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
恩格斯认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1〕248,所谓“时代”在某种程度上指的是时间历史过渡的范畴,“新”与“旧”的划分是建立在物与物或物与人的继承与发展、消亡和重生的基础之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不是别的什么新时代,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新时代,面对当今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以及社会思潮多元的时期,加强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是构建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内核,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重要保障。因此,廓清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原则与问题对巩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一、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原则
新时代环境下,各种非主流价值观乘搭“互联网快车”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挑战,一些低俗、泛娱乐化的价值观念在大学生身边不断出现,持续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自我认知,使得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现嬗变。因此,准确把握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原则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坚持以人本主义为教育根本的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重要基础。教育的“‘以人为本就是追求对人本身的关照、关怀”〔2〕,就是实现对学生主体的关照、关怀,进而实现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的。传统的价值观教育由于片面理解为“灌输论”,出现满堂灌的教育模式,整体上忽视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与“学”的关系偏离,主客体交往模式出现失衡,教育效果不容乐观。随着大众传播模式的改变,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也开始出现重构,主客体关系实现了角色互通。新时代的大学生在思想和心理特征上更加复杂多变,他们喜欢张扬个性、凸出特殊,因此要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就应该堅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原则。
2. 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教育内容的原则
坚定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精神动力、优良的传统和独特的政治优势。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我们党就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带领全体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理想信念它不是一种单纯的意识,而是一种催人奋进的振奋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3〕当前我国仍旧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的美好物质生活需求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还需要一个历史过程,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将马克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继续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他们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在面对以“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等为代表的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稍有不慎,一些责任意识淡薄、政治认知不强、辨别能力不高的大学生便会产生思想动摇、理想信念丧失等严重后果,进而影响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因此,我们必须认清大局,通过科学系统、细致入微的教育方式,加强对大学生群体理想信念引导,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教育内容的原则,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传统文化为资源,以革命文化为基因,以先进文化为根本,筑牢精神支柱,创新教育路径。
3.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理念的原则
自古以来,学校就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大使命。早在先秦时期,叔孙豹和管仲分别就“立德”和“树人”展开了论述,叔孙豹的“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 此之谓不朽”〔4〕体现了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的系统性,更体现了“立德”的重要性;管仲的“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5〕体现了人才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极具艰巨性和长期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6〕,是文化传承和科技创新的主要场所,是社会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想碰撞最激烈的区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精神塑造
和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对高校“教育什么样的人”这一根本问题的现实回答,其关键在于如何把握“核心”的精神内核要素。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仅是对广大教师队伍提出的高要求,更是对新时代大学生提出的新责任、新担当。面对百年之大变局,高校应该筑牢立德树人的基石,将价值观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层面,把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理念的原则贯穿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和文化传承的各个方面,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4. 坚持以改进创新为教育途径的原则
创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民族进步之魂。马克思曾说:“人们要求新东西—形式和内容都新。”〔7〕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应随着时代变化实现其内容、形式和方法的改革创新,加强改革创新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在以人工智能、大数据、5G、融媒体为代表的互联网新时代,我们必须紧抓契机,借助新载体,运用新方法,改变旧理念,革新旧渠道,着力把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本规律。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教育途径的原则,将宏大叙事与平民叙事相结合,以政治性为主导,以讲好中国故事为途径,发挥好校园媒体阵地的宣传功能,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方位、多样式的解读,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文化、校园日常中的有机融合,让大学生在喜闻乐见中参与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1〕247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巩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重要战略任务。