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内容简介 目 录 第一章 互联网的演进及对传媒业的影响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及详解 第二章 网络的属性与传播形态 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及详解 第三章 网络传播的具体形式 3.1 复习笔记 3.2 课后习题及详解 第四章 网络媒体与新闻传播 4.1 复习笔记 4.2 课后习题及详解 第五章 网络中的用户 5.1 复习笔记 5.2 课后习题及详解 第六章 网络信息的整合形式 6.1 复习笔记 6.2 课后习题及详解 第七章 网络环境下的数据新闻与可视化传播 7.1 复习笔记 7.2 课后习题及详解 第八章 社会化媒体应用 8.1 复习笔记 8.2 课后习题及详解 第九章 网络传播的效果 9.1 复习笔记 9.2 课后习题及详解 第十章 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的互动 10.1 复习笔记
10.2 课后习题及详解
第一章 互联网的演进及对传媒业的影响 1.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考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计算机网络:互联网的技术基础 ★ 计算机网络是指若干台地理位置不同,且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线路和通信设备互相连接起来,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的一种计算机系统。
1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见表1-1)
表1-1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见表1-2)
表1-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3网络协议
(1)网络协议的含义 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为达到实体(各种文件传送软件、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电子邮件系统及终端等)之间的通信所制定的规则的集合。
(2)通信体系结构 ①计算机网络通信通常采用结构化的设计与实现技术,即采用层次结构的协议集合来实现。采用这种技术实现通信功能的硬件和软件就是通信体系结构。
②目前一般采用的一种参照基准是ISO的层次模型。
(3)ISO层次模型 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的英文简称是ISO,它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联(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OSI)参考模型,即OSI模型。这个模型共分成七层,包括数据链路层、物理层、传输层、网络层表示层、会话层、应用层等。现在的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是对OSI模型的简化。
(4)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
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是对OSI模型的简化。它是一套协议的集合,用来定义设备接入互联网,以及数据在设备之间传输的标准。
①TCP负责传输层面的问题,保障数据正确、安全地传送到目的地。
②IP用于给互联网的每一台电脑规定一个地址。目前,IP地址分为两类:
a.静态地址,即电脑的IP地址是固定不变的,在互联网上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一定要使用静态地址。
b.动态地址,就是每一次登录后的地址都不完全相同,这主要是由Pv4技术下IP地址资源有限导致的。
4网络互联技术(见表1-3)
表1-3 网络互联技术
考点二、连接的演进:互联网发展的内在逻辑 ★★
1机器与机器的连接:互联网诞生(见表1-4)
表1-4 机器与机器的连接:互联网诞生
2内容与内容的连接:互联网走向“媒体化”(见表1-5)
表1-5 内容与内容的连接:互联网走向“媒体化”
3人与人的连接:Web2.0与社会化媒体兴盛 (1)Web2.0 ①Web2.0的出现 “Web2.0”一词最早出现于1999年,从2004年开始被普遍认可与使用。蒂姆·奥莱利创办的O"Reilly Media公司联合其他几家公司在2004年发起的首届Web2.0大会标志着Web2.0的兴起与普及。奥莱利本人也被认为是Web2.0思想的代表人物。
②Web2.0的含义 Web2.0是指允许用户广泛参与网站内容建设与交互的技术,网络不仅是“可读”的,还变得“可写”,因此Web2.0整体是指由用户主导生成内容的互联网应用模式。
③Web2.0的特征 a.强烈的个性化、交互性。
b.以“人”为中心,而非以内容为中心。Web2.0把人与内容的关系深化为人和人的关系。
c.这是一种用户参与的架构,既指网站内容的建设,也指网站的整体的“生态系统”建设。
④Web2.0应用的意义 作为一种社会纽带,Web2.0的应用是个体吸纳与整合社会能量的接收器,同时也是个体能量放大为社会能量的转换器。
a.通过博客、微博、微信、SNS等应用,个体能够不断地拓展自己的人际关系资源,构建与延伸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从而为个人的发展积累社会资源能量。
b.随着Web2.0的应用,个人的声音能够扩散到社会空间,个人行为放大为社会性行为,普通个体有可能获得前所未有的影响社会局面的能力。
⑤与Web2.0相关的概念 a.自媒体。自媒体是指在网络技术特别是Web2.0环境下,不从属于专业媒体的组织或个体通过各种网络手段进行自主的信息传播的新形式。
