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四
中外重要社会转型
主题阐释
社会转型就是某一历史阶段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了深刻变化。一般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社会结构变动,认为“社会转型的主题是社会结构的转型,具体内容是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该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二是指社会形态变迁,即“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转变”。
中外社会转型主要包括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明清时期的机遇与挑战、鸦片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中国的痛苦转型、新中国成立后过渡时期的社会转型、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沧桑巨变、17—18 世纪欧美国家的社会转型、两次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巨变、20 世纪人类现代化的新趋势等内容。中外社会转型时期所链接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的表现、特点及影响,是高考命题的重要切入点。
主题梳理
社会转型期是历年来高考关注的集中点。主要包括: (1)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2)14—18 世纪的东西方社会转型。通过历年来的经验,东西方的社会转型历来受重视。
(3)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社会。
(4)14—18 世纪的西欧。注意要形成对比观念,同时要特别指出的一点是 14—18 世纪中国落后的不是实力,而是活力。
(5)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转型。
(6)由重商主义到自由主义再到国家干预经济。
(7)中国由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命题视角
视角一 某一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变化 典题演练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上半期,随着启蒙运动从英、法向整个欧洲扩散,德国思想文化界的精英们也汇入启蒙运动的洪流之中。但是,德国的启蒙运动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体现为:一方面,它高扬理性、宽容、进步等启蒙思想大旗,从迷信和传统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它还针对德国分裂落后的现状,将启蒙运动的理性思考与民族情感融合起来,在宣扬理性等启蒙观念的同时,伴之以浓烈的民族情感,最终形成了启蒙思想与德意志民族意识的共生。由于这一特点,启蒙运动在德国成长的过程也成了德意志民族意识在文化领域逐渐成长的过程,它不仅构成了德意志民族的自信,而且最终催生了德意志的文化民族主义。
——摘编自邢来顺《德国贵族文化史》 材料二 陈独秀说:“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胡适也指出:“新文化运动的根本意义是承认中国旧文化不适宜于现代的环境,而提倡充分接受
世界的新文明”,中国应该“接触新世界的科学民主文明而复活起来”。
——摘编自丁守和《中国近代启蒙思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民族意识在文化领域逐渐成长的时代背景和“文化民族主义”的内涵。(10 分) (2)根据以上材料,归纳启蒙时期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与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的主要异同。(15 分) 【命题立意】
本题以德国和中国近代“文化民族主义”作为研究视角,考查中西思想文化的对比,涉及的知识点有欧洲启蒙运动——德意志民族意识与民族文化主义;中国新文化运动。本题重点考查学生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
答案 (1)背景:启蒙运动的扩展;(2 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推动;(2 分)德意志国家分裂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 分) 内涵:宣扬科学、民主、理性、宽容、进步、文明、民族情感;(2分)民族意识与民族文化相伴共生,共同发展。(2 分) (2)相同:都反对迷信和传统,提倡科学、民主、理性、进步等启蒙思想。(2 分)都要求实现国家统一,使本民族适应世界而生存。(3分) 不同: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意在强化本民族传统文化,而新文化运动是在彻底否定中国旧文化的基础上,主张以世界新文化取代中国旧文化;(4 分)前者催生了浪漫主义文学、艺术的发展,加强了民
族自信,滋生了极端的民族主义,而后者在推动中国近代文学艺术转型的同时,削弱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6 分)
拓展延伸
从农耕文明向近代资本主义文明转型时期西欧社会的阶段特征及表现 (1)阶段特征:从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前(16 世纪前后至 18 世纪 60 年代)是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资产阶级开始按自己的要求改造世界,体现了由传统农耕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型时期的特点。
(2)主要表现 ①政治上:资产阶级逐渐建立起代议制民主政治,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
②经济上: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伴随着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得到了拓展。
③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批判封建思想,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④科学上: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
视角二 由历史现象分析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典题演练
9.孔子在肯定管仲对国事做出贡献的同时,也批评他器用排场超过了人臣的限度。孟子认为“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是人臣的本分。由此可见孔、孟二人(
) A.宣扬复古守礼 B.肯定汤武革命 C.追求仁政德治 D.主张重构秩序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孔、孟的思想主张,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答案 D 根据材料“批评他器用排场超过了人臣的限度”“人臣的本分”可知孔、孟都强调臣子的本分,反对礼仪和权力的僭越,主张维护等级秩序,故 D 项正确。
拓展延伸
明末清初中国社会转型的阻碍因素 (1)经济上:自然经济占绝对统治地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非常脆弱,商业资本尚未从传统经济中彻底分化出来。固守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
(2)政治上: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是阻碍中国转型的重要因素。
(3)思想文化上: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宣扬“存天理,灭人欲”的价值观,不利于近代科技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4)对外关系上:封建政府执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人为地割断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使中国丧失了汇入世界潮流的契机。
视角三 同一社会转型时期中西方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的差异
典题演练
10.城市的发展伴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变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近代以前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口城市化的规模和数量均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唐至明人口城市化率都在 10%左右„„而战国时期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高估是 20%,低估是 14%,唐代城市总数在 1000 以上,宋代新发展起来的城镇有 80 处,拥有 10 万户的城市由唐代的10余个增加到 40个,明代大中型城镇数量增加到1000个,而世界人口城市化率在 1800 年仅为 3%„„1843 年中国关内 18 省共有城镇中心地 1653 个,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 5.1%,这与世界城市化水平相比,则是毫不逊色。
——何一民《川大史学·城市史卷》
材料二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人口城市化率从 1843 年的 1.0%上升到 1893 年的 6.0%,而世界人口城市化率在 19 世纪 40 年代初到20 世纪 40 年代的一个多世纪里,已经从 5%上升到 28%,其中发达国家有半数以上人口从乡村转移到了城镇。1800 年全世界城市人口最大规模也就百万人左右,且数量很少,西方城市根本就没有一个超过100万人口:伦敦最大,也只有人口 959 310„„但到 1900 年就出现了人口超过百万的大都市 11 个,其中包括柏林、芝加哥、纽约、费城等在内。
——摘编自何一民《城市发展周期初探》 (1)依据材料一,说明鸦片战争前中国人口城市化的特点。(4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近代中国人口城市化趋势,并结合所学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6 分) (3)依据材料一、二,归纳中西方人口城市化的不同之处。(2 分) 【命题立意】
本题研究的主题为城市化问题,考查中西城市化道路的异同。本题重点考查学生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阐释的能力。
答案 (1)特点:城市规模大;数量多;发展速度快;居于世界领先地位。(4 分) (2)趋势: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化水平落后,人口城市化落伍。(3分) 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社会动荡不安,小农经济解体。(3分) (3)不同:中国是建立在农业经济基础上的城市化;西方是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城市化。(2 分) 拓展延伸
近代以来中西方社会转型的不同特点 (1)西方 ①伴随着对落后的农业国家和自然界的征服,殖民扩张逐步确立。
②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生产力迅速发展,先进的工业国家迅速积累财富。
③通过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逐步确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
④近代资产阶级人文精神形成并发展,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科技创新。
(2)中国 ①近代,伴随着西方的殖民扩张和侵略,中国社会被迫转型;现代,中国主动融入世界潮流。
②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逐步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建设。
③经过民主革命,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地位,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体制。
④从向西方学习到立足于本国国情,中国在不断地解放思想和发展创新。
相关热词搜索: 年高 复习资料 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