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常规多晶电池项目策划方案(可编辑例文范文)

时间:2021-11-05 11:54:19 来源:网友投稿

 常规多晶电池项目

 策划方案

  泓域咨询/ / 规划设计/ / 投资分析

 报告说明

 在 2015 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的减排承诺将促使我国加速包括太阳能、风能及生物质能在内的非化石能源的开发推进力度,太阳能将成为我国未来清洁能源开发的主要发展方向。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 56306.22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46243.7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82.13%;建设期利息 1151.51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2.05%;流动资金 8910.95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5.83%。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 126400.00 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 99818.12 万元,净利润 16544.90 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 19.67%,财务净现值 3352.63 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 5.44 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

 本期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方向正确,资本结构合理,技术方案设计优良。本期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是积极可行的。

 实现“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必须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转型、率先、特色”的发展理念。机遇千载难逢,

 任务依然艰巨。只要全市上下精诚团结、拼搏实干、开拓创新、奋力进取,就一定能够把握住机遇乘势而上,就一定能够加快实现全面提档进位、率先绿色崛起。

 报告全面深入地进行市场分析、预测、调查和预测拟建项目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供需情况和销售价格;研究产品的目标市场,分析市场占有率;研究确定市场,主要是产品竞争对手和自身竞争力的优势、劣势,以及产品的营销策略,并研究确定主要市场风险和风险程度。

 本期项目是基于公开的产业信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等信息,并依托行业分析模型而进行的模板化设计,其数据参数符合行业基本情况。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学习参考模板用途。

 目录

 第一章

 项目绪论

 第二章

 项目背景分析

 第三章

 市场前景分析

 第四章

 产品方案分析

 第五章

 项目选址分析

 第六章

 建筑工程说明

 第七章

 原辅材 料成品管理

 第八章

 工艺技术方案分析

 第九章

 环保方案分析

 第十章

 劳动安全生产

 第十一章

 节能方案说明

 第十二章

 组织机构管理

 第十三章

 进度计划方案

 第十四章

 投资计划

 第十五章

 经济效益

 第十六章

 项目招投标方案

 第十七章

 风险防范

 第十八章

 总结

 第十九章

 附表

 第一章

 项目绪论

  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

 (一)项目名称

 常规多晶电池项目

 (二)项目建设性质

 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

 二、项目承办单位

 (一)项目承办单位名称

 xxx 集团有限公司

 (二)项目联系人

 侯 xx

 (三)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面对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的新常态,公司在企业法人治理机构、企业文化、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着力探索,提升企业综合实力,配合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同时,公司注重履行社会责任所带来的发展机遇,积极践行“责任、人本、和谐、感恩”的核心价值观。多年来,公司一直坚持坚持以诚信经营来赢得信任。

 三、项目定位及建设理由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指出,到2020 年底,太阳能年发电量达到 1,500 亿千瓦时,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显著扩大,形成西北部大型集中式电站和中东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并举的发展格局。预计到 2020 年底,太阳能年利用量达到 1.4亿吨标准煤以上,占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的 18%以上,“十三五”期间新增太阳能年利用总规模折合 7,500 万吨标准煤以上,约占新增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的 30%以上,2020 年全国太阳能年利用量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 3.7 亿吨以上,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约 120 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约 90 万吨,减少烟尘排放约 110 万吨。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2018 年版)数据显示,2018 年我国多晶硅产量超过 25 万吨,同比小幅增长;硅片环节产量 109.2GW,同比增长 19.1%;太阳能电池片环节产量 87.2GW,同比增长 21.1%;电池组件环节产量 85.7GW,同比增长 14.3%。产业链各环节前十名的企业中七成以上位居中国大陆,且各环节生产规模在全球占比均超过 50%。2013 年至 2018 年,我国连续六年位居全球新增装机容量第一。截至 2018 年末,我国累计光伏装机容量超过 174.45GW,继续位居全球首位。

 实现“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必须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转型、率先、特色”的发展理念。机遇千载难逢,任务依然艰巨。只要全市上下精诚团结、拼搏实干、开拓创新、奋力进取,就一定能够把握住机遇乘势而上,就一定能够加快实现全面提档进位、率先绿色崛起。

 四、报告编制说明

 (一)报告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

 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及使用手册》(第三版);

 3、《工业可行性研究编制手册》;

 4、《现代财务会计》;

 5、《工业投资项目评价与决策》;

 6、国家及地方有关政策、法规、规划;

 7、项目建设地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规;

 8、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材料及相关数据;

 9、国家公布的相关设备及施工标准。

 (二)报告编制原则

 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社会效益和不境效益为重点指导思想,以技术先进、经济可行为原则,立足本地、面向全国、着眼未来,实现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1、优化规划方案,尽可能减少工程项目的投资额,以求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2、结合厂址和装置特点,总图布置力求做到布置紧凑,流程顺畅,操作方便,尽量减少用地。