b.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即用户生成的内容。在Web2.0应用推动下,网民日益成为互联网内容的重要生产力量,UGC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专业网站生产的内容产生冲击。
c.公民新闻。这一概念强调公民在新闻报道活动中的参与和新技术对于公民新闻发展的意义。
(2)社会化媒体的兴盛 社会化媒体,是指基于用户社会关系的内容生产和传播平台。主要特征包括:①社会化媒体平台上的主角是用户,而非网站的运营者;②社交与内容生产的结合。
4终端及其连接的升级: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 移动互联网包括三个要素:移动终端、移动网络和应用服务。
(1)从功能手机到智能手机 ①功能手机是只能完成短信收发、语音通话和其他一些基本功能,不具有操作系统,用户不能自行安装、卸载程序的手机。
②智能手机则是指具有开放式的操作系统,能够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连接的手机。
(2)平板电脑、电子书与电子纸 ①平板电脑也就是功能相对简单的、超薄的电脑。
②电子书相比电脑,重量更轻,体积更小,但功能比较单一,以报纸与书的阅读为主。电子书通常采用电子墨水技术。
③电子纸的原理与电子书类似。其中,柔性是电子终端在实现轻便目标上的重要努力。
(3)可穿戴设备
①可穿戴设备:可穿戴终端,即以类似于人们日常穿戴物如首饰、眼镜、衣物等外观出现,具有某种功能的智能移动终端。
②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历程:
a.史蒂夫·曼恩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可穿戴设备领域的研究,他被称为“可穿戴计算机之父”。
b.索尼公司于2011年11月将头戴式的3DOLED显示器推向市场,这种头戴式显示器的效果与在750英寸的“影院般虚拟屏幕”上观看2D或3D电影类似。
c.2012年6月,谷歌公司发布的“谷歌眼镜”,开启了人们对可穿戴终端的更深层次的认识。
d.2014年百度推出了可穿戴设备“百度眼”,它试图定位于某些特定空间中的信息采集和个性化服务,如博物馆、商场等。
e.2015年1月,微软公司推出了AR眼镜HoloLens,它能够在现实环境中增加虚拟信息与影像,使人与现实环境、虚拟环境形成新的互动关系。
f.2013年9月,三星公司发布了智能手表Galaxy Gear。它拥有1.63英寸的AMOLED显示屏、摄像头以及蓝牙,与手机进行蓝牙连接后,可以实现打电话、上网、收发电子邮件和消息、存储和传输数据、打游戏等功能,也能够跟踪或管理个人信息。
g.2014年9月,苹果公司发布智能手表Apple Watch。Apple Watch能够实现显示通知及日程、控制音乐播放、简单导航、接打iPhone上的电话、接收短信并快速回复等操作,同时也支持健康监测、Siri与Apple Pay等。
③可穿戴设备的影响 a.可穿戴设备是最直接的“人的延伸”,它们能够拓展人的认识、感知能力,以及人与物的信息交互能力。
b.可穿戴设备将使人体成为双向的“人肉终端”。人体终端化,不仅意味着人对外界信息的获取与处理能力得到强化,也说明人体向外界发送数据的方式得到丰富化。人与终端的融合态势正在显现。
c.可穿戴终端进一步解放了“手”,这给移动场景下的信息采集提供了新的可能,而Spectacle、谷歌眼镜等的“第一人称视角”的拍摄,为“沉浸式”报道提供了可能。
d.外部力量的辅助,会导致人们某些器官的功能由于使用减少而退化。
e.个人隐私通过可穿戴设备暴露的风险极大增加,隐私权保护所面临的挑战也会越来越严峻。
5物与物、物与人的连接:物联网与互联网融合 (1)物联网技术及其意义 ①物联网技术的内涵 物联网技术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全球定位系统(GPS)、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根据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与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跟踪、定位、监控以及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物联网也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②物联网技术的影响 a.未来在各种环境中存在的任何物体,都有可能变成一个智能的终端,它能够自主地发送与接收信息,物与物之间也能够实现智能的连接与互动,而不再完全受制于人。
b.人体将被终端化。从物联网角度看,可穿戴设备能够自动采集人体信息(如血压、体温、脉搏等)或与个体用户有关的信息(如位置信息),将这些信息自动传送给相关的人或设备,这表明人的状态更多地被“感知”。
c.物联网也将连接物与人。人与物的关系、与人相关的物的状态,将成为描述用户的新维度。
d.物联网将使未来的用户平台变成人与物共生的平台。未来的移动互联网将成为人物合一的新空间。
e.物联网技术将给人的隐私带来极大的风险,它能够全方位监测人,一旦出现安全漏洞,个体所在的环境、个体的自身状态等各种信息都可能泄露,这会给个人的安全带来许多方面的威胁。
(2)物联网相关技术:IPv6与云计算 ①IPv6 从技术角度看,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甚至下一代移动网络的基本协议,它通过128个二进制位来定义地址,将极大地提高下一代互联网的地址容量。
②云计算 云计算是指把庞大的计算处理任务自动拆解成多个较小的子任务,然后将这些任务分配给由多部网络服务器所组成的系统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用户的一项技术。通过这项技术,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极为复杂的信息处理,实现与“超级计算机”同样强大效能的网络服务。
a.云计算的目标是将网络中的服务器变成一种共享的资源,用户能够随时获取、按需使用这些资源。
b.云计算能够完成物联网中海量的数据处理与分析任务,这是物联网价值开发以及服务模式开发的前提。
