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精髓与局限
框架要清
线索要明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主要经历了两大阶段:夏商周时期早期政治制度的形成阶段和秦汉至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阶段。
阶段一 夏商周时期是中华民族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阶段 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受宗族血缘关系的影响明显,尤其是西周时期,周王利用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的手段确定了一套严密的控制体系;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割据混战,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
阶段二 秦汉至明清时期是中华民族政治文明的发展阶段 线索一 君主专制 秦始皇创立中央集权制度,摆脱了血缘政治模式,走向官僚政治集权统治。秦汉至明清,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并重,直至明初废除丞相,后来设立内阁、军机处,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的趋势。
线索二 中央集权 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发展,促使秦汉至明清统治者采取措施调整地方机构。从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再到权分三司,体现了地方日益听命于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趋势。
线索三 选官制度
从汉代察举制到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科举制,中国选官制度日趋完善,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但它本质上仍是巩固专制统治的一种手段。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 4 页
主题一 中国古代早期的国家治理体系
[把握——考查方向] 一 从家国情怀角度考查政治制度的影响 1.(2017·全国卷Ⅰ)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解析:根据材料“河南”“山东”“北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王分封王族成员,使得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有了共同的文化底蕴,这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的形成,故 A 项正确。周不存在君主专制,B 项错误,排除;C 项错在“直接控制”,排除;材料并未体现“世袭特权”,D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答案:A 2.(2014·全国卷Ⅱ)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解析:“雅言”是周王室使用的语言,而西周的统治中心镐京在
今陕西省境内,故本题选择 C 项。
答案:C 二 从史料实证角度考查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3.(2016·全国卷Ⅲ)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解析:商周时期的铭文并不属于新的文字体系,A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关于青铜器功用的信息,D 项错误;由铭文的内容“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可知,材料体现的是重视家族传统的继承,B 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宗法制度,C 项错误。
答案:B 4.(2013·全国卷Ⅰ)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提取有效信息: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而东方六国地区君王、
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体现了秦国已经走向集权,C 项正确。A 项是对题干材料的错误解读;B 项表述本身错误,分封制下君主权力有限;D 项表述本身错误,春秋时期分封制就已经遭到破坏。
答案:C [排查——主干知识] 先秦时期政治 夏朝 实行王位世袭制,商周延续。
西周 实行以王族为主体、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周王成为“天下共主”;以血缘为核心、嫡长子继承制为特点的宗法制,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以礼乐制维护分封宗法关系。
春秋战国 宗法制、分封制走向崩溃;诸侯争霸与兼并战争不断;秦国实行商鞅变法,国家从分裂逐步趋向统一。
[深化——热考重点] 一、先秦时期文化认同意识的形成 近年来,全国卷试题命题用语中多次出现“民族融合”“文化认同”“国家认同”等词语。
1.含义:“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现,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因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最深层的基础。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作为民族的认同和国家的认同的重要基础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不仅没有失去意义,而且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软实力”。
2.意义 (1)文化认同作为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基础的价值取
向,为中国数千年来的政治统一奠定了坚实的信念和基础。文化认同具有标识民族特性,塑造认同心理、规范社会行为,培育统一意识、凝聚民族精神,强化统一意识等功能。
