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集合4篇

时间:2021-11-02 14:24:24 来源:网友投稿

理工,是一个广大的领域包含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及工程的各种运用与组合。理工事实上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融合。在西方世界里,理工这个词并不存在;理工在英文解释里,是自然(nature)与科技(Technology)的结合。理工二字,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4篇

【篇一】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采购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采购工作的计划性不强

一方面:部分单位(部门)未形成未雨绸缪的习惯,在实际工作中,采购工作预算管理相对滞后,所报预算不切合实际,有照搬照抄往年预算的情形。年中存在临时决定的“小零散”项目(如日杂百货、文体用品、图书资料及日常维护),导致无预算,影响正常工作。另一方面:部分单位(部门)对州局(公司)采购计划重视程度不够,填报年初采购计划时不严谨、不提前着手,基本都是“赶急图快、应付差事”,直接导致给省局(公司)上报的采购计划漏洞百出。另外,部分单位(部门)还存在对所采购物资归类不正确的现象。例如:将计算机硬件、办公设备、办公耗材、计算及耗材等项目概念混淆,导致采购计划不实,州局(公司)采购办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及时采购,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同时,部分单位(部门)负责人存在当“甩手掌柜”的现象,对采购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随意性较大,任由实际操作人员参照往年经验,按照自己的想法实施。

二、所需采购物资罗列不明确

部分单位(部门)在年初提报采购项目(如职工工会活动用品及年初配送装卸费用项目)计划时,准备不充分,论证不仔细,没有办法确定出详细准确的采购方案和项目采购清单,无法事先计算出项目的准确价格,因此没有办法按照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采购。同时,还存在对行业形势发展政策研读不到位等问题,对年内所需物资罗列不明确,报送到州局(公司)的表格只能反映宏观,不具体。如:部分单位(部门)所报劳保用品、福利用品、宣传促销用品、后勤服务、办公家具等项目只有总项、无分项,未列明具体采购物资名称及所需物资具体用途等信息,所报内容不细致、不详细。

三、所需采购物资型号、规格、配置不详细

部分单位(部门)没有真正调查研究什么型号、什么规格、什么配置的设备、器材等物资符合单位使用实际,所报采购物资一味求时尚、将名牌,不切合实际。所报信息描述的只是品牌(如:戴尔、联想、惠普)、使用名称(如:桌椅、板凳)等信息,直接导致采购预算不准、计划不明等情况发生或导致州局(公司)采购办无法及时实施采购、采购型号不符合实际等问题出现。

四、对相关制度学习不透彻

部分单位(部门)学习的计划性不强,对行业及省、州局(公司)相关制度理解不透彻、不到位。实际工作中不主动研讨学习《全省系统采购管理办法》等制度规定,对采购所需资料准备不充分,突出表现在对相关记录表格填报不及时,或存在填报信息错误、不符合规定等现象。需采购部门提交的资料不提前着手准备,存在“凡采购事项都应该由州局(公司)办公室操作实施”的误区。部分单位(部门)将采购事项审批表报送办公室后,不闻不问,觉得相关后续工作由州局(公司)办公室承办理所当然,

影响工作后,便开始推卸责任。

五、部分单位(部门)初审不严、把关不严、审核不到位

突出表现在对州局(公司)年初下发的采购计划执行不严,报送的相关实施项目存在私自更改采购方式等情形。在监督上,部分监督人员由于业务不熟练或责任心不强,不能按照法律或制度要求有效履行监督职责,往往是看见表格就签字,而不看要求、不看内容、不看结果。项目执行中,部分单位的项目执行人员对采购文件、合同审核不认真,出现签订的合同内容和招标文件规定的内容不一致、履约保证金没有缴纳、在公示期内就已发出中标通知书或签订合同等。

六、存在先斩后奏、先做后补等情况

受采购计划性不强等因素影响,部分单位(部门)“明天就要用的东台西今天才给州公司打报告”或者“干脆把项目做完了再给州公司打报告”等现象。认为“反正我所做的都是为了工作”,总会找些借口当理由。还有部分单位,项目都做完好长时间了,听说要检查才开始“临时抱佛脚”补资料,漏洞百出,缺乏严谨。例如:车辆维修、办公用品及耗材购置等项目,年初有部分单位(部门)把项目实施完毕了才给州公司打报告,还找各种理由推卸责任。

七、政策把握不透彻、对政策理解存在偏差

相关单位(部门)不认真研读国家政策、行业规定,有“打擦边球”现象存在。如:在报销公务接待、差旅费等费用时,出具的各种票据、证明都是事先按相关制度最高标准核定好的,未真正落实“实销实报”,甚至有瞒报、隐瞒实际等现象发生。

