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物理八年级第九章
压强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 1.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长方体物块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两物块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将甲、乙均顺时针翻转 90°,如图所示。若甲、乙对地面压强变化量的大小分别为 Δp 甲 、Δp 乙 ,则
A.Δp 甲 一定小于 Δp 乙
B.Δp 甲 一定等于 Δp 乙
C.Δp 甲 可能等于 Δp 乙
D.Δp 甲 一定大于 Δp 乙
2.a、b 两个圆柱质量相等,分别正放在水平桌面上,其中一个是空心圆柱。a、b 两个圆柱底面积之比为 2:1,密度之比是 ρ a :ρ b =1:4,两圆柱体积之比是 V a :V b =6: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 圆柱空心部分是 b 圆柱体积
B.b 圆柱空心的部分是 a 的14 C.a、b 两圆柱对桌面压强之比 3∶4
D.a、b 两圆柱对桌面压强之比 1∶2
3.下列各组连线配对中,完全正确的是(
)
A.生产运输工具与制造原理:推土机安装履带——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力;潜水艇原理——利用“空心法”;飞机能上升——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B.物理量及单位:压强——P;速度——m/s;力——N
C.物理学家及其主要贡献:汤姆生——发现中子;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托勒玫——提出“日心说”
D.物理量及测量工具:力——测力计;大气压——气压计;液体体积——量筒
4.下列函数图像能正确地描述两个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是(
)
A.弹性限度内弹簧所受拉力与伸长关系
B.粗糙程度不变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关系
C.压力一定时,物体受到压强与受力面积关系
D.液体密度不变时,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
5.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实心正方体 A、B,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正方体 A、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
A.4:1 B.8:1 C.1:2 D.2:1
6.图中,水平桌面上有 A、B 两个容器,分别放有甲、乙两个小球,两球在水中分别处于漂浮和悬浮状态,两容器中的水面高度相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球的质量相等 B.两球受到的浮力相等
C.两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相等 D.水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7.边长 15cm 的均匀正方体,重为 90N,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如图甲所示,若沿水平方向截下一部分 a 立放在水平集桌面上,且使 a 对桌面压强为剩余部分 b 对桌面压强的 1.5 倍,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切去部分的重力为 60N
B.剩余部分的重力为 60N
C.切去部分的高度为 8cm
D.剩余部分的高度为 8cm
8.如图是用同一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特点时的实验情景,此现象可以说明
A.液体压强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B.液体压强跟液体的深度有关
C.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压强相等
D.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9.底面积 200cm2 ,高为 0.5m,重为 10N 的薄壁柱形容器,内装有 0.3m 深的酒精,置于水平桌面上.细线吊着质量为 3kg,边长为 0.1m 的实心正方体 A,使其一半体积浸入酒精中,如图,已知 ρ 酒精 =800kg/m3 ,则此时
A.细线的拉力为 56N
B.A 浸入一半体积时,容器内酒精对底部的压强为 2400Pa
C.若剪断细线,待稳定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将增加 200Pa
D.若剪断细线,待稳定后,烧杯对桌面的压强将增加 4400Pa
10.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分别沿水平方向截去相等厚度后,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 p 甲 和 p 乙 ,压力分别为 F 甲 和 F乙 ,则
A.p 甲 <p 乙 ,F 甲 >F 乙
B.p 甲 =p 乙 ,F 甲 >F 乙
C.p 甲 >p 乙 ,F 甲 >F 乙
D.p 甲 <p 乙 ,F 甲 <F 乙
二 、填空题 11.同学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某种液体中探究"阿基米德原理”,轻质弹簧 A 原长10cm,下面挂着底面积为 602cm 的长方体物体,其下底面刚好接触足够深且装满液体的溢水杯液面,此时弹簧长为 13cm。调节升降台,使溢水杯缓慢平稳上升了 8cm,弹簧刚好处于原长,弹簧测力计 B 的示数增大了 3.6N,则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kg/m 3 。继续调节升降台缓慢上升,使物体刚好浸没在液体中,弹簧 A 的长度又改变 1.5cm,则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为_________Pa(物体上表面始终与液面平行,下表面没有接触杯底,弹簧的仲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12.如图所示,正方体物块 A 在水平推力 F 的作用下,从甲图位置匀速运动到乙图位置.在此过程中,A 对桌面的压力将______(变大/不变/变小),A 对桌面的压强将___________(变大/不变/变小).设图丙中 A 对桌面的压强为 p 1 ,若沿着粗实线的方向用平直的刀具切割后取走上半部分,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p 2 ,则 p 2 ______p 1 (>/=/<).若继续沿着细点划线的方向切割后取走右边部分,剩余的左边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p 3 ,则p 3 _________p 2 (>/=/<).
