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断金刚智慧彼岸经 ● 第 1 章 交代时间人物,地点事件 ● 这本书是讲菩萨如何布施传道的,这一点很重要,首先你得知道这本书是讲给菩萨听的,就像道德经,其实是讲给领导者听的 ● 所以这本书是一个进阶版本,他是默认你对佛教有了很深的理解,皈依佛门以后,各种常识世界观都已经摸清楚的情况下告诉你,如果你去布施传道的时候,你应该怎么修行 ● 第 2 章 第 1 个问题,菩萨怎么安住自己的心,降服自己的心 ● “如是”安心。“如是”降服心。
● 第 2 章,交代了全书的核心问题就是怎么安心怎么降服心 ● 可以说后面所有的内容都是为了解释如是安心是怎么做 ● 第 3 章 展开来说怎么做算是真的降服内心 ● 第一要没有分别心无差别的度化世间万物 ● 提出了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就是说我真的度化了众生,但是其实众生没有被度化,为什么? ● 因为菩萨心中是无相(想)的。就是说,菩萨做的事情是没有实相的。
● 目的:教导弟子,首先要没有分别心,其次为什么没有分别心呢,因为你是菩萨,菩萨是不执着于实相的,心中无相,自然就没有分别心。
● 所以说这一章是在讲首先不要有分别心,其次为什么不要有分别心。不是因为我规定了不要你有分别心,是因为事物本质的无相决定了分别心本就不存在。
● 第 4 章 怎么做第 1 条没有分别心,第 2 条不执着于相(想)。
● 相就是色声香味触,法(注意这全是感觉,而非实体)
● 佛祖提问,我们可以去思考空的相吗(比如大小声音,味道,触觉)
● 所以这一章讲的是不要执着于相,因为事物本质上是无法去思量的。
● 第 5 章 这一章进行提问 无相的内涵 ● 告诉你首先要没有分别心,其次要不执着于相。这一节进行随堂测验,看你到底理不理解 ● 可以看到如来的身体吗 ● 不可以,因为这个身体本质上是无相的 ● 回答正确,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当你看到事物无相的时候,那么就相当于看到如来了。
● 第 6 章 学生提问 世人听到佛经就能生起真实的信心吗? ● 回答的态度:不要这么说。
● 确实有人听到佛经就可以升起真实的信心,甚至于有些人在听到佛经一念之间就可以升起真实的信心。你说的对,但是你更应该了解这件事的本质。
● 但是你要明白是为什么,本质是因为他们达到了无相的境界。
● 法是无相的,执着于法,法本质还是无相,不执着于法也是无相的。
● 为什么?因为只要你执着于相了,不管是执着于相,还是执着于“无相”,都是执着,一执着就是有相了。
● 就是说这个事情的本质是这么回事儿,而不是说别人规定了是怎么回事。你是去探索事情的本质,而不是对佛祖说的事情的本质言听计从。后者依然是有相。
● 所以这一片还是在解决一个问题,就是听佛经就可以升起真实的信心吗 ● 可以,但是本质是因为参透了无相,佛经只是起帮助作用。
● 反面例子,有些人执着于佛经反而没有用。
● 进一步教导弟子要看清本质。重视无相而不是重视佛经。
● 第 7 章 提问让同学谈谈自己的见解 ● 请问如来在说什么呢 ● 学生回答佛义没有固定的法相,因为佛义不可执着,不可言明,佛义没有说五蕴有含义,也不是说佛义规定五蕴没有含义。这样就导致一个什么结果呢,一切圣贤,都在领悟无为法的过程中产生了差别。
● 这一张在说佛义讲的东西是本质,而不是佛教规定的东西。大家的领悟是去领悟无为法而不是有为法。因此个人修为变化万千。如果大家都是去把佛义当做有为法去理解,那就是无差别的堕落了。
● 总结一下前 7 章。
● 怎么度众生呢,1 不能有分别心。2 不能执着于相。
● 展开说不执着于相,也不执着于无相,前者举例子,菩萨无相,佛无相,佛义也是无相的。
● 后者重点在不执着,一旦生起执着心,就是有相。
● 对于传经布道的菩萨来说,不能有分别心,不能有执着,不能执着众生,也不能执着于佛。
● 第 8 章 和他人分享佛法 会有福德 ● 把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布施给他人,那自己本身得到的福德多不多 ● 很多。而且这个多是福德的真谛,而不是福德的含义或者表象。
● 传经布道的福德比那个还要多,因为所有的佛和法都是从此经里悟出来的。
● 当然了,还要强调一下,真正的佛和法,是无相佛无为法,不是这本书表相上的佛和法。
● 第 9 章 名 与 实 ● 名为修成正果 实为超脱因果 ● 前者是有相,有为法。后者为无相,无为法。
● 这一章提到了一个成佛的考核指标——这个考核指标就是没有考核指标。当你成佛之后,你的心里是没有考核指标的,如果考核指标还存在,那么说明你还没有成佛。你不是直击本质的,你应该就是本质本身。