(2)从发展的角度看,我们必须把国家认同放在高于民族(族群)认同的地位,这就是说,族群的认同不能超越或凌驾于国家认同之上,国家的文化认同必须大于族群的文化认同。
[对点练习] 1.以往的诸侯国,都是早已存在的或由古代氏族部落繁衍而产生的土著氏族组织,而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则是由王廷任命的王室亲戚为首领的外来氏族与土著氏族的结合体。这说明周朝的分封制(
) A.实现了周王权力的高度集中 B.有利于对地方直接管理 C.有助于国家整体观念的形成 D.强化了旧有的宗族意识 解析:据材料“以往的诸侯国„„土著氏族组织”和“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则是由王廷任命的王室亲戚为首领的外来氏族与土著氏族的结合体”说明周朝的诸侯国由单纯的血缘依据到国家政治任命与血缘结合,有助于国家整体观念的形成,故 C 项正确。
答案:C 2.据《国语·鲁语上》记述,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为是黄帝族的后裔。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 A.已有民族认同的意识 B.区域间的文化交流频繁 C.政治制度具有连续性
D.农耕经济成为各朝根本 解析:华夏民族源于黄帝部落,材料“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反映了当时的中国已有民族认同的意识,故 A 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不同部族间的联系,故 B 项错误;材料反映出部族与黄帝部落间的民族认同的意识,与政治制度的连续性无关,故 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农耕经济在各部族的地位,故 D 项错误。
答案:A 二、“宗族观念”对中国制度政治基因的影响 1.概念分析 统治者以政权控制王朝政治,以族权控制社会基础。宗族成为仅次于官僚行政组织的社会集团,并作为封建国家的细胞和社会基础,对维护封建秩序起着重要作用。
宗族的作用,从上往下看,宗族制度是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族权与政权联合统治,血缘与地缘牢牢联结,又从根本上强化了宗族的存在及发展。
从下往上看,中国自秦以来,就有“王权不下县政”的史实。权力的网络虽一直延伸到州县,但并没有延伸到乡镇。在乡村,最多也仅带有准行政机构色彩的里社、保甲。对农户来说,宗族组织的建立大大降低了其“交易成本”,它不仅维持着乡村社会的稳定、秩序,还能在物质上提供公共福利和安全保障,组织与协调生产和生活。
2.深远影响 宗法制度文化以观念和习惯的形式影响着政治和社会生活,主要表现为: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政治体系。春秋战国以后,宗法分封的政治体系被打破,但是,宗法制度文化却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皇
权配置基本坚持嫡长子继承制。民间组织中,血缘关系始终是一条坚韧的纽带。大族成为一方政治势力,是皇权在地方上的补充。地方大族对封建法纪、封建社会秩序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2)以尊卑等级为标准确立权利义务。宗法制度文化的核心是按照尊卑等级确立权利义务。周朝开始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表明嫡长子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承继王、公、大夫、士爵位的资格和权利,其他子弟只能向大宗承担纳贡,帮助出兵征伐的义务,士、卿大夫和诸侯层层向周天子负责。
(3)以尊宗敬祖为原则凝聚族群力量。尊宗敬祖既是伦理观念,又是一种宗法制度。一是通过宗庙祭祀强化尊宗敬祖意识。在民间也有衍生的载体,这就是宗祠或祠堂,它是族长行使族权,实行宗法统治的主要机构,同族共同祭祀祖先,尊宗敬祖,族长借此而处理族务、管理族众,凝聚族群。二是修建族谱维系尊宗敬祖制度。
(4)以伦常纲纪为准则处理人际关系。宗法血缘关系将政治体系与伦理秩序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使宗法文化既是一种政治文化,又是一种伦理文化,处理政治关系尤其是处理伦理关系都依赖于宗法为根本的伦常纲纪,伦常纲纪成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对点练习] 3.严复在《社会通诠》一书译论序中说:“唐虞(尧与舜时代)以讫于周,中间二千余年,皆封建之时代,而所谓宗法亦于此时最备。其圣人,宗法社会之圣人也;其制度典籍,宗法社会之制度典籍也”。据此理解准确的是(
) A.血缘亲疏关系渗透社会各方面 B.宗法制是实行分封制的政治基础 C.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关系
D.贵族统治延续时间长社会影响大 解析:根据材料“唐虞(尧与舜时代)以讫于周,中间二千余年,皆封建之时代,而所谓宗法亦于此时最备。其圣人,宗法社会之圣人也;其制度典籍,宗法社会之制度典籍也”可知,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已经渗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故 A 项正确。
答案:A 4.中国的宗法制度形成于商朝后期,到西周发展成为最基本的社会政治制度,西周尤其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宗法统治体制。这个“特殊的宗法统治体制”主要是指(
) A.中央集权
B.家国同构 C.神化王权
D.忠孝同义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中央集权制度形成是在秦朝,时间不符,故 A 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西周时期分封制和宗法制形成了家国同构,故 B 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神化王权是南朝政治特征,故 C项错误;忠孝同义是在中央集权建立后,与题意时间不符,故 D 项错误。
答案:B 主题二 君主专制下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
[把握——考查方向] 一 从唯物史观角度考查君主专制的特点及影响 1.(2017·全国卷Ⅱ)《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 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解析: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必然会在史书中体现统治者的意志。据此分析可知,官修史书修撰具有政治性,故 C项正确;历史记载的真实性体现在对史实的如实记录,而材料信息未体现,A 项错误;官修史书更易颂今,使历史评价有失公正,B 项错误;官修史书解释历史往往都带有主观性,而非客观性,D 项错误。