13.小亮同学在物理实验室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时他将玻璃管竖直放置,如图所示。此时大气压强等于_______mm 水银柱;若将玻璃管稍稍倾斜放置,则水银柱高度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4.如图所示,有两个正方体实心物体 A、B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 A 重 24N,B 重3N。若物体 B 对 A 的压强与此时物体 A 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物体 A 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为_____N,物体 A 的密度 ρ A 与物体 B 的密度 ρ B 之比为_____。
15.如图装置,隔板在容器正中央,向隔板左右两侧容器分别倒入甲、乙两种液体,此时橡皮膜变平了,现将质量相等的小球 A、B 分别放入甲、乙液体中,小球均沉底,此时橡皮膜还是平的,则 A、B 两小球排开液体的质量关系 m 排甲 _____m 排乙 ,两小球的密度关系ρ A ______ ρ B (均选填“>”、“<”或“=”)
16.如图所示,将底面积为 100cm 2 的圆柱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当把一底面积为 60cm 2 、质量为 300g 的物体 A 放在圆柱体的正上方时,圆柱体对桌面压强的变化最为1p ,桌面上还有一个底面积为 200cm 2 、内装有密度为 0.8g/cm 3 ,深为 10cm 某种液体的圆柱形容器(圆柱形容器重为 10N) 。当用外力将物体 A 刚好浸没在液体中时(液体未溢出,物体 A 没有接触到容器底部) ,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为2p ,若物体 A 的密度为 0.5g/cm 3 ,则1 2: p p =________;若在物体 A 上放一重物,使得物体 A 刚好浸没在液体中且保持静止,则此时桌面受到容器的压强_______Pa. (g 取 10N/kg)
17.如图所示,有两个实心正方体物块 AB 叠放在水平地面,物体 A 重 30N,B 重 10N,则B 对 A 的压力与 A 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___________;若物块 A 与物块 B 的边长之比为 2:1 则 B 对 A 的压强与 A 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___,物块 A 与 B 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______.
18.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放置两个底面积不同(S 甲 <S 乙 )、高度相同、质量可以忽略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分别盛满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现将密度为 ρ 的物体 A 分别放入水和酒精中,待静止后,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 P 水 和 P 酒精 ,则 P 水 _____P 酒精 ;甲和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 F 甲 和 F 乙 ,则 F 甲 _____F 乙 (ρ<ρ 酒精 <ρ 水 )。
19.酒精的密度为 0.8×10 3 千克/米3 ,其单位读作____。一只杯子最多可盛质量为 0.2 千克的水,如果改装满酒精后,酒精的质量一定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0.2 千克,杯底受到的压强一定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0.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
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 pA 和 pB,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 F A 和F B ,则 p A
_____ p B ,F A ____F B (选填“>”、“<”或“=”)。
三、实验题 21.小明利用 2.5mL 注射器、0~10N 的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和细线来估测本地的大气压值。
(1)实验时,首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如图甲,拔去橡皮帽,将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手沿水平方向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当活塞开始滑动时,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0.6N,则活塞与注射器筒间的摩擦力为_______N。若增加拉动注射器筒的拉力,当注射器筒水平向右加速运动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他重新将活塞推至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活塞开始滑动时,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6.6N。然后,如图乙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长度为________cm,则本地大气压强的测量值为_________Pa;
(4)若实验过程中注射器筒内漏进了少量空气,则测得的大气压值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实验室还有 10mL 注射器,其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2cm 2 。小明认为不能采用 10mL 注射器来估测大气压的值,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小明用 2mL 的注射器、量程为 0~10N 的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粗略测量大气压的值,本实验的原理是二力平衡和 p=______
步骤一: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步骤二:如图甲所示安装好实验器材,水平向右缓慢拉动注射器外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______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5.5N;
步骤三: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______长度为 4.00cm;
步骤四:算出大气压强值为______Pa。
同组的小华分析了影响实验结果的可能因素后,对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
①将步骤一改为:先将注射器内抽满水,再竖直向上推动活塞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便于______;
②如图乙,取下橡皮帽,重复步骤二的操作,读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0.4N 由此可知,此时活塞所受到的______(选填“摩擦力”或“大气压力”)为 0.4N;
小华根据改进后测得的数据,重新计算大气压的值为______Pa。
23.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如图甲、乙、丙所示:
(1)图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观察__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我们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沙子代替海绵来完成实验;
(2)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乙,说明受力面积一定时_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通过比较图________(填序号)和图丙,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实验中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填“控制变量法”或“理想实验法”);
(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 p 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 p′的大小关系为 p________p′(填“>”“<”或“=”);
(5)实验时如果将小桌换成砖块,并将砖块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戊所示。小明发现它们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
24.某小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选择了两个底面积 S 不同的容器进行研究,并在容器内倒入深度 h 不同的液体,用压强计分别测出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 p 的大小,将 s、h 和 p 记录在表一中.然后,他们变换液体重复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为做进一步研究,他们计算了相邻两次实验中 h 及 p 的变化量△h 和△p,并将结果分别记录在表一和表二的后两列中.
表一(ρ 1 =0.8×103 千克/米 3 )
实验序号
h
(米)
S
(米2 )
P
(帕)
△h
(米)
△p
(帕)
1
0.1
50
784
/
/
2
0.1
200
784
0.05
392
3
0.15
200
1176
4
0.2
200
1568
0.1
784
5
0.3
200
2352
6
0.4
200
3136
0.2
1568
7
0.6
200
4704
表二(ρ 2 =1×103 千克/米 3 )
实验序号
h
(米)
S
(米2 )
P
(帕)
△h
(米)
△p
(帕)
8
0.1
50
980
/
/
9
0.1
200
980
0.04
392
10
0.14
200
1372
11
0.2
200
1960
0.08
784
12
0.28
200
2744
13
0.4
200
3920
0.16
1568
14
0.56
200
5488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 与 2(或 8 与 9)中的数据和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与容器的底面积大小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2~7(或 9~14)中 p 和 h 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中的数据和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液体的深度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越大.
(4)请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表二的相关数据,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a)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2~7 或 9~14 中△p 和△h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_____.
(b)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2~7 和 9~14 中△p 和△h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_____.
25.用注射器估测大气压的值实验中.
(1)实验中,分析研究的对象是大气对__________(填“针筒”、“活塞”)的压力.
