎡,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 690.57 ㎡,公共工程 2583.67㎡。

 根据项目建设规划,达产年产品规划设计方案为:农药医药中间体 00000 吨/年。

 六、项目建设进度

 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x 有限责任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 24 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

 七、建设投资估算

 (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 6336.81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5192.93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81.95%;建设期利息 98.00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55%;流动资金 1045.88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6.50%。

 (二)建设投资构成

 本期项目建设投资 5192.93 万元,包括工程建设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建设费用 4579.63 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488.80 万元,预备费 124.50 万元。

 八、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一)财务效益分析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 13200.00 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 10931.82 万元,税金及附加 494.45 万元,净利润1330.30 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 14.73%,财务净现值 2052.37 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 6.41 年。

 (二)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占地面积

 ㎡

 10353.32

 约 15.53 亩

 1.1

 总建筑面积

 ㎡

 11906.32

 容积率 1.15

 1.2

 基底面积

 ㎡

 5694.33

 建筑系数 55.00%

 1.3

 投资强度

 万元/亩

 322.43

  1.4

 基底面积

 ㎡

 5694.33

  2

 总投资

 万元

 6336.81

  2.1

 建设投资

 万元

 5192.93

  2.1.1

 工程费用

 万元

 4579.63

  2.1.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万元

 488.80

  2.1.3

 预备费

 万元

 124.50

  2.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98.00

  2.3

 流动资金

  1045.88

  3

 资金筹措

 万元

 6336.81

  3.1

 自筹资金

 万元

 4336.81

  3.2

 银行贷款

 万元

 2000.00

  4

 营业收入

 万元

 13200.00

 正常运营年份

 5

 总成本费用

 万元

 10931.82

 ""

 6

 利润总额

 万元

 1773.73

 ""

 7

 净利润

 万元

 1330.30

 ""

 8

 所得税

 万元

 443.43

 ""

 9

 增值税

 万元

 440.41

 ""

 10

 税金及附加

 万元

 494.45

 ""

 11

 纳税总额

 万元

 1378.29

 ""

 12

 工业增加值

 万元

 3351.31

 ""

 13

 盈亏平衡点

 万元

 2541.87

 产值

 14

 回收期

 年

 6.41

 含建设期 24 个月

 15

 财务内部收益率

  14.73%

 所得税后

 16

 财务净现值

 万元

 2052.37

 所得税后

  九、主要结论及建议

  本期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方向正确,资本结构合理,技术方案设计优良。本期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是积极可行的。

 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一、行业背景分析

 (一)行业相关政策

 1、《农药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该规划由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于 2016 年 5 月颁布,明确了未来 5 年的发展目标。规划提出,推动农药原药生产进一步集中,到 2020 年农药原药企业数量减少 30%,国内排名前 20 位的农药企业集团的销售额达到全国总销售额的 70%以上,建成 3-5 个生产企业集中的农药生产专业园区,到 2020 年,力争进入化工集中区的农药原药企业达到全国农药原药企业总数的 80%以上,培育 2~3 个销售额超过 100 亿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继续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支持高效、安全、经济、环境友好的农药新产品发展,加快高污染、高风险产品的替代和淘汰,促进品种结构不断优化。

 2、《高风险污染物削减行动计划》

 工信部于 2014 年颁布,支持农药企业采用高效、安全、环境友好的农药新品种,对 12 个高毒农药产品实施替代。

 3、《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

 加快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到 2020 年农兽药残留限量指标基本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接轨。加强产地环境保护和源头治理,实行严格的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制度。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实施兽用抗菌药治理行动。

 (二)农药产品概述

 1、农药定义及作用

 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鼠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引自《农药管理条例》)。农药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原料和基础物资,在防治农业有害生物、保障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及农产品贮存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在我国,通过农药使用,每年可挽回粮食 5,400 万吨,棉花 160 万吨,油料 150 万吨,蔬菜 1,600 万吨,果品 500 万吨,减少直接经济损失 600亿元。每投入 1 元的农药产品,经济效益提高 6-10 元。