答案:C 2.(2016·全国卷Ⅰ)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解析:中国有重视记载历史的传统。由材料可知,史官对皇帝行为的记载影响皇帝的言行,故 A 项正确。由材料无法得出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B 项说法太绝对,故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史官与君主间的矛盾,排除 C 项。宋太祖只是不愿史书记录其失误,故 D 项错误。
答案:A 3.(2015·全国卷Ⅰ)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材料中说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年幼,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反映了母族亲属(外戚)在两汉时期的地位极高,由于皇帝年幼,很容易被外戚控制,导致汉代经常出现外戚干政,故选 C项。
答案:C 二 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及特点 4.(2017·全国卷Ⅱ)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是由于皇帝允许宦官参政,以牵制内阁,这使得识字成为宦官的必要素质,这是中枢决策程序发生异变的结果,A 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皇权专制的强化,而不是皇权衰落,B 项错误;材料不涉及内阁,排除 C 项;中国古代决策权力掌握在皇帝手中,D 项错误。
答案:A 5.(2014·全国卷Ⅱ)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 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 解析:明太祖废除丞相,权分六部并设殿阁大学士。明成祖时设内阁,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或决策机构,它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内阁首辅虽有时会操纵朝政,但其权力并不是来自制度及其职位,而是来自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支持与信任,故内阁首辅操纵朝政进一步体现了君主集权的加强,A 项错误、B 项正确。C 项“内阁取代六部”与史实不符,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但未被“内阁取代”。D 项内容违背了材料信息。
答案:B 三 从史料实证角度考查政治现象的真伪鉴别 6.(2017·全国卷Ⅲ)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
) 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解析:由于时代、世界观、立场等不同,对同一历史事实的记载存在差异,故 B 项正确。历史叙述是历史事实的呈现形式之一,历史事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A 项错误。C、D 两项的表述绝对,排除。
答案:B [排查——主干知识] 1.先秦(萌芽)——王位世袭制使最高政治权力由“禅让”变成
“世袭”;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规定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继承。
2.秦朝(创立)——皇帝制度: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皇位世袭。三公九卿制: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管行政、监察和军事;下设诸卿负责具体事务。
3.西汉(发展)——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建立“中朝”制度,加强皇权。
4.隋唐(完善)——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长官均为宰相,分工明确,相互牵制和监督,既削弱了相权,又能保证皇权独尊,同时也提高了行政效率。
5.宋元(加强)——宋代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枢密院分掌行政和军事,三司掌管中央财政,削弱了相权。元代: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
6.明朝(强化)——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设置殿阁大学士协助处理政务;明成祖在位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职宫内的文渊阁,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
7.清朝(顶峰)——清初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处理,康熙亲政后,设南书房;雍正年间,设军机处,简化了政务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深化——热考重点] 一、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 皇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 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 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 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 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 宰相权力不断分化 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的效率低下的弊端 [对点练习] 1.魏晋南北朝时宰相事权,由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协同行使。隋唐又进一步完善为中书省拟旨、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的分工协作。宋元之际三省制消亡,仍沿袭群相旧例,设丞相、平章、参政、左、右丞等多名官员,会议处理朝廷机务。材料中三省制演变(