(2)当活塞相对于针筒开始滑动时,可以近似看成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所受拉力 F 与所受的大气压力是一对_________(平衡力/相互作用力).
(3)研究对象受大气压力的受力面积等于注射器的截面积.读出注射器的容积 V,再用刻度尺测出________________的长度 L.
(4)计算大气压值,其表达式为 p=____________.
(5)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某同学采用了图示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烧杯和水的总重为G 1 ,然后向外缓慢抽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烧杯和水的总重为 G 2 ,活塞面积为 S,轮轴间的摩擦和细线重不计,则所测大气压值的表达式为________(用题中字母表示).
四、作图题 26.如图所示,一物体以某一速度从光滑水平面中冲上粗糙斜面,请在图中作出该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27.如图所示,一物体重 20N,施加一水平向右的 30N 的压力使物体紧贴墙壁静止, 作出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物体对墙壁的压力。
(______)
28.正方体物块在光滑斜面上下滑,请画出正方体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
五、计算题 29.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甲、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底面积均为 0.01 米2 、容器重力均为 G 0 ,容器内盛有相同高度的水,如图所示。将两个密度不同、体积均为 1×10 -3 米 3 的实心光滑柱体 A、B 分别竖直放入甲、乙两容器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 水 和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p 容 如下表所示。
压强
放入 A 柱体
放入 B 柱体
p 水(帕)
1470
1960
p 容(帕)
1960
2940
(1)求放入 A 柱体后,甲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2)通过计算确定容器的重力。
(3)判断柱体 B 在水中的浮沉状态,并说明你的判断依据。
30.足够高的薄壁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底面积为 2×10 −3 m 2 ,盛有质量为 0.4 千克的水。将一横截面积为 4×10 −4 m 2 的圆柱形玻璃管,装入一定量的水后竖直放入容器中,玻璃管处于漂浮状态,如图(a)所示。
(1)求容器内水的体积 V 水 .
(2)求容器中离水面 0.1 米深处的液体压强 p.
(3)再将一实心均匀物块浸没在玻璃管的水中后,玻璃管仍旧漂浮在水面上,如图(b)所示。若物块投入前后,管内的水对玻璃管底部压强的变化量是△ p 1, 容器内的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是△ p 2 ,已知△ p 1 =2△ p 2 ,求物块的密度 ρ 物 .
31.如图甲所示是使用汽车打捞水库中重物的示意图,汽车通过定滑轮牵引水下一个质量均匀分布的正方体重物,在整个打捞过程中,汽车以恒定的速度 v=0.1m/s 向右运动.图乙是此过程中汽车拉力 F 跟时间 t 变化的图象.设 t=0 时汽车开始提升重物,忽略的阻力和滑轮的摩擦,g 取 10N/kg.求:
(1)水库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2)重物的密度.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详解】
原来两物块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甲乙是长方体,当甲、乙顺时针旋转 90°后,甲的受力面积减小,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不变,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增大,乙的受力面积增大,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不变,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减小。因两长方体形状相同、大小不同,则设甲的长、宽、高为乙的 n 倍,则甲的各个面的面积为乙各个对应面面积的 n 2 倍,再设原来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 S 甲 、S 乙 ,当甲、乙顺时针旋转 90°后,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 S"甲 、S" 乙 ,甲物体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
Δp 甲 = p 甲 "-p 甲 =2 22 2( ) F F F n S n SSS n S n S 甲 甲 甲 乙 乙甲甲 乙 乙,
乙物体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
Δp 乙 = p 乙 -p" 乙 =( ) F F F S SSS S S 乙 乙 乙 乙 乙乙乙 乙 乙,
2 22 22( )= =( )F n S n Sp F n S n Sp n FF S SS S 甲 乙 乙甲 甲 乙 乙乙 乙乙 乙 乙乙 乙
因原来两物块对地面压强相等,根据 p=FS,则有:
2 "Fn S甲乙=FS乙乙,
解得:
F 甲 =2 "n S FS乙 乙乙。
所以
2 ""2 2= = =n S Fp F S Sp n F n F S乙 乙甲 甲 乙 乙乙 乙 乙 乙,
因"S 乙 > S 乙 ,所以 p 甲 >p 乙 。故选 D。
2.D 解析:D
【详解】
AB.由题意可知,两个圆柱质量相等,则a bm m ,密度之比是 ρ a :ρ b =1:4,根据mV可知
" "a ba ba b: : 4:1m mV V 这是两个圆柱的真实体积之比,而两圆柱体积之比是 V a :V b =6:1,从数据中可看到"a aV V ,那么其中一个是空心圆柱是 a;a 圆柱空心部分是
" "a a b b a- 6 -4 2bV V V V V V 空 即 a 圆柱空心部分是 b 圆柱体积的两倍;A、B 错误;
CD.a、b 两圆柱对桌面压力之比是
a b a: : 1:1bF F G G 它们的底面积之比是
a b: 2:1 S S 那么根据压强公式FpS 可知,a、b 两圆柱对桌面压强之比
a ba ba b: : 1:2F Fp pS S a、b 两圆柱对桌面压强之比是 1:2;C 错误、D 正确。
故选 D。
3.D 解析:D
【分析】
本题根据对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的认识找出相对应的正确答案,在解题时应认真分析每一个选择项。
【详解】
A.飞机的升力是利用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原理,但推土机安装履带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不是减小压力,潜水艇是改变自重来潜浮的,而不是空心法,故 A 错误;
B.速度的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 m/s,力的单位是 N,压强的单位是 Pa,故 B 错误;