(3)物联网视野下的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的目标是通过家庭内各种联网的传感器和智能设备等,营造出更方便、舒适、人性化的家居环境。
(4)智能汽车与车联网 车联网的功能包括:
①车与人的信息互动。汽车驾驶、人在车内的信息收发等,都要求人与车的互动,而智能汽车能够带来更方便的人车互动,包含远程互动。
②车与车的信息互动。无人驾驶的核心是车与车的信息互动。但即便是有人驾驶,车与车的互动,也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
③车与环境及关联信息系统的互动。车与公路交通系统的互动,能够为汽车找到更为快捷的行驶路线。车与医院、警察、保险等相关信息系统的互动,能为事故的处理提供更直接、便利的手段。
④车与公共信息系统的互动。某些地图类应用生成的实时路况信息主要依靠行驶在道路上的汽车提供的数据。未来这种思维将在更广阔的领域里得到应用。
【考点拓展】万维网 万维网(WWW)是利用客户/服务器模式进行信息存储、检索、加工和显示的一组标准,它采用易于浏览的图形用户界面,基于HTML超文本语言,实现存储及与自身或远处计算机内的多媒体信息的动态链接。它最早由欧洲高能物理实验室的工程师蒂莫西·伯纳斯·李研究开发。伯纳斯·李将这一具有革命性意义的程序命名为“World Wide Web”,简称WWW。WWW通过超链接观念,延伸至多媒体方向,文字、图形、声音及影像资料均可以利用简单一致的接口,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在网上查阅。1991年伯纳斯·李通过网络免费分发了自己编写的HTML软件,很快被用户接受,网上也出现了大量的HTML文件,并汇聚成一个独特的系统,即万维网。
考点三、自进化:网络媒体的演变 ★★★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担负着公共信息传播(特别是新闻传播)功能的网络媒体经历了一个自我发展的过程。以下几方面的变革更具有革命性意义:
1从复制到创新:网络新闻业务形态的变化 (1)定时一及时一实时一全时:网络新闻时间观的发展。
(2)单媒体一多媒体一融媒体:网络新闻手段的丰富。
(3)粘贴一整合一解读:网络新闻编辑方式的发展。
(4)单向一互动一共动:网络新闻受众观的演变。
2从单一到多维:网络新闻分发平台的延展 (1)整合类平台:多源聚合+人工分发。
网站将很多媒体的内容聚合在一起,再以编辑的判断为基础进行内容筛选,将媒体的内容二次售卖给用户,人工判断在内容分发中发挥着主要作用。
(2)搜索引擎:多源搜索+算法调度。
搜索引擎对广泛的信息来源进行检索,但检索结果排序的依据是算法,这种算法与用户没有关联,它更多的是对传播者及其内容的一种权重衡量。
(3)社会化媒体:人际网络+大众传播。
在社会化媒体中,由社交网络组成的人际传播渠道是公共信息传播的基础设施,在这些平台上,媒体内容的再分发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激活的人际传播网络的规模。
(4)个性化推荐平台:个性分析+算法匹配。
个性化算法一定程度上会减少人们在信息消费中付出的成本,但是也可能产生如美国学者桑斯坦所说的信息茧房(Information Cocoons)效应,即人们只听他们选择以及能取悦他们的东西。用户越来越失去对外界环境的全面感知,社会整合将变得更加困难。
(5)视频和VR/AR平台:临场体验+社交传播。
网络视频直播与VR/AR技术,重新界定了新闻现场。在这些新闻现场里,用户能够较少受到传统电视直播中记者,导播,摄像等视角的限制。
(6)服务类平台:生活场景+新闻推送。
服务类平台向新闻渠道延伸的原因:
①服务类平台所掌握的用户数据,有利于深入理解用户。
②服务类平台具有较大的用户规模与较强的用户黏性。
③服务类平台通常对应着用户的各种场景化应用,与此场景相关的新闻推送,能够得到用户更好的认同。
④从未来发展看,服务类平台更可能把人的社交、物的数据以及环境数据结合在一起,形成新型用户平台。
3从“大众门户”到“个人门户”:网络新闻传播模式的变革 (1)Web1.0时代的“大众门户”模式 ①“大众门户”模式 Web1.0时代,以网站的内容为核心、以Web网站为主要平台的传播模式,被称为“大众门户”模式。
②“大众门户”模式的特点
a.网站通过内容来吸引用户。
b.网站提供的是无差异化服务。
c.网站是传播的控制者。
d.网站内容传播效果的测量方式有限。
e.整个互联网传播呈现出愈加浓重的“中心化”倾向。
(2)Web2.0时代的“个人门户”模式 ①“个人门户”模式 “个人门户”模式的传播网络是由无限个网络节点(用户)以及它们之间的多元连接共同组成的人的关系网络。
②“个人门户”模式的特点 a.每一个节点成为一个传播中心,同时扮演着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以及接受者的多重角色。
b.社交与分享成为传播动力。
c.关系变成了传播渠道。
d.个性化信息服务得以成为现实。
e.传播是多层级的。
f.传播路径便于观测。
g.整个传播格局表现出去中心化-再中心化的局面。
【考点拓展】信息茧房 信息茧房(Information Cocoons)是指人们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这一概念由凯斯·桑斯坦在其2006年出版的著作《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中提出。通过对互联网的考察,桑斯坦指出,在互联网时代,公众自身的信息需求并非全方位的,公众只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通讯领域,在海量的信息中随意选择关注的话题,每个人都拥有量身定制一份“个人日报”的可能,不知不觉间为自己制造了一个信息茧房。由于信息技术提供了更自我的思想空间和任何领域的巨量知识,一些人还可能进一步逃避社会中的种种矛盾,成为与世隔绝的孤立者。在社群内的交流更加高效的同时,社群之间的沟通并不见得一定会比信息匮乏的时代来得顺畅和有效。
考点四、大变局:网络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的变革(见表1-6)
★★★ 表1-6 大变局:网络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的变革