 3、在工艺路线及公用工程的技术方案选择上,既要考虑先进性,又要确保技术成熟可靠,做到先进、可靠、合理、经济。

 4、结合当地有利条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资源。

 5、根据市场预测和当地情况制定产品方向,做到产品方案合理。

 6、依据环保法规,做到清洁生产,工程建设实现“三同时”,将环境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

 7、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劳动安全、企业卫生、消防抗震等有关法规、标准和规范。做到清洁生产、安全生产、文明生产。

 (二)

 报告主要内容

 1、确定生产规模、产品方案;

 2、调研产品市场;

 3、确定工程技术方案;

 4、估算项目总投资,提出资金筹措方式及来源;

 5、测算项目投资效益,分析项目的抗风险能力。

 四、项目建设选址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 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占地面积约146.37 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

 五、项目生产规模

 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常规多晶电池 30000 台的生产能力。

 六、建筑物建设规模

 本期项目建筑面积 110265.29 ㎡,其中:生产工程 61528.03 ㎡,仓储工程 11798.39 ㎡,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 7167.24 ㎡,公共工程 29771.63 ㎡。

 七、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 56306.22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46243.76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82.13%;建设期利息 1151.51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2.05%;流动资金 8910.95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5.83%。

 (二)建设投资构成

 本期项目建设投资 46243.76 万元,包括工程建设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建设费用 41078.81 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3838.41 万元,预备费 1326.54 万元。

 八、资金筹措方案

 本期项目总投资 56306.22 万元,其中申请银行长期贷款 23500.00万元,其余部分由企业自筹。

 九、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一)经济效益目标值(正常经营年份)

 1、营业收入(SP):126400.00 万元。

 2、综合总成本费用(TC):99818.12 万元。

 3、净利润(NP):16544.90 万元。

 (二)经济效益评价目标

 1、全部投资回收期(Pt):5.44 年。

 2、财务内部收益率:19.67%。

 3、财务净现值:3352.63 万元。

 十、项目建设进度规划

 本期项目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有关法规和实施指南要求进行建设,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 24 个月。

 十一、项目综合评价

  综上所述,本项目能够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属于投资合理、见效快、回报高项目;拟建项目交通条件好;供电供水条件好,因而其建设条件有明显优势。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的战略思想,有利于行业结构调整。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占地面积

 ㎡

 97579.90

 约 146.37 亩

 1.1

 总建筑面积

 ㎡

 110265.29

 容积率 1.13

 1.2

 基底面积

 ㎡

 56596.34

 建筑系数 58.00%

 1.3

 投资强度

 万元/亩

 310.92

  1.4

 基底面积

 ㎡

 56596.34

  2

 总投资

 万元

 56306.22

  2.1

 建设投资

 万元

 46243.76

  2.1.1

 工程费用

 万元

 41078.81

  2.1.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万元

 3838.41

  2.1.3

 预备费

 万元

 1326.54

  2.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1151.51

 2.3

 流动资金

  8910.95

  3

 资金筹措

 万元

 56306.22

  3.1

 自筹资金

 万元

 32806.22

  3.2

 银行贷款

 万元

 23500.00

  4

 营业收入

 万元

 126400.00

 正常运营年份

 5

 总成本费用

 万元

 99818.12

 ""

 6

 利润总额

 万元

 22059.86

 ""

 7

 净利润

 万元

 16544.90

 ""

 8

 所得税

 万元

 5514.97

 ""

 9

 增值税

 万元

 4892.48

 ""

 10

 税金及附加

 万元

 4522.02

 ""

 11

 纳税总额

 万元

 14929.47

 ""

 12

 工业增加值

 万元

 37850.87

 ""

 13

 盈亏平衡点

 万元

 20313.29

 产值

 14

 回收期

 年

 5.44

 含建设期 24 个月

 15

 财务内部收益率

  19.67%

 所得税后

 16

 财务净现值

 万元

 3352.63

 所得税后

 第二章

 项目背景分析

  一、产业发展情况

 (1)减排承诺将进一步推动我国能源结构调整

 在 2015 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的减排承诺将促使我国加速包括太阳能、风能及生物质能在内的非化石能源的开发推进力度,太阳能将成为我国未来清洁能源开发的主要发展方向。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指出,到2020 年底,太阳能年发电量达到 1,500 亿千瓦时,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显著扩大,形成西北部大型集中式电站和中东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并举的发展格局。预计到 2020 年底,太阳能年利用量达到 1.4亿吨标准煤以上,占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的 18%以上,“十三五”期间新增太阳能年利用总规模折合 7,500 万吨标准煤以上,约占新增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的 30%以上,2020 年全国太阳能年利用量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 3.7 亿吨以上,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约 120 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约 90 万吨,减少烟尘排放约 110 万吨。

 根据《BP 世界能源展望》(2019 年版)预测数据显示,我国的能源结构持续调整,其中煤炭占比将由 2017 年的 60%下降至 2040 年的35%,可再生能源占比从 2017 年的 3%增至 2040 年的 18%。随着我国可