) A.从制度上消除了腐败的根源 B.是人治与法治的紧密结合 C.是权力分割与制约的产物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解析:材料中三省制演变只是宰相权力的分割,从而相互制约的因素产生,故 C 项正确。
答案:C 2.秦汉时期的“九卿”作为国家机关,其职能既包括了国家事务,也包括了皇家事务。唐代完成了国家事务和皇家事务的分离,行政和事务的处理也进入了一个更加有序的时代。这反映了(
) A.官僚政治逐渐发展完善 B.“家国同构”形态的终结 C.政务处理的高度程式化 D.君主权力不断得以强化
解析:据 “国家事务和皇家事务的分离,行政和事务的处理也进入了一个更加有序的时代”说明“九卿”的行政职能独立,由皇帝家臣成为处理国家事务的官僚,故 A 项正确。
答案:A 二、皇权削弱相权的主要方式
宰相制度的频繁变化,则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官僚制度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以古代中国为代表的君主专制政治根源于古代小农经济长期占主导并具有分散性、保守性,以及封建地主阶级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和法家提供的“集权”理论。
[对点练习] 3.北宋建立后,中枢体制上改变了唐朝三省制下分层决策与分层行政的权力运行模式,而是以中书、枢密分掌民政与军政的二府制下按照“依事系任”的原则进行事权分割。此变化说明(
) A.中枢机构的职能更加明确 B.中央官僚机构进一步膨胀 C.皇权独大的局面开始形成 D.中枢制衡体制遭到了破坏 解析: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三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相互制约,故 A项错误;由三省六部制到二府三司制并没有体现中央官僚机构的进一步膨胀,故 B 项错误;皇权独大的局面开始形成是在秦朝,故 C 项错误;三省六部制体现了制衡,二府三司制“依事系任”的原则进行事权分割,而没有制衡体制,故 D 项正确。
答案:D
4. 记述 出处
(成祖时)每日百官奏事退。内阁臣造扆前密勿漠画„„诸六部大政,咸共平章,秩五品。
《明政统宗》 (宣宗时,内阁)于中外章奏,许用小票墨书,贴各疏面以进,谓之条旨,中易红书批出御笔亲书。
《殿阁词林记》
(宪宗时)凡四方章奏,不召内阁大臣裁决,惟付之左右内臣而已。
《明宪宗实录》
(世宗时)内阁自加隆重,凡职位在先第一人,群臣尊仰,称为首相,其第二人以下多其荐引,随事附和,不敢异同。
《西园闻见录》
上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明代内阁的历史叙述。据此可以推断,明代内阁(
) A.掌握最高行政权力 B.权力因皇权需要而浮动 C.阁臣政治地位低下 D.无法影响朝廷政局发展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得出,不同的时代,内阁的权力不同,内阁权力大小要看皇帝的需要,比如“(宣宗时,内阁)于中外章奏,许用小票墨书,贴各疏面以进,谓之条旨,中易红书批出御笔亲书”,而“(宪宝时)凡四方章奏,不召内阁大臣裁决,惟付之左右内臣而已”,故 B 项正确。
答案:B 主题三 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沿革
[把握——考查方向]
一 从史料实证角度考查中央集权的特点、影响 1.(2017·全国卷Ⅰ)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 195年 15 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 164年 24 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 144年 68 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 106年 108 郡、国 上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解析:本题考查西汉中央集权的发展的影响。观察表格,可知从汉初到汉武帝时期,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的郡的数量不断增多,说明了西汉中央集权逐步加强,从而为西汉解决匈奴威胁等边患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故选 C 项。题干材料反映了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逐渐增多,甚至包括了一些封国,说明诸侯王国与朝廷的矛盾得到了有效解决,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缩小,故 A、D 两项错误;B项说法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
答案:C
二 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地方吏治的特点及影响 2.(2015·全国卷Ⅱ)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的含义。地方服从中央,中央对地方进行垂直管理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材料体现了汉宣帝高度重视郡太守的作用,而郡太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长官,所以 A 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郡太守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没有提及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矛盾,故排除 B 项;材料强调的是汉宣帝重视地方吏治的观念而非汉代地方行政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故排除 C项;D 项内容在材料中未提及。
答案:A 3.(2016·全国卷Ⅰ)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解析:三司直属六部,地方办事效率不高。明中叶以后,巡抚逐渐成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直接管理地方事务,并对皇帝
