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物质产品体现出的文化,包括所用的技术和艺术。物质文化,与社会经济活动的组织方式直接相关,借助经济、社会、金融和市场的基础设施显示出来。经济的基础设施包括交通、能源和通信系统。社会基础设施是指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等,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4篇
第1篇: 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是各个国家文明发达程度的代名词,是一个国家历史传承的珍珠国宝。当今国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不多,保护意识不强,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技艺濒临后继无人的窘境,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与保护。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一、浅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
非物质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特征如下:第一,活化石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一些新的成分,但是这些成分的分量还是很有限的。第二,实践性。非书面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特点,通过世代的口头相传,使相关的技艺和对世界的认知进行传播延续。在不脱离民族特殊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体现。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代表着人类文化遗产的精神高度。非物质遗产是一个国家民族的软实力的重要资源和武库,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历史、民族个性、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机组成和重要表征。保护和弘扬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通过相关介质来表达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一种形式,在历史长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历了朝代更迭、环境变迁,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反映着当时劳动人民的智慧与生活状态,在民间进行生产传播,具有很大的历史研究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较为困难,因为其是通过口头、经验、实践进行传递,与物质文化的保存?y度相比比较严重。在历史变迁中,很多会随着民族的迁移而消失。所以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是刻不容缓了。
第2篇: 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作者:张蕾
来源:《戏剧之家》2016年第22期
【摘 要】国家提出文化强国的战略,增强文化软实力。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传习了一百多年的河南坠子面临濒危的处境,故做好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十分重要。河南坠子作为传统文化瑰宝,已载入了河南曲艺史册,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非遗”不能入闺供养,应当保护、传承、发展、创新。为此,笔者通过深入调查,对河南坠子的概况、流派、发展历程和艺术价值加以分析和论述,进而提出一系列有关河南坠子的保护与传承措施。
【关键词】河南坠子;非遗;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021-03
河南坠子,因主要流行于河南等中原地区以及华北的部分省市,又因用坠琴伴奏并用河南语音演唱,故得名“河南坠子”,俗称“坠子书”、“简板书”、“响板书”,简称“坠子”,属于渔鼓、道情类曲种。在唱腔上,唱念均以中州方言为主,兼用少量的徽白,同时吸收了一些普通话的字音。拥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十足的韵味,再次,它继承了汉民族博大的历史、人文基因,同时也包容吸收了其他区域的唱腔风格和说唱艺术。在它精妙的艺术展现中,其内在蕴含着中原群众的价值存在以及审美方式。在人民群众中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2006年,国家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河南坠子赫然在列,通过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继承和发展河南坠子这一具有地方特色剧种提供了重大的历史机遇。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蕴含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审美价值、教育价值等内容,而河南坠子丰盈地展示了这些价值。在异彩纷呈的流派和各怀绝技的大师艺术创造中,其蕴含了中原人民的价值理念、审美情趣、心理结构,成为了一种活态的文化遗存。
一、河南坠子的艺术价值分析
首先,河南坠子具有艺术审美价值。中原大地的人们对坠子艺术耳熟能详,其具有特色的伴奏乐器、独特的个人说唱表演形式、夹杂中州音韵的唱念和质朴的板式变化体唱腔,为这种艺术披上了浓郁的乡土外衣,并深得人们喜爱和传承下来。河南坠子那种质朴、纯真的艺术风格,能够让听众感受到美,并能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进而体现出特有的艺术审美价值。
第3篇: 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为加强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进一步规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管理,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制度化、科学化、规范性,根据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工作职责。
1.根据“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保护方针,积极参与保护项目的保护传承具体工作。
2.根据非遗保护工作安排,积极参加县文广新局组织的非遗保护工作的宣传、表演、展览等活动。