 在非农业生产中,农药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花卉栽培、园林绿化所营造的绿色空间需求也在逐年增加,因此,针对园林花卉的农药产品逐渐成为农药市场的重要产品

 之一;此外,农药在对道路、机场、园林、球场、草坪等处病虫害防治、森林防护和植物保养方面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据PhillipsMcdougall 统计,2018 年全球非作物农药销售额达到 75.38亿美元,占全球农药产品销售额的 11.58%。

 2、农药的种类

 农药按防治对象和用途大致可分为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他等五种大类,其中前三类为农药的主要组成类别。

 (三)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及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

 (1)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要位置。农药等农资是农业生产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农业稳产和农民增收问题,国家产业政策积极支持国内农药工业的健康发展。2004 年至 2016 年连续十三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三农”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多次指出要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积极发展安全、低毒、高效农药,推进农药产品更新换代,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2)市场前景广阔

 全球农药市场销售额不断扩大,年销售额从 2002 年的 292 亿美元增至 2018 年的 650.99 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 5.14%。同时,基于以下几点因素,农药行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依然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

 ①全球人口粮食需求迅速增加

 世界人口快速增长,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根据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12 年修订版》,在未来 12年内,全球人口预计将从现在的 72 亿增加到 81 亿,2050 年时达 96 亿。同时,全球人均占有谷物量也不断提高,以我国为例,2015 年人均粮食占有量达约 450 千克,较 1949 年增长 241 千克,增幅达 115.31%。在全球耕地面积增长缓慢的情况下,人口增长、人均谷物占有量提高,意味着谷物单位面积产出的大幅增加,种植者将更加依赖农药等科技种植手段。

 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类的需求也逐步上升。肉类产品的生产需要耗费大量的谷物产品。以猪肉为例,据统计,在养殖食用猪的过程中,每增重 1 千克,需要消耗大约 6 千克玉米。因此,肉类生产过程中对农药的需求,相对于单纯种植普通农产品更高。

 ②农作物种植结构和耕作方式的转变显著增加了农药需求

 为了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复种效率,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促进群众的“菜篮子”多样化,丰富人民食物结构,各级政府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农业生产者种植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据统计,平均每亩经济作物的农药用药水平比粮食作物高约 5-6倍。随着我国经济作物的产量逐年增长,势必增加农药的市场需求。

 此外,全球农作物生产的耕作方式逐步趋于规模化、产业化。以我国为例,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业人口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我国农业产业正面临重大变革,预计到 2030 年,只有 30%左右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因此,我国农业的耕作方式会逐步改变,农田承包给种粮大户集中耕作,单一农户精耕细作的种植模式在很多地方逐渐让位于规模化的种植。这种规模化的耕作方式对农药的使用成本不敏感,而更注重整体作物产出的质量和稳定性,因此会显著增加农药需求,这将会大大增加农药特别是除草剂的使用量。

 (3)行业整合加速,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农药行业属于典型的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行业整合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由之路,通过行业整合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目前,我国农药企业众多,市场分散,产品同质化和低端化严重,企业竞争秩序较为混乱。2010 年颁布的《农药产业政策》中提出,要大力推进企

 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产业分工与协作,推动以原药企业为龙头,建立完善的产业链合作关系,促使农药工业朝着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的方向转变。2016 年颁布的《农药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也提出,推动农药原药生产进一步集中,并通过兼并重组培育重点大型农药企业。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以及环保压力加大,我国农药行业正进入新一轮整合期。为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工信部原则上不再新增农药生产企业备案,将有利于我国农药工业朝着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的方向转变。技术领先、机制合理、经营灵活的企业将成为行业整合的主导力量。

 (4)环保要求提高,有利于优势企业发展

 化学农药制造业属于重污染行业之一,我国环保领域存在“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现状,部分农药企业为追求利润大化而无视安全、牺牲环境、偷排超排,与环保守法企业之间形成不公平竞争,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随着全社会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农药生产和使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日益引起关注。《农药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强化环保和产品质量检查,对于没有有效处理污染物,以及产品质量监督检查不合格经整改仍不达标的