【考点拓展】自媒体 (1)自媒体的含义 自媒体英文为“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和新闻的途径。
(2)自媒体的发展趋势 ①从理想主义到现实主义的转折。自媒体已经进入商业模式的探索阶段。
②从个人主义到集体主义的转折。自媒体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单打独斗的状态,而形成了一个真正的集体。
(3)自媒体面临的挑战 ①从生存环境来看,自媒体受政策、平台因素影响大。
②从运营规范来看,自媒体的经营需要高度的自我规范与自我约束。失范的行为很容易带来品牌与口碑的瞬间瓦解。
③从生存根基来看,合理的定位、高水准的内容和高明的传播技巧,是自媒体的立身之本
考点五、重定向:互联网的未来走向及对传媒业的影响 ★★★
1移动互联网重新定义大众传播(见表1-7)
表1-7 移动互联网重新定义大众传播
2大数据驱动媒体生产方式变革(见表1-8)
表1-8 大数据驱动媒体生产方式变革
3智能化媒体时代将到来(见表1-9)
表1-9 智能化媒体时代将到来
4互联网推动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融合(见表1-10)
表1-10 互联网推动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融合
1.2 课后习题及详解
1网络带宽的不断增加将对新闻传播产生什么影响? 答:网络带宽通常是指互联网每秒传输的数据流,即传输通道的传输能力。带宽决定着信息能否通畅迅捷地在网络中传输,带宽的提升会加快新闻传播的速度。具体而言,网络带宽的不断增加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新闻的多媒体化得到发展 随着网络带宽的改善,网络新闻的多媒体化开始成为可能。在互联网发展初期,网站的文字、声音、图片与视频等报道手段,往往是相互分离的。但网络带宽的不断增加为新闻的多媒体组合传播提供了条件,多媒体融合也成为网络新闻报道的一个新的目标。
(2)网络新闻传播速度大大提升 随着网络带宽的不断增加,在追求“及时”与“实时”的同时,网络新闻的“全时”化观念也逐渐建立起来,即网络新闻不仅要最大限度地保障对个别的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同时还要作为一个“全天候”的媒体,在所有新闻报道中争取最强的时效性。今天,“全时化”新闻发布已经成为网络媒体的常态。
(3)网络新闻受众的评论、反馈更加及时、便捷 网络带宽的不断增加使得受众能够更加迅速的发出自己的声音,从电子邮件、BBS、聊天室到新闻跟帖、微博、博客、微信等,受众与传播者之间的交流方式与通道越来越多,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某一个新闻事件或某个问题的态度。
2“连接”技术的发展是如何推动互联网的发展的? 答:网络连接技术是指互联网中将各节点连接起来的技术手段,网络连接的目的是让一个网络的用户能访问其他网络的资源,使不同网络上的用户能够互相通信与交换信息。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连接”技术的发展对互联网的推动作用体现在以下几点:
(1)机器与机器的连接:互联网诞生 从起源来看,互联网的雏形阿帕网,本身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产物,其解决的是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连接问题,目标是实现机器间信息的传输与共享。随着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逐渐从国防、教育、科研等专业领域走向大众领域。
(2)内容与内容的连接:互联网走向“媒体化”
WWW的出现和发展降低了互联网的使用门槛。超链接思想的应用使网络信息之间通过链接产生了多元、丰富的关系,变成了一个统一的内容网络。互联网凭借着海量性、时效性、互动性等优势逐渐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媒介。
(3)人与人的连接:Web2.0与社会化媒体兴盛 Web2.0是指允许用户广泛参与网站内容建设与交互的技术,具有强烈的个性化、交互性等特征,能够进一步突出网络信息生产中普通网民的作用,并且通过各种应用方式使网民之间产生更加密切牢固的关系。人与人的连接包括传播者与受众的连接和受众与受众之间的连接,这种人与人之间广泛的互动性促进了Web2.0与社会化媒体的发展。
(4)终端及其连接的升级: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 手机通信网络的升级以及互联网的发展形成了移动互联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终端以及虚拟现实、智能技术等的不断升级发展,促进了移动互联网的完善和普及,加快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5)物-物、物-人的连接:物联网与互联网融合 建立在Ipv6和云计算技术基础之上的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能够实现物与人、物与物的连接。未来的移动互联网成为人物合一的新空间,这个空间不仅是人与人的互联互动,还包含了人与物、人与环境、物与物、物与环境等各种方式的互联互动,信息传播的模式发生深层改变。
3在网络的影响下,传统媒体发生了哪些变革? 答:传统媒体是相对于网络媒体而言的传统大众传播方式,主要包括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意义上的媒体。在网络的影响下,传统媒体发生的变革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从独立向融合发展的业务形态与生产机制 ①在网络的影响下,传统媒体在业务形态与生产机制方面走上了融合发展的道路。技术融合、平台以及市场融合推动了业务融合,融合性新闻及产品不断出现和创新。
②在融合性新闻发展的同时,各种媒体之间产生了更多的互动、交叉,跨媒体的合作报道、合作栏目、合作经营等逐渐推动各媒体自身的业务改革,最终基于跨媒体整合形成了新的信息生产流程与分工模式。