负责,这有利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答案为 B 项。这一变化使地方行政权力遭到削弱,排除 A 项。地方行政机构变迁不会削弱六部的权限,排除 C 项。材料中的变化加剧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排除 D项。
答案:B [排查——主干知识] 1.周代:实行分封制,周王成为“天下共主”;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崩溃。
2.秦朝: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统一王朝的基础,促使贵族政治转变为官僚政治。
3.汉朝: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后导致“七国之乱”;汉景帝时开始削藩,汉武帝时颁行“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
4.唐朝:将全国划分为诸道,设采访使(又叫观察使)代表中央监察地方;唐中期,朝廷在地方设节度使,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5.宋朝: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并设通判负责监督;将兵权收归中央;地方赋税除小部分留作地方开支外,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6.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7.明朝:废行中书省,设三司,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深化——热考重点] 一、古代地方行政沿革的特点 自秦统一以来,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经历了秦汉时期的郡县制;魏晋南北朝及隋代的州制;唐宋时期的道路制;元、明、清时代的省
制这四个建立、发展、变革和完善的阶段,其沿革发展变化的特征有如下几点:
第一,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设置始终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变革是绝对的,稳定则是相对的。
第二,不同历史时代,各地区在行政区划中的地位是有差异的。一般说来,经济发展较为发达地区,其行政区划的地位较高,设置也比较密集;反之,则地位较低,设置也比较稀疏。
第三,我国每个历史时期行政区划单位变化最大、最为频繁的是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单位,秦为郡;汉为郡与国;魏晋南北朝和隋为州;唐为道;宋为路;元为行省;明为布政使司;清为省。其辖区范围、行政职责和官员的设置都有差异。
第四,历时两千余年,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中最稳定的单位是县,它始终是我国古代行政区划中最基本和最低一级的单位,有极强的稳定性。
第五,愈早设置的行政区划单位,随着时代的发展,有地位愈低的发展趋势,如县是我国最早出现的行政区划单位,在秦汉降为二级行政区划单位,魏晋南北朝则降为三级行政区划单位,至元明时期则降为四级行政区划单位。
第六,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系统一直处于不断地演变之中,秦汉为二级制;魏晋南北朝为三级制;隋为二级制;唐宋为三级制;元、明为三级和四级混合制,以四级为主;清代为三级制。可见,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在郡县制时代以二级制为主,州制时代和道路制时代以三级制为主,省制时代前期以四级制为主,后期以三级制为主。
[对点练习] 1.汉高祖刘邦在位时,先后消灭了臧茶、韩信、英布等异姓诸
侯王,同时又赐封九位同姓诸侯王,管理地方,以后又陆续增加了中山国等。汉高祖广封同姓诸侯王(
) A.有利于确保汉王朝的长治久安 B.导致汉王朝陷入混乱并短期而亡 C.迫使继任者不断调整统治政策 D.加快了经济重心不断南移的步伐 解析:同姓诸侯王随着势力的增强,逐步形成了割据势力,威胁到了中央集权,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都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故 C 项正确。
答案:C 2.宋朝经过摸索,创建了路制。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治所、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力集中的设置原则。路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这一建制(
) A.旨在扩大宋朝疆域 B.体现了文武分权的特点 C.打破了市坊的界限 D.利于解决藩镇割据现象 解析:州、道、路,都是地方制度,不能起到扩大疆域的作用,故 A 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路制下,官员的文武出身,故 B 项错误;材料论述的是地方行政制度,不是城市商业状况,故 C 项错误;根据材料“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有利于更有效地控制地方及官员,有利于解决藩镇割据现象,故 D 项正确。
答案:D 二、中央与地方关系演进的制约因素
秦汉以来,君主基本沿袭了以强化中央集权来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传统,但由于经济、政治、文化、地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历史上的中央集权并非单一趋势,而是和地方分权割据相间并存、交替演进的。
1.土地制度。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政治的高度集中性要求与长期以来分散性、脆弱性的小农经济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各民族、各地区间社会经济发展的极度不平衡更是加剧了这种矛盾,反映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上,必然会导致土地的高度兼并及王朝更迭而严重削弱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随之而来的则是地方分权及地方割据势力的坐大。