 企业取消其农药生产资格。此外,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将大大提高企业环境污染成本。不规范的企业将面临较大的环保压力,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实力投入环保,将有可能被淘汰。技术含量低、生产工艺落后、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将逐渐失去生存空间,这将有利于环保达标、工艺先进的农药企业的发展。

 (5)农药禁限用政策为环保、高效、低毒农药推广提供广阔空间

 近年来,国际上通过实施国际公约,严格管控高毒、高风险农药的生产、使用和国际贸易,世界各国根据本国国情积极履行国际公约,不断采取禁限用措施。例如,近年来除草剂第二大品种百草枯已成为继有机磷农药之后中毒发病率第二高的农药品种,已被 20 多个国家禁止或者严格限制使用,并于 2011 年 3 月被列入鹿特丹公约的出口限制清单,而列入该清单的产品将会逐渐被禁止或严格限制生产。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15 年修订)第十一条规定:“国家对农药的使用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快淘汰剧毒、高(剧)毒、高残留农药,推动替代产品的研发和应用,鼓励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通过政策规定禁用和限用部分农药,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农药应用水平,促进农药产业结构调整,保障农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同时,

 高毒农药的退出为高效、低毒农药让出市场,有利于高效、低毒农药的推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预示农药消费结构将发生调整,以往高毒、高残留农药品种将逐渐被市场所淘汰,让位给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将是大势所趋。例如,在除草剂领域,二甲戊灵凭借其环保、高效、低毒的特性可以对乙草胺、氟乐灵等选择性除草剂形成广泛替代。

 (6)专利农药集中到期,给仿制企业带来巨大机遇

 从专利的角度基本上可以将农药产品分为三类:专利产品、专利到期产品和非专利产品。2011 年全球作物保护市场市值约为 440 亿美元,而这三类农药基本是三分天下的局面。农药研发期在 8-10 年时间,其后就是长达 20 年左右的专利保护期,专利过期后,仿制企业通过工艺优化、规模化生产大幅降低成本,大大提高产品使用量。专利过期农药通常有 15-20 年的黄金周期,之后随着替代产品的出现需求趋于稳定。

 目前使用的多个农药品种是在上世纪 80-90 年代研发的,今后 10年专利农药将集中到期,据统计,到 2023 年全球将有 166 个农药专利到期,届时新增加的农药产品市场达 110 亿美元,市场空间巨大。随

 着农药专利到期密集期的到来,国内业内技术优势以及渠道优势较为明显的企业,将会率先涉足专利到期产品,并参与与国外农药龙头企业的市场、研发等合作中,不断享受市场发展带来的机遇。

 2、不利因素

 目前我国农药品种仍以仿制为主。根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发布的《“十二五”农药工业发展专项规划》,国内绝大多数农药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到 1%,新产品开发后劲不足。目前只有少数企业在个别产品生产中实现了连续化、自动化,大多数企业仍然采用工艺参数集中显示、就地或手动遥控。我国农药品种档次、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基础研究薄弱,企业研发投入少、创新能力弱,产品更新换代缓慢,无法及时跟上和满足市场需求,由此造成我国的农药产品在国际分工中处在低端领域,不利于提高我国农药行业整体国际竞争力。

 二、产业发展分析

 1、政策准入壁垒

 农药行业政策准入由行业准入管理与产品层次的登记许可管理两部分构成。设立农药生产企业需经工信部核准后,才能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领取营业执照。过去我国农药行业的进入壁垒较低,

 导致产业发展混乱,集中度较低,多为重复且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为进一步加大对农药行业的管理,国家加大了对农药企业的核准标准,从 2008 年 3 月 1 日起,提高申请农药企业核准要求:原药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 5,000 万元,投资规模不低于 5,000 万元;制剂(加工、复配)企业注册资本金不低于 3,000 万元,投资规模不低于 2,000 万元。