八、一项一卷一档”的要求没有有效落实,痕迹化资料不规范、不统一

全州系统在收集资料和整理档案过程中,整体存在各类资料之间的逻辑衔接不规范、缺少相关记录文件、相关责任人签字不准确、相关时间衔接不正确的现象。如:部分项目实施过程缺少验收记录、廉政协议、合同等内容;部分项目无询价记录、谈判过程记录、协商价格记录等内容;部分项目供应商确定依据不充分、评标人员抽取不符合规定、公开招标时多个项目共用同一个专家等。

九、“两项工作”信息系统录入不及时

目前,虽然“两项工作”管理信息系统在优化完善后在全省系统进行了有效推广,省、州局(公司)并对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各类会议上进行了反复强调,但由于部分职能部门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或重视程度不够,造成运行效果不佳,仍存在信息系统录入不及时等情形。仍未形成“事前录入”的习惯。

十、部分实际操作人员积极性不强、存在厌倦情绪

采购管理工作档案整理所需记录文件较多,所填表格较多,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部分单位(部门)人员有厌倦、急躁、不耐烦的情绪。俗话说“在其位谋其政”,每个工作岗位都有其对应的职责,部分人员在办理相关手续时,存在“相关责任人故意刁难、为难自己”的误区,使性子、穿小鞋,无担当意识。

【篇二】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采购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采购工作的计划性不强

一方面:部分单位(部门)未形成未雨绸缪的习惯,在实际工作中,采购工作预算管理相对滞后,所报预算不切合实际,有照搬照抄往年预算的情形。年中存在临时决定的“小零散”项目(如日杂百货、文体用品、图书资料及日常维护),导致无预算,影响正常工作。另一方面:部分单位(部门)对州局(公司)采购计划重视程度不够,填报年初采购计划时不严谨、不提前着手,基本都是“赶急图快、应付差事”,直接导致给省局(公司)上报的采购计划漏洞百出。另外,部分单位(部门)还存在对所采购物资归类不正确的现象。例如:将计算机硬件、办公设备、办公耗材、计算及耗材等项目概念混淆,导致采购计划不实,州局(公司)采购办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及时采购,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同时,部分单位(部门)负责人存在当“甩手掌柜”的现象,对采购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随意性较大,任由实际操作人员参照往年经验,按照自己的想法实施。

二、所需采购物资罗列不明确

部分单位(部门)在年初提报采购项目(如职工工会活动用品及年初配送装卸费用项目)计划时,准备不充分,论证不仔细,没有办法确定出详细准确的采购方案和项目采购清单,无法事先计算出项目的准确价格,因此没有办法按照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采购。同时,还存在对行业形势发展政策研读不到位等问题,对年内所需物资罗列不明确,报送到州局(公司)的表格只能反映宏观,不具体。如:部分单位(部门)所报劳保用品、福利用品、宣传促销用品、后勤服务、办公家具等项目只有总项、无分项,未列明具体采购物资名称及所需物资具体用途等信息,所报内容不细致、不详细。

三、所需采购物资型号、规格、配置不详细

部分单位(部门)没有真正调查研究什么型号、什么规格、什么配置的设备、器材等物资符合单位使用实际,所报采购物资一味求时尚、将名牌,不切合实际。所报信息描述的只是品牌(如:戴尔、联想、惠普)、使用名称(如:桌椅、板凳)等信息,直接导致采购预算不准、计划不明等情况发生或导致州局(公司)采购办无法及时实施采购、采购型号不符合实际等问题出现。

四、对相关制度学习不透彻

部分单位(部门)学习的计划性不强,对行业及省、州局(公司)相关制度理解不透彻、不到位。实际工作中不主动研讨学习《全省系统采购管理办法》等制度规定,对采购所需资料准备不充分,突出表现在对相关记录表格填报不及时,或存在填报信息错误、不符合规定等现象。需采购部门提交的资料不提前着手准备,存在“凡采购事项都应该由州局(公司)办公室操作实施”的误区。部分单位(部门)将采购事项审批表报送办公室后,不闻不问,觉得相关后续工作由州局(公司)办公室承办理所当然,

影响工作后,便开始推卸责任。

五、部分单位(部门)初审不严、把关不严、审核不到位

突出表现在对州局(公司)年初下发的采购计划执行不严,报送的相关实施项目存在私自更改采购方式等情形。在监督上,部分监督人员由于业务不熟练或责任心不强,不能按照法律或制度要求有效履行监督职责,往往是看见表格就签字,而不看要求、不看内容、不看结果。项目执行中,部分单位的项目执行人员对采购文件、合同审核不认真,出现签订的合同内容和招标文件规定的内容不一致、履约保证金没有缴纳、在公示期内就已发出中标通知书或签订合同等。

