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地史学》综合复习资料
一 一
古生物学部分 一、填空 1、石化作用的方式有
、
、
三种方式。
2、化石的保存类型有
、
和
、
。
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
、
和
。
4、生物进化的特征为
、
、
和
。
5、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有
、
和
。
6、判断几个物种是否为同一物种的标志是
。
7、就控制物种形成的因素而言
提供物质基础,
提供条件,
决定物种形成的方向。
9、就物种的绝灭方式而言,类人猿的绝灭属于
,,恐龙的绝灭属于
。
10、海洋生物的生活方式有
、
和
。
11、树形笔石的生存时代
至
。
12、有孔虫的分类地位:
13、构造分析法中,升降运动的分析标志是
;褶皱运动的分析标志是
。
14、“虫筳”的分类地位:
15、依据“虫筳”的轴率可以将其分为:
、
和
16、“虫筳”的繁盛时代是:
17、腔肠动物的体形有:
和
。
18、珊瑚的横向构造包括:
、
和
。
19、按照四射珊瑚骨骼的组合类型可以将其分为:
、
、
和
。
20、 21、横板珊瑚的连接构造包括:
、
和
。
22、在二叠纪末期绝灭的生物包括
、
、
和
等。
23、虫筳的旋壁的微细构造的类型有
、
、
、
和
。
24、三叶虫头鞍的演化趋势是由
到
,头鞍沟的演化趋势是由
到
。
25、根据三叶虫头甲和尾甲的相对大小可以将其分为
、
、
和
。按上述分类莱得利基虫属于
。
26、三叶虫生活在
环境中,是
时期的标准化石。
27、筳生活在
环境中,是
时期的标准化石。
28、腕足类的铰齿在
壳上,铰窝在
壳上。腕足动物的化石的侧视图可观察到壳体的凸度,其凹凸程度一般可分为
、
、
、
、
。
29、树形笔石的生活方式主要为
,正笔石的生活方式主要是
。
30、从脊椎动物来讲,泥盆纪是_________的时代;石炭一二叠纪_____________的时代;中生代是____________时代;新生代被称为
和
时代。
31、就植物而言,中生代是
时代,新生代是
时代。
32、利用古生物化石可以把不同时期的岩石区分开来,含有相同化石的地层___
__,不同时代的地层所含的化石__________。
33、蜓类旋壁的构造类型:
、
、
、
。
34、鹦鹉螺类体管类型有
、
、
、
和
五种。
35、双壳类的闭壳肌有三种类型,是
、
和
。
36、生物分区的两大控制因素是
和
。
1、充填作用、交替作用、升馏碳化作用 2、实体化石、模铸化石、遗迹化石、化学化石 3、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和由海洋到陆地、空中 4、进步性、阶段性、不可逆性和适应性。
5、趋同、趋异和并行 6、是否存在生殖隔离 7、遗传变异、隔离、自然选择 9、背景绝灭、集群绝灭 10、游泳、浮游和底栖 11、中寒武世、早石炭世 12、原生动物门肉足虫纲有孔虫目 13、水深、沉积厚度和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 14、原生动物门肉足虫纲有孔虫目“虫筳”亚目
15、 短轴型、等轴型和长轴型 16、C、P 17、水螅型和水母型 18、横板、鳞板和泡沫板 19、单带型、双带型、三带型和泡沫型 20、无颈式、直颈式、弯短颈式和全颈式 21、连接孔、连接管和连接板 22、虫筳、横板珊瑚、四射珊瑚和三叶虫 23、原始层、致密层、疏松层、透明层和蜂巢层 24、前窄后宽 前宽后窄,多 少 25、小尾型、异尾型、等尾型和大尾型,小尾型。
26、浅海,寒武纪、奥陶纪 27、温暖的浅海,石炭纪、二叠纪。
28、腹、背、双凸、平凸、凹凸、凸凹、双曲 29、固着底栖,漂浮 30、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动物、鸟类 31、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32、时代相同、不同 33、单层式、双层式、三层式、四层式 34、无颈式、直短颈式、亚直短颈式、全颈式、弯短颈式 35、 同柱型、异柱型、单柱型 36、温度、地理隔离 二、名词 1、变态现象 2、鳞板 3、不完整横板 4、化石 5、指相化石 6、生长节律 7、标准化石 8、相关律