 同时,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对农药产品实施登记许可制。在我国,农药产品生产和销售须同时取得“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或“生产批准证书”),并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农药产品在获得登记之前需经过 2 年 5 个地域的田间试验和毒性、环境及残留实验,完成农药新产品登记通常需 2-3 年时间,这也加大了行业的进入壁垒。

 2、技术壁垒

 对于农药创制企业来说,新品种的研发实力极为重要,其他农药企业很难进入这一领域。而对于农药仿制企业来说,需要密切跟踪国家相关政策和国际农药市场动态,对专利保护期即将届满的原药品种进行合成工艺的生产性研究开发,待其专利到期后迅速进入市场。因此如何保证相关农药原药品种的质量、收率并降低生产成本及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成为后专利时代农药仿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上述相关技

 术的研发和储备需要综合化学、农药学、生物学、环境科学、毒理学等多个学科,形成完善的技术链条。总之,农药企业做大做强需要拥有尖端的技术人才和持续的新产品开发能力。

 3、环保及安全壁垒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日益重视,对企业环保投入规模进行了硬性规定。《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药行业管理工作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8]485 号)规定,2008 年 3 月 1 日起,新设原药企业环保投资不得低于总投资的 15%,新设制剂企业环保投资不得低于总投资的 8%。除了设置环保投入底限外,行业的环保要求还扩展到生产、销售的整个过程。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要求农药生产企业从生产过程控制到末端治理的整个链条处于有效的环保控制之下,从而将农药的生产与施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持在低水平,并将这一控制能力纳入对农药生产企业的整体评估之中,提高了农药生产与销售的合规难度。同时,农药生产经营中涉及的各类化学品较多,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有着很高要求,若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企业将面临被关停的风险。

 4、市场先行壁垒

 对后专利时期的仿制农药产品而言,先期突破该类产品的生产工艺、形成规模化生产的企业,可以通过长期的品质保障和稳定的供应,先行与区域市场领先的农药创制企业形成战略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具有一定程度的排他性,即使出现新的竞争者,为规避产品品质、供应风险以及重新登记所花费的时间及成本,通常会倾向于优先选择原有供应商。因此,对于农药原药企业来说,先行占领市场往往会获得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

 此外,由于农药产品品质原因导致的赔付成本极高,国际知名农药公司出于对自身产品品质的保证和满足其自身参与全球竞争的需要,在原药采购上非常关注产品质量的保障、合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一旦通过其合格供应商的资格认证和连续认证,一般不会轻易更换原药供应商。

 5、产业链壁垒

 农药原药合成中需要采购多种精细化工中间体,这些中间体产品普遍具有相当的专属性,规模化的供应商并不多。如果不能有效获得中间体供应商的支持,就无法正常开展原药的生产。

 “十三五”时期,我区发展面临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

 断没有改变,但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发生深刻变化,正在由原来加快发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正在由原来规模快速扩张的机遇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我区推动转型发展契合发展大势。

 “十三五”时期,我区发展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从宏观形势看,世界经济仍然处于复苏期,发展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传统产业面临重大变革,区域竞争更加激烈,要素成本不断提高,我区发展将不断面临新形势、新情况和新挑战。从自身来看,我区仍处于产业培育的“关键期”、社会稳定的“敏感期”和转型发展的“攻坚期”,有很多经济社会发展问题需要解决,特别是经济总量不够大、产业结构不够优、重构支柱产业体系任重道远,资源瓶颈制约依然突出、创新要素基础薄弱、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亟需突破,维护安全稳定压力较大,保障和改革民生任务较重。

 第三章

 市场需求及行业前景分析

  一、行业基本情况

 1、全球农药行业现状及趋势

 20 世纪 60~90 年代,世界农药工业处于高速成长阶段,进入 90年代后,全球市场开始进入成熟阶段,其规模和格局开始逐渐成型。农药的市场需求与人类对粮食及其他农作物的需求呈正相关关系。近些年,基于全球人口持续增长、城市建设与工业用地的增加、气候变化和土地荒漠化等因素的共同驱动下,市场对农药的需求量和特性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农药工业获得了长足有效的发展。纵观近些年全球农药行业的市场发展情况,可以概括为如下几项特征:

 (1)农药巨头合作密切,制剂生产及新产品研发高度集中

 经过几十年的激烈竞争与兼并重组,世界农药行业已呈现明显的寡头垄断格局。农药行业通过整合诞生了若干超级农化公司:先正达 1、拜耳、巴斯夫、陶氏、孟山都和杜邦。2015 年 12 月 11 日,美国化工业巨头杜邦公司和陶氏化学公司宣布合并,成立陶氏杜邦公司,双方各持 50%的股份,总市值约 1300 亿美元。上述跨国公司合计占据了全世界 80%的市场份额。这些企业主要专注于制剂生产及新产品的开发,形成农药技术开发的垄断局面,从而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农药市场的

 垄断地位。签署协议、缔结合作关系和共同协作是农药巨头们常见的战略措施,未来预计将进一步提升和刷新这一市场格局。

 (2)农药原药产能向亚太及拉美地区转移

 农药原药产能呈现为从欧美等发达国家地区开始向亚太地区一些发展中国家转移。该种转移主要基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生产成本、环保政策要求存在差别而产生的。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农药市场已经逐步融为一体,全球农药生产向新兴国家转移趋势渐趋明显。各大农药跨国公司出于成本的考虑,不仅将农药产能转移至发展中国家,也会选择与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在工艺、技术、环保、成本方面具有优势的农药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进行相关原药的采购。同时,农药市场的增长主要集中于以巴西、阿根廷为代表的拉美地区以及中国、印度、亚太地区等新兴国家,进一步催生了本土农药企业的发展。

 此外,由于发达国家出台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政策,对农药的环境相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及地区在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农药环保的法律法规后,促使这些地区的跨国农药企业将其农药原药生产外包给亚太及拉美地区的厂家。

 (3)环保、高效、低毒农药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农药行业的发展进入成熟阶段,食品安全、生态环境保护、产能过剩,2017 年 6 月 8 日,中国化工集团宣布完成了对先正达公司的交割,收购金额达到 430 亿元,中国化工将拥有先正达 94.70%左右的股份。

 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也对农药的生物合理性和环境相容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往高毒、高残留农药品种将逐渐被市场所淘汰,让位给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将是大势所趋。

 这一替代趋势涵盖了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领域。例如,在除草剂领域,二甲戊灵对乙草胺、氟乐灵等选择性除草剂的广泛替代。近期,欧洲有议案倡导禁用广谱灭生性除草剂草甘膦,转而使用更为安全的二甲戊灵等选择性除草剂。在杀虫剂领域,环保高效杀虫剂氟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等正在逐步替代传统产品。

 2、中国农药行业现状及趋势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国家有关部门不断加强农药生产管理,调整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我国农药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整体上看,我国农药工业近年来的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1)农药生产规模大幅增长

 近年来我国农药工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不断升级,农药开发向高效、低毒、低残留、高生物活性和高选择性方向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农药工业体系。在整体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我国农药行业销售规模不断扩大,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1 年至 2016 年,我国化学农药原药产量由 78.72 万吨增长至 377.80 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 11.02%,农药行业在经历 2009年至 2011 年低谷后,2012 年逐渐显现回升迹象。

 (2)农药需求旺盛,使用量连年增长,对外贸易顺差明显

 目前世界人口已经超过 72 亿人,而中国人口也已超过 13.60 亿人。随着耕地面积的减少,人口增长以及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如何环保的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来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粮食产出量,已经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突出难题。农药,特别是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环保型农药对解决上述问题起到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农药行业在产量稳步增长的基础上,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行业效益平稳提升。在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升级和换代的同时,一些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外国农药企业合作,成为跨国农药企业的原药供应商。根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16 年,我国共进口农药 8.48 万吨,同比减少 5.76%,进口金额同比减少