 再生能源迅速扩张,到 2040 年年均增长 8.5%,届时将占全球可再生能源的 26%。

 (2)光伏发电“平价上网”倒逼产业整体降本增效

 当前我国成本低、利用广的电力来源为燃煤发电,光伏发电实现发电侧平价的条件可以理解为其发电成本达到煤电水平。2018 年初市场普遍预测 2025 年光伏将实现发电测的平价上网。2018 年“531 新政”出台后,通过控制补贴规模倒逼行业通过降本增效提高发展质量,推动行业技术升级,加速“平价上网”进程。2019 年“19 号文”以及“430 通知”的相继出台,进一步坚定了推动“平价上网”快速实现的决心。在此背景下,在不远的将来,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光伏标杆上网电价必将达到且进一步低于火电标杆上网电价水平,发电侧“平价上网”意味着巨大市场空间的释放,光伏行业的黄金时代正悄然来临。

 光伏发电平价上网的内在驱动因素主要是太阳能电池片光电转换效率的提升和光伏电站投资成本的降低。

 ①太阳能电池片转换效率不断提升

 太阳能电池片是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其转换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光伏发电系统单位时间内的发电量多少。提高转换效率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在电池片上沉积减反膜,通过降低反射率来提高

 转换效率;另一种是通过改变硅片表面的结构,使其具有很好的陷光效果以提高转换效率。随着国内光伏产业技术的不断提升,国内电池片产品品质已居世界领先地位。

 2019 年单晶或多晶电池已普遍采用高效技术,其中多晶电池全面应用黑硅 PERC 技术,单晶领域也已大规模普及 PERC 技术。

 ②光伏发电系统单位建设成本持续下降

 根据《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统计数据显示,在十二五时期末,我国光伏电站系统成本降至 7 元/瓦左右,其成本在“十二五”期间总体降幅超过 60%。

 无论是地面集中式光伏电站还是分布式光伏电站,其光伏组件成本占电站系统成本的 40-50%。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我国光伏系统中组件价格将由 2018 年的 2 元/W 降至 2020 年的 1.48 元/W,到2025 年将进一步下降至 1.19 元/W。而光伏组件的价格终受多晶硅料价格变动的影响,根据 Wind 资讯统计数据显示,光伏级多晶硅价格已由2012 年初的近 32 美元/千克降至 2019 年年中的 8 美元/千克左右。未来随着先进的硅烷流化床技术的应用,多晶硅生产成本还存在进一步降低的空间。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18 年,地面光伏系统的初始全投资成本为 4.92 元/瓦左右,较 2017 年下降 1.83 元/瓦。预计 2019年投资成本继续降至 4.50 元/瓦,到 2025 年预计降至 3.67 元/瓦;2018 年我国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系统初始投资成本为 4.18 元/瓦,2019年预计下降至 3.79 元/瓦,到 2025 年预计降至 3.06 元/瓦。

 二、区域产业环境分析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省情、市情,“十三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叠加期,也是实现弯道超越的黄金机遇期。一是国家实施重大战略带来的新机遇。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战略的实施,必然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我市面临的最大、最直接的战略机遇。这一战略的实施,使京津冀城市群成为带动全国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河北打通开放新通道、打造国际产能新样板、实现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重要机遇。长江经济带建设,也必将使我市沿海靠港、交通便利等方面的优势转换为竞争优势,对承接产业转移、产品出口等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二是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带来的新机遇。当前,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中央提出创新、协调、

 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必然衍生一些新举措、新政策,其中蕴含很多发展机遇和很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行动计划的实施,孕育着新型产业、新兴业态与全新发展模式,为我市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促进新产业、新业态的产生和加速成长创造了有利契机。随着一些新技术产生,各种产业发展由“制造”向“智造”转变,必将会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对我市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技改升级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三是现有资源优势所蕴含的新机遇。便利的区位优势赋予了我市对项目、资金、人才的强大吸引力。经过不懈努力,我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产业优势日益凸显,电子机箱、管道装备、食品饮料等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能源车辆、汽车零部件等一些前景好、潜力大的战略新兴产业已见雏形,发展质量、发展速度明显提升,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通过持续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我们成功引进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并陆续开工建设、达产达效,为今后发展积蓄了充足后劲。

 在看到重大机遇和有利条件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综合实力还不够强,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够优化,财政支撑能力不足,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项目投产达效的任务依然艰巨;二是创新能力不足,创新实践、创新成果、

 创新举措还不够多,全社会创新、创造和创业的活力还没有得到充分释放;三是资源约束与环境问题集中显现,节能减排压力仍然较大,破解要素制约与发展矛盾的任务艰巨。

 三、项目承办单位发展概况

 公司满怀信心,发扬“正直、诚信、务实、创新”的企业精神和“追求卓越,回报社会” 的企业宗旨,以优良的产品服务、可靠的质量、一流的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产品及服务。