③近年来,一些媒体开始探索“中央厨房”模式,通过一个集中的平台来整合多种媒体资源,在统一调度下进行信息的采集、生产以及分发。
(2)从凝固到游移的价值坐标 ①网络赋予了公众更多的判断与检验传统媒体及其产品的价值的权利,因此带来了一个新的评价体系,在这个新的体系的作用下,传统媒体的某些价值坐标发生了变化。媒体需要不断去认识与理解游移中受众的价值取向。
②网络本身能够作为一个参照系,帮助人们发现专业媒体的问题,但无论质量判定坐标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公正、客观、准确等媒体奉行的一贯原则,始终是最重要的价值标准。
(3)从内容到产品、从受众到用户的思维转变 ①网络也触动了传统媒体的思维模式。传统媒体开始形成一种观念,那就是要把内容转变为产品来认识,将受众转变为用户来看待。传统媒体除了关注收视率或发行量这些结果性数据之外,也开始将对用户需求深层的理解作为产品生产的起点深入挖掘。
②融技术的推动下,这种理解还要朝着定制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传统媒体也开始与优势企业合作,在内容产品的开发之外,将接入产品、关系产品和服务产品纳入自己产品发展的规划之中。
(4)从封闭走向开放的体制变革 传媒产业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一种封闭的基调:不同类型的媒体相互独立与隔绝,同一类型的媒体各自为政,而媒体内部,由于分工的缘故,各部门之间也形成了条块分割。但是,网络时代,各种类型的壁垒都开始被打破,合作、开放或融合成为体制变革的基本取向。
4移动传播有哪些特点? 答:移动传播是指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传播模式。随着手机通信网络的升级,以及互联网的发展,二者汇流形成了移动互联网。移动传播的基本特征包括终端的随身性与私人性、信息传播与服务的流动性、个性化与场景化。
(1)终端的随身性与私人性 手机是数字时代移动传播的开启者,而从手机网发展到移动互联网,与手机从功能手机发展为智能手机紧密相关。终端随身携带并且私人性极强,这种私人化标签的特征,进一步促进了传播的社会化。
(2)信息传播与服务的流动性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与服务的流动性极大增强,位置关系的技术发展使得人们可以依靠地理位置建立关系,促进了用户价值需求的实现。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是实现以上功能的主要手段,有利于受众享受更加便捷的信息服务。
(3)个性化与场景化 移动传播符合人们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获取个性化信息的需求。移动传播具随时、随地、即兴的特征,随时、随地、即兴就是指生活空间中的场景化、空间化和生活化,人处在某个特定的场景之中,激发了兴趣,在当时的那个场景之中就发生了传播行为。这种个性化与场景化正是移动传播重要特性之一。
5社会化媒体及公民新闻将对新闻传播产生哪些影响?
答:人们在关于公民新闻的研究中有两个共识:一是强调民众在新闻报道活动中的参与;二是强调新技术对于公众新闻发展的作用。近年来,社会化媒体及公民新闻迅猛发展,二者对于新闻传播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化媒体及公民新闻对新闻传播的积极影响 ①对主流媒体的有益补充 传统媒体报道新闻时几乎处于一种垄断的状态,其报道什么样的信息、什么样的内容,大众没有发言权。但在新媒体时代,社会化媒体及公民新闻的崛起使得传统媒体不再享有信息传播的独控权,新闻成为了全社会共同的声音。从报道时效上来看,社会化媒体及公民新闻的报道者多数是新闻现场的目击者或参与者,可以第一时间将新闻信息传递出去,这些都是对主流媒体的有益补充。
②重构媒体话语权 由于新媒体具有匿名、自由、便捷的特点,公众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与言论。社会化媒体及公民新闻打破了传统媒体对话语权的独揽,将话语权转给了公众,公众不再局限于小群体议论,转而使用新媒体发布言论。传统媒体“你传我受”的大众传播模式转变成“你说我评,一个话题大家论”的新传播模式。公众能够平等自由地参加到传播中,公众的话语权得到了尊重。
③加强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是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形式,在社会化媒体及公民新闻出现之前,传统媒体承担着社会的舆论监督职责。在社会化媒体及公民新闻兴起后,由于它代表了普通大众的广泛利益,其多角度、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格局使得公民新闻的舆论监督作用比传统媒体更加有效,范围更加广泛。
(2)社会化媒体及公民新闻对新闻传播的消极影响 ①把关不严导致新闻失真 传统新闻媒体在制作的流程中把关是非常严格的,从核对新闻来源,到采访制作直至播出都要接受层层把关。而新媒体时代的开放性导致公民新闻中把关环节弱化,人人都可以是传播者,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具有很高的新闻素质,所以公民新闻在保证公民自由言论的同时,也变成了虚假新闻传播泛滥的“自由地”。
②内容泛娱乐化现象严重 由于公民新闻和社交平台上的传播者多是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普通大众,加上把关不严,导致有些人为了博得点击率,将一些道听途说、捕风捉影的事件夸大化,甚至是有意识地制造一些耸人听闻、低级趣味的泛娱乐化新闻吸引大众的眼球。这类新闻的典型代表有名人“被离婚”“被去世”等八卦。
③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社会化媒体及公民新闻由于拥有着海量的信息和参与者,信息搜集、反馈速度快,导致了一些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现象。“人肉搜索”是公民新闻的一种表现,它是指“网民用提问、跟帖的方式来获取搜索结果的网络搜索方式”。这些“人肉搜索”的基本后果就是通过广大网民的信息搜集,将当事人的姓名、年龄、家庭住址、社会背景和关系等与事件有关的情况全部公之于众,严重影响了当事人的现实生活,侵犯了其合法权益。