● 这一张是举了几个佛家名号的例子。有名号,实无名。
● 第 10 章 无所住而生心 ● 先举了两个无所住而生心的佛的例子,名为得和庄严,实无所得,无庄严。
● 反面举人的例子,不执着于名,也不能执着于不名。身为大不?回答:大身。名大身,实则无身。
● 就是说,不执着于名,所以我回答“否”。不执着于无名,所以我回答“是”。不管我回答什么,本质就摆在那里。我不执着。
● 可能是佛祖怕他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所以进一步的去用提问。
● 第 11 章 恒河的沙子很多 但佛经带来的福德更多 ● 第 12 章 佛经所在之处 弟子应尊重它如尊重佛一样虔诚 ● 第 13 章 金刚经名金刚经,实非金刚经。
● 第 14 章 弟子总结一遍 佛祖肯定一遍 ● 主题是应生无所住心 ● 菩萨心不住法而布施 ● 第 15 章 继续强调与人分享此经 ● 提到了一个新的观点就是喜乐小乘佛法的人不能读诵为人解说此经 ● 第 16 章 现实中的一些问题 ● 第一,大家都诵读此经,但其中有轻贱之人,其实是因为他前世罪业本来要堕恶道,因为读了我的经书所以减轻了处罚。如果他前世的果报就是今世轻贱,那么读了我的经书,来世当获得大智慧。
● 第二,与人分享,度化他人的功德是自己成佛修行功德的千万亿倍。(大乘佛法于小乘佛法的优越性)
● 第三,有人读了我的经书,不相信,而且还发狂了。那是因为经义不可思量,他没读懂。而且他没参透别人有别人的果报,自己有自己的果报。
● 第 17 章 总结前面的无分别心+无相心=无为法。
● 佛祖用自己的名号举例说明无为法。
● 剩下的都是之前说过的例子 ● 第 18 章 有五眼 不可得心 ● 不执着,不代表没有 ● 名为有,不代表可以得 ● 我们可以叫它沙子,但是我们自己知道对这个名字并不执着。
● 我们可以不叫它沙子,但是无论叫什么,都不升起执着的心。
● 第 19 章 大乘佛法福德多的理解 ● 为什么佛祖用多少来形容福德
● 因为佛祖并不执着福德多少 如果福德有实相的话,佛祖不会说他真实的得了很多福德 ● 也就是说,事物的本质是空,你不必执着于实相,也不必执着于空相。你应该成为空本身。这样你布道的时候不必纠结于自己说了多少,有无,法眼菩提心等这些概念。
● 第 20 章 名色身色足非色身色足 ● 前面说过的重述内容 ● 第 21 章 布道技巧 ● 前面举例子都是为了更好的布道无相的概念,本章也是 ● 布道技巧——不能让别人觉得“如来有所说法” ● 弟子提问,那我们讲无为法的时候,众生听不明白咋办 ● 佛祖:他们会明白的,关键是你要讲清楚——众生既不是众生,也不是非众生,因为他们是名众生。(感觉佛祖答非所问)
● 第 22 章 无所得 还是重复前面的观点 ● 第 23 章 分别心和无善法 还是重复前面的观点 ● 第 24 章 持用此经布施的福德无量 ● 第 25 章 强调 无相的概念,用的是之前的例子 ● 第 26 章 如来无相 ● 依然是重复概念,但是举了一个新的例子 ● 这里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提到了一个概念 ● 【名】和【义】的概念 ● 【名】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 【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 全文的【如是观】可以说【非名观】是【义观】而且这个义,是佛义,不是普通的意义 ● 第 27 章 不说断灭相 ● 不要执着于佛祖讲的“不执着” ● 断灭为有相 ● 无为法不是断灭法 ● 第 28 章 福德多而不受 ● 为什么不受福德 ● 因为不执着——所以,有而不受。
● 第 29 章 超越矛盾法则之上的对立统一 ● 不执着去 ● 不执着来
● 故名如来 ● 第 30 章 不执着的例子 ● 凡夫执着于讲述 ● 第 31 章 重复无相的例子 ● 第 32 章 我们布施的时候为什么要不执着于相呢 ● 因为有为法看起来有实体,实际上转瞬即逝。所以不能执着。
● 全文总结,去除重复的部分 ● 《金刚经》讲的是佛祖教菩萨如何布施。
● 核心为 1.不要有分别心;2.不要执着于有相和无相。
● 本质是因为一切事物本质都是无相。
● 布施中遇到一些问题应该怎么处理 ● 1.区别【名】和【义】——更好的布施佛经的真谛 ● 2.众生常犯的错误要明白——执着于【名】和执着于【义】
● 3.无为法不是断灭法,空性不等于断灭 ● 4.各种例子,布施的功德 ●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全文 ● 心无住法而布施
相关热词搜索: 金刚经 学习笔记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