2.文化差异性。秦汉以来,中央政府对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不断深入,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社会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但仍未实现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郡县化的进程,此后,自东汉一直到清朝,比郡属国制、羁縻府州、土司制等仍是处理中央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之间的关系的重要形式。由此可见,文化差异性对中央与地方关系具有显著的影响。
3.分封与削藩。柳宗元在《封建论》一文中曾详细论述了汉代国家结构制度,他指出汉初“郡邑居半”,郡王时有反叛,“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这种情况才得以扭转,由此可见,分封与削藩对于中央与地方关系具有极大地影响。
4.地理环境。我国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划分原则基本有“山河形便”和“犬牙交错”两种。
所谓“山河形便”语出于《旧唐书》,是指以自然界中的山川河流这一地理形态作为行政区划安排的依据,从而实现行政区划与自然地理区域的基本吻合。所谓的“犬牙交错”则是指为巩固中央集权及
消除地方割据的可能性,人为地打破自然地理的界限而对行政区划进行安排,实现行政区域中的犬牙交错与以北制南局面的形成。大体而言,自秦至唐时期内的行政区划安排基本沿袭了以“山河形便”为主的惯例,诸如汉置州、唐置道、隋置郡等,大多都考虑了山川、河流、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因素。
[对点练习] 3.下表是从汉至唐地方机构变化简表,该表反映了(
)
机构名称 北方 南方 元封五年 十三刺史部 9 4 贞观元年 道 5 5 A.皇帝的个人意志决定了地方行政区划 B.国家对于北方的重视程度出现了下降 C.古代政治制度受经济中心变革的影响 D.减少地方行政区数量是历史发展趋势 解析:南方地方机构的变化,在当时主要是南方经济的发展,南方逐渐繁荣,所以地方机构相应进行调整,故 C 项正确。
答案:C 4.元代划分行省边界时基本不考虑山川形胜,于是出现了许多跨山越岭、逾河渡江的政区。明朝时政区划分比较符合自然山川形胜。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明代(
) A.形成了国家政治统一的局面 B.经济重心南移 C.对地方的控制力进一步加强
D.边患危机解除 解析:由材料“元代划分行省边界时基本不考虑山川形胜,于是出现了许多跨山越岭、逾河渡江的政区。明朝时政区划分比较符合自然山川形胜”可知使用山川形便的原则进行划分,使得行政区划和地理区域相一致,这反映了明朝对地方的控制进一步加强,故 C 项正确。
答案:C 三、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迁与制衡的启示
中央与地方关系从根本上说,是以集权与分权划分为中心的物质利益基础上的社会政治组织。历史证明权力过于集中或权力过于分散都无助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要达到权力的有效平衡,最主要的是合理配置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形成一种职权明确、权责统一、协调制衡的新模式、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对点练习] 5.秦朝推行的郡县制与周朝后期的分封制相比是一项巨大的进步,主要是指郡县制(
) A.促进了民族融合 B.扩大了疆域 C.限制了朝中大臣的权力 D.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分裂 解析:郡县制主要是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不是民族融合,故A 项错误;西周分封制扩大了疆域,故 B 项错误。郡县制是地方机构,不是限制朝中大臣的权力,故 C 项错误;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对
地方的管理,因此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故 D 项正确。
答案:D 6.明末清初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夫之认为“治有治之理,乱有乱之理,存有存之理,亡有亡之理”;“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这表明他意在强调(
) A.郡县制的改革迫在眉睫 B.郡县制长期存在的原因无法解释 C.郡县制存在有其必然性 D.郡县制是君主专制制度下的产物 解析:题干中“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强调郡县制有其存在的道理,故 C 项正确。
答案:C 主题四 古代官吏选拔和监察制度的演进
[把握——考查方向] 从唯物史观角度考查古代选官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2016·全国卷Ⅱ)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解析: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因此它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D 项正确;A 项“最优秀”的说法过于绝对;B 项,科举制的选拔标准是才学,排除;C 项“排除”说法过于
绝对。
答案:D [排查——主干知识]
古代选官及监察制度的演变 朝代 选官制度 监察制度 夏、商 西周 世官制 (1)夏商开始,春秋战国衰落 (2)贵族子弟世代承袭权力
战国、秦、 汉初 军功爵制 (1)战国开始,秦朝发展,汉初衰落 (2)按军功授爵 中央:御史大夫掌管监察 地方:汉武帝将全国分为十三州,每州设刺史,代表中央监察地方官及诸侯 两汉 察举制 (1)西汉开始,东汉末年衰落 (2)地方以品行为依据向中央举荐人才 中央:东汉设御史台 地方:东汉末年,州逐渐演变成地方行政区 魏晋 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1)曹魏开始出现,两晋发展,南北朝衰落 (2)依据品行、门第等分九等,作为中央选官的依据
隋唐— 明清 科举制 (1)隋朝产生,唐朝确定,宋代发展,元代衰落,明清僵化 (2)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 中央:唐代御史台的权力进一步扩大;明清将“御史台”改为“都察院” 地方:唐太宗在全国划分
“道”作为监察区,宋代将“道”改为“路”,明清时期实行密折制度 发展趋势 (1)本质上:选官制度逐渐成为强化皇权、加强统治的手段 (2)标准上:从品德到门第到才学 (3)逐渐制度化、公平客观 (1)地方: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层级越来越细,对地方的监察越来越严密,皇权得以进一步加强 (2)中央:由官员兼任逐渐变成设立专门机构,地位越来越高