 9.82%,达到 6.75 亿美元;共出口农药 10.4 万吨,同比增长 19.14%,出口金额达到 37.08 亿美元,增幅达到 4.63%。随着国内农药产品环保性能不断提升以及农药生产原材料相关成本的逐步下降,中国农药出口预计将迎来再次上升的局面。

 (3)以仿制药为主,生产性研发能力强,原创性研发能力弱

 目前我国农药品种主要以仿制为主,农药企业在原研新品种上研发投入较少,制剂产品的品牌档次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要达到发达国家对农药产品的高标准,还需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增强新产品的研发后劲。在环境与资源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国内农药市场中还广泛存在高毒、高残留农药品种未淘汰。

 从原药生产来看,目前国内只有少数企业能够在个别农药产品生产中实现全连续化和自动化工艺,部分优秀的原药品种国内的产品还无法获得欧美客户的认可,亟需加强合成技术和工艺的研究改进。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模式的转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意识不断加强,使得环保治理要求和力度日益提高。我国积极响应全球对于高毒、高风险农药的禁用、限用管理措施,农业部等相关主管部门历年来陆续发布了多项关于禁止和限制使用农药的公告,加快淘汰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随着农药使用及管理政策日趋严格,传

 统的高毒、低效农药将加快淘汰,以二甲戊灵为代表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环保农药成为行业研发重点和主流趋势,农药剂型向水基化、无尘化、控制释放等高效、安全的方向发展,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水乳剂、缓控释剂等新剂型加快研发和推广。高效、安全、经济、环境友好的农药新产品的推广将有效促进我国农药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在满足农业生产需求的同时降低对于环境的影响。

 3、农药市场规模

 据 PhillipsMcDougall 统计显示,自 21 世纪以来,世界农药市场整体呈增长态势。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2014 年至 2019 年,全球作物保护化学品市场将以 5.50%的复合年增长率增至 696.14 亿美元。

 根据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 年农药总产量为 377.80万吨,其中除草剂的产量所占的比例仍旧大。随着国家倡导生产和使用绿色环保低毒农药,未来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农药的市场规模将会稳定向好。除此之外,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放开,未来对粮食等农作物需求量将进一步加大,将进一步刺激国内农药市场需求。

 二、市场分析

 1、行业周期性

 农药是农业生产的必需品,需求弹性较小,刚性需求强,因此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小,属于弱周期性行业。在未来几十年内,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导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同时人口增长、消费升级、生物能源等因素促使粮食需求量不断增加,实现农业增产仍离不开农药、化肥和先进种植技术的推广,因而,长期来看农药行业将处于稳定的上升通道。

 2、行业区域性

 我国农药生产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特征,产业布局区域集中。根据《农药工业“十三五”规划》中相关的统计数据,我国农药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江苏、山东、河南、河北、浙江等省,这五省的农药工业产值占全国的 68%以上,农药销售收入超过 10 亿元的农药企业有 28 家在上述地区,销售收入在 5-10 亿元的农药生产企业也大多集中在这一地区。

 另外,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区域的气候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农业种植结构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造成病、虫、草害危害程度的不同,使得农药消费也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两广、海南、长三角及环渤海地区是国内主要的蔬菜种植基地,杀虫剂、杀菌剂需求较大;西北和华北部分地区为我国主要粮棉油基地,江淮流域、珠江流域则

 是国内主要水稻产区,杀虫剂的需求较旺盛;东北和部分西北地区则是小麦、玉米、大豆及谷物的主要产区,是除草剂的需求集中地。总体来看,我国南方农药市场以杀虫剂、杀菌剂为主,而北方农药市场则以除草剂为主。

 化学农药的上游行业主要可追溯至石化行业。化学农药的下游为农场主、种植户等终端客户。农化企业既有从原料到中间体、到农药原药、制剂的全产业链生产企业,也有专做中间体或原药、制剂的企业。

 其中,农药原药与制剂存在本质区别。原药类企业主要依托合成技术,属于 B2B 模式,研发、生产和销售农药原药(制剂中的有效成分);而制剂类企业主要依托解决方案和品牌推广,属于 B2C 模式,研发、生产和销售直接应用于终端作物(或非作物)的不同类型的制剂(有效成分相同)。