近年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政治多元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环境的影响下,其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社会环境变迁和网络信息泛滥导致大学生思想混乱和信仰衰降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简单的物质保障逐渐向精神享受过渡。与此同时,各种不良风气也伴随着精神享受孕育而生,如“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等。有些人为了一丝己利,将他人的生命放置于金钱之下,严重跨越了道德红线,如“长春疫苗事件”“常州毒地污染案”等。在这些令人发指的道德滑坡案件中,不乏有大学生身陷其中,对其健康成长、价值认知造成严重影响。互联网的深度普及在为大学生提供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和信息视野的同时,其开放性、即时性、互动性、隐秘性特征也在无形之中放大了政治和生活的两面性,各种良莠不齐、鱼龙混珠的网络信息充斥着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近年来一些腐败案件,给大学生造成了思想混乱和信仰衰降,间接弱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以及实践实效。一些打着文化交流的旗帜肆意传播西方所谓的“民主、自由、平等”的腐朽价值观念,对我国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社会认知带来严重的“负声”,渐渐地削弱了我国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判断。
2. 高校教育载体单一和教育资源缺乏导致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效果弱化
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教育的渠道主要有课堂教育和校园文化活动教育,课堂教育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主阵地,具有系统性、引导性、互动性等特点。课堂教育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能使得传授双方进行思想碰撞、互动交流,保证课堂秩序规范化的同时能提升学习实效;但也出现了部分老师在授课过程中“照本宣科”“唯讲义论”等现象,客觀上忽视了学生的接受意愿和需求,进而降低了教育效果。随着国家对意识形态阵地教育的重视,高校加大了对思政教育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但依旧面临工作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思政课教育经验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从年龄构成来看,大都是以青年教师为主,缺乏对思政教育和德育育人的经验;第二,从学历结构来看,硕士研究生学历占多数,教学方法和教学素养还需进一步提高。第三,从专业构成来看,大都是非马克主义理论的专职老师,而是通过辅导员职务特聘或者渠道晋升而来的思政课兼职老师,其知识体系结构还有待加强。
3. 大学生目标功利化和心理脆弱化导致价值理想信念日趋淡薄
十九大提出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我们面临新的挑战,各种价值观念争相汇集,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淡化、情感冷漠、沉迷于玩乐等思想问题日益突出。一些大学生虽然组织上入了党,但思想却还在党外,入党动机呈现功利化和盲目化。据张国宁课题组对西安 2400 名大学生党员和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普通大学生进行的入党动机调研结果显示,“79.7%的普通学生和入党积极分子以及 77.6%的大学生党员都认为入党有利于就业和个人前途发展”〔8〕。除此之外,对时政热点漠不关心,对政策文件据而不看,过分追求自我荣誉和奖励。价值行为理论缺少实践,“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9〕实践是主观意识和客观现实的桥梁,具有普遍性和现实直接性,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部分大学生心理问题日渐突出,主要有以下特点:困扰性、自适应性、累积性、多重性和阶段性。从时间维度来看,主要是大学生步入大学后“从不适应到逐步适应, 再到基本适应〔10〕”三个阶段的问题;从程度维度来看,主要是心理困扰、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从生理维度来看,主要是大学生生理和心理成熟时间的错位,承受能力相对脆弱,同时加上就业、学习和社会交往等压力,由此导致心理问题的积累不但增多,轻则出现抑郁症,重则出现自杀等不良现象。
三、新时代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构建与现实遵循
价值观属于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核心层级,“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11〕其在心智、情感、价值选择与判断等方面正向成熟阶段过渡,在新环境、新形势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路径应该从目标构建、环境优化、资源整合、关系维持等方面着手。
1. 目标构建:话语的交流对等
所谓目标就是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的一种预想。话语是人类社会交流的重要载体,是符号表现基础,其为话语模式目标构建提供了特定的话语环境。通过特定的话语环境对主体的价值观念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而实现话语主体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主体面临着严峻挑战,因此高校必须推进话语表达和主客体话语平衡模式的构建。要树立全局性思维,改变传统的话语理念,创新话语方式,以歌曲、微电影、微软文、话剧等形式为载体,将平民叙事和宏大叙事的结合,增强话语平衡力。同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要放低姿态,平等对话;要新颖开放,包容并蓄;要积极向上,乐观平和;要多元多彩,避免抽象。话语的平衡交流并不意味着以大学生为主导,反而应该在权力的范围内进行。“人既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是问题解决的关键。”〔12〕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的最大前提是信任,没有信任的交流难以推动社会关系的交替更迭。我们要鼓励大学生进行话语表达创新,并不是完全放纵,而是要积极引导,防止话语表达“庸俗化”“泛娱乐化”等现象出现,因此高校要充分发挥“信息守门人”的功能。与此同时,高校要积极发挥媒体的积极作用,实现话语传播方式的转变,促进话语表达由“独白”向“对话”的转向,把握好“政治化”与“去政治化”的边界。
2. 环境优化:教育的内外联动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13〕”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性的对象活动,教育主体与客体平等的教育对话是推动实践的重要载体。传统教育中教育主体和客体的对话关系出现失衡导致教育效果受限,而新媒体虽然使得主客体的关系发生改变,提高了教育效果,但是也面临着“泛娱乐化”“信息泛滥”“主体模糊化”等问题。因此,面对新时代内外困境,高校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积极打造合力教育环境。价值观扭曲和动摇很大程度上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疏浅以及外部环境的消解与影响,教育实效的提高就必须实现社会、家庭、学校的三重合力。首先,积极运用“四全”媒体,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其次,积极出台校内法规,加强对网络空间的监管,坚决弘扬“红色空间”、改造“灰色空间”、铲除“黑色空间”;再次要加大对思政课教师的培训力度,积极出台时效性制度应对师资匮乏问题;最后,要实现社会、学校和家庭的联动教育,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积极开展学校与家庭的团体文化活动,实现“润物细无声”的隐性教育。第二,要正确引导多元价值观念,实现价值和谐共存。由于主体对象的差异化致使价值主体认同的多元化,高校应积极引导主体价值观念,相互理解、包容,进而实现和谐共存,融合共生。面对多元价值观念,高校应以辩证的态