6大数据技术将对传媒业产生哪些影响? 答:大数据具有多样化的数据来源、快速的处理、巨大的数据量和价值密度低的特点。大数据技术对传媒业产生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新闻出现及新闻业务方向的变革 大数据的应用,会促进数据新闻业务的进一步发展。数据新闻的发展,也会驱动新闻传播的业务方向发生一些变化。其中包括深度报道模式的改变、预测性新闻的增加、个性化新闻与信息服务水平的提升。
(2)大数据提升用户分析水平 大数据对于用户的分析,包括需求分析、态度与意见分析、行为及其特征分析、传播效果分析等。大数据的研究由于不是要求用户对他们的行为习惯以问卷的方式做出回答,而是对他们日常的自发行为本身进行分析,因此,能更真实地反映用户的需求、偏好以及行为模式。
(3)大数据对媒体的其他影响 大数据技术对于媒体最根本的盈利模式——广告,正在产生重要的影响。另外,媒体要运用大数据技术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数据的来源、数据分析和加工的技术与人才,以及支持相应数据运行的设备等,都给媒体带来新的课题。尽管有实力的媒体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来解决这些问题,但是总体而言,利用外部力量,进行跨界合作,也许是更为切实可行的方式。
7VR/AR技术会改变未来的新闻报道吗? 答:VR(Virtual Reality)技术是指虚拟现实技术,它能通过数字技术生成逼真的视、听、触觉等一体化的虚拟环境,用户借助必要的设备与虚拟世界中的对象进行实时交互,从而获得亲临真实环境的感受和体验。
AR(Augmented Reality)技术是指增强现实技术,是将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集成在一起的技术。通过数字技术模拟某些实体信息(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信息等)将其与现实世界叠加在一起,并形成与人的交互。
无论是VR还是AR,它们的出现都为人类发展打开新的大门,其发展为传媒生产行业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因此,VR/AR技术一定会改变未来的新闻报道,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提升新闻真实性 VR和AR技术特点在于能真实构造场景,给体验者身临其境的体验。在没有摄像头在场的情况下,新闻受众接收到以文字为主的新闻报道,导致受众通常会进行主观想象,VR和AR技术有很大的可能性为新闻构造现实场景,并通过结合外部设备给用户增强在场感。
(2)全景视角为广告创新注入活力 传统广告刺激消费者的一种感官,通过视频内容描述产品与定位品牌。而VR和AR技术能通过全景化全方位刺激受众,受众也能够全方位体验,更好沉浸于广告的情境之中。
(3)传播模式的无限化 通过VR和AR技术,人们接触信息可以不再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有形窗口,能够打破时空限制。VR和AR技术不受媒介传播方式的限制,可以带给受众全息的感受。
当然,尽管技术发展为传媒的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性,但目前实际应用中存在技术和资金方面的壁垒。总体而言,创新技术是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还需要在进一步发展中解决问题。
8智能化机器与算法对未来新闻生产将产生哪些影响? 答:智能化机器是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一系列计算机系统的总称,它是人工智能技术在实际应用的具体体现。而算法是指对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是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清晰指令。算法代表着用系统的方法描述解决问题的策略机制。智能化机器与算法对未来新闻生产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收集 当人工智能应用于新闻生产领域,新闻素材的来源更加广泛。在信源捕获方面,大量的数据收集可以成为新闻生产的原始材料。但是信息来源广泛但可能导致假新闻泛滥、侵犯隐私的问题。脸书、谷歌、推特等互联网巨头正在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来识别网络虚假消息并及时遏制其大范围传播。
(2)个性化新闻生产与分发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协助下,新闻机构能为其打造个性化的阅读产品。人工智能技术能够通过对不同语料库的语言风格进行学习,生产出适应不同群体表达习惯的稿件。基于算法的智能化分发平台能够促进信息与用户需求的匹配。但这也会导致“信息茧房”的问题,而信息茧房的存在无疑又加剧了不同人群之间的信息沟。
(3)机器人新闻写作 目前的新闻生产停留在机器生硬地套用人工制作好的模板进行数据填充,所写的稿件难免存在乏味、单调的问题。随着机器深度学习、语义分析等能力的提高,未来的机器写作未
必不会在这些方面实现突破。未来理想的新闻写作,将是人工智能与人的能力的结合。机器的作用,不仅仅是自动获取数据并进行填充,还将引导新闻线索的发现、驱动新闻深度或广度的延伸、揭示新闻内在规律等。
9在算法流行的时代,人应该如何坚守自己的价值? 答:算法是指对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是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清晰指令。算法代表着用系统的方法描述解决问题的策略机制。在算法主导的移动新闻资讯时代,把用户阅读的选择权交给机器算法依然有很多争议。这不仅在于技术本身面临的挑战,而且算法营造的拟态环境也存在伦理风险。在算法流行的时代,人坚守自己的价值应做到以下几点:
(1)不断革新技术 算法看上去是机器的力量,但决定算法的是人。人的失误会带来算法的偏差,不能或者无视偏差的存在也是人的过错。在算法大行其道之时,人应该不断革新技术,有更高的能力对算法进行评判,及时发现与弥补算法中可能存在的漏洞与陷阱。
(2)构建优质内容生态 从内容生态的构建角度看,互联网企业应当考虑整个产业的长远发展,将回报向优质内容的生产者进行倾斜,同时防止低俗内容的蔓延。作为互联网公司,要改变单纯追求用户时长的KPI(关键绩效指标)评判标准,注意内容的消费升级,构建优质内容生态。
(3)生产意见性信息 在机器可以大规模地进行信息收集、加工以及分发时,对这些信息的价值判断、真伪判断,还需要人,这既包括专业的媒体人,也包括有良好的媒介素养的普通人。在机器可以批量地进行事实性信息生产的时代,人的力量将更多地向意见性信息(如评论)生产倾斜。而有公共价值的意见的产生,是建立在人的判断与分析能力基础上的,即使机器可以帮助媒体更好地描绘现实世界的图景,对这些图景的解读,也依然是依赖于人。
(4)加大人工审核力度,加强立法管理 尽管自动化内容审核系统已经做得较为先进,但仍需要人工审核来进行最后把关。要积极通过立法方式规范监管,鼓励优质主旋律内容的生产与传播。同时政府机构应当发挥作用,对市场调节失灵的情况进行合理干预,让信息流消费市场不至于沦为低质量内容循环生产的垃圾堆。政府还应对互联网企业加以引导,鼓励企业将算法权重向优质内容倾斜,对频频出现“三俗内容”的产品加以约束。
(5)克服信息茧房 互联网公司应该改变唯用户时长的KPI评判标准,才能彻底克服信息茧房效应。技术上克服信息茧房问题也有多种途径,可以通过推荐系统获取更多输入信息以增进对用户的了解。协同过滤亦能有效帮助用户发现新的兴趣点,协同过滤算法的原理就是把同用户类似的
其他用户阅读过但用户未阅读的内容推荐出来。同时,作为受众的个体也应该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扩大信息的接收范围和领域,培养多样化的兴趣点,防止信息茧房产生的危害。
10物联网技术将对未来传媒业产生什么影响? 答:物联网技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全球定位系统(GPS)、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以及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物联网也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将对未来传媒业产生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增强了媒体与受众间的互动 物联网改变了传统媒介单向传播的特点,真正实现了双向互动的功能,使受众真正有了越来越多的主动权。在物联网时代,受众不仅能够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通过“任何设备”,选择“任何服务”,而且还可以通过视频在线同节目主持人及其他观众相互交流,给观众一种现场观看的感觉。
(2)物联网使得传媒业的信息采集方式发生变革 随着物联网的应用,人体在某种意义上也成为一种“物体”,或者说是一种“人肉终端”。而对于人体的信息及人的活动信息的采集来说,可穿戴设备就是重要的传感器。从物联网角度看,可穿戴设备可以自动采集人体信息(如血压、体温、脉搏等)或与个体用户相关的信息(如位置信息),将这些信息自动传送给相关的人或设备,这意味着人的状态更多地被“感知”。这极大丰富了传媒业的信息采集方式。
(3)物联网给隐私权保护带来挑战 物联网技术将给人的隐私带来巨大的风险,它能全方位监测人,一旦出现安全漏洞,个体的自身状态、个体所在的环境等各种信息都可能被泄露,这会给个人的安全带来多方面的威胁,媒体在使用物联网收集的数据时必须注意保护数据主体的隐私,因此,物联网的开发,需要以更好的隐私保护政策和措施为前提。
11在你看来,未来的互联网将变成什么样? 答:互联网技术一日千里,正在全面融入经济、社会、消费和生活各个范畴,它引领了社会消费新革新,发明了人类生活新空间,带来了国度管理新挑战,并深入地改变着全球产业、利益、经济、安全等格局。互联网正在成为21世纪影响和加速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因素,成为推进全球创新与革新、开展与共享、战争与平安的重要议题,未来的互联网也必将继续朝着这个方向迈进。
(1)互联网将成为全球产业转型晋级的重要助推器 互联网正在为全球产业发展构建起全新的运转形式,它在推进产业组织形式、服务形式和商业形式全面创新,加速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互联网构建的网络空间,
将使产业更好地汇集创新要素,更好地应对资源和环境等外部风险,将推进全球产业发展迈入创新、和谐、绿色、共享、开放的数字经济新时期。
(2)互联网将成为世界创新发展的重要新引擎 互联网企业正在成为将来全球创新驱动发展中最为耀眼、最为普遍、最为强劲的创新动能源泉,成为全球技术创新、业态创新、产业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引领者。人口、资源、市场等驱动国度发展的传统红利要素,正在全面让位互联网创新发展的红利,互联网创新将成为推进世界持续开展的重要新动能,带着人类全面跨入创新发展的快车道,创新、智能、革新的社会正由于互联网创新加速到来。
(3)互联网将成为造福人类的重要新渠道 互联网促进了开放共享发展,泛在化的网络信息接入设备、便利化的“互联网+”出行信息服务、全天候的指尖网络批发形式、“一站式”旅游在途体验、数字化网络空间学习环境、普惠化在线医疗服务、智能化在线养老体验、无时空的网络社交文娱环境将全面点亮聪慧地球,开启人类聪慧生活新时期,将极大地促进国度、城乡、区域、人群等的和谐、开放和共享发展,促进世界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人类。