 面对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的新常态,公司在企业法人治理机构、企业文化、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着力探索,提升企业综合实力,配合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同时,公司注重履行社会责任所带来的发展机遇,积极践行“责任、人本、和谐、感恩”的核心价值观。多年来,公司一直坚持坚持以诚信经营来赢得信任。

 面对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的新常态,公司在企业法人治理机构、企业文化、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着力探索,提升企业综合实力,配合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同时,公司注重履行社会责任所带来的发展机遇,积极践行“责任、人本、和谐、感恩”的核心价值观。多年来,公司一直坚持坚持以诚信经营来赢得信任。

 四、行业背景分析

 1、行业特征

 (1)行业的周期性特征

 整个光伏产业的发展主要受终端电力消费规模和能源结构规划两方面的综合影响,因而其景气程度受宏观经济及政府补贴政策影响较为明显,会随宏观经济及政策变化产生周期性波动。我国政府对光伏行业一贯采取支持鼓励的态度,从政策上看具有一致性,在可预见的未来,基本不存在发生根本性的重大转向的可能。因此,在宏观经济持续增长及能源结构转型的背景下,我国光伏产业目前正处于成长期,未来产业规模和成熟度将持续提高。

 (2)行业的区域性特征

 光伏行业的区域性特征较为明显。从消费市场分布来看,由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或地区工业化程度较高,对能源消耗、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更为重视,因此较早便出台了太阳能光伏领域相关的补贴和鼓励政策,全球太阳能光伏消费市场曾经一度集中在欧洲、美国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重视程度的提高,生产、研发技术的不断突破,生产成本的持续下降,我国太阳能光伏消费市场不断扩大。

 从生产地区分布来看,目前全球太阳能产品的生产主要集中在中国(含台湾地区)、德国、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中国已成为世界大太阳能产品生产国。中国企业在全球光伏制造业方面占据着主导地位。经过多年发展,光伏制造业已经实现了全国范围的拓展,在国内不存在明显区域性特征。

 从我国光伏终端发电系统建设情况来看,大型地面集中式电站主要分布在光照资源充足、土地辽阔且人口密度相对较低的中西部地区和北部地区,分布式光伏电站主要分布在经济相较发达的中东部地区。

 (3)行业的季节性特征

 太阳能光伏行业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特征,通常一季度相对属于淡季。由于光伏产业链中硅片、电池片和组件等环节的发展情况主要取决于下游光伏发电市场的繁荣程度,因此光伏电站的季节性表现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光伏行业的表现情况。

 对于已建成光伏电站的发电情况来说,一般取决于太阳能量辐射量的变化情况,每年在太阳辐射量较小的 12 月至 3 月期间,太阳能光伏电站发出的电力较少;年中其余月份,发电量有所增多,存在一定的季节性特征。

 对于拟建光伏电站来说,由于电站建设多为露天操作,受所处的地区、气候差异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地区冬季气候寒冷不适宜施工,且受一季度春节等节假日因素影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季节性因素影响。

 2、行业技术水平及其特点

 (1)太阳能电池片技术水平及特点

 2017 年下半年开始,国内主流的晶硅太阳能电池技术逐渐由 Al-BSF 技术过渡为 PERC 技术。Al-BSF 电池因性能稳定,生产成本较低,前期一直占据着市场主要份额。与 Al-BSF 技术电池相比,PERC 技术电池大的改变是在背面制作一个钝化层,从两个方面有效提高光电转换效率:一是显著降低背表面少数载流子的复合速度,从而提高少子的寿命,增加电池开路电压;二是在背表面形成良好的内反射机制,增加光吸收的几率,减少光损失。目前 PERC 技术及生产工艺已发展成熟,仅需在 Al-BSF 电池生产线上增加两道工艺后就可制成 PERC 电池,相较于其他高效太阳能电池技术而言,其技改综合成本低,易于实现规模化生产。根据 PVInfoLink 的统计,截止 2018 年底,我国高效单晶电池量产转换效率达到 21.5-22%;多晶 PERC 电池片也已整体进入规模生产阶段,量产转换效率超过 20%。

 光伏行业发展中主要的一条途径就是通过不断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提高电池片的转换效率以降低整体成本。国内部分光伏电池片生产企业正在积极研发或尝试 TOPCon 技术、HJT 技术和 IBC 技术等高效电池工艺的量产可行性。此外,太阳能电池片生产水平的差异还体现在企业员工对工艺的掌握程度、设备操作的水平、工艺参数的控制,以及自动化装备的水平、检测设备的应用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健全情况等方面。

 ①Al-BSF 技术

 Al-BSF 电池是指在晶硅太阳能电池 P-N 结制备完成后,通过在硅片的背光面沉积一层铝膜,制备 P+层,从而形成铝背场。其既可以减少少数载流子在背面复合的概率,同时也可以作为背面的金属电极,因此能够提升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

 ②PERC 技术

 PERC 技术采用的是在现有 Al-BSF 工艺上增加背面介质钝化层然后用激光在背表面进行打孔或开槽露出硅基体,从而实现两点价值,一是显著降低背表面少数载流子的复合速度,从而提高少子的寿命,增加电池开路电压;二是在背表面形成良好的内反射机制,增加光吸收的几率,减少光损失。