度对待,认真分析多元价值观的利与弊,既要尊重个体,又要包容多元;要以课堂主阵地教育为基础,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引导大学生群体进行价值观的过滤;要在包容中建立认同机制,在多元中确立主体,实现主体对多元的引领,凸出主流价值观的主导地位。第三,要积极引导敦促大学生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书著作的学习,有效阅读原著,学习原文,领悟原理,不断增强自身的政治意识和政治信仰;要鼓励大学生在面对网络上的错误舆论时敢于亮剑,敢于同损害国家名誉的歪风邪气做斗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3. 资源整合:内容的引领创新
资源整合就是把核心价值的内容同所有媒介载体进行有机融合,形成传播和教育合力。整合的目标是实现对高校意识形态的巩固,实现对大学生的价值引领;整合的目的是占领舆论阵地,发挥各大媒体平台主流价值传播的时效。面对信息泛滥化和社会思潮多元化,大学生价值观急需积极引导,高校应该采取有效的宣传方式,实现精准传播和全方位教育。第一,整合主渠道和主阵地,打造全方位育人载体。主渠道和主阵地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躯体、两个部分”,但其是从不同的方面展现育人功能,从不同的角度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两个融合共生、相互依存的育人载体,必须实现对其在机构改革、队伍构建、传播模式改革、传播内容创新等方面的整合。因此高校应结合校史文化、大学精神、红色文化等资源积极开展老师与学生联动的实践调研活动、社会活动、娱乐活动、学术论坛、党团支部建设等,加强老师与学生的合作交流,推动融合教育。第二,整合校园媒体,打造全方位传播。“伴随着各种新媒体、自媒体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深度融入,社会思潮传播的网络化趋势日益明显,网络舆论场域已成为社会思潮的主阵地。”〔14〕网络媒介在价值输出中的作用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媒介。高校可以将校报、校刊、广播站等单向信息传播平台与学术讲座、学术论坛、团日活动、支部联谊活动等传统方式以及以校园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微视等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进行整合,加大语媒体监管力度,完善监管体制,制定意识形态传播长效战略。马克思曾指出:“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5〕要想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就必须将理论深入彻底。高校要深入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本质,结合新时代特征,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严肃活泼的价值输出形式、科学灵活的信息呈现方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阵地传播。第三,整合校内外资源,落实多层次实践。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筑牢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应该统筹各种实践资源,鼓励同学们走出书本、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一方面高校应该将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大学精神、革命精神、传统文化等进行战略性和战术性的策划;另一方面要加快促进学校与地方、企业的合作,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效结合,精选实践基地,避免选择粗糙化和形式化。
4. 关系维持:理念的转向融合
關系维持就是促进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实践中实现转向融合。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关系维持的意义是基于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解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平民叙事与宏大叙事、虚拟与现实结合起来,构建一个既与当代大学生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相符合,又能体现新时代特征的价值观教育理念。
首先,思政课教师作为意识形态课堂主阵地宣传的重要“站岗人”,其必是思想站位高、政治素养强、理论功底深的综合性人才,要深知思政课的“教”不是单纯的“给予”和“接受”,而是思想的碰撞与呼应,因此要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积极性。思政教师不能随意捏造和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而是要坚定政治导向,既要敢讲政治,又能讲好政治,让学生在思政课中不断提升政治敏锐力和辨别力。其次,思政课老师应该树立“家国情怀、大局意识、教学技巧”三大理念。第一是要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教育思想接班人的家国情怀,要有热爱思政课的热情,要有讲好思政课的恒心,要有愿与同学们交流的耐心。第二是要有大局意识。在面对社会的利益诱惑时,要坚定理想信念;要廓清“小我”与“大我”的关系;要不断增强政治学习,锤炼政治品质。第三是要有教学技巧。在授课过程中,是要采取引导式的滴灌;要掌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总体与局部的关系,注重对思想理论渊源和时代实践价值的讲授;要主动学习和掌握新媒体技术,将媒体技术运用到思政课堂教学;要密切关注媒体信息发展趋势,积极引用案例分析引导大学生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消除不良观点,消减负面影响。最后,必须要注重课堂效果反馈;要建立健全成长成才评价体系,积极关心和询问同学们的问题困惑,及时有效地向同学同学解答、纠正和引导问题困惑。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而是需要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探究。互联网的发展对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的影响是一个双向过程,实现互联网对社会的改变、创新、开拓依旧是新时代的发展趋势,因此我们必须在机遇和挑战中找准定位,在教育目标、环境、内容、理念中总结经验,以期实现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最大公约数”。
〔参 考 文 献〕 〔1〕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4. 〔2〕王东莉.德育人文关怀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08. 〔3〕王相坤.理想信念是共产党精神上的“钙”〔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1205/c40537-23757123.html. 〔4〕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 3 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9:1088. 〔5〕黎凤翔.管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04:55. 〔6〕王珂园.习近平讲故事:我们的明天需要青年人接着奋斗〔N〕.人民网,2018-08-16. 〔7〕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91. 〔8〕張国宁,鲁燕.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究——基于西安五所高校的问卷调查〔J〕.理论导刊,2016,(11):49-52. 〔9〕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3-504. 〔10〕张旭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与心理健康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08):106-108. 〔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 1 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72. 〔12〕李伦.鼠标下的德性〔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25. 〔13〕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4. 〔14〕邓卓明,姜华.增强引领社会思潮的四个意识〔N〕.光明日报,2016-06-12(06). 〔15〕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相关热词搜索: 新时代 探究 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