C.汤姆生发现了中子,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但托勒玫提出的是“地心说”;提出“日心说”的是哥白尼,故 C 错误;
D.测量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大气压用气压计来测量,而量筒可以测量液体的体积,故 D 正确。
故选 D。
4.C 解析:C
【详解】
A.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关系,图像应是过原点的一条倾斜直线,故 A 不符合题意;
B.粗糙程度不变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若压力为零,则摩擦力为零,而选项中图象反映的是压力为零,仍有摩擦力,故 B 不符合题意;
C.根据 P=FS可知,压力一定时,物体受到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图像为双曲线的一部分,故 C 符合题意;
D.根据 P= gh 可知,液体密度不变时,液体压强与深度成正比关系,而选项中图象反映的是深度增大压强减小,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5.A 解析:A
【详解】
由图可知,当甲的体积为 1cm 3 时,质量为 8g,所以甲的密度为
甲 =mV甲甲=38g1cm=8g/cm 3
当乙的体积为 4cm 3 时,质量为 4g,所以乙的密度为
乙 =mV乙乙=34g4cm=1g/cm 3
所以
甲 :
乙 =8:1
由 =mV可得,V=m, m 甲 :m 乙 =1:1,则甲乙的体积为
VV甲乙=mm甲甲乙乙=mm甲 乙甲 乙=1 18 1 =18 因为 V=L 3 ,所以边长(高)之比
h 甲 :h 乙 =1:2
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
p=FS=GS=mgS=VgS=shgS=ρgh
两正方体 A、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
p 甲 :p 乙 =ghgh甲 甲乙 乙=8 11 2=4:1
故选 A。
6.D 解析:D
【解析】
【详解】
由题甲漂浮,所以 ρ 甲 <ρ 水 ;乙悬浮,所以 ρ 乙 =ρ 水 ,则 ρ 甲 <ρ 乙 。
A.ρ 甲 <ρ 乙 ,由图 V 甲 >V 乙 ,由 m=ρV,不能确定甲、乙质量大小关系;
B.漂浮和悬浮时,F 浮 =G 物 ,由于两球质量关系不能确定,因此浮力大小不一定相等;
C.由 F=pS=ρghS 可知水面高度相同,液体密度相同,但容器底面积不一定相同,因此两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力不一定相等;
D.由液体压强公式 p=ρgh 可知深度相同,密度相同,因此水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7.B 解析:B
【解析】
【详解】
因放水平桌面的正方体密度均匀,且水平切掉的 a 是立放在水平桌面,所以此时 a、b 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可以用 p gh 来计算,即a ap gh ,b bp gh 。因 a 对桌面压强为剩余部分 b 对桌面压强的 1.5 倍,则:
agh =1.5bgh ,
所以:
ah =1.5bh ,
因 h a 为正方体的边长,即 h a =15cm,
则bh =a1.5h=15cm1.5=10cm,
即剩余部分的高度为 10cm,则切去部分的高度为 15cm-10cm=5cm。
即切去部分的高度为总高度的三分之一,则切去部分的重力为总重力的三分之一,所以:
Ga=13×90N=30N,
则剩余部分的重力为:90N-30N=60N。
综上分析,A、C、D 错误,B 正确。
8.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另外牢记液体压强跟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液体的深度越深、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详解】
如图,压强计的金属盒朝向相同方向,液体的深度相同,所不同的是:两种液体的密度不
同;
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路,发现 U型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不同,表明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故 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9.C 解析:C
【分析】
(1)知道边长,求出正方体 A 的体积,当正方体一半体积浸入酒精中,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正方体受到酒精的浮力,细线的拉力等于重力减去浮力;
(2)酒精深度为 h,A 浸入一半体积时,求出此时酒精深度,利用液体压强公式求容器内酒精对底部的压强;
(3)求出正方体的密度,因为 ρ A >ρ 酒精 ,所以剪断细线,待稳定后正方体 A 下沉至容器底,求出液面升高值,再利用液体压强公式求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值;
(4)剪断细线前,烧杯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烧杯重力、酒精重力和正方体 A 的浮力(即重力与细线的拉力之差)之和;剪断细线后,烧杯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烧杯重力、酒精重力和正方体 A 的重力之和;所以剪断细线,待稳定后,烧杯对桌面的压力增加值等于细线的拉力值,利用 p=FS求烧杯对桌面的压强增加值.
【详解】
A、正方体 A 的体积:V A =(0.1m)
3 =0.001m 3 ,
当正方体一半体积浸入酒精中时,V 排 =12V A =12×0.001m 3 =0.0005m 3 ,
正方体受到酒精的浮力:F 浮 =ρ 酒精 V 排 g=800kg/m 3 ×0.0005m 3 ×10N/kg=4N,
正方体的重力:G=mg=3kg×10N/kg=30N,
细线的拉力:F 拉 =G﹣F 浮 =30N﹣4N=26N,故 A 错
B、A 浸入一半体积时,液面升高的高度:△h=VS排容器=12AVS 容器=34 20.0005200 10mm=0.025m,
此时酒精的深度 h′=0.3m+0.025m=0.325m,
容器内酒精对底部的压强:
p=ρ 酒精 gh=800kg/m 3 ×10N/kg×0.325m=2600Pa,故 B 错;
C、正方体的密度 ρ A =AAmV=330.001kgm=3000kg/m 3 ,
因为 ρ A >ρ 酒精 ,所以剪断细线,待稳定后正方体 A 下沉至容器底,
液面升高的高度:△h=12AVS 容器=34 20.0005200 10mm=0.025m,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值:△p=ρ 酒精 g△ h=800kg/m 3 ×10N/kg×0.025m=200Pa,故 C
正确;
D、剪断细线前,烧杯对桌面的压力 F=G 杯 +G 酒 +(G A ﹣F 拉 ),
剪断细线后,烧杯对桌面的压力 F′=G 杯 +G 酒 +G A ,
剪断细线,待稳定后,烧杯对桌面的压力增加值:
△ F=F′﹣F=G 杯 +G 酒 +G A ﹣G 杯 ﹣G 酒 ﹣(G A ﹣F 拉 )=F 拉 =26N,
受力面积 S=S 容 =200cm 2 =200×10 ﹣ 4 m 2 ,
烧杯对桌面的压强增加值△p=FS=4 226200 10Nm=1300Pa,故 D 错.