3.积极开展传习活动,带徒传艺,培养新人。每个传承人要带有1名以上专(兼)职学徒,学徒从事或定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要建立学徒学习资料档案和传承计划,加强对学徒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技艺、道德均衡发展的传承人。
4.根据非遗交流、推广和宣传保护工作的需要,积极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与保护项目有关的实物展品与文字资料等。
5.积极采取措施,完整地保存该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原始资料、实物。
6.每年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交当年传承工作总结。
7.严格遵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密制度,依法使用和维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
第4篇: 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以广德县为例
一、基本情况
广德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发展轨迹独特,文化积淀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多彩。
一是种类繁多,覆盖面广。据广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广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于2007年下半年正式启动,在全县9个乡镇进行了摸底调查,共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达79项,传统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民俗活动等在广德县都有遗存,且覆盖面涉及全县所有乡镇。通过筛选与整理,共采录非物质文化遗产49项。这4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民间文学21项(分民间传说16项、民间故事1项、民间歌谣2项、民间谚语2项,民间音乐6项(主要是民歌),民间舞蹈4项,民间戏曲2项,民间手工技艺7项,人生礼俗2项,岁时节令1项,民间信仰3项,民间知识2项,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1项。广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先后将张复菜刀、祠山庙会、太极洞传说等11个项目成功申报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这项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广德民歌、四合火狮子、皖南地花鼓等6个项目正在申报安徽省第四批非物质遗产名录。
二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如源远流长的广德祠山文化,自西汉末年发源至今已历时两千余年。在这期间,以祠山为核心的庙会集市、民间传说蕴藏于广德乡里,流传于民众之口。其中祠山爷张渤治水的故事更是妇孺皆知。据《广德州志》卷十三载:“张渤„„欲自长兴之别溪凿河至广德,以通舟楫,工役将半,遂遁于横山,人立祠祀之,又有埋藏之异”。后来,先后历经西汉宣帝、唐玄宗、明太祖等八位皇帝的敇封,张渤这位治水先贤逐步被民众尊称为“祠山大帝”,并形成了以广德为中心覆盖近半个中国、佛道合一的独特文化现象。这一文化现象背后体现的是广德人民治理水患的渴望,体现的是广德人民不畏困难的达观态度,体现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再如广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张复菜刀,属世家传承制作工艺品,有着数百年生产经营历史,其技艺十分精湛、独特,所生产的菜刀异常锋利,且经久耐用。据考证,张复菜刀的始祖——陈氏家族的师傅们因打制铁器非常有名,被清朝太平天国起义军请去制作各种兵器。太平天国覆亡后,他们流落在浙江永康,陈氏后人于1924年携带家眷来到广德,并再次操起旧业,经其后裔代代相传,这项独门绝技便得以传承下来。广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厚重的历史渊源,由此可见一斑。
三是文化多样性态势明显,群众喜爱度高。广德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德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同他们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且分布广泛,形式独特;同时,由于广德是个移民大县,土家文化和客家文化以及客家文化之间的相互冲突和共融共生,丰富了近代广德经济社会文化的内容,使广德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现多样化的局面,这些文化遗产也得到了广德人民较大程度的认同和喜爱。如广德县的“皖南根雕”,以靳朝晖为代表的一大批皖南根雕艺术创作者深受皖南山水的影响和启发,作品制作工艺精湛、独特,极具创作灵性,多次在国内行业大展中获奖,今年五月,央视7套《乡土》栏目进行了专题报道。再如,“邱村民歌”中的“车水号子”和“薅秧号子”,歌词简明易懂,音调婉转悠扬,极富韵
1
律。还有广德的“花鼓戏”、“龙灯”、“地花鼓”、“火狮子”、“旱船”等地方戏剧文化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四是分布不均,山区明显多于畈区。广德南部乡镇的地势属天目山余脉,多是山区,城区及北部乡镇多是山区或丘陵向平原过渡地带,属畈区。南部山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明显多于畈区。广德县采录的4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约有33项分布在南部乡镇,约占总数的67.3℅。二、存在问题
一是经费保障机制尚未建立。广德县尚未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县财政统筹;有些乡镇虽然在相关文件上提到设立专项资金,但在执行的过程中,有时遭到挤占。由于经费紧张,许多征集到的资料,不能有效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挖掘和整理,有些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不能得到有效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资助或补贴也不能及时到位,有时甚至连开展申报工作也要到处筹措经费。广德县至今尚无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申报为省级名录。