 ③黑硅技术

 黑硅技术主要是源于金刚线切多晶硅片的普及从而得到推广。在制备太阳能电池工序的前端,增加一道表面制绒的工艺处理,不仅可以解决线痕缺陷问题,还能形成纳米级的凹坑、增加入射光的捕捉量,降低多晶电池片的光反射率以提升转换效率。故金刚线切片技术搭配黑硅技术的工艺,能同时兼顾硅片端降本与电池片端提效两方面。

 ④TOPCon 技术

 TOPCon 电池与常规电池大的不同在于,其在电池的背面采用了异质结结构,采用超薄二氧化硅隧道层和掺杂多晶硅(晶硅基底与掺杂多晶硅在背面形成异质结)来钝化晶硅表面。2015 年 FraunhoferISE实验室报道了基于正面 P-N 结、背表面采用 TOPCon 的小面积 N 型电池,效率达到 25.1%。目前布局 TOPCon 电池的国内厂商主要是中来股份、英利绿色能源等。

 ⑤HJT 技术

 HJT 电池早由日本三洋公司于 1990 年成功开发。从结构上来看,以 N 型单晶硅片为衬底,在经过清洗制绒的硅片正面依次沉积本征非晶硅薄膜(i-a-Si:H)和 P 型非晶硅薄膜(p-a-Si:H),从而形成 P-N异质结;在硅片背面依次沉积本征非晶硅薄膜(i-a-Si:H)和 N 型非

 晶硅薄膜(n-a-Si:H)形成背表面场。在掺杂非晶硅薄膜的两侧再沉积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后通过丝网印刷技术在两侧的顶层形成金属集电极。

 ⑥IBC 技术

 IBC 电池大的特点是 P-N 结和金属接触都处于电池的背面,正面没有金属电极遮挡的影响,因此具有更高的短路电流,同时背面可以容许较宽的金属栅线来降低串联电阻从而提高填充因子,加上电池前表面场以及良好钝化作用带来的开路电压增益,使得这种正面无遮挡的电池就拥有了高转换效率。从国内来看,目前对 IBC 电池进行重点研发企业主要是天合光能、晶澳太阳能等。

 (2)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技术水平及特点

 分布式光伏电站开发建设前期的技术难点在于对于电站开发选址以及针对每一电站所制定的科学合理的发电系统整体解决方案。该阶段需要综合特定屋顶结构及承重、不同地理位置的光照条件、就地消纳能力等各类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模型进行分析,测算电站可实现的佳发电效率和电站效益;在分布式光伏电站开发建设中期的技术难点在于按照既定的设计安排符合电站本身设计功能要求的光伏组件和元器件,并在建设安装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在分布式光伏

 电站开发建设后期的技术难点在于对电站实施高质量的运营维护,经验丰富的运维团队配以实时监控平台、运营分析平台及自动清洁机器人等智能化手段,保证发电系统提供持续稳定的输出,提高电站综合运行效率。

 目前太阳能电站的日常运营维护已逐渐的由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特征的智能化监控替代传统的人工巡线检测,对提高分布式发电的运行管理效率,提升生产运行管理水平,降低生产运行和设备维护成本可起到重要作用。大数据智能化运维可以实现对分散的电站进行统一监控管理,其中包括本地监控(电站监控/本部监控)、云平台监控、移动端监控系统,通过掌握并分析不同电站运行的大数据,能够实现在局域用电网络内电量的有效调剂,降低区域电网的运行压力,提升分布式电站的发电效率以及用户端的用电效率。

 第三章

 市场前景分析

  一、行业基本情况

 (一)行业相关政策

 1、《分布式发电管理暂行办法》

 分布式发电以自发自用为主,多余电量上网,电网调剂余缺;豁免了分布式发电项目发电业务许可;分布式发电实行分级管理;要求电网企业为分布式发电提供便捷、及时、高效的接入电网服务

 2、《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省级及以下能源主管部门依据国务院投资项目管理规定和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下达的本地区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年度指导规模指标,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实行备案管理。具体备案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制定。项目备案工作应根据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特点尽可能简化程序,免除发电业务许可、规划选址、土地预审、水土保持、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估及社会风险评估等支持性文件

 3、《“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提出加快中东部分布式光伏发展,推动多种形式的太阳能综合开发利用。加快实施光伏领跑者计划,促进先进太阳能技术产品应用和发电成本快速下降,引领全球太阳能产业发展。到 2020 年,太阳能发

 电装机规模达到 1.1 亿千瓦以上,力争实现用户侧平价上网。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达到 6,000 万千瓦

 4、《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发改能源〔2016〕2744 号)

 要求“十三五”期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 15%以上,天然气消费比重力争达到 10%,煤炭消费比重降至 58%以下。将风电、光伏布局向中东部转移,新增风电装机中,中东部地区约占 58%,新增太阳能装机中,中东部地区约占 56%,并以分布式开发、就地消纳为主