9、重演律 10、世代交替 11、叠层石 12、趋异 13、适应辐射 14、适应趋同 15、生物群落 1、生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呈现不同形态 2、位于珊瑚体边缘隔壁之间上拱而又相互叠复的鱼鳞状小板称为鳞板。
3、上下横板交错或有分化,不能直接穿越中心到达另一侧 4、保存在岩层中的地史时期的生物的遗体或遗迹。
5、能够反映某种特定的环境条件的化石。
6、生物生活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引起生物的生理和形态的周期变化现象 7、分布广、演化快、特征明显、延续时间短 8、生物身体的各部分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环境条件的变化使生物的某种器官发生变异时,必然会有其他的器官随之变异,同时产生新的适应。
9、生物在个体发育的早期体现其祖先的特征,然后才体现其本身较进步的特征。个体发育是系统发生的简短重演。
10、在有孔虫的生活史中,有性世代和无性世代交替出现的现象 11、叠层石是一类特殊的纹层状生物沉积构造,它是生物作用和无机沉积作用的共同产物。
三、填图
1 2 4 3
五、问答 1、化石的形成和保存应具备什么样的保存条件? 2、 “筳”的演化趋势及阶段性? 3、试比较四射珊瑚与横板珊瑚? 4、头足类的演化趋势? 5、比较腕足类与双壳类的壳体的形态、结构差异? 6、简述叠层石的形成环境和条件 7、简述植物演化的阶段性 8、种级分类单位的命名的原则
1、生物本身;数量多;具有硬体
外部环境:迅速埋藏,免受机械破坏;迅速冷冻;还原环境;沉积物的粒度细;足够的时间。
2、演化趋势 大小:小—大 形态:短轴—等轴—长轴 旋壁:单层—三层—四层或具蜂巢层—具副隔壁 隔壁:平直—褶皱 旋脊:大—小 演化的阶段性
3、 4、壳形:直-平选;壳饰:简单-复杂;隔壁颈:后伸-前伸;缝合线:
鹦鹉螺式-无棱菊石式-棱菊石式-齿菊石式-菊石式
5、 腕足动物
双壳动物 单瓣壳:
两侧对称
两侧不对称
两瓣壳:
大小不等
大小相等
壳定向:
分背腹
分左右
对称面:
垂直两壳结合面
位于两壳结合面
固着构造:
肉茎孔
足丝凹缺
齿和窝:
分别在不同壳上
在同一壳上间列
6、生长于潮间带 蓝藻藻丛的生长发育
有一定数量的沉积颗粒提供给藻类吸附 水底的底流不太强烈,水底物质的位置相对稳定 生长速度大于剥蚀速度 在生长过程中叠层石能被迅速加固 7、(1)
菌类、藻类阶段:太古代——志留纪,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无根、茎、叶的分化,不具维管束 (2)
裸蕨植物阶段:志留纪末期——中泥盆世,加里东运动使海洋面积缩小,陆地变大,植物开始登陆,开始出现了茎、叶的分化,出现维管束,但生殖过程离不开水。
(3)
蕨类植物阶段:晚泥盆世——早二叠世,出现了根、茎、叶的分化,受精作用离不开水 (4)
裸子植物阶段:晚二叠世——早白垩世,对水的依赖性减弱 (5)
被子植物阶段:晚白垩世至今,最最高等的植物 8、
(1) 采用拉丁文或拉丁化的文字来命名。
(2) 从门至科级,都采用单名法,用正体字书写或印刷,第一字母大写。
(3) 属的命名采用单名法,属名用斜体字来书写和印刷,第一个字母大写。
(4) 种名采用双名法,由本身的种名和它所从属的属名两个名字一起组成,属名在前,种名在后,用斜体字书写和印刷,属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种名全用小写。
(5)亚种采用三名法,即属名+种名+亚种名,三个词均用斜体字,属名第 1 个字母大写,种名、亚种名第 1 个字母小写 (6)优先律
( ①生物学分类单元的有效名称,应以符合国际生物命名法则的最早刊出名称为准,后来提出的名称(同一类生物)应作为同义名而废除。
②必须附上命名者的姓氏和日期。
③分类单元的命名需要用两国文字在正式刊物上发表。)
相关热词搜索: 古生物 习题 综合