六、存在先斩后奏、先做后补等情况

受采购计划性不强等因素影响,部分单位(部门)“明天就要用的东台西今天才给州公司打报告”或者“干脆把项目做完了再给州公司打报告”等现象。认为“反正我所做的都是为了工作”,总会找些借口当理由。还有部分单位,项目都做完好长时间了,听说要检查才开始“临时抱佛脚”补资料,漏洞百出,缺乏严谨。例如:车辆维修、办公用品及耗材购置等项目,年初有部分单位(部门)把项目实施完毕了才给州公司打报告,还找各种理由推卸责任。

七、政策把握不透彻、对政策理解存在偏差

相关单位(部门)不认真研读国家政策、行业规定,有“打擦边球”现象存在。如:在报销公务接待、差旅费等费用时,出具的各种票据、证明都是事先按相关制度最高标准核定好的,未真正落实“实销实报”,甚至有瞒报、隐瞒实际等现象发生。

八、一项一卷一档”的要求没有有效落实,痕迹化资料不规范、不统一

全州系统在收集资料和整理档案过程中,整体存在各类资料之间的逻辑衔接不规范、缺少相关记录文件、相关责任人签字不准确、相关时间衔接不正确的现象。如:部分项目实施过程缺少验收记录、廉政协议、合同等内容;部分项目无询价记录、谈判过程记录、协商价格记录等内容;部分项目供应商确定依据不充分、评标人员抽取不符合规定、公开招标时多个项目共用同一个专家等。

九、“两项工作”信息系统录入不及时

目前,虽然“两项工作”管理信息系统在优化完善后在全省系统进行了有效推广,省、州局(公司)并对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各类会议上进行了反复强调,但由于部分职能部门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或重视程度不够,造成运行效果不佳,仍存在信息系统录入不及时等情形。仍未形成“事前录入”的习惯。

十、部分实际操作人员积极性不强、存在厌倦情绪

采购管理工作档案整理所需记录文件较多,所填表格较多,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部分单位(部门)人员有厌倦、急躁、不耐烦的情绪。俗话说“在其位谋其政”,每个工作岗位都有其对应的职责,部分人员在办理相关手续时,存在“相关责任人故意刁难、为难自己”的误区,使性子、穿小鞋,无担当意识。

【篇三】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采购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采购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采购工作的计划性不强

一方面:部分单位(部门)未形成未雨绸缪的习惯,在实际工作中,采购工作预算管理相对滞后,所报预算不切合实际,有照搬照抄往年预算的情形。年中存在临时决定的“小零散”项目(如日杂百货、文体用品、图书资料及日常维护),导致无预算,影响正常工作。另一方面:部分单位(部门)对州局(公司)采购计划重视程度不够,填报年初采购计划时不严谨、不提前着手,基本都是“赶急图快、应付差事”,直接导致给省局(公司)上报的采购计划漏洞百出。另外,部分单位(部门)还存在对所采购物资归类不正确的现象。例如:将计算机硬件、办公设备、办公耗材、计算及耗材等项目概念混淆,导致采购计划不实,州局(公司)采购办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及时采购,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同时,部分单位(部门)负责人存在当“甩手掌柜”的现象,对采购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随意性较大,任由实际操作人员参照往年经验,按照自己的想法实施。

二、所需采购物资罗列不明确

部分单位(部门)在年初提报采购项目(如职工工会活动用品及年初配送装卸费用项目)计划时,准备不充分,论证不仔细,没有办法确定出详细准确的采购方案和项目采购清单,无法事先计算出项目的准确价格,因此没有办法按照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采购。同时,还存在对行业形势发展政策研读不到位等问题,对年内所需物资罗列不明确,报送到州局(公司)的表格只能反映宏观,不具体。如:部分单位(部门)所报劳保用品、福利用品、宣传促销用品、后勤服务、办公家具等项目只有总项、无分项,未列明具体采购物资名称及所需物资具体用途等信息,所报内容不细致、不详细。

三、所需采购物资型号、规格、配置不详细

部分单位(部门)没有真正调查研究什么型号、什么规格、什么配置的设备、器材等物资符合单位使用实际,所报采购物资一味求时尚、将名牌,不切合实际。所报信息描述的只是品牌(如:戴尔、联想、惠普)、使用名称(如:桌椅、板凳)等信息,直接导致采购预算不准、计划不明等情况发生或导致州局(公司)采购办无法及时实施采购、采购型号不符合实际等问题出现。