故选 C.
10.D 解析:D
【分析】
此题涉及横切问题,由于两个物体都是规则的实心柱状物体,可利用 P=ρgh 先判断出两个物体的密度大小,然后表示出切除相同高度后,剩余部分对水平面的压强,再做比较.
【详解】
(1)由 p=FS=GS=mgS=VgS=ShgS=ρgh;两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相同,即 p=ρ 甲 gh甲 =ρ 乙 gh 乙 ,且 h 乙 >h 甲 ,则 ρ 乙 <ρ 甲 ;
当从水平方向截去相同厚度后,甲的底面积小于乙的底面积,所以截取的甲的高度 h 甲 ′等于乙截取的高度 h 乙 ′:剩余的甲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p 甲 =ρ 甲 g(h 甲 ﹣h 甲 ′)=p﹣ρ 甲gh 甲 ′;
剩余的乙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 p 乙 =ρ 乙 g(h 乙 ﹣h 乙 ′)=p﹣ρ 乙 gh 乙 ′;
因为 ρ 甲 gh 甲 >ρ 乙 gh 乙 ;
所以 p 甲 <p 乙 .
(2)由图可知,S 甲 <S 乙 ,由 F=pS 可知,沿水平方向截去相等厚度后,它们对地面的压力 F 甲 <F 乙 .
故选 D.
二、填空题
11.2103
900
【解析】
【详解】
第一空.由题意知,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增大了3.6N,即排开水的重力为3.6N,则长方体物体受到的浮力为3.6N,此时弹簧刚好处于原长,即长方体物体 解析:2 10 3
900
【解析】
【详解】
第一空.由题意知,弹簧测力计 B 的示数增大了 3.6N,即排开水的重力为 3.6N,则长方体
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3.6N,此时弹簧刚好处于原长,即长方体物体上升 3cm, 溢水杯缓慢平稳上升了 8cm,则长方体物体在水中的长度为 5cm,由阿基米德原理得,F 浮 = 液 gV 排 = 液gSh,则液体的密度为:
液 =Fh gS浮=4 23.6N10N/ kg 60 10 m 0.05m =1.2 10 3 kg/m 3 ;
第二空.继续调节升降台缓慢上升,使物体刚好浸没在液体中,弹簧 A 的长度又改变1.5cm,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故长方体物体对弹簧的压力为 1.8N,即长方体物体受到的浮力增加了 1.8N,此时长方体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5.4N,物体上表面始终与液面平行,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 0,由浮力产生的原因知,下表面受到的压力等于浮力,即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为 5.4N,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为:p=FS=4 25.4N60 10 m=900Pa.
12.不变
变小
<
=
【解析】
【详解】
第一空.根据题意知道,从甲图位置匀速运动到乙图位置的过程中,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处于平衡状态,故G=F支,而支持力与压力相等,即压力大小 解析:不变
变小
<
=
【解析】
【详解】
第一空.根据题意知道,从甲图位置匀速运动到乙图位置的过程中,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处于平衡状态,故 G=F 支 ,而支持力与压力相等,即压力大小也等于重力大小,重力不变,则压力不变;
第二空.由于在物体移动的过程中,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变大,由FpS
知道,在 F 不变而接触面积增大时,压强将变小;
第三空.若沿着粗实线的方向用平直的刀具切割后取走上半部分,剩余部分质量减半,即重力减半,压力减半,而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不变,所以,对水平地面压强减半,即
p 2 <p 1 ;
第四空.若在原来正方体的基础上沿下图竖直虚线的方向用平直的刀具切割后取走右边部分,
则左边部分(长方体)对地面的压强是:
4 1F G mg gV gShp gh pS S S S S
,
若继续沿着细点划线的方向切割后取走右边部分,剩余的左边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 3 ,相对于图中竖直虚线左边部分来说,压力减半,受力面积不变,即剩余的左边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
3 4 1 21 12 2p p p p
13.不变
【分析】
外界的大气压作用在水银面上,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在外界大气压强的作用下,它会对试管内的水银产生向上的力,所以托住了管中的水银,此时管中的水银受到重力和大气压力的作用,管的横截 解析:不变
【分析】
外界的大气压作用在水银面上,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在外界大气压强的作用下,它会对试管内的水银产生向上的力,所以托住了管中的水银,此时管中的水银受到重力和大气压力的作用,管的横截面积一定,水银柱产生的液体压强就等于大气压强。
【详解】
[1]如图所示,管竖直放置,液体压强的大小等于大气压强的大小,大气压强相当于 750mm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玻璃管稍稍倾斜放置,大气压强不变,液体压强大小也不变。
[2]液体压强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所以水银柱的高度不变。
14.8:27
【详解】
[1]以 A 为研究对象,A 受重力、地面对 A 的支持力、B 对 A 的压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则