二是专业人才匮乏。首先是专业管理人员的缺乏。广德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设在县文化馆,目前从事这项工作的专职管理人员却寥寥无几。广德各乡镇文化站由于平时工作涉及面广,对普查、保护、申报、传承等工作只是代为管理。其次是专业传承人员的缺乏。由于现存的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既费时又费力,例如“龙灯”的制作,即使三个人加班加点做也要耗时近一个月,且以后表演时几乎没有什么收入,而三个人外出打工一个月至少可得到6000元的报酬,所以不少青少年对传承这些项目不感兴趣。现在广德县几乎无人去学皮影戏技术,还有犟驴灯和蚌舞等项目也只有极少数鬓发已白的老者在元宵节的夜晚进行表演。如果照此发展下去,有些项目就会陷入人亡艺绝的境地。三是断代现象严重。广德县是一个移民大县,现在90%以上居住者属外来移民后裔。爆发在清朝咸丰和同治年间的太平天国战乱以及随之而来的瘟疫给当时的广德百姓造成了毁灭性的摧残。据《广德州志》记载:同治四年(1865年),广德县原住民由原来的31万多锐减到只剩5000余人,且只散落在现在卢村乡甘溪村等大山深处。1865年至1879年的14年间,从湖北的荆门、钟祥、孝感和南漳,河南的光山、罗山、商城和固始以及浙江温州、本省安庆等地迁徙至广德的移民约为11万之多。广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种类虽然繁多,但除了祠山庙会、甘溪方言等极少数项目外,大多是太平天国以后湖北、河南等地移民所带来的。移民后,广德县的历史文化恍若隔世,出现了许多断代和空白。三、对策建议
一要提高认识,多渠道解决资金问题。要始终坚持政府的主导作用,对广德县非物质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进行科学、详细、全面的规划,并建立长效保护机制,尽快出台一些保护性措施,抓紧时间分步实施。要多渠道解决资金问题。一是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确保日常普查、发掘、整理、濒危项目的抢救以及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申报等经费。二是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积极争取民间人士的捐赠。三是注重新型创意文化产业的开发,积极拓展市场,不断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的有效实现形式,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开发和传承工作。四是借鉴成功经验,充分利用广德县的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借助农家乐、休闲山庄等平台,打造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经典景区,把广德县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培育成市场化的文化产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2
的保护提供资金补充。
二要多项举措,加强培养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首先,要加快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人才培养的各项制度,用制度规范人才培养工作。其次,要尽快建立激励机制,保护一批民间艺人。调研发现,广德县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生活比较困难,拨出专项资金扶持一批传承人才,为他们提供传承条件和保障,激发他们的传承积极性,是当前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至关重要的环节。例如,可在每年年初发给传承人一些生活补贴费,对带徒授艺成绩突出的代表性传承人给予奖励,不定期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经验交流会,等等。三要集中民智,充分挖掘移民前广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是组织专业人员做好发掘工作。要认真研读《广德州志》以及与广德历史相关的浩瀚史记,查阅星星点点的社会历史原始记录,找寻零零碎碎的历史遗存;深入广德及其周边县市的历史名镇名村,多听多访多问,进行深入的追踪和立体搜集,从中找寻广德先人留给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片段。然后,进行“史海钩存”,即对这些零星的记录和片段进行认真、细致的鉴别辨认、加工整理,对留存的民间杂技、民间美术、民间信仰、消费习俗、人生礼仪等等,从历史渊源、各个朝代的发展及形式风格等几个方面分析归纳、判断提取,力求发现一些“活化石”和“结晶体”,从中找寻出广德县在清朝移民前原汁原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二是对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重新梳理和研究。这些已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必然在发展的过程中融合了广德县的文化特征,从艺术形式到风格、语言等都揉进了广德先民的文化符号和文化元素,同时,任何一项已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即都有发生、生成、存在、发展到消亡的过程,现在需要做的工作就是看能否从中进行剥离,找出清代移民前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蛛丝马迹,然后把这些材料进行认真归纳、分类,并作出科学的分析判断推理,以求复活广德在清朝移民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完成这项缝补断代文化遗产的工作。当然,在认知和发掘广德历史上已消失的这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时,需要依照它们产生和存在的规律分门别类去探寻,而不能凭主观臆造。三是充分发挥各地老年协会的作用。要对重要的高龄民间文化传承人重点给予资助扶持、表彰奖励,让他们把头脑中即将流失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交出来”贡献给社会。广德县四合乡的做法值得借鉴。广德县四合乡耿村的“大板龙”原是该村耿氏家族内部在元宵节期间玩的一个项目,据考证,该村耿氏家族是由元代末年从河北保定市高阳县移住广德,现在广德定住近700年,“大板龙”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显然是清代移民前的项目,已经52年未曾上演过了。在该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成立了“耿村老年协会”,该乡文化站给该协会筹资了两万多元,并想方设法照顾这些老人的生活起居,这些年逾古稀的老人深受感动。2011年,其传人耿向成及能工巧匠李光奇克服重重困难,耗时近3个月,让这项失传多年的广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板龙”重现天日。目前,他们又在收集传说中“王小二推磨灯”的各种资料,并进行加工整理,有望近年再次推出这项广德县移民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者单位:广德县委党校
3
相关热词搜索: 宁夏 文化遗产 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