[深化——热考重点] 一、图解科举制的特点及历史影响
[对点练习] 1.下表为唐代登科者出身分布表。据此可知唐代(
) 类别 士族 小姓 寒族 人数 总计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进 589 71.0 109 13.1 132 15.9 830
士, 明经 81 63.3 18 14.0 29 22.7 128 制科 88 65.7 10 7.4 36 26.9 134
A.进士科的录取比例最高 B.门第仍是录取的依据 C.士族价值观念发生变化 D.士族进一步垄断仕途 解析:材料中进士科虽然比明经、制科人数多,但不能体现出进士科的录取比例最高,故 A 项错误;材料中小姓和寒族在各科考试中的录取比例也不小,故不能体现门第是录取的依据,故 B 项错误;从材料中各科录取人数和比例中,小姓和寒族都有很多,可知原来的士族垄断选官的特权现象发生转变,故 C 项正确;从材料中士族虽然占据科举考试的主体,但与之前士族垄断政权相比,已经有所降低,故 D 项错误。
答案:C 2.史料证明,科举制不仅被东亚一些国家复制和模仿,也为英、法、美等西方国家所借鉴。这一现象反映了(
) A.科举制平等择优方式向全社会推广 B.科举制延续之久在历史上绝无仅有 C.科举的观念依然存活于现实生活中 D.科举制有超越种族和国界的生命力 解析:不是向全社会,而是向其他国家,与材料中“英、法、美等西方国家”不符,故 A 项错误;材料中“一些国家复制和模仿”是横向影响,未涉及延续时间,故 B 项错误;存活于现实生活中,
与材料中“史料证明”不符,故 C 项错误;材料中“被东亚一些国家复制和模仿,也为英、法、美等西方国家所借鉴”表明超越国界,故 D 项正确。
答案:D 二、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1.单线垂直:以皇权为中心,从中央(皇帝、君主)到地方的各级监察机构形成单线垂直(单线联系、单线领导)的相对独立体系。从而确保了监察权力的独立运作。
2.地位崇高:为了保证监察机关工作的有效性,赋予监察官员位高权重的监察地位,使监察的运作可以不必依附于行政,有效发挥了对于行政的监察。
3.法律原则:中国古代监察官员一般称为“宪官”或“法吏”,通常遵循“以法理官”的监察原则,在行使监察权力之时,监察机关与监察官员依法监察,以法律为准绳。
4.官员任选:其一,注重监察官员的基本素质。如清廉、谨慎、刚直敢言、公正无私等。其二,注重在具有实际政治经验和有良好治绩的各级官吏中选拔监察官。其三,晋升从优、出将入相。历代的御史、监官、科道官们在一生仕宦之中,都要冒一定的风险,所以在晋升上都给予较优的待遇。
[对点练习] 3.宋太宗不仅多次鼓励臣下直言,并将左、右补阙改为左、右司谏,左、右拾遗改为左、 右正言。立此新名,“使各修其职业”。宋代监察官员的更名(
) A.强化了监察官的责任感 B.确立了官员间相互监督制度
C.限制了官员的监察范围 D.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解析:由材料“鼓励臣下直言,并将左、右补阙改为左、右司谏,左、右拾遗改为左、右正言”“使各修其职业”可知宋太宗从制度上增强谏官的监察机制,强化监察官的责任感,故 A 项正确。
答案:A 4.中国古代监察机构是由御史和言谏两部分组成。御史职能主要是打击贪腐,言谏是以匡正君主施政中的缺失为目的。言谏机构兴于汉、发展于唐、衰减于宋,终结于明。可见言谏制度(
) A.是封建王朝制约皇权专制的有效手段 B.受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影响而渐趋消亡 C.发展轨迹与专制制度强化呈相反方向 D.符合最高统治者监察百官的政治需要 解析:由材料“言谏机构兴于汉、发展于唐、衰减于宋,终结于明”可知随着君主专制的逐步强化,言谏制度衰减,发展轨迹与专制制度强化呈相反方向,故 C 项正确。
答案:C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 9 页
命题点一 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开明性
[命题素材] 中国自秦以来的古代政治并不仅仅只有君主专制,并不能仅用“黑暗专制”四字来抹杀,在古代君主专制制度下还存在着很大的空间,这就是古代的政治中的开明性。
1.相权制约下君主专制统治的开明 皇帝是国家的元首,象征国家统一。宰相是政府领袖。皇帝实际上不能管理全国的一切事,便要宰相来协助管理,即宰相负政治上的一切实际责任。这一种君主专制制度下的开明,最明显体现的是在唐朝。
2.谏议制度下君主专制统治的开明 在中国古代政府官职中,监察皇帝的官叫作谏官。在汉代,谏官有谏议大夫之属。谏议大夫的职责是追随皇帝,专门在皇帝身边谏诤和讽议皇帝的言行„„因此在这种谏议制度之下,皇帝是不可为所欲为的。如果皇帝想要做臣民眼中的明君,对这些意见是不可不理会的。
3.中国古代选官任官制度中体现的开明 在中国的选官制度下,选官任官的权力并不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都是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完成的,这便是君主专制统治下的开明。„„无论是汉代的察举制,还是后来的九品中正制,其标准都是依据地方舆论和公共意见,而不是皇帝个人的意志,这就体现出一种开明性。
4.儒家思想广泛影响下君主专制统治中的开明 民本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历代君主统治的基本治国方略。国以民为本,君以安民为道,治国应爱民、重民、保民、足民、富民,这是君主实施“德治”和“仁政”的核心政治诉求。如轻徭薄赋、抑制土地兼并、改革赋税土地制度,放松对人口的控制、兴修水利等等。这种重视民意,以民为本的统治应该是君主专制下开明统治的最好体现。
——《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下的开明性》
[命题视角] 史料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开明性”的历史认识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科中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这是专制主义政治的基本特征,但这不是绝对的,因为皇权具有随意性、独断性,易导致决策失误或暴政。因此历代通过一整套制度对皇权进行约束和制约。本史料从约束、限制皇权角度展开论述。