故地面对 A 的支持力为
[2]物体 B 对 A 的压强与此时物体 A 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 解析:8:27
【详解】
[1]以 A 为研究对象,A 受重力、地面对 A 的支持力、B 对 A 的压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则
A A BF G G 故地面对 A 的支持力为
A A B24N 3N 27N F G G [2]物体 B 对 A 的压强与此时物体 A 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
B A BB AG G GS S
即
B BA A B3N 124N 3N 9S GS G G 因 A、B 为正方体,故两正方体的边长之比为
BA13LL 因
B A BB AG G GS S 即
B B B A A B B BB AS L g SL g S L gS S 故
B B A A B B19L L L
密度之比为
A BB A8 8 18:279 9 3LL 15.=
>
【解析】
【详解】
第一空.原来橡皮膜在甲、乙液体中是平的,说明此处甲、乙两液体对橡皮膜的压强相等; 将 A、B 小球分别放入甲、乙液体中后,小球均沉底,甲乙两液面上升,橡皮膜在两 解析:=
>
【解析】
【详解】
第一空.原来橡皮膜在甲、乙液体中是平的,说明此处甲、乙两液体对橡皮膜的压强相等;
将 A、B 小球分别放入甲、乙液体中后,小球均沉底,甲乙两液面上升,橡皮膜在两液体中的深度增加,此时橡皮膜还是平的,说明深度增加后甲乙两液体对橡皮膜的压强仍然相等,设橡皮膜在甲、乙液体中的深度增加量各为△h 甲 、△h 乙 ,则:
= g h g h 甲 甲 乙 乙 ,
即:
= h h 甲 甲 乙 乙 。
因隔板在容器正中央,则两侧容器底面积相等,设两侧底面积为 S,则放入 A、B 小球后它
们排开液体的体积分别为:
V 排甲 =S△h 甲 ,
V 排乙 =S△h 乙 ,
则 A、B 小球排开液体的质量分别为:
m 排甲 =ρ 甲 V 排甲 =ρ 甲 S△h 甲 ,
m 排乙 =ρ 乙 V 排乙 =ρ 乙 S△h 乙 ,
所以 m 排甲 =m 排乙 。
第二空.因原来甲、乙两液体对橡皮膜的压强相等,从图中可看出橡皮膜在甲液体中的深度小于在乙液体中的深度,根据 pgh 液得 ρ 液 =pgh在可知,甲液体得密度大于乙液体得密度,即 ρ 甲 >ρ 乙 。
因放入的 A、B 小球均沉底,则 A 小球体积为:
V A = V 排甲 =m排甲甲,
B 小球体积为:
V B = V 排乙 =m排乙乙。
因 m 排甲 =m 排乙 ,ρ 甲 >ρ 乙 ,则 V A <V B 。
根据 ρ=mV,A、B 小球的质量相等,V A <V B ,则小球 A 的密度大于小球 B 的密度,即ρ A >ρ B 。
16.5:4
1540
【解析】
【详解】
第一空.将质量为 300g 的物体 A 放在圆柱体的正上方时,圆柱体对桌面压强的变化量为:
; 当用外力将物体 A 刚好浸没在液体中时(液体未溢出,物体 A 没有 解析:5:4
1540
【解析】
【详解】
第一空.将质量为 300g 的物体 A 放在圆柱体的正上方时,圆柱体对桌面压强的变化量为:
1 a4 21 1 10.3kg 10N/ kg300p100 10 mF G mgpS S S ;
当用外力将物体 A 刚好浸没在液体中时(液体未溢出,物体 A 没有接触到容器底部),物体A 的质量为 300g,物体 A 的密度为 0.5×10 3 kg/m 3 ,则物体 A 的体积:
4 33 30.3kg6 10 m0.5 10 kg/ mmV 物,
液体上升的高度为
4 34 26 10 m0.03m200 10 mVhS 物容,
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为
3 32 a0.8 10 kg/m 10N/kg 0.03m 240p p gh 液,
则a 12 a300p 5240p 4pp ;
第二空.容器中液体的体积为:
2V S h =200×10 -4
m 2 ×0.1m=2×10 -3 m 3 ,
液体的重力:
G gV 液=0.8×10 3
kg/m 3 ×10N/kg×2×10 -3 m 3 =16N,
若在物体 A 上放一重物,使得物体 A 刚好浸没在液体中且保持静止,A 受到的浮力:
3 3 4 30.8 10 kg/m 10N/kg 6 10 m 4.8NAF gV 浮 液,
将 A 与重物看成一个整体,受到浮力与两物体的总重力为一对平衡力,故 G 物 =F 浮 =4.8N,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液体、容器与两物体的重力之和,
16N 10N 4.8N 30.8N F 总,
故整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a4 2230.8Np 1540p200 10 mFS 总。
17.【详解】
∵B 对 A 的压力为:FB=GB=10N,A 对地面的压力为:FA+FB=30N+10N=40N,∴B对 A 的压力与 A 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若物块 A 与物块 B 的边长之比为 解析:14
11
38
【详解】
∵B 对 A 的压力为:F B =G B =10N,A 对地面的压力为:F A +F B =30N+10N=40N,∴B 对 A 的压力与 A 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1040NN=14;若物块 A 与物块 B 的边长之比为21,则 A 的底面积与 B 的底面积之比为:22 41 1 ( )
,B 对 A 的压强与 A 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1 41 4BB B B AAA B AAFp S F SFp S FS = 11;A 的体积与 B 的体积之比为:32 81 1 ( )
,A 的质量与 B
的质量之比为:30 310 1AA A ABB B BGm G G g N gGm g G G Ng ,物块 A 与 B 的密度之比为:3 1 38 1 8AA A A BBB A BBmV m VmV mV .
