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12.15 —16 星期四、五 (习作指导)见作文教案。
25 《伯牙绝弦》预习案
预习目标:
1.我能读出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我还要尝试背诵课文。
2.我要结合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3.读课文至少三遍,读准、读通。
4.读 138 页资料袋。
知识链接:
伯牙姓俞,名瑞,伯牙是他的字,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曾任晋国大夫,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琴。当伯牙弹琴志在高山时,子期便从琴音感到峨峨若泰山;当伯牙志在流水时,子期又感到洋洋若江河。子期死后,伯牙便绝弦不弹,因为再也没有人能像子期那样懂得他的音乐了。
25 《伯牙绝弦》导学案
导学目标:
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懂课文:借助解释,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
3.读好课文: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
导学重点:理解词句的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的真挚友情,体会文言文表达的音乐艺术魅力。
导学难点:体会伯牙为纪念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学生搜集资料。
导学方法:以读带悟、层层深入,实现情境教学。
导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揭题导入
播放古筝曲《高山流水》。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听到的这首优美动人的曲子,名字叫做《高山流水》,这首曲子流传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在这首曲子的背后,还有一个感人至深的“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大家想知道这个故事吗?
师:好。那么我们就赶紧走进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体会它的荡气回
肠,耐人寻味。首先,我先请一位同学来读课题。
二、走进文本,感知整体 (一)读通课文 1.请同学们大声地读课文,读 2—3 遍,争取读通课文。
2.指名学生读课文。读后评价并相机正音,如有必要,个别难句如“伯牙谓世再无知音”可带读(视情况而定)。
3.教师范读课文。
4.说说老师在哪些地方停顿?试着用“/”标记。(教师在黑板右板书“/”)(课件出示准确的停顿。)
5.学着老师的样子,按照准确的停顿,自己再练读一遍。
(1)练读后再指名读,教师评价。
(2)全班齐读,教师评价。
(二)读懂课文 1.“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同学们能把课文读得准确、流利了,课文中有一些难字、不常见字,你又是怎么理解它们的呢? (学生举例,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右板书:看注释、查字典、自己琢磨……)
教师小结:学无定法,贵在得法。你们看,这位同学,就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2.追问:那课文的大意也知道了吗?谁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再读全文。
理解了课文的意思,我们再来读课文,相信大家一定读得更好!
三、小组合作学习,品读感悟课文 (一)品读课文第一部分。(前四句)
1.同学们,刚才老师说了,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一篇关于“知音”的文言文,你能围绕“知音”,把课文分成两部分吗? 第一部分:伯牙遇到知音,欣喜万分。
第二部分:伯牙失去知音,悲痛欲绝。
2.默读全文。思考:茫茫人海,为什么伯牙独独把子期当作知音? 派生问题思考:伯牙作为全国闻名的大琴师,难道没有人称赞过他?别
人是怎么夸奖他的?(想象说话)
3.钟子期又是怎样称赞的呢?教师引读: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正因为钟子期听懂了自己的琴声,所以伯牙才把子期视为——“知音”!
4.想象说话。
请同学们想象:伯牙的琴声还会描绘哪些自然景物?钟子期又是如何称赞的? 不管伯牙琴声中表达了什么,钟子期都能感受得到并由衷地称赞。用课文里的句子说,这就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4.“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用一个字来概括他当时的心境,那就是——喜!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伯牙此时的心情,那就是——欣喜万分。
5.“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得到人生的知己,岂一个喜字了得!来,让我们伴着《高山流水》的乐曲,轮读课文的 1—4 句,读出伯牙得遇知音时的欣喜若狂。
(二)品读课文第二部分。(最后一句)
1.配乐,教师讲述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
2.请读最后一句。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弦绝琴,终身不复鼓。
3.用一个字来概括他当时的心境,那就是——悲!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他当时的心情,那就是——悲痛欲绝!
4.知音已死,岂一个悲字了得!摔破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再对谁弹,满面春风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请再读最后一句。(——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弦绝琴,终身不复鼓。)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悲痛欲绝的伯牙摔破自己的瑶琴,并写下一首短歌,来祭奠自己的知音子期,祭奠这一段旷世友情,请听: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抔土,惨然入我心!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学生齐读。
2.“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好一个“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同学们,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断了自己的前程;断了自己的心弦;断了自己的希望……)
3.对话伯牙。你是怎么看待伯牙这一举动的,怎样评价俞、钟二人这一段友谊的? 4.读了这个故事,你感动吗?你想安慰他、赞美他或是鼓励他吗?将你此刻内心的想法写出来。
生:动笔写感受,交流展示。
五 、课外作业,巩固运用 必做: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选做(从以下题中,选择一道完成):
一星级:听一听乐曲《高山流水》。
三星级:读一读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一书中有关“伯牙绝弦”的故事。
五星级:将课文《伯牙绝弦》改写成一个 400 字左右的故事。
板书
25
伯牙/绝/弦
喜
知音
悲
子期
伯牙
【教学反思】:
《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学生初次见识文言文,对于文言文的特点和理解方法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这篇文章我把重点放在文言文语感的初步感知和对故事本身的体味上。教学中,我也注重了朗读,文章的前半部分,指导学生要读出称赞的语气,读出知音欢聚的那份融洽与欢乐;文章的后半部分,指导学生带着对伯牙寂寞、孤独,绝望和心灰意冷的心情的理解有感
情朗读。但是遗憾的就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有些内容会给人一种走马观花的感觉。有些语句处理的有点浅显。
相关热词搜索: 预习 伯牙绝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