(4)互联网将成为各国治国理政的新平台 “指尖治国”将成为新常态,“互联网+”政务服务、移动政务、大数据决策、微信、微博、脸谱、推特等的普遍应用将深入改变政府传统运转形式,并构建起网络化、在线化、数据化和智能化的全天候政府。精准服务、在线监管、预测预判、事中事后处置、网络民意调查的全面提升,不仅创新了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形式,更促进了国度管理能力和管理体系现代化。
第二章 网络的属性与传播形态 2.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考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网络的多重属性 ★
1网络的技术平台属性(见表2-1)
表2-1 网络的技术平台属性
2网络的传播媒介属性 与传统的传播媒介相比,网络传播的特性突出表现为复合性、连通性、开放性、多级性与网状化。
(1)网络传播的复合性(见表2-2)
表2-2 网络传播的复合性
(2)网络传播的连通性(见表2-3)
表2-3 网络传播的连通性
(3)网络传播的开放性(见表2-4)
表2-4 网络传播的开放性
(4)网络传播的多级性(见表2-5)
表2-5 网络传播的多级性
(5)网络传播的网状化(见表2-6)
表2-6 网络传播的网状化
3网络的经营平台属性 (1)传统经济:网络经济的基础(见表2-7)
表2-7 传统经济:网络经济的基础
(2)信息经济:网络经济的基本特征 网络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以信息产品的生产与经营为主的信息经济。
①信息产品的特点:
a.信息的生产成本很高,但是复制成本很低,即具有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特点。
b.信息是“经验产品”,即人们对它的评价基于用户的使用体验。
c.建立品牌和名誉,在信息生产中固定成本的绝大部分是“沉没”成本,即如果生产停止就不能挽回的成本。
d.信息的丰富产生注意力的贫乏,注意力是稀缺资源。
②网络作为一种经营平台的五个基本特征:
a.关于成员的独特中心。
b.内容和通信的结合。
c.强调由成员产生的内容。
d.选择竞争的卖主。
e.商业动机明确的虚拟社会组织者。
(3)体验经济:网络经济的增值方向(见表2-8)
表2-8 体验经济:网络经济的增值方向
(4)共享经济:网络经济的再升级(见表2-9)
表2-9 共享经济:网络经济的再升级
(5)数据经济:网络经济的未来方向(见表2-10)
表2-10 数据经济:网络经济的未来方向
【考点拓展】长尾理论 美国《连线》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在他的《长尾理论》一书中认为,商业和文化的未来不在热门产品,不在传统需求曲线的主体部分,而在于过去被视为“失败者”的那些产品,也就是需求曲线中那条无穷长的尾巴。
非主流的、个性化的产品需求,虽然是需求的尾巴,但是它们累积起来,也能产生与主体一样的销售业绩。在克里斯·安德森列举的10个有关长尾现象的成功案例中,有8个是来自
互联网的,包括维基百科、谷歌、eBay、豆瓣等。长尾理论说明了非主流的、个性化的需求在市场中的重要作用,而网络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这些非主流需求和相应的满足方式。
4网络的社会形态属性 (1)作为虚拟社会的网络(见表2-11)
表2-11 作为虚拟社会的网络
(2)与现实社会日益交融的网络(见表2-12)
表2-12 与现实社会日益交融的网络
(3)从卡斯特的“网络社会”到互联网社会(见表2-13)
表2-13 从卡斯特的“网络社会”到互联网社会
(4)网络空间:从赛博空间到第五大空间(见表2-14)
表2-14 网络空间:从赛博空间到第五大空间
考点二、网络传播的基本形态 ★★
1网络中的人际传播 网络中可以实现人际传播的方式是多样化的,电子邮件、即时通信、网络游戏、博客(播客)、SNS、微博、微信等都是重要的人际传播渠道,而网络直播等新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人际传播。
(1)网络人际传播的渠道特点(见表2-15)
表2-15 网络人际传播的渠道特点
(2)网络人际传播的需求与动力(见表2-16)
表2-16 网络人际传播的需求与动力
(3)网络人际传播中的“表演”与“印象整饰”(见表2-17)
表2-17 网络人际传播中的“表演”与“印象整饰”
(4)网络人际传播对现实人际关系的影响 ①网络人际传播与现实人际传播相比更轻松,更易把握付出与报偿,且可以作为缓解紧张的现实生活带来的压力。
②网络人际传播具有麻醉功能,作为逃避现实的手段之一,会产生明显的负面效果。
③网络人际传播可以让人们动用各种方式进行“印象整饰”,以更好地塑造自己在网络中的形象。
④网络交流可能导致人与现实社会的脱离,减少在现实生活中人际交流的欲望。
(5)网络人际传播对于大众传播的意义 ①在社会舆论的传播、社会动员方面,网络人际传播的作用也越来越不可忽视。
②互联网中的人际传播网络也是流行文化传播、病毒式营销等的重要渠道。
③网络中的人际传播与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及大众传播并没有清晰的界限,人际传播对于放大其他传播的效果,也具有重要作用。
2网络中的群体传播 (1)网络中的群体(见表2-18)
表2-18 网络中的群体
(2)网络群体形成的基础:社区(见表2-19)
表2-19 网络群体形成的基础:社区
(3)群体传播的影响要素
①社区结构模式(见表2-20)
表2-20 社区结构模式
②成员关系(见表2-21)
表2-21 成员关系
③群体认同与群体承诺(见表2-22)
表2-22 群体认同与群体承诺
④群体心理 a.群体的存在会使个体心理出现社会助长作用、集体便车、去个体化和群体极化等现象。
b.网络群体成员的交流频率、交流深度往往高于传统的群体成员,使网络群体成员间的影响加深。而结构的因素、个体对群体的归属感等因素,会使网络中的群体压力和群体心理对个体产生影响。
(4)网络群体的深化方向:网络社群(见表2-23)
表2-23 网络群体的深化方向:网络社群
【考点拓展】虚拟社区 网络中出现的社区又称为虚拟社区。美国学者霍华德·瑞恩高德在他1993年前版的著作《虚拟社区:电子疆域的家园》中首次提出了这一概念。它是基于自己参加“全球电子链...
相关热词搜索: 笔记 课后 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