 5、《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

 到 2020 年底,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 1.1 亿千瓦以上,其中,光伏发电装机达到 1.05 亿千瓦以上,光伏发电电价水平在 2015 年基础上下降 50%以上,在用电侧实现平价上网目标

 6、《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

 推动非化石能源跨越式发展。坚持分布式和集中式并举,以分布式利用为主,推动可再生能源高比例发展。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不断提高发电效率,降低发电成本,实现与常规电力同等竞争;加快发展高效太阳能发电利用技术和设备,重点研发太阳能电池材料、光电转换、智能光伏发电站、风光水互补发电等技术;优化风电和光伏发电布局,加快中东部可再生能源发展

 7、《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2018 年版)

 路线图预计,到 2025 年高效电池片将成为市场主导,其中 PERC电池市场份额将会逐步增大,由 2018 年的 33.5%提高到 2025 年的 61%;异质结电池市场份额由 2018 年的 0.7%提高到 2025 年的 10%;背接触电池市场份额由 2018 年的 0.1%提高到 2025 年的 5%;而常规电池市场份额将由 2018 年的 60%下降到 2025 年的 5%

 (二)行业进入壁垒

 1、技术壁垒

 光伏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行业各环节对生产工艺、技术都有较高要求。晶硅电池生产环节是光伏产业链中实现光电转换的核心环节,其技术壁垒主要包括提高晶硅电池光电转换效率、降低电池生产成本等方面,将直接关乎企业的盈利能力以及客户的认可度。通过长期对生产和检测等相关数据不断积累,及时对生产工艺做出改进、优化,才能持续保证产品具有足够的市场竞争力。新进入光伏行业的企业如果无法在短时间内掌握成熟的工艺技术,建立完善的生产体系、研发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则将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2、资金壁垒

 晶硅太阳能电池行业对生产设备的精度要求较高,设备投资额大,且目前前沿高端生产设备依赖国外进口的特征依旧比较明显,太阳能电池片生产设备的购置以及光伏电站的建设都需要大量资金。此外,在太阳能电池片生产成本中原材料硅片采购占比很高,需要较大规模的流动资金支持。因此,新进入光伏行业的企业必须具备强大的资本规模和资金筹措能力,否则将面临较大的运营风险。

 3、人才壁垒

 光伏产业的特点是技术涉及面广,是一个集物理学、化学、材料学等多学科知识于一体的行业,综合性要求高。我国光伏产业属于处在高速发展期的新兴行业,具备相关理论知识和行业经验的人才相对匮乏;与此同时,光伏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有些新技术的出现甚至可能对原有技术形成完全替代,行业的快速变化对研发和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进入光伏行业的企业在专业化人才的引进和培育等方面将面临着一定的困难,这也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市场分析

 (一)光伏行业基本情况

 (1)“储量”丰富的太阳能是理想的清洁能源

 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的清洁能量来源。全球人类目前每年能源消费的总和只相当于太阳在 40 分钟内照射到地球表面的能量。

 我国地处北半球,南北距离和东西距离都在 5,000 公里以上,在我国幅员辽阔的土地上,有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理论储量达每年17,000 亿吨标准煤,未来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的潜力非常广阔。我国大多数地区年平均日辐射量在每平方米 4 千瓦时以上,西藏地区的日辐射量高达每平方米 7 千瓦时。我国年日照时数大于 2,000 小时,其光照水平与美国相近,显著高于同纬度的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太阳能也是一种清洁能源,其碳排放量远低于传统化石能源。根据测算,光伏发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 33-50g/kWh,远低于煤电(796g/kWh)、燃油发电(525g/kWh)、燃气发电(377g/kWh)等传统化石能源。

 (2)光伏发电简介

 光伏发电是当前主要的太阳能利用方式。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光照射到半导体界面后产生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转化过程中无污染、无噪声,无需开采和运输过程,产生

 的电力既可以直接为小型电器提供电能,又可以并网输送电力,应用范围广泛。

 独立光伏发电也称离网光伏发电,主要包括边远地区的村庄供电系统、太阳能户用电源系统以及各种带有蓄电池的可以独立运行的光伏发电系统。

 并网光伏发电就是太阳能组件产生的直流电经过并网逆变器转换成符合要求的交流电之后直接接入公共电网,一般分为集中式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光伏电站。其中,集中式光伏电站大多是结合西部较为广袤的区域以及丰富的光照资源,建设大型地面光伏电站;分布式光伏电站是指在土地资源紧张的中东部地区,秉承就近发电、就近并网、就近使用的原则,并可将多余电能输送到电网以支持现存配电网的经济运行。分布式光伏电站一般具有投资相对较少、占地面积小、所发电力利用率高、对供电线路损耗小等特点,是我国大力推广的清洁能源发展方向。