[命题预测] 1.据刘响《旧唐书》记载:(元和十三年,户部侍郎、判度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皇甫镈)以巧媚自固,奏减内外官俸钱以赡国用。敕下,给事中崔祐封还诏书,其事方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给事中在一定程度上构成对滥用皇权的制约 B.给事中有审议权 C.给事中有否决权 D.给事中的意见是否被采纳,完全取决于皇帝 解析:给事中在唐朝是门下省的属官,门下省有审议权,三省六部制是皇权专制下的民主,故 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给事中是门下省的属官,审议权是其职分所在,故 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给事中有封驳权,否决权属于皇帝,故 C 项错误,符合题意;题干中“敕下,给事中崔祐封还诏书,其事方罢”,可知给事中的意见被皇帝采纳,故 D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C 2.宋度宗(1240~1274 年)时,有巨僚谏言:“政事由中书则治,不由中书则乱,天下事非人主所可得私也。”这表现了当时士大大(
) A.对君权合法性的质疑 B.挑战君权至上的传统
C.约束君权的治世精神 D.共治天下的民主意识 解析:“天下事非人主所可得私也”意思是天下之事不能由皇帝独裁,要与士大夫共同商议裁决才能治理好,并没有对君主的合法性进行质疑,故 A 项错误;题干论及君主要与士大夫进行商议,没有挑战君权至上的意思,故 B 项错误;题干论及皇帝要与士大夫进行商议才能治理好国家,说明宋朝士大夫主张约束君主的权力,故 C项正确;士大夫在封建时代背景下,不可能提出要与皇帝“共治天下”的主张,故 D 项错误。
答案:C
命题点二 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宋代独特的文官政治
[命题素材] 它的确立是唐五代以来社会结构变化和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同时也与宋代的科举制度、崇文抑武的国策等因素密切相关。宋代处于中国古代社会承上启下的转型时期,从唐代开始的社会经济结构和阶层结构的变化,在宋代得以最终完成。在经济结构上,传统的封建土地国有制崩溃,封建土地私有制得以迅速发展,土地转移和流通的频率加快,租佃契约关系得以确立。这种变化诱发社会结构随之发生变化,传统的门阀士族势力退出历史舞台,庶族地主取而代之,平民社会的因素开始显现,社会流动性空前加强,为宋代士大夫阶层登上政治舞台准备了条件。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命题视角] 宋代文官政治形成的历史因素及深远影响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科中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史料反映了两宋时期,独具特色的文臣士大夫政治体制得以确立的历史因素及带来的深远影响。归纳分析时可充分运用唯物史观的有关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评述。宋代文官政治是唐五代以来社会结构变化和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同时也与宋代的科举制度、崇文抑武国策等因素密切相关。它改变了自汉代以来官僚集团的结构,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僚集团的整体素质,酝酿出独树一帜的政治文化。
[命题预测] 3.宋太祖定下了“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的家法。以后历代皇帝坚持“与士大夫治天下”,以致“终宋之世,文臣无欧刀之
辟”。宋代(
) A.确立了“以文治国”的统治方略 B.结束了“重文轻武”的五代风尚 C.形成了“以儒立国”的正统思想 D.出现了“积弱积贫”的社会状况 解析:题干中“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与“与士大夫治天下”,再联系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解决唐末以来上百年的藩镇割据问题,故 A 项正确;宋代开创了重文轻武的国策,非结束,故 B 项错误;以儒立国正统思想的形成是在西汉武帝时期,且题干中未提及,故 C 项错误;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造成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军队,埋下积贫积弱的祸根,与题干无关,故 D 项错误。
答案:A 4.宋真宗(907~1022 年在位)说:“群臣敢言者,亦甚难得,其言可用,则用之,不可用,置之。若必加罪,后复谁敢有言者。”这有利于(
) A.形成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 B.激发文人的责任担当意识 C.革除前代武人乱政的时弊 D.提高官员的政治文化素质 解析:官员建言,不能根本上约束皇权的至高无上权威,故 A项错误;根据材料“若必加罪,后复谁敢有言者”,有利于官员踊跃建言,增强对国家的责任感,故 B 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官员建言问题,故 C 项错误;同理,建言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无直接的关联,故 D 项错误。
答案:B
单独成册 对应学生用书第 153 页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 1.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和历史文献经常记载着分封诸侯的指令,大意是:必须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习惯和法令制度,也必须和当地的领袖们建立亲戚关系。这一做法(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促进了民族交融 C.强化了人伦秩序 D.发展了小农经济 解析:在西周并没有实现严格意义上的中央集权,故 A 项错误;根据题干“必须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习惯和法令制度,也必须和当地的领袖们建立亲戚关系”可知通过分封制加强了与当地民族的交流与融合,故 B 项正确;题干没有论及人伦秩序,故 C 项错误;题干论及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民族融合与交流,没有涉及小农经济,故D 项错误。
答案:B 2.从血缘意义上说,受到祭祀的祖先应是本族群的直系先祖。然而春秋后,人们在祭祀祖先时,祖先已不单纯具有血缘上的意义。如出身于“夷狄”地区的舜与文王,因为他们的观念和行为合乎“中国”的规范,也成为公认的圣人,受到祭祀。这一变化(
) A.反映了宗法制遭到破坏 B.推动礼乐制度的世俗化 C.有助于华夏民族的发展
D.加速王权与族权的分离 解析:“然而春秋后,人们在祭...
相关热词搜索: 年高 讲义 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