 总体上,产业链越长的农化企业,其盈利能力和竞争力越强。从原料到中间体再到原药的生产过程体现技术密集的特点,而原药到制剂的生产更多的体现企业在营销及品牌上的优势。

 3、农药行业与上游关联性分析

 农药行业的上游为石化行业,其原料为各种基础化工产品。先由中间体企业将各种基础化工原料加工成生产原药所需的关键中间体,再由原药企业将各种中间体进行深加工生产出原药,后由农业制剂企业进行加工,生产出不同剂型的制剂供应终端市场。

 4、农药行业与下游关联性分析

 农药行业下游终端客户主要包括农户及其他农药使用者,主要使用于农林牧渔领域,少量使用于其他领域。农药的市场需求量不仅受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农作物种植的多样性、病虫草害规模的影响,还受到农业经营方式集约化程度、非农作物应用市场的影响。对于下游农药使用者来说,其对农药制剂性能、安全性、品牌和附加服务的要求也同样影响到农药行业。

 一方面,随着人们对农产品环保健康要求的提高,促使农药制剂企业加大环保安全农药新品种的研发投入,也促进农药原药及中间体企业加强技术研发、降低生产成本和提升质量,农药品种朝着低毒、高效、低残留的方向持续演进,农药市场需求的结构性变化越来越显著。

 另一方面,随着下游病虫草害的不断进化,病虫草害对农药的抗药性在逐步提升(例如对草甘膦、吡虫啉等过去大规模应用的农药品

 种产生了比较明显的抗性),这会导致农药用量增加、环境负担加重、药品残留超标的问题。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农药制剂实现更丰富的复配使用(即在一个制剂中复配有多种有效的原药成分),这也同样推动农药市场需求的结构性变化。

 第四章

 产品方案与建设规划

  一、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一)项目场地规模

 该项目总占地面积 10353.32 ㎡(折合约 15.53 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 11906.32 ㎡。

 (二)产能规模

 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和 xxx 有限责任公司建设能力分析,建设规模确定达产年产农药医药中间体 00000 吨,预计年营业收入 13200.00万元。

 二、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

 本期项目产品主要从国家及地方产业发展政策、市场需求状况、资源供应情况、企业资金筹措能力、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的先进程度、项目经济效益及投资风险性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具体品种将根据市场需求状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各年生产纲领是根据人员及装备生产能力水平,并参考市场需求预测情况确定,同时,把产量和销量视为一致,本报告将按照初步产品方案进行测算。

 第五章

 项目选址

  一、项目选址原则

 项目选址应符合城乡规划和相关标准规范,有利于产业发展、城乡功能完善和城乡空间资源合理配置与利用,坚持节能、保护环境可持续利用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效统一,土地利用最优化。

 二、建设区基本情况

 园区坚持 “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和“开发一片、建成一片、收益一片”的开发道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较好发挥了“窗口、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成为区域内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增长极,建设成为多功能、综合性绿色生态产业园区。

 经过多年发展,园区产业聚集效应凸现,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增长势头日益强劲,形成了粮油食品加工、汽车零部件、重大装备制造、大数据、节能环保、新能源以及生物工程等特色产业。

 在环境建设方面,园区按照“高起点规划、高强度开发、高标准配套、高效能管理”的思路,遵循“分步实施、适度超前”的原则,努力完善基础配套,强化功能服务,配套条件日臻一流。近年来,加大投资力度用于港口、道路、给排水、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

 在政务服务方面,园区以“放管服”改革为统领,以深入开展“双创双服”活动为契机,坚持以“诚”招商、以“优”便商、以“信”安商,不断优化服务举措,创新服务内容,全力打造与国际惯例和国际市场接轨的投资软环境。

 当前,园区以全新的姿态拥抱世界、面向未来,以更加开放的理念、更加开放的胸怀、更加开放的举措,全力营造效率最高、程序最简、服务最优的国际化营商发展环境。

 “十三五”时期,我区发展面临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没有改变,但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发生深刻变化,正在由原来加快发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正在由原来规模快速扩张的机遇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我区推动转型发展契合发展大势。