 (3)太阳能电池分类

 在太阳能电池市场上,主要有晶硅电池、薄膜电池和新型电池三大类。从市场应用角度来看,晶硅电池的技术为成熟,处于主导地位。晶硅电池分为单晶电池和多晶电池,随着近几年单晶电池生产技术的

 进步以及成本不断下降,其在晶硅电池市场所占的份额也在逐步增加。而新型太阳能电池以价格昂贵的稀土为原料且主要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现阶段暂不在市场推广之列。

 (4)光伏行业产业链情况

 光伏产业链可大致分为高纯度多晶硅原材料生产、多晶铸锭或单晶拉棒及硅片切割、太阳能电池片制造、太阳能电池组件封装及终端光伏发电系统的建设及运营,其中,多晶硅生产和太阳能电池片制造两环节的技术难度大、投资高,属于资本和技术双密集型行业。

 (二)全球太阳能光伏行业发展概况

 (1)太阳能光伏应用市场持续增长

 能源是现代社会的血液。当今世界,化石能源大量使用,带来环境、生态和全球气候变化等领域的一系列问题,主动破解困局、加快能源转型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自觉行为。在全球各国共同推动下,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增速迅猛,光伏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光伏发电已逐步成为促进能源多样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源。

 根据《BPStatisticalReviewofWorldEnergy2019》,2006-2018 年间,全球能源消费中可再生能源所占比例从 0.83%升至 4.00%,2018 年

 可再生能源中增长快的是太阳能和风能。中国继续引领可再生能源加速发展,2018 年中国可再生能源消费增长 28.8%,占全球增长的 45.1%,其中太阳能消费增长快,同比增长 50.7%。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消费占全球总量的 25.6%,已成为全球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国。受“531 新政”短期影响,我国 2018 年下半年光伏发电装机容量需求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该部分需求的后移将提升 2019 年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表现,同时受此短期影响产生的光伏组件价格加剧下降,使得光伏终端发电系统成本更具竞争力,进而形成市场需求的增加。此外,西班牙、越南在内的一些国家项目截止日期为 2019 年,形成对光伏发电系统的刚性需求。上述情形将对 2019 年全球光伏市场形成有力支撑。预计 2019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仍将达到 110GW,乐观情形下可达 120GW。

 (2)需求“去中心化”趋势明显,新兴市场快速增长

 2000-2011 年期间,以德国、西班牙和意大利为代表的欧洲国家是全球光伏装机容量增长的核心驱动源泉。随后光伏市场增长重心由传统的欧洲市场逐渐转向全球市场。在美国、亚洲等国家和地区新兴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的推动下,自 2013 年开始,全球光伏市场需求“去中心化”趋势明显,这不但极大扩展了光伏应用市场的领域和范围,也

 改变了过去过度依赖欧洲市场的不均衡格局,有效降低了单一市场需求波动对行业整体发展的影响。

 全球光伏行业的发展,呈现从中心化到去中心化、从单极到多元的转变。全球 GW 以上装机的国家从 2016 的 6 个增长到 2018 年的 13个,预计 2020 年将突破 20 个。光伏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选择,从全球来看,光伏市场更加分散,光伏已经不单单是传统强国的需要,也成为诸多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国家的主动选择。

 (3)发电成本持续下降,逐步实现“平价上网”

 为了能早日实现光伏发电“平价上网”,全球光伏产业企业不断进行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在促进光电转换效率持续提升的同时,产业链各环节的制造成本也不断下降。根据 Wind 资讯数据显示,光伏组件现货周平均价从 2011 年底的 0.95 美元/瓦下降到 2019 年的 0.21 美元/瓦,降低了 76.84%。受“531 新政”影响,仅 2018 年我国电池片与组件价格就下降了 30-40%。根据可再生能源署(IRENA)发布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报告》,2017 年大型地面光伏的加权平准发电成本(levelisedcostofelectricity,简称 LCOE)为 0.10 美元/千瓦时,较 2010 年(0.36 美元/千瓦时)下降了 72%。

 2019 年初,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积极推进风电、光伏发电无补贴平价上网有关工作的通知》,正式官方宣布平价上网项目。2018 年 12 月 29 日,中国首个大型光伏平价上网项目在青海格尔木正式并网发电,该项目总装机容量为 500MW,项目平均电价 0.316元/千瓦时,低于青海省火电脱硫标杆上网电价(0.3247 元/千瓦时)。

 从全球范围来看,光伏发电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已成为一种具有成本竞争力的、可靠的和可持续性的电力来源。未来随着光伏发电系统成本及电站融资成本的进一步下降,全球更多国家或地区将实现光伏发电“平价上网”。

 第四章

 产品方案分析

  一、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一)项目场地规模

 该项目总占地面积 97579.90 ㎡(折合约 146.37 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 110265.29 ㎡。

 (二)产能规模

 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和 xxx 集团有限公司建设能力分析,建设规模确定达产年产常规多晶电池 30000 台,预计年营业收入 126400.00万元。