四、对相关制度学习不透彻

部分单位(部门)学习的计划性不强,对行业及省、州局(公司)相关制度理解不透彻、不到位。实际工作中不主动研讨学习《全省系统采购管理办法》等制度规定,对采购所需资料准备不充分,突出表现在对相关记录表格填报不及时,或存在填报信息错误、不符合规定等现象。需采购部门提交的资料不提前着手准备,存在“凡采购事项都应该由州局(公司)办公室操作实施”的误区。部分单位(部门)将采购事项审批表报送办公室后,不闻不问,觉得相关后续工作由州局(公司)办公室承办理所当然,

影响工作后,便开始推卸责任

五、部分单位(部门)初审不严、把关不严、审核不到位

突出表现在对州局(公司)年初下发的采购计划执行不严,报送的相关实施项目存在私自更改采购方式等情形。在监督上,部分监督人员由于业务不熟练或责任心不强,不能按照法律或制度要求有效履行监督职责,往往是看见表格就签字,而不看要求、不看内容、不看结果。项目执行中,部分单位的项目执行人员对采购文件、合同审核不认真,出现签订的合同内容和招标文件规定的内容不一致、履约保证金没有缴纳、在公示期内就已发出中标通知书或签订合同等。

六、存在先斩后奏、先做后补等情况

受采购计划性不强等因素影响,部分单位(部门)“明天就要用的东台西今天才给州公司打报告”或者“干脆把项目做完了再给州公司打报告”等现象。认为“反正我所做的都是为了工作”,总会找些借口当理由。还有部分单位,项目都做完好长时间了,听说要检查才开始“临时抱佛脚”补资料,漏洞百出,缺乏严谨。例如:车辆维修、办公用品及耗材购置等项目,年初有部分单位(部门)把项目实施完毕了才给州公司打报告,还找各种理由推卸责任。

七、政策把握不透彻、对政策理解存在偏差

相关单位(部门)不认真研读国家政策、行业规定,有“打擦边球”现象存在。如:在报销公务接待、差旅费等费用时,出具的各种票据、证明都是事先按相关制度最高标准核定好的,未真正落实“实销实报”,甚至有瞒报、隐瞒实际等现象发生。

八、一项一卷一档”的要求没有有效落实,痕迹化资料不规范、不统一

全州系统在收集资料和整理档案过程中,整体存在各类资料之间的逻辑衔接不规范、缺少相关记录文件、相关责任人签字不准确、相关时间衔接不正确的现象。如:部分项目实施过程缺少验收记录、廉政协议、合同等内容;部分项目无询价记录、谈判过程记录、协商价格记录等内容;部分项目供应商确定依据不充分、评标人员抽取不符合规定、公开招标时多个项目共用同一个专家等。

九、“两项工作”信息系统录入不及时

目前,虽然“两项工作”管理信息系统在优化完善后在全省系统进行了有效推广,省、州局(公司)并对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各类会议上进行了反复强调,但由于部分职能部门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或重视程度不够,造成运行效果不佳,仍存在信息系统录入不及时等情形。仍未形成“事前录入”的习惯。

十、部分实际操作人员积极性不强、存在厌倦情绪

采购管理工作档案整理所需记录文件较多,所填表格较多,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部分单位(部门)人员有厌倦、急躁、不耐烦的情绪。俗话说“在其位谋其政”,每个工作岗位都有其对应的职责,部分人员在办理相关手续时,存在“相关责任人故意刁难、为难自己”的误区,使性子、穿小鞋,无担当意识。

【篇四】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采购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采购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采购工作的计划性不强

一方面:部分单位(部门)未形成未雨绸缪的习惯,在实际工作中,采购工作预算管理相对滞后,所报预算不切合实际,有照搬照抄往年预算的情形。年中存在临时决定的“小零散”项目(如日杂百货、文体用品、图书资料及日常维护),导致无预算,影响正常工作。另一方面:部分单位(部门)对州局(公司)采购计划重视程度不够,填报年初采购计划时不严谨、不提前着手,基本都是“赶急图快、应付差事”,直接导致给省局(公司)上报的采购计划漏洞百出。另外,部分单位(部门)还存在对所采购物资归类不正确的现象。例如:将计算机硬件、办公设备、办公耗材、计算及耗材等项目概念混淆,导致采购计划不实,州局(公司)采购办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及时采购,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同时,部分单位(部门)负责人存在当“甩手掌柜”的现象,对采购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随意性较大,任由实际操作人员参照往年经验,按照自己的想法实施。