18.>
=
【分析】
根据液体压强的公式分析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的大小关系;根据浮沉条件分析物体在水和酒精中的状态,从而得到容器中剩余液体的重力,甲和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物体和剩余液 解析:>
=
【分析】
根据液体压强的公式分析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的大小关系;根据浮沉条件分析物体在水和酒精中的状态,从而得到容器中剩余液体的重力,甲和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物体和剩余液体的重力之和。
【详解】
[1]甲乙容器中的液面高度相同,盛满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将物体 A 分别放入水和酒精中待静止后,液面高度不变,因为 ρ 酒精 <ρ 水 ,根据液体压强的公式 p=ρgh 可知
p 水 >p 酒精
[2]甲乙容器中分别盛满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根据 G=mg 得
G 水 =G 酒精
将密度为 ρ 的物体 A 分别放入水和酒精中,因为 ρ<ρ 酒精 <ρ 水 ,待静止后,物体 A 在水和酒精中漂浮
G A =F 浮水 =G 排水
G A =F 浮酒精 =G 排酒精
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
F 甲 =G 水 +G A -G 排水
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
F 乙 =G 酒精 +G A -G 排酒精
所以 F 甲 =F 乙 。
【点睛】
本题考查压强和浮力的知识,需要知道在水平面上的物体,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自身重力。
19.千克每立方米
小于
变小 【解析】酒精的密度为 0.8×103 千克/米 3,其单位读作千克每立方米。一只杯子最多可盛质量为 0.2 千克的水,如果改装满酒精后,根据得,m ,酒精的密
度小于水的密度, 解析:
千克每立方米
小于
变小
【解析】酒精的密度为 0.8×10 3 千克/米3 ,其单位读作千克每立方米。一只杯子最多可盛质量为 0.2 千克的水,如果改装满酒精后,根据 ρmV 得,m ρv ,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酒精的质量一定小于 0.2 千克;酒精和水的深度相同,由 P ρgh 可知 ,杯底受到的压强一定变小。
20.<.
> 【解析】如图倒放时,瓶口部分变细,所以水的深度大,根据,深度大,压强大,所以; 压力为垂直作用在表面上的力,如图 A,瓶下半部分,粗细均匀,所以水的重力全部作用在底面上,即压力等于水的 解析:
<.
>
【解析】如图倒放时,瓶口部分变细,所以水的深度大,根据 P gh ,深度大,压强大,所以A Bp p ;
压力为垂直作用在表面上的力,如图 A,瓶下半部分,粗细均匀,所以水的重力全部作用在底面上,即压力等于水的重;
如图 B,倒放时,瓶盖面积小,水的重力部分作用在瓶盖上,即以瓶盖为底面的圆柱体的水的重为瓶盖受到的压力,所以A BF F 。
答案:(1). <.
(2). >
点睛:判断压力时,重点理解倒放时,瓶盖受到的压力小于水的重,因为有一部分水的重作用于变形的瓶壁,所以压力小重力。
三、实验题
21.排尽筒内空气,防止空气进入
0.6
不变
4.00
96000
偏小
大气对活塞的压力较大,超过测力计的量程
【详解】
(1)[1]实验时,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就能把筒内的空气排出,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能防止空气进入筒内。
(2)[2]活塞开始滑动时,活塞所受的拉力与摩擦力大小相等,所以摩擦力也为 0.6N。
[3]当注射器筒水平向右加速运动时,活塞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不变,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
(3)[4]由图乙知,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长为 4.00cm。
[5]由题意知,注射器筒的容积为 2.5mL,则此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
32 5 22.5cm0.625cm 6.25 10 m4.00cmVSh
而大气对活塞横截面的压力
F=6.6N-0.6N=6N
所以,此时的大气压为
5 26N96000Pa6.25 10 mFPS (4)[6]实验过程中注射器筒内漏进了少量空气,则筒内外的压强差变小,那么所测的大气压值会偏小。
(5)[7]若用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2cm 2 的注射器,则大气对活塞横截面的压力
F 1 =PS 1 =96000Pa×2×10 -4 m 2 =19.2N
而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0~10N,压力的大小超过了测力计的最大测量值,所以不能采用此注射器。
22.FS
刚被拉动
有刻度部分
1.1×10 5
排空注射器内的空气
摩擦力
1.02×10 5
【详解】
[1]本实验的原理是二力平衡和压强公式FpS 。
[2]由于注射器活塞颈部,用绳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应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这样相当于水平向右拉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运动时,说明此时拉力等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5.5N。
[3]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 L=4.00cm,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有刻度部分长度为 4.00cm,有刻度部分的容积为 V=2ml,则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322cm0.5cm4cmVSL
[4]此时大气压强值为
54 21.1 10 Pa0.5 105.5NmFpS
[5]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产生的力会和外部大气压力抵消一部分,这样使得弹簧测力计受到的拉力减小,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测得的大气压会偏小;先让注射器吸入少量水,然后将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使水充满在注射器小孔中,这样可排尽注射器小孔中残余气体,减小实验过程中的测量的误差
[6]如果活塞与注射器内壁间存在摩擦力,注射器在拉力作用下平衡时,拉力大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从而使测量值偏大;取下橡皮帽重复步骤二的操作,读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4N,此时活塞所受到的摩擦力为 0.4N。
[7]小华根据改进后测得的数据,重新计算大气压的值为
54 21.02 10 Pa0.55.5N 0.10 m4N F fpS 23.海绵的凹陷程度
可以
压力越大
乙
控制变量法
=
没有控制压力相等
【详解】
(1)[1]图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利用了转换法。
[2]沙子受到挤压形变比较明显,所以我们可以用沙子代替海绵来完成实验。