 二、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

 本期项目产品主要从国家及地方产业发展政策、市场需求状况、资源供应情况、企业资金筹措能力、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的先进程度、项目经济效益及投资风险性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具体品种将根据市场需求状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各年生产纲领是根据人员及装备生产能力水平,并参考市场需求预测情况确定,同时,把产量和销量视为一致,本报告将按照初步产品方案进行测算。

 第五章

 项目选址分析

  一、项目选址原则

 节约土地资源,充分利用空闲地、非耕地或荒地,尽可能不占良田或少占耕地;应充分利用天然地形,选择土地综合利用率高、征地费用少的场址。

 二、建设区基本情况

 项目建设选址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是区域核心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体系开放便捷,周边 10 分钟车程范围内,有高速公路 4 条、高速公路出入口 6 个,多条国道在区内通过,立体化交通网络通达。

 项目建设地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园区绿化率达 50%以上,空气和水质优于国家标准;项目建设地配套功能设施完备,基础功能设施达到“十通一平”,建有大型商务写字楼、会议中心、星级酒店等,能够提供会议、住宿、餐饮、医疗、休闲等服务。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省情、市情,“十三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叠加期,也是实现弯道超越的黄金机遇期。一是国家实施重大战略带来的新机遇。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战略的实施,必然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我市面临的最大、最直接的战略机遇。这

 一战略的实施,使京津冀城市群成为带动全国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河北打通开放新通道、打造国际产能新样板、实现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重要机遇。长江经济带建设,也必将使我市沿海靠港、交通便利等方面的优势转换为竞争优势,对承接产业转移、产品出口等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二是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带来的新机遇。当前,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必然衍生一些新举措、新政策,其中蕴含很多发展机遇和很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行动计划的实施,孕育着新型产业、新兴业态与全新发展模式,为我市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促进新产业、新业态的产生和加速成长创造了有利契机。随着一些新技术产生,各种产业发展由“制造”向“智造”转变,必将会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对我市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技改升级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三是现有资源优势所蕴含的新机遇。便利的区位优势赋予了我市对项目、资金、人才的强大吸引力。经过不懈努力,我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产业优势日益凸显,电子机箱、管道装备、食品饮料等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能源车辆、汽车零部件等一些前景好、潜力大的战略新兴产

 业已见雏形,发展质量、发展速度明显提升,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通过持续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我们成功引进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并陆续开工建设、达产达效,为今后发展积蓄了充足后劲。

 在看到重大机遇和有利条件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综合实力还不够强,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够优化,财政支撑能力不足,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项目投产达效的任务依然艰巨;二是创新能力不足,创新实践、创新成果、创新举措还不够多,全社会创新、创造和创业的活力还没有得到充分释放;三是资源约束与环境问题集中显现,节能减排压力仍然较大,破解要素制约与发展矛盾的任务艰巨。

 到“十三五”末,力争实现经济增长、发展质量效益、生态环境在省市争先进位;地区生产总值比 2010 年增加 1.5 倍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 2010 年增加 1.5 倍以上;是到 2020 年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创新驱动发展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持续加大产业培育力度。要加快工业产业调整改造步伐,始终把产业培育作为中心任务不放松,加快打造支撑发展的产业体系。要聚焦以节能环保、信息服务、文化休闲旅游为

 重点的“三大新兴产业”,不断夯实产业发展载体,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着力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壮大经济实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坚持发展动力转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投资对增长的关键作用、出口对增长的促进作用,统筹提升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加快培育形成经济发展的“混合动力”。要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主动融入开放发展新格局,优化对外开放环境,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发展的内外联动性;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新动能成长和传统动能改造提升。

 四、 “ 十三五 ” 发展目标

 建设高质高效、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强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体经济不断壮大,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创新驱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区域协同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产业强市成效显著,项目建设鳞次栉比,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兴起,现代农

 业和服务业迅猛发展、蒸蒸日上,市域综合经济实力和影响力迈上新台阶。

 建设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秀美生态城市。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中心城区综合服务功能大幅提升,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格局基本形成,城镇化率达到 60%以上。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具备条件的农村基本建成美丽乡村。节约型社会、循环经济深入发展,主要污染物减排如期实现省下达目标任务,森林覆盖率大幅提升,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经济、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五、产业发展方向

 以“中国制造 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为引领,实施产业强县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工业率先发展。着力建设一流的经济开发区,打造现代制造业先进配套基地。以开发区和特色产业基地为发展平台,以项目建设为发展支撑,深入推进传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率先发展,形成先进制造业主导的工业发展格局。到“十三五”末,力争全部工业总产值突破 500 亿元;规模以上企业数量每年新增 15 家以上,达到 220 家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 9%以上。

 (一)着力推进园区率先发展

 以规划为引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招商引资进度,以“工业新城• 生态园区”为目标,助力产业转型发展、率先发展。

 (二)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十三五”期间,配合产业转型升级,逐步淘汰低端钢铁压延、低端零配件加工制造等技术含量低、高耗能低产出行业,实现传统特色制造业高...

相关热词搜索: 多晶 例文 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