二、所需采购物资罗列不明确

部分单位(部门)在年初提报采购项目(如职工工会活动用品及年初配送装卸费用项目)计划时,准备不充分,论证不仔细,没有办法确定出详细准确的采购方案和项目采购清单,无法事先计算出项目的准确价格,因此没有办法按照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采购。同时,还存在对行业形势发展政策研读不到位等问题,对年内所需物资罗列不明确,报送到州局(公司)的表格只能反映宏观,不具体。如:部分单位(部门)所报劳保用品、福利用品、宣传促销用品、后勤服务、办公家具等项目只有总项、无分项,未列明具体采购物资名称及所需物资具体用途等信息,所报内容不细致、不详细。

三、所需采购物资型号、规格、配置不详细

部分单位(部门)没有真正调查研究什么型号、什么规格、什么配置的设备、器材等物资符合单位使用实际,所报采购物资一味求时尚、将名牌,不切合实际。所报信息描述的只是品牌(如:戴尔、联想、惠普)、使用名称(如:桌椅、板凳)等信息,直接导致采购预算不准、计划不明等情况发生或导致州局(公司)采购办无法及时实施采购、采购型号不符合实际等问题出现。

四、对相关制度学习不透彻

部分单位(部门)学习的计划性不强,对行业及省、州局(公司)相关制度理解不透彻、不到位。实际工作中不主动研讨学习《全省系统采购管理办法》等制度规定,对采购所需资料准备不充分,突出表现在对相关记录表格填报不及时,或存在填报信息错误、不符合规定等现象。需采购部门提交的资料不提前着手准备,存在“凡采购事项都应该由州局(公司)办公室操作实施”的误区。部分单位(部门)将采购事项审批表报送办公室后,不闻不问,觉得相关后续工作由州局(公司)办公室承办理所当然,

影响工作后,便开始推卸责任。

五、部分单位(部门)初审不严、把关不严、审核不到位

突出表现在对州局(公司)年初下发的采购计划执行不严,报送的相关实施项目存在私自更改采购方式等情形。在监督上,部分监督人员由于业务不熟练或责任心不强,不能按照法律或制度要求有效履行监督职责,往往是看见表格就签字,而不看要求、不看内容、不看结果。项目执行中,部分单位的项目执行人员对采购文件、合同审核不认真,出现签订的合同内容和招标文件规定的内容不一致、履约保证金没有缴纳、在公示期内就已发出中标通知书或签订合同等。

六、存在先斩后奏、先做后补等情况

受采购计划性不强等因素影响,部分单位(部门)“明天就要用的东台西今天才给州公司打报告”或者“干脆把项目做完了再给州公司打报告”等现象。认为“反正我所做的都是为了工作”,总会找些借口当理由。还有部分单位,项目都做完好长时间了,听说要检查才开始“临时抱佛脚”补资料,漏洞百出,缺乏严谨。例如:车辆维修、办公用品及耗材购置等项目,年初有部分单位(部门)把项目实施完毕了才给州公司打报告,还找各种理由推卸责任。

七、政策把握不透彻、对政策理解存在偏差

相关单位(部门)不认真研读国家政策、行业规定,有“打擦边球”现象存在。如:在报销公务接待、差旅费等费用时,出具的各种票据、证明都是事先按相关制度最高标准核定好的,未真正落实“实销实报”,甚至有瞒报、隐瞒实际等现象发生。

八、一项一卷一档”的要求没有有效落实,痕迹化资料不规范、不统一

全州系统在收集资料和整理档案过程中,整体存在各类资料之间的逻辑衔接不规范、缺少相关记录文件、相关责任人签字不准确、相关时间衔接不正确的现象。如:部分项目实施过程缺少验收记录、廉政协议、合同等内容;部分项目无询价记录、谈判过程记录、协商价格记录等内容;部分项目供应商确定依据不充分、评标人员抽取不符合规定、公开招标时多个项目共用同一个专家等。

九、“两项工作”信息系统录入不及时

目前,虽然“两项工作”管理信息系统在优化完善后在全省系统进行了有效推广,省、州局(公司)并对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各类会议上进行了反复强调,但由于部分职能部门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或重视程度不够,造成运行效果不佳,仍存在信息系统录入不及时等情形。仍未形成“事前录入”的习惯。

十、部分实际操作人员积极性不强、存在厌倦情绪

采购管理工作档案整理所需记录文件较多,所填表格较多,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部分单位(部门)人员有厌倦、急躁、不耐烦的情绪。俗话说“在其位谋其政”,每个工作岗位都有其对应的职责,部分人员在办理相关手续时,存在“相关责任人故意刁难、为难自己”的误区,使性子、穿小鞋,无担当意识。

相关热词搜索: 应急 管理工作 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