 “十三五”时期,我区发展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从宏观形势看,世界经济仍然处于复苏期,发展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传统产业面临重大变革,区域竞争更加激烈,要素成本不断提高,我区发展将不断面临新形势、新情况和新挑战。从自身来看,我区仍处于产业培育的“关键期”、社会稳定的“敏感期”和转型发

 展的“攻坚期”,有很多经济社会发展问题需要解决,特别是经济总量不够大、产业结构不够优、重构支柱产业体系任重道远,资源瓶颈制约依然突出、创新要素基础薄弱、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亟需突破,维护安全稳定压力较大,保障和改革民生任务较重。

 2019 年,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全力建设“高质量产业之区、高品质宜居之城”,经济高质量发展动能持续增强,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2020 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复杂多变,但中国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对标对表抓落实,沉心静气谋发展,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再上台阶。

 三、创新驱动发展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持续加大产业培育力度。要加快工业产业调整改造步伐,始终把产业培育作为中心任务不放松,加快打造支撑发展的产业体系。要聚焦以节能环保、信息服务、文化休闲旅游为

 重点的“三大新兴产业”,不断夯实产业发展载体,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着力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壮大经济实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坚持发展动力转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投资对增长的关键作用、出口对增长的促进作用,统筹提升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加快培育形成经济发展的“混合动力”。要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主动融入开放发展新格局,优化对外开放环境,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发展的内外联动性;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新动能成长和传统动能改造提升。

 四、 “ 十三五 ” 发展目标

 建设高质高效、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强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体经济不断壮大,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创新驱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区域协同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产业强市成效显著,项目建设鳞次栉比,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兴起,现代农

 业和服务业迅猛发展、蒸蒸日上,市域综合经济实力和影响力迈上新台阶。

 建设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秀美生态城市。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中心城区综合服务功能大幅提升,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格局基本形成,城镇化率达到 60%以上。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具备条件的农村基本建成美丽乡村。节约型社会、循环经济深入发展,主要污染物减排如期实现省下达目标任务,森林覆盖率大幅提升,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经济、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五、产业发展方向

 以“中国制造 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为引领,实施产业强县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工业率先发展。着力建设一流的经济开发区,打造现代制造业先进配套基地。以开发区和特色产业基地为发展平台,以项目建设为发展支撑,深入推进传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率先发展,形成先进制造业主导的工业发展格局。到“十三五”末,力争全部工业总产值突破 500 亿元;规模以上企业数量每年新增 15 家以上,达到 220 家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 9%以上。

 (一)着力推进园区率先发展

 以规划为引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招商引资进度,以“工业新城• 生态园区”为目标,助力产业转型发展、率先发展。

 (二)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十三五”期间,配合产业转型升级,逐步淘汰低端钢铁压延、低端零配件加工制造等技术含量低、高耗能低产出行业,实现传统特色制造业高端化发展。

 (三)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坚持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双轮驱动,大力培育壮大新能源车辆制造、汽车零部件生产、数控设备生产等新兴产业,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支撑。力争到“十三五”末,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 30%以上。

 三、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项目选址应符合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和项目占地使用规划的要求,同时具备便捷的陆路交通和方便的施工场址,并且与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保护相一致。

 第六章

 建筑工程方案

  一、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

 (一)建筑工程采用的设计标准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3、《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4、《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5、《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6、《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7、《建筑地面设计规范》

 8、《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

 9、《钢结构设计规范》

 (二)建筑防火防爆规范

 本项目在建筑防火设计中从防止火灾发生和安全疏散两方面考虑。一是防火。所有建筑均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室内装修均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使火灾不易发生,即使发生也不易迅速蔓延,同时建筑内均设置了消火栓。防火分区面积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二是

 疏散。建筑的平面布局、建筑物间距、道路宽度等均应满足防火疏...

相关热词搜索: 计划书 年产 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