(2)[3]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乙可知,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根据控制变量法,需要控制压力一定,故通过比较图乙和图丙可知,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5]在探究实验时,有多个变量影响实验,在探究其中一个变量对实验的影响时,需要控制其他变量一定,所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实验中主要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4)[6]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根据FpS ,因压力和受力面积相同,故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 p 等于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 p'的大小,即
p=p'
(5)[7]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需要控制压力大小一定,将砖块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对支持面的压力大小发生了改变,所以他在探究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控制压力的大小一定。
24.无关
同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与深度成正比
1 与 8(4 与 11 或 6 与 13)
同种液体中,△p 与△h 的比值相同
不同液体中,液体密度越大,△p 与△h 的比值越大
【详解】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 与 2(或 8 与 9)中的数据和相关条件可以看出,其它条件相同,只有容器的底面积不同,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相同,故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与容器的底面积大小无关;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2~7(或 9~14)中 p 和 h 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以看出,同种液体,深度越深,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越大,深度增大为原来的几倍,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也增大为原来的几倍,故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与深度成正比;
(3)要想得出结论“当液体的深度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越大”,必须保持深度不变,只改变液体的密度,再比较压强的大小;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序号 1 与 8(4 与 11 或 6 与 13)中的数据和相关条件符合要求;
(4)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表二的相关数据:
(a)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2~7 或 9~14 中 △ p 和△h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以看出,液体相同时,压强变化量与深度变化量的比值始终不变(表一中 △ p 与 △ h 的比值均为 7840,表二中 △ p 与 △ h 的比值均为 9800),故可得出:同种液体中, △ p 与 △ h 的比值相同;
(b)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2~7 和 9~14 中 △ p 和 △ h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以看出,当液体不同时,压强变化量与深度变化量的比值和液体的密度有关(表二中液体的密度较大, △ p与 △ h 的比值较大),故可得出:不同液体中,液体密度越大, △ p 与 △ h 的比值越大.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探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题目较长,信息量较大的实验题分析数据总结结论时,可以直接面对要解决的问题,采用逆推法找出需要的已知条件,还要注意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应用.
25.
活塞
平衡力
全部刻度
F LV
1 22G GS 【解析】(1)实验中,分析研究的对象是大气对活塞的压力;
(2)当活塞相对于针筒开始滑动时,可以近似看成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所受拉力 F 与所受的大气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3)研究对象受大气压力的受力面积等于注射器的截面积,读出注射器的容积 V,再用刻度尺测出全部刻度的长度 L,则容器的横截面积为 S=V/L;
(4)计算大气压值,其表达式为F F FLPVS VL
;
(5)活塞受大气到向右的压力,当活塞开始向左滑动时,此时摩擦力与所受的大气压力方向相同,G 1 =F+f;
当活塞开始向右滑动时,此时摩擦力与所受的大气压力方向相反,G 2 +f=F;
两式相加,大气压力 2F=G 1 +G 2 ;
活 塞 面 积 为 S , 轮 轴 间 的 摩 擦 和 细 线 重 不 计 , 则 所 测 大 气 压 值 的 表 达 式1 21 2 22G GG G FPS S S 。
考查测量大气压的实验,大气压的计算,受力分析。
四、作图题
26.见解析所示
【解析】一物体以某一速度从光滑水平面中冲上粗糙斜面,会受到斜面的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还会受到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同时任何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方向竖直向下,所以物体受到三个力,作用点都画在物体的重心,如图:
27. 【详解】
过物体重心沿竖直向上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用 f 表示,因为摩擦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
20N f G 过物体与墙面的接触面的中点沿水平向右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用 F 表示,大小为
30N,即为对墙壁的压力示意图,如图所示:
。
28.
【解析】
试题分析:在斜面上选取物体与接触面的中点为压力的作用点,过压力作用点画垂直于斜面、带箭头的线段即压力示意图.如图所示:
五、计算题
29.(1)19.6 牛(2)4.9 牛(3)沉底
【详解】
(1)放入 A 柱体后,甲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F=p 容 S=1960Pa×0.01m 2 =19.6N;
(2)因为
p 水 B >p 水 A
由 p=ρgh 可得,
h 水 B >h 水 A
由 V=Sh 可得
V 排
B >V 排
A
A 一定漂浮,且无水溢出。因为
G 0 +G 水 +G A =p 容 A S
在柱形容器中
G 水 +F 浮 A =G 水 +G A =p 水 A S
G 0 =(p 容 A - p 水 A )S=(1960Pa-1470Pa) ×0.01m 2 =4.9N;
(3)同理
G 0 +G 水 +G B -G 溢 =p 容 B S ①
G 水 +F 浮 B -G 溢 =p 水 B S
②
由① ②得
G B -F 浮 B =(p 容 B - p 水 B )S-G 0 =(2940Pa-1960Pa)×0.01m 2 -4.9N=4.9N>0,
B 一定是沉底的。
答:(1)放入 A 柱体后,甲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是 19.6N;
(2)通过计算确定容器的重力是 4.9N;
(3)沉底,见解析。
30.(1)4×10 4
m 3 (2)980Pa(3)2.5×10 3
kg/m 3
【详解】
(1)由 ρ=mV可得,容器内水的体积:
V 水 =3 30.4kg1.0 10 ...
相关热词搜索: